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 7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语文常识


语文常识(一)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 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 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 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 儒 释 道

  27. 三公: 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32. 三辅: 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 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 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 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 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 雷 电 雨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 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语文常识(二)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9.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 蜀 吴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吴-东楚 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红 绿 蓝

  34.三坟五典:三坟:伏羲 神农 黄帝

  五典:少昊 颛顼 高辛 唐尧 虞 舜

  35.三体石经:尚书 春秋 左传//古文 小篆 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语文常识(三)

  1.经典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洵 元-赵孟頫

  10.书法四体:真(楷) 草 隶 篆

  11.文房四宝:湖笔 微墨 宣纸 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 沈阳文溯阁 承德文津阁 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 棋 书 画

  14.国画四君子:梅 兰 竹 菊

  15.书四库:经 史 子 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17.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 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杂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 皮-卖草药的 彩-变戏法的 挂-江湖卖艺的 平-说书评弹的 团-街头卖唱的 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

  20.竹林七贤: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阮咸 王戎 刘伶

  21.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应瑒 刘桢

  22.七政(七纬):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23.战国七雄:赵 魏 韩 齐 秦 楚 燕

  24.七情: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25.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 南京 杭州 安阳

  26.神话八仙:铁拐李 汉钟离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吕洞宾 韩湘子 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 魏 宋 晋 齐 梁 陈 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30.八卦: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分别象征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鳝 金农 黄慎 高翔 郑燮 罗聘

  33.九州指:冀 兖 青 荆 扬 梁 雍 徐 豫

  34.九族指: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本身 子 孙 曾孙 玄孙

  35.九章指: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36.九歌指: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国殇 礼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 蔡琰 左芬(左思之妹) 苏惠谢道韫 鲍令晖(鲍照之妹) 薛涛 李清照 朱淑贞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 《赵氏孤儿》 《精忠旗》 《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2.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43.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4.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犬 猪

  45.十二时: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脯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46.十二律:黃鐘 大吕 太簇 夹钟 姑洗 仲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语文常识(四)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2.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3. 中医四诊: 望 闻 问 切

  4. 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5.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齐云山

  6.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7. 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8.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 晚霞反照 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

  9.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腾王阁 太白楼

  10.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11.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2. 民间四大传说: 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1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14. 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 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5.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16. 四史: 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17. 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18. 商丘应天府

  19. 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20.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21. 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生 殿士-进士

  22.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23. 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 汉书 后汉书

  24. 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 班昭

  25. 三书指: 魏书 蜀书 吴书 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 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 吴都赋(南京) 魏都赋(邺)

  27. 南朝三谢: 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28. 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三个名句是:

  29.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0. 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31.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 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33. 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 诗作 书法

  34. 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35. 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 杨朔 秦牧

  36. 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37. 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 夏洛克 泼留希金

  38.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 《偷生》 《饥荒》

  39.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40. 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 上 去 入 现代则分为: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41.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 杨基 张羽 徐贲

  42.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

  语文常识(五)

  1. 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 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 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 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 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 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公 秦穆公 宋襄公

  8. 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9.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10. 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仁 义 礼 智 信

  11. 五常(五伦):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

  12. 五教:父义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13. 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

  14. 五刑:(隋前)墨 劓 刖 宫 大辟(隋后)笞 杖 徒 流 死

  15. 死的五称:天子-崩 诸候-薨 大夫-卒 士-不禄 平民-死

  16. 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洵 褚遂良 张旭

  17. 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8. 五谷:稻 麦 黍 菽 麻

  19. 五彩:青 黄 红 白 黑

  20. 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21. 五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

  22. 五毒:蝎 蛇 蜈蚣 壁虎 蟾蜍

  23. 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 二更(21-23) 三更(23-1) 四更(1-3) 五更(3-5)

  24. 五官:耳 目 口 鼻 身

  25. 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赵树理

  26. 五荤:(佛语)大蒜 韭菜 薤 葱 兴渠

  27. 五岭:越城岭 都庞岭 萌渚岭 骑田岭 大庾岭

  28. 五味:甜 酸 苦 辣 咸

  29. 五香:花椒 八角 桂皮 丁香花蕾 茴香子

  30. 五脏:心 肝 脾 肺 肾

  31. 五陵:高祖长陵 惠祖安陵 景帝阳陵 武帝茂陵 昭帝平陵

  32. 五湖: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巢湖 洪泽湖

  33. 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4. 六艺经传指: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35. 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 乐 书 数 射 御

  36. 造字六书: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37. 诗经六义措:风 雅 颂 赋 比 兴

  38. 六部;户部 吏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39. 六亲;父 母 兄 弟 妻 子

  40. 古代婚嫁六礼: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徵 清期 亲迎

  41. 六朝;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 六畜:马 牛 羊 狗 猪 鸡

  43.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 秦观 晁补之 张来 陈师道 李麃

  44. 六甲:六十甲子//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妇女怀孕

  45. 六尘佛教名词)声 色 香 味 触 法六种境界

  46. 六合:天 地 (上下) 东 西 南 北

  47. 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 耳 鼻 舌 身 意

  48. 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TOP

古人为什么把房事称为“云雨”?!


古代小说不论是传奇小说、言情小说,还是《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名著,写到男女进行房事的时候,无一例外地写道,“共赴巫山云雨”,或者“不免云雨一番”;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回“宝玉初试云雨情”中写的就是贾宝玉与丫环袭人房事之时的情景;即便是现代的一些媒体也效法古人,常有某官员携某美女到某大酒店“共赴巫山云雨”的报道。为什么古人把房事称为“云雨”、以至今日还为人们津津乐道呢?

  有人说,腾云驾雾如神仙!所以房事高潮的时候就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让人觉得快活似神仙,所以古人房事也称“云雨”!其实不然,“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播雨之事。据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可见巫山确有其山。 巫山,是现代重庆市的东大门,是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是长江三峡库区的重镇。巫山历史悠久,古迹纷呈,资源丰富。早在204万年前亚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巫山自然风光独树一帜。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巫山就拥有巫峡的全部和瞿塘峡的大部。巫峡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峡深谷长迂回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屏列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秀丽。峡中的云雨之多,变化之频,云态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叹为观止。唐代著名诗人元稹传之千古的绝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对长江三峡巫山那万古不衰的神韵和魅力的概括。巫山“三台八景”笼罩着神秘的色彩。“三台”是授书台、楚阳台、斩龙台。“八景”是朝云暮雨、南陵春晓、夕阳返照、宁河晚渡、清溪渔钓、澄潭秋月、秀峰禅刹、女贞观石。由于在这巫山的“八景”之中,“朝云暮雨”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人们将“巫山云雨”作为标志性景观,而观看“巫山云雨”也就成了一种美的享受,如果前往“巫山”而错过了“云雨”便会有过宝山却空手而归的终生之憾。 至于“巫山云雨”成为了男女缠绵情爱之事的说法,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高唐赋》、《神女赋》等古文。这些古文写的是楚襄王和宋玉一起游览云梦台的故事。他们在游览云梦台时,宋玉说:“以前先王,也就是楚怀王曾经游览此地,玩累了便睡着了。先王梦见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她说是巫山之女,愿意献出自己的枕头席子给楚王享用。楚王知道弦外有音非常高兴,立即宠幸那位巫山美女。巫山女临别之时告诉楚怀王说,如再想臣妾的话,就来巫山找我,早晨是‘朝云’,晚上是‘行雨’。”

《高唐赋》、《神女赋》等古文问世之后,在后世引起了极大反响,“云雨”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见于各种诗文辞赋。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就曾写《有感》一诗,诗中写道:“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著名诗人杜甫也写诗道“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然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久而久之,“云雨”渐渐地被人们所接受。人们认为用“云雨”一词形容男欢女爱既生动形象,又文雅贴切,于是“云雨”便成为了古代小说中描写男女房事的常用词语。
趣论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一种借鉴于西方的表音方法,以用于表达汉字读音的注音文字。我们知道,汉字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至春秋战国之际已基本成熟,至两汉魏晋之间已全部定型,是世界上最古老,但又是当今之世最具活力、最有发展前途的文字。然而汉字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弱点,那就是某些冷僻字的读音往往不易掌握,可以认为,到目前为止,数千年以来,尚未能有一个人胆敢宣称能够读得出所有汉字的读音。

古代的字典,如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在表明某字读某音的时候,本来是用一个常见的同音字来作注音的,但这样做有一个问题,即某些字的同音字实在太少,好容易找到一个,但这个同音字甚至比原来要注意音的字甚至更生僻、更难于认读。还有一种情况,有时居然会连一个同音字也找不到,于是只能用“读若”的方式,以一个近似的读音来作注音。面对这些问题,古人们怎么办呢?人们在上下以求索之中找到了“反切”这个解决之道。

所谓“反切”,那就是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注音方法。有时也单称“反”或“切”。将“反切”之法实用于字书之注音,最早可以认为在北宋初年。例如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说文解字》,其作者是东汉的许慎,东汉之际,当然没有反切之法,其注音原来是用同音法的。但到了北宋雍熙三年(986),宋太宗赵光义诏著名学者徐铉、葛湍、王惟恭等对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重加刊定,因此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说文解字》,其中的注音就都成了反切法注音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部书曾为徐弦等人所改写。

