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湖北省襄樊市老河口市 湖北省老河口市张小平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全市共辖2个乡8个镇5个办事处,全市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1985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计划单列市。老河口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老河口建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称赞阳,是春秋名将伍子胥的故里,汉代开国丞相萧何的封地,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曾在此出任县令,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此写下诗文。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恽代英在这里渡过了少年时代,著名诗人张光年是老河口市路家巷人。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作家老舍、姚雪垠、诗人臧克家,以及外国友人史沫特莱、路易·艾黎、朝鲜著名表演家金昌满、金炜等名人曾荟萃于老河口。

湖北省老河口--邮政编码:441800 电话区号: 0710 行政区划代码:420682

目录

· • 资源

· • 2006年城东工业区

· • 地形地貌

· • 行政区划慨况

· • 历史沿革

·• 资源

·• 2006年城东工业区

·• 地形地貌

·• 行政区划慨况

·• 历史沿革

·• 名胜古迹

·• 相关条目

·• 参考资料

[显示全部]

老河口市-资源



老河口自然资源丰富。市内有天然巨型“六股泉”矿泉水,经国家鉴定,水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还有储量丰富、品质高的石灰石、露天圆型砂、大理石,含钒量较高的几条煤带。更为可贵的是,该市处于汉水中上游,上游无大中城市污染,汉江水质清纯,在生产加工无污染蔬菜等农副产品方面前景广阔。

老河口交通、通讯发达,电力充足。汉江水运可以上至陕西,下抵东海,常年通航。汉丹、襄渝两条铁路和汉孟(武汉至老河口孟楼)、老白(老河口至陕西白河)两条国家级干线公路穿境而过。老河口机场民航已开辟北京、武汉、上海、温州、广州五条航线。构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市内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均具有国际国内直拨功能,现已通达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能提供电报、用户传真、无线寻呼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新建丹江口至老河口输电线路和西关变电站。

老河口城市基础设施完备,荷载力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总体规划模型进京参展,受到各级领导好评,并荣获全省一等奖。十多年来,老河口始终如一地按此规划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美化城市,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卫生连续多年在全省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获得最佳成绩,被湖北省建设厅誉为“小城市建设的一面旗子”。1990年和1992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城市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市辖仙人渡镇被授予全国百颗星乡镇,孟楼镇、光化办事处被授予“楚天明星乡镇”。

老河口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围绕“版图小市、经济大市”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市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老河口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小麦商品粮基地。农作物以小麦、水稻、棉花、油料为主,其小麦单产居湖北省之首。近年来,老河口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狠抓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成为老河口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老河口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目前已形成以化工、机械汽车、纺织服装、建材、冶金五大行业为支柱,以精细化工、精密机械、新型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冶炼、电子等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新格局,生产千余种产品。近年来,通过不断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发展横向联系和大力开发新兴产业,一大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近几年来,老河口强化对外开放意识,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1994年7月获自营出口权。出口产品有木雕、玉雕、柠檬酸、羊角锤、钢锯架、棉纱、棉布、水泥、玻纤纱等204个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巴基斯坦、俄罗斯等17个国家和地区。老河口流通活跃、市场繁荣。历为鄂西北商业重镇,素有“小汉口”之称。建国后老河口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老河口市-2006年城东工业区



湖北老河口经济开发区是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开发区起步区位于老河口市中心城东部,规划面积4.23平方公里。

依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特色、综合配套”的要求,完善了开发区产业分区、功能分区和用地规划,按照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招商的整体思路,开发区集中精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入驻工作。目前,开发区已形成 “三纵三横”路网格局,即纵向汉口路、光年路、城东大道,横向机场路、汉江大道、环三路。随着路网及配套工程的完善,为企业和项目入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开发区内企业总数达到5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已形成以东风创普、博大整车、苏州仁和、东方金龙和光华组合机为主的机电汽车特色园,以港资国泰华精纺、君益精纺、富利华精纺和锦盛织布为主的纺织特色园,以华松辣椒碱、奥星粮油、仙仙果蔬、台资金薯和梨花湖食品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高新科技园的格局。

