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国家形象片”片头“中国”两字书法的缺陷谈中国书法鉴赏
马鸿斌
2011年1月18日至1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从2011年1月17日开始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首播。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亮相。该宣传片。随后,还播放了《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
《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宣传片让美国和世界观众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此举意义重大,这是令人瞩目的。
一、中国国家形象片的开头(片名)“中国”两字书法的缺陷分析
然而,两部中国国家形象片的开头(片名)以醒目的红色为背景,以白色书写中英文“中国”两字。该片头“中国”两字的书法的行书,无论从书法的书体、字发、笔法、墨法、字形、结构、气韵等,显得有缺陷,缺乏气势,不能体现当代中国国力强盛、和谐盛世的形象,是很值得商榷的。
1、中国国家形象片的开头(片名)“中”字书法的五大缺陷分析
(1)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横”之间是断笔。
改进意见:应该是连笔。
(2)第二笔“横折提”的“提”在第三笔“竖”的右边,形成一个尖角。
改进意见:第二笔“横折提”的“提”应该是在第三笔“竖”的左边。
(3)第三笔“竖”太细瘦弱,没有力量感。
改进意见:用笔应该有力量感。
(4)第三笔“竖”不够中直,往右微微弯曲。
改进意见:应该中直,不弯曲。
(5)第三笔“竖”到地部收笔的时候无提笔,无笔锋,而形成钝和平口的收笔。
改进意见:收笔应有提起的笔锋。
“中”字书法的整体缺陷:用笔有缺陷,没有力量感,整体缺乏气势。
2、中国国家形象片的开头(片名)“国”字书法的六大缺陷分析
(1)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横竖钩”之间没断笔而形成第一笔“竖提横竖钩”,而且“提横”的“提”位于“竖”的左边,形成一个凸出来的三角形。
改进意见: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横竖钩”之间应该断开。
(2)第一笔“竖提横竖钩”的右边的“竖”笔和“钩”笔太细瘦弱,而且还有微弱的弯曲,没有力量感。
改进意见:用笔应该有力量感、不弯曲。
(3)第二笔是“或”字的“上横、口、下横”,“口”字用笔太过于象“口”,而且“下横”用笔提斜的倾斜度太高。
改进意见:“口”字用笔不能太过于象“口”,而是像“S”形的“横”。
(4)第三笔是“或”字中“戈”字的“斜弯钩”,有“斜弯”而无“钩”笔,也就无“钩”笔的提笔,无笔锋,而形成钝和平口的收笔。
改进意见:应该有“钩”笔的提笔。
(5)第四笔是“或”字中“戈”字的“撇”笔,该“撇”笔未穿过“戈”字的“斜弯”,不能真正成为“戈”字,给人觉得是“错字”的感觉。
(6)本来第五笔是“或”字中“戈”字的“点”笔,但该“撇”已经代替了“点”笔,没有写“戈”字的“点”笔,给人觉得“戈”或“或”字是“错字”的感觉。
改进意见:应写“戈”字的“点”笔。
“国”字书法的整体缺陷:由于缺少笔画或笔画的缺陷,给人觉得这个“国”是“错字”的感觉,整体缺乏气势。
二、解字“中”和“国”两字
为了支持本文观点,现对“中”和“国”两字进行解字。
1、“中”字解
“中”字本义为中心、当中。甲骨文字形的“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
后汉许慎《说文解字》曰:“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也”、“谓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
2、“国”字解
中国古文字中,“國”(简体字为“国”)的原形一说是“口”,二说是“或”。
后汉许慎《说文解字》曰:“国,邦也,从口从或”、“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国同用。”
古人理解一个国家的“國(国)”字有四个部分组成: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土地,以“-”代表;三是军队组织,“或”字的“戈”为古代的兵器,意为武器保卫人口、保卫土地;四是范围,以大“囗”代表。
学者黄现璠认为,无论其原形为“或”还是为“口”,皆表示保护私有财产之义。“或”用于畜牧时代,口用于农业时代,后世合而为一,有戈守之,有墙围之,无非私有愈多,保护愈坚也。(见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300-30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到了后汉时简化为“囯”,“囗”中从“王”,有“普天之下莫非王”之意。宋元时演变成今天通用的“囗”里从“玉”的简化“国”字,表示国家地大物博,宝藏丰富。
3、繁体还是简体
至于是采用“繁体字”还是采用“简体字”作为书法,要看情况需要。有报道说,繁体字用于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使用人数约为3000多万;简体字用于中国大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华人社区,使用人数超过13亿,而且目前使用繁体字的地区也开始兴起使用简体字的趋势或热潮。
笔者认为,一般人可以认识的“繁体字”,以“繁体字”书体为好,如果是很少人认识的“繁体字”,则以“简体字”书体代替为好。因此,有观念认为“简体字推广扩大中华影响,繁体字缺失影响文化传承”,笔者认同也。
三、“中国”两字的最著名的书法
