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步教你识别地形图 学跳舞一步一步教

一步一步教你识别地形图(1) 2011-11-7 14:48阅读(16)转载自水利工程网

下一篇:中国古代四大水利...|返回日志列表

赞(1)

转载(275)

分享(24)

评论

复制地址

更多

一.地形图在我们工作中作用上有何重要作用

我们单位工作总是离不开地图的。有的同志把地图比作是“协同作战的共同语言”,“无声向导”,“调查员的眼睛”等等。这些比喻生动、恰当地表明了地图在野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地图是反映实地地形的可靠资料,要充分利用这个“可靠资料”,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识图知识。

(一)地形图比例尺

1. 什么是比例尺

就是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水平距离之比(即图上长与实地长之比),就叫做地图比例尺。比如,图上甲、乙两点间长一厘米,该两点间在实地的水平距离为五万厘米,地图比例尺就是五万分之一;实地为十万厘米,就是十万分之一。

地形图上比例尺的表示形式,常见的有三种:数字表示、直线比例尺、经纬线比例尺。

用数字表示时,也有两种。一是分式,用分子“1”表示图上长,分母表示实地相应水平距离,如1/5000、1/100000;另一种是比式,如1:5万、1:10万。也有用文字表示的,如五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

直线比例尺:为便于直接在地图上量测距离,免除计算的麻烦,地图上都绘有图解式的比例尺。因为这种比例尺是用直线表示,所以称为直线比例尺。直线比例尺的制作方法,是在一直线上,以1厘米或2厘米为基本单位,作为尺头;截取若干与尺头相等的线段做为尺身;再将尺头等分十小格,然后以尺头与尺身的接合点为零,分别注记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即成直线比例尺。

1:2.5万

1:5万

1:10万

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在图例中都绘有经纬线比例尺。同时还注有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也叫主比例尺,它是表示没有变形地方的比例尺,也就是标准纬线上的比例尺。

2. 大小不同的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而比值的大小则是依比例尺分母(后项)确定的。分母越大,则比值越小,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则比值越大,比例尺也就越大。就象两个人分一个苹果就比四个人分一个苹果分的多的道理一样。

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有什么作用?

(1)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着实地范围在地图上缩小的程度。例如一平方公里面积的居民地,在1:5万地形图上为四平方厘米,可以表示出居民地的轮廓和细貌;在1:10万图上为一平方厘米,有些细貌就表示不出来了;在1:20万图上,只有0.25平方厘米,仅能表示出一个小点。这就说明,当地图幅面大小一样时,对不同比例尺来说,表示的实地范围是不同的。比例尺大,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小,反之,比例尺小,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大。

(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着图上量测的精度和表示地形的详略程度。由于正常人的眼睛只能分辨出图上大于0.1毫米的距离,图上0.1毫米的长度,在不同比例尺地图上的实地距离是不一样的,如1:5万图为五米,1:10万图为十米,1:20万图为二十米,1:50万图为五十米。由此可见,比例尺越大,图上量测的精度越高。表示的地形情况就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图上量测的精度越低,表示的地形情况就越简略。

比例尺。是图上进行长度和面积量算的依据。怎样进行图上量算距离呢?下面介绍几种量算距离的方法。

依直线比例尺量取距离:用直线比例尺量取距离时,先用两脚规(或纸条、草棍等)量出两点间的长度,并保持此长度,再到直线比例尺上比量;使两脚规的一端对准一个整公里数,另一端放在尺头部分,即可读出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依数字比例尺计算距离: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出图上长、相应实地水平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实地距离=图上长×比例尺分母。这是我们计算距离的基本公式。具体计算时,先用直尺在图上量取两点间的厘米数,然后将该厘米数代入公式,就得出两点间实地距离。如在1:5万图上量得甲、乙两点为3.4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3.4厘米×50000÷100厘米=1700(米)

为了计算方便,可先把比例尺分母消去两个零,然后再乘厘米数,即可口算出实地的米数。

从图上量得的距离,不论是直线距离还是弯曲距离,都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但是,实地地形是起伏不平的,道路的弯曲情况,在图上表示得也是很概略的,从图上量得的距离总是要比实地距离小一些,所以,对图上量得的距离要加个改正数。究竟要加多大的改正数?由于实地地形情况比较复杂,很难提出一个最准确的改正数,只能根椐实验的结果,提供一个改正参考数据,这个数据是:坡度为0°—5°时,加改正数3%;坡度为5°—10°时,加改正数10%;坡度为10°—15°时,加20%;坡度为15°—20°时,加30%;坡度为20°—25°时,加40%;坡度为25°—30°时,加50%。这只是个实验平均数,有的地方可能大于这个数,有的地方可能小于这个数,使用是要加以注意。

(二)地形图的种类和用途

我们的地形图也是一样,有它一定的规格和用途。你要使用地形图,就得了解它,不然,需要时就不知道该选什么图。

地形图的规格,主要是按比例尺来分的,有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这叫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1万和1:2.5万地形图,显示地形精确、详细,又都是经过实地调查测绘的,但每幅图所包括的实地范围比较小。

1:5万地形图,显示地形比较详细、精确,也是经过实地调查测绘的,每幅图所包括的实地面积比1:2.5万图大四倍,从图上能精确量测角度、距离、坡度和坐标等数据。

1:10万地形图,多数是根据1:5万图编绘的,少数地区(如草原、戈壁地区)是实地测绘的,较1:5万图概括些,也具有1:5万地形图的特点。但是每幅图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又比1:5万图大四倍。