用作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
,简称“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又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以及声调相同,上下拼合之后的读音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说文解字》中的“祗”字,以反切注其读音是“巨支切”。

其实反切就是中国古代的拼音。与现代拼音相比,它也有声母与韵母以及音调,所不同的是,其声母、韵母与音调都是借用有关的汉字。例如上文所说的“祗”字,其声母与反切上字的“巨”字的声母相同,而韵母与音调则都与反切下字“支”字的韵母及音调相同。我们知道,今天的“巨”字的声母是“J”,而“支”字的韵母是“i”,其声调为第一声,因此我们知道北宋之际的“祗”字,其读音为“Ji”,与今天的读音“Zhi”是不同的。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北宋之际“祗”字的读音与今天的读音不同。(当然,这只是举例,很有可能宋代的“巨”“支”二字的读音与今天也有所不同)

反切法的产生,是为了补救直接同音字注音方法的不足,可以认为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进步,它标志着汉语音韵学的开始。但是,用反切注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虽然宋、明以来几经改良,始终没有达到理想的境地。

关于中国古代的拼音,其原貌究竟又是怎样的呢?笔者这里有一本宋代司马光所著的《切韵指掌》一书,不妨录其首篇,借此以看看宋代初年的音韵学概况:

二十圖總目

一獨:髙交驕驍暠絞矯皎告教○呌各覺脚○

二獨:公○弓○○○拱○貢○供○谷○菊○

三獨:孤○居○古○舉○故○據○谷○菊○

四獨:鈎○鳩樛茍○久紏構○救○裓○訖吉

五獨:甘監○兼敢減檢孂紺鑑劔兼閤夾刧頰

六獨:○○金○○○錦○○○禁○○○急○

七開:干姦犍堅笴簡蹇繭旴諫建見葛戞揭結

八闔:官闗勬涓管○卷畎貫慣眷絹括劀厥玦

九開:根○斤○□○謹□艮○靳呁裓○訖吉

十闔:昆○君均衮○○○?○攗○骨○亥橘

十一開:歌加迦○哿假○○箇駕○○葛戞揭結

十二闔:戈瓜○○果寡○○過○○○括劀厥玦

十三開:剛○薑○□○繦○鋼○疆○各○脚○

十四闔:光江○○廣講獷○桄絳誑○郭覺攫○

十五闔:觥肱○扄礦○○冏○○○○虢國○郥

十六開:搄庚驚經○耿景頸亘更敬勁裓格殛激

十七開:該皆○○改解○○蓋懈○○葛戞○○

十八開:○○基雞○○紀○○○記計○○訖吉

十九闔:□○歸圭○○詭癸膾○貴季骨○□橘

二十闔:○乖○○○□○○○怪○○○劀○○

司马光的这个“二十总目”,是《切韵指掌》一书的总纲。简单地说,司马光将当时的音韵共分为三大类(独、开、阖),其中包括声母十六个、韵母二十个。由于本文不是宋代音韵学的专稿,因此不对其内涵作更具体的分析。

由于本文的题目有“趣谈”二字,为了使干枯无味的古代音韵学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更有趣味性一些,是以本文打算以清代李汝珍所撰的世俗小说《镜花缘》为例,简单地谈一下明、清之际的音韵学概况。

李汝珍,字松石 ,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镜花缘》全书100回,以唐敖 、林之洋 、多九公 等3
人出海游历各国为主线,书中涉及了很多对于今天来说不可多得的古代文化内容,其中音韵学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这些方面,其实都可以看成是李汝珍平生所学的趣写。

《镜花缘》第三十一回 “谈字母妙语指迷团 看花灯戏言猜哑谜”,说是唐敖等人来到岐舌国学音韵之学,谁知这音韵学却是岐舌国的不传之秘,后来唐敖等费尽心思好容易搞到一张相关的音韵表,其具体内容如下:

昌○○○○○○○○○○○○○○○○○○○○○

茫○○○○○○○○○○○○○○○○○○○○○

秧○○○○○○○○○○○○○○○○○○○○○

秧梯○○○○○○○○○○○○○○○○○○○○○

羌○○○○○○○○○○○○○○○○○○○○○

商○○○○○○○○○○○○○○○○○○○○○

枪○○○○○○○○○○○○○○○○○○○○○

良○○○○○○○○○○○○○○○○○○○○○

囊○○○○○○○○○○○○○○○○○○○○○

杭○○○○○○○○○○○○○○○○○○○○○

秧批○○○○○○○○○○○○○○○○○○○○○

方○○○○○○○○○○○○○○○○○○○○○

秧低○○○○○○○○○○○○○○○○○○○○○

姜○○○○○○○○○○○○○○○○○○○○○

秧妙○○○○○○○○○○○○○○○○○○○○○

桑○○○○○○○○○○○○○○○○○○○○○

郎○○○○○○○○○○○○○○○○○○○○○

康○○○○○○○○○○○○○○○○○○○○○

仓○○○○○○○○○○○○○○○○○○○○○

昂○○○○○○○○○○○○○○○○○○○○○

娘○○○○○○○○○○○○○○○○○○○○○

滂○○○○○○○○○○○○○○○○○○○○○

香○○○○○○○○○○○○○○○○○○○○○

当○○○○○○○○○○○○○○○○○○○○○

将○○○○○○○○○○○○○○○○○○○○○

汤○○○○○○○○○○○○○○○○○○○○○

瓤○○○○○○○○○○○○○○○○○○○○○

秧兵○○○○○○○○○○○○○○○○○○○○○

帮○○○○○○○○○○○○○○○○○○○○○

冈○○○○○○○○○○○○○○○○○○○○○

臧○○○○○○○○○○○○○○○○○○○○○

张真中珠招斋知遮诂毡专鸥婀鸦逶均莺帆窝洼歪汪    

厢○○○○○○○○○○○○○○○○○○○○○

对比前面我们曾介绍的宋代司马光所著《切韶指掌》的所引内容,我们会发现两者比较相似:都以汉字为声母及韵母。

书中情节:唐敖等看了这张音韵表,开头是百思而不得其解,只见其中只有“张真中珠招斋知遮诂毡专鸥婀鸦逶均莺帆窝洼歪汪”等二十二个字是实有其字的,而其它地方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圆圈与一些不知涵意的单字。唐敖等人经过苦思冥想,终于明白了那些不知涵意的单字与那些莫名其妙的圆圈的意思,原来都必须按“张真中珠”这样的音调进行朗读。例如单字“商”,就必须将后面的圆圈中的前四个读为“商申桩书”;单字“冈”,就读为“冈根公孤”;“秧”字,就读为“秧因雍淤”,“方”字就读为“方分风夫”;余以类推。

由此我们知道,在明清之际,其声母共有三十三个,比现代汉语拼音的21个声母要多12个。举些实例:其中的“昌”,其声母用现代汉语拼音表示,即为“ch”而“茫”即为“m”;“秧”即为“Y”;“羌”即为“q”等,余以类推。但其中“秧梯”“秧批”“秧低”“秧妙”“秧兵”等,现代汉语拼音没有与之相对等的声母,因此无法表示。

明清之际音韵学的韵母有二十二个,现代汉语拼音的韵母有三十五个,两者相比,现代比明清多13个。举例而言,其中“张”字一行,其声母都是“zh”,其韵母,“张”的韵母是“ang”;“真”的韵母是“eng”;“中”的韵母是“ong”;“珠”的韵母是“u”等,余以类推。同理,“冈”字一行,其声母是“g”,其韵母与“张真中珠”一样,依次是“ang”“eng”“ong”“u”,因此其读音分别是“冈”“根”“公”“孤”;当然,“方”一行,其声母是“f”,其韵母与前一样,都是“ang”“eng”“ong”“u”,而读音便只能是“方分风夫”了。是以书中描写唐敖等人到了后来都一个个无师自通,表中的圆圈都可以找出相应的字出来,其原因就在于所有各行前四个的韵母都按“ang”“eng”“ong”“u”的顺序排列。

如果我们将李汝珍所列之音韵表,与宋代司马光所列之音韵表相比,会发现其声母与韵母的数量都有所增加,其声母由十六个增加到三十三个,韵母也从二十个增加到二十二个。由此可见我国古代音韵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发展着。

《镜花缘》一书的特点就是通过一些小说情节的虚构以传播明清之际的文化知识,本文所谈到的书中有关音韵学内容就是如此。小说中讲的虽然是所谓“岐舌国”的事情,但事实上却记载的是明、清代音韵学的主要内涵,只不过当时的声母、韵母不像现在有专门的拉丁字母,而也只能是用汉字来表示的罢了。

