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 服装设计学校排名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隶属于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学校截止2011年有各类在校生7000余人,教职员工700余人。
中文名:北京服装学院
外文名: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简称:北服
校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创办时间:1959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现任校长:刘元风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主要院系: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硕士点:12个
学生人数:7000余人
教师人数:700余人
目录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办学特色 获得荣誉 国际交流 院系设置 学校设施 学校领导 名师风采 教师成就 概念释义 学校地址 近年北京服装学院录取分数线
展开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办学特色 获得荣誉 国际交流 院系设置 学校设施 学校领导 名师风采 教师成就 概念释义 学校地址 近年北京服装学院录取分数线
展开
编辑本段学校简介
近年来,学校秉承“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办学,建立了“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服装教学体系。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7000余人,教职员工700余人,设有5个二级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个系(外语系、造型艺术系)、2个教学部(社科部、基础课部)、1个教学中心(计算机信息中心)及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部和研究生部。有20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第二学士学位点、4个双学位点。有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设计艺术学、材料学)和3个市级科研机构(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之一的民族服饰博物馆。[1]
中关村时尚产业创新园在北京服装学院开园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唯一的服饰时尚设计产业项目,中关村时尚产业创新园(以下简称“创新园”)在北京服装学院开园,将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创业平台。
在创新园BIFTPARK的一层大厅,陈列着北服自主品牌BIFT COLLECTION的当季校园服饰文化产品系列,带有前沿运动时尚感的校园服饰产品将成为北服自主时尚服饰品牌推出的第一个产品线。园区展厅中,两套西装引来不少人围观。一套西装大部分白色,只有左肩、左臂是棕色格子;另一套正好相反,大部分是棕色格子,右肩、右臂是白色。2010年毕业于北服的王逢陈介绍,这两套西装是她设计的FENG品牌正装的一部分,过去1个月内已售出了近30套,售价每套上万元。
据创新园负责人王琪介绍,北服自主时尚服饰品牌的品牌运营人员均来自北京服装学院的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勤工助学的学生。创新园将为这些学生提供服装零售运营的勤工助学岗位。中关村时尚产业创新园将与北服、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院等高校教学实现对接,优先孵化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在校学生有着丰富的创意,但缺少渠道和生产能力,园区将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据了解,创新园是由北京市政府和北服共建的中关村科学城第四批签约项目,是集“创新人才培养、创意项目孵化、时尚创意企业聚集、国际国内时尚创意文化交流合作为一体”的创新产业园区。[2]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59年,北京纺织工学院创建。
1964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朝阳区,定福庄,在校学生720名。1968年,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文革期间迁入江西省分宜县五七干校,在校学生300名。
1971年,合并办学,并入北京化工学院,朝阳区和平街北口,1978年结束并校,招收第一届统考生。
1984年,北京化纤工学院(复校),朝阳区定福庄——和平街北口,在校学生1120名。
1988年,更名为北京服装学院,朝阳区和平街北口。
1998年,北京服装学院,朝阳区和平街北口,在校学生2530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80名;成人教育部在校学生2094名(政治函授学院875名,夜大学604名,成人函授及脱产班615名);共有在校生4704名。
编辑本段办学特色
校园风光(7张)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形成了以本科为主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按照“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方针,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艺术设计3个专业被确定为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增设了适应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广告学、电子信息工程、摄影、绘画、动画等6个专业。课程改革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学校承担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教育部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北京市级教改项目,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3年来,教师出版教材及各类参考书120部,另有《服装工业制板》等14部教材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合成纤维生产工艺学》、《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术》等一批特色教材多次印刷,被国内其它院校同类专业广泛选用。
编辑本段获得荣誉
学校活动照(10张)
学校积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十五”以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806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10项。连续三年(2004~2006)均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我校主持完成的《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北京奥组委组织的“2008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方案”征集活动中,学校“奥运会开闭幕式服装创意方案”被评为优秀标;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制服(包括工作人员、志愿者、技术官员服装三大类)、奥运火炬接力手服装、中国运动员领奖服等5类服装均由我校设计完成。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2004、2005、2006年度全国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励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统计排序中,北京服装学院分列第36、38、40位。
