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统计,全国有超过2800万“问题学生”。
他们也曾是其中一员。厌学逃课、沉溺网络、打架斗殴,偏差行为让家庭与学校苦不堪言,却又束手无策。
“与家隔绝”重塑独立能力、绑上沙袋体验“母亲怀孕”、撰写“自传”袒露内心思想……在浦东一所“特殊学校”,一年的封闭培训与认知矫正,他们迎来蜕变与成长。
或许,世上本就没有“问题学生”,只有不被关注和理解的孩子。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想打架
下午3时,随课间铃声响起,狭窄的走道内一阵熙攘,身着白色短袖校服的孩子们鱼贯而出。有八九岁模样的少年,也有略显老成的大学生,年龄跨度透露出这所学校的特殊。
“高泽文太不懂事了”“王境泽也很过分”,休息间隙,大家七嘴八舌地回顾刚才的课程。每天2小时“认知矫正课”,今天的内容是观看电视真人秀《变形计》。剧中,两名叛逆暴戾的城市少年,与一个从小失依的农村男孩,互换身份度过30天“变形”之旅。
嗜睡翘课,抽烟酗酒,节目里的主人公让人头疼。“其实,曾经的我和他们一样,甚至更加过分!”不知是谁的感叹,留下一片沉默。
确实,他们曾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学生”,父母、师长竭尽全力却无能为力,只好狠下心来,强制送到“训练营”———上海浦东新区关兴教育培训中心。
“老师,求你帮帮我,救救他!”半年前母亲的声泪俱下,吴亦可至今记忆犹新。那时,12岁的他已经辍学一年,与“兄弟们”在社会上游荡,经常彻夜不归。
“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想找人打架。”吴亦可回想,任何微小细节都能成为导火索:饭菜不合胃口,抬手即把桌子掀翻;衣服买得不称心,抡起一辆自行车就砸;母亲阻止他偷钱,抓起她的头发朝墙角甩去……有次,把邻居孩子打成骨折,他被送进了派出所,警告了几句也就接回家去。
他们生活在灰色地带。“游离于校园之外,旷课逃学、辍学在家或混迹社会的学生。介于普通学生与工读学生之间,孩子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家长不愿送至工读学校。”在培训中心的招生网站上,如是界定“问题学生”。
把孩子借给我一年,我来管
“看过太多悲剧,听过太多诉苦,一个孩子,可以摧毁一户家庭、一所学校。”谈起建校初衷,70岁的宗富林无奈感叹。2004年,他从公办初中校长岗位退休后,对“问题学生”的生存现状格外关注。
面对玩世不恭的孩子,殚精竭虑的父母和束手无策的老师,宗富林深谙“问题”的症结,多数在于家庭关系与传统教育本身,如何破解?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当时,上海有不少工读学校,但家长多是“望名生畏”:工读就学的记录将留存档案,难免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与就业;工读学生普遍有轻微犯罪经历,孩子送去恐怕遭到欺负或受伤。“家长的这些顾虑,导致工读学校面临招生困难,有些学校的老师比学生还多。”
一个声音在心底响起:我有丰富的一线经验,能否让家长把孩子借给我一年,我来教、我来养?
下定决心,他创办起上海第一所专治“学习困难,行为偏差”的教育机构。“关心帮助问题学生,兴旺一家三代人”,因而取名“关兴”。宗富林着手申报和注册培训中心,在大学校园租借教室与宿舍,聘请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的老师,并向媒体投放招生广告。
从第一年招收的4名学生,8年来培训中心接收了近2000名学员,年龄集中在8至16岁。有学习障碍、屡被劝退的“吊车尾”,有寻衅滋事、混迹社会的“小流氓”,也有足不出户、沉迷游戏的“网瘾少年”……
爸妈也舍不得你,心在滴血
将孩子与父母“隔离”,是矫正偏差行为的第一步。
在培训中心总务处处长宗诚看来,家长是孩子情绪的“触发器”,双方一旦见面,治疗效果便大打折扣。因此,他制定一系列校规,近乎严苛:上课地点不公开、入校禁止带手机、3个月内不许探望,其间只能以通信方式交流。
“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心里肯定很愤怒、无奈和难过,也许正在咒骂,最亲的父母竟会让陌生人把你带走?其实,我们也舍不得你,我们的心也在颤抖,也在滴血。”
“孩子,像你这个年纪,应该在操场上奔跑,在课堂里朗读,而现在的你呢?把自己封锁在书房,每天连续15个小时玩电脑游戏……已经两个多月了,你想这样过一辈子吗?”
