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如何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想谈一些自己对统筹兼顾的粗浅认识,以及如何统筹兼顾做好协调、保障和服务。
一、统筹兼顾是执政能力、领导艺术,更是工作方法和处事原则。
统筹兼顾现在也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汇和说法,翻开这几年的报纸随处可见“统筹兼顾”,但是什么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从哪里来的,如何才能做到统筹兼顾,统要统什么,筹要筹什么,兼要兼什么,顾要顾什么,还真没有认真琢磨过这些问题。统筹,就是全盘考虑,不谋全局着不足以执一域,喜欢下围棋的同志都知道,没有全盘考虑和长远打算,别说一盘棋的输赢没有把握,一颗棋子的死活都会成为大问题。再比如说谁到一个稍大点的会议室找人,习惯性的动作是把整个会议室扫一眼,然后才能发现和锁定你要寻找的目标。兼,原意是一手拿两棵禾苗,民以食为天,一手拿两禾,总会饿不着,鱼与熊掌兼得,德才兼备,这个“兼”的意思就是同时得到几样东西,和“顾”连起来那就是要同时照顾处理好几个方面。统筹属于运筹学和系统论,兼顾就是关系学和方法论,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丢三拉四。
2003年宋德福担任福建省委书记,在省政协召开的港澳人士座谈会上,讲到统筹兼顾时举了一个例子:喝酒时为什么要碰杯?因为嘴巴可以品尝酒味,眼睛可以看见酒色,鼻子可以闻到酒香,都有事干、都有享受,惟独耳朵闲着,因此想了一个办法——干杯!悦耳动听的碰杯声,可以使耳朵也参与进来,得到享受。这就是统筹兼顾。大家都有事干,大家都有成果,多赢、共享、和谐。
首先提出统筹兼顾的领导同志是毛泽东,而且统筹兼顾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1938年10月,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强调“共产党员在领导群众同敌人作斗争的时候,必须有照顾全局、照顾多数及和同盟一道工作的观点”。在这里统筹兼顾就是政治策略,群众路线、统一战线都是统筹兼顾;1943年6月,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再次深刻阐述了“统筹全局”的思想;1949年3月,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要求领导干部都要“学会弹钢琴”;在西柏坡筹备建国时,他又提出四面八方的政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已经非常接近现在提到的“五个统筹”;建国初期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统筹兼顾的方针,而且是作为经济建设的方针提出来了;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围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集中论述和突出强调了统筹兼顾这个基本思想;真正把统筹兼顾作为治国方略,是在1957年1月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他说:“现在我们管事了。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从毛主席上面这些重要论述和观点来看,检验统筹兼顾的结果和效果,就要看你统筹的对象和兼顾的内容,是否做到了各得其所并能各安其所。
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对于统筹兼顾的论述,我从手头的学习资料上没有找到,但是我想他们肯定会重视统筹兼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如果不能很好贯彻统筹兼顾的思想,就没办法克服我们曾经遇到的一些困难,也根本达不到现在这样的发展水平。
二、我们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协调、保障和服务,统筹兼顾是首要原则和最佳选择。
作为执行领导决策并推动决策贯彻落实的部门,要增强协调能力、提高保障水平和改进服务效果,就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和方法办事。统筹兼顾,就是顾全大局、推进工作,就是化解矛盾、创建和谐,我认为要注意树立和强化这样四种意识:一是要有全局意识,工作胸怀和境界都要大一些,不能只看见桌上的一张票据,不能只想着眼前的几个数据,要看到一项工作前后左右的关系,管理和服务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有前瞻意识,对自己份内的工作一定要提前谋划,否则就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经常深入工作一线去了解掌握情况,注意学习企业管理的最新知识,要能很快跟上领导的思路和步子;三是要有原则意识,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把握原则、宣讲原则,让管理原则在企业深入人心;四是要有落实意识,统筹兼顾的关键在于一个“顾”,顾不上、顾不好甚至没有顾、不愿顾,统筹兼顾的要求和效果就是空的。所以企业最怕坐而论道的书呆子,也怕指手画脚的理论家,需要那些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动脑、动嘴、动手、动腿“统筹兼顾”。
胡锦涛总书记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中,把统筹兼顾上升到根本方法的战略高度,提出要统筹好五个发展和三种利益,对我们掌握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很有启发。在做好管理、协调、保障和服务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注意处理好几种工作关系。一是统筹上下关系,要在决策机构和执行单位之间搭建有效的桥梁;二是统筹干群关系,要建立领导和群众交流沟通的渠道;三是统筹大小关系,要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细节;四是统筹内外关系,要善于树立一个单位良好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