2006年4月,老河口经济开发区一期路网建设工程启动,总投资1.2亿元。工程包括新建光年路北段、汉江大道东段、城东大道,以及汉口路、环三路、机场路修整刷黑。整个工程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建设规模大。新建三条道路全长4288.8米,建成后形成4.23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区,可供工业项目建设用地2300亩,可吸纳外来投资20多亿,每年可新增产值40到60亿元,同时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安置大批劳动力就业。二是设计档次高。无论是主体工程,还是配套的绿化、路灯、景观,都是立足长远,高标准设计,高起点规划。其中,弱电入地、雨污分流体现了最新环保设计理念,绿化景观聘请具有园林绿化国家一级资质的四川易园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三是配套设施全。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新型经济开发区的要求,配套完善了公共管沟、弱电管涵、供水管网、雨污分流管道、高杆路灯、交警信号灯、安全岛、绿化带、公交站台等公用设施。四是推进速度快。工程从4月21日开始启动,在20天内完成152户拆迁、4个村16个组262.6亩的征地,并及时按政策补偿兑付到位;道路建设从6月16日实施,主体工程于10月16日完工。五是建成效果好。目前,开发区已形成 “三纵三横”路网格局,共接待咨询、考察客商100多家,共有25个项目列入入驻计划,投资总额20亿元,目前新开工8家。

老河口市-地形地貌



市地处秦岭支脉伏牛山南支尾端,位于汉水中游东岸,南阳盆地边缘,地貌形态多姿。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若干条“鸡爪子”状丘岗伸向东南,形成丘陵、平岗、平原三种地形。平岗地高程在100米至150米之间,其面积占总面积的42. 94%;丘陵地高程在150米至450米之间,其面积占总面积的39.17%;平原地高程在100米上下,其面积占总面积的17.89%。境北朱连山东西横断,与河南省渐川县、邓县相隔,为境内最高山脉;自西向东,高庄寨高346米(黄海高程,下同)。彭家寨高451米,煤铁垭高402米,青杠扒北岭高462米(为境内最高点),吴家庄东岭高408米,大山寨高393米,至六股营北岭高239米,再向东即为岗坡地带,高程在200米以下。朱连山以南之岗岭均为自北向南走向。其主岭自二劈山向南经渔关庙、黄庄、孙家洼西岭、梁岗、袁冲、郝岗、杨陈扒、韩家大堰、石碑岗、九里岗、张岗、晋公庙、土地岭、西张湾西岭、杨家山,再向南入襄阳县境,岭长57公里,沿线岭高在186米至159米之间。这道岗岭,将境内水系分为东西两片,岭西地形起伏较大,属丘陵地带,其间大小河流均直接汇入汉水;岭东属平岗地带,其河流则分别汇入排子河、黑水河,再入小清河,至襄樊市北入汉水。朱连山主岭以西的支岭,均为自东向西南走向,由主岭直至汉水边。

老河口市-行政区划慨况



河口市辖1乡:袁冲乡;5镇:仙人渡镇、张集镇、竹林桥镇、薛集镇、孟楼镇;4个街道办事处:酂阳办事处、光化办事处、李楼办事处、洪山嘴办事处。2006年,全市有村委会224个、社区居委会34个、1609个村民小组。

[袁冲乡] 辖村委会23个:袁冲、马道岗、童湾、郝岗、下四河淤、槐树湾、吴家桥、杜家庄、李文成、孟桥川、土地岭、薛沟、纪洪、六官营、牧场、吴家营、吴家咀、刘湾、孙家洼、陡沟河、韩高楼、付家营、申家营。辖居委会1个:袁冲。

年末总人口33494人,其中男性29878人。

全乡生产总值42578万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22119万元、16869万元、359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2%、2%、-34%。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2679万元,亩平684元;经济作物4519万元;渔业621万元。农产品总产量:粮食19969吨(其中小麦11081吨、水稻3006吨)、油料作物3563吨,肉类4069吨,水产品988.5吨,禽蛋1586吨。

