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往西的一条街,也是北京现在很有代表性的风情街,那就是烟袋斜街,烟袋斜街的来历大家往下可以看一下主妇整理的简单资料。这条街跟锣鼓巷一样,在什刹海地区都很有名,不过烟袋斜街比起锣鼓巷似乎规模和特色都稍逊一些,这条街也不是很长,所以主妇那天逛地安门大街的时候,就一并连这条小街上的各色景致拍了下来。
牌楼和街的店面都经过整修,现在看起来似乎古老的味道少了一些,而更纯粹为了迎合游客。
这里的老房子看起来还蛮有感觉
这家店的广告很猛,除了香港只有这里能喝到哦,是一家港式饮品店,他家有名的是丝袜奶茶、招牌奶茶、黑加仑奶茶,有机会可以去试试看。这家西餐吧里面布置的挺有情调,不过这种地方的西餐吧,大概也就是糊弄糊弄老外了。
老北京小吃店,爆肚、炒肝、羊汤等等,来北京旅游的可以试试这里的北京小吃。
这也是个小餐吧,门口的广告语:无意成佳藕,不大明白,那意思大概是随缘?碰上就碰上,碰不上就算?小资情侣们可以试试,是泰国菜
不知道为啥,这沙县小吃在很多地方都开,特别在一些城乡结合部,就跟成都小吃一样,连锁店比比皆是,只是开到这里,感觉有点怪怪的。
喜欢门口这调调,铺着一小桌的虾皮,还有那个瓷罐罐的酸奶,倒真有点自己家的感觉。
开始以为是个旅馆,其实也是家餐厅,因为是在小院里,据说在这条街上算挺火的一家,菜式是杂菜,中西餐都有,推荐的菜:照烧柠檬鸡、扇贝、鳗鱼柳川锅、蜜酥牛蒡、天堂鱼头、土豆泥等
这家是烤肉季的小吃外卖窗口,它身后差不多就是它家的本店。如果没机会品尝正店,买些小吃回去也不错,这也是代表北京风味的一家老字号了。
特别喜欢这样突然的回眸间,一条小巷展现眼前,里面堆的七七八八的杂什,想象着,如果推开门,你可能看到里面的老爷爷老奶奶操着地道的京腔跟你侃两句,那感觉会让你一时间迷醉。
这家是台湾小吃店,据说老板还给讲台湾历史,味道还算地道。
这家臭豆腐挺有名,不过被它雷到的不是臭豆腐,你看看这门口这些招牌,又是臭豆腐、又是香港咖喱鱼蛋、灌肠、还有辣鸭脖还有烤串,桌边还摆着些纪念品,晕啊,它家真是多种经营的代表!
这家在烟袋斜街最西口的灌肠店,看起来还不错,灌肠还真是找些小店更地道,又让主妇想起以前西单把口那家老爷爷开的灌肠店,真香啊!
这是出了烟袋斜街,对面的各式餐吧,这些就没什么特色了。
这家不用说,是什刹海上最有名的老北京风味老字号,都非物了,主妇觉得它家的烤肉也就是那么回事,但每次去必不可少的是点麻豆腐,真的非常好吃,当然吃不惯这一口的就可能不喜欢了。
烤肉季店前的石狮子都这么气派
旁边的一条胡同,有些小杂院,很有味道
这是家越南菜,如果想品尝一下异域风味,可以去吃吃看。
树影下的轮椅,看起来像是自己组装的,让人多了些温情的联想
主妇没机会住过北京的大杂院,不过这样的镜头在大杂院里可不鲜见。
这是拐到烟袋斜街南边把角的一家爆肚店,以前很地道,不过现在装修了,为了做游客生意,味道和价格都有变化,那老北京的味道恐怕是找不回来了。
烟袋斜街历史资料: 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书记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
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这样的标志真可谓生动形象至极。在烟袋斜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双盛泰"烟袋铺,门前竖着的木雕大烟袋,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饭碗一般,金黄色的烟袋锅上还系着条红绸穗,十分醒目。这"双盛泰"的大烟袋真称得上是北京同行业中的头号大烟袋了。
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于是“烟袋”的街名随之而来,烟袋斜街的名字也越叫越响,一直流传到今天。
今天先到这里,明天请继续收看2
更多的探店文章:
北京老字号:小肠陈饭庄
北京第一家个体户餐厅:悦宾饭店
儒宴:文化着的美食
厦门吃印象
去吃九门胡同了~~
台湾菜的精彩创意:国宝做成菜
祖母的厨房
辣滋味:望京一号
探寻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绝
馋死人的餐博会
水立方--美食节
探店:都一处饭庄
被雷倒的搞怪餐厅
探店:地安门大街上的各色食店
最小资的蛋糕和最出名的海鲜自助
清凉之旅:从古桑园到西瓜园
探店:最不起眼的也是最招人的陕西地道面馆
另:本周德清源的活动已延期,请大家互相转告,何时进行请大家继续等通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