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报告
封家岭小学李志刚
观看了孙老师的课,下面就“教学策略是否合适”观测点的观察情况作一简单分析。
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环节。课的引入,创设了学生投沙包比赛的情境,抓住了学生喜欢参加活动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过程;猜一猜谁会赢,在猜测和推断的基础上学习新知,更具有诱惑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整个课堂达到了亲切、自然、和谐的效果。
在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环节。采用了谈话法。围绕“谁能根据找到的属性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采用谈话法与学生对话交流,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是现代课堂的重要特征。由谁会赢,到求谁投中几个沙包,既突出了解决问题,又巧妙的实现了由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移。教师从学生提出的各种数学问题中,有目的的筛选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作为本节课的研究重点。
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环节。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15-9=?怎么计算,借助这一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去探索笔算方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算法,通过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然后合作交流笔算方法,为学生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每个学生不仅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对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梳理计算过程时,采取了讲解法。为了突破难点,抓住算法和算理有效结合的关键问题,教师通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讲解,控制好教学时间和进度,保持了学习进程的流畅与连贯;很好地发挥了教师对总结疏理知识的主导作用。每种算法都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体现,无论对错都是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烁,一种算法就是一种思维过程。算法多样化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思考角度的多元化。创造力作为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心智操作方式,是多种认知能力、多种思维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之中可以捕捉到许多思维的亮点,从而激发创新灵感。学生的交流、质疑以及教师的不失时机的点评,交相辉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应用新知,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环节。让学生经历了明确探索目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班内汇报交流——相互质疑问难——教师升华讲解——巩固拓展应用的几个重要环节,注重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渗透与培养。质疑问难是“互助自学”的体现,它能使学生在“互助”中乐意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知识。在练习过程中,采取了发现法。教师通过精心创设的错误案例,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去发现问题。使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计算方法。通过师生共同探索、学生组内探索、学生独立探索这三步,不同层次的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参与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让课堂真正动起来,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是时代的要求。
在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别人、评价自己,激励学习热情环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去评价别人,比如“大家认为怎么样?”“你觉得你的表现怎么样?”;引导学生评价自己,比如“你最喜欢自己的什么?” 我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比如“你很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有了自己的想法。”“你听得很仔细!”“这种把大困难变成一个个小困难并逐步解决的办法也挺有新意。利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新问题。真的很不错。”“你们真棒!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最热烈的掌声送给2号和2组的同学。”“老师真为同学们感到高兴,同学们真了不起!”这样的课堂学生还能不喜欢?
纵观全课。一方面赋予计算以情感的成份,另一方面将数学放置于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充分体验解决生活数学问题的成功喜悦,增强了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标下教与学的新观念,为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处理,再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计算教学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应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题目,但如果你问为什么这样算、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他们一般回答不了。这是因为老师上课对计算的方法强调得多,对算理强调不够。本节课将算理教学贯穿始终,从创设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问题解决情境开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算理,如果这个地方给学生多一些独立理解算理的时间和空间,或者给学生一个与同桌或小组彼此交流对算理理解的机会,让学生感悟算理。然后教师再进行系统讲解,总结梳理算理。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