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圣经中的音乐二 圣经音乐下载

原文地址:圣经中的音乐(二)作者:蒲公英的一片天空圣经中的音乐(二)

为上帝而创作的音乐

当以色列民变成定居民族后,机构便开始发展起来了,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建造一所永久性的圣所。大约在同时,大量的诗歌和用于宗教仪式上的音乐资料也被编撰在一起,这是以色列建立完善的音乐学院的开始。在修造圣殿之前,编撰这一宗教文学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当约柜被运往耶路撒冷的时候,这一工作已经部分完工(代上15章)。圣经中有证据表明这些歌曲是先知学校的产物。在代上15:17,19和16:4-6,41,42中,我们得知当时有三位音乐方面的领袖。大卫指派亚萨,希幔和耶杜顿(以探)负责音乐事奉。当我们在所罗门奉献圣殿时再次遇到他们和他们的儿子们时,他们的工作被介绍为是“他们在琴、瑟、钹的伴奏下说预言”(代上25:1。中文和合本圣经翻译为“弹琴、鼓瑟、敲钹和唱歌”)。圣经如此的叙述,就将他们的工作与撒母耳建立的先知学校直接联系起来了。事实上,我们读撒上10:5时,发现这些学生们有一个习惯,就是聚在一起结队出游,“从邱坛下来,前面有鼓瑟的,击鼓的,吹笛的,弹琴的,他们都受感说话。”因此,代上25章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将先知学校的音乐与宗教活动同圣所的音乐事奉联系在了一起。以色列圣殿中卓越的音乐领袖们,诸如大卫、亚萨、希幔与以探似乎都曾在就读先知学校时受到过良好的诗歌与音乐方面的训练。他们的名字也往往出现在诗篇的序中,成为诗篇的主要作者。

圣殿中的音乐不是在不经意中偶然制作的。地方与场合的神圣性反映在了耶路撒冷圣殿对音乐组织所给予的关注上。

历代志上的几段经文所描述的有关音乐方面的组织令人印象深刻。这一音乐学院包括了4000人(23:5),其中288人是专业人才(25:7),轮流在圣殿事奉。

[转载]圣经中的音乐(二) 圣经音乐下载

我们看到其中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有老师也有学生,他们都为了事奉主而接受了音乐训练并能熟练使用音乐。根据他们的特长,音乐家们被分成了不同的行业群:希幔掌管吹号的(16:42):耶杜顿(以探)掌管琴瑟(25:3);基拿尼雅是歌唱者们的首领(15:22)。这三位领袖都使用钹来指示各种不同的行动或行动中的改变,他们都在大卫的指挥之下(25:6)。大卫以其作曲家、作家、演奏家及乐器制作者的身份而闻名遐迩。根据塔穆德(Talmud),音乐方面的训练一直会到25岁或30岁。然后他们会从事音乐工作到50岁。圣经中还提到了乐器的制作及保养。圣殿中有专门存放乐器的房间及奏乐时的服装,这些房间也为利未人中的音乐家们提供住宿,方便他们在圣殿“昼夜供职”(代上9:33)。他们的责任包括“常常事奉耶和华,”先在约柜旁,然后在祭坛旁,“一日尽一日的职”(16:37)。圣殿音乐家们的主要工作目的是为每日的献祭伴唱诗篇,并为一些特别的日子及节期创作音乐。

当人想到献祭时有音乐伴随这一点时,会让人感到此举的非同寻常,甚至颇不相称。献祭本身是暴力行为,而死亡会给人在视觉和情感上产生难过的经验。然而,上帝却毫不犹豫地为这一行动增添了一份美与情感,而将本来痛苦的经验予以改变与升华。当献祭在进行时,利未人会在一旁吟唱上帝的爱、怜悯与信实,音乐使这一经验变得更强烈,让以色列深深地明白其中的属灵教训。另一类似情况发生在上帝决定采用歌唱与乐器演奏的音乐来将律法教导给以色列民时(申31:19-32:1-47)。对我们来说,律法是一种枯燥生硬的东西,但上帝凭着他的智慧与爱,将律法用歌曲的美包装起来,为以色列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式去热爱律法,并牢记它(参诗19:7-10)。就好象是献祭或律法的“客观性”需要与人类经验的感性与主观性相结合才能成就一种身心灵完全参与其中的经验似的。诗篇就是这样一种综合经验的极好例子:它们在谈论创造、历史、律法、预言及审判时,采用了诗歌及表达情感的主观词汇。