前面简单地介绍了明清时代音韵学中的声母和韵母,下面具体地谈一下当时的拼音。

按《镜花缘》中描写,唐敖等在明白了声母、韵母等的具体含意之后,自然而然地也就明白了拼音的概念。例如:所谓“珠汪”,将两字以“急急呼出”,其实就是一个“庄”字,用今天的概念来看,“珠”就是声母,而“汪”则是韵母。再例如“珠翁”二字可以合成一个“中”字。

必须指出的是,根据李汝珍所写的明清时代音韵,我们知道这其实与我们今天的汉语拼音还是有些差别的。今天的“庄”,用汉语拼音表示为“Zhuang”,其韵母与明代的韵母同音,而声母则稍有不同。哪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分别用明代的音韵和今天的拼音来读“庄”“中”等字,读得多了,我们会发现,明代的拼音似乎比现代的拼音更顺口一些。

弄明白了中国古代的拼音,下面我们要重点讨论现代所通用的汉语拼音。

上世纪初叶,苦难沉重的旧中国在国内外的落后挨打的境况之下苦苦挣扎,面对这些摆在眼前的事实,一些“文化精英”也在极力地寻找落后挨打的原因,其中有一部分人将其归结为中国文字的落后,从而致使了中国文化的落后,而中国文化的落后,又导致了中国整体实力的落后。这些人认为,中国文字是以形、音、义为载体所表示的表形方块字,数量众多,难写难认,乃至于一个字一个模样,于是千千万万个字便有千千万万个模样,更由于一个字几个意思,一个字几种读音,甚至于一个字几种写法,实在是又难写、又难记;而西方文字,也就二三十个简单的字母,便能组成所有的字、词、句、文,细究其中构成,也就是四、五十个声母及韵母,只要掌握了这些声母与韵母的特性,就可以读出千千万万不同的声音,同时写出千千万万不同的文章来。由此有人认定,只有西方的表音文字才是先进的文字,而中国的表意文字是一种十分落后的东西,是以中国要想改变落后挨打的可悲境地,只有废止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之久的汉字,改用类似于西方那样的表音文字,中国才能摆脱落后,从而走上正常发展的康庄大道了。

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提法,如瞿秋白认为:“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而鲁迅更进一步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吕叔湘陋夷的是汉字的字型:“现在通行的老宋体实在丑得可以。” 蔡元培则是主张完全放弃汉字:“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更多的社会精英一致主张:“中国必须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以当时而论,各种宣判汉字死刑的呼声真是此伏彼起,一浪高过一浪。

更有一些中国文人开始了一系列的实际行动。从20世纪初期开始,钱玄同、陆基、黎锦熙等人做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他们除了主张废弃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之外,他们还都极力主张汉字要简化,并提出逐步用类似于西方拼音文字的汉语拼音以取代传统汉字,而胡适则是其中最坚定的参与者。

在众多文人的参与下,1913年由当时的“读音统一会”制定了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字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1918年由北洋政府的“教育部”所颁布推行。当时的注音字母共有39个,1920
年“审音委员会”考虑到实际的需要又增加了一个,使之成为 40个。这40个注音字母分是:

ㄅㄆㄇㄈ万、ㄉㄊㄋㄌ、ㄍㄎ兀ㄏ、ㄐㄑ广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直行作一) ㄨㄩ 、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

我们可以发现,这40个注音字母的特点是:字母选自古汉字的某些边旁部首;音节拼字法采用三拼制,主要用来标注汉字读音。但用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注音字母实际很受日文假名的影响,其字形虽然源自于方块汉字,但实际上却是日文假名的变体,与国际通行的拉丁文尚有很大的差距,是以人们对这种不中不西的文字并不看好。

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合二为一之后,当时的“教育部”成立“国语统一筹备会”,简称“国语统一会”,成立于1919年4月21日。1928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又将其改名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下设“汉字省体委员会”(专门负责汉字的简化)和“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专门负责汉字拼音的拉丁化)、审音委员会(专门负责汉字读音的审定)、国语辞典委员会、国语辞典编纂处(均专门负责以国语为基础语音的大型辞典的研究与编纂)等机构。

二十年代以后,当时的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正式出台,其全称为“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1925~1926年,在原“国语统一会”的机构里改组成立了“[url=mk:@MSITStore:D:/Program%20Files/KINGSOFT/DABAIKE/data/dabaike.dat::/G/G1454.HTM]国语统一筹备会[/url]罗马字母拼音研究委员会”并正式投入工作,研究制订了所谓“国音字母第二式拼音表”,并于1928年由南京国民党政府予以公布,方案采用现成的26个拉丁字母,从而与国际正式“接轨”,但在此之前的注音字母并未废止,两者同时推行。


八年抗日战争与三年解放战争期间,有关汉语拼音的工作基本停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这些相关工作又陆续恢复。1954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直属于国务院。其工作重点,除了简化和整理汉字、推广普通话之外,还制订了“汉语拼音方案”。并从1958年秋季起,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小学汉语拼音教育。在此期内,原国民政府的“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所属机构不再存在,其中“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并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及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85
年 12月16日
,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其负责该机构主要学术工作的有吴玉章(1878~1966)、王力(1900~1986)、吕叔湘(1904~1998)、周有光等人。

七十年代,电子计算机逐渐成为各类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与利器,很多高科技领域都相继引入电子计算机以加速科研的发展,由于当时的计算机只能处理英文而不能处理中文,这使中文不能用于机算机成了当时中国科技人所面临的世纪难题。面对这一难题,当时一部分相关人员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中文与计算机不能相互兼容,中国人必须面临着在未来的世纪里只能选择其中之一难题:要中文还是要计算机?计算机是全世界公认的未来世界的主角,中国人如果因为要保留中文的原因而放弃计算机,中国必然会落后于世界;而中文则是自“五四”运动以来很多学者所公认的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之一,是以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废止中文几乎成为国人的共识。

但是,中文是数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使用着的全国统一的文字,这绝不是说要停用就能停用的事情,数千年的惯性不可能说停止就停止。怎么办?于是,汉语拼音以一种傲然救世主的身份步入了历史舞台。当时的人们认为,汉语拼音说的是汉语,但写的却是“与国际接轨”的拉丁字,既可以使数千年老百姓代代相传的语言不致断裂,又能摆脱汉字难写难认的尴尬,还能像外国人一样将其输入计算机,真正实现中国文字的拉丁化,真是一举而多得,简直是妙不可言,于是一种全面推行汉语拼音的论调一浪高过一浪,其中周有光是声音最响亮的一位。

然而事情并未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发展,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到今天,近四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汉字不但未被停用,事实证明反而越来越具备时代活力,是以今天一些学者正以各种不同的理由呼吁恢复繁体汉字,而汉语拼音本身也由于其与生俱来的硬伤而总是举步惟艰,直到今天仍是不能进入独立文字的实用阶段。

在汉字进入计算机方面,此问题早就为相关人员所破解。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以王选为首的中国电子计算机专家成功地将汉字与电子计算机融为一个整体,例如能够在书籍报刊出版领域,王选等人研制的“华光”系统横空出世,被誉为“新时代的毕昇”,将中国书籍的出版从铅与火的时代迈向了光与电的时代;而由王永民所发明的“王笔字型输入法”,也顺利地解决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死结,中国人将汉字输入计算机,使用普通的标准键盘,其速度竟然比英文还要快!王永民曾率队在联合国总部进行表演,由中国的汉字输入员与英语熟练输入员同时输入一篇内容相同而分别为中、英文所表述的文章,其结果是中文以较大的优势取胜,这令在场的外国人们无不对汉字刮目相看,因为按从前的理论,仅用26个字母的英文,其输入速度是无论如何也比仅常用字就超过6000多字的中文要快得多,然则摆在他们面前的事实却是,这一理论在事实面前被完全所颠覆!

在二王(王选、王永民)卓有成效的努力之下,一大批电脑硬件厂商受其鼓舞,各种与中文兼容的电脑硬件、软件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层出不穷,先是各种“汉卡”横空出世,从而使不带硬盘的电脑也能顺利地使用汉字,再后来是各种汉字软字库也纷纷诞生,居然包括除宋体、黑体、仿宋、楷书四种常用字之外、涵括篆、隶、魏等九十余种不同各具特色的字体;到了后来,就连微软公司(Microsoft)在其中文操作系统中,也不得不植入其中数十种比较常用的中文字库。至此,早年以为中文不兼容于电子计算机的种种论调,再也没有进入人们的耳鼓。

此外,在文字的纯使用领域方面,人们通过研究也进一步发现,早先人们所认为的,用汉语拼音以取代汉字,其实是条走不通的死路。那是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就算汉语拼音已经进化成一种完全拉丁化的文字,其实也并不能达到实用化。理论表明:西方文字是一种近乎完全的表音文字,而其文意完全依附于读音;而中文则是一种表意文字,它一身而同时具有三个层次方面的特性:形、意、音,也就是说,我们面对某一汉字,它留在人们大脑中的特性,同时具有字形、字意和读音等三个方面。再看西文,它只有读音方面的一个特性,以及附属于读音的相关字意,它能留在人们大脑中的属性与中文相比,这两者其实完全不属于同一类型的的文字。很明显,一个只有一维特性的文字,想要取代具有三维特性的文字,这根本是不可能的!笔者个人认为,西文是一种属于低级层次的文字,而中文则属于是一种高级层次的文字,以低级取代高级,只能是一种倒退!

