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漫言》
千华寺继任主持见月老人自述
弘一律师批注
后学大光校正
弘一律师题记
晓平仁者:阿弥陀佛!恭敬向您介绍一本好书:《一梦漫言》,看了掉泪感动,坚定信心!内容情节精彩,法味深浓!道人行道,如是如是。
注:附寄本书内容电子档,这是白话版,可惜本地未见有人流通本书,只有在电脑荧幕上忍受眼睛疲劳,慢慢读它了!绝对值得!
末学:黄威南恭敬顶礼推荐
―――――――――――――――――――――――――――――
倓虚法师在《影尘回忆录》中特别介绍本书道:
「这部书,经弘一律师看过,曾欢喜踊跃,叹为希有,执卷环读,殆废寝忘食。感发之深,至于含泪流涕者数十次。后来弘老把这部书,又略为料简,附以眉注;并考舆图,别录行脚图表一纸。望后来人,披文析义,无有疑滞。又按一梦漫言及别传,撰成见月律师年谱摭要一卷,附在一梦漫言后面,这部书在湛山寺印经处,有印的单行本,浏鉴起来很方便。
过去我对一梦漫言,也很阅过几遍,觉得百读不厌!而且在每一次读的时候,使我惭愧万分!含泪欲涕。(说时流泪)觉得在操行方面,后人实在不如古人。如果后来人看了这部书不受感动的,那是他没有道心。如果道心具足的话,他一定感同身受,自己惭愧的难过!大家有功夫时,可以把这部书常翻开来看看,很能砥砺自己的道心,祛除自己的习气。里面不但意思好,文字也好,质朴流畅,一点矫揉造作没有。」
『为了生脱死,为主持正法,令佛法久住于世,利益众生……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绝不能肩荷如来家业!没有斩钉截铁的毅力,绝不能成就出世道果。』
「明末清初时,有见月律师,传三昧老人衣钵,继主千华(即宝华山,)专事宏律。三昧老人,从行门入手,一生持律谨严!临终时,前三天预知时至,鸣楗槌,集众方丈,取紫衣戒本,当众将华山法席,传见月律师。三天以后,(据“一梦漫言”为闰六月初四。)又集众方丈,取净水沐浴,谓众云:“吾水乾即去,汝等莫作去来想,不可讣闻诸方,凡世俗礼仪,总宜捐却,三日后即葬寺之龙山。”遂命大众念佛,水乾、跏趺微笑而逝。」
「见月律师,世寿七十八岁,临入灭时,在前七天,把事情都安排好;话也嘱咐好,届时端然趺坐,安祥而逝;无粘无滞,来去自如。大家请想:在他的一梦漫言里,并没提出什么具体的修行法子来,也没谈玄说妙,为什么在他临终脱化时,却那样的来去自如呢?告诉大家,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因为他老平素能克苦;有“行力!”自出家到圆寂,无论为公为私,从不知躲懒偷安为什么!日常一行一动,举心动念,无不合于佛法,无不是修行。」(摘录自《影尘回忆录》)
〈弘一律师题记〉
见月(注1)尊师,一生待人接物做事,态度威厉不露恩慈之情,也许有人会认为他过份严厉,不近人情。但是末法时代的一些善知识们,多半没有铮铮刚骨,与世俗随习同流合污,还自称是‘权巧方便,慈悲顺俗,’来掩饰自己。这本书中所叙述的尊师的言行,正是对症的良药。儒家说:‘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听到管叔、伯夷两人的人格风范之后,顽劣之人会变得清廉,胸无大志的懦夫都会树起雄心大志)。我看这也适用于尊师见月。九月五日,我编写完尊师年谱摘要,又校阅《一梦漫言》,增订标要注释,并写了题记。九月十三日写完《随讲别录》两篇,躺卧在床,追思见月老人的往事,并发愿明年去华山(宝华山)礼拜尊师灵塔。不觉泪水涟涟,深感佛门气象凋零不振,痛彻肺腑。
以前在藏经目录中曾见载有《一梦漫言》。以为是现在人所写的通俗劝导世人的佛书,就借了一本,读了起来,才知是明朝宝华山见月律师自述他行脚参访的苦行事迹。我欢喜雀跃,深觉珍贵无比,反覆阅读,连吃饭都忘了,阅读之中,深受启发,感动得潸然泪下几十次。因而概括分段大意,加上眉注,并参照地图另绘了一帧大师行脚路线图(注2),以为后来研学此文的学人减少碍难。
甲戌八月十日阅读完毕。二十五日抄录完毕并此题记,弘一于晋水兰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