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Master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战略分析报告 scm供应链管理系统

FuturMaster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战略分析报告 scm供应链管理系统

[摘要]:金融危机使企业再次意识到牛鞭效应的影响力,优化供应链成为企业提升盈利能力、抵御风险的重要战略。FuturMaster公司(欧维博思)秉承20年专业化全球供应链管理软件提供及实施服务理念,在中国建立分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本文研究全球及中国供应链管理现状及预测,进行FuturMaster战略管理分析,探讨企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软件 战略分析 PEST分析 SWOT分析

第一章企业背景介绍

FuturMaster是一家有着20年历程供应链管理系统软件及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在供应链优化、生产预测、生产计划、资源分销计划、促销计划等业务领域提供专业服务,并与SCM系统实现无缝集成。FuturMaster在食品、化妆品、制造业、零售等行业有着丰富的实施经验,知名客户有欧莱雅、迪奥、家乐福、喜力啤酒等公司。

2009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化给供应链管理行业带来了生机,供应链的牛鞭效应问题研究广泛,供应链管理成为全球十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管理优化工具之一。

2010年,FuturMaster计划进军中国市场,谁将是FuturMaster的关键客户呢?蒙牛?伊利?中粮集团?娃哈哈?青岛啤酒?七匹狼?…….谁又将是FuturMaster的有力竞争对手呢?SAP、Oracle?用友?金蝶?博科资讯?

第二章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行业概况
   第一节 产品定义

供应链管理应用软件市场包括仓和产品管理等需要实时执行的应用程序以及规划应用程序。这种规划是要在长时间里完成的计划。

供应链执行解决方案包括协作生产管理、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在供应链执行市场中,生产应用软件的增长要高于后勤应用软件的增长。分析师称,发展中地区正在建设新的工厂和购买最佳的解决方案以便达到世界级的生产能力和让他们的产品为全世界所接受。因此,发展中地区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推动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产品分类

供应链管理软件行业的所有分类中未出现大型的兼并及收购,技术方面的突破也很少。这些领域包括供应链规划(SCP)及网络设计应用;供应链执行方案,例如企业资源规划(SCM),仓储管理系统(WM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制造资源计划(MRP)以及运输管理系统(TMS)等。

最引人注目的新闻便是JDA及i2技术公司间未能成行的交易。事实上,大多数供应量管理软件供应商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善,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综合供应链管理软件功能特征,分类如下:

lSCP:供应链规划

lWMS:仓储管理系统

lMES/MRP:制造执行管理系统/制造资源计划

lTMS:运输管理系统


   第三节 产业链概述

当今世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物流外包以及网上交易等的影响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注重发展从客户的客户一直延伸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之间的全球供应链的企业成为运作效益最好的企业。

物流管理委员会对供应链的定义为:从原材料的获得到产成品运送到终端用户的整个物流过程中的物质和信息的相互交换;所有的供应商、服务提供商以及客户都联系在供应链中。

第三章2010年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供应链管理现状,世界权威的《财富》FORTUNE杂志早在2001年已将供应链管理列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四大战略资源之一;供应链管理是世界500强企业保持强势竞争不可或缺的手段;无论是制造行业,商品分销或流通行业;无论你是从业还是创业,掌握供应链管理都将助你或你的企业掌控所在领域的制高点。发达国家企业已经把供应链管理看作是跨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有效管理手段。尽管目前国内的状况还只是停留在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宣传上,但已有不少与跨国企业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开始寻求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以求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增加本企业的竞争优势。然而,我国供应链管理人才的供需却处于不平衡状态,一方面,很多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由于找不到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不得不动用国外本部人员从而加大了资源成本,外资、合资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经理需求量连年增加,另一方面,市场可供选择的供应链管理经理却"极其罕见"。

第一节国际供应链管理软件行业动向分析和技术发展趋势

尽管行业资讯、新闻方面资源并不十分充足,但各个大领域内的几个动向依然值得关注。

首先来看企业资源规划市场。这个领域里,最为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向便是应用方面的减速,其已经历过发展的最快增长期。2007年,一些应用系统——包括服务部件规划、库存优化设计及供应链网络设计等,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超过了市场总体的增长率。Tohamy认为,这些应用系统在2008 年的发展有所回落,更加稳定、务实。

运输管理系统方面,则在大体上保持了平稳的发展。ARC Research公司物流执行委员会负责人AdrianGonzalez表示,运输管理系统市场的收益额达到了12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1亿美元。整个运输管理系统市场上,最为重要的驱动因素依然是燃料 的价格水平。“2008年前九个月的油价水平协助整个运输管理系统从整体上保持了较为可观的发展态势。”

仓储管理系统市场的发展也保持了较为平稳的状态。ARC Research公司供应链管理服务部总监Steve Banker称,仓储管理系统领域的收益额达到了12亿美元。仓储管理系统市场上的大事件主要集中于像RedPrairie、曼哈顿公司及 HighJump这样的大公司持续在竞争中从中小型供应商手中获取市场份额。对于这块市场上的态势,Banker认为,有20多家前一年尚能维持现状的小 型供应商企业,在目前这种经济情况下恐难以继续存活。

另一方面,AMRResearch公司的研究事业部总监SimonJacobson表示,制造执行管理系统的市场在不断实现扩展。“制造执行管理系统软件的市场在2008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一些供应商实现了增 长,”Jacobson说道。制造执行管理系统市场在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大市场环境中保持了有计划的量化发展。AMR所作出的最佳估算显示,制造执行管理系 统市场一年内的收益为10亿美元,且每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6%。