1:20万和1:50万图,是根据1:10万图编绘的,它以较小的图面显示广大地区的地形概貌和关系位置。

恰当地选择适应自己需要的地形图。

(三)地形图概貌

初次接触地形图的人,一看到图上密密麻麻的符号,弯弯曲曲的线条,总感到摸不着头绪,不知如何下手。这是因为你不了解它的特点,不摸它的脾气。如果你接触越多越熟,它就会成为你的知心朋友,成为你在工作中的亲密朋友。

1. 地形图的颜色

地图的颜色有四种,即黑、蓝、绿和棕色。

居民地、道路、地物、境界、方里网、地名和注记等,都是要突出表示的,所以用黑色;

水是透明的蓝色,所以江河、湖泊、水库、水渠、池塘等都用蓝色;

各种植物都是绿色的。地图上就把森林、苗圃、果园等地区染成浅绿色;一九七八年以后出版的地图,除突出树和树丛仍用黑色外,其余植被符号,都一律印成绿色了。

地表面多为土黄色,所以地图上就用近似土黄的棕色表示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

2. 图廊外各部名称和作用

地形图每幅图廓的四周,都有许多“标号”,它们各有各的名称和用途。

在图幅上方中央的,叫“图名、图号”。如图上写着“新华县”,就是图名,它在这幅图里是最大最著名的地方。“13-51-70-丁”,叫图号,它是告诉你这幅图的位置,就是地图的“门牌号码”。图号下边的一行小字,如:“古里”,是说明这幅图里都包括哪些地区,谁占的面积大,就把谁写在前边。

图廓外左上角有个井字格,叫小接图表,它是表明周围“乡邻”关系的;中间有晕线的是本幅图,四周八个格里写的是“邻居”的图名,看着它,就可以拼接地图了。

图的下方中央,是比例尺,它是地图大小、内容详略、精度高低的标准,也是量算距离的尺码。

比例尺左边的图形,是表示地图方位的。线画正直,顶上有个小五角星,是表示指向地球北极的,叫真子午线,又叫真北方向线;线画顶端有个小箭头的,表示磁针所指的方向,叫磁子午线,又叫磁北方向线;线画顶端有个“V”的,表示纵坐标线所指的北方,这三条方向线合起来叫三北方向。由于地球的质量各处不一样,在不同的地方,这三个方向得不一致的,三者之间就构成三种角度。以子午线为准;与纵坐标线之间的夹角,叫坐标纵线偏角(又叫子午线收敛角);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磁子午线与纵坐标线之间的夹角,叫磁坐偏角。根据测绘人员实地测量的结果,这三个偏角的方向和大小,在各地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每幅图上的图形也不一样。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在东边时叫东偏,东偏为正,用“+”表示,就画在真子午线东边;在西边时叫西偏,西偏为负,用“-”表示,就画在真子午线西边。夹角内的数字是偏角的度数,没有括号的是360°制,括号里的是密位制,它是标定地图方位时,供修正指北针用的。

偏角图的左边,是坡度尺,它是供比量坡度用的。尺的水平线下边有两行数字,“1°2°4°……30°”,是360°制的度数;“3.5、7、11……58%”是用百分数表示的度数,如45%,表示水平距离100,垂直距离45,坡度约为24°。百分数是供工程设计时用的。

右图廓的外边是图例,上面印的都是常用地形符号。

3. 地形图的测制说明

在图幅下方的右端,是地图的测制出版说明,这是告诉你测图的方法,测制时间和依据,用图时要加以特别注意:

凡是有“航摄”、“调绘”等字的,表明这幅图是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制的,地形准确可靠。注明的测制年月愈近,地图内容愈新颖,反之,则愈陈旧。

图上写有“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计算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依据。比方说,公路里碑上的公里数,通常是从大城市起算的;说某某建筑有多高,一般是从地面算起。这就是说,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都是相互联系,都有一定相对关系。我们测绘地面上点的位置,也是一样,也要有一个起算标准,不然就分不出高低了。测绘地面上某个点的位置时,需要两个起算点:一是平面位置,一是高程。计算这两个位置所依据的系统,就叫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采用苏联克拉索夫斯基椭圆体,在1954年完成测定工作的,所以叫“1954年北京坐标系”,我国地形图上的平面坐标位置都是以这个数据为基准推算的。

“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在1956年确定的。它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0年到1956年的黄海验潮资料,求出该站验潮井里横按铜丝的高度为3.61米,所以就确定这个钢丝以下3.61米处为黄海平均海水面。从这个平均海水面起,于1956年推算出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89米。我国测量的高程,都是根据这一原点推算的。

为了把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描画在图纸上,让用图的人能认出是什么物体,测绘部门制订了简明易懂的符号和有关规定,这个规定,就叫“地形图图式”,简称“图式”。我国现行的“图式”是由国家测绘总局和总参测绘局共同制定的,它是测制、出版地形图的法定依据,也是识别和使用地形图的基本工具。有了统一的图式,测图的人和用图的人就有了共同的语言。使用地图时,如果对某个符号不认识,查阅一下图式,就能找到答案。但查阅图式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查阅的图式要与使用的地图比例尺一致。二是查阅图式时,要注意图式的版本,不然符号就会弄错。

(四)地物符号

为了使地图简明、美观,便于识别物体,判定方位和图上量测计算,制定了一些图形和注记,分别来表示实地某种物体,这些图形和注记,就叫地物符号。

1. 符号的特点

在制定地物符号时,通常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则和特点:

一是符号要有统一性。没有统一的规定,不仅不利于测制、生产地图,也不利于使用地图。

二是图形要形象醒目,容易识别记忆。符号的图形,尽可能地反映地物的外形和特征,使用图者一目了然,很容易联想到它所代表的地物。所以,地物符号在构图上力求做到三点:

① 与地物的平面形状相似,如居民地、公路、湖泊等,它们的图形与实地地物的平面轮廓对应相似,这种符号,称为轮廓符号或正形符号;

② 与地物的侧面形状相近,如突出树、烟囱、水塔等符号的图形与实地地物的侧面形状相似,比较形象、直观,这种符号,称做侧形符号;

③ 与地物的意义相关,如气象台的风向标、矿井的锤子等,这种符号,称为象征性符号。

了解了它们的特点,用图时,只要注意看图形、想意义,就容易识别记忆了。

三是符号要合理分类,能反映地图内容的有机联系和区别,保证图面清晰,易于识别。

2. 符号的分类

实地上面积较大的地物,如居民地、森林、江河、湖泊等,其外部轮廓都是按比例尺测绘的,叫做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这类符号,可以在图上量取其长、宽和面积,了解其分布和形状。

对长度很长,宽度很窄的线状地物,如道路、长城、土堤、垣栅、小的河溪等,其长度是按比例尺测绘的,因宽度太窄若按比例尺缩绘,就表示不出来,就只能放大描绘,所以叫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这类符号,在图上只能量取其相应实地的长度,而不能量取它们的宽度和面积。

一步一步教你识别地形图 学跳舞一步一步教
地面上很小的地物,如亭子、房、宝塔、纪念碑、路标、石油井等,这类地物,若按比例尺缩绘到图上,就表示不出来;但在军事上,对判定方位、指示目标、炮兵联测战斗队形、实施射击、指挥作战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就采用规定的符号,在不同比例尺图上,按不同的大小绘出;所以,叫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这类符号,不能用来判定地物的大小,只能表明物体的性质和准确位置。它们对应实地的准确位置,是在图形的那一点上,这是根据图形的特点规定的。

上述三类符号,只能表示地物的形状、位置、大小和种类,但不能表示其质量、数量和名称,因此,还有文字和数字注记,作为符号的补充和说明,所以叫注记和说明符号。注记和说明符号的形式有三种:

1. 地理名称的注记,如市、镇、村、山、河、湖、水库,各类道路和行政区的名称等,是用各种不同大小的字体来表示。

2. 说明地物质量特征的文字注记,如井水的咸淡,公路路面质量、桥梁性质,渡场、森林种类,塔形建筑的性质等,均用细等线体以略注形式配在符号的一旁。

3. 说明地物数量特征的数字注记,如三角点、土堆、断崖的高度,森林密度和树的平均高、粗,道路的宽度,河流的宽、深和流速等均用大小不同的数字表示。

此外,有些地物的分布较零乱,如沙地、石块地、梯田坎、疏林、行树、果树等,很难表示它们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就采取均匀配置的图案形式表示,所以叫做配置符号。这种符号,只表示分布范围,不代表具体位置。

只要我们掌握了符号的特点,再识别地物符号就比较容易了。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地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有高山,有深海,有丘陵和平原,有沙漠和草原,还有江河和湖泊等等,这些高低不平,形状各异的地貌是怎样表示在平面图纸上的呢?

地貌的表示方法,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和丰富起来的。在公元前六百多年的时候,我国的制图先驱是用∩∩图形表示山峰位置和山脉大体走向的,直到清朝初期,才开始采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方法。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能精确地反映地面的高低、斜坡形状和山脉走向,我们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主要是用这种方法表示地貌的。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立体感。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图的要求提高了,希望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广大区域的地势总貌,迅速得到高程分布和高差对比的印象,于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分层设色和晕渲表示地貌的方法。

分层设色法,就是将地貌按一定的高度分出层次,每层普染以不同的颜色。用图时就可以根据颜色迅速判别高度。我们常见的地图册以及航空图,小比例尺图,多是采用这种方法。

晕渲法,就是按一定的光源方向和地形起伏,用青钢色(或彩色),在坡或背光坡上涂绘暗影,以构成地势起伏的立体形象,给用图者在视觉上以生动形象、蜿蜒起伏、景观自然的感觉。地貌图、游览图多是采用这种方法。

分层设色和晕渲法,如与等高线配合使用,效果将会更好,不但便于识别地貌,也便于图上计算高程。

1.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是:假设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用一层一层地水颊横截该山,则山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弯曲截口痕迹线,再将这些截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一个平面上,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图形。因为每条曲线上各点的高度都相等,所以这种曲线叫等高线;各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垂直距离相等,叫等高距。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示地貌的。

2. 等高线的特点

根据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

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任何一点的高程都是相等的;

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

等高线密,坡度陡,等高线稀,坡度缓;

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相应实地地貌形态保持水平相似的关系。

对于同一地形而言,等高线的多少,取决于等高距的大小。等高距大,等高线就稀少,地貌显示就简略;等高距小,等高线就密集,地貌显示就详细。为了制图方便,利于用图,应选择适当的等高距。我单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等高距规定为:

比例尺:1:2.5万、1:5万、1:10万、1:20万

等高距:5米、10米、20米、40米

3. 等高线的种类

在地形图上,我们所看到的等高线,为何有细的,有粗的,还有断续的?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示地形和用图的方便而规定的。

凡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都叫基本等高线,又称首曲线,是用细实线表示的;