全乡税收44.1万元。财政收入631.8万元,支出6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6元,比上年增长8.3% 。

全乡个体工商经营户253户,经营总额865万元,税金8.6万元。

始终坚持“科技引路,调整结构,开发石头,引水修路,转风整后”的总体思路不动摇,全乡主业按照“二扩三增”的目标(即扩大烟叶基地面积、扩大花椒基地种植面积;增加科技投入、增加干部服务力度、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围绕特色,抓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在烟草生产上通过以专业村和专业大户的引导和影响,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真正把烟草生产“双富工程”抓紧抓落实;大力抓好辐射全乡的良种羊繁育基地建设,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财政增收见成效。二是围绕科技,搞好品种改良,增加效益。重点实现两个100%,即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新技术推广率达到100%。全乡烟叶、辣椒、花椒、干枣、畜牧养殖等高效种养业快速发展,初步建成了有规模、有效益、有可持续发展的种植和养殖基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靠调整、农民增收靠调整、财政增效靠调整的产业新格局。

[仙人渡镇] 辖村委会32个:白鹤岗、张家竹园、王家楼、张岗、马家冲、大张营、马家岗、小张营、雷家牌坊、西张湾、靳家湾、南岗、茹家湾、李家染坊、范家营、杜家河、刘家营、王家营、龙王冲、莫家营、辛庙、北沟、安家岗、黄家庄、柴店岗、崔家营、钟家寨、林岗、邓家营、范家湾、黄家营。辖居委会2个:仙人渡、西街。

年末总人口42689人,其中男性21537人。

全镇生产总值45894万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9494万元、14400万元、12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3%、11%。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4958万元,亩平1600元;经济作物15740万元;渔业2695万元。农产品总产量:粮食31956吨(其中小麦10717吨、水稻19918吨)、油料作物2121吨,瓜果40984吨,肉类5571吨,水产品3454吨、禽蛋3027吨。

全镇税收600万元。财政收入600万元,支出5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比上年增加190元。

全镇个体工商经营户1468户,经营总额58606万元,税金500万元。

位于老河口市南1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古有“千叶小舟云集,八方商贾过往”之称。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53.3%,年增长率2.01%。通过兴建省级工业园区,出台优惠政策,全镇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纺织服饰、食品酿酒、汽车配件、反光材料四大支柱产业。“爵王”西服、仙人粮液、“楚仙牌”汽车配件、仙人毛巾等部分产品被评为“中国公认名牌”省优精品。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通过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以产业化企业为龙头,走“公司+基地+农户”发展之路,全镇初步形成湖区万亩莲藕经济带;洲地1.8万亩水果、山药经济带;沿316国道10万只鸡、万头猪、6000头牛的畜禽养殖经济带;平原地区3万亩优质粮油经济带。建立了襄樊市首家乡镇级光纤网络。建有中心卫生院、标准化的中学、小学、中心幼儿园,镇内设有汽车客运站、群众文体活动中心,拥有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一座变电站、一个日供水5000吨的自来水厂,路网覆盖率、硬化率均达100%,绿化覆盖率达40%。镇区建筑造型典雅,风格别致,清洁卫生,初步形成了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独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园林式小城镇。

[张集镇] 辖村委会32个:大房营、二房营、三房营、余刘、任岗、龙兴寺、李岗、彭湾、尚岗、大王岗、闫家、张集、江营、罗营、油坊湾、杜湾、赵湾、孙楼、汤冲、蒋湾、钟湾、陈楼、赵营、高庄、胡家寨、晋公庙、孙湾、罗湾、高湾、中杨湾、武岗、詹冲、张湾。辖居委会1个:张集。

年末总人口45200人,其中男性23000人。

全镇生产总产值84500万元(现价),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36000万元、39500万元,9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15%。在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12000万元,亩平800元;经济作物9000万元;渔业2600万元。农产品总产量分别为:粮食71800吨,(其中小麦分别为29000吨,水稻28100吨)、油料作物2330吨,瓜果4500吨,肉类3000吨,水产品2500吨,禽蛋4700吨。