发展的难点主要在于,制造执行管理系统市场巩固了自己的位置,小型的企业也被较大的供应商带动了发展,但要进行市场的量化统计却十分困难。比方说,制造执行管理系统市场最重大的一次交易莫过于SAP在2008年七月收购了Visiprise (800-953-5606,www.visiprise.com),从而使得SAP这个企业资源规划领域的巨头扩大了其在制造业的市场。

如今市场上最为明显的发展趋势便是新软件模式的诞生,像按需设定、软件即服务、订阅模式等新系统来为供应链管理系统定价。Gonzalez以运输管理系统为例,指出托管模式即已展示出了了三分之一的执行命令。这些系统软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推广速度还比较缓慢,供应商开始试验这些新模式的效果。市场上最近兴起一种新的模式,即在交易数量的基础上对软件服务进行交付和定价,这与第三方物流完成服务之后收费十分类似。Banker 及Jacobson都与仓储管理系统及制造执行管理系统供应商进行过这一理念的讨论。至于是否会推行,下结论还尚早。

“按需软件市场仅占了仓储管理系统市场的1%,”Banker说道,“但供应商正试图寻求一种方法,好在实施一套方案的时候降低前期成 本。”

第二节国际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2004-2009年西欧供应链管理软件混合年增率5.7%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最新发表的题为《2004-2009西欧供应链应用软件市场预测与分析》的报告称,与西欧其它的软件市场不同,西欧供应链管理应用软件市场的销售收入主要集中在德国、英国和法国等主要工业市场。在2004年,60%的供应链管理软件的销售收入来自于这些国家。此外,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这三个国家贡献了10%的销售收入,北欧地区贡献了10%的销售收入。意大利占这个市场份额的6.5%。由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主要西欧市场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西欧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的增长将低于全球市场的增长率,从2004至2009年的混合年增长率预计为5.7%。

IDC负责供应链研究的项目经理AnitaLiess表示,企业购买供应链管理软件的重点已经从单纯的降低成本转向提高竞争力和启动改进措施,如改善整合与简化IT基础设施、数据和应用程序。特别是供应链优化吸引了企业的大部分注意力,企业要把供应链优化作为取得更好的财务结果和提高在全球业务环境中的竞争地位的手段。

2010年全球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规模将达96.6亿美元

据市场研究公司Frost& Sullivan最近发表的研究公告称,全球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2003年的总收入为45.9亿美元,到2010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96.6亿美元。这篇 研究报告的要点包括

l目前北美和欧洲企业的IT工作外包趋势将使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软件组合更加复杂。这种影响重新唤起了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兴趣。

l虽然供应链管理软件能够显著改善系统效率,但是,用户对于向这种软件投资仍然犹豫不决。市场的分割和产品的过多进一步造成了用户的困惑,促使用户不愿意投资。

l供应链管理软件厂商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由于客户的需求增加了复杂程度,销售周期将进一步延长。用户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评估哪一种解决方案最适合他们的需求。

l由于涉及到开支问题,企业希望挑选一个供应商来降低项目成本。因此,供应链管理软件厂商要改进产品,向用户提供端对端的解决方案,以此吸引用户。

   第三节中国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市场状况分析

一、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供应链管理软件SCM的市场呈加速度趋势增长,2009 年上半年中国通用型供应链管理软件SCM市场规模达到5.85亿元,同比增长25.3%。

最新《中国SCM市场年度综合报告》中数据显示:2005年-2010年,中国SCM软件系统投资总额(包括软件包采购支出、开发支出、以及各项 服务支出)累计达到101.94亿元人民币,中国SCM软件市场销售规模(SCM系统软件包销售)累计达到50.31亿元人民币。

二、市场结构预测分析

目前中国SCM软件市场被划分为三大集团,第一集团以SAP为代表,第二集团以用友和明基逐鹿为代表,而第三集团则明显落后于前两个集团。

从市场竞争力分析矩阵可以看出,第一集团的企业拥有比较强的渠道扩展能力和较为成熟的SCM产品线。而第二集团的竞争比较激烈,在市场竞争力分析矩阵上表现出明显的群聚性,第二集团普遍在渠道扩展能力上表现出色,但缺少成熟的SCM产品。第三集团则明显落后于前两个集团。

另外还可以得出,大多数企业的渠道扩展力与产品竞争力是比较平衡的,因此在市场表现出比较强的线性相关度。而i2公司则是一个特例,其产品竞争力非常强,但由于市场策略问题导致其渠道扩展能力被削弱。从纵向上看,各厂商之间的渠道扩展能力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从横向上看,产品竞争力的差距明显。

从市场分布来看,华南、华东、华北占有了全国管理软件市场份额的69.50。据易观国际《中国SCM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06》统计表明,SCM软件需求与此状况也保持一致,因此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将是未来市场竞争的重点地区。

一些局限于区域市场的软件厂商也正在试图进入到竞争对手的领地,如用友开始大力扩展华南市场,而金蝶则开始向华北市场渗透。未来2年的地区市场竞争格局将出现非常复杂的局面。

第四节中国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的技术发展战略

研究认为,2009年中国企业更加重视提升企业管理质量,无论是良性经济环境中的精益经营,还是经济危机时的自我解救,供应链管理都是最具效益的管理方式,越是环境艰难,越能激发管理效力。目前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正加速整合,厂商竞争激烈,群雄逐鹿,收购与合并将成为未来几年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的主旋律,收购带来了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软件产品的快速升级。

