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介于北纬28.22度至29.45度之间,刚好在北纬30度附近,因此,位于都昌县多宝乡那片神秘的老爷庙水域自然就和神秘的“北纬30度”联系在一起,因为当今世界上的很多未解之谜都位于北纬30度附近。
美国作家詹姆士·伯斯特写过一本书叫《神秘的北纬30度》。书中在集中介绍位于在地球北纬30度附近神秘的古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巴比伦“空中花园”、约旦“死海”、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种”壁画和远古玛雅文明遗址等许多神奇的难解之谜的同时,还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都昌县老爷庙水域。
全世界有三个地方被称为“魔鬼三角”的水域,一个是举世闻名的“百慕大三角区”,一个是“日本龙三角”,还有一个就是鄱阳湖上都昌县的老爷庙“魔鬼三角”。
在介绍老爷庙“魔鬼三角”时,作者引用了这样一个事例——
1945年4月16日,2000多吨的日本运输船“神户丸”号行驶到江西鄱阳湖西北老爷庙水域突然无声无息地失踪(沉入湖底),船上200余人无一逃生。其后,日本海军曾派人潜入湖中侦察,下水的人中除山下堤昭外,其他人员全部神秘失踪。山下堤昭脱下潜水服后,神情恐惧,接着就精神失常了。
一段客观而真实的介绍,让世人领略了老爷庙“魔鬼三角”诡异之一斑。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试图打捞这艘神秘消失的“神户丸”号。负责打捞的是美国潜水专家爱德华·皮尔带领的打捞队。打捞历经数月,耗资数万,最后却是一无所获。不幸的是,除爱德华·波尔外,其他几名美国潜水员再度在这片水域神秘失踪。当时内战爆发,打捞一事再无人过问了。
四十年之后,已经是迟暮之年的美国潜水专家爱德华·皮尔在《联合国环境报》上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披露了他在鄱阳湖水底打捞时的奇异遭遇。《神秘的北纬30度》一书在介绍爱德华·皮尔的这段经历时说——
四十年以后,爱德华·波尔终于向世人首次披露了他在鄱阳湖底失魂落魄的经历。他说:“几天内,我和三个伙伴在水下几公里的水域内搜寻“神户丸”号,没有发现一点踪迹。这一庞然大物究竟在哪里?正当我们沿着湖底继续向西北方向寻去时,忽然不远处闪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飞快向我们射来。顿时平静的湖底出现了剧烈的震动,耳边呼啸如雷的巨响隆隆滚来,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将我们紧紧吸住,我头晕眼花,白光在湖底翻卷滚动,我的三个潜水伙伴随着白光的吸引逐流而去,我挣扎出了水面……”
这段介绍同样让人怵目惊心。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源远流长,风光旖旎,而都昌县老爷庙就是鄱阳湖的点睛之笔。经过精确测算,老爷庙和北纬30度这一令世界探险学家感到可怕的神秘地带只差0.5度,所以老爷庙想不精彩也不行。
老爷庙精彩之处,除了有至今还没有完全破释的神秘之外,更多的是她浓厚的文化底蕴、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归纳起来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险、奇、秀”。
卫星通过现代遥感技术拍下的老爷庙水域和水下“神秘沙坝”
一、老爷庙“风水”之“险”
这里的“风水”,并非阴阳八卦之风水,是指老爷庙那地方的风和水。老爷庙水域之所以险象环生,其主要原因就是“风”和“水”造成的。
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注入长江的咽喉要道。八百里鄱阳湖浩浩荡荡,汇江西北部赣、修、信、抚、饶五大水系之源后,犹如万马奔腾,向长江涌去。
鄱阳湖在高水位(20米)时,其面积为4,125多平方公里以上,而老爷庙水域最宽处只有15公里,最窄处仅仅3到5公里。在这条全长24公里水域的西北面是“奇秀甲天下”的庐山,东南面则是高低起伏的沙山丘陵,从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瓶颈”,使一般都在0.3米/秒以下的鄱阳湖的流水,到了老爷庙这里就逐步增大到1.54—2.00米/秒,并且还会产生一种涡流,其危险性就可想而知。
