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清,曾任中共拜泉县委书记,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东北农大、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兼职客座教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他任拜泉县委书记期间,拜泉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1995年中央电视台的以拜泉县生态农业建设为题材、以王树清为生活原型拍摄的八集电视连续剧《黑土绿荫》在央视和全国各省电视台播放。1996年,《中国生态农业》第2集《黑土地的希望》专题介绍了拜泉县生态农业建设成果和王树清同志的业绩。1998年中央电视台系列片《绿色长城》第5集《农田卫士》专题介绍了王树清二十几年如一日情系造林绿化、大搞生态农业建设、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先进事迹;《人民日报》发表通讯:《重整山河的领路人》、《黑龙江日报》发表文章:《绿染山川满目春》——记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王树清,王树清个人则荣获了:国家“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水土保持劳动模范;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曾四次参加国际生态工程会议,获得过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和两次省长特别奖;1999年8月获得第三届“地球奖”和全国造林绿化十大标兵的荣誉称号;2000年3月被评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工作者;2001年3月15日获世界杰出人士奖;他还是《人民日报》评选的全国100名优秀基层领导干部之一。正如省委政研室的《决策参考》中所说的“县级是能干大事的岗位,王树清作为县委书记,不求当大官,但求做大事,不求显赫一时的政绩、只谋求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了《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向优秀县委书记王树清同志学习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华社内参批示:如基层组织都有这样的带头人,治山治水就有了组治保障。来,看看风景,看看这个世界,看看身边的人!
生态农业铸丰碑,百姓心中好口碑
王树清既是拜泉生态农业的提出者、倡导者,也是生态农业的实践者。
1977年王树清开始搞生态农业试点,1986年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在拜泉县全面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初期,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带领56万百姓大军,以苦干求发展的精神
。到1992年,累计投资42亿元,完成造林绿化任务114万亩,率先进入全国平原县份人工造林百万亩县行列,受到省政府立碑嘉奖,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同志题词:“绿化祖国、改造山河”。1999年有林面积达到123万亩,森林覆被率由原来的3.7%提高到现在的21.3%,活立木蓄积量549万立方米,总价值54亿元,樟子松接班林价值30亿元,人均占有绿色银行存款3000元。营造成农田防护林主带4388条,副带6655条,10629个5000X500米的农田林网有效益庇护了361万亩耕地。到2000年营造的农防林、水保林、堤防林、防浪林总长度可以围绕地球一圈半,治理水打侵蚀沟1.9万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9万亩。实施杨改松工程,改“杨家将”为经济林,用樟子松装点林网格田,再造下一个50年的人间奇迹。纵横交错的百万亩人工林,构成了一道道气势恢宏、针阔混交、复式结构的绿色屏障,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巨大效益。
1994年3月经国家水利部、国家林业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鉴定,认定拜泉的丘陵漫岗黑土侵蚀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课题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1995年拜泉县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定为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先后有美国、日本、韩国、朝鲜、意大利、比利时、印度、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到拜泉考察生态农业。美国密执安大学校长、生态经济专家罗伯特在考察了拜泉县的生态农业后,盛赞拜泉的生态农业建设是“宏大的绿色工程、伟大的绿色事业”、王树清是了不起绿化革命的领导者。2013年8月,美国国会议员、美国泥沙实验室主任马特考察拜泉的生态农业时说:如果你们的国家都像拜泉这样重视生态,你们的国家会更好;如果你们的官员都像王树清这样做发展绿色经济的旗手,你们这个民族会更有希望!
完整的生态农业体系使拜泉县在98年大水中减灾7.5亿元,而在2003年的百年不遇的大旱中,拜泉的生态工程再次发挥了抗灾减灾的巨大作用。当年,拜泉财政本级收入全市第一。王树清同志说:“水是立县之本”,“森林是建县之魂”。因此,他特别注重水利在生态经济工程的作用,在甘南任县委书记期间,他和全体机关干部一起分段、挑土、修筑音河水库大堤,使水库大堤达到了百年一遇标准,在98年洪水中抵御了特大洪水的袭击,确保了甘南县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彻底解决甘南县农业受制于水的被动局面,他狠抓植树造林,全县建设丰字形林网防风固沙,做到林网水网相结合的生态体系。同时甘南节水灌溉飞速发展,节水喷灌面积由原来的不足1万亩,发展到75万亩,成为全国节水喷灌示范县。《黑龙江日报》头版报道了甘南县建设灌溉王国的事迹,在得知王树清调到拜泉的消息后,甘南县的老百姓自发地给中央和省委写信提出“我们就要王树清,把树的保护神留下。”
一天,一个老乡打扮的人,看到王树清之后说:你是王树清,是我们的老书记,我认识你。他说着就跪在地上,给王书记嗑了三个响头,王树清急忙将他扶起,那老乡激动地说:“我是甘南县的农民,你在甘南当书记时为我们做了好多好事,你带领我们植树造林锁住了风沙,你给甘南修城防大堤,救了甘南人民的命,今天在这儿碰到您,我代表甘南县人民给您磕头了!”