在新兴技术里,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无线电射频识别技术,即RFID。RFID标签是条形码技术的 一种升级。条形码只能识别出产品,而RFID标签还可以告诉你产品的位置,何时过期,以及任何预先编录进去的信息。RFID技术能够读取的信息非常广泛,包括生产日期、包装明细、运输路径等。除了能够实时传输之外,它还可以与库房管理、库存管理、财务和其它企业系统分享数据。此外,相比条形码的被动式信息读取,自动读取也是RFID的一大优势。

目前,阻碍RFID技术发展的两个主要障碍一是建立基础架构的成本;二是缺乏行业一致认可的标准。

对于国外厂商而言,需要做得更多的是研究不同行业企业的本土化需求;对于国内厂商而言,则需要将原有产品本着适应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或者跨地区供应链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标准化,以便在更好地服务本土市场的同时,将产品推向更多的其他行业用户或者是跨国运营的客户。

最后,从发展策略来看,国际厂商应该更多地同国内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结合本土企业的优势产品与客户资源进行市场拓展;国内厂商则要同国内相关行业的系统集成商等进行紧密合作,以进一步拓展不同行业的市场,并且需要同国际厂商合作,让自身的产品与服务国际化。

   第五节中国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SCM软件市场的行业性特征明显。在各垂直行业当中,SCM软件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流通行业。其他行业虽然也有少量应用,但总体来看,投资规模都还比较小。截至2006年底,制造业相关的企业SCM软件投资规模占到整体市场规模的43%,流通业相关的企业SCM投资占到了整个市场投资规模的 36%,其他相关行业企业的SCM软件投资规模合计占到了21%。

在诸如制造和流通等行业的企业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建设和应用了SCM系统。在这些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当中,有32%的企业已经全部实现了SCM系统的 建设,33%的企业部分实现了SCM系统的功能建设,正在建设相关系统的占到了8%,已经有计划建设的企业占到了11%,没有建设相关系统的企业仅为 16%。

业务应用快速成长

用发展眼光来看,截至目前为止,中国SCM软件市场正处在一个由起步阶段向快速成长阶段跨越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显著特征是:企业对SCM系统的投资与建设越来越多的是基于竞争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出于形象工程等其他因素。

一方面,一部分企业已经在SCM软件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投入,并且这些投入已经在部分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企业对于SCM系统及其在企业管理过程的应用缺乏足够的理解,因而还没有相关的投资计划。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出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需要,从供应链层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求正在逐渐呈现,因而,市场即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目前,中国市场上SCM软件业务层面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供应商关系管理(SRM)、分销商关系管理、零售商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制造商供应链管理等。针对不同行业,其应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截至2006年底,在中国市场上提供SCM软件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包括SAP、甲骨文、i2、博科资讯、用友、金蝶、招商迪辰、明基逐鹿、金算盘、五奥环、富基旋风等。这些厂商有的会涉足多个不同行业,有的则仅仅涉足一两个行业。

持续15%左右增长

根据CMP咨询公司的研究数据,在2007年~2011年的5年内,虽然增长速度逐年将有所放缓,但中国SCM软件市场投资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CMP咨询分析认为,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7.6%左右,到2011年市场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7.7亿元左右。

需求的五个变化

未来,SCM软件市场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户对SCM系统的整合能力需求更强。在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基础上,未来SCM产品无论是独立产品还是整合于SCM系统之中,都将更多地与SCM系 统和CRM系统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在企业实施SCM与CRM之后能够与SCM无缝整合应用的目标。

此外,由于物流系统与供应链管理天生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SCM系统会更多地将物流系统整合进来。

二是用户对SCM产品的功能特点要求更高。未来SCM软件的功能特点将表现为:横跨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实时可视性。更高的可视性和更易于访问的实时信息,将大大提高供应链执行决策的预见性。供应链的实时可视性与事件监控和管理系统相结合,将提高企业预见性决策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计划外情形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是用户对SCM的需求向着整合更多服务的方向发展。未来客户将需要SCM系统的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整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的咨询服务。SCM厂商需要为用户提供整合的整体解决方案。

四是用户群体向中小企业转移。从用户规模角度来看,未来SCM系统用户数量将从以大中型企业用户为主,向以中小型企业用户为主的方向转移。

五是用户群体扩展到更广泛的行业。从行业来看,未来SCM系统有从制造业、流通业向其他行业市场扩张的趋势。由于供应链的竞争是未来所有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因而,未来SCM系统向着其他行业市场推进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

第六节 重点产品竞争对手发展趋势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上半 年中国通用型供应链管理软件SCM的市场品牌结构中,按照销售额份额统计,排名前七位的厂商依次是博科资讯、用友、浪潮、金蝶、SAP、 ORACLE、明基逐鹿,其中博科资讯以13.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用友以10.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浪潮以9.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金蝶以 8.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SAP以8.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ORACLE以7.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六,明基逐鹿以3.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七。

目前中国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可以划分为两大集团,第一集团主要是博科资讯,第二集团包括用友、浪潮、金蝶、SAP、ORACLE等。从市场竞争力分析矩阵可以看出,第一集团的企业拥有比较强的渠道扩展能力和较为成熟的SCM产品线。而第二集团的竞争比较激烈,在市场竞争力分析矩阵上表现出明显的群聚性,第二集团普遍在渠道扩展能力上表现出色,但缺少成熟的SCM产品。

第一集团的企业拥有比较强的渠道扩展能力和较为成熟的 SCM 产品线,例如博科资讯2009年全面启动“2009加速度”战略,分享当前恶劣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制胜之道,以供应链管理帮助更多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并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协作行动。