为什么说以英文为代表的西文是一种低级层次的文字而中文是一种高级层次的文字?我的支持理论是:以中文翻译英文文学著作,可以保留原文95%以上的文学特色,而以英文翻译中文文学著作,对于中文中最高级层次的文言文来说,充其量只能保留其原文65%的文学特色。

曾经以来,一些主张以汉语拼音最终取代汉字的人以为,汉语拼音与汉字之间的转换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凡是汉字,都可以用汉语拼音来取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按这些人的构想,以汉语拼音取代汉字,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其所需要的只是时间。然而摆在人们面前的事实却是,四五十年过去了,这些人的这类构想,倒好像是越走越远了。其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汉语拼音其实与汉字之间并非一对一的转换关系,在一些情况下,汉字是无法是汉语拼音来转换的。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jinshijinshijinshijinshi;

qianshiqianshiqianshiqianshi”

这是近年来在网上比较流行的一副对联,我们将它用汉语拼音的形式表现出来,笔者估计,即使是号称最最精通汉语拼音的人,也不可能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将它以汉字翻译出来,为什么?因为整个句子虽然较长,但其实只有两个音:“jinshi”和“qianshi”,因此像这样的句子,如果脱离了汉字,它基本上就是一笔糊涂账。

这个句子,如果用汉字来表达,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今世进士尽是近视

钱氏遣使浅释前事

这就是表音文字与表意文字所存在的差距。表音文字出现在字面上,其特性是一维的,即:人们只能通过声音去领会它的意思,而当人们不能通过声音去领会意思的时候,表音文字的表意特性也就丧失了。而汉字则不同,汉字是一种极为成熟的表意文字,它有形、意、音这三个方面的特性,我们可以认为,如果我们将只有一个表音特性的汉语拼音看成是一种一维文字的话,那么汉字就是一种三维文字,很明显,具有三维特性的汉字,绝不是那种只具有一维特性的汉语拼音所能取代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语言大师赵元任为了证明汉字不能拉丁化,曾做过一篇文字游戏类短文,很有趣味,其全文如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全文九十余字,通篇只有一个音,就这样一篇妙文,如果有人想用汉语拼音来表达,我想这一定是没有结果的,当它脱离了汉字之后,全文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根据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认为:企图以拉丁化的汉语拼音取代汉字,这其实是一条行不通的道路,其理由如下:

首先,我们认为,汉语拼音只适用于现代汉语,而不适用于古汉语,因为现代汉语基本都是双音词,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双音词的构词规律与构词特性,以及整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能够一对一地将现代汉语的全句或全文“翻译”出来;而古汉语之中则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词,如果用汉语拼音“翻译”文言文,其“翻译”的情况虽然不至于像上文所举二例那么糟糕,但也好不了多少,如果谁要是想用汉语拼音写出《周易》、《尚书》中的原句,那他写出来的句子,也许神仙也看不懂。浩若烟海的古文献是我国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假如真的有那么一天,中国人的文字全部成了拉丁化的汉语拼音之后,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就全部失去生命而成为死物了。

其次,汉语拼音不适用于简短的现代汉语。我们认为,在一些缺乏语言环境的简短现代汉语语句里,如果此短句不是用汉字来表示而是由汉语拼音来表示的话,在某种情况之下就会形成错误理解的语句。一般来说,城市街道的路名牌、医院各科室的门上的标牌、火车站营业大厅里的站名里程牌、银行等服务机构的属性标示牌等,凡是缺乏语言环境的提示性短语,都不能完全使用汉语拼音,否则只会给社会添乱。例如假使某医院将各科室标牌只写汉语拼音而不写汉字,这个医院很可能便会乱套,一些看“皮肤科”的人,稍不留神,说不定会走到“妇科”去,而“整形科”的病人,说不定会跑到“针灸科”里来。而到火车站买票的朋友,本来想到泰州(江苏)去,谁知却买到了到台州(浙江)的火车票;某位想到泉州(福建)做生意的商人,阴差阳错地跑到全州(广西)去了;而一个原来想北游恒山的游客,卖票小姐交到买票人手上的却是南方衡山的火车票。因为汉字已经废止,能收入人们眼底的只有这种只能表音的汉语拼音。

再次,中国地域宽广,特别是南方地区各种地方语音数不胜数,而且南方人往往前鼻音与后鼻音、翘舌音与非翘舌音不分,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要想全面推行汉语拼音并让汉语拼音取代汉字,将是个十分困难的事情,甚至是一个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古代寓言中有“邯郸学步”之笑话,如果某些人一定要用汉语拼音取代汉字,我想其结果一定是个新时代的邯郸之学步者,不但别人的东西没有学会,连自己原有的东西也会遗忘净尽。总而言之,汉字不可能为汉语拼音所取代,不论是过去、现代或是将来!

关于汉语拼音所带来的弊病,还有一个问题在这里也不得不提一下。我们发现,当今之世,在日常生活之中,似乎写白字、错别字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其原因何在呢?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思考,现在认定,问题的根源就在当前的汉语拼音教育模式上。

我们知道,当前一般的情况是,小学生刚读一年级,在对汉字没有丝毫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其首先接受的就是汉语拼音教育,老师还往往告诉小学生们,当遇到不懂写的字的时候,可以用汉语拼音替代。于是乎,年龄幼小的孩童们从此便产生了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只要遇上不懂写的字,用拼音以替代是合理合法的事情。

大约一两个月之后,汉语拼音教学的过程虽然结束,但这种观念则已经在孩童们的心目中扎下了根,再也驱之不去。随之而至的是正式的汉字教学,虽然这个时候老师也会一再强调不能写白字和错别字,但此时为时已晚,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改变不了在汉语拼音教学阶段所养成的习惯,凡是遇到不懂写的字便用替代之法,所不同的是这个时候他们所替代的不是汉语拼音,而往往是一些同音而不同义的汉字。

笔者曾主持过一个小学生(六年级)的地方史知识竞赛,其中有一条题目是“《桂海虞衡志》的作者是谁?”在该竞赛之前,为了确保竞赛实况的可观赏性,所有题目及其标准答案都印发给了参赛选手,这条题目的标准答案是“范成大”,因此其难度对于这些小选手来说应该是较低的。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一个抢先得到答题权的小选手所写在黑板上的居然是“饭成大”。面对信心十足的小选手,我只好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掩盖这因为出现错别字的尴尬场面:“你的意思是说:《桂海虞衡志》的作者是靠吃饭长大的,是吗?”由于该小选手写了错别字,因此当时没有让她得分,看着那一脸无辜而又不平的表情,我当时只说这样说:“为了她日后少一些错别字,这宝贵的一分只能与她告别了。”事后我走访了她们的老师,老师的回答是:“在这类的情况下,我们一般是允许给分的,因为我们从前曾鼓励学生不懂写的字以拼音代替,但想不到她不用拼音而用了一个同音字。”我当时心里想:“老师,你可知道,这以拼音代替与以同音字代替,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关系哇!”是以笔者曾有一个思考,汉语拼音的教育是否调整一下时间,不是小学一年级而改在高中一年级?当然,高中一年级学生们学的不可能是小学生们那种简单的拼音,而应该是更全面的中文音韵学。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避免满天飞的白字与错别字。

既然汉语拼音存在诸多问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像蔡元培曾说的“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那样,完全舍弃汉字而直接使用西方的表音文字呢,就像今天的印度那样,废弃其原有的印度文而代之以英文?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根子上还是看不起表意的汉字。笔者以为,汉字应该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的文字,在未来的时代里,英文与汉字很可能会相互竞争,而英文必然会败于汉字!我的理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各种新生事物将会以“爆炸”般的速度骤增,于是与之相适应的新词汇也必然会大量增加,而汉字与英文对于新增加的新词汇的方式是不相同的。汉字增加新词汇的方式是从两个既有的汉字中先出两个相宜的字重新组合而使之成为新词,而英文则是为了不与已经既在的单词相重复而必须完全创造一个新的单词出来。

用两个既在的汉字组成一个新的词汇,由于其所用的既在汉字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认识,因此它的特点是:新词汇虽然增加,但其识字量却并未增加;而英文就不是这样,任何一个新词汇,对于第一次接触它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单词,而这种陌生的单词多了,阅读的难度也就增大了。是以一些英文的专业书籍,大量的非本专业的人看不懂其中的单词,道理就在这里,而在同样的情况之下,汉字的情况就会好得多。

中国的汉字,普通的人如能掌握6000多个,在一般情况下,已经完全够用了,能掌握20000个以上者,已然达到中文专业的高级人材水平;而英文的单词量而必须掌握10万个以上,才能应付中等程度的应用,但这样已是达到了人类大脑记忆的极限,是以以英文为母语的高级专业人材,在他们工作的时候,必不可少地需要使用字典或词典以帮助阅读。面对着未来的时代,西方文字的使用者们都在担心今后的单词记忆量,因为按目前《牛津大词典》的发展速度,二十年后,其英文的总词汇量必然会超过百万,这必将成为英文使用者们的极大负担。二十年后是如此,那四十年呢?一百年呢?五百年呢?长此以往,我们真不知道英文今后的出路何在?

