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巴鱼鮟鱇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老人鱼 习性及做法

鮟鱇鱼曰:-都长成这个模样了,叫撒还有啥关系噻!!!





鮟鱇鱼,俗称结巴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等,鮟鱇是鮟鱇目硬骨鱼类的俗称;鮟鱇鱼又叫老人鱼,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似老人咳嗽。鮟鱇为中型底栖鱼类,一般生活在海平面以下2—500米的海底深处,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浅海水域,沿岸大陆架的海底,如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均有分布,个别种类生活于深海,且素有海洋怪物之称;常半埋于海底沙泥中,露出大口及眼睛,潜伏不动。不合群。



潜水爱好者以及从事海下摄影的科学家时常与这种诡计多端、食欲贪婪的鱼不期而遇。人们在漆黑海底可以见到色彩斑谰、身披条纹的鮟鱇鱼涌入海藻丛中,只把头顶上那个鲜嫩的蠕虫般的鳍刺显露出来,不停地摇摆以期诱惑猎物上钩, 生活得极为安乐。



由于鮟鱇鱼擅长伪装,难以发觉,更难以识别。它们有的色彩艳丽,有的呈桔黄色和红色条纹,而且大多数鮟鱇鱼可在几分钟内变换体色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所以很难被人发现。美国华盛顿大学动物学家西奥多·W·皮兹克曾长达15年专门研究遍布世界各地的各种鮟鱇鱼。他发现鮟 鱇鱼利用头顶上的鳍刺作为诱饵,有些色彩亮丽的单色鮟鱇鱼头前伸展的棘状突起似一根吊杆,来引诱猎物上钩。因具有此技能,它们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皮兹克 的研究工作颇有成果,已将165种鮟鱇鱼分别纳入现今已知的41个分支亚种中。

巧妙的伪装大师



多种鮟鱇鱼的胸鳍和腹鳍似乎更适合爬行而非游动,海下摄影师弗雷德·贝文丹姆就曾见到鮟鱇鱼在海底一步步迁移逼近猎物的情景。有位诗人曾这样描述这种怪诞的海鱼:“皮肤非常松软,步覆蹒跚……巧施诡计屡屡得手。”它们成功生存的秘诀,就在于头顶上耸立的棘状突起颇似小诱饵。鮟鱇鱼除适时变色适应环境外,其生存绝招还在于身上的斑点、条纹和饰穗,俨然一副红海藻的模样,尤其那种身披饰穗的鮟鱇鱼,更擅长潜伏捕食和逃避天敌追杀。

~~奇葩!“提灯女神”~~
结巴鱼(鮟鱇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老人鱼)习性及做法

胖胖的身体、大大的脑袋、一对鼓出来的大眼睛、大嘴巴里长着两排坚硬的牙齿,相貌十分丑陋。它不仅长相难看,就连它发出的声音也好象是老爷爷咳嗽一样;全身惟一的亮点就要算头上的那盏小灯笼了。那么这个小灯笼到底是干什么的呢?漆黑的海底,一群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动,无忧无虑地寻找着食物,只见深海处 一闪一闪的亮光,吸引了鱼儿们的目光,“好奇心”的驱使,使鱼儿游向发光处,它们却不知道这时危险就在它们的面前。鮟鱇鱼正在深海中休息,头上的小灯笼时 不时地发出亮光,这时发现远处一群小鱼向这边游来,它不动声色,当小鱼游到面前时,就突然张开自己的“血盆大口”,把这群小家伙吞到了肚子里。

生物学上把这个小灯笼称为拟饵。小灯笼是由鮟鱇鱼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前段好象钓竿一样,末端膨大形成“诱饵”。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 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作用进行缓慢的化学氧化而发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鱼都有趋光性,于是小灯笼就成了鮟鱇鱼引诱食物的有利武器。但有的时候也会给它惹来麻烦。闪烁的灯笼不仅可以引来小鱼,还可能吸引来敌人。当遇到一些凶猛的鱼类时,鮟鱇鱼就不敢和它们正面作战了,它会迅速的把自己的小灯笼塞回嘴里去,顿时海洋中一片黑暗,鮟鱇鱼趁着黑暗转身就逃。本身冲着鮟鱇鱼来的大鱼,在黑暗中也无所适丛,只得悻悻离去。不是所有的鮟鱇鱼都有这个小钓竿,雄鮟鱇就没有。一般雌鮟鱇的体形较大,而雄鮟鱇却相反,只有它的六分之一大。





南非鮟鱇鱼-看那大嘴和大耳朵

吓人的大嘴巴面对威胁,一种长相似肉瘤的鮟鱇鱼立即支立起胸鳍并张大嘴巴,摆出一副吓人的防御姿态。捕食时,鮟鱇鱼的嘴巴张得更大,是平常的12倍,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口将猎物吞食腹中。捕食速度如此之快,以致于附近的猎物未能察觉其同伴已葬身鱼腹中了。鮟鱇鱼无论大小都异常贪食,一种抹灰板大小的康默森氏鮟鱇鱼,可吞食其体长2倍的猎物,饥不择食时 甚至还以同类为食。