为了便于计算高程,把首曲线每逢五条或十条加粗描绘一条,叫做加粗等高线,例如,一座一千米的高山,在1:5万图上,就要画一百条首曲线,计算高程时,如果一条一条地数,就很不方便,有了加粗等高线,就能一五一十地数,计算就方便了,所以,又叫计曲线。

因为地貌起伏变化多端,用首曲线往往不能详细表示地貌的细部特征,就在首曲线的中间加绘长虚线,表示其细部,这叫半距(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等高线,也叫间曲线。

有些地方的细貌,用间曲线仍然显示不出来时,就在四分之一等高距的位置上用短虚线表示其细貌,补助间曲线的不足,所以叫做补助等高线,又叫助曲线。

间曲线与助曲线,线段不长,只在倾斜变换和地形复杂的地方用,如丘陵地区的地图上使用较多。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具有图形简单、便于计算、清晰醒目等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因为等高线是按一定的等高距测绘的,有些细貌可能被舍去;不能完全逼真地反映地貌的细部和景观;立体感不够明显,给判读带来一定的困难。用图时,既要掌握它的特点,也要知道它的不足之处,才能更好地发挥地形图的作用。

4. 怎样识别地貌

我们懂得了等高线表示地的原理和特点,就有了判读地貌的基础,但是,由于地貌类型复杂,要正确认识地貌,仍有不少困难。

尽管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态万千,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仍然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概括地说,它们都是由山顶、凹地,山背、山谷,鞍部、山脊等构成。只要抓住这些基本特征,识别地貌就比较容易了。

在识别这些特征时,只要联想一下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和特点,就能立刻认出:凡是最小的闭合小圆圈都是山顶。根据这些圆圈的大小和形状,还能分辨出是尖顶山、圆顶山或平顶山。凹地也是小圆圈,怎么和山顶区别呢?这个问题,制图人员早就想到了,就是在圆圈上加上个垂直小短线,它是指示下方向的,叫做示坡线。如果你看到示坡线是在圆圈的外面,就是山顶,示坡线是在圆圈的里面,就是凹地了。

以山顶为准,等高线向外凸出的是山背;等高线向里凹入的,就是山谷。两个山顶之间,两组等高线凸弯相对的是鞍部,若干个山顶与鞍部连接的凸起部分就是山脊。

另外,由于地壳的升降,剥蚀和堆积作用,使得一些局部地区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如植被稀少,由于雨水冲刷形成的冲沟;陡峭的崖壁,坡度在70°以上,象广西桂林的陡石山;山坡受风化作用而崩落的崩崖等。这些地形,统称为变形地。因为这种地形面积很小,形状奇特,用等高线不太好表示,只好用符号来表示。

根据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和特点,结合变形地符号,再考虑到自然习惯(如河水总往低处流,等高线上高程注记的字头总是朝上坡方向,示坡线指向下坡)进行判读,地貌的总体和细部就清清楚楚了。

5. 怎样判定高程和高差

我们在使用地图时,经常要判定点位的高程。在图上根据什么判定点位的高程呢?主要是根据高程注记和等高线来推算。例如:

点位恰在等高线上时,该等高线的高程,就是这个点位的高程;

点位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时,先查出下边一条等高线的高程,再按该点在两等高线间隔中的位置目估出高度;

点位在没有高程注记的山顶时,一般应先判定最上边一条等高线的高程,然后再加上半个等高距。

知道了两点的高程,然后相减,所得结果,就是两点的高差。

6. 怎样判定斜面形状和坡度

所谓斜面,就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部分。

等齐斜面:坡度基本上一致,站在斜面顶部可以看到全部,称为等齐斜面,在图上,各等高线的间隔大致相等。

凸形斜面:在实地,上面缓下面陡,站在斜面顶部看不见下部,称为凸形斜面。在图上,等高线的间隔上面稀,下面密。

凹形斜面 与凸形斜面相反,上面陡,下面缓,站在斜面的顶部能看到斜面的全部,称为凹形斜面。在图上等高线的间隔是上面密,下面稀。

实地的斜面,多数是凸凹互相交错的形状,但是,总离不开上面说的三种形状。使用地图时,只要注意等高线间隔的疏密情况,就能很容易地判明斜面的形状。

那么斜面的坡度,又怎样从地图上量取呢?

量取坡度时,要先用两脚规量取图上两条(或六条)等高线间的宽度,再到坡度尺上比量,在相应的垂线下边就可以读出它的坡度。

(六)地形图的坐标系统

地图上的坐标系统分为两种,即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我国地形图上采用的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只打算介绍一下地形图上的地理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的一些具体应用问题。

1. 地理坐标

确定地球表面上某点位置的经度和纬度数值,就是该点的地理坐标。

为了使用方便,在1:20万、1:50万和1:100万地图上,按照一定的间隔绘有经线和纬线,构成地理坐标网;在图廓线的四周有经、纬度数值注记。在大于1:10万图上,只是在内图廓外绘有分度带,每个分划为一分;在内图廓的四角注有经、纬度值。需要用经纬度指示目标时,只要把南图廓与北图廓、东图廓与西图廓上分度带的相应分划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地理坐标图。

地理坐标是世界各国通用的。例如,知道了地理坐标为北纬49°31′,东经124°31′,就可以从图上找到这是大杨树。反之,找到了图上位置,也可以求出这一点的地理坐标。