在以色列民户外的活动中,这一美的成分也有所体现。当约柜在被运往耶路撒冷的途中时,伴随着它的是隆重的游行队伍,其中有歌唱者们,跟随其后的是弹琴鼓瑟的,还有吹号的,敲钹的,吹角的。他们穿着细麻衣,和着乐器的伴奏,唱着欢乐的歌(代上15:16,28),人们的欢呼呐喊声也一路伴随着他们。后来,在奉献所罗门圣殿时,庆祝的行列再次包括了无数的音乐家们(代下5:12-13;7:2-6):“歌唱的利未人. . . . . .敲钹,鼓瑟,弹琴,同着他们有一百二十个祭司吹号。吹号的,歌唱的都一起发声,声合为一,赞美感谢耶和华。吹号,敲钹,用各种乐器,扬声赞美耶和华说,耶和华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这一盛会持续了整整两周。后来,还会再有一次类似的盛会举行,同这一次的一样隆重,就是在以色列被掳回归为耶路撒冷新修的城墙“欢欢喜喜地”行告成之礼时(尼12:27)。队伍庞大的唱诗班将分两队在城墙顶端的两边相对而立。第一队唱诗班由以斯拉带领,他身后是犹大的诸首领;然后是手持号筒的祭司们,以及弹奏乐器的乐师们。第二队唱诗班后面跟着尼西米带领的以色列民的一半人。当这两队唱诗班在护卫门前相遇时,他们便在一起合唱,向主献上感恩(尼12:27-40)。

单单看到古以色列民怎样组建他们圣乐的这些片段就已经令我们难以忘怀了。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在以色列民族举行的盛大庆典中,音乐占了主导地位,而不只被看成是崇拜的附件而已。但是当我们注意演奏者们的动机,及他们音乐创作的指导思想时,我们便看到了圣经音乐的关键。

圣经音乐华丽的外表不是为了渲染财富与权力的属世画面。相反,它们乃是为了荣耀上帝,并承认他的伟大与至高无上。当我们进一步查考圣殿事奉之预备及操作的动机时,我们就会找到圣经中音乐创作的目的。

圣经中最特出、最中心的思想是:音乐是以上帝为中心的活动。这一点不仅能够从宗教礼仪文学的核心—诗篇中一些特殊表达语句中看出来,更能从圣殿的事奉中窥见一斑。

诗篇反复强调音乐不是为了听众或音乐家们的享乐而创作的,而是为了崇拜上帝。圣经中乐师们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谈论上帝,他们创作音乐也是针对上帝的:“我要一心称谢你耶和华。我要传扬你一切的奇妙作为。我要因你欢喜快乐。至高者啊,我要歌颂你的名”(诗9:1-2;27:6;30:4;81:1;98:1;105:1-3)。这里的音乐创作是神本主义的,颂赞性的,完全聚焦于上帝的。同样的原则也印证在启示录书中。在那里,围绕着上帝宝座的生灵们敬拜他,并向他歌唱:“我又看见,且听见,宝座与活物并长老的周围有许多天使的声音。他们的数目有千千万万。大声说,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启5:11-12;参7:9-10)。

