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海那边》——来自家的呼唤 来自泥土的呼唤简谱

舞蹈《海那边》

——来自家的呼唤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这是著名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把“祖国大陆”与“台湾”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又表达了台湾人民和大陆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的思乡情怀。联系《海那边》这个舞蹈作品,也可以说,余光中就是海那边其中的一个兄弟。

舞蹈《海那边》——来自家的呼唤 来自泥土的呼唤简谱

《海那边》由郭峰、种俐俐编创,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和厦门戏曲舞蹈学所共同完成,在第六届全国舞蹈大赛中,是唯一一个以海峡两岸为题材的作品,获得群舞创作二等奖、群舞表演一等奖、观众最喜爱的节目奖和观众最喜爱的演员奖四项殊荣。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由于蒋介石率国民党逃到台湾,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在史料中记载,国民党战败后率军政经文各界人员及眷属约150万~200万人退到台湾,把台湾作为反攻大陆的“复兴基地”,实行戒严管治四十年。
    一湾浅浅的海峡,不断翻滚的波涛,蓝色的天空,洁白的云彩,自由飞翔的海鸥,往来穿梭的风帆,和眼前近在咫尺间的岛屿,一幅幅祥和的画面,却勾起了海这边的人们对童年兄弟之间美好的回忆,和沉痛的思念……

舞蹈的开始,随着由远而近的波涛声,演员们井然有序地跑到舞台上,站成整齐的一横列,一双双怀揣着迫切、期待之心的眼神,凝视着海的那边……由此开始演绎、诉说一段难以忘怀的儿时的回忆。

"多年已不见,亲爱的兄弟,你是否还象小时候一般顽皮,红扑扑的脸上冻住的鼻涕,风中传来是妈喊我们回去,我们却喜欢巷口的葫芦串,手里的钱是从家中的柜子偷的,我们躲在角落抽的第一口烟,在岁月中升起/已越飘越远,后来你走了,离故乡远了,到海的那边,一晃就是几十年,慢慢你长大了,慢慢你有了钱,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你说你很想家……"

这首词来自刘三藏所创作的歌曲《台湾,我的兄弟》,这首搡合有说有唱的歌曲,配以与舞蹈主题吻合的,既有现代感又非常生活化的舞蹈语汇来阐述,一下子就让观众感觉到《海那边》的舞蹈语言相当人性化,新颖而不落俗套。尤为可贵的是,这种"娓娓道来"的肢休语言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一种亲情的浸润。

童年的回忆就像令人回味无穷的甘醴,顽皮是小时候共有的天性,红脸蛋上冻住了的鼻涕,远处传来妈的呼唤,从家中柜子偷钱去买巷口的葫芦串,和与同伴第一次躲在角落抽烟,这一切的一切……在儿时与同伴间的每件事儿,都是显得那样的天真,又是那样的充满乐趣。

然而,两个伙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个在海的这头,一个到了海的那头,从此,中间隔了一湾长长的海峡,这湾海峡其实很短,短的近在咫尺之间,这湾海峡说长也很长,长的就像是一艘漂泊在汪洋中的小船难以找寻边际。这一切美好的回忆都在随着波涛声渐渐远去,一晃就是几十年,海那边的你慢慢长大了,过上了好的生活,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却总能从各种媒体上获得你的消息,你说你很想家……家是什么?家是离家游子避风的港湾,家是指引游子归家路的明灯。

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都有着一个特殊的情节,那就是“归根情怀”,远离故乡的游子,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台湾人民与大陆长期处于隔绝状态,那就不得不使万千的台湾同胞对于祖国大陆的无尽思念。

随着故事的发展,音乐的节奏逐渐变得舒缓,台上演员分列成两个竖排,台中两道惨白的光束,照见一对相思难见、悲痛欲绝的兄弟,当亲情浓到无法化解,忽然晴天一声霹雳,原本拥抱团聚的母子、父女、兄弟、姐妹、恋人们被迫分离,撕心裂肺的哭喊……

情感积蓄愈发浓烈,升至沸点引起爆发,“本来就是血脉相连为什么要断成枪管,本来就是万里晴空为什么要掠过炮弹,本来就是兄弟姐妹却要苦苦相残,本拉就是美好家园为什么要仰望长安,抛开所谓政治观点意识与形态,我们好好坐下认认真真谈一谈,为了我们的李白我们的桃花源,我们同一个祖先。”

对于大陆来说,台湾是海的那边,而对于台湾来说,大陆是海的那边,然而,无论是海这边或是海那边,都有着一种共同的期盼,那就是团圆。当心中的纠结愤怒发泄的淋漓尽致的时候,动人煽情的歌声又缓缓地在人们耳边想起,“谁看见我的兄弟他叫台湾,谁帮我填平那道海湾,日日的思念,夜夜的难眠,只能留下,灯一盏。”歌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痛彻肺腑。望眼欲穿的思念变成了众人的期盼和呼唤……

这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作品,对于一个作品的成功,在舞蹈动作设计上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以及是否能够引起台下观众的共鸣。《海那边》做到了,它重重的叩击了人们内心的痛处,那一颗颗高度具有民族认同感的爱国之心。

参考资料:余光中《乡愁》

刘三藏《台湾,我的兄弟》

曾若虹 海峡情深意悠悠--记群舞《海那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2004.html

更多阅读

《巴黎圣母院》人物设置的圆形结构 巴黎圣母院人物介绍

《巴黎圣母院》人物设置的圆形结构——从克洛德和伽西莫多来谈摘要:《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的代表作之一。本部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原则:圆形对照。以主人公爱斯梅拉达为圆心,以克洛德、伽西莫多、弗比斯、甘果瓦

声明:《舞蹈《海那边》——来自家的呼唤 来自泥土的呼唤简谱》为网友短发郁夏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