全镇各项税收630万元,财政收入1100万元,支出10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0元,比上年增5%。

全镇个体工商经营户1300户,实现经营总额7000万元,税金1400万元。

2006年,着力打造完善农村“四大体系”,推动了全镇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累计投资150多万元,先后改造建设4所福利院,总占地12800平方米,集中收养五保老人258人,实现五保老人应保尽保,并配套划拨菜地135亩,办养猪场2个,年出栏80头,养羊场2个,年出栏60只;全镇全面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加人员达33000多人,占农业人口99%;农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927人,其中3500退休农工已按月领取养老金。社会治安稳定体系:先后为政法部门配备2台警车,投资18万元在集镇主要街道和路口安装了16个电子监控器,实施全天候监视,并成立农家保安队,在全镇范围内巡察,有效地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通过近两年“跑省进京”,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先后争取项目与资金890万元,整修境内7座水库中的6座,维修泵站8处,渠系12千米,生产桥5座;新建通村水泥路32.8公里,沙石晴雨路63.5公里,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科技服务体系:根据农业部有关优质粮食和小麦种子生产的要求,5月成立了五谷丰种业公司,配备了地力、气象、农情监测和配肥站等设施,添置1台农业科技服务车,配套完善摄像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按农业生产区域成立5个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可以立体式地对农民群众进行农业科技服务,先后累计培训农村农业技术人员8000多人(次)。全镇(场)社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跃居全省农垦系统前列,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十一五”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示范农场。4万亩标准粮田及配套农机装备项目已顺利通过农业部、省农垦局、省发改委的评审,将于2007年建设完工,形成了8.6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2000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十五”第一批商品粮基地);万亩红薯生产基地,建起了华明、金著两个红薯“三粉”深加工龙头企业、1500亩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和百万只(头)畜牧生产基地等四大产业基地。场办企业全部完成了改制改革,实现了民营化,盘活存量资产2000多万元。硬化路面30公里,集镇新装路灯47盏。粮食总产量达6.1万吨,优质粮食产业日臻壮大,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商品粮基地农场;乡镇企业走出了连续多年亏损的恶性循环,扭亏为盈;农民人平纯收入持续增长,农民工人平纯收入3800元,居全市中上游水平;财政形势日趋宽松,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1200万元。小城镇建设飞速发展,由原来不足0.3平方公里、一条街道、近千户、3000人的小集镇发展成为今天的纵横8条街、占地2平方公里、集镇住户3000多户、12000多人的新型商贸性城镇,并被湖北省政府列入全省中心城镇。

[竹林桥镇] 辖村委23个:小贺营、梁曹洼、谢营、范冲、小陈营、大张洼、陈家营、小左岗、莲花堰、丁楼、贺湾、温岗、王李岗、王湾、马湾、朱岗、大堰、孟湾、苏家店、周岗、竹林桥、刘岗、邓家营。辖居委会1个:竹林桥。

年末总人口35320人,其中男性为19641人。

全镇生产总值为55188万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25101万元、29625万元、453万元。分别比上年7%、9%、11%。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16764万元,亩平1260元;经济作物1311万元;渔业1174万元。农产品总产量:粮食37307吨、(其中小麦12507吨,水稻19570吨,)油料作物635吨,瓜果8165吨,肉类43881吨,水产品1638吨,禽蛋3538吨。

全镇税收17.5万元,农业税0万元。财政收入550.4万元,支出646.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0.38万元,比上年增长9%。

全镇有个体工商经营户217户,经营总额181万元。

竹林桥镇位于老河口市区东40公里,是鄂西岗地的中心腹地。全镇版图面积11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6.7万亩。