2. 平面直角坐标

由于经纬线在图上多是弧线,不便于图上作业,更不便于距离和角度的换算,因此,在大比例尺图上都绘有平面直角坐标网。

确定平面上某点位置的长度数值,就是该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平面直角坐标会值是用公里和米表示的。

平面直角座标的构成:平面直角坐标,是在颊上由两条垂直相交的直线建立起来的坐标系统。纵线为纵轴,以X表示;横线为横轴,以Y表示;两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以0表示。确定某点的位置时,以该点到横轴的垂直距离为纵坐标(X),到纵轴的垂直距离为横坐标(Y)。并规定,X值在横轴以上的为正,以下的为负;Y值在纵轴以右的为正,以左的为负。如甲点的坐标:X=250,Y=300。用这种方法确定点位的,就叫平面直角坐标法。

我国地形图上的平面直角坐网,是按高斯投影构成的。高斯投影是以6°为一带,每个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是直线,与中央经线相垂直的另一条直线是赤道。地形图上的平面直角坐标,就是以中央经线为纵轴(X),以赤道为横轴(Y),其交点为坐标原点(0),这样,每个投影带便构成一个坐标系。我国领土位于赤道以北,所以纵坐标(X)值均为正值;横坐标(Y)值,位于中央经线以东的为正,位于中央经线以西的为负。为了计算方便,消除负数,又将横坐标(Y)值均加上五百公里常数,(即等于将纵轴西移500公里)横坐标以此纵轴起算,Y值也就全是正数了。

因为一个投影带的范围很大,分的图幅也很多,为能迅速确定点的坐标,制图时,就用平行线的办法,以一公里(或两公里)为单位,分别作中央经线和赤道的平行线,构成正方形方格网,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网,在1:5万地形图上,每个方格的面积是一平方公里,所以又叫方里网。

图上平面直角坐标的注记:地图上纵向的线(即中央经线的平行线),都叫纵坐标线,它的长度数值是由南向北增加的,注记在左右图廓间(公里数)。

地图上横向的线(即赤道的平行线),都叫横坐标线,它的长度数值是由西向东增加的,注记在上下图廊间(公里数)。

平面直角坐标网的作用,主要是指示目标和确定目标在图上的位置,也可以估算距离和面积。

利用坐标指示目标时,可以用概略坐标,也可以用精确坐标。

反之,用同样的方法,知道了坐标值,也可以确定目标点在图上的位置,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3. 邻带补充坐标网

地形图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网,是按投影带建立的各自的坐标系,纵、横坐标线都只平行于本带的纵、横坐标轴;所以,在两带相接的地方,图上的坐标线就拼接不起来。

为了便于相邻两带的图幅能使用统一的坐标网,制图时规定,凡是在两带相接地方1~2幅图的外图廓线上都要加绘邻带坐标网短线,并注上相应的公里数。用图时,就要规定统一使用某一带坐标网,并将两对应图廊间的短线连成直线,即可构成邻带统一的坐标网。

二、怎样使用地形图

我们学习识别地形图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地形图,特别是要会现地使用地形图。

现地使用地图,就是将地图与现地地形一一对应起来,以便分析研究地形,全面地熟悉、掌握地形情况,按照实际地形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

初学使用地形图的人常有这样的感觉:就图识图还比较清楚,一到现地就有点晕头转向;在简单地形上不安了些,特别是一到生疏复杂地形就更容易糊涂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对图不熟,二是没有很好地掌握现地使用地形图的要领。

现地怎样使用地图?它有哪些要领?概括地说,主要有:判定方位、标定地图、确定站立点、对照地形、按地图行进和分析研究地形等基本问题。

(一)判定方位

我们单位人员机动性大,活动地区广,经常遇到各种复杂的天候和地形条件,因此,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学会在完全生疏的地方,在深山密林中,在茫茫的草原上判定方位的本领。

判定方位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几个简单常用的方法,可以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1. 用指北针

指北针的针尖,含有两种磁性,在地球南、北磁极的吸引下,它的针尖永远指着南方和北方,所以,用指产针判定方位,简单方便,只要把指北针放平,它就能给你指出南北方向。不论是在陆地、在海洋还是在空中,也不管是黑夜、白昼或是刮风下雨,都是一样地灵便。

指北针为什么能指示南北方向呢?这是由地球特性决定的。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有两个磁极:一个叫地磁北极,另一个叫地磁南极,根据磁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指北针的磁针在这两个磁极的吸引下,就一头指北,一头指南。

我们在前面说的指针所指的方向并不是真北方向。只要你用指北针和北极星对照一下,就会发现:指北针的北不是严格对准北极星方向的,而是有一个角度。这说明地球南、北极和地磁南、北极不在一个位置上,而是有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叫磁偏角。磁偏角的大小,在各地是不一样的。在大杨树是11°多。在我国的西部地区,磁针的方向又总是指在北极的东边,叫做东偏,越往西北去,东偏的角度越大。

此外,由于磁针有吸铁的特性,容易受电和磁体吸引,使用前应检查磁针是否灵敏,使用时不要太靠近高压线、汽车、等物体。在雷雨时和磁铁矿、磁力异常地区都不能使用。

2. 用太阳和手表

从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个习惯的说法:“日出于东而落于西”。其实,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太阳真正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去的日子,却只有春分(3月21日)和秋分(9月23日)这两天,其他日子,都不是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去的。这是地球一方面绕着太阳公转,同时它自身也在旋转的缘故。大体上说,是春秋天太阳出于东方,落于西方;夏天太阳出于东北,落于西北;冬天出于东南,落于西南。根据太阳出没的位置,就能概略地判定方向。