唐代柳宗元曾写过一篇《蝜蝂传》,说是有一种名叫“蝜蝂”的小虫,总喜欢将遇到的物件负在身上继续向前爬行,而这样的结果是身上背负的物件会越来越多,所谓“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我们认为,使用英文等西方表音文字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就很像柳宗元所描写的这种小虫,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必须记忆的单词会越来越多,最后终究会有一天,这些人会像这种小虫一样“卒踬仆不能起。”
这是英文等西方文字的死结,而如何破解这一死结,目前已经成为西方有眼光者的努力方向。个人以为,西文要想破解这个死结,只有向汉字的构词方式学习!

从理论上来说,汉字就没有这样的死结,面对未来时代的需求,虽然中文的词汇量也会大量地增加,但组成这些词汇的汉字却不会再有多大的增加,也就是说,中文虽有陌生的新词,却不会有陌生的新字,这就是汉字优于英文的最显著的地方。基于此点,对于汉字的未来,笔者充满信心,正如目前网上所盛传的一句话那样:“如果今后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那就是中文与英文;如果世界只剩下一种文字,那就只有中国的汉字!”

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高呼:汉字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古代礼貌用语


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送人远行说-平安

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

没能迎接说-失迎

需要考虑说-斟酌

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

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

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

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

与人相见说-您好

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

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临分别时说-再见

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

迎接客人说-欢迎

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

自己住家说-寒舍

请人接受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

得人帮助说-谢谢

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办事说-拜托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人方便说-借光

仰慕已久说-久仰

长期未见说-久违

求人帮忙说-劳驾
132# 发表于 2009-1-9 10:44 | 只看该作者
姓氏的发展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时期,“姓”被定为世袭,且由父亲传递。今天我们所说的姓氏与常见的“以姓氏笔划为序”,是把姓氏当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然而在古代“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母系社会,称为族姓,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血缘婚配而发明的相应识别标志。“氏”是古代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表示功勋和地位。当时部落的大团体,裂变成了若干小团体,出于相互交往中识别的需要,这些小团体在得到新的居住地的同时获得了一种与地域有联系的新标志—姓。

历来以为中国人先有“姓”后有“氏”,事实上,姓、氏一直在混合使用,姓和氏的关系也在变化。传说和文献中出现的“氏”有上百个,最早的是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五龙氏时代,随后为钜灵氏、黄神氏、鬼隗氏、空桑氏、次民氏等22氏的循蜚纪时代,接着为辰放氏、蜀山氏、混沌氏、有巢氏、燧人氏、庸成氏等13氏的因提纪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最重要的是有巢氏和燧人氏。有巢氏教民架木为巢,掘地为营;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教民结绳记事。

进入到伏羲时代,这一时期中原出现了共工氏、柏皇氏、朱襄氏、昊英氏、栗陆氏、赫胥氏、昆吾氏、葛天氏、阴康氏、中皇石、女娲氏等部落或国家。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时代,“风”是中国的第一个姓,这个时期一个最重要的“氏”是中皇氏,其首领是仓颉,他创造了文字,替代结绳记事。

女娲氏之后为神农氏,即炎帝,其后为姜姓。黄帝姓公孙,名轩辕,黄帝所在部落的称呼叫有熊氏,黄帝继承炎帝之位,统治了中原大地。黄帝有25子,得姓14有姓12: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嬉、儇、依。这12个姓事实上是有熊氏的分族,其他的儿子因没有实力建立自己的族而不能有姓。据考证,中国最古老的姓基本都出自炎黄两帝之后。炎黄两帝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无论你我他,同姓一家亲,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根。

先秦时期,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姓氏便开始合而为一,由于形式固定下来,子孙可以永久使用,便于形成一脉相传的家族,血统源流线索从此变得更为清晰。中国人十分重视姓,养成了同姓聚居的习俗,许多地区流传着修谱联宗的习惯,在全国形成了无数的不等的同姓人群,以至后人探讨自己的家族史,很容易据此找到血缘所出。

姓氏来源有多种,有以图腾定姓氏的:熊、罴、豹、虎、龙等;以国家名称为姓氏的:齐、楚、韩、赵、秦等;以居住地为姓氏的:西门、郭、丘、尹、常;以官职为姓氏的:上官、卜、钱、士、司马等;以职业为姓氏的:张、顾、屠、甄、匠等;以山河名称为姓氏的:乔、姬、姜、黄、武等;皇帝赐姓氏的:刘、李、赵、完颜、朱等;还有以数字、季节、方位、气候、花木等等为姓氏的。

中国人习惯继承父亲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传递给下一代,因此绝大多数的姓氏属于一种无性别之分,以父系方式传递的基因,相当于位于代表人类男性染色体上的特殊遗传基因。

姓氏,把一氏族的人与另一氏族的人区分开来,在一个氏族内部,为了区分彼此,出现了只属于个人标志的“名”。在社会交往中,无论哪群人在自己内部只用“名”就可以区分彼此,但若与另一氏族的人交往,仅称“名”还不足以表明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氏族的“姓”与自己的“名”结合在一起,才能清楚地表明自己,区别他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姓名又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

在中国,一般每人都有姓。人们初次交往,彼此总要先问:“您贵姓?”可见姓氏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交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
中国姓氏从哪里来?


中国许许多多的姓氏,究其来源,大抵可以分为15种类型:



第一种,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




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的百家姓,有些是由图腾演变而来的,如:熊、马、牛、羊、龙、凤、山、水、花、叶等。但可惜这只是一些推测。由于年代久远,史前无据可考,到底哪些姓氏源于图腾崇拜,已不得而知。因为当今的‘熊”“马”“牛”、“龙”、“花”、等姓氏,于史书收及传说中均可查出源出,但并不与图腾有什么联系。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曾率领“熊、黑、貅、貔、虎”等。这些“ 熊、罴、貅、貔、虎”等可能就是图腾氏族的名号。但这些氏族的名号究竟有哪些传递下来,成为其后裔的姓氏,也已难寻蛛丝。
有案可查的《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炎帝(神农氏)是少典之子,因生长在姜水渭河支流)之滨,得姓姜。

黄帝(轩辕氏)是少典之子,因生长在姬水之滨,而得姓姬。

又姜(彻吧)和羌(Qiang)虽同韵而不同声,但音特别相近。且两字都有 “羊”字头。一个从羊从女,一个从羊从人。从“羌”字的组成看,羌即“羊人”。上古时代晚期,羌族居住在我国的北部,其部族或氏族的图腾可能是羊。而姜族则是羌族的一支,或许因为语音的误差而化“羌”为“姜”,或许是母系氏族的母权影响,羊下之“人”,化作了羊下之“女”。炎帝以“姜”为姓,不是偶然,炎帝恰恰是古羌族支系氏族部落的首领。以炎帝;黄帝为首的原居于陕、甘、青一带的古羌戎部族的一支,在东进中原的过程中,与东夷等部族融合,成为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第二种,以祖先名字中的字为姓氏。



年(Zian):春秋时,周灵王有子叫“王子年夫”(“年夫”应是其名,“王子”则是表明其身份的,如“公子”、公孙”)年夫的后人以其名中的“年”字为姓氏。
熊(Xiong):上古五帝之一有颛项(闹旭氏,姬姓),其后人重黎在帝誉时担任火官,被帝答赐为“祝融氏”。共工氏作乱时,祝融奉命平叛。叛乱虽被平息,但祝融并未将共工氏成员全部消灭,况融以此获罪,被帝誉杀掉。祝融死后,其弟吴回担任火官,依旧称祝融氏。吴回有子陆终,娶鬼方氏首领之妹女聩氏为妻,生八子,其中第六于叫季连。

牛:西周宋征子之后有任司寇的牛文。牛文。牛文之后以其中的字“牛”为姓氏。

鱼:系出于姓。春秋时,宋襄公的弟弟为“司马子鱼”(司马是官职,子鱼为其字)。其后人以其宇中的“鱼”为姓氏。

井:春秋时,虞国有大夫井伯。井伯之后以其字“井”为姓氏。晋灭虞国之后,井伯的后代井奚逃入泰国。秦穆公以井奚为大夫,封邑于“百吸”,井奚便号“百里奚”。百里买的支子依旧以“井”为姓氏。

牧:上古时代,黄帝以“力牧”为相。力牧的后人以其字:“牧”为姓氏。

终:上古时祝融弟吴回(后也称祝融氏)的儿子为“陆终”。陆终后代支系中,有的以其先祖名的“终”字为姓氏。

常:上古时,黄帝曾以 “常先”为相。常先的后人以其字“常”为姓氏。

孔:出于子姓。周武王封商微子于宋,微于死后由其弟仲衍继承封地。仲衍之后有弗父何,弗父何,的玄孙名嘉,字孔父。孔父的儿子木金父以父字中的“孔”为姓氏,在鲁国定居。

廉:颛项的曾孙名廉,其后人以祖字中的“廉”为姓氏。

乐:出于子姓。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衍字乐父,其后人以祖上“乐父”中的“乐”字为姓氏。