有趣的生息繁衍条纹鮟鱇鱼的交尾行为短暂而有趣。雌鱼排泄出若干枚成片凝胶状卵子,用以吸附随海水浮动的雄鱼精子。随后,受精卵上浮到水面数天,再沉落海底,直到胎儿孵化出来。在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发现为数不多的鮟鱇鱼,它们以另一种方式交配。这种表皮光滑的雌鱼排出的卵子, 比其他种类的鮟鱇鱼数量较少但个头较大。交尾后一方呵护受精卵直至它们孵化成鱼。鮟鱇鱼守护的雄鱼或雌鱼利用体态丰满、逗人喜爱的受精卵招引好奇的猎物上钩,一举吞食。 鮟鱇鱼遍布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然而这种擅长偷袭猎物的鱼仍然需要人类保护,因为其生存环境正在恶化。

【外形】

美洲鮟鱇

体长从7.5厘米到120厘米左右,由物种和性别决定。体平扁,躯干部粗短。体柔软、无鳞,背面褐色,腹面灰白色。头及全身边缘有许多皮质突起。



鳍鮟鱇鱼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与一般鱼不同,由5~6根独立分离的鳍棘组成(6根是黄鮟鱇,5根是黑鮟鱇)。前两根位于吻背部。其顶端有皮质穗。第2背鳍与臂鳍均位于尾部。

胸鳍很宽,侧位,圆形,基部成臂状,有利助身体滑行。



腹鳍短小,喉位。

尾鳍圆截形。体裸露无鳞,在头体上方及体侧边缘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质突起。

头部头大,圆盘状。吻宽阔。两只眼睛生在头顶上,一张血盆大口长得象身体一样宽,下颌突出。上下颌、犁骨与腭骨均具大小不等的犬牙或尖牙,可向内倒伏。

约氏黑角鮟鱇



胃大而有弹性,某些种类能吃下比自己大的鱼类。[1]









【食性】

肉食性,主要捕食石首鱼类、鲂、鳐、虎鱼类等,也食虾类。体长600~900毫米的鮟鱇能游至水面捕食水鸟。鮟鱇身体上由前背鳍演化而成的发光钓竿顶端内有上百万只的发光菌,状似小鱼,会发出亮光,可以帮助它们照亮海水定位猎物,鮟鱇还可以利用此饵状物摇晃,引诱小生物为猎物,再一口吞下去。

黑鮟鱇利用身体上的光吸引猎物

~爸爸,你嘴怎么那么大?

~啃老啃的呗...







【鮟鱇 - 种类划分】

鮟鱇鱼为世界性鱼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种类多样,其中鮟鱇科有4属25种。中国产黄鮟鱇Lophiuslitulon、黑鮟鱇Lophiomussetigerus等2属2种。黄鮟鱇,分布于黄渤海及东海北部,黑鮟鱇多见于东 海和南海。常见的鮟鱇物种有:

棘茄鱼

又称蝙蝠鱼(batfishes),身体通常呈扁平状,全身布满很发达的结状鳞,称之为盾突(bucklers),所以大概也没有人想吃它。同时,他们也是擅长在海底爬行的一群,几乎不太会游泳,这还是以前人所始料未及的。

单棘躄鱼/阿布氏单棘躄鱼

(Chaunxabei)躄鱼,又称蛙鱼(frogfishes)、蟾蜍鱼(seatoads),胸鳍呈臂状,体色呈浅红色,皮肤有淡黄色斑点,体型硕壮,肌肉相当发达,适合在珊瑚礁间爬行,基本上他们用爬的会比用游的快多了。身体颜色具有相当多的变化,有些种类非常漂亮,通常也会成为人们的水族宠物。具有很高食用价值,台湾渔民称之为青蛙,大一点的鱼可以卖到不错的价钱,据说吃起来像青蛙肉。

羊齿鮟鱇(Gigantactisvanhoeffeni)全长30厘米,具有体长两倍以上长的“钓竿”。

疏棘鮟鱇(Himantolophusgroenlandicus)全长60厘米,具有绳结和绳条一样的“钓竿”。

钢毛拟鮟鱇(Lophiomussetigerus)

密棘鮟鱇(Ceratiasholboelli)密棘鮟鱇的雌鱼远大于雄鱼,雌鱼全长1-1.2米,雄鱼只有8-16厘米,雄鱼寄生在雌鱼身上而生活。雄鱼遇到雌鱼时就咬住不放,不久就成为雌鱼身体的一部分。左图雌鱼像腹鳍的部分就是寄生的雄鱼。强生氏鮟鱇

(Melanocetusjohnsoni)这种鮟鱇全长只有10厘米。在深海中不大能遇到猎物,所以较自己大的食物都尽量吞下。锐利的牙齿是向内边的,一旦捕到猎物,就不会让它逃脱。强生氏鮟鱇的胃能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猎物也能吞下。