在党政班子及全镇干部群众的努力下,使三大支柱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是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和精米加工产业。利用竹林桥有三座中小型水库,两条长渠系,西排子河临近6个村,有较好的水资源的优势,且有16家精米加工大户,就号召农民发展优质稻生产,并组建老河口奇迈农业现代有限公司,政府为农民和企业之间架起了桥梁,使精米加工初具规模,已注册的竹林桥牌精米已在全国12个省市建立了窗口和销售点,农民年种优质稻在2万亩以上,由此增加收入500万元以上。二是大力发展岗桃产业。竹林桥岗坡地多,在镇委、镇政府的积极号召下,借助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沿孟土路两旁的大堰、孟湾等8个村新开发大仙桃、甜油桃3600亩,花椒2000亩。同时,成立岗桃协会,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出了林果上品牌、上档次、上包装、上广告、上效益的思路,对6000亩桃梨等产品统一印制了包装箱,装上了防护袋。仅油桃一项,全镇桃农户平增加千元以上。三是大力发展烟叶生产。两年来,党委政府一班人,把抓好烟叶生产作为富裕农村、富裕农民、富裕财政的重点抓紧抓好。首先,把落实面积作为基础。每年初,大借市里出台了种烟优惠政策,引导烟农扩大烟草面积,并采取机耕不出资、税收返还等办法,用激励机制增强人们的认识,使全镇烟叶面积有了大幅度上升。二是抓好烟叶生产环节的管理。协调市烟草局多次指导全镇烟叶生产,使烟畦育苗、大田整地、大田移栽、科学施肥、病虫防治、兴建烟炉等工作有了很大提高。已建成千亩烟叶示范基地,专业村、专业组得到发展。

[薛集镇] 辖村委会22个:薛集、马岗、潘洼、陈家庙、天明齐、王岗、王堰、吴家洼、王河、齐岗、上寨、曾岗、南刘岗、关岗、秦集、韩营、余起营、赵岗、徐营、杨集、杜王营、张岗。辖居委会2个:薛集、振兴街。

年末总人口4.4万人,其中男性2.4万人。

全镇生产总值66279万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27150万元(现价)、90万元、109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9%、3.2%。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5127万元,亩平647元;经济作物2031万元;渔业3814万元。农产品总产量:粮食40718吨,(其中小麦19261吨、水稻14208吨)、油料作物1749吨,瓜果305吨,肉类2650吨,水产品6833吨,禽蛋3324吨。

全镇税收106万元。财政收入913万元,支出9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28元,比上年增加120元。

全镇个体工商经营户648户,经营总额2925万元,税金91万元。

坚持“稳果扩烟、渔业当先,养鸡种棉多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因地制宜,发挥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蛋鸡养殖两大支柱产业。按照市场加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培植农业公司制企业,在沿河库区大搞荒河开发,大力发展渔业生产,在交通便利的路边大力发展蛋鸡生产。实现渔业产值3814万元,占产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14%,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20元。通过典型引导,我镇养鸡规模达50万只,实现产值1200万元,其产品“自然香”牌鲜蛋,远销省内外。

坚持以“工业立镇、三产活镇、统筹发展、富民强镇”为目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己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健全招商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引入河口籍珠海商人朱少杰的资金和技术,建起了以农村建筑用钢材为主的钢材市场,兼营农用机械、拖车、门窗生产,极大地方便了全镇广大群众建房购材,年销售额达120万元以上,实现利税72万元,为我镇增加税收6万元。二是引入河南籍个体经销商办起的养殖肉猪为主的养殖场,成立了天顺养殖厂, 该养殖场每年可饲养出栏肉猪500头,创产值40万元以上,实现利税10万元以上,创税收2万元。 截止2006年底,全镇引进项目共11个,引进资金512.6万元,

[孟楼镇] 辖村委会20个:柴岗、秦家庄、黄老营、曹营、熊河、毕庄、王楼、邓家岗、余家沟、田营、孟楼、杨岗、朱家庄、朱家寨、大周营、李河、申家楼、韩堂、小黄营、曹坡。辖居委会1个:孟楼。