皮:周有大夫樊仲皮,其后人以其祖上名字中的“皮”字为姓氏。

高:出于姜姓。齐文公有子公子高。其后人以“公子高”中的“高”字为姓氏。



第三种,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

宋:出自子姓.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公元前十世纪周公平定了武康叛乱之后, 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受封於宋国, 建都商丘(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 公元前286年, 宋国被齐国所灭. 其子孙以原国名"宋"为氏。
赵:伯益后裔造父,拉驯马驾车。周穆王常乘坐造父所驾的马车游巡各地,朝中有事,造父就以熟练的驾车技术及时将车马赶回。造父因驾车马有功,被周穆王封地于赵(山西洪洞县北赵诚),其后人便以“赵”为姓氏。

吴:出于姬姓。周武王封钟雍的曾孙于吴(江苏苏州一带),建立吴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氏。

郑:出于姬姓。周历三封少于友于郑(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友的后代以“郑”为姓氏。

陈:周武王灭商之后,追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河南淮阳)。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

卫:出于姬姓。周文王其于摩叔于卫,建卫国康叔于孙以名为姓氏。

蒋:出于姬姓。周公且的儿干伯龄被封于蒋(河南固始县东北蒋集),建蒋国,其后以国名为姓。

沈:出于姬姓。周文王的儿子贿受封于深(河南平舆县北),建沈国,其后以国名为姓。

韩:出于姬姓。周武王的小儿子受封于韩(山西河津县东北),后被晋国灭掉。桓叔的儿子万受封于韩。万的后代以韩为姓氏。

秦:出于嬴姓。伯益之后有嬴非子。非于擅育良马,周。孝王以其育马之功封非于于秦谷(甘肃天水西南),为附庸国。用非子的孙子秦仲因功被升为诸侯。秦统一天下,建立秦朝。秦灭亡之后,其子孙以秦为姓氏。

许:出于姜姓,神农氏后裔。周武王封文叔于许,建许国。其后 以国名为姓氏。

吕:出于姜姓,神农氏后裔。怕夷在尧时任掌礼官,又辅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其后以国名为姓氏。

戚:卫国大夫孙林父的封地为威邑(河南汝阳县东冯东北)。孙林父的孙以邑名为姓。

谢:周宣王封舅氏申侯于谢(河南唐县南),申侯子孙中有一支 以其封地为姓氏。。

邹:周代有曹挟封地于邾,战国对改国号为邹。其子孙中有一支 以国号为姓氏。

柏:出于柏皇氏。柏皇氏中有柏招,为炎帝的师傅,又有相同为帝喾的师傅。其子孙受封于柏(河南舞阳县东南),其后以封地)姓氏。

章:出于姜姓。齐太公封其庶子子郭(山东东平县东)。受封于鄣的齐大公庶子的后代,去邑为章姓氏。

苏:颛顼后裔终的最小的儿子樊受封于昆吾,樊的庶子后代受封于苏(河南温县)。其后以国名为姓氏。

潘: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名高,受封于毕,称为毕,称为毕公高。华公高有庶于受封于潘,其后以封地为姓氏。

葛:出于嬴性。颛顼之后,封于葛(河南宁陵县东北)。其后以封地为姓氏。

范:周宣王时有大夫杜伯,其子杜限到晋国,被任命为士师,其于以官名为姓。

彭:颛顼后裔陆终的第三个儿子钱铿受封于彭(江苏人徐州),为大彭氏,后人以彭为姓氏。

鲁:出于姬姓。周公旦的儿干伯禽受封于鲁(山东曲阜一带),建鲁国。怕食的子孙以国名为姓。

韦:出于累韦氏。豖韦氏在夏代居于豖韦(河南滑县东南),为一路诸侯,建豖韦国,又称韦国。韦君后人以国为姓氏。

苗:楚令尹斗之于贲皇亡命晋国。受封苗邑(河南济源县西南)。贲皇又名苗贲皇,其后人以苗为姓氏。

任:出于有熊氏。黄帝的儿子禺阳受封于任,禺阳以任建国,其后国名为姓氏。

柳:鲁孝公有儿公于展,公子展的孙子无骇以祖父名为氏,称展无骇。展无骇的儿子叫展商。展禽的封邑为柳下。他死后号为惠。所以双叫柳下惠,其后代取封地“柳下”第一个字为姓氏。



第四种,以职业或官职为姓氏。


司徒:上古时代官名,传说尧、舜时已设,一直延续到秦汉。有以此官职为姓的,便是复姓“司徒。”
司空:据说为上古时所设官职,专管天下水利上本工程建设。帝尧时大禹的官职就是司空。大禹的子孙中,有人以此为姓氏。

司马:上古代所设官职,为军事长官。曾为官司马的人的后代,有的以此官为姓氏。



第五种,以山名、河名为姓氏。


乔:出于有熊氏。黄帝死后,葬于桥山。黄帝的子孙中有守陵的入,就以陵山之名:“桥”为姓氏,后人去木为“乔”。
姜:出于神农氏。炎帝神农氏居住在姜水(渭河支流之滨,因此以河名为姓。春秋时代的齐、申、吕、许等封国都是姜姓。


第六种,以住地的方位为姓氏。

东郭:出于姜姓。郭,为古代时人们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东郭,为外城的东墙附近。齐桓公的后裔中有住在临淄城东外一带的,被称为东郭大夫,后人便以东为姓氏。
东门:出于姬姓。鲁庄公有于叫公子遂,字襄仲,家住曲阜城东门旁,人称东门襄仲。其后以东门为姓氏。

西门:春秋时,齐国和郑国都有公族大夫住在都城的西门附近,人称西门氏,有的后人便以西门为姓氏。



第七种,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


呼延:东晋时,匈奴呼延部进入中原;后来,其汉化后裔以原部落名称再加以“汉化”的“呼延”为姓氏。
慕容: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居辽西,后在棘城以北(河北昌黎县境内)。建国,莫护跋以“慕容”为自己部落的名称。后慕容部落的人便以慕容为姓氏。

宇文:鲜卑族呼天为“宇”,宇文为“天之子”之意。宇文氏为鲜卑部落。东晋时,字文部落进据中原便以宇文为姓氏。

尉迟:尉迟部也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尉迟部的人后来以部落名为姓氏。

万俟:万俟本为鲜卑族部落名。东晋时,万俟部落进入中原,后以部落名为姓氏。



第八种.以出生时的异象为姓氏。


武:周乎王之子出生时掌纹呈篆文“武”。由此,周平王赐其姓为武。


第九种,以谥号为姓氏。


所谓“说”为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穆:出于于姓。春秋时有宋穆公,其后子孙中有以其谥号“穆”为姓氏。

文:一出姬姓。商未,周族首领季历死后。其于姬吕继泣,后被其为西伯。西伯思病死后,其于周武王继位,并完成灭商大业,建立周朝。武王追说其父为周文王。文王的庶于中有以其谥号为姓的。一出妫姓。齐威王之孙田文,号孟尝君。孟尝君避乱到魏国,死后进号文于,其后人以其谥号“文”为姓氏。

康:周公且之弟叔封地于卫,其死后说号为“废”,因此又称卫康叔。卫康有庶于以其谥号为姓氏。




第十种,因避祸、避仇、避讳、避嫌所改的姓氏。



桂:出于炅氏。汉代炅横有四个儿子。家中有难,四子逃避,其中一于避居到幽州。改姓为桂。
田:一儿子伪姓。春秋时,陈厉公子陈完避祸外逃,不愿意以国名为氏,改姓为“田”明代燕王朱棣以讨黄于澄等为名起兵,推翻建文帝。黄于澄的后人因避祸而改姓田。



第十一种,帝王赐姓氏。


金:被尊为西方大帝的少昊,因五行说中的西方属金而,称金天氏,其后人有以金为姓的。汉武帝时,匈奴休盾王之于归顺汉朝,汉武帝赐其姓金,取名金日掸。
刘:出于陶庸氏。尧之后有刘累,到了周代成为唐杜氏。社隰在晋做官:为士师,又称士氏,后来又从上氏改为刘氏。由于刘邦建立汉朝,刘姓成为中国的大姓。汉高祖因项伯有昔日相助之功,便赐项伯改姓为“刘”。

郑:出于姬姓。周厉王的小儿子友封于郑,其后人有的以国名为姓。明代太监马三宝有功,被永乐帝赐姓为郑,马三宝因此改姓换名为“郑和”。



第十二种,以数量词、排行次序及天干地支为姓氏。


万山子姬姓。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有后叫毕万,毕万后代中有人以其祖先的名字中的“万”字为姓氏。
丙:又写作邴。春秋时,晋国大夫邴豫,受封于邴(河南成武县东);其后以邴(丙)为姓氏。



