武汉梦成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武汉信息传播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自我培养与高校职业规划教育  摘要: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自我培育与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存在密切的内在关联,两者从不同的路径入手,最终都指向当代大学生如何能从严酷的就业环境中脱颖而出的这一问题。将大学生个体核心竞争力的自我培养做为关注点,并借助高等院校的职业规划教育作为引导,从而合理规划大学生的发展路径,是当代高等院校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职业规划 自我培养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特点

  综合现今的研究来看,研究者们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理解均比较一致: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ies)这一概念,由美国管理学家普哈拉哈德(C. K. Prahalad)与哈默(G.Hamel)于《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核心竞争力,又被称为“核心竞争优势”,指的是组织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其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核心竞争力源自于一个商业管理的概念,但鉴于当今日趋极端化的就业压力,对于逐步脱离大学生活而被投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可以被理解为初步踏入市场的个体竞争者。需要通过自身独特的,具有更高辨识度的综合素质,在竞争之中体现出比较优势,以此寻找到适合于自身的工作。这正是当今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界热议话题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以下特点:首先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集群。核心竞争力的英文为:CoreCompetencies,这意味着核心竞争力指代的是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即当今大学生,无法仅仅依赖于专业技能生存。即使一名学生专业素质过硬,却也往往无法在庞大的毕业生基数中展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地方。这意味着当代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丰富自身的经历,更为广泛地锻炼并形成包括:人际交往、沟通、管理、逻辑思维、艺术创造等多层次、多面相的能力集群。使自己在有专业所长的同时,又不被专业能力所束缚与定向,从而在就业时是能享受到更多的选择自由。

  其次,核心竞争力不是能力上的杂而不精,而是自我锻造的比较优势。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应该由这样的思考出发:什么是独特的自我?我喜欢和偏好的东西是什么?进而思考我在与他人比较的时候,在什么领域与何种能力上能够体现我独特的优势?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养成切忌人云亦云,模仿其他同学的行动来规划自己的行动。而是在观察与锻炼后思考自身独特的特点与优势所在,并在大一大二进行普遍的能力锻炼之后,在特定目标的引导下,有意识地锤炼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逐步形成大学生走入社会后的立身之本。

  最后,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征: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无法采用外界授予的方式,大学校园提供环境的优良与否的确可以影响大学生能力的大小,也会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自我锻炼起到刺激的作用。然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学生个体的事情,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内在根源于一个人的性格倾向,人格特征,气质类型,兴趣偏好等等,即能力的独特性根源于每个人个体的独立性。正是每一名学生在人群中都拥有独立的人格,他才会展示出与他人不同的能力。而这意味的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需要采取的重引导而轻灌输的方式,校方不应以任何形式替学生做选择,而应不断强调学生自主思考下的自由发展。

  二、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及其意义

  职业规划(CareerPlanning)是指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职业规划在西方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最早起源于1908年的美国,有“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弗兰克·帕森斯(FrankParsons)针对大量年轻人失业的情况,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咨询机构——波士顿地方就业局,首次提出了“职业咨询”的概念。[1]西方的职业规划教育已发展的较为成熟,鉴于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尽早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方向的规划和引导已经颇为必要,职业规划也成为了国内高校的常规性工作。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这一块,指出了辅导员应该具备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相关知识。高等院校是否能完成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将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完成更清晰的自我认知:职业规划部分理论基于心理学中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职业发展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需要,职业发展的规划必须基于个体的心理特征,即一个人独立的性格特征与人格倾向。因而职业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特征作以测评,通过MBTI职业性格测试、人格量表等科学测量手段,帮助大学生完成对性格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反思,帮助他们了解自我本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兴趣取向,选择倾向,偏好究竟在哪里,从而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完成职业选择的规划与引导。

  其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与就业前景:大学学科门类众多,专业名明目繁杂。学生在高考后选择专业的时候只对专业有模糊的了解,许多学生只是把大学学习当作高中的一种延续,只求被动地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而这种情况下,当学生被动地被置于就业市场的时候,就会盲目择业,最终难免遭遇挫折和失败。高等院校贯彻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就是要告诉他们这一专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可以在哪里就业,都有哪些专业方向的工作。以及跳出专业之外,还有那些职业可供我们选择,创业的方向方法建议等等。将职业规划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始终,帮助大学生清晰认知自己未来发展的众多可能性,自然引导他们思考与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使其大学生活更具目的性与规划性。

  最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有助于完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大学学习的对接:将大学的学习简单区分,可分为专业课学习与第二课堂实践能力拓展两种。部分学生接受了锻炼能力的想法,也一方面兼顾专业课的学习,同时参与一定的学生组织、社团活动等等。但被问及参加此类活动的原因时,得到的回答一般是:看其他人做了也便做了。缺乏一个自己独立的想法,不清楚自己这么做是为了做些什么。而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摆脱这一困惑:大学锻炼能力的目的除了一部分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兴趣爱好以外,现实的说还是要面向就业的。职业规划帮助他们了解了今后的就业方向,学生们便会有意识地为自己期望的职业做好能力上的准备,并在此目标的引导下,有意识地选择活动的参与与专业课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大学生活更为充实而有条理性。