同时,老爷庙一带又是一个少见的大风区。
每当北方气流南下时,庐山的峰峦就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使南下的气流受到阻压,气流的加速便由此开始,风速陡然剧增,狂风呼啸而来,所以这里又是一个狂风的世界。
有关资料表明,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上一个少有的大风区,一年365天中就有163个大风日,也就是说每3天就会发生一次8级狂风。都昌县年平均风速都在2级左右,而老爷庙水域的风速大多时候都达到5级左右,有时还会形成那种极有破坏力的龙卷风。如1985年8月3日下午6时出现的一次水上龙卷风,就把一条帆船卷起10多米高,最终摔成碎块。
在老爷庙这片水域中,风浪最为肆虐的地段大都发生在湖中间一块呈三角形状的大水面上,这就是老爷庙“魔鬼三角”所在地,其范围约占整个水域面积70%左右。一旦船只误入这片“魔鬼三角”,几乎就无一幸免。
行船走水,本来就是“三面朝水,一面朝天”的危险行当,老爷庙水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多变的气候特点和复杂的水文状况,是这里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所以这一片水域,历来被船家渔民视为畏途,船翻人亡事故时有发生。由此可见,那艘“神户丸”号沉没事件并非偶然,仅仅是无数次事故中的一例罢了。据不完全统计,仅从1960年以来,这片水域就有100多艘船在这里沉没并离奇失踪。要是上溯过去,沉入湖底的船只何止千万条。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所有沉下去的船只,没有找到过一条,就能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老爷庙从此就成了鄱阳湖上的又一个“百慕大”,跻身于世界三大“魔鬼三角”之列而天下闻名。
南宋宰相李纲曾在浪迹江湖之时到过这里。他在《经彭蠡湖》一诗中,曾是这样描绘老爷庙水域之险恶的——
世传扬澜并左蠡,无风白浪如山起,
我今谪官此中行,何事恬然风浪止。
——“扬澜”“彭蠡”和“左蠡”都是鄱阳湖古代的名称。老爷庙水域之惊险,在他的诗里是那样的“无风白浪如山起”,看来并非诗人之夸张。
二、“水面天心”传说之“奇”
多少年来,老爷庙水域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名字——“水面天心”。这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六百多年前,朱元璋的确曾经与他的对手陈友谅在鄱阳湖上展开过殊死的激战。这就是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湖十八年的传说。据台湾三军大学编著、军事译文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翻印的《中国历代战争史话》一书介绍说:
明至正二十三年(即1362年)七月,朱元璋于鄱阳湖康山(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北湖面)大败陈友谅之后,越两日友谅复战,亦大败,于是陈友谅敛舟自守,不敢再战。又一日元璋乃移军左蠡(江西都昌县左蠡乡),友谅亦退保渚矶(星子县南七里)。……
最后,这两位冤家对头又在这片水域上展开了一场激战。
大战初开,朱元璋一败涂地。传说眼看朱元璋就要全军覆没时,突然有一只大乌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那种“大头鼋”游过来救了朱元璋的性命。朱元璋得救后,就在湖边山崖上挥剑刻下了“水面天心”四个字,并且在湖边建了一座“定江王庙”,庙中那个被敕封的神明,就是救朱元璋性命的大乌龟。因为它救驾有功,被朱元璋封为“显应元将军”,并加封为“定江王”,至今老爷庙门楣上还赫然写着“定江王庙”四个大字。
其实老爷庙历史之悠久,并非始于明代。早在元朝时就有一座龙王庙,不过规模不大。明朝重建以后,就大不一样了。庙基以花岗石条堆砌,高约七米,右侧有石砌台阶通向庙的东侧门。整座庙呈三角形结构,是一个占地六百多平方米的建筑群,分主庙、龙王殿、同仁堂、大小客厅、厨房六部分,附属建筑分布于主庙两侧。庙内香炉宝鼎一应俱全。
庙前有一排三十多级高、十多米宽的花岗石铺成的台阶。进了庙门后,就见殿内立着三尊高大的神像,分别为大王爷、二王爷、三王爷。殿前两边是石刻的名人题咏,特别是正殿前一副镏金对联更加醒目,作者为清光绪朝都昌贡生高云卿。联曰:
定鼎记神功,作战鄱阳,太祖曾得将军力;
江天资砥柱,献俘彭蠡,建侯时借大王风。
龙王殿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正殿,中部为游楼,下部为万年台。所有门窗栏杆都雕刻着花纹并涂以丹漆。一进大门就是被封为“定江王”的“显应元将军”的巨大塑像。当年在鄱阳湖上拍摄影片《悲烈排帮》时,这里是主要的外景地,“显应元将军”的巨大塑像,也就成了影片中众多的道具之一。
大殿对面有一楼阁,名“定风楼”,正中绘有朱元璋巨像。楼上曾有过鄱湖船民制作的帆船模型,风篷锚链一应俱全。大殿前有一座清朝年间的石狮子,上面的鸡血凝结了几寸厚。因为凡是过往船民每到这里,都要杀鸡鸣放鞭炮祈祷“王爷”神力相助,并把鸡血滴在这尊石狮子上。
大殿两侧墙壁上嵌有石碑二块,右为“鼎建左蠡元将军庙记”,左为“加封显应元将军庙记”。正殿前有方形花岗岩石立柱,上阴刻对联,
上联是“数百年庙貌重修偏颂吾王功德”,
下联为“九万里威灵丕显顿平蠡水风波”。
庙门平台两侧也有石狮一对,也是前清遗物。庙后有朱元璋“点将台”和“插剑池”遗址。“水面天心”四个字的摩岩石刻就在庙左边的山崖上,上面还有“明太祖题”四个大字,是老爷庙又一道难得的风景。
老爷庙的南侧,现有龙王殿、同仁堂、观音殿旧址。神像的神座底下,有一幽深莫测的溶洞,洞中常有声如雷鸣。
据都昌县志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嘉庆十五年和光绪辛已年,都对此庙进行过三次维修和扩建。1938年抗战期间,老爷庙遭日寇炸毁,1946年又由该庙主持在来往船商捐款资助下,按光绪时模样再次重修。1983年,都昌县政府又拨款进行了修缮。现为省级保护文物。
老爷庙一直香火鼎盛,烧香祈拜者常年络绎不绝。每年农历六月十二日为“王爷菩萨生日”。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为观音菩萨出世、出家和登仙日。在这样的日子里,当地百姓就要请戏班子搭台唱戏,并集市贸易。多宝、左里等地的乡坤百姓,甚至还有隔河相望的星子县城居民都来此看戏赶集,热闹非凡。
自古以来,老爷庙水域一直是交通要冲,上溯武汉、重庆,下控南京、无锡、上海等地,过往船只络绎不绝,并且多在此停泊。据说当年每晚都有六七十多艘停泊于此。湖边居住着多姓人家,渔商结合,常年设有多家店铺,多为杂货店和旅店,宿客兼卖酒食。
一段传奇,代代相传。是耶非耶,扑朔迷离。但“水面天心”那段传说随着一代王朝的诞生,一位君王的确立而遐迩闻名,历久弥奇。
三、老爷庙“秀”在山水更在人文
山水灵秀,仍大自然造化之功,而老爷庙之秀,既在山水,又蕴藏在淳朴的民风和深厚人文景观之中。
今天只要你站在庙前,依然能见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八百里鄱湖“千里流来一口吞”的雄浑壮观,不由得令人荡气回肠。湖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行船走水的船工们,那种视天堑为通途的豪迈,又不由得令人热血沸腾。
“风当八面伫威,浪矗千寻之势,风卷黄沙,沙飞速雾,
风助巨浪,浪去波腾。赣江总汇,河流水急,波撼匡庐,
行舟过艇,覆没时间,视如虎背……”
——这是民国年代地方志中对老爷庙水域的评介。
老爷庙水域不仅是鄱阳湖注入长江的咽喉,更是赣北乃至江西的一条黄金水道,一条水上交通要冲,是那些迁客商贾、名士风流北上南下的必由之途。自古以来,这里既是南北交汇的场所,也是各种文化碰撞的集散地。
唐代诗仙李白在游鄱阳湖后,在《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一诗中大声就疾呼“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也许是鄱阳湖的浩瀚,也许是老爷庙的惊险,刺激了这位“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谪仙人,在老爷庙之水的感召下,滋生了一种“学仙去”的皈依之情。
同是唐代大诗人的白居易,到了鄱阳湖之后,发出的却是“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的悲叹。老爷庙的奇山灵水,也让他一声长叹。
宋元丰五年(1082年),身为侍郎的苏辙路过老爷庙水域时,就没有他的哥哥苏轼夜探石钟山时那么幸运,而是遭遇风浪之险,几乎葬身鱼腹。他事后曾作诗云:
栈舟未及深,飞沙忽狂走。晴空转车毂,绿水起岗阜。
众帆落高涨,断缆已不救,初疑山丘裂,复恐败蜃斗。
孤舟四邻断,余食数升糗。可怜道路穷,坐使妻子诟。
明初御史中丞刘基也曾作诗描绘此处多变的气候:
长江水浊湖水清,石钟涛激鲸鱼鸣。
山头出云山下雨,扬澜左蠡何时平?
古往今来,老爷庙这片神奇的水域,曾激动了无数名人,让他们留下了许多发自内心的的咏唱,从而声名远播。
老爷庙水域以其独特的险恶,不但使这里成为世人的聚焦之地,诗人的咏唱所在,从而留下了许多今天难以复制的人文景观;同时,还衍生出了一种专利仅属于鄱阳湖的慈善文化。
清朝末年,尽管国势风雨飘摇,但在这里却出现了一个民间慈善团体——“同仁堂救生会”,其首倡者为清朝五品按察司高应瑞。
高应瑞老家就是今天的多宝乡。他退休官场后,在武汉经营洋纱商行,于光绪丙午年回乡游老爷庙,见“狂风浪涌,中流客商舟子尽葬鱼腹”,遂起救生之念,便集资创办“同仁堂救生会”,打造了一条大船,船身涂以红漆,取名“救生红船”,用于“水面天心”救援那些在风浪中落水遇难的船夫渔民和过往客商。
关于“救生红船”之善举,多见诸旧时报端。
1933年10月16日《江西日报》报道,同仁堂于“光绪年间置办救生船二艘,数十年来,救护人命不下千余名”。
1935年10月4日九江《浔阳晨报》也载文说,“鄱湖红船,救生功高。上月七日晨,狂风大作,舵工时隆焕手持千里镜,遥见波涛汹涌湖心船只颠覆状危,即领水手穿保险衣,开船赶往,当救得落水之熊太祥船中四命……又二十日清早,舵工胡德明巡湖,窥见扬澜兴船行正险,急速转舵赶往,见该船被浪击沉,急速将势将灭顶之船主王礼堂及一妻两伙,扯救过船……”
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同仁堂救生会”和“救生红船”可谓功德无量啊!
建国前,国民党政府曾在1935年9月14日,批复江西省财政厅对救生红船拨款资助,蒋介石还以“南昌行营”的名义亲自下达文告,禁止过往军队征用红船驾具(此文告现存都昌县档案局),以免贻误救生。
老爷庙救生红船的出现,可以说是独一无二。虽然只是民间慈善事业,但其出现和存在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它是淳厚民风使然,更是扶困济难的慈善文化的发扬光大。救生红船从此成为鄱阳湖地区一种特殊的产物,一种文化的象征和符号,更是今天我们所弘扬的“赣鄱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直到解放前夕,救生红船还在水面天心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解放后,由于机帆船的大量出现,她才成为一种文化遗迹而载入史册。
虽然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我看未必尽然,老爷庙这地方就是个例外。除了其淳厚的民风,独特的人文之外,就连那些“穷山恶水”也是一种风景。
老爷庙后面是延绵几十里的沙山,黄沙漫漫一望无垠。登上沙山恍若置身塞外北国。沙山上野生的名贵中药材蔓荆子漫山遍野,其“降压平喘”之神效,被誉为“多宝三宝”之一,更是八方游客争相采摘的好礼品。
沙山上新建的风力发电站更是一景,发电机十多米长的叶片犹如摩天长臂,在风中默无声息地悠然转动,把远古和现代和谐地焊接。
老爷庙与星子县城隔水相望,古有石桥交通。站在沙山向西远瞭,星子县城尽收眼底;再远处就是庐山诸峰,飞瀑流泉历历在目。
近年来,新建的“骑土山庄”更是别具风味。跑马驰骋,既能欣赏到江南水乡泽国之美景,又可饱览塞上高原的漠北风情。
如今,老爷庙风景区已同湖口石钟山,彭泽龙宫洞连成一片,一起并入庐山东林寺景区,成为庐山旅游东线。无论是从九江还是从都昌县城起程,都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老爷庙“魔鬼三角”虽然曾经演绎过无数的灾难,但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这是一片神奇的水域,同时是一片有待开发的旅游胜地。
据新华网南昌2011年9月25日专电(记者程迪)报道,为推进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发展,江西省计划再投20亿元用于鄱阳湖老爷庙旅游区建设,工程预计2025年完工。……《都昌县老爷庙旅游区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组评审。旅游区规划面积达14平方公里,初步估算将投入20亿元。
根据规划,老爷庙旅游区由百慕大水域、老爷庙、小黄山等六大景区构成,将打造成集运动康体、商务度假、科考探秘、文化体验、乡村休闲于一体的湖滨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区。
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于2010年并正式启动,区内59个旅游项目计划引资365亿元,包括南昌市世界都市候鸟公园、星子鄱阳湖国际生态旅游区、鄱阳县鄱阳湖生态观光及科考旅游区项目等。
老爷庙“魔鬼三角”,永远是北纬30度上的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