第十三种,少数民族汉改姓氏。


元:春秋时,卫国大夫元亘之后以元为姓。另北魏孝文帝推行鲜卑族的汉化,令鲜卑族改穿汉眼,改说汉话,并改换“拓跋氏”为“元氏。”

少数民族以汉姓的人物中,还有著名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李克用系沙陀族首领朱耶赤心之子,曾率沙陀闻助唐击败黄巢长安,任河东节度使,又进封为晋王。唐末,李存勖“李”姓起兵,建后唐王朝。


第十四种,汉族人改为少数民族姓氏。


辽、夏、金、元时代,汉族人改换为少数民族性的为数也不少。



第十五种,部分少数民族的姓氏。



满族有穆昆组织,产生于姓氏社会,是构成满族社会的基层血缘组织。穆昆由一个或数个家庭组成。同一个穆昆中,只有一个姓氏;同宗的几个穆昆,则冠以几个汉姓。如乌雅氏的五个穆昆,分别以吴、穆、包、黄、邵为姓氏;宁古塔氏的四个穆昆,以刘、宁为姓;喜塔喇氏的一支穆昆(居今新宾县永陵镇)以图为姓,居盛京的穆昆以祝为姓。

壮族经父系计算世系,子女随父姓。女儿出像后,须加双姓,即夫姓在前、父姓在后。如:其夫姓莫,其父姓罗,她便称为“莫罗氏”。
中国姓氏知多少

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是中国;这是较所谓四大发明更久远、更早的一项重大发明!大约在5000年以前的炎黄时代,就有了中华古姓。而我们中国人的姓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日本在公元5世纪晚期才开始有姓;而欧洲大陆普遍使用姓氏的历史,也只有400年;到了1935年,土耳其人方以法律形式规定人们使用姓氏;直到1997年,蒙古国政府才立法规定,国民必须取姓(以前仅有名而无姓)。

上古时期,最古老的姓,本是代表着氏族血统的根系,往往就是其氏族的图腾,最早应起源于母系社会。范文澜认为,中国第一古姓,是“风”姓;但我认为,“风”姓还不足为凭,应该是炎帝、黄帝的古姓:姜姓和姬姓。我认为,先秦时期的这种最古老的姓,其总数大概不会超过100个:子、姜、嬴、风、嫚、姬、姚、妘、妫、妀、妃、妀、嫼、姞、奻、弋、任、僖、依、酉、滕、祁、荀、姶、妌、好、姒、姙、芈、归、漆、允、熊、箴、嬛、偃、董 ……。氏,则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符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已成为姓的支系,先秦时期保存下来的氏,有近千个。直到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姓、氏才混合为一,汉朝以后,姓和氏不再有什么严格的区分,例如,司马迁写《史记》时,已不大讲究姓之古义了。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公布的数字显示:当时大陆11亿人口中,汉族所拥有的姓氏,仅3600多个。我对这一数字总是耿耿于怀,又疑心重重。另据1993年5月28日《南方周末》董乐山《何必“苦恼”》一文称: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大陆姓氏有5662个。2006年1月,中国科学院发布的数字显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袁义达研究员,用两年时间调查涉及全国1110个县和市,得到了2﹒96亿人口的数据,共获得姓氏4100个。这后一组数字,是颇具权威性的。

唐人林宝的《元和姓纂》收录中国姓氏1232个,宋朝的《通志·氏族略》补校为2255个,近代邓献鲸《中国姓氏集》已收录5652个,台湾学者王素存《中华姓府》又收录到7720个,20世纪90年代,袁义达《中华姓氏大辞典》竟然收录中国古今姓氏11969个,异译、异体字姓氏3136个。袁义达先生仍在收集和整理中国人的姓氏,至今为止,所收录到而尚未出版的中国古今姓氏,已超过22000个。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


一、姓

  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

  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太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我们这里可以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

  ①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共收入502个姓氏(其中单姓342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②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③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户部所藏户籍编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亲自审定《御制百家姓》,(开头曰:“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正,游夏文章……”)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双字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⑦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气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编《当代百家姓》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常用的姓约400个,按当时人口数算,前100个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周熊金陆,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顾侯郎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姓占全国总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张刘陈5姓就有3亿多人。李8700万、王8000万、张800万、刘6000万、陈5000万。全国各城市的大姓情况也不一样,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张王陈李徐朱周吴刘沈。)这个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相去太远了。那么另外那些也被称作姓的字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现代姓的主要组成部分“氏”,下面就来介绍“氏”。

  二、“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

  从时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最明显的标志是《史记》,根据现有姓氏、推究它们的来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前面提到过,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

  (2)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

  (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

  (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

  (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

  (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变种,突变情况):

  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

  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

  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

  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

  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F、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

  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

  另外,古代姓氏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①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②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有人认为里面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

  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

  ③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

  A、前缀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  

  B、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

  C、加氏、女、母、姬、媪、妪等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

  三、名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时天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陈梦家《殷商卜辞综述》认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后对命名有所讲究。春秋鲁桓公六年(705)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 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五则”)。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随着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中对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条之外,还规定了“六不”。即(1)不以国(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隐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币。

  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在命名方面除了对“五类”、“六不”同样讲究外,还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

  魏晋以后,一代代的学风、思潮、单从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

  如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将军刘牢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杨衔之等。

  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人。

  唐宋时,道炽一时,僧也极红。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儿名 (土),孙名钜、钩、鉴、铎(金),曾孙名渊、泠、潜、济、浚、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

  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

  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晋介之推,虞宫之奇,郑烛之武,佚之狐,之为虚字,不算。还有一个“不”字,韩申不害,楚萧不疑,赵国赵不倦,汉代程不识,不危、不惑等皆如此。

  另外,汉人取名:(1)尚英武,雄浑劲健。像胜、武、勇、超、猛、固、彪、举等这很常用。

  (2)见贤思齐、追慕圣人。如张禹,赵禹、邓禹、陶汤、张汤、赵汤、周昌、王昌、张尧、黄舜等就体现这一特色。

  (3)求长生长寿。如万年、延寿、寿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名常见。

  王莽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春秋》“讥二名”,《公羊传》:“二名非礼也”,可能单名多于双名的原因。西汉15帝,二人复名;东汉13帝全单名。

  西汉至东晋,54帝,4个复名,单名94%,东汉以后,尤其两晋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时间佛名盛行:金刚、力士、文殊、目连、药王、般若、三宝随处可见,以带佛气。僧、佛、摩、梵、昙,直取佛名也很多。

  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

  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

  五代时,因《尚书·太甲上》有“旁求俊彦”《伪孔传》有“美士曰彦”。故而,据正史载,五代共有87人以“彦”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为时尚。

  元末,张士诚原名九四,“士诚”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还不知,典出《孟子》:“士,诚小人也”之句。

  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至今,从农村族谱中可看出这一现象。其字当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贵、昭庆、德祥、龙凤、昌盛等。  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

  1744年,乾隆为孔子后裔定了三十个字为: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垂维佑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令贴又在这30个字后续了二十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清满贵族则喜欢用安、福、永、泰、保全、常荣、桂祥等吉利字命名。

  而民间命名习惯约有以下数种:

  ①节令法:以生时节令,花卉为名,春花、梅、桃、李,夏雨、秋实、秋雨、秋艳、冬晓、冬梅、腊梅等。

  ②地名法:纪念孩子的出生地,如杭生、浙生、沪生、渝生、杭宁。

  ③盼子盼财法:如来娣、根娣、玲娣、招娣、延娣、来宝、来发。

  ④动物法:阿牛、阿鼠、小鱼、小狗、小龙、阿龙、小骏(马)、小凤、凤儿。

  ⑤体重法:九斤老太、九斤姑娘(加护身符的重量)。

  ⑥性变法:女当男养,亚男、冠男、家骏、家雄;男当女养,新妹、宝姬、秋月等。

  ⑦排行法:大牛、二牛、三小、小牛,大囡、二囡、三囡;根大、根亮(两)、根山(三);张益(一)张耳(二)张山散(三)等。

  ⑧五行法:如前述朱熹一家祖孙五代。

  ⑨综合的,如润土(节令加五行)。

  民国年间尚洋名:玛丽、海伦、彼德、约翰、汤姆很多。

  文革间尚红、建、卫、忠、青等字。

  现在的趋向:朦胧、洋名、多字名。

  古代的女子有姓无名,在家只有小名、乳名,对外则称某某氏。

  四、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五、号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 )自号且乐道人。

  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頫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 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艺号(赠号):

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

  3、以封爵、谥号为号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

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TOP

139# 发表于 2009-1-10 01:04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八位最著名的美食家


春节临近,亲朋好友团聚在即,吃喝是少不了的日常功课,谈论有关饮食的话题,正当其时,这一回我也来应个景,凑个热闹。

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显然已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常识了。再孤陋寡闻的人,四大菜系或者八大菜系,即使没有遍尝的机会,名字总能说出几个来的。可是,对于历史上那些曾经对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们,一般人却关心不够,知之甚少。有感于此,我今天就来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美食家。绵长的中国历史,出现过的美食家,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这里只能择其荦荦有名者介绍八位:

第一位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的头衔已经很多,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老人家……是长长的一串,我认为,还应该再加上一个:美食家。孔子虽然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之类的大话,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个十分讲究饮食的人。他的讲究涉及礼仪、卫生、口味等各个方面,《论语·乡党》有一节文字可以视为孔子的饮食文化思想纲要: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惟酒无量,不及乱。

不撤姜食。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言,寝不语。

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斋]如也。

讲究之多,为常人所望尘莫及。孔子当然还在别的地方发表过自己的饮食见解,限于篇幅,恕不一一征引。单是这一节文字,已经足以证明一点:生活在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美食家!

