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复习提纲

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标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考纲

古代中国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古代中国手工业

3、古代中国商业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人教版的学习要点

1、 农业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 手工业的发展及特征

3、 商业的发展及特点

4、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古代中国的经济有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四部分组成。

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一、农业起源(原始农业时期)

1、多元交汇

2、原始农业: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3、最早农耕区域:长江(粟麦)、黄河(水稻)

4、畜养业:六畜

二、生产工具发展(文明时期)

1、石、骨、木、蚌——笨重、易损

2、青铜——贵重(商周时期)

3、铁制——坚硬、便宜(春秋)

4、犁壁——牛耕(战国中期出现,西汉推广,是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5、耧车——播种(西汉赵过发明)

6、曲辕犁——唐,标志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7、翻车、筒车——灌溉工具

三、水利设施

1、大禹治水

2、春秋战国时期:芍陂、郑国渠、都江堰

3、西汉:漕渠、白渠、治理黄河、坎儿井(西域)

四、农业技术

1、代田法

2、元代:农业著作——郭守敬、潘季驯(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五、耕作方式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

2、商周:大规模简单协作

3、春秋后:铁犁牛耕的精耕细作

六、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评价:

A、使农民生活稳定,也提高生产积极性

B、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C、规模小、分工简单,难以扩大再生产,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发展,也成为近代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D、十分脆弱,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3、形成的条件:A、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土地私有制)

4、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一、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二、井田制

1、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上

2、实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表现:“公田”:贵族占有

“私田”:分授给农夫,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4、发展演变:

(1)商代:形成

(2)西周:鼎盛

(3)春秋时期:走向崩溃

①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进步——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

②途径:税制改革

三、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

1、主要形式: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①君主土地私有制:封建政府和皇帝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②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只有少量土地,受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2、土地兼并

(1)影响:①影响国家收入

②地方势力膨胀危及中央集权

③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统治

 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常常采取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

(2)均田、限田

均田:A、始于北魏,隋唐进一步发展

B、内容:P20

(3)东汉和唐朝:田庄是最普遍的大土地经营单位

宋:“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明清: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4)租佃关系普遍化

①原因:土地兼并必然结果;人多地少;

②过程:产生-秦代、普遍-宋代、主要地位-明清

③地租形态:劳役-实物(宋)-货币(明清)

④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民雇工自主权积极性提高

⑤租佃农民与雇工(早期“佣耕”农民)的主要不同点(即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的不同):

A、佃农租地要交地租,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唐以后逐渐松弛。

B、雇工和雇主没有契约关系,按时间取酬,身份更为自由

(5)土地兼并不能抑制: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

我国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的原因何在?这种趋势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①商品经济发展和农民身份的提高。

②生产自主性高,表现在选雇主和支配产品方面。因此生产积极性较高。促进农业发展。

③能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也能促进商品积极发展。

古代土地制度基本形态随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反抗发展而逐步变化发展,其发展的方向是人民对统治阶级的依附关系逐步减弱,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步提高,社会在不断前进,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司马迁划分四大经济区:

①山东(河南、山东河北等)

②山西(关中为主,河西、巴蜀等)

③龙门碣石以北(半农半牧区,分塞内、塞外)

④江南(长江以南,还没有开发)

2、经济重心:①②

3、特点:多样性、不平衡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三次南迁高潮:

①两晋之际:八王之乱、永嘉之乱

②唐朝中期:安史之乱

③两宋之际:靖康之乱

2、原因:战乱天灾人祸不断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

1、过程:

①从远古---两晋之际:(北方经济远远超过南方)

②两晋之际---隋唐五代:(重心南移逐渐趋于平衡、开始超过北方)

③北宋时期---明清时期:(经济重心移到南方)

2、原因:

①环境;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南方海外贸易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②经济: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③政治: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南移也有一定影响

④南北方人民共同生产劳动,开发了江南

3、古代的人口迁移和今天的人口迁移有什么区别?