钢毛拟鮟鱇



条纹躄鱼

棘茄鱼,又称蝙蝠鱼(batfishes),身体通常呈扁平状,全身布满很发达的结状鳞,称之为盾突(bucklers)。同时,他们也是擅长在海底爬行的一群,几乎不太会游泳,这还是以前人所始料未及的。

细瓣双角鮟鱇



远藤氏拟鮟鱇



2012年8月,科学家们在美国加州海岸外的深海中拍摄到一种罕见的鮟鱇鱼品种,这一种类极其罕见,截至2012年只观察到7条个体,因此科学家们仍然对 其知之甚少。这种名为“Chaunacopscoloratus”的品种是直到2002年才有首次正式记载的。这种鱼可以“行走”,还会在生长过程中改变颜色。此次观察到的这条鱼生活在水下大约1.1万英尺(约合3353米)的地方。

南非变色鮟鱇



~~漂亮的各色鮟鱇~~

南非貌似蛤蟆的鮟鱇鱼







【食用价值】鱼肉富含维生素A和C。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其尾部肌肉可供鲜食或加工制做钱松等,其鱼肚、鱼籽均是高营养食品,皮可制胶,肝可担取鱼肝油,鱼骨是加工明骨鱼粉的原料。

谁敢吃俺?





冷藏鮟鱇-隐棘拟鮟鱇烹饪鮟鱇



尾部肌肉可供鲜食或加工



在欧洲,普通鮟鱇是一种重要的食用鱼。

欧美烹饪鮟鱇



鮟鱇鱼火锅



在日本关东,鮟鱇鱼被喻人间极品,有所谓“西有河豚、东有鮟鱇”之称。鮟鱇鱼肉质紧密如同龙虾般,结实不松散,纤维弹性十足,鲜美更胜一般鱼肉,胶原蛋白十分丰富(故洋人称之为“穷人的龙虾”)。日本人喜爱吃鮟鱇锅,尤其是在冬天。

日式鮟鱇鱼料理~ “西有河豚、东有鮟鱇”





除了火锅,日本人还会以鮟鱇鱼肝作为寿司,而鮟鱇鱼肝更有海底鹅肝之称,据称有清热解毒的美肤功能,一般食法为蒸或者是刺身。

在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等地鮟鱇鱼也被作为食用鱼类鮟鱇鱼炖豆腐---做法

浏览:1598

|

更新:2012-03-16 11:15

|

标签:炖豆腐

1

2

3

4

5

6

7

分步阅读

鮟鱇鱼炖豆腐简介

鮟鱇,俗称结巴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水域。我国有黄鮟鱇和黑鮟鱇两种,黄鮟鱇分布于黄渤海及东海北部,黑鮟鱇多见于东海和南海

食材

主料

鮟鱇鱼500g

卤水豆腐500g

配料油适量

盐适量

葱姜蒜适量

干红辣椒适量

八角适量

黄豆酱适量

步骤/方法

1

新鲜的鮟鱇鱼去除内脏和鳃(留下鱼鳔和鱼肝),清洗干净;



2

剁成大块,入开水中焯一下,去除表面粘液和腥气,变色后捞出,沥干水分



3

卤水豆腐切大块,入加了盐的热水中焯一下,去除豆腥味,捞出沥干



4

起油锅,小火爆香葱姜蒜、干红辣椒、八角,然后下入黄豆酱炒香;



5

下入焯好的鱼块微煎,烹入料酒和生抽;



6

下入足够的热水,大火烧开;



7

加入焯好的豆腐,转小火慢炖;



8

汤汁收过半,加盐调味,继续小火慢炖;



9

汤汁收到自己喜欢的程度,撒葱花出锅



END

注意事项

1、鮟鱇鱼表面有一层粘液,炖制前一定要焯水,这样才能彻底去除粘液和鱼腥;

2、爆香葱姜蒜和黄豆酱时,一定要用小火,不要煳锅;

3、千滚豆腐万滚鱼,不怕你炖鱼加水多,但要用慢火炖到汤汁自然收干,这样炖出的鱼和豆腐才够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2267.html

更多阅读

新、老《亮剑》震撼剧照大比拼 亮剑人物剧照

新、老《亮剑》震撼剧照大比拼——2012元旦假期从“迅雷影视”看新版《亮剑》并激情汇编由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卫视)等联合出品,黄志忠、果静林、任泉、甘婷婷、甄锡等领衔主演的《亮剑——铁血军魂》2010年开机,2011年至2012年由

刘德华做客节目大谈红颜知己:陈玉莲、梅艳芳及关之琳的关系

日前刘德华做客节目大谈与几位红颜知己陈玉莲、梅艳芳及关之琳 (微博)的关系.刘德华先是说到了梅艳芳:“我和阿梅是互相欣赏,我知道她的生活方式,而她也知道我的生活方式,我们出来吃饭,都会跟我的(另一半)及她的(另一半)一起。”对于“小

声明:《结巴鱼鮟鱇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老人鱼 习性及做法》为网友对你太执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