学校坚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各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三年来,非艺术类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方案大赛银奖、北京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作品比赛特等奖、北京市大学生物理竞赛特等奖、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特等奖等各类奖项213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49篇;艺术类学生获国际国内大赛奖项592项,包括“汉帛杯”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金银奖、“2006‘大连杯’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大赛暨中国国际服装创意设计邀请赛”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雅致中华”服装设计大赛金奖、第53届世界小姐季军、戴比尔斯中国钻饰设计一等奖、“2006CCTV时尚中国”首饰设计大赛钻石组金、银、铜奖等重要奖项。特别是在2007年国际钻石高阶会议(HRD)钻饰设计大奖赛中,全球有44件作品入围,来自中国的8件入围作品中有6件出自北京服装学院,为此,比利时王储妃玛蒂尔德公主殿下亲临学校,主持该大赛中国地区获奖作品发布仪式。
编辑本段国际交流
在国际与地区间,与法、意、英、日、韩等国及港澳台地区许多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学生活动、师资培训等,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香港桑麻基金会、意大利卓凡尼·华伦天奴公司、美国PLAYBOY公司、香港渝振集团公司、信达集团、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等国(境)内外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多项奖学、奖教金。
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学校在社会知名人士和知名企业的资助下,设立了“钱之光奖学金”、“桑麻奖学金”、“金宝奖学金”、“齐鲁石化奖学金”、“奋斗成才奖学金”、“奋进创新奖学金”、“风格与设计奖学金”、“天然奖学金”、“白领奖学金”、“爱慕奖学金”、“忠信奖学金”“上海和氏璧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另外,学院设立了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获奖面约为在校生的50%。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还以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勤工俭学、绿色通道等方式为特困生解除后顾之忧。
建校51年来,学校向社会共输送毕业生3万余名,许多已成为纺织服装行业的领军人物。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很高。2005年、2007年,北京市分别授予我校“功勋学院奖”和“时装之都建设育人贡献奖”。
北京服装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努力建设成为“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不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编辑本段院系设置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商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外语系
造型艺术系
基础课教学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计算机信息中心
国际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部
北校区(小汤山校区)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是北京服装学院下设的二级学院,原名为服装系,始建于1987年,2004年更名为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学院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坚持“创意融合技术、设计传承文化”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适应现代服装产业的、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创新与科学素养协调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服装)、北京市特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和表演(服装表演)三个本科专业;有设计艺术学、服装设计与工程和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三个硕士点。学院下设服装艺术设计系、服装设计与工程系、服装表演和时尚传媒系三个系,设有服装工艺实验室、针织服装实验室、服装材料与工效学实验室、服装人体工学实验室和服装CAD实验室以及多个研究中心、研究所和设计工作室,很好地满足了教学科研的需要。目前在校本科生1400多名、硕士研究生(含在职研究生)200余名。学院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在读博士6人;教师中有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
服装艺术设计系系主任:谢平副主任:贺阳郭瑞萍
服装艺术设计
设有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教师40余名,在校本科生800余人。主要承担服装设计原理、服装设计元素、女装设计、男装设计、针织服装设计、服装效果图、女装结构、男装结构、毕业设计等课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系系主任:姜蕾副主任:吴继辉
设有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教师16名,在校本科生440余人。主要承担女装纸样、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服装CAD、服装工业制板、服装材料学等课程。
服装表演与时尚传媒系
系主任:肖彬副主任:甄祯
服装表演与时尚传媒
设计有表演(服装表演方向)、艺术设计(时尚传媒设计方向),其中表演(服装表演方向)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教师16名,在校本科生200余人。主要承担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编导与策划、形体训练、化妆造型、中国服装史、外国服装史、时尚评论与写作、时装平面媒体策划与推广、时装流行研究与鉴赏等课程。
报考条件
1.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中报名条件者均可报考。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健康
(4)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
(5)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请按照考生所在省的相关要求,参加高考报名。
2.下列人员不能报考:
(1)具有高等教育学历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3]
艺术设计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始建于1988年。 毕业生作品展