如果你带着手表,可以根据太阳利用手表判定方位。一般地说,当地时间早晨六时左右,太阳在东方,中午十二时在正南方,下午十八时左右在西方。

如果想更准确一点判定方位,方法是:先把手表放平,以时针所指时数(以每天二十四小时计算)的折半位置对向太阳,表盘上“12”这个数的指向,就是北方。比如,我们在某地上午八时判定方位,其折半位置是4,即以表盘上的“4”字对向太阳,“12”的指向就是北方;若在下午二时四十分(即十四时四十分)判定,应以“7:20”对向太阳。为了记忆方便,我们编了个顺口溜:“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向是北方。”

为什么要把时数折半呢?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一天是二十四小时。可是手表,一天要走两圈才够二十四小时,正好手表转的圈数比地球多一倍,所以要折半。但是要注意,手表上的时间,必须换算成当地时间。

我们使用的统一标准时间是北京时间,那么怎样换成当地时间呢?

北京时间是东经一百二十度的时间。地球上经线一共分成三百六十度,地球自转一周是二十四小时。这就可以算出地球每四分钟就转一度,一小时转十五度。这就是说,在我国最东的地方(东经一百三十五度)比北京早一个小时看到太阳,在最西的地方(东经七十五度),则比北京晚三个小时才能看到太阳。换算当地时间时,要以东经一百二十度为准,向东,经度每增加十五度,就加上一小时;向西,经度每减少十五度,就减去一小时。

3. 根据北极星

在茫茫的黑夜里,又该如何判定方位呢?从古到今,人们就有看星星计时辰,观北斗方向的习惯,俗话说:“找到北极星,方向自然明”。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到了夜晚,极目长空,繁星闪闪,在北方的天空,有一颗好像不升不落固定不动的星,为人们指引着方向。因为它位于北极的正上方,都叫它北极星。所以,只要找到北极星,就知道了北方。

怎样才能找到北极星呢?最可靠的办法是认星座。弄清了星座是怎么回事,用北极星附近星座的关系来找北极星就容易了。

为了观察研究的方便,天文学家们给天空中的星星编成很多“小组”,还给每个小组起了名字,如狮子、小犬、猎户、金牛等等。这些星星“小组”,就叫“星座”。连同小组的名字,就叫某某星座。例如,民间传说的北斗七星,就是一个星座,天文学家给它起名叫“大熊星座”,在它附近还有个“小熊星座”。

小熊星座,有七颗比较明亮的星,根据它排列的形状,人们想象它象只小熊,所以起名叫小熊星座,在小熊尾巴尖上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大熊星座,也有七颗比较明亮的星,排列的形状,象只大熊,也象个古代的熨斗,所以,都管它叫北斗星。因为它的形状又象支盛饭的长把勺子,所以群众又管它叫勺子星。晴天晚上,只要你举目朝北方天空一望,就能看见它,人们主要是用它找北极星。找北极星时,先顺着勺头外边两颗星的方向,划出一条假想的延长线,在相当于这两颗星之间距离的五倍处,有颗比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

在北极星的另一边,还有五颗明亮的星,形状象英文字母的“W”,叫仙后星座,也叫女帝星。从这五颗星中央的一颗算起,在距离缺口长度的两倍处,有颗比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

北极星的高度大约与当地的纬度相等。在低纬度(北纬23°以南地区)如广州以南地区,由于地平线上蒙气的影响,有时就看不到北极星。这时,可以利用南十字星座判定方位。

南十字星座,有四颗比较明亮的星,将相对的两星用虚线连接起来,就成个“十”字,所以叫南十字星座。把距离较长的两星连线向下延长,在约为两星距离的四倍半处,就是正南方。

在南十字星座东侧下方,有两颗较亮的星,叫半人马星座,把这两个星连一直线,并向下作它的中垂线,其垂线方向也是正南方。

4. 利用自然特征

如果你留心观察自己驻地附近的自然征候,就会发现,有许许多多自然现象,都能帮助我们判定方位。

大树,靠南面,因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所以枝叶繁茂,树皮光滑;而靠北面,因背向太阳,则枝叶稀疏,树皮也较粗糙。

锯断的树桩,树桩上有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很象地图上的等高线,这是它的年龄标志,叫年轮。年轮的间隔宽窄很不一样,根据年轮的宽窄,也能判定南北方向,如年轮间隔宽的一面,因为阳光的照射充分,表明它生长的快,说明是朝南方向;窄的一面,因为阳光照射不充分,证明长的慢,说明是朝北面。

青苔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如果你在大岩石旁边、大树的一侧、房屋的一侧发现长有青苔,那么你就找到了北方。

冬天,在突出地面的土堆、土堤、建筑物旁,你会看到积雪溶化的现象。朝阳一侧积雪溶化快是南方,背阳一侧积雪溶化慢就是北方。但对土坑、沟渠和森林中的空地来说,则相反,南面背阳积雪溶化慢,北面向阳积雪溶化快。

坡度缓的一端朝西北,坡度陡的一端朝东南。

只要我们博见广识,学习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又能加以灵活运用,就能在各种条件下,都不会迷失方向。

(二)标定地形图

标定地图,就是使地图的方位与现地一致。地图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是许多人知道的,为什么还要标定地图方位呢?这里所说的标定地图,就是让地图和现地两者的方位严格一致,恢复地图与实地成一定比例的完全相似的关系。地图,特别是大比例尺地形图,反映实地地形非常详细精确,要把每个地物和实地都一一对照起来,就必须标定地图。