年末总人口36985人,其中男性18987人。

4湖北省襄樊市老河口市 湖北省老河口市张小平
全镇生产总产值59844万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6888万元、32100万元、1095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1.2%。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4776万元,亩平500元;经济4882作物万元;渔业1626万元。农产品总产量:粮食30828吨,(其中小麦12310吨、水稻12080吨)、油料作物1317吨,瓜果2064吨,肉类4312吨,水产品2920吨,禽蛋1655吨。

全镇税收149.8万元。财政收入671.5万元,支出6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87万元。比上年增加339元。

全镇个体工商经营户1048户,经营总额56000万元,税金320万元。

孟楼镇位于老河口市东北部,河南省邓州市的西南部,是湖北省的省际边缘城镇,北与河南孟楼镇连接成为一体,分别与河南省的林扒镇、彭桥乡和老河口市的竹林桥镇、薛集镇、袁冲乡相邻,距老河口市中心城区25公里,距河南省邓州市30公里,是鄂西北重要的交通要塞、鄂豫边界商贸重镇、老河口市的区域中心镇。镇域地形地貌属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大部分是平岗平原地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最高点140.07米(黄海高程,下同),最低点131.03米;镇区地理位置为东径111°55′,北纬32°21′,属北西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30℃,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7.20℃是,全年无霜期236.3天,年平均降雨量845.6mm。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芝麻等,镇区内的六大专业市场辐射两省、三县(市)、十个乡镇。年商品零售交易额突破5.6亿元,日均上市交易人口2万人,形成了繁荣的商贸,聚集了旺盛的人气,是鄂西北、豫西南较大的农产品物资集散地之一。

[李楼办事处] 辖村委会22个:王营、亢家营、陈家埠口、邓岗、王家湖、刘营、必位岗、火星庙、杨家道子、朱楼、何营、李家河、贾湖、黎家卡子、黄家寨、黄龙庙、张庄、大张沟、鲍河、付家堤、方营、李楼。辖居委会1个:红庙。

年末总人口42015人,其中男性21128人。

全办生产总产值73852万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22661万元、48966万元、22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5%、1%。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4823万元,亩平722元;经济作物189万元;渔业430万元。农产品总量:粮食30771吨,(其中小麦9880吨、水稻17444号吨)、油料作物604吨,瓜果15800吨,肉类3428吨,水产品468吨,禽蛋1590吨。

全镇税收450万元,财政收入735万元,支出7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0万元。

全镇个体工商经营户705户,经营总额1514万元,税金60万元。

李楼办事处位于老河口市南郊,距城区3公里,版图面积89.4平方公里,耕地4.5万亩,316国道、汉丹铁路、老石公路穿境而过,汉江王甫洲电站、老河口机场位于境内,自然资源、水利、交通、通信条件十分优越。李楼办事处有两家规模以上企业(老河口市梨花湖食品有限公司和襄樊金薯食品有限公司)。2006引进了三家重点企业(茂盛面业有限公司、217棉业有限公司、万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襄樊茂盛面业有限公司购买了原付老馆管理区闲置土地,占地面积15亩。日加工小麦180吨,年产面粉45000吨,成为湖北省第二大面粉加工企业,主产品面粉年销售额6000万元,副产品年销售额1000万元,年利税突破300万元,解决周边剩余劳力200余人。另有6家中小企业,其中李楼丹河酒业有限公司、锦绣纺织有限公司最有成为规模以上企业的发展潜力。农业种植布局按照“一县一品”建设思路形成了沿河林果蔬菜、沿山花椒畜牧、沿湖优质粮种植这一布局。全办沿河5000亩优质梨、5000亩蔬菜、3000亩山药、沿山2000亩花椒和湖地20000亩优质粮产业带初步形成。扩大“三高”作物面积,利用沿河沙州地的特性,扩大山药种植面积,亩平收入在6000元以上,全办山药种植面积达3000亩,为农民创收1800万元。全办经济类作物的比重已达到50%左右;全办畜牧业产值实现430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40%。对5条主渠道长20公里进行清淤整治,完成土石方7000方,投入8万多元,修复水毁建筑物、涵闸30处,硬化渠道2公里;认真组织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全办25000多农民全部加入合作医疗,占农业人口的98%。全力实施“村村通”工程,解决农民行路难,全办90%村通水泥路。认真组织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全办25000多农民加入合作医疗,占农业人口的98%。