第二集团内部的竞争比较激烈,在市场竞争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群聚性,第二集团普遍在渠道扩展能力上表现出色,用友供应链管理软件是以计划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建立产销平衡的计划体系,围绕客户订单和市场预测,更加灵敏、更加快捷组织职能部门的业务协同,支持供应商、外协厂、客户、分销商通过门户与企业实时共享业务信息,减少供应链沟通成本,实现产业链的高效协同。用友供应链管理集进货、销售、库存等物流业务管理和简单财务核算于一体,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应对市场变化,支持企业稳定、安全、成熟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浪潮供应链管理SCM着 重于“协同运作”理念,提供统一的协同商务平台,协同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客户、分销商以及合作伙伴,使其组成一个“虚拟联盟”,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在生态链上的每一个实体,协同配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实现产业链的共赢。在大型集团企业供应链管理方面,浪潮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将中国航天科技、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大连船舶、江南造船总厂、天津医药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收入囊中。

第四章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行业市场宏观环境PEST分析
   第一节 政治环境
  中国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有了显著的成就。首先,从与政府及行业协会相关人士意见来看,都更加重视对供应链管理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并从战略高度确立了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例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2004年明确地指出: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物流业的发展更依赖于供应链理论指导,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之间相互关系的混淆和误解(例如将二者混为一谈、甚至把供应链管理看作为物流管理的一部分);丁俊发副会长还在2004年秘书处工作总结会上提出;“要建立供应链体系,优化供应链管理,要在不同层面上都应当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来认识和运作。跨国企业已从采购战略、物流战略进入供应链战略,这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精髓是实现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实现物流的快捷高效的配送和整个生产过程的整合,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等等,为中国供应链管理应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次,中国企业在2004年中对供应链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变。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2004年专门对制造业企业进行了调查,供应链管理被企业高层管理者列为首要改进位置的占到了48%,居于首位。这表明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已开始被经营管理层所接受。在我国较早开展供应链管理的首先是那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企业,如戴尔、摩托罗拉、IBM、西门子、百事可乐、上海通用等,它们将其国外供应链管理的经验带入中国,率先奏响了应用的号角,并将其在国内外的业务链接在一起,纳入整个全球供应链加以管控。随后,我国一些在市场竞争大潮的风口浪尖上的本土企业,如联想、华为、海尔、宝钢等在企业内部成熟应用ERP后,在其企业的内部与外部开拓性的引入供应链管理,步入了中国供应链管理的前列,并带领其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行业供应链。2004年,海尔就全面开展了从产品研发、供应商关系管理、定单处理与履行、生产、物流、一直到销售与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全面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等的“端到端”的全程供应链流程的梳理与优化,并准备在2005年全面部署供应链系统;华为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也在2004年正式上线运行,等等。这都将掀起中国新一轮供应链管理的高潮。

  最后,中国的理论研究界和媒体也加入了供应链管理培育和推广的大潮。许多研究机构、高等学府在2004年充分认识到了供应链管理的科学性和重要性,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和进行相关的学科建设,有些学校还专门设置了供应链管理方向的博士学位培养项目;各种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专业书籍等的举办、发表和发行在2004年更是层出不穷、大大多于和优于往年,争相为供应链管理作出新贡献;广大媒体也更加体会到供应链管理的社会效益,2004年在新闻报导与知识传播方面也给予了更大的关注与支持,争相开辟供应链管理的专栏报道和讨论,。这些都是2004年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借用美国埃森哲著名供应链专家罗伯特.伊斯顿的一句话:“中国的供应链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发生着引人注目的变化。”

  然而,从总体而言,由于中国供应链管理起步较晚,由于受到市场环境、企业运作模式管理不成熟、企业家对供应链管理很不熟悉,SCM软件成本高等 因素的制约,还存在这许多问题。借用罗伯特?伊斯顿的另一句话来说:“中国供应链的管理今天面临6个重大挑战:地域差别、基础设施、海关的效率和透明度、政府机构和规章制度、假冒伪劣现象、文化和商业方面的制约因素”。长期以来,供应链上一直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有:1)缺少供应链上前向的预见性。下游需求不明、无法掌握客户的真正需求、牛鞭效应严重。上游供应不稳、无法掌握供应商未来的供给能力;协同性差,企业间、企业各部门间信息不共享、业务不协同、导致大量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上同层次间难以实现调拨转运和互通有无,无法实现共担风险;2)供应链上的计划不准。企业/部门的计划由于需求掌握不准和缺少快速优化确编制计划的工具、编制速度慢、计划不准确,无法满足真实的市场需求和变化,重排计划困难,响应速度慢。无法实现跨企业的联合协同计划,各环节上存在业务衔接失误和滞后,无法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低;3)库存高:整个供应链上的需求、供给与资源约束三者间无法实现动态的平衡、信息滞后、流程缺乏连贯性,缺少有效的伙伴策略、合作方式和SCM管理工具,只能以高库存来维系市场和客户;5)响应速度慢。缺少供应链决策与优化工具,无法及时把握市场机会和快速地作出反应,对预防和快速处理例外事件的能力差,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响应能力差,定单履行率低;6)纵向一体化 管理:企业采取“小而全”“大而全”的策略,将各种生产与经营资料、各业务环节都控制自己手中,形成了庞大、臃肿的超级组织结构,缺少有效的竞争优势;7)供应链网络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和物流过程的设计未考虑整个供应链的合理性、运营成本高,整个分销网络没有实现优化设计和持续改进、上下游网络设施与物流作业设计衔接差,无法实现协同运作,影响了流程的顺畅性,供应链的配置与管理不合理,没考虑到整个供应链的资源;供应链的竞争衡量失真,缺乏供应链管理绩效的衡量标准和指标。