古代人口外迁是主要因为战争动乱,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迫使的;而现代人口的南迁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一是科技人员和大学生涌向南部沿海开放区,二是农村劳力流向城市,促进经济的发展。

4、古代对江南开发与我们现在对西部的开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古代对南方开发是自发的,战乱导致大量流民南下。

②现在是国家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开发建设。

③对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到推动作用。

江南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1、 三国时期,江南经济开始得到开发

2、东晋到南朝时期,进一步开发江南,长江中下游迅速发展,福建和两广也有发展,南北差距逐渐缩小并趋于平衡

3、 隋唐时期,南北经济平衡发展

4、 五代十国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开始超过北方

5、 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完全超过北方

6、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精耕细作

3、“男耕女织”

4、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不平衡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二、手工业中的三种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产品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2、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

3、明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4、生产关系的变化:

官营:征役制——雇募制

私营:雇佣劳动关系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和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2、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3、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4、主要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6、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还远销亚、非、欧各国,广受欢迎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一、坊市与城镇

周至唐

宋代

时间

有时间控制

打破时间限制

地点:

县治以上城市

城中特定位置

分散城中

特点:

受官府严格控制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

城市经济功能加强

明清: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城镇

中国古代的城市原本以城为主,它更多的是政治性和军事性,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工商集贸性质市镇的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流向城市的大量流民,成为雇佣劳动者,这是中国传统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对外贸易

1、丝绸之路

(1)形成:“张骞凿空”(基础),设西域都护;

(2)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3)城市:敦煌、楼兰、龟兹、于阗、莎车、疏勒

2、陶瓷之路

(1)形成:丝绸之路的衰落,经济重心南移;造船、航海技术提高;

(2)路线:向东:登州/扬州—朝鲜、日本

向西:广州---马来半岛/印度/非洲

(3)城市: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

三、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1、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2、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3、类似银行的柜坊、类似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

4、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

5、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实行重农抑商

四、重农抑商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治

2、发展

①原始末期到战国:重视鼓励商业

②战国:重农抑商思想崛起;商鞅:重农抑商

③汉:全面控制工商业

④中唐以来:海外贸易的鼓励及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⑤明清:固守农本思想,严格限制商人活动

3、重农抑商的表现:

①专卖制度,限制民营商业范围

②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③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④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4、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5、原因: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6、评价:

①评价:积极:A、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B、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

消极:A、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B、强化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

C、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农业发展

①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为农业人口流向手工业部门创造了条件

②棉花、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的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③赋役制度的变革: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2、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3、商业

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和发展。在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4、明清国力的强盛

明清时期农耕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起了重大作用,这一时期传统社会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内在动力与活力。

二、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1、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是农耕社会出现的一种新的历史现象

2、前提: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3、特征:A、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以生产商品为目的商品生产

B、自由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4、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表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工匠“听大户呼织”——自由劳动力市场

“计日受值”“计工受值”——工资(劳动力价格)

集中雇工分工协作的民营劳动组合——手工工场

5、缓慢发展:

①明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

广东佛山铁器制造业也出现

②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手工工场进一步扩大,分工更加细密,雇工数量更多,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也增多

③只在局部发达地区一些生产部门中稀疏出现,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④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障碍

农民的购买力低下

三、闭关政策

1、明代:①官方贸易一直没有中断

②民间贸易: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明中后期重开海禁

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

2、清代——闭关锁国

①含义: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②原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③对外贸易只限制在广州一处进行

④对西方侵略活动起过一定自卫作用,但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

3、后果:

A、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促进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四、近代前夜危机

1、表现:中西方国力兴衰易位,中国落后挨打

2、原因:①外部:西方完成向工业国家转变,掠财拓殖;

②内部:“抑商”“禁海”等阻碍中国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度,统治者愚昧自大、故步自封使中国陷入更深重危机。

必修2复习提纲

外交

自然

经济

封建专制统治腐败

装备落后海防松弛

闭关锁国

顽固守旧、妄自尊大

西

工业

强国

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殖民扩张

开放进取、勇于探索

3、危机的反思: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也已加入世贸组织,这要求我们必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在精神上实现现代化,观念意识的解放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关键;必须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勇于学习先进国家的长处,才能于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标: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纲: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沟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要求:

1、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自然经济解体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

特点:生产规模小、经济单位分数、生产技术守旧、生产环境封闭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①削弱了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农村中的家庭手工业

