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g & Olufsen,让我想到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中国制造”在前30年中,诞生了无数的家电、家居等生活品牌,却在音响这个领域,没有特别印象令人记忆深刻的品牌存在。
为了寻找答案,我特意上中国品牌网查了一下,结果却意外发现,在排名前10大中,却有一家叫“惠威Hivi”的中国公司,其他的品牌则是博士Bose、JBL、雅马哈Yamaha、飞利浦PHILIPS、山水SANSUI、先锋Pioneer、杰伟世JVC、索尼SONY、天龙DENON。不错,居然中国的“惠威Hivi”能居前三位置。
但是问题也来了,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音响不同于一般的制造,其如同钟表、钢琴一样,讲求的历史血统、品牌文化和经营。打个比方说,同样用相同的生产设备、配件、流程、工艺生产一块机械表,但瑞士表就是比国内生产的值钱。因此,中国品牌网上做出的所谓10大音响品牌,实在算不了什么,顶多只是家庭添置了一件音乐家居而已,和真正的音响世界相去甚远。因为,“制造”的最高级别是——境界!
Bang & Olufsen就属于影响制造中的境界。其由Peter Bang和 Svend Olufsen共同于1925年创立于丹麦斯特鲁尔。其实,类似这样近百年的公司,并且一直专注于做一件事情的公司,在欧洲有很多。相比之下,我不能确定我们的“惠威Hivi”再过50年是否如何。
说起来,Bang & Olufsen做到就是音响制造这件事情,但是实话说,同期或者此后诞生竞争公司实际大多消亡,只有Bang & Olufsen一直传承到现在,因此这家公司90年历史来之不易。如今,这家公司的产品从家庭应用扩展到了酒店和汽车业等其他领域。
为什么Bang & Olufsen和大多数同样做音响的品牌会有如此强烈区别?除了历史血统之外,我的理解还是在产品设计上。大家不妨想一下,消费者永远都占据选择的主动性,没有消费者的追捧,Bang & Olufsen不可能有90年的历史,但消费者为什么需要Bang & Olufsen?
我有认为:第一、产品定位。从开始制造的第一天开始,Bang & Olufsen就非常清楚,音响是生活家居的一部分,而不是硬邦邦的产品,所以,Bang & Olufsen非常能注重产品设计的人性化。大家可以看看Bang & Olufsen一系列产品,要么成为家居生活的艺术装饰,要么和家居融合;第二、相对多元化。为了拓展业务边界,尽管Bang & Olufsen做家居音响,但却把这种业务发展到了车载音响,实现了一个业务,但多个单元的多元化。比如2014款新宝马x5音响配置上,就有Bang&Olufsen。不仅如此,Bang&Olufsen还制造电视机,把其音响能力配置在电视中,这使得其进入了电视产业领域,不过Bang&Olufsen并不想和三星、索尼或者中国彩电竞争,和Bang&Olufsen音响一样,均通过限量生产,以保证其品牌顶级效力,看起来和苹果乔布斯理念如出一辙。

因为,对于“制造”而言,Bang & Olufsen名为生产音响,实际却达到了另一个境界。因此Bang & Olufsen思维或给当下的中国制造提供一个思考:如何将自己在品牌上价值的缔造,大于制造的本身!
来源:经理人 编辑 作者:沈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