[酂阳办事处] 辖村委13个:八一、太山、晨光、府洲、汉滨、临江、郑营、龙岗、酂南、杨营、卢营、杨寨、黄营。辖居委会11个:大桥路、牌坊街、和平路、航空路、仁义街、洪城门、友谊路、东启街、三环路、童营、高潮。

年末总人口49962人,其中男性25708人。

全办生产总产值180863万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20668万元、105940万元、5425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5%、0.5%、0.3%。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398万元,亩平730元,经济作物17593万元;渔业161万元。农产品总产量:粮食2549吨(其中小麦1574吨、水稻975吨)、油料作物954吨,瓜果21159吨,肉类780吨,水产品259吨,禽蛋602吨。

全办税收1625万元,财政收入1514.1万元,支出1513.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276万元,比上年增长4.7%。

酂阳办事处位于老河口市城区,东临老河口机场,南临李楼办事处,西临汉江,北为城区,是老河口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有国家重点水利水电工程————王甫洲水电站,老河口飞机场,42平方公里的梨花湖。辖区内民营企业3482家,其中工业企业539家,形成了以纺织工业、汽车机械工业和化工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工业格局。

初步形成了王甫洲万亩梨园基地、新奇特瓜果菜基地、千亩山药基地、花生基地和药材五大产业基地。为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畜禽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光化办事处] 辖村委会11个: 宋营、老县城、徐家滩、明家山、柳树湖、查营、雷祖殿、贾沟、冯营、西关、辛店岗。辖社区居委会9个:滨江、胜利路、太平街、秋丰路、小东门、望江楼、光明、 拦马河、三岔路。

年末总人口75721人,其中男性37274人。

全办生产总值69901万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6421万元、32088万元、21392万元。分别比上年2%、2.1%、1.9%。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1712万元,亩平590元;经济作物9317万元;渔业393万元。农产品总产量:粮食10789吨,(其中小麦4095吨、水稻3290吨)、油料作物518吨,瓜果7968吨,肉类2561吨,水产品596.3吨,禽蛋2574.4吨。

全办税收420万元。财政收入420万元,支出3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60万元,比上年增收50元。

全办个体工商经营户683户,经营总额1100万元,税金13万元。

光化办事处位于老河口市北郊、汉水之滨。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万亩。光化办事处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东临老河口机场、西临汉水,北通国家级名胜风景区——武当山、南接襄樊,316国道、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汉十高速公路驱车十分钟即可到达。辖区内通讯设施先进,电办供应充足,淡水资源丰富。

光化办事处文化底蕴丰富,城市水平高,辖区内有建于宋代的黉学院、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遗址、望江古楼码头、太平老街、滨江公园、汉水山庄等自然人文资源,市委、市政府等主要行政、金融、教育部门位居其中,是老河口市行政、金融、教育、文化的中心。光化办事处工业基础雄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汽配、化工、建材、纺织四大产业竞相发展的经济格局。全力现有工业企业171家,其中规模企业4家。全办生产总值完成69901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2%、2.1%、1.9%;实现利税5398万元,增长3.5%;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420万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71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60元,别分增长80元和50元。

[洪山嘴办事处] 辖村委会26个:傅家寨、杨家湾、艾家沟、石门、高楼、李家寨、六股泉、余家湾、庄家沟、军对河、苏家河、洪山嘴、太山庙、袁庄、池岗、兰家岗、牛王庙、尚湾、兴隆寺、红树木沟、瓦城沟、黄龙泉、小黄楝树、杨化岗、肖湾、荆家棚。辖居委会5个:江山、宝石水泥厂、电器厂、工具厂、洪山路。