   第二节经济环境

严格地说,供应链是一个多重业务和多重关系的网络,它囊括了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采购,产品的制造与装配、包装与暂存,产品的运输与配送,分销与销售以及最终交付用户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从供应商的供应商一直到客户的客户。SCM是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对整个链上的需求与供给进行计划、协调、执行、控制、优化和决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内容是从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来为用户和股东增添价值,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用户关键业务过程的管理。中国加入WTO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企业面临国内外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加快对中国的投资速度,纷纷到中国设立或扩大加工基地与研发基地,一大批中国企业也将真正融入全球产业链,有些还将直接成为国际跨国公司的配套企业,这些都将大大加快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加剧中国企业在本土和国际范围内与外商的竞争。在这种新环境下我国的企业和产业必须运用SCM这个管理利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整体优势。

在上个世纪末,欧美发达国家就引入了供应链管理技术,目前财富500强有超过70%的企业都采用了供应链管理,如戴尔、波音、丰田、思科、宝 洁、IBM、沃尔玛等业界翘楚,来确保其竞争优势和领先定位。为了应对新形式下的竞争与合作,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快速流动,中国企业最紧迫的要求就是要运用供应链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实现企业、整个供应链、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资源合理利用,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适应国际上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力求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引进、吸收、消化中力求实现创新。当前,国际上供应链管理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有闭环供应链、协同供应链、精益供应链等,综合起来所要改进的目标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供应链的运营速度 (Velocity)、链上的可预见性(Visibility)和价值(Value),又称为3V目标供应链,它们既可以用来作为改进上述供应链问题的重 要因素,也是供应链管理的3个目标,同时还可以是绩效考核招标。其中,加快运营速度能够在减少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水平,或在保持成本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可预见性即为供应链上的前向洞察力,有了这种可预见性,就能对供应链上的业务及其变化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及时甚至是超前做好准备,在减少额外开支的同时完美履行好各项业务;而增加价值是将供应链转变为价值链,使企业或供应链变成一个真正的快速“ 生钱机器”,其衡量标准是资产回报率,即收入与花费的差值除以资产投入。它要求在增加收入和资产利用率的同时减少花费,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和多获利。

  这3V同样也是中国的企业与供应链在今后所追求的目标。目前,一是欧美日等国家的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制造链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转移,中国更需要有供应链管理这一有力武器来提供竞争能力;二是业务外包趋势,更多企业希望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而需要伙伴合作的协同运作,从内部管理走向外部协同;三是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为了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响应,尽量缩短新产品从设计、生产到上市的时间,需要与合作伙伴在供应链上共同开展并行运作;四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化需求,需要更多的按订单进行设计和生产;五是为了整合供应链系统与网络,实现信息与业务层面的集成,需要将供应链上已有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供应链管理的热点。而且,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管理工具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三节社会文化环境

供应链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的一个理念,目前在中国做供应链的优化挑战比其他地区大很多。一直以来,中国的企业都缺少契约文化,合同的执行与相互的信任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固然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完善所致,但供应链管理没有契约精神怎么会有很好的合作呢?所以说契约文化的缺失是我国供应链管理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第二个挑战是合作精神。中国人做事情喜欢大而全,小而全,我们文化里的这些东西是要花时间去改变的。具体表现在中国的个体户非常有效率,但合作却很没有效率。有个形象的比喻: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说明中国人擅长单打独斗,不擅长合作。但供应链是产业的分工,是一种合作。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每个人都想自己完全搞定,都不放心把工作交给别人,是很难有作为的。在中国,供应链的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实际操作性不强,个别企业在这方面有些成绩的话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可喜的是,现在大家对供应链都有了准备和初步的探索,尽管真付诸实施还要面临文化层面等等阻碍因素,但我相信供应链在中国会有个光明的未来。

   第四节技术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急速增长,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在中国市场也将同比增长。从未来需求来看,中国企业将加大步伐追求成本效益更高的解决方案。改进存货周转率,改善供应链透明度、响应速度以及响应能力。2005年已经实施了ERP的大型企业将以实施SRM、SCM和CRM为主。在供应链上游,将以双赢的理念为指导思想,与供应商结成长期的、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以最低的成本和最短的时间获得策略性的资源,围绕采购与库存控制、大力发展供应链伙伴策略管理与协同,以JIT、VMI(供应商管理库存)、ICH(库存协作中心)等采购管理方式为热点,在保证供给的同时尽量降低库存,从而节约成本、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增强创新能力与市场响应能力,实现赢利最大化;在企业内部,已效益和效率最大化为核心,应用供应链计划SCP、供应链执行SCE等工具,开展精益化的设计、采购、生产与销售,实现低成本、高产出的运作;在下游,将已客户满意为中心,通过信息集成和共享及时掌握客户需求及变化,大力整合分销链,力求需求的可见性与透明性,将以CPFR(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联合库存计划、分销商集成DI等供应链管理策略为热点,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优质及时的服务,以扩大客户群落和市场,提高销售额和利润;在提供客户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成本。

  SCM的应用在2010年将具备4大特点为:实时的可视性(横跨整个供应链)、高度的灵活性(供应和来源的选择)、快速的响应性(针对客户需求 多变和订交货周期缩短)以及快速的新产品上市(根据市场潮流和新型设计)。同时,供应链管理技术也在其他相关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如供应链策略管理、协同管理、射频识别RFID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的支持与推动下,快速发展。