从圣殿乐师们所站的位置,也能看出上帝是音乐的焦点与受纳者。圣经和塔穆德为乐师们怎样在祭坛旁事奉提供了详细的记载。虽然今天乐师们往往是面对会众,从姿态上看似在为会众弹奏和歌唱,但在圣殿时期,乐师们不是面对会众的,他们站在祭坛两旁,彼此相对:弹琴鼓瑟的利未人站在祭坛的一边(代下5:12),吹号的利未人站在祭坛的另一边,两队人相对而立。当献祭时,他们对着祭物奏乐,以此表示他们完全是为上帝的荣耀而奏乐。

但圣经中的乐师们并不满足于只为上帝创作或演奏音乐,他也想保证他的音乐蒙上帝悦纳:“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诗19:14;也见诗104:33-34;以及新约的罗12:1)。我们在这里所看到的不是为了取悦或款待会众和乐师本人,而是一种刻意的努力,要创作配献给上帝的音乐。

这一刻意性体现在圣经记载的一些音乐事奉的要求上。在任命利未人作圣殿乐师的问题上,就已经表明了该事奉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利未人忠于上帝,没有随从其他以色列人拜金牛犊,他们才被分别出来,负责圣殿中的各项事奉,其中也包括了音乐事奉。

为主作乐需要熟练的技巧(诗33:3)。圣殿中不同乐队的领袖们的蒙选召都是因为他们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利未人的族长基拿尼雅是歌唱人的首领,又教训人唱歌,因为他精通此事”(代上15:22)。当我们追溯到会幕的建造时,我们注意到这一资格是参与建造会幕的任何一位艺术家所必需具备的。他们不仅被上帝的灵充满,也“有智慧、聪明、知识”(出35:31)。有趣的是,这段经文(出35:31;36:2)谈论的是建造会幕的工头比撒列与亚何利亚伯,而其中所使用的“巧”字竟出现了五次之多,似乎是在强调,当我们在处理有关上帝圣殿的事工时,除了有圣灵之外,还必须有能力、技巧与专业知识。

同样,圣殿中掌管音乐的领袖们还负责将音乐艺术教导人。如此,就表明他们关注质量并希望取得最佳效果。单单凭才干还不够,才干需要得到发展,需要被雕琢,以日臻完美之境。代上25:6,7谈到了在大卫“手下”工作的音乐领袖们,说“他们和他们的弟兄受训,并在为主的音乐上有熟练的技巧”(中文和合本译为“他们和他们的弟兄学习颂赞耶和华”)。音乐是为耶和华上帝的,是为了蒙主悦纳,因此,它必须经过精心预备,认真弹奏,好叫它“配”献给主。

圣经没有给我们列一个清单,说明那些音乐是“好的,”那些音乐是“邪恶的。”而且,我们看到同样的乐器(琴与瑟等)可以被用来达到神圣的目的,但它们也出现在罪恶的场合中,是遭到先知们谴责的场合。其实,圣经所注重的是音乐的方向与目的。圣经将音乐与美的事物相连,并给我们明确的使用音乐的指示。一旦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明白了圣经音乐的演奏是上帝,并取悦上帝,再谈什么“好”或“邪恶”的音乐就是多余的了。为什么能指导什么怎样。对于音乐的风格问题也是如此。在圣经中有证据表明圣殿音乐局限于某种特定的风格,一种不受文化风俗影响的风格吗?在圣殿音乐事奉中,是否存在着单独一种只适合圣殿的音乐风格?