年末总人口58943人,农业人口32621人,全办生产总产值92580万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33000万元、52680万元、6900万元。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3996万元,亩平540元,经济作物6260万元;林业486万元;渔业956万元,农业总产量:粮食26453吨(其中小麦10560吨、水稻4544吨)油料作物3668吨、瓜果11469吨、肉类5685吨、水产品2215吨、禽蛋2636吨。

全办税收819.7万元。财政收入1323万元,财政支出10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50元。全办个体工商经营户592户,年经营总额4979万元,税金28万元。

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农业发展重点突出大力培植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仙仙果品公司、太山庙养殖公司、老河口花椒协会等已成襄樊市乃至全省重要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农业产业化呈现明显的区域化、基地化、特色化的优势。发展成沿河林果蔬菜、岗地花椒、花生、菜豌豆、山区畜牧业三大板块产业。其中林果20000亩,瓜菜50000亩。抢抓国家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发展花椒50000亩,成为鄂西北最大花椒基地,在养殖公司带动下,养殖业走公司、农户道路,全办年出栏生猪32000头、羊24300多只、牛8000头。

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强劲态势。办事处采取以“品牌招商、资源招商、依托大厂招商、依托南水北调招商”,呈现招商引资突飞猛进的发展格局。除原有的十八家建材企业呈现勃勃生机外,新招引进的紫金盟锌公司、重鼎锻压公司、洪山陶瓷公司,总投资1.5亿元,生产的氧化锌、锻压件、琉璃瓦远销广州、武汉等20余家大中城市,全办工业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街道建设向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发展。全年共投入300多万元对220多米洪赵路进行整治,街道拓宽至24米,下水道、人行道整治达到城市化标准。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现已完成140多公里,90%村已通水泥路。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文教卫生、社会保障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老河口市-历史沿革



市境古为阴国,因位于荆山之北而得名。春秋时期为楚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实行郡县制,设赞、阴二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封萧何为赞候,"食邑八千户于此"。东汉光武帝封邓禹为赞候,"食邑万户于此"。建安十三年(208年),曹魏得荆州,以南阳西为南乡郡,辖八县,赞、阴在内。南乡郡城临汉水,在县境内。西晋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改南乡郡为顺阳郡,辖赞、阴、筑阳三县,郡治设于赞城。南北朝战争频仍,郡、县设置多有变迁。唐初置赞州,旋废,改阴城县为阴城镇,入谷城县。宋以阴城镇建光化军,设乾德县。元十四年(1277年),废光化军,改乾德县为光化县,历明、清、中华民国未再变改。建国后,老河口曾三度设市,1983年市、县合并,撤销光化县建置。

老河口市-名胜古迹



老河口风光旖旎,周围名胜颇多。市中心有孙中山先生塑像和纪念堂,有李宗仁先生亲笔命名的中心公园,有国民党部分要员题字的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还有鄂西北最大的清真寺。历史上著名的"马窟云峰"、"汉水秋清"、"四眼井"等赞阳八景,曾使历代文人骚客流连忘返。道教胜地武当山、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山以前隐居的地方--古隆中和南阳卧龙岗,以及车城十堰和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都离老河口不远,以老河口为中心进行游览参观活动,均可当天往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2448.html

更多阅读

张小娴《离别曲》 死亡通知单之三离别曲

张小娴《离别曲》十六年前,李瑶和韩坡都是前途一片灿美的钢琴好手,一次比赛的胜负却使得他们俩从此分隔天涯。就在那一瞬间,李瑶成为明日之星,而韩坡注定和钢琴永别……  十六年后,韩坡发现自己比往昔更爱李瑶。这种爱在他血管里震颤,

钟君老师和张小龙老师申论思想对比 钟君和张小龙

看完张小龙的联考解析,我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从开始准备申论开始,我一直研习的是钟君老师的申论思想,但是今天听了张小龙老师的课,我又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从表面上看这两位老师的思想似乎有着尖锐的对立,钟君老师的告诉我们申论要写的官

声明:《4湖北省襄樊市老河口市 湖北省老河口市张小平》为网友天使与你同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