②促进了城乡商品交流的发展

2、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表现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衰落,并与农业分离

②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经济作物的扩种和粮食生产的商品经济化

3、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A、商品市场

B、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4、自然经济的瓦解只是发生在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

5、手工业部门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枯萎

二、洋务运动

1、背景:(1)清政府内外交困,陷入严重的统治危机

①内: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②外: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慈禧太后暂时支持

2、性质:地主阶级的变革和自救运动

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4、内容:

(1)第一阶段:19C60S至70S,“自强”,军事工业

代表工业: A、1861年,曾国藩创办第一所官办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

中国第一台实用蒸气机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B、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官办军用企业

(2)第二阶段:19C70S90S,“求富”,民用工业

①原因:A、分洋商之利

B、解决军事工业提供原料、资金运输方面的困难

②代表工业:A、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B、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③性质:大多采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官僚资本)

(3)创办近代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

5、破产:

(1)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

(2)原因:

①内因:A、根本原因: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B、顽固派的阻挠

C、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②外因:西方列强的阻挠

(3)认识:腐朽的清朝统治阻碍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力不可能在封建主义中发展

6、评价:

(1)积极: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①洋务派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

②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的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③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发展了中国近代的军事和教育

(2)消极:“自强”“求富”未能达到

①军用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是为了救国求强

②民用工业主要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

③经营管理腐败

④在很大的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①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

②外资企业刺激

③洋务工业的诱导

2、产生:19C60、70S ,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代表企业:天津贻牟机器磨坊、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19C末期

2、背景: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第一次高潮)

③收回路权运动的促进作用(第二次高潮)

3、代表人物:张謇,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

4、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额扩大;兴办近代企业的地区增多;以轻工业为主;发展仍十分艰难

5、影响:

A、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资产阶级改良和民主革命奠定阶级基础,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前提和内在动力

维新派: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革命派: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

B、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瓦解和崩溃,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推进到制度层面

三、民族工业的特点

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或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

影响: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考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近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报刊 影视 互联网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1、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民社会生活的影响。

2、以我国近代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转播媒体的发展给人民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人教版要求

1、 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合乎社会习俗的变化

2、 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3、 大众传媒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众多的中国通商口岸建立工厂,开设商店、银行,还带来各种洋货。租界里的西方人,也在那里建起西式洋楼,开西式餐馆,乘西式轿车,把西方生活方式移植过来。

后来清政府也在济南、武昌等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如马路、地下水道、自来水供应、电灯照明等,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商埠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中国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农民依然过着贫穷的生活。只有少量的“洋油”“洋火”“洋布”等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些新的因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课标要求

1、概述20C50S到70S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1949-1976年,建国初期的经济调整到1976年“文革”结束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初步形成的特点

4、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政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5、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考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经济特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人教要求

1、20C50-70S,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伟大的历史转折

3、农村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4、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五大时期

1949-195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53-1956:过渡时期(工业化起步、三大改造)

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1976:十年文革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社会经济凋敝,百废待兴,人民生活困苦(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长期的战争破坏)

2、措施:①农村:土地改革

②城市: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掌握社会的经济命脉

B、合理调整工商业

3、结果: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式基本好转,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4、这段时间始终以稳定经济秩序为目标,采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

5、中共在经济领域的执政能力初步体现

这一时期的所有制形式: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共存。

二、过渡时期

1、对过渡时期的理解

(1)过渡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

(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3)实质: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2、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

(1)内容:P134 A、B、

(2)两者的关系:

A、工业化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是总路线的主体,社会主义改造是为实现工业化创造前提条件

B、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3)实质: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把解放初期建立在多种所有制基础上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改造成为基本建立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使社会主义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4)实现的步骤:“一五计划”

①两个基本任务:A、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三大改造

②“一五计划”在1957年提前、超额完成

3、社会主义工业化

(1)背景: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结果: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4、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

①过程: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

②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2)手工业:通过合作社的方式

(3)资本主义工商业

①利用、限制、改造

国家创造性地采用赎买政策,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转化为社会主义经济,民族资产阶级转化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1953-1956年共产党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特色:

①经济:通过赎买方式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和平过渡

②政治:实行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原因:

①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

②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共一起为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过贡献

③民族资产阶级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4)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

①通过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逐步进行

②通过和平方式进行——说服教育

③改造把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5)作用: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成功的探索;

(1)1956年中共的“八大”

①内容: P136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和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构成了新中国发展的良好开端

(2)1960,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2年底国家经济形式开始好转

2、失误

(1)1958,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①反映了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但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左”倾经济思想在经济领域更加膨胀

(2)“大跃进”

主要表现: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3)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特点:“一大二公”,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②实质: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求快求纯

③结果: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④认识: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B、平均不是社会主义

C、公有化程度越高不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在

四个基本特征:

A、“政社合一“

B、“一大二公”

C、“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

D、“一平二调”:大队和公社可以平调生产队的财产,生产队实行“人七劳三”“人六劳四”的分配方式,农民缺乏积极性

(4)1959-1961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5)“左”倾: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3、这十年虽遭受很大的挫折,但仍取得很大的成就

4、经验教训:

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发展经济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②不能机械地照搬外国经验,必须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建设方针

③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要坚持改革开放

⑤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四、1966-1976,“文革”时期

“文革”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及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20C70S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挥的时期。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文革”结束后,存在的“两个凡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内容:

①思想: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③组织: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

(3)意义:

①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②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是这会上开始形成的

④这次会议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巨变

结果

任务

第一次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2、对内改革

(1)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解

①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

②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③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⑤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⑥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地障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⑦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

A、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体制

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建立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国民经济管理体系

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原因:总结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

B、开始于安徽、四川

C、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

“联产承包,分田单干,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主要特征:包产到户

D、结果: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E、性质: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

②全国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促使政治改革:撤消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撤消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③农业生产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④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离土不离乡”)

意义:A、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B、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⑤“离土又离相”:本质上把农民从乡村解放出来,允许农民在广阔的空间和领域创业发展

(3)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全面开始)

①主要环节:

A、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多种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

B、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为间接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

C、分配体制:平均主义发展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中心环节:增加企业活力

②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进一步改革:放权让利、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国企改革的意义: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活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4)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3、对外开放

(1)背景:

国际:政治:20C70S国际形式走向缓和;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经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对中国有借鉴意义

国内:“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2)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A、 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B、 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C、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3)经济特区:

①对经济特区的理解:

A、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

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C、目的:P145

②五大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③原因:P145

④作用:

A、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前沿

B、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C、是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

(4)经济技术开发区

①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它以引进外资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点

②作用:对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改革试验、促进区域经济新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窗口、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5)沿海经济开放区

①背景: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发展

②沿海开放城市的特点: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交通方便,具有较大的外运港口,并且同内地铁路相连,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口岸

③开放区的目的:吸收外国资金和技术,借鉴吸收国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推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6)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除实行有关减免关税、所得税和进出口许可证等优惠政策外,国家还特许在浦东开办金融机构和百货商店、超级市场等第三产业,并允许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以及扩大投资审批权和实行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

(7)我国的对外开放: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

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8)“引进来”“走出去”

向外国开放我们的市场,也开拓国外市场

(9)加入WTO

①原因:A、创造良好的对外经贸环境

B、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C、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②有利:A、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B、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

C、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有利于直接参加21C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维护合法权益

E、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不利:A、我国一些劣势行业(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企业及金融、商业、服务业)处于不利境地,加大金融市场的风险

B、短期加剧国企的经营困难——国有企业亏损面扩大、破产企业增多、下岗或失业人员增加

④对策

A、加快培养一批世贸组织专家

B、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消除我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为我国外经贸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C、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的地位

D、加快国企改革,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E、加快经济改革步伐,逐步扩大开放外资领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竞争力

F、加快我国外经贸法规体系与国外的接轨

工业文明的崛起

课标要求: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考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家抢夺殖民地,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3)工业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人教要求:

1、 开辟新航路

2、 殖民扩张和掠夺

3、 工业革命

4、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1、原因(必要性)

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黄金——“寻金热”

③思想根源:人本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④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⑤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贸易商路(直接原因)