1、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简体字)
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及人民币面额汉字的书写者是马文蔚。198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特发公函确认马文蔚同志“1950年受南汉宸行长委托,为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等字。”1980年,第4套人民币准备发行,总行决定把“中国人民银行”的繁体“國”改为简化的“国”、“銀”简化为“银”,因马文蔚老先生已是80高龄,未能再写这两个简体汉字,由北京印钞厂的专家临摹马文蔚先生的笔体临仿,在马老的原迹“国”字的“口”内临仿出了“玉”而成简体的“国”,在在马老的原迹“银”字的“艮”字左边临仿出“金”而成简体的“银”。
2、“中国银行”行名(繁体字)
中国银行现统一使用的毛笔行书体“中國銀行”四个大字(“国”和“银”分别为繁体“國”和“銀”),是郭沫若于1955年为中国银行题写的。
四、笔者创作的“中国”两字书法
书法版权所有,侵权和抄袭必究。
本文对中国国家形象片的片头(片名)“中国”两字书法的缺陷分析,并非鸡蛋挑骨头。因为不像电视电影的片名,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片头(片名),必须讲究。除了字不能写错之外,还要符合中国书法的有关章法,给外国人和海外华人看的,使人容易看得懂和看得明白。
1、笔者运用的“行书”特征
大家知道,中国书法以“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严谨端庄为特征;而“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以变化错综,起伏跌宕为特征。
以书法“行书”为例,书法“行书”的特征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楷书严谨端庄,草书难写难认,行书比楷书流动、率意、潇洒,又比草书易认好写,古人说行书为“非真非草”。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笔者运用的“行书”创作“中国”两字书法(详见附图),试图改进本文提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的片头(片名)的“中”字书法的五大缺陷和“国”字书法的六大缺陷,欢迎方家批评指正。
2、笔者用笔(书法)方法——“中锋”
笔者用笔(书法)方法为“中锋”:中锋行笔即写字时笔锋始终在写出来的笔画的中间,运笔时笔杆要竖直。中锋要求笔管垂直、心正锋正。这与毛笔以笔锋的长短的来分类的——“中锋”毛笔是不同的。毛笔的分类主要有以尺寸、用途、笔锋长短、笔毛的种类、来源、形状等来分类。如:毛笔以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
五、中国书法创作形态类型和审美的多元化
中国书法创作形态和审美的多元化主要有以下类型:
1、传统或古典态:以传统的书法使用工具(毛笔、墨水、宣纸、砚台、水等)创作的“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等书体的书法艺术作品。
2、古今融合态:传统字帖(碑帖)与现代字体融合一体的方式进行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比如,收藏的“藏”字,传统字帖(碑帖)中没有左边的结构而成为异体字“蔵”。在当代书法中还是写成“藏”,而不是写成“蔵”,否则被人容易误解为错别字。
3、字体创新态:以传统的“楷书”、“隶书”、“篆书”创新笔墨进行“行书化”或“草书化”进行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
4、形式创新:在传统的书法使用工具(毛笔、墨水、宣纸、砚台、水等)进行创新或以双手、双脚、口和人体器官等进行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
5、意象态:“行书”、“草书”向“写意化”笔墨转化的形态进行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
6、抽象态:“行书”、“草书”向“抽象化”笔墨转化的形态进行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
7、书画融合态: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加入非色彩或色彩等绘画元素进行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
8、文化综合态: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加入古老文化、其他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书法元素或材料(如:史前刻符、民族文字书法或其他等)进行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
9、东西融合态:在中国书法创作过程中加入西方艺术创作元素或材料或非书法元素或材料(如照片、布质品等)进行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
10、“流行书风”中所谓“丑书”:是至今还争议不绝的一种全新的尝试进行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
(全文完。共计:3590字。作者声明:文字、书法版权所有,侵权和抄袭必究。为了准确表达本文原意,如需转载时,转载者必须将标题和全文、图片及作者姓名一起转载,不得摘录、摘要发表,谢谢!2011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