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8月21日正好是农历七月十五,又到中元节了。在南宁你说过“中元节”,很多人可能不一定知道,但说起过“鬼节”则人人皆知。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鬼节”?其渊源如何?
“中元节”本是道教节日,道教节日能与传统民俗相应,主要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唐、宋以后,已成为民俗节日。
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则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道教最主要的为修行记中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佛教称中元节为“盂兰盆节”。相传,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尊者在未得道前,父母双亡,十分思念自己的母亲。修成正果后,他用天眼通察看地狱,发现母亲已堕入饿鬼道,食物入口,便化为熊熊烈火,苦不堪言。经师尊释迦牟尼训示,目连尊者历尽艰辛,广集僧众比丘,于七月十五日做了一场盛大的法会,超度地狱亡魂,终于使母亲脱离苦海。刚好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这一天,于是盂兰盆会的故事与中元相融合,并加入许多中国化的元素,比如与儒家的孝道思想结合,形成了具有教化作用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元节。
广西过“鬼节”不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而是在农历七月十四,为什么要提前一天呢?这里有一个传说:以前广西老百姓也在农历七月十五过节。到宋朝末年,南方战乱,广西老百姓正准备过中元节,听闻元军大举进攻岭南,为避战乱,只好提前一天过节了。后来便一直延续下来。
在南宁,过鬼节是一定要吃鸭的。近年来我们也跟着南宁人过鬼节,也一定会在餐桌上摆上鸭肉。但为什么呢,谁也讲不清楚。我们只能开个玩笑,“找个理由加菜呗!”。
据民间的说法,祭拜祖宗时,所用的纸钱、衣物是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的,所以,中元节一定要吃鸭子。哦!原来如此!
像“老南宁”过“鬼节”一样,这几年妻子的兄弟姐妹几家人在老岳母家也过起“鬼节”了。昨天是七月十四,几家人相约来到老岳母家,傍晚时分,点上香烛,祭拜故去的先人。老老小小十几口人,摆了两桌,除了必上的鸭肉,还有鸡鹅虾鱼等,菜肴甚是丰富。
将近晚10点,我们离开了老岳母家。妻子和她嫂子弟媳悄悄地做了一些准备,我知道下面还有一些南宁的传统活动。
我们沿着邕江边的路走,路上尽是点点香烛,隔不远就见有人在烧纸钱。我们在一路口停下,妻子和她嫂子弟媳在一地方蹲下,分别在三处放上三碗“泼水饭”,点上香后烧纸钱,在烟火中她们口中念念有词。显然,她们是在默默地祭拜先人。然后,我们将“泼水饭”洒在地上。仪式完毕,我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