  美国AMR Research于当地时间2009年公布了供应链管理市场的调查结果,“经过若干年静观后,厂商终于为实现供应链目标增加必要的投资”。其它主要调查结果如下。1、拥有众多顾客和多 种供应链管理产品的ERP供应商的营业额将增加11%并扩大市场占有率;2、人们对与伙伴共享数据技术的关注急剧升温,这将有助于供应链管理市场重获生 机;3、RFID将继续成为拉动供应链执行(SCE,Supply ChainExecution)支出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仓库管理系统(WMS)软件的市场规模将大幅扩大6%;4、在供应链执行领域,供应商之间的合并案件将会增 加。

第五章企业分析
  第一节 行业地位

FuturMaster公司创始于1990年,在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为企业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如预测、计划、供应链优化等。FuturMaster供应链管理系统作为全球性供应链管理引擎,目前客户已经遍及五大洲及多个语言国家。FuturMaster供应链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全球化的专业服务,为客户的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提供可视化、可控制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并为客户企业增加商业附加值提供一个可扩展的决策支持系统,并于企业SCM系统实现无缝集成。FuturMaster公司有一支专业的、富有实施经验的咨询团队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能快速便捷为客户提供系统实施,便于客户获得投资回报,从如下方面提高客户KPI:

l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l降低库存

l降低损耗

l提高预测质量

l改善盈利决策

l改善供应量性能及协同能力

FuturMaster公司客户遍及食品及饮料行业、消费品行业、耐用品行业、化工行业、卫生保健/医药品行业、工业品产业、高新技术行业、零售业等行业100余家企业,典型客户为行业领导者企业,如L'Oréal(欧莱雅)、Dior(迪奥)、喜力(Heineken)、Dole、Carrefour(家乐福)等。

  第二节 市场份额

FuturMaster公司2009年收益额为885万美元,在整个供应链管理软件行业中占据极小的市场份额(见下表),但从供应链规划细分市场分析,FuturMaster公司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供应链规划细分市场的领导者。

表1全球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份额排名表

排名

供应商

2008收益额

网址

SCP

WMS

MES/MRP

TMS

*收益额基于公司报表或行业估算
SCP: 供应链规划 WMS: 仓储管理系统MES/MRP: 制造执行管理系统/制 造资源计划TMS: 运输管理系统

1

SAP

$9.42亿

www.sap.com

*

*

*

*

2

Oracle

$7.15亿

www.oracle.com

*

*

*

*

3

JDASoftware

$3.90亿

www.jda.com

*

*

4

ManhattanAssociates

$3.37亿

www.manh.com

*

*

*

5

RedPrairie

$2.93亿

www.redprairie.com

*

*

*

6

i2Technologies

$2.55亿

www.i2.com

*

*

7

Infor

$1.77亿

www.infor.com

*

*

*

*

8

ILOG

$1.75亿

www.ilog.com

*

9

IBS

$1.71亿

www.ibsus.com

*

*

*

*

10

Epicor

$1.38亿n

www.epicor.com

*

*

*

11

Swisslog

$1.22亿

www.swisslog.com

*

*

*

12

SterlingCommerce

$1.15亿

www.sterlingcommerce.com

*

*

13

Aldata

$1.08亿

www.aldata-solution.com

*

*

*

14

Microsoft

$9200万

www.microsoft.com

*

*

15

HighJump

$8500万

www.highjumpsoftware.com

*

*

*

16

AppliedMaterials

$7000万

www.appliedmaterials.com

*

17

CDCSoftware

$6600万

www.cdcsupplychain.com

*

*

*

*

18

ClickCommerce

$6500万

www.clickcommerce.com

*

*

19

QAD

$5700万

www.qad.com

*

*

*

*

20

IFS

$4900万

www.ifsworld.com/us

*

*

供应商

网址

2008年度供应链执行收益

*收益额基于公司报表或行业估算

1

曼哈顿公司

www.manh.com

$3.37亿

2

RedPrairie

www.redprairie.com

$2.93亿

3

SAP

www.SAP.com

$1.37亿

4

Oracle

www.oracle.com

$1.32亿

5

Aldata

www.aldata-solution.com

$1.08亿

  第三节 企业SWOT分析

(一)外部 机会(opportunity)

1、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催生供应链管量软件的发展机会。经历了金融危机,2009年对于一些公司而言是扶摇不定的一年,针对于一份500多位CFO的调查来看,64%的经理人都会首先采取“降低直接成本”的方法来应对金融危机。

2、加入WTO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国加入WTO后,要求企业按照国际规则开展 商务活动, 在企业管理运作上要和国际接轨, 这就加大了企业对先进的管理软件的需求。国外资本进入国内市场, 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 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 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有利于推动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我国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给供应链管理软件产业发展带来强劲的推动力,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继续保持乐观的走势。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势头、安全的投资环境和丰厚的投资回报率,给供应链管理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3、政府的政策扶持为其提供了发展动力。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我国政府要求 “十五”末期, 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要基本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为了推动企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2002年3 月联合发出《关于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 提出“推进管理信息化是促进逐步企业管理创新和各项管理工作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国家经贸委出资187 亿国债资金支持国家重点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 全国包括512家重点企业、120家试点企业在内的多数大中型企业要在2010年前基本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科技部在全国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同时在全国广泛扶植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应用企业典型。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推动, 使企业信息化特别是企业管理信息化进入一个新的高潮。

4、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供应链管理软件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政府有关软件产业发展及软件企业认证和软件产品管理的政策实施进入实质性阶段,政府上网工程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和深化将进一步扩大对于相关软件的需求。据市场研究公司Frost &Sullivan最近发表的研究公告称,全球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2003年的总收入为45.9亿美元,到2010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96.6亿美元。CMP咨询分析认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7.6%左右,到2011年市场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7.7亿元左右。目前, 中国1100万家企业中, 超过100 万家已经具备实施信息化的需求和实施的条件, 估计未来3~5年我国的供应链管理市场规模将在25亿元以上。