2、条件 (可能性)

①客观条件:生产力、知识、科技

②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二、开辟新航路

1、迪亚士:欧洲→非洲→亚洲;达好望角

2、达·伽马:欧洲→非洲→亚洲;直通印度

3、哥伦布:欧洲→美洲;发现美洲新大陆

4、麦哲伦: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欧洲;船队环球航行

三、开辟、开新航路的影响

1、经济方面: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①商业革命:一个世界市场,一个中心(欧洲),两次转移(东方—西方,地中海—大西洋)

A、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加强

B、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和扩大

C、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价格革命

③殖民扩张

2、政治方面:加速西欧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阶级关系的变化)

3、科技思想文化方面:①动摇了教会的权威,加快了世界文明的融合

②证实了地圆学说

重要概念:

世界市场: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广义: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狭义: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

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前,通过暴力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把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使之转化资本的过程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早期的殖民扩张

一、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活动(16C

国家

范围

侵略方式

特点

葡萄牙

巴西,非洲和亚洲沿海,澳门

建立据点,变为商站

垄断商路(亚洲与欧洲之间)

特点:野蛮、疯狂的掠夺,只注重眼前利益,并没有转化为国内资本

西班牙

占领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菲律宾

屠杀土著、掠夺金银、建立农业大庄园

二、荷兰的殖民扩张(17C

1、背景: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

②荷兰成为“17C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海上马车夫”

2、过程:

(1)重要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

(2)发展贸易:

①范围: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

②17C上半叶已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③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世界最繁忙的港口、最繁荣的商业中心

(3)殖民扩张:①新阿姆斯特丹(北美)

②台湾(中国)

3、特点:更具规模、规范性,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英国的殖民扩张(18C

1、背景:①政府支持海盗掠夺

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英国革命后,加快殖民扩张,建立强大的海军

2、霸权的建立

①16C80S,“无敌舰队”之战,打败西班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②17C初,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扩大在印度的殖民范围

③17C中期,打败荷兰

④17C末-18C中期,英法多次战争,最后在七年战争中打败法国

3、黑奴贸易——“三角贸易”

评价:P64

4、资本的原始积累——殖民地的商业活动、掠夺

四、市场的拓展

1、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

2、评价殖民扩张

①积极:为殖民者带来大量的财富,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消极:殖民者在殖民过程中,奴役殖民地人民,掠夺当地财富,无恶不作,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1、工业革命: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

2、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①政治: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②资金: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资本积累

③市场:殖民争霸的胜利成了最大的殖民帝国,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④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力

⑤科技: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二、经过

1、发生:18C60S,英国——19C,法、德、美

完成:1840年前后19C中期相继

纺织业——化学、冶金、机器制造业

2、动力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

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

3、交通运输革命:轮船、火车(铁路时代)

意义:①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②交通运输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各地之间的交往,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①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物质生活

A、生产手段:手工劳动——机器大生产

B、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工厂

②引起社会结果的变化,产生了对立的两大新兴阶级

政治:A、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B、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③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城市化开始兴起

④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了时间各地,到19C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消极:①无产阶级遭受剥削、压迫,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

②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进程,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1、 经济结构变化:生产力提高——资本主义发展

2、 思想观念变化:自由主义兴起

3、 社会结构变化:A、两大对立阶级形成

B、城乡关系:近代城市兴起

4、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东方从属于西方

补充:

重商主义:发展工商业,扩大市场和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追求货币,增加国内的金银储量

客观上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加速了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

自由资本主义:

1、内涵:A、经济上: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作用:推动了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的侵略扩张,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以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是指资本可以不受限制地在各个行业或部门自由地运转,必然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政治上:要求政府决策要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2、19C欧洲社会思潮的主流,但19C70S后逐渐产生了垄断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背景:

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2、技术:

A、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为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并且直接运用到生产中去奠定基础;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3、资金:大机器生产以及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累了大量基金

4、市场:

A、美德日意等国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二、经过

1、兴起:19C70S,在英国、德国、美国等几个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出现

2、标志: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

①电力:影响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引起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②内燃机:新的动力机