我院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设有有艺术设计、摄影、动画三个本科专业,设计艺术学、艺术学2个二级学科。其中艺术设计专业涵盖了装饰艺术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专业方向。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为北京市品牌专业,设计艺术学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目前,艺术设计学院在校本科学生有1410人,研究生112人,教职工77人。其中专业教师60人,教授、副教授24人,10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原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是我院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成立于1988年的该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目前有着良好社会声誉和较高业务水准的艺术设计学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多年来积极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作品
培养从事建筑、室内、景观、展示、小区规划等有关环境艺术设计及教学、研究工作的专业人才。
旅游品策划设计方向
培养把握礼品和旅游品消费理念,能够在旅游品设计、装饰产品设计等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策划、营销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
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已开设21年,培养了数百名毕业生工作在全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中,并在行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本专业的教学上,倡导“创新—动手—市场”的现代设计观念,课程的设置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与企业、市场等相结合,紧紧围绕纺织品在生活中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合理设置,具有很强的实战性。特别是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性的纺织品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奖,得到了社会的较好评价及企业的认同,也是对教学成果的肯定。
珠宝首饰设计方向
相关作品
珠宝首饰设计方向前身为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建立于1993年。该专业最早把珠宝首饰设计体系引进高等教育本科课堂,15年的专业建设使该专业具备了较强的师资力量与较高的教学及科研水平。15年来该专业师生荣获多项国际、国内设计大奖,目前在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该专业为北京服装学院特色专业。
皮革设计方向
皮革工艺室是艺术设计学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皮革相关课程的主要实验基地,近年来根据学院实验室开发政策的实施,皮革工艺室已面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开放。
皮革工艺室的成立主要为鞋类设计与制作及箱包设计与制作等课程提供教学辅助和工艺支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习相关课程的学生提供实际工艺制作和相关机器操作的实践学习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结合现代工艺,扎扎实实地学习,不断发挥学生的创作性。
新媒体与动画专业方向
相关作品
新媒体与动画专业始建立于1999年,2000年秋季正式招生。2006年经同设计学院领导的共同协商和探讨后,我们将专业名称改为新媒体与动画。
我们致力于将新媒体与动画专业发展成为最具开放性、前瞻性的媒体创新应用型教学科研机构。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仅实践动画与媒体创意制作的完整过程,更着重独立思考设计决策的价值、实践并承担设计决策的结果。通过与服装产业、信息产业的结合,积极拓展动画的应用领域;通过真实课题项目推进创意创新力量的跨学科协作、临时性合作,致力于搭建创新应用的地区知识结构性资源整合平台。
摄影专业
相关作品
以培养广告摄影、时装摄影人才为主要目标。兼具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多媒体设计等相关专业的能力,适合今后社会艺术和商业、经营与策划等多元化需要的优秀摄影师。以国际化为长远发展方向,为中国广告与时装摄影走向世界的时代需要培养新型人才。
传媒与公关设计方向
培养具备传媒策划与公共关系管理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艺术创意设计和媒体推广策划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从事媒体创作设计、受众调查分析、项目策划运作、市场拓展推广等文化传播与策划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通过传媒设计与公共关系管理的系统性训练,熟悉专业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发展趁势和最新动态,对媒体设计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具备丰富的的传媒策划和公关的理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把良好的艺术修养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传媒策划与市场推广等方面表现出灵活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日常专业学习过程中加强理论的实际运用,突出市场调研、公司实习、社会实践以及与成功传媒策划企业的合作,注重毕业设计和论文的理论应用与实用价值。就业去向:文化发展、会展咨询、广告策划、影视传播、平面设计、网络公司、电视营销、媒体策划营销等单位和部门从事传媒艺术策划与公关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9年,是北京服装学院成立最早、师资力量最强的二级学院。现有应用化学(服装安全与评价、纺织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服装材料与工程)和轻化工程(服装色彩与功能)三个本科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和轻化工程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并拥有材料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和化学工程三个硕士点,其中材料学为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为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中重要的二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突出服装材料的设计与加工、纺织品的染色与功能整理、纺织化学品的合成与应用以及服装材料的检测与评价的办学特色,培养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胜任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工艺设计、产品分析与检测、生产经营与管理,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几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已为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实验设备先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约700人,教职工58名(专职教师44名,教辅和管理人员14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45%、具有硕士学位教师比例超过90%、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全国优秀教师3名,市级优秀教师9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还拥有北京市服装材料研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服装材料与工程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服装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和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授权的“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超细纤维合成材料研发和检测中心”,为高科技纺织服装材料的研发与评价提供了技术保障。