5、国内供应链管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供应链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环节多,响应速度滞后。例如流程简化程度不高,客户所需货物不能快速交付。二是变异频发,作业时间长。比如客户收到订货的时间被延误,制造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中断,货物运达客户所在地时发现受损,或者货物交付地点发生差错等,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物流作业时间遭到破坏,物流系统的所有作业领域都极易受到变异的影响。三是库存量大,周转速度慢。这是由于计划一体化水平不高,造成采购计划、生产计划、物流计划、销售计划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这样一来整条链的库存量就会增大,企业的资金占用和周转速度就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四是物流总成本居高不下。其中运输成本是物流成本中一项最重要的项目,但目前运输资源优化整合程度不高,空载率相当高,造成浪费。五是运作质量不达标。物流成本一旦支出就无法收回。事实上,一旦运作质量上出现问题,物流的运作就要重来一遍。比如运输出现差错或运输途中导致产品损坏,企业不得不对客户订货重新操作,这会导致成本的大幅增加。如果产品存在缺陷、服务承诺未能得到履行,物流过程就不会产生任何增值价值,即使有,也是微不足道的。

(二)外部挑战(threats)

1、国际供应链管理软件厂商的有力竞争。国际SCM厂商具有传统优势,且 资本雄厚、经验丰富,介入我国高端SCM市场相对较早,并且软件成熟、性能优越,其软件更具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如SAP。同时国际相关企业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采取种种方式吸引本土SCM的加盟,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这无疑给用友强有力的竞争压力。

2、国内其他SCM公司的竞争。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上半 年中国通用型供应链管理软件SCM的市场品牌结构中,按照销售额份额统计,排名前七位的厂商依次是博科资讯、用友、浪潮、金蝶、SAP、 ORACLE、明基逐鹿,其中博科资讯以13.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用友以10.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浪潮以9.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金蝶以 8.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SAP以8.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ORACLE以7.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六,明基逐鹿以3.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七。

3、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影响了SCM市场开拓,相当数量企业的信息系统运营体系尚不健全,信息管理不规范,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布点数据太少且布局不合理,企业内部各类报表的数据格式不符合标准,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落后从而形成大量信息孤岛,信息工作人员技术素质不符合要求,企业全员信息化程 度低下,大量有价值信息资源未得到有效挖掘等。

4、企业管理体制不成熟。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是处于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理念、观念等各方面之中,管理模式也处于探索之中,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这为SCM的实施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由于国内用户旧有管理观念的制约以及缺乏经验,增加了实施SCM失败的概率。

(三)内部优势(strength)

1、FuturMaster拥有较为充裕的发展资金。经过20年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市场积累,FuturMaster拥有较为充裕的发展资金,为进一步拓展市场提供资金基础。

2、供应链规划软件市场中FuturMaster市场占有率最大,在全球SCM规划市场中竞争力排名第一

FuturMaster自1990年创建成为最专业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厂商,并且连续保持到现在,连续15年在这个领域欧洲市场领导者。

在供应链规划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在国际颇有影响的SCM 厂商中FuturMaster的竞争力是最高的,甚至高于国际巨匠SAP。

3、有较高的品牌价值。FuturMaster SCM是欧洲SCM第一品牌,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工具。

4、有一个专业的研发、销售和咨询团队。FuturMaster在法国、英国、中国建立三家分子公司,70余人的软件产品研发、营销和咨询顾问实施专家队伍,对客户的全程服务。形成了在法国建立供应链管理软件产品规划核心团队,中国建立核心研发团队,并在法国、英国、中国建立营销和咨询团队,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态势。

(四)内部劣势(weakness)

1、市场营销范围较窄,综合市场份额较小。FuturMaster主要在欧洲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客户量有限,没有占据较大的供应量管理软件较大的综合市场份额。

2、已投入市场的SCM产品还存在有缺陷。在欧美市场FuturMaster在生产制造企业上有较多的成功案例,但是有一些功能在前后联系中没有相互配套,衔接较差;其应用平台不是客户化平台,不能进行流程配置,不支持与ERP系统的无缝集成,同时也很难适应客户的应用变化。

3、中国SCM咨询师缺乏。由于FuturMasterSCM大多数的咨询、实施工作是由法国和英国公司的咨询团队完成的,中国公司掌握供应链管理知识、有创新意识的专业咨询师缺乏从而实施调研、提供咨询的能力和水平都非常有限,这对SCM顺利在中国实施及成功运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三、FuturMaster SCM软件的战略矩阵及分析结论

(一)FuturMaster SCM软件的SWOT战略矩阵。 从以上对FuturMaster SCM软件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出FuturMasterSCM软件有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也面临着外部的机遇与挑战,现将它们互相结合,形成SO、 ST、WO、WT战略,得到了如下的FuturMaster SCM软件SWOT战略矩阵(见表2)。SO组合战略是抓住机会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为增长型战略,ST组合战略是利用现有优势扩大规模,提高自身的能力为拓展型战略,WO组合战略是通过利用某些外部的机会来弥补企业内部存在的弱点为弥补型战略,WT组合战略旨在克服内部弱点的基础上同时又尽力回避某些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威胁为防御型战略。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让SCM务实地走入实际运用,彻底 解决企业无法实现3V的担忧。

表2 FuturMaster 供应链管理软件的SWOT战略矩阵

机会(opportunity)

威胁 (threats)

1、 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催生供应链管量软件的发展机会

2、 加入WTO及信 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

3、 政府的政策扶持

4、 巨大的市场需求

1、 国际SCM厂商的有力竞争

2、 国内其他SCM公司的竞争

3、 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

4、 企业管理 体制不成熟

优势(strength)