标定地图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 利用指北针标定

用指北针标定地图,一般是按磁北一标定。标定时,先以指北针的直尺边与磁北方向线(磁北方向线的位置,就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下图廓线的东部,画着一个小圆圈,旁边注有“磁北(或P)”和“磁南(或P′)”)密合,并使“北”字朝向地图的上方;然后转动地图,使磁针的北端对准“北”字,地图与现地的方位就一致了。

用指北针标定地图,也可以按纵坐标线或真子午线标定。纵坐标线,在图上很容易找到。真子午线位置在哪儿?东西内图廓线,就是真子午线。按纵坐标线、真子午线标定地图的方法与按磁北方向线的标定方法一样,但是,要注意按照偏角图修正偏角。

2. 依据直长地物标定

所谓直长地物,就是又直又长的地物。如公路、铁路、水渠、土堤、通讯线、输电线等等,都是直长地物。

标定时,顺着直长地物的方向站好,先从图上找到这个直长地物符号,再转动地图,对照两侧地形,使图上和现地地物的方向一致,地图就标定了。但要注意图上方位与实地一致,不要搞反了。

3. 依据明显地形点标定

哪些算明显地形点呢?凡是有突出特征的物体,都是明显地形点,象山顶、鞍部、烟囱、水塔、桥梁、叉路口、土堆、树等等都算是明显地形点。

标定时,先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准确位置;再选定一个远方明显的地形点,并将直尺边切于站立点和远方地形符号的中心;然后转动地图,使远主地形符号在前,通过直尺,向远方实地相应地形点瞄准,地图方位就标定了。

4. 利用北极星标定

在夜间行动,视度不良,不便依据地形点标定地图时,还可以利用北极星标定地图。标定时,要先认准北极星,再使地图上方概略朝向北方,然后通过东(西)图廓线瞄准北极星,地图方位就标定了。

这几种标定地图的方法,读者可在实践中,根据时间、天候、地点、任务等具体情况,灵活采用。

(三)确定站立点

确定站立点,就是在现地用图中,把自己站立的实地位置,准确地在地形图上找到。确定站立点的位置十分重要。这是我们在外业中现地使用地图时经常碰到的问题。不能准确地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就不能正确地使用地图,甚至说就根本不会现地使用地图。手里拿着地图,也等于一张废纸。

对一个技术员来说,不会确定站立点,是个弱点,怎样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呢?方法虽多,但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用。

第一种情况:有明显地形点时,用明显地形点确定。

例如,站立点是在山顶、鞍部、桥梁、岔路口等明显地形点上,只要在图上找到这个地形符号,也就找到了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如果站立点是在某明显地形点的附近,则可以根据自己站立点与明显地形点的关系,目估判定在图上的位置。

如果站立点离明显地形点较远,难以目估判定时,就先标定地图,再向明显地形点瞄画方向线,然后目测到该点的距离,根据所测方向和距离,即可确定站立点。

第二种情况,有直长地物时,用截线法、垂线法或迭标线法确定。

如,行进在公路上,路的侧方有明显地形点时,可先用公路标定地图,再以直尺边紧靠地形符号,然后现现地相应地形点瞄准,画方向线,方向线与公路符号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这种方法,叫截线法。

又如,当明显地形点与站立点的联线正好垂直于直长地物时,可以直接在图上,从该地形符号中心向直长地物符号画垂线,其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这种方法,是利用垂线关系决定的,所以叫垂直线法。

如果公路的侧方,有两个明显地形点恰好在一直线上,站立点又正好在这两个地形点的连线上,也可以直接在图上通过那两个地形符号画一直线,其直线与道路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这一方法,叫迭标线法。

第三种情况: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上,附近没有明显地形点,也没有线状地物,但在远方能看到两个明显地形点时,可采用后方交会法确定。

后方交会法:先在站立点标定地图,并保持地图不动,再从图上和现地分别找准这两个明显地形点;然后将直尺边靠在图上一个地形符号的中心,转动直尺向现地相应的地形点瞄准,画方向线;不动地图,再以同样方法向另一个明显地形点瞄画方向线,两条方向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第四种情况;如果远方只能看到一个明显地形点,不能进行后方交会时,就用极距法确定。

所谓极距法,就是利用方位角和距离两个数据确定站立点的方法。例如,在实地测得某个明显地形点的磁方位角4—20(四百二十密位),距离九百米,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两个数据,在图上按比例尺缩绘出站立点的位置。

缩绘的方法:先标定地图,再以指北针直尺边切在图上该明显目标的地形符号上,然后转动指北针,并使磁针对准4—20,画方向线,最后在方向线上根据所测距离比例尺综绘出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第五种情况:在密林地区行动,展望不良,视距短浅时,可借助高大树木,登高望远,用磁方位角交会的办法确定。其具体作法是:先攀登到比较高大的树上,用指北针分别测出远方明显目标的磁方位角;再到地面方便的地方标定地图;然后以指北针直尺边靠在图上相应地形符号的中心,转动指北针,使磁针指向所测磁方位角分划,画方向线;再以同样方法,描画另一目标的方向线。两条方向线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第六种情况:在无法精确标定地图时,还可以采用透明纸交会法确定。其具体作法是:先选定图上和现地都有的三个明显地形点;再将透明纸固定在图板上,并在适当位置插一细针,以直尺紧靠细针,不动图板,依次向现地各地形点瞄画方向线,并在方向线的末端注上地形点的名称;然后取下透明纸,蒙在地图上,移动透明纸,使每条方向线准确地通过相应地形符号的定位点上,此时,透明纸上针眼位置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四)地形图与现地对照