第二位是汉末的曹操。世人皆言曹操是奸臣,见识稍微深入者,或誉之为能臣;读过文学史的人,都知道曹操是诗人;由诗歌而得知,曹操对于酒文化颇有心得,写出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类的名句。殊不知,曹操还曾经下功夫研究过烹饪艺术。根据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舆》所言,《文选》注所引群书中有魏武《四时食制》。也就是说,曹操可能在烹饪方面作过专门的研究,撰写过专门的著作。现在可以看到的辑录自《太平御览》等文献的《四时食制》,都是讲鱼的产地和食用方法的。一共讲到了十四种鱼,有些今天已经很难考证出是什么鱼了。这里略举三条如下: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御览》九三六)

疏齿鱼,味如猪肉,出东海。(《御览》九四〇)

鱣鱼,大如五斗奁,长丈,口颔下。常三月中从河上,常于孟津捕之。黄肥,唯以作

酢。淮水亦有。(《初学记》三〇)

很显然,曹操是一个特别爱吃鱼的美食家。

第三个是唐朝的杜甫。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诗圣杜甫是个一生潦倒、愤世嫉俗的苦情派诗人,其实大谬不然!杜甫出身名门,从小生活无忧,青少年时代曾过着呼鹰逐兽、裘马清狂的日子。中年以后虽然吃过不少苦,但他毕竟是生活在统治阶级集团中的人,山珍海味、龙肝凤胆,全都见识过。在他的诗歌里,宫廷大餐、王公宴会、农家小酌,都有生动的描写。《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一诗中关于吃生鱼片情形的描写;《病后过王倚饮,赠歌》一诗中朋友招待的一顿家常便饭,主人尽其所能弄出有肉有酒的一桌饭菜,乱世见真情;《赠卫八处士》诗中战争年代一顿简单之极的宵夜,“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充满人间温馨……都是文学史上的珍馐佳肴。可以说,杜甫是用诗歌表现中华美食的第一人。不用说,杜甫是一位超级美食家。

第四个是宋朝的苏轼。毫无疑问,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美食家。因为他发明过一味至今广受欢迎的佳肴:东坡肉。除了猪肉,苏轼喜欢过的菜肴材料还有各种鱼(包括黄鱼、鮆鱼、鲈鱼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河豚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诗其一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从中可见美食家苏轼的勇气。苏轼晚年兴趣转向素食,主要食用蔬菜、水果。在广东海南期间,遍尝南国各种水果,杨梅、芦柑(卢橘)、荔枝、龙眼、橄榄、槟榔,他没有一样不喜欢的。这当中,尤其喜欢荔枝,“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名句长留天地间。此外,苏轼晚年还曾着意于汤菜(羹)的研制。他先后发明过几款羹,其中一款的材料是春笋、齑粉(姜、蒜、韭菜的碎末儿)、荠菜,“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齑倒旧罂。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雨》)一款是苏轼在田野间制作的,架一口断了腿的破鼎,主要材料是蔓菁和芦菔(就是萝卜)。这款羹大概有不错的保健作用,东坡先生挺得意,自号“珍烹”,而且以“东坡羹”三字命名(《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更有一款金牌东坡羹,名字叫“东坡玉糁羹”——其实是苏轼的儿子苏过发明的。“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味道实在是太好了,具体制法苏东坡就秘而不宣,不肯公布菜谱,只告诉我们主要材料是山芋。

第五位是明朝末年的张岱。张岱本人虽是白衣之身,既没有中过科举,也没有做过官,但是他出生于官宦之家,家道殷实,加之他的家乡又是物产丰富的江南,因此有条件追求各种生活的享受。他自称好精舍,好养婢,好娈童,好鲜衣,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犁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且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笙箫弦管,蹴鞠弹棊,博陆斗牌,使枪弄棍,射箭走马,挝鼓唱曲,傅粉登场,说书谐谑,拨阮投壶……样样精通。自然,张岱对于各种饮食也都极尽讲究之能事。这其中,他于螃蟹吃法尤其有研究。每到十月,张岱便与友人兄弟辈组成“蟹会”,举行吃蟹活动,大致情形是:一人分得六只蟹,为怕冷腥,便轮番煮吃。辅食有肥腊鸭、牛乳酪、如琥珀的醉蚶,用鸭汁煮,如玉版的白菜,水果有谢橘、风栗、风菱,蔬菜有兵坑笋,饮用玉壶冰,饭用新余的粳白米,漱口用兰雪茶。所有这些,都记载在他的《食蟹》一文中。

第六位是明末清初的李渔。李渔以戏剧家著称,但实际上他跟张岱相似,也属博学多才、兴趣广泛之辈,这可以从他的著作《闲情偶寄》中得到最好的证明。他的美食家修养,可以从《闲情偶寄》中的《饮馔部》看出来。《饮馔部》分三节,蔬食、谷食、肉食,也就是说,蔬菜、米面主食、水陆空禽鸟兽畜鱼虾,美食所需各种材料的制作、食用,他都研究到了,而且往往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第七位是清朝的金圣叹。金圣叹是清代杰出的文学批评家,他极力推崇《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等著作,称其为天下才子必读书,并逐一加以评点。可惜的是,只有《水浒传》和《西厢记》两种评点本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他评点《水浒传》时,见解新颖,才情四溢。金圣叹生活清贫,狂放不羁,言行每每耸人听闻,堪称冷幽默的大师。江苏吴县任维初滥施刑罚,贪贿浮征,金圣叹等十八人鼓动千余学子,于顺治死讯传至苏州之际,聚集在文庙哭闹抗议。结果,惹恼朝廷,下令将包括金圣叹在内的士子们凌迟处死。临刑之际,金圣叹饮酒自若,且饮且曰:“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另一种版本是“断头,至痛也,而圣叹以无意得之,大奇!”(梁章钜《归田琐记》)他给大儿子的临终遗言也不是什么重要事情,而是一味菜肴的配方。这又有不同的版本,一种版本是“…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滋味”;另一种版本是“…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我死而无憾也。”就冲金圣叹这种临危之际仍然惦记着美食配方的精神,我们也得将其作为美食家供奉起来。谨以心香一瓣,献于先哲灵前!

第八位是清朝的袁枚。袁枚是乾隆年间著名的诗人和诗评家,当时诗人倘能得到他的一句好评,立即身价倍增。因此,包括一批达官贵人在内的许多诗歌爱好者,都恭恭敬敬地把自己的诗歌作品送去请他点评——他的传世名著《随园诗话》即由此而来。袁枚厌恶官场的勾心斗角,三十三岁上于父亲亡故之时,即辞官回家,从此不再出仕,在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而居,在诗酒悠闲中度过一生。这期间,袁枚撰写了日后被誉为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随园食单》。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不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等十四个方面。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我国从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三百多种南北菜肴点心,还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从选料到品尝都有所涉及。袁枚虽然著有烹饪专书,但是,他本人奉行“君子远庖厨”的古训,是不会下厨操刀的。因此,他不是烹饪大师,而是美食家。
140# 发表于 2009-1-10 01:22 | 只看该作者
56个民族56朵花


京族 :



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市的(氵万)尾、山心、巫头潭吉4个自然村。京族以渔业为主,以农为辅,属沿海渔业和农耕混合的经济文化类型。京族的祖先原居越南吉婆。后来有一部分人自越南 涂山沿海捕鱼来到巫头岛等地定居,至今已有4 0 0 多 年的历史。京族过去被称为"越族"。新中国成立后, 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有本民族语言,通用汉语文,信仰天主教、道教。



蒙古族 :

现有人口4806849 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景颇族 :

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 盈江、瑞丽、梁河五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 "、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认为景颇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2 0 世纪末叶创制了以拉丁字 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白族 :

有人口1594827 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少部分散居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由于白族风俗尚白,历史上曾有"白人"、"白王"、"白史"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大多数白族通晓汉语,并作为与其他民族的交际工具。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



保安族 :

有人口12212 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称,历史上曾被称作“回回”、“保安回”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保安族。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无文字。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通晓汉语。保安族信仰***教,在家庭生活习俗及社会等方面与当地回、东乡等民族大体相同。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牧业和手工业。很早就会冶铁的保安族,有着高超的制刀技艺,他们制作的腰刀,锋利耐用,精致美观,在当地各族群众中享有盛名,被称作“保安刀”。



藏族 :

有人口4593330 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达斡尔