3、特点:A、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密切结合,科学和技术结合

B、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C、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D、发生在能源、交通等重工业部门,更具对社会的改造能力

第一次

第二次

起止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开始部门

棉纺织业

重工业

标志

蒸汽机的使用(“蒸汽时代”)

电力的使用(“电气时代”)

社会结构

农业在国家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生产组织

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

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盛行

强调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形成

三、影响

1、生产领域: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2、社会关系:垄断产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强调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形成

3、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等部门,具有更强的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造能力;发达国家首先实现工业化,城市人口也远远超过了农村人口。

4、世界格局: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差距进一步拉大,资本主义加紧对外侵略,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四、经济组织的变化

1、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

特点:A、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 ,进行机器生产

B、企业多是中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相结合

2、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大企业时代)

①特点:A、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所有权和经营相分离

B、政府与大企业之间的联系趋于密切

C、企业日趋国际化,出现了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②原因:

A、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B、新兴的重化工业,规模大,资本的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也日益加强

③垄断组织的影响:

A、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自我调节)

B、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C、垄断组织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干预国家政权并逐步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瓜分世界

(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政策)

世界市场

一、世界市场形成的三个阶段

1、16-18C中期,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

起决定作用的是新航路开辟

表现:极力开辟海外市场和跨国贸易

2、18C中期-19C60、70S,世界市场的扩展时期,初步形成

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

3、19C70S-20C初,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

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世界市场建立的方式

1、国际贸易的发展

原因:A、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通讯技术的发明

B、自由贸易的政策

2、人口、资本的流动

资本输出(对外投资)

3、武力威逼

三、世界市场的作用

A、 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B、 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

C、 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早期表现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A、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19C末20C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

亚、非、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课标要求:

关于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认识新政的背景。

2、列举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新政的特点,探讨它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纲: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的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教要求: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

1、直接原因:股市崩溃

2、具体原因:

①财富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中,贫富的差距不断扩大

②股票投机过度

③信贷消费过度

3、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4、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二、经济危机的经过

1、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特点:

来势猛、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3、各国解决危机的措施

①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②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

4、启示:①危机和繁荣相关,居安思危

②国际经济关系协调极为重要,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

三、经济危机的影响

①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

②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怀疑,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民主制度摇摇欲坠,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

③国际关系恶化

④各国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罗斯福新政

一、新政的背景

1、背景:面对胡佛的反危机的失败,全国上下迫切希望有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2、目的:

①直接目的:尽快摆脱困难,实现经济复兴

②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二、新政的内容

1、涵义:罗斯福在1933年上台后,为挽救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在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等领域进行的一系列调整与改革措施。

2、主要内容:3R(救济 relief、复兴 recovery 、改革 reform)

①救济: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②复兴: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

③改革: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项目

具体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

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

调整工业生产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调节农业生产

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收购农产品。

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采取社会保障和举办公共工程。

3、核心: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4、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5、罗斯福新政的“新”在什么地方:

①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②新的起点: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迅速地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B、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③新的特点: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关注民生,以缓和阶级矛盾

三、新政的影响

1、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

2、缓解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

3、改变美国人的生活:救济和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4、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5、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现代经济制度开始形成

但是——这只是制度内部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四、西方国家反危机的措施:

1、美国:罗斯福新政

2、德、意、日:国民经济的军事化和对外战争来转稼危机

3、英法:加强与殖民地的经济联系

4、北欧国家:实行中间道路的福利国家政策

共同点: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问题: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不同的国家走上不同的道路,分析德、日与美国两种不同道路的原因。

凯恩斯主义

一、背景:

经济危机使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理论受到质疑

二、内容:

1、承认经济危机的事实,看到资本主义的自发作用

不足以维持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2、强调国家干预经济

采取经济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弥补自由市场造成的需求不足

三、发展

1、二战后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2、并不能消除经济危机,20C70S后其主流地位被其他学派取代

四、启示

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新变化

1、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①方式:A、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B、制订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C、扩大 政府开支,政府直接收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②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福利国家的发展

①福利国家: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以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②是20C的产物,二战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善,到60S70S达到高峰

③福利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

④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⑤影响:A、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

B、政策财政不堪重负

3、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①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