现地对照地形,就是在标定地图、确定站立点以后,将地图与现地地形一一加以对照。通过对照,把周围居民地、道路、江河、重要高地等地形的关系位置,以及地貌的起伏状态等,在头脑里建立起深刻的印象。这样工作时,就有了可靠的基础。

对照地形时,一般先对照突出明显的地形,后对照一般地形,再由近及远,由点到线,后分片逐段地进行对照。

在山地、丘陵地对照时,可根据地貌形态,山脉走向,先对照高大明显的山头、山脊,然后顺着山脊、鞍部、山背、山脚的方向对照。也可以根据远近山岭的颜色、植被、道路、河流分布等特征和地形间的相关位置进行对照。

在平原地对照时,可先对照主要的道路、河流、居民地和高大突出的建筑物,再根据地物的分布情况和相关位置逐点分片地进行对照。

对照过程中,要边对照边记忆,逐步建立地形与地图的统一概念,最后达到能熟背地图,对地形了如指掌。

(五)按地形图行进

当你要到一个生疏的地方去执行任务,自己正在迷盲不知道该怎么走的时候,就会有热心的同志对你说:“我给你画个图”。你照着他给你画的路线图走,到了你所要去的地方,这就是按图行进。只不过这种图极其简略,而不像地形图那样复杂罢了。

按地图行进,是识图用图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课题,也是用图的最过硬本领。

怎样才能搞好按地图行进?行进的要领又有哪些呢?主要是靠自己多学习,多实践,但也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为了帮助初学的人尽快掌握要领,这里概要地介绍几条用图经验:

第一条,行进前要认真做好图上准备。图上准备包括:一标、二量、三熟记。

一标:就是根据任务在图上研究选定行进路线,并将沿途方位物,如岔路口、转弯点、居民地进口或出口的方位物等都在图上标绘出来,以便行进中现地对照。

二量:就是量测行进路线上各段里程,计算行进时间,并注记在图上。

三熟记:就是熟记先进路线。熟记时,一般按行进的顺序,把每段的里程、两侧的方位物、地形特征和经过的村庄等都熟记在脑子里。这样,走起路来,心中就有数了。

第二条,先进时要做到三明。即方向明,路线明,位置明。

方向明:就是在出发点上,必须标定地图,对照地形,明确前进的道路和方向,防止开脚一步走错,造成以后的全程大错。

路线明:就是在行进中,根据记忆,边走、边回忆、边对照地形,对行进的路线、里程心中始终明确,切实做到“人在路上走,心在图中移”。

位置明:就是行进中,特别是经过每个岔路口、转弯点等,随时明了自己在图上的位置。

第三条,遇到有变化的地形时,能根据变化规律,进行正确地分析判断。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引起地形变化较快,而地图的测制和更新,需要一定的周期,地图总是落后于实地地形的变化。所以,现地用图时,经常碰到地图与现地有不一致的地方,致使判定站立点困难。这时要根据地形变化的规律,经过仔细对照,认真分析,然后判定站立点。地形变化有哪些规律呢?根据我国的特点,一般是:地物变化大,地貌变化小;交通道路变化大,山区变化小;城市集镇扩大,偏辟山村减小;城市周围变化大,城市变化小。根据这些规律,仔细分析对照,找出那些是变化的地形,那些是不变的地形,从而得出正确地结论。

第四条,乘汽车行进时,应根据速度快的特点,随时标定地图,不间断对照方位物,掌握行车里程和速度,遇到转弯处,应停车判读。

这些要领,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灵活应用,才能顺利地按地图行进工作。

名称

基本形态

图形

简注







用一组环形等高线表示,有时在其顶部最小环圈的外侧绘有示坡线。

山背





从山脚至山顶的凸形斜面,是一组以山顶为准向外凸的等高线图形。

山谷





两山背间的凹形斜面,是一组以山顶(或鞍部)为准向里凹的等高线图形。

洼地





低于周围地面且无水的地方,通常在其等高线图形的内侧绘有示坡线。

鞍部





通常即是两个山脊的下端点,又是两个山谷的顶点。

山脊





是若干山顶、山背、鞍部的凸棱部分的连接线。

台地





斜面上的小面积平缓地,是一组(或一条)向下坡方向凸出的等高线。

山垄





斜面上的长而狭窄的小山背,是一组向下坡方向凸出的等高线图形。

山凸





斜面上的短而狭窄的小山背,是一条向下坡方向凸出的等高线图形。







体积较小的只能以一条等高线表示的小山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78413.html

更多阅读

教你识别丹堤面膜的真假 碧洛诗面膜真假识别

教你识别丹堤面膜的真假——简介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讲讲丹堤面膜的真假辩别以及丹堤的一些相关资讯,以便大家以后买面膜更加注意,更加放心。教你识别丹堤面膜的真假——方法/步骤教你识别丹堤面膜的真假 1、首先,我们讲一下丹堤的台湾

爱酷英语教你看电影学英语 爱酷电影下载

  学了几十年的英语却不会说,说出来也是老外听不懂的句子,为什么?因为你把语言当成了科学知识来学。上海新东方学校听力口语培训部主任,电影教学专家邱政政认为,看外文原版电影才能把外国人的思维、文化和语言一起"泡"来吃。  电影

声明:《一步一步教你识别地形图 学跳舞一步一步教》为网友落在眉间轻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