“我们和你之间的误会越来越深,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手机一响,就是你偷钱、逃课、打架的消息。我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度日如年每夜失眠,无时不在担心你的将来,担心你的成长!”
“我的女儿,千万不要忘了我们爱你!冲凉后记得要涂润肤露,注意保护眼睛少看电视,想念爸妈时记到本子上,尽快学会照顾自己。我们一家三口,努力加油,爸妈等你回来,等待一个全新的你。”
展开这些信页,署名为“爱你的爸妈”“日夜想你的家人”,是“隔离”后父母写给孩子的第一封信———
一厚摞的信纸,有些边角皱褶,有些字迹晕染,宗诚解释很多是家长含泪写就,而孩子则是流泪读完。“暂别家庭,强行隔离,学员面对陌生环境,恐惧与不安难以避免,甚至催生埋怨与愤怒。这些倾诉与解答,帮助他们逐渐理解家长,反思自己。”
逃跑和绝食,惯伎这回没辙
早晨5:50起床,晚上9:30熄灯,每天按时三餐,4公里跑步训练,2小时文化课程,统一收看新闻和晚自习……
原本辍学在家的“小霸王”,过惯晨昏颠倒的生活,混乱的饮食与睡眠不仅损毁身体,而且消磨心智。重塑正常的作息,迫在眉睫。
起初,孩子的负面情绪在所难免,甚至出现绝食、逃跑等极端情况。“不放我走的话,我就跳楼!”“宁愿挨饿,也不妥协!”想起刚入校时的抵触与抗拒,蔡天明自己都觉得“很好笑”。
“绝食抗议和离家出走是我的‘惯用伎俩’,在家爸妈生怕出事,都拿我没辙。”
现在,此路不通。培训中心要求,所有家长签约承诺,即使孩子出逃回家,也一定送返回来。“我们尽全力为孩子打开一扇未来的‘窗’,但家长得保证,把那扇宠溺的‘门’关紧。”
心理老师与他促膝谈心,宿舍同学分享亲身经历,蔡天明逐渐动摇:“以前的我,认为思想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发生改变,但当真正听到别人的故事,相似的经历时,第一次觉着我的想法是那么可笑。”
回归集体后,很多孩子发现,其实遵规守纪并没那么“难以忍受”。没有零食,固定的三餐自然珍惜;每天晨跑与锻炼,走出压抑与封闭,也明显感到身体变得结实;整理内务,动手洗衣服、叠被子、打扫卫生,感叹“我只是社会的一员,父母不可能养我一辈子,必须靠自己生活”。
同时,老师也允许犯错,相比批评惩罚更倾向“帮他们找理由”:“你刚来,身体不舒服的话,可以先在旁边休息”,“内务进步很快,我想请你当小组长,指导别的学员”。
不去上学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牛皮纸文件袋,那是他们的专属档案:从入校情况登记表、家长初次谈话记录,到学生的"课后感"、家信和《我的自传》,见证学员由抵触至接受、经反复后蜕变的全过程。其中,《我的自传》格外醒目,上百页文稿纸装订成册,字数过万,这是孩子们逐渐敞开的心扉。
"2011年12月7日,一个黑暗的日子,她因治疗无效病逝。噩耗传来,我感觉天旋地转,仿佛一切都静止了,眼前一黑,过了很久才醒过来。从此,我的精神世界就崩溃了……我将网络作为寄托,不去上学。"初三男生张伟雄,性格内向冷漠,入校前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拒绝与父母沟通。原来,病灶是一场变故,曾经亲近的女同学小雪患白血病过世,给他带来巨大的冲击与创伤,然而家长和老师都忽视了对他的心理疏导。李钰,曾是家长眼中的"乖小囡",成绩名列前茅,但初三后出现厌学。老师说在学校看到她哭,父母询问时却回答"功课压力大"。原来,"闺蜜"将两人的"悄悄话"向外宣扬,以致李钰受到其他同学的孤立,变得不愿上学。"班级里有个同学休学,大家都说他不来上学,好牛!我想,这有什么,我也可以!"11岁的袁开过着自我封闭的生活,辍学两年多,每天把自己锁在屋内,为了跟他交流,父亲把房门都卸了下来。原来,旷课只是因为一次简单的打赌,他对父母愧疚、对自己生气,心里憋着一口气,陷入封闭的恶性循环。"没有一个家长知道,孩子不去上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宗诚说,心理老师正是抓住这些症结,逐步解开孩子的心结。体验到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当孩子们开始"听得进劝",体验式的学习与活动,为行为矫正"加码"。母亲节,体育老师让所有学员绑上两包沙袋,前胸和后背各2.5公斤,随后围着操场跑步。起初,孩子们还能自如运动,但等到四五圈时大多腰酸背痛,难以坚持。