②第三产业成为国家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和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总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并开始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4、 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

①“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

②“经营者革命”

二、经济调整的作用

①实质:资本主义主动地自我调节和调整

②在20C50-70S初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得到较快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相对较低,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1、 新变化的出现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

2、产业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升级,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

3、再见机体制和经济运行方面,不再是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结合起来

4、在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巨大增长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充足的物质条件改善各个阶层的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新的科技革命开展,各国充分利用显得科技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课标要求

关于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苏维埃政权建立时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考纲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人教要求:

1、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2、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和得失

3、 赫鲁晓夫改革

4、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考验

①外国的武装干涉

②反革命势力的叛乱

2、内容:①农业: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国有化

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实物配给制

⑤普遍义务劳动

3、内涵:①按军事方式对国民经济进行改组,将各项工作转入战时轨道

②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经济的手段控制社会的金融,意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

4、影响:

①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途,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②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有重大失误,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战争基本结束后出现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①苏俄面临经济政治危机

A、连年的战争使苏俄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

②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

③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经济命脉

2、内容:①农业:粮食税

②工业:解除工业国有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贸易:自由贸易

④分配:取消实物配给制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意义

①受到人民的支持,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权得到巩固

②是列宁对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使俄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③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启示: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建立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

三、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1、背景:①苏联建立,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②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③斯大林个人的因素

2、主要表现:①单一公有制(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

②高度集中经济管理体制

③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功绩:

①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使工业化迅速实现

②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国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

4、弊端

①政治上:A、高度集权,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

B、对干部缺乏必要的监督

C、个人崇拜盛行

②经济上: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C、牺牲农民利益,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5、评 价: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不利

6、认识:

A、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要从实际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有比例平衡地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1、同:①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

②农、工方面进行调整;脱离苏联实际

③都失败

2、异:①赫’改革侧重农业,勃’改革侧重重工业,戈’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

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

③前两制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从苏联在探究中不断的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

1、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反对苏联的控制或照搬苏联的政策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同时还要注重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根本利益

3、反对搞阶级斗争扩大化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循马克思主义方向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标要求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要求以欧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3、要求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考纲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人教要求:

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二战后至今)

第一阶段(1945-20世纪60年代末)

特征: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

特征: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特征: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金融)

1、建立的背景

①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必要性

要求建立一个新的货币汇率体系,避免经济混乱和减少大萧条的影响

②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可能性

A、德意日战败

B、英法实力消弱

C、美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优势地位和称霸的野心

2、建立:1944,44个国家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

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

3、内容:

(1)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会议以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2)主要内容:

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获得相当于黄金的特殊地位,并且成为各国清算的支付手段和主要储备货币

(3)两大组织:总部都设在华盛顿,并且美国拥有最大的表决权和对重大问题的否决权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金融管理机构)

A、是联合国专门机构

B、宗旨:P165

a、稳定国际汇兑;

b、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

c、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WB,资金融通机构)

A、 联合国专门机构

B、 宗旨:P165

4、影响

(1)积极:①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②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况扩大了世界贸易

③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④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①为美国的资本输出和对外经济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美国还可以方便印制本国货币来支付其庞大的外债与外贸逆差

5、崩溃;

随着美国经济实力在20C70S开始衰落,体系最终在1973年土崩瓦解

二、国际贸易体系

1、背景:①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障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美国的积极倡导

2、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①1947,美国、中国等23国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②目的:P166

③是一个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 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但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3、影响:

A、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它构成了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的支柱,它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美国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4、世界贸易组织(WTO)

(1)成立:1995年,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2)目标: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着力推行商品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法规公开化

(3)方式:制订了统一的、有约束力的国际经济规则

(4)作用:A、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C、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规律性的内在联系

20C90S以来已包容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不同性质的经济,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经济体系,使得世界经济更加快速地向全球化方向发展

2、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3、P166

4、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关系

中国是三大支柱组织的创始国,特别是20C80S年代以来,在IMF、WB代表权资格的恢复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关系更加密切,中国所担负的国际责任更加重大。

中国还可以借助这些组织的有关规定得到这些组织的经济和技术支持,还可以借助于这些组织的指导,引进国外的管理经验,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使中国的社会和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经济区域集团化

