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目前小学数学处理教材习题的现状:
1、弱化习题的内涵。
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往往比较重视例题的教学,却不屑对课本习题做精细化的研究,常常是机械的按教材编排的顺序1、2、3……布置学生练习,或是不恰当地舍弃教材习题,缺少对习题的挖掘以及与其他教学过程的整合,使得习题功能弱化,教材意图不能凸显。
2、简化习题的功能。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有的教师对习题教学的功能认识仍不到位或者对习题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比较偏重知识传授与技能的形成,而忽略了数学实质,即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出现了反复训练、反复灌输的常规技巧;习题结果追求完美、单一化,而忽略了多样性;追求习题动脑的思维化,而忽略了习题动手的实践性。
3、模糊习题的目标。
在新课程实施的五个年头里,新课结束了,有的教师简单粗略地看了一下本节课的习题,学生大概应该做到几题,布置下去,很少思考每一道习题的具体功能,习惯于把书本上的习题做完了事,目标性不强。有的教师对习题教学的功能认识不到位或者对习题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仍然热衷于题海战术,以大量数学问题训练和经常性测验考试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静心、潜心解读教材现有习题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挥习题价值、挖掘习题潜力,精细设计练习过程,尽可能放大习题资源的教学功能。做到“题”尽其用,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二、国内外同类问题研究现状
1、厦门实验小学的苏惠珍《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使用教材》中指出: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源,是教学活动实施的线索。我们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内容、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既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又应结合教师实际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等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防止教学中机械地“以教材为本,以教案为本”。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在以下“五个字”上下功夫——调:调整认知目标,教学内容、练习题;改:改变情境、例题、习题;增: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组:重组教学内容;挖: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
2、伍可嘉《浅谈如何使用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中指出:实施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在教学中,老师要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意图,准确把握教材。在新教材的使用研究中,我们只是刚刚起步,要充分挖掘教材育人的多方面功能,立足于孩子的发展,在进行分析和钻研教材中积极思考和反省,我们定能开拓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小学数学教材凝聚了许多专家学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我们应对教材习题资源进行深度解读,让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使数学课堂既高效又精彩。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有效使用数学教材习题,发挥数学教材习题的功能和优势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习题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甚至因教材习题使用不当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本课题中将探索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的优势,结合小学的实际,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小学数学教材习题实现价值最大化。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贯穿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充分体现在我们每堂课的练习设计中。一个好课的练习设计,直接关系到我们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在“新课标、新理念、新实践”活动中。我们倡导:“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学习中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作业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解。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维果茨基提出:“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杜威更提出“教育基于行动”。因此,以数学活动为主线,有效地开展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
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本课题就是在这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数学活动设计,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课题研究目标
1、教材中每一道习题的安排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图,我们深刻地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在用好、用活、用实习题上动脑筋、想办法。用“放大镜的眼光”去审视每一道习题,“小题大做”,掌握各个练习的训练点之间的联系,精心设计练习过程;有意识地深度开发教材习题蕴藏的资源,将习题的利用价值最大化,提高教材习题的使用效果、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数学课堂能充分发挥习题功能的,让学生练得透彻、练出感悟、练出深度、练出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开发使用教材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内容
1、切实把握各习题间的联系,优化练习层次
2、充分发挥数学习题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3、深度挖掘数学习题的内涵,加深知识理解
课题的研究重点:教师在使用小学数学教科书过程中,如何静心解读习题的编写意图,尽可能放大现有的习题资源的教学功能,做到“题”尽其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补充习题。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课堂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更多地交付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乐于学习数学、学会学习数学、学习运用数学,在课堂内长学识,学做人。并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和分析,收集资料,形成结论。
2、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实验前、实验后教师对教材习题的把握能力是否有所变化,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措施,从而创立能在一定范围内加以推广的某些有效的使用方法,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涉及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等,在这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积累点滴体会心得,研究组成员与实验教师定期写出经验文章,装订成册。
七、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
主要工作:(1)向专家请教课题研究的有关情况;(2)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教师小学数学教材习题有效使用的现状并进行分析;(3)学习研究材料,组织预备性研究,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4)撰写课题研究方案,修改课题方案。阶段成果:形成方案,申报论证。
2、实施阶段:2013年5月~2016年6月
主要工作:(1)统筹规划,安排好每学期的的实验活动,按计划认真开展课题研究;(2)进行理论学习,逐力推进课堂实践;(3)围绕课题开展集体备课、一课多式、一课多上等课堂教学习题有效使用的实验活动。
3、总结阶段:2016年6月~2016年11月
主要工作:(1)撰写研究报告;(2)完成课题实验及各项成果资料工作收集整理,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3)形成小学数学学科《习题有效使用案例集》。
八、课题研究条件
1、研究能力保证:本课题的研究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本课题组成员几乎都参与了《数学在生活中多元化的体验》课题的研究,并已结题。有一定的研究经验,知道如何展开研究,深入研究问题,彻底解决问题。参与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强、科研积极性高,有研究能力的保证。
2、时间保障:整个课题研究预计历时二年左右,时间上相对充裕。这也是在对整个项目工作量进行科学核定基础上,以确保研究工作按部就班有序开展,全面完成研究任务为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资料设备:
为保证实验研究的顺利开展,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学校图书室各种教学资料可供随时查阅。
九、 课题研究预期难点及创新点
预期难点:
1、优化习题,提高习题的利用率;
遵循规律,加强习题的开发与设计;
2、通过解题策略多样化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预期创新点:
1、设计富有意趣的习题,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设计富有坡度的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