当我们观察圣殿音乐的习俗,并将它们与当时周围列国的文化风俗相比较时,我们发现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平行之处。我们注意到在犹太人早期的圣殿中,没有使用鼓,但是,相反,琴瑟的使用却占有重要地位。而这两种乐器在同时期的异教圣殿中也有使用,并且在这些异教崇拜中,也没有使用鼓为乐器。这似乎表明在整个地区以及/或时代中,存在着普遍接受的有关宗教乐器的特定观念。另一个宗教习俗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对钹的使用上。犹太圣殿中的乐师们同迦南地的异教乐师们一样,都采用钹来传达音乐事件中的信号。实际上,这一事实说明了圣经中的一个关键原则,是我们应当随时铭记在心的。为了避免与异教混合(syncretism)的危险,现存的概念与象征性事物都会经历某种改变或意思上的重新诠释。比如早期文献中(撒下6:5)用来表示“钹”的字是tseltselim,该词传统上是与迦南地的异教狂欢联系甚密的。在后来的文献中(代上13:8),这些钹就被冠之以不同的字眼了,metsiltayim,这样做的目的或许是为了避免任何异教风俗的意味。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知道,圣经的作者希望毫不含糊地描述一项宗教活动。虽然我们注意到,在以色列与异教的崇拜中都使用相似的乐器,并拥有相似的音乐习俗,但如果,某种乐器的使用及其象征意义会让真宗教存在与异教混杂的危险的话,那么,这一特定乐器的意思及其所象征的意义就会被刻意地改变,以适应不同的宗教背景。虽然以色列民采用了周围民族的文化模式,但该文化模式中的某些成分会被重新诠释,以便产生合适的音乐。

圣经中的音乐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观察到音乐也随着时代而变迁。例如,第一圣殿中的乐器有琴、瑟、钹和号筒。有文献表明,第二圣殿事奉中就在以上的乐器中又出现了长笛与鼓。同样,当我们来到新约圣经时代时,我们观察使徒时代教会中的音乐,就注意到在“老的”音乐习俗之上又有新的增添。圣歌(Canticles),就是一种“新”的音乐风格,也就是赞美诗(见弗5:19中的“颂词”)。我们在这里观察到的是一种十分寻常的现象,在圣乐的发展史中比比皆是:新的经验必然产生出新的表达方式。这里,这一新经验是基督的生平及工作带来的。的确,在历史学家小普林尼(Plinythe Younger)给皇帝图拉真(Trajan,约公元111年)的信中,他将赞美诗的吟唱与基督直接联系起来:“他们通常会在特定的某一天天亮之前聚会,为了歌唱基督,就好象他是神一样。”

圣经中的“圣乐之声”带有浓重的分别为圣的思想。这一点可从对乐师们的选择上,对音乐的演奏上,或圣殿事奉中某种乐器的不予使用上。这一切的事实都传递了一个思想,就是:在整个事奉中,存在着一个精心选择的过程。宗教仪式经文的传达方式也说明了这一点,就是,它们是被吟诵出来的,而不是被说出来的,吟诵经文是古代的普遍习俗。因为“特别”的语言才能使平凡得到超越。

毫无疑问,圣经中的音乐被看成是从上帝那里来的恩赐,并应当存着敬畏的心归还给他,就是,存着敬畏的心演奏,当作可蒙上帝悦纳的祭物献上。它不是为搞艺术而存在的艺术,而是为上帝而存在的艺术。对圣经中的乐师们来说,他/她最高的艺术造诣就是将自己献上,为上帝而歌唱,而弹奏,并蒙他的悦纳。诗篇137篇讲述了希伯来乐师们被掳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心态,同时也言简意赅地总结了圣经对音乐的观点:“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诗137:1-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102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路由器中的WPS是什么意思? 转载是什么意思

原文地址:路由器中的WPS是什么意思?作者:雨中漫步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使用上了无线路由器,在家中搭建属于自己的无线网络。然而默认情况下无线网络的接入与数据的传输是没有任何安全保证措施的,非法用户可以轻松连接无

转载 成语中的文言现象 隆中对文言现象

原文地址:成语中的文言现象作者:锦绣林海成语中的文言现象成语这种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言约意丰,表现力强,是语言园地中的长青树,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深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典籍,保留了许多文言词的读音、写法、意义

转载 人际关系中的“回音壁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值得思考原文地址:人际关系中的“回音壁效应”作者:沈阳若水心理咨询人际关系中的“回音壁效应”沈阳若水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汤玉龙我生长在南方的山区,小时有事要找妈妈,妈妈在山脚下做农活,便远远高喊:“妈……妈……”有时你会听到有另

声明:《转载 圣经中的音乐二 圣经音乐下载》为网友小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