 三、以职业规划引导大学生自我培养核心竞争能力的几点建议

  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生职业规划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审视,不难发现两个概念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生职业规划两者都是针对就业问题而言的:核心竞争力描述的是大学生在四年学习中逐渐培育,并在就业市场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其他人无法替代,不可轻易复制的比较优势。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高校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对个人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对未来职业发展进行构想与规划,从而确定自己在大学生活中的能力培养路径的这一过程。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在于他们的侧重点不同,核心竞争力将侧重点放在了能力之上,而职业规划教育强调的则是培养能力的途径,而两者的目标均是希望当代大学生在清晰的目标引导下,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可以在严酷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使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

  鉴于两个概念之间存在这一内在关联性,高等院校应在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与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同提并论,即以职业规划教育为先导,引导大学生核心竞争能力的自我培养。

  首先,高校应注重职业规划教育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上的导向性作用: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强调的是一种有辨识度的、特殊的、无可随意复制的竞争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避开那些通常的能力,选择一些极度偏僻的技能去锻炼。显然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演唱京剧、跑酷这些能力虽然在人群中显得尤为特殊,但却无法为自己带来一份满意的工作。鉴于核心竞争能力的就业指向,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由市场所引导,以社会需要和岗位需求所定位的,一般意义上可以区分为:语言沟通、人际交往、组织领导、观察分析、逻辑思维、创造想象等宏观能力层次;专业素养、政治判断、法律常识、经济知识、科技信息、哲学思维等社会知识面层次;以及摄影、平面设计、影像制作、办公软件、公文写作等具体技巧层次。这些居于不同层面的能力,都是为当今市场明确的就业需求而锻炼的。因而,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应以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为导向,让学生尽早地了解未来的岗位需求,需求的是什么样的具体能力,进而结合自身特点,在大学学习生活中锻造出特殊的能力配比,形成自身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优势。

  其次,高校应注重核心竞争力自我培养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所处于的核心位置:随着近些年的大学扩招,高等院校愈发承担起大批量培养人才的任务。由于学生基数大,培养任务重,学校更多只能倾向于强调高校教育的学校整体特点,或是具体些的院系特点与专业特色。批量式的人才生产容易忽视学生自身的个体性特征,造成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不明显,更呈现为千人一面式的特征,许多学生可能在简历筛选这一关即被淘汰出局。对此,高校应在职业规划教育中不断强调大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培养,让大学生自身不断思考这一问题:在如此庞大的待就业人数面前,如何能让一个岗位选择我?如何让我自身的能力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并可以被辨识出来的。在这一路径上,有选择性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和专业课学习。以此打造出一个与他人不同,独特的自我,设计出一个有特色的职业规划方案,最终在就业市场中获取成功。

  最后,应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自我培养与职业规划教育提前去做,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现在的大学生大学学习往往呈现出这样的状态:大一之时没有很好地了解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区别,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利用时间。从大二上学期到大三上学期习是大学生活最为核心的一段时间,体现为学生对大学生活具有了一定认识,开始在一些想法的指引下进行专业课学习和活动参与。而到大三下学期就开始面临就业和进一步升学的压力,可供学生天性和能力自由发展的时光就已经过去,到大三期末至大四上学期,学生就会被投入真实的就业市场,面临严酷的社会选择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自我培养必须有效利用好从大一到大三上学期这两年半的时间。对此,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不能到了面临就业之时再去做,而应从大一开始就初步渗透并合理地帮助同学们构想自己的职业发展设计,并以此整理自己的大学安排,将精力集中到对自己未来发展有集中帮助的能力和领域上。缩短大学的迷茫期,以适度的就业压力推动大学生在大学前期的努力付出,也以此缓解大四时期的集中压力,最终实现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自我塑造与自我培养。

  四、结语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自我培养与高等院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同根同源的产物,好似一枚硬币的两面,分别从目的导向和竞争本质的两个侧重点,解析困扰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其目标在于为大学生接受一个完整的大学教育并拥有一个良好的未来前景提供可能的策略。高校应将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与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自我培养的引导相结合,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注重学生的个体性特征,以引导的方式促使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自我培育。从而多种方式并举地,解决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武汉梦成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武汉信息传播

  参考文献:

  [1]冯涛.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6):101.

  [2]普拉哈德(C. K .Prahalad),哈默(Gary Hamel).公司的核心能力[J].哈佛商业评论,1990(3):82.

  [3]朱克勇,卢克祥.刍议可持续发展下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效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10(6):82-85.

  [4]吴政.TMQ视野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0.

  [5]马明辉.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层次分析研究[J].市场论坛,2006(3):211-213.

  [6]王平平,张丹.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2-3.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564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力闻老师博客——《青年导师的可怜理想》一文的跟 力闻

原文地址:力闻老师博客——《青年导师的可怜理想》一文的跟贴回复作者:《长安夜话》知音说来真巧,这期《新周刊》我一看封面“青年导师”,便当即买下、并当即就想到了我们的“力闻老师”——力闻老师完全可以上这期封面、并且当之无愧!

MH4G村最终毕业任务:《师匠的试炼》的一些体会。

《师匠的试炼》这个村最终任务,应该是历来最难的毕业任务。参考了网上炎王片手速杀的视频,磨了不上20次,终于通关。这个任务速杀的方法,就是通过道具尽量拖延前两只怪的极限化,在极限化之前尽量多砍血,而后就能在极限化轻松解决它(目测极限

声明:《武汉梦成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武汉信息传播》为网友辉煌童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