1、经济区域集团: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它实现比WTO更严格的市场纪律,相互提供更高的优惠,促使生产要素尽可能在本组织成员国地区流通

2、影响:

积极:A、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区域及世界经济的增长

B、促进成员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成员国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

C、经济区域集团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利于集团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

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E、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消极:A、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B、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资金、技术、人才等主要流向发达国家,使南北差距加剧

一、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1、经济区域一体化

(1)含义: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为了促使资本、技术、信息、劳务和产品等在一定区域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国家经济集团,成员国之间互惠互利,在国际经济关系中采取一致的立场

(2)目的:巩固和扩大经济体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性质:区域国家经济体也是一种国际经济组织,一定程度的国家权利向一体化组织的转移

2、欧共体

(1)背景:A、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B、二战后国际地位下降

C、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建立过程:①欧洲煤钢共同体——一体化开始

②《罗马条约》——里程碑

③三大共同体合并

(3)一体化建设:①关税同盟

②共同农业政策

③统一大市场

3、欧盟

(1)背景:①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②二战后,西欧开始了一体化

③欧共体的成立加强了西欧的经济实力

(2)建立:①《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②1993欧盟正式成立

(3)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A、欧洲从经济一体化走向全面一体化

B、经济一体化是核心

(4)欧元(EURO)——里程碑

(5)东扩

(6)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①扩展了内部商品劳务和资本市场,加强了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的竞争力,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欧洲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③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

1、背景:P176

2、成立:①1989宣告成立

②1991,中国加入

3、特点:

①性质:只是一个经济合作贸易合作论坛,不具备实际管理职能。

②原则:自愿、自主、灵活与协商一致

③开放性:注重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允许成员与非成员的经济合作

④灵活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落实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上,具有不同时间表

⑤合作方式:APEC方式

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遵守自主自愿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结合

4、意义:A、促进了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及经济技术的合作

B、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创造出一个新的行之有效的模式

5、2001,上海,第九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6、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关系

中国是亚~中人口最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多是亚~成员,加强亚~成员的合作关系,在亚太地区建立稳定、便利的贸易投资环境,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全面参与亚~的各项活动,为亚~的合作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提高了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

三、北美自由贸易区

1、成立的背景:①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②美、加、墨三国自身发展的要求

2、成立:1994,

①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②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都超过欧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3、意义:①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②三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经济上形成互补,促进了三国 的经济发展

③加快了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开辟了道路

名称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盟

亚太经合组织

建立时间

1993

1994

1967

1989

成员国间差异性

多为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多为发展中国家

很明显

合作领域

经政军

经济

经政

经济

有无超越国家的权力机构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化: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一、全球化的发展

1、16C,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2、18C中期,工业革命,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19C末20C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武力,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二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5、20C90S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的时代

本质: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二、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1、科技革命——根本动力和物质基础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障碍的消除

4、跨国公司、国际经济组织——主要力量

5、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确立和认可

6、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催化剂

三、表现(P180)

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2、商品销售的全球化

3、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4、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四、认识经济全球化

1、积极的方面:

A、有效地利用了世界各地的资源

B、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C、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产生的问题:

A、加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

B、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面临较多问题

C、世界经济发生波动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

D、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少数发达国家

3、态度:

A、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和长远的有利性,积极应对,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B、呼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新秩序

C、遵守WTO规则,并运用WTO规则应对经济挑战

情感和价值观要求:

1、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基本国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有深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障碍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正确的

2、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为实现伟大目标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估计发展经济的经验,进一步形成开发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机遇和挑战,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8211.html

更多阅读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1、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2、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板块一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18课)一、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的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含试题,重点归纳

一.复习提纲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5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沪科版物理复习提纲一、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4.质量测量

转载 华南理工大学公选课《管理学原理》复习提纲

原文地址:华南理工大学公选课《管理学原理》复习提纲作者:papaya管理学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管理概述重点内容一、管理的基本概念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职能3、管理者的基本技能二、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科学管理理论、2.霍桑

声明:《必修2复习提纲》为网友落花风雨更伤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