SO战略(增长型战略)

ST战略(拓展型战略)

1、拥有较为充裕的发展资金

2、供应链规划软件市场中市场占有率最大

3、有较高的品牌价值

4、有一个专业的研发、销售和咨询团队

1、 利用政策性激励手段进军SCM行业的高端领域

2、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向中小型企业提供产品服务

3、 注入新的管理理念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1、提高FuturMaster SCM的市场竞争能力

2、继续打造FuturMaster高档品牌价值

3、完善市场管理营造FuturMaster发展的良好环境

劣势(weakness)

WO战略(弥补型战略)

WT战略(防御型战略)

1、 市场营销范围较窄,综合市场份额较小

2、 已投入市场的SCM产品还存在有缺陷

3、 SCM咨询师缺乏,厂商与企业存在沟通问题

1、提高FuturMasterSCM的咨询培训能力,加强咨询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实施成功率

2、向原有财务软件客户升级服务产品

3、不断完美SCM产品及软件各行业的实用能力

1、涉足竞争对手的传统领域

2、继续与本行业优秀产品合并和兼并

3、建立SCM产品风险应对策略

(二)结论。FuturMaster SCM软件的发展当前的位置还是处于SO增长型战略象限,即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内部优势和外部机遇,抓住一切有利条件,不断开发自己适销对路的产品,迅速开拓目标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形成竞争优势。

1、利用政策性激励手段进军SCM行业的高端领域。FuturMaster软件应该利用政策优势与政策支持找准自己的位置,将自己的开发目标瞄准高端产品领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完善,企业信息化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高端SCM产品将是一个发展趋势。

一个软件真正在企业内运作成功,就必须最终摆脱厂商的影响,企业的IT人员经过短期的培训就能对自己所用的软件完全独立进行维护扩展,这对软件厂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支持后台编译、预留与其它系统的接口,采用标准技术等。FuturMaster要想在高端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使自己的产品能够达到这一要求,采用最新的编程语言如4GL;在数据库上,不但支持主流技术,而且还要兼容以前平台的基础上,完全提供多平台服务;能够与多种专业系统存在集成,比如CAD接口、BAR、 CODE(条形码)接口,CNC接口等,使SCM管理软件与其他系统的数据能够平滑过渡,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向中小型企业提供产品服务。据新华网最新消息,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42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它数量多,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抓住中小企业对SCM管理软件的特殊要求,开发经济实用,价格适当的SCM管理软件,特别注意行业特征,让标准化管理与灵活性相结合。在原有的产品的基础上,嵌入个性化特点。

3、向国际SCM市场挑战,力争成为世界SCM的领先企业。一个企业要想有长久的生命力,就 必须与时俱进,发展自己,FuturMaster SCM产品要想获得不断的发展,就必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要实现这些,还得从思想上解放自己,首先要转变的是软件的设计,要注入先进的管理理念,要以引导式的企业管理为原则,不能仅仅是被动式的适应企业的管理,原来的SCM产品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再次是要在功能模块上注重系统的集成与界面的可操作性,要符合国际性的思维;最后,就是在服务上不能针对企业的人员的服务模式,而只能以企业这一法人主体为对象以培育企业的管理理念为重,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FuturMasterSCM生产厂商必须明确自己所处的战略环境,基于原与的市场占有率与产品的品牌效应,对开发的重视甚于市场活动,每年有完整的开发计划,不断地扩展软件的门类。同时针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市场、不同的竞争对手,采取不同的战略决策,只有这样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中才会卓有成效,真正成为国内SCM的龙头老大、客户的忠实朋友。

第六章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根据上述对供应链管理市场分析以及FuturMaster企业市场分析,提出如下几点战略管理策略建议,以在顺利开拓中国市场并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第一节 最大程度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供供应链管理规划专业化咨询服务和最佳实践是FuturMaster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市场最大程度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并进行全球化系统整合,加强全球化资源共享,将法国公司和英国公司的管理经验、咨询经验、实施经验整理成培训教材,并在中国公司进行复制和演进,从而为开展中国市场提供基础。

  第二节 突破企业发展的约束条件

目前,FuturMaster的关键挑战是如何在中国开拓市场并取得成功,本土化也成为FuturMaster发展的关键约束。因此,将供应链管理软件本土化、培训教材本土化、市场营销策略本土化、企业管理体系本土化成为突破约束条件、拓展市场的有力工具。

第三节针对行业发展对企业的营销策略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供应链管理软件的价格弹性很小,产品差异化和技术领先成为企业实现提高供应链的运营速度(Velocity)、链上的可预见性(Visibility)和价值(Value)目标的关键,因此,FuturMaster可制定技术领先战略,以优势的技术战胜竞争对手。

基于4P营销策略分析,价格和促销并不能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因此FuturMaster营销重点可设置在产品和渠道方面,通过改善软件功能和性能、提高咨询服务的专业性,并建立分销渠道以打开中国市场。

参考文献:

韩伯棠:战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苏尼尔.乔普拉: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资料:

来源自从www.baidu.com搜索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等相关的论文及网页材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0328.html

更多阅读

条形码仓库软件系统 仓库条形码管理系统

条形码仓库软件系统——简介企业现状概述:现在很多企业仓库管理还是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基础上,所有的出入仓数据都得由仓管员逐个录入数据,这种仓库管理作业方式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许多出入库数据不能在系统中及时得到更新,在系统管理上也没

声明:《FuturMaster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战略分析报告 scm供应链管理系统》为网友雨的印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