担当历史责任,为子孙留住绿水青山
王树清说:“发展生态农业,不是为了单纯的改变环境而恢复古老的过去,而是要在良好的环境上创造最佳效益”。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经过三十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牢了基础。
他把开发绿色食品作为县域经济新的生长点,通过参加国际生态会议,推介拜泉经验,联合国工发组织来拜泉考察,拜泉的生态经济工程获得联合国工发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命名: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在绿色森林的庇护下,拜泉的农产品全部达到绿色无公害的标准,拜泉的粮食既提高产量,又提高质量,绿色产品在销往全国各地的同时走出国门。2001年,拜泉获得中国特产之乡颁发的:中国北方苗木之乡、中国芸豆之乡、中国北方生态旅游之乡、中国黄肉牛之乡。
拜泉的生态农业建设是从植树造林、恢复植被开始的,但对于王树清来说,他的绿化是从70年代初开始的。
常言说,造林容易护林难,而在拜泉却是造林容易,护林严。是王书记率先提出了:“造林万岁、护林万万岁”的口号,他常说:“林木管护的好坏,是各级干部的一面镜子”。正因如此,他对毁林、盗伐林木者横眉冷对,从不姑息迁就,坚决绳之以法。也正因如此,在拜泉有一句“王树清对树比对他爹还亲”,“树是高压线,谁碰谁触电”的说法,1986年的一次全县秋季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议途中,他发现新生乡合发村1500延长米的护村林被人为毁坏,即停车请各级与会领导脱帽向被扼杀的绿色生命默衰三分钟;“树是我爹”成为拜泉人民爱树护树的座右铭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拜泉人民在202国道树碑碑文就是:树是我爹。为此北京晨报以《县委书记王树爹》为题报道王树清爱树的事迹。人民日报评论:《爱树如命的县委书记》。
王树清热爱他的人民,热爱家乡的黑土地,更热爱他的绿色事业,为了事业他不懈追求,无怨无悔。就在他老伴在家中遇害的第二天,他主持召开了毁林案件千人公开处理大会,他在台上讲,台下干部流着泪听。省促农工作队队长王继德评价他是“摧不垮”的县委书记。
他始终坚持贯彻全面依法从严治党方针,净化政治生态,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他本人率先做到这一点。在处理毁林案件中,毁树的人用钱贿赂他,他是要树不要钱,猎杀野生梅花鹿依法追责,当事人给钱无效,要法律制裁不要钱。2000年,在国富镇召开千人公审大会,判处猎杀野生梅花鹿犯罪嫌疑人李某有期徒刑9年。在甘南亲自处理了计生委副主任于某、外贸局局长王某,甘南东阳镇团民村党支部书记毁林3000多立方米,他顶住多方压力,依法判处这个支部书记有期徒刑四年。在拜泉由于林业工作抓的不利,他撤职了一名党委书记、调离了一名党委书记,王树清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他“上对得起中央,下对得老乡”的诺言。
爱农乡林业站长吴忠革保护集体林木献出年轻生命,因歹徒逃逸申报烈士一直未获得审批,这个事一直是王树清的心结,从县委书记到副市长,再到退休后这么些年,他一直为正义奔波,王树清退休了,但是他的正义感没有退休,2012年罪犯刘某被辑拿归案,最终刘某被判为死刑,英雄的在天之灵得以告慰。古稀之年的王树清用他对正义的追求弘扬了正能量。
王树清退休了,无论是在甘南、拜泉,还是在齐齐哈尔市,他留下青山绿水,绿色产业,不留债务,不留骂名,不留遗憾。三十年的笃信坚守,三十年的伟大实践。他创立和总结出很多有研究价值的项目、技术和理论成果及哲理深邃的经典词句,被广泛流传和借用。其中:“伐根造林”技术,获省长特别奖和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创立的“十子登科”+“三道防线”+“十项配套组装技术”+“三种水库”+“六种生态农业模式”+“五种节水灌溉模式”+“三十二字令”=黑土地综合治理模式。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同。
本该安享晚年、休闲娱乐,而王树清退休只是工作职位在体制上的终止。他仍然致力于伟大的绿色革命之中,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加之多方大力支持帮助下,创建了一座全国首家县级生态文化博物馆,从文字说明、解说词都是他亲自撰写,从图片征集筛选到设计布展他都亲自动手。博物馆自开馆以来,每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六万余人。他还亲自当解说员。生态文化博物馆是一部生态文化大词典,留给历史随意查阅,让后人任意挑选。用他自己的话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一息尚存,就要将绿色革命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