感恩节前夕,培训中心则发起"护蛋行动"。每名学员领到一枚生鸡蛋,要求每天贴身携带,一周后检查是否完好无损。有的孩子用报纸"里三层外三层"包裹,有的担心晨跑时颠簸时刻把蛋托在手心,还有的寝食难安,"总是担惊受怕,夜里还梦到自己的鸡蛋碎了"。"负重跑步",让孩子们体会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10分钟已经累到够呛,更别提要忍受10个月,妈妈太辛苦了!"而"护蛋行动",则折射出父母照顾和庇护孩子的困难,"以前说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次是亲身感受!"生动的素质拓展,也伴随严谨的理念教育。借鉴国内外资料,宗富林与培训中心老师编写了一套认知教材,通过浅显有趣的小故事,教导学员为人处世的道理,例如"青少年必须面对的问题"---拿什么爱你,我的学校?选择怎样的朋友,我自己又是怎样的朋友?与父母是什么关系?如何对待吸烟、酗酒、网络游戏、色情电影等不良嗜好等等?"其实,很多偏差行为并不是出于恶意,只是没有人教孩子正确、普世的准则。"钱敏负责教授"认知矫正"课程,他尝试用鲜活影像和具体案例触动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同时激发孩子们结合亲身经历,强化"课后感"。听完"毒品毁灭梦想"后,有学员感叹:"我也有几位'瘾君子'朋友,在宾馆或是KTV,看过他们吞云吐雾,想到自己差点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就毛骨悚然。如果那样,我的人生将走向何处呢?"读到《弟子规》"亲有疾,药先尝"时,有学员回忆:"母亲生过一场大病,动了手术,而我却连家都没有回过几次,连她强撑身子下厨做的菜,我也一口没尝。追悔莫及!"
拯救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孩子
一年培训后,孩子们终究要回归家庭、学校和社会。经过心理辅导,张伟雄和李钰已经重返课堂。这个夏天,他俩和培训中心的十多名学员都参加了中考。最近喜讯传来,一个被公办高中录取,一个进入职校就读。入校半年,吴亦可和蔡天明逐渐摆脱过往恶习,提前进入文化课补习阶段。"成绩落后是很多孩子厌学的主因,我们聘请专业辅导老师,小班化教学补课。"宗富林希望,这份良苦用心能帮助孩子在返校后顺利过渡,避免重蹈覆辙。而一些年纪偏大、错过"回炉"时机的学员,会建议他们参加成人高考,或是选择其他工作。
宗富林印象最深的来自新疆的"野孩子"张一成,曾在秋收时用打火机点燃棉花,差点导致全家倾家荡产,而现在的他,已是新疆阿克苏兵团的一名公安民警,从"社会祸害"变成"人民卫士"。对于父母而言,最大欣喜与欣慰莫过于亲子关系的转变。"这是我的孩子吗?竟会主动帮我盛饭打菜,我都有些不习惯了!""原本不可一世的儿子,现在知道关心长辈和体贴父母,浪子回头,千金难买。"同时,培训中心开设"家长学校",指导亲子如何相处。
现在,宗富林已经不再为招生发愁,每一个回归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广告"。他更希望与学校或社区"结对",建立长效矫正机制,为"问题学生"托底;希望全社会重视"问题学生"的成长与未来,探讨教育的更多可能性。"每个孩子,有痛苦不堪的往事,也有善良可爱的一面。多一些关注和理解,少一些冷漠和溺爱,从源头上减少偏差行为,也为迷途的孩子护航。"宗富林相信,他们拯救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应采访者要求,本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新民晚报2014-09-20 15:22原文
新民晚报2014-09-2015:22新民晚报2014-09-2015:22新民晚报2014-09-2015:22新民晚报2014-09-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