商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是一所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为一体的综合型二级学院,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市场营销(服装营销管理方向)、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方向)、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与管理方向)、广告学(品牌策划与传播方向)等6个本科专业;设有管理学博士国际合作项目和服装营销管理、国际服装商务等2个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方向)、市场营销等双学位专业。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培养渐成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在校学生1844人,其中本科生1471,硕士研究生39人,双学位334人。学院拥有一批以教授和研究生导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正副教授25人,占45.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92.7%,研究生导师14人,近1/3的教师有国外学习经历。与国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拥有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近20个校外实习基地、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校重点建设专业和数门精品课程。
研究机构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服装营销研究所、服装品牌推广中心、经理人培训中心和广告制作工作室。
实验室有现有ERP、广告制作、金融模拟、信息系统、ERP沙盘模拟、网络基础、服装品牌监测、服装消费心理研究、录音棚等实验室。
商学院图书资料室有中、外文藏书近万册,期刊杂志100余种。
商学院严谨、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大批掌握专业技能、具备领先视野、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考取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95%左右。近百名学生在全国和北京市数学、英语、数学建模竞赛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曾在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银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特等奖。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79年,现设有3个四年制本科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学院设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点,招收信号与信号处理、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本院现有教职工29名,专任教师27名,其中正教授2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9人。近年来,本院加大了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注重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奖励。
外语系
外语系成立于2002年,现有一个本科专业:英语专业(外贸方向)和一个硕士研究生方向:中外服饰文化研究,现有在校本科生270名,硕士研究生19名。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专职教师42人,毕业于国内外 26所高校。教师中有正副教授15人,硕士、博士学历者39人,硕士生导师4人。除负责本系英语专业的教学、科研任务外,外语系教师还承担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成教生的公共外语教学任务。教师中既有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又有校级优秀教师、桑麻奖教金、白领教育奖获得者,并在学院每两年组织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外语系连续三年获得了第一名。
近几年,承担省部级教改、科研项目10项,校级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服装英语》、《会展英语》等特色教材、译著20余部。
已建成9个语言实验室、1个同声传译训练室、1个外文资料室和一个地面卫星接收站。资料室具有大量的外文图书、辞典、杂志、教学录像带、磁带、光盘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地面卫星接收站每天为学生播送BBC、CNN等外文节目。
造型艺术系
绘画(油画)、绘画(中国画)、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艺术设计(装饰雕塑设计)专业
编辑本段学校设施
图书馆
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
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1959年与北京纺织工学院同时建立。50年来,曾命名过北京纺织工学院图书馆、北京化纤工学院图书馆,1988年更名为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目前,图书馆拥有不同学科、不同语言的藏书84万余册,其中服装、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图书6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电子期刊1万余种,多媒体资料2万部,各种数据库50余个。图书馆馆舍面积7267平方米,阅览室面积1344平方米,阅览座位900余席。目前设有中外文书库、期刊工具书阅览室、多媒体学习中心、电子阅览室、集体视听室、时装信息中心、外版艺术图书阅览室、艺术书刊阅览室、电子文献检索室、北校区分馆。开展外借、阅览、咨询、信息检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馆际互阅等服务。 馆内分设采编部、文献借阅部、综合业务部、北校区分馆、信息部和技术部,布局如下: 一层—中外文书库、电子文献检索室、采编部和自习室; 二层—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学习中心、期刊工具书阅览室、技术部、馆长室和综合业务部; 三层—集体视听室; 四层—时装信息中心、外版艺术图书阅览室、艺术书刊阅览室、信息部、学科服务中心。
民族服饰博物馆
民族服饰博物馆展厅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90年开始筹办,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是具有现代化展示手段的、积极为社会服务的高水平特色博物馆,也是一个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荣获“全国博物十大陈列精品——最佳制作奖”。民族服饰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好的服装专业博物馆之一,现有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苗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服饰厅、图片厅等七个展厅,还有供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使用的多功能厅以及可以与观众实现互动的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传习馆。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博物馆还收藏有近千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极为珍贵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饰的图片。秉承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指导思想,博物馆立足于服装学院的教学需要,将传播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教学相结合,以教学为根本,以为教学服务为前提,力求为本院学生创造高层次的文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了解和认知民族文化的根源,为在北京服装学院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提供了条件。现设有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和民族服饰文化方向硕士点,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良好平台。2008年,博物馆被北京市政府正式授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称号。现已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前景广阔的教学基地、科研基地、育人基地和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编辑本段学校领导
北京服装学院现任党委书记呼文亮
党委书记 呼文亮
男,1965年10月生,汉族,陕西清涧人,中共党员,1988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系统工程专业),研究员。
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后勤集团总经理,党委常委、天华产业集团党委书记,校长助理、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代总经理,兼任北航国家大学科技园董事长、北航出版社董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2012年10月任现职。
2006年入选国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
分管工作: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负责领导班子建设、党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学院院长 刘元风
学院院长刘元风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
出生年月:1956年11月;中共党员。
1982年1月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998年9月晋升为教授;
2002年4月晋升为设计艺术学博士生导师;
2002年6月调入北京服装学院任副院长。分管工作:科研、研究生、廊坊校区。
2007年7月,任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学术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出版主要专著、教材:
《服装艺术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服装设计教程》(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
《现代服装艺术设计》(清华大学“985”基金项目)
《服装设计学》(获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现代时装画——刘元风时装画集》(获第二届全国服装书刊评选“最佳书籍奖”)
《时装人体与时装画》(获全国图书评比“优秀图书奖)等11部。
发表主要论文:
“现代服饰设计与审美”(获全国服装服饰理论研讨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偶像身上的杰作——影视服装纵横谈”(获“全国服饰好新闻奖”)
“高科技时代的时装设计”(获第六届世界服装名牌论坛“优秀论文奖”)等60余篇
主要设计作品:
主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人员服装、中国代表队领奖服装、颁奖礼仪服装的设计工作
主持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群众游行方阵的全套服装设计工作
学生服设计(获全国学生服设计评比“三等奖”)
凯维琳服装设计大赛(获全国设计评比“一等奖)
青年装设计(获首届全国服装电视大奖赛“三等奖”)
“雅致中华”时装设计(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为香港时装节“中国魂”时装展示会设计时装作品18套
为中国“丝绸之路”大型时装展示会设计时装作品26套
为人民大会堂设计职业装8套
为国际会议中心设计职业装32套等
编辑本段名师风采
高绪珊
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北京化纤工学院化学纤维专业,1980年公派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作访问学者,1987年获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多次赴日本、韩国、奥地利、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地讲学。研究方向:新纤维材料的开发,纤维材料的改性及其纺织染后加工。主要研究题目有:新型分形(Fractal)涤纶的开发及推广应用;纳米导电及抗静电纤维的开发;中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发新型纤维等。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以及其他部级奖多项。编著有“纤维应用物理学”、“导电纤维及抗静电纤维”等多册著作和论文100多篇。曾获国家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表彰;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李从举
教授,1972年11月生,硕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2004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毕业并获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4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工作,任重点实验室专业组长;2004年起人才引进调入北京服装学院,200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20余篇为SCI或EI收录。曾获全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科研成果已装备部队。主要研究方向:纳米纤维制备及结构性能;生态与环境友好纤维材料及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
张大省
教授,1942年7月生,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化纤工学院化学纤维工程专业,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教学与科研工作,培养了17名硕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生。其中于1986年~1988年赴日本做访问学者。1991年~1995年任高分子系主任。共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60%以上实现产业化,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专著3部。共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60%以上实现产业化。获得国家3等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受理专利申请1项。
编辑本段教师成就
孙苏榕
教授,1951年生,1983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机械系,获硕士学位。现任北京服装学院工业设计与信息工程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北京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理事长等职。研究领域为纺织化纤机械设计、工业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数字化设计技术、虚拟设计、计算机人机界面设计等。主持并参与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编出版教材2部,发表论文10余篇。
王锐
教授,硕士生导师,材料学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1986年7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2年4月在北京服装学院,获硕士学位;2003年6月在四川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改性,超细纤维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先后共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项目7项,现已有4项通过省部级鉴定。曾获香港桑麻纺织科技一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1项。近年在国内外科技、学术刊物等发表论文28篇,CA收录3篇。
邹游
邹游
著名服装设计师,我校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讲师,全国十佳设计师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4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01年获北京服装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后赴意大利KOEFIA学院研修一年。长期致力于服装设计和形象设计,曾与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国内著名媒体以及艺术团体进行合作,并担任多部歌剧、大型开幕式和文艺演出的服装设计。2000年获第八届“兄弟杯”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大奖赛金奖。2004年推出首场个人作品发布会,并于当年被评选为年度“全国十佳设计师”。2005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出版专著有《穿出色彩--服装色彩搭配指南》、《解读时装画艺术》等。目前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及设计管理。
编辑本段概念释义
词目:服装
读音:fú zhuāng
英文:garments
基本解释
[dress;clothing] 服饰装束
服装设计
服装裁剪
详细解释
服装是穿于人体起保护、防静电和装饰作用的制品,其同义词有“衣服”和“衣裳”。中国古代称“上衣下裳”。最广义的衣物除了躯干与四肢的遮蔽物之外,还包含了手部(手套)、脚部(鞋子、凉鞋、靴子)与头部(帽子)的遮蔽物。服装是一种带有工艺性的生活必需品,而且在一定生活程度上,反映着国家、民族和时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以及社会风尚面貌的重要标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必然内涵。
服装的功能
服装有保健和装饰、工业用途三方面作用:
①保健:服装能保护人体,维持人体的热平衡,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服装在穿着中要使人有舒适感,影响舒适的因素主要是用料中纤维性质、纱线规格、坯布组织结构、厚度以及缝制技术等。
②装饰:表现在服装的美观性,满足人们精神上美的享受。影响美观性的主要因素是纺织品的质地、色彩、花纹图案、坯布组织、形态保持性、悬垂性、弹性、防皱性、服装款式等。
③工业用途:防静电服装是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适用于对静电敏感场所或火灾或爆炸危险场所穿用。使用的防静电织物的制作工艺主要是在纺织时,大致等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属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制成的防静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或者两者混合交织而成。
服装对社会阶级的影响
在许多社会中,拥有高地位的人会将某些特别的衣物或饰品保留给自己来使用。只有罗马皇帝可以穿戴染成紫红色(Tyrian purple)的服装;只有高地位的夏威夷酋长可以穿戴羽毛大衣与鲸齿雕刻。在许多情况下,有些抑制浪费的法律体系会精细地管理谁可以穿什么衣物。在其他的一些社会中,没有法律会去禁止低地位者去穿戴高地位者的服装,然而那些服装的高价位很自然就限制了他人的购买与使用。在当代西方社会里,只有富人能够负担得起高级订制服装(haute couture)。担心受到社会排挤也有可能限制了服装的选择。
编辑本段学校地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街甲2号 北京服装学院地址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邮编:100029
近年北京服装学院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文科理科生源地: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青海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藏新疆内蒙古海南福建甘肃港澳台年份:20092008200720062005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11--544502--52本科二批2010--523498--52本科二批2009489530513--51本科二批2008476556494--50本科二批2007486527503--52本科二批2006476522491--86本科二批2006476522491--86本科二、三批2005443538461--64本科二批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专业名称
最低
最高
平均
暂无数据
更多阅读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 ”专业简介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表演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专业简介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近年来,学
专业解析 英国服装设计专业 英国服装设计专业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学生报名和申请的季节。本次为想去英国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推荐一些学校和专业。希望能够给童鞋们提供一些帮助:1、巴斯斯帕大学(Bath SpaUniversity)巴斯斯帕大学学院建立于1898年,规模中等。该院的艺术设计学院设有
北京民办大学口碑最差的学校:北京吉利学院
北京14所具备民办高校招生资格的学校城市学院实力最强 北京市教委公布民办高校招生政策,本市共有14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本专科民办普通学校具备招生资格。 据记者了解,民办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可实施高等学历教育,也可以实施非学历教育。学
2015年全国独立学院三本院校 排名:北京吉利学院倒数第一
2015年全国独立学院(三本)排名:北京吉利学院倒数第一 三本院校含独立学院和民办本科高校,以下两张表按照全国2015年度独立学院和民办本科高校进行分类排行,有些三本院校已经在部分省份第二批次录取,但在本文中统一划归为三本,数据来源于
服装设计中的“时装画”与“效果图” 男装时装画效果图
在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授课讲座的时候,发现学生总是非常关心服装设计中的“图”和“画”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简单来说,还是学生倘未真正的把设计理解透彻。服装设计从传统的流程上基本是通过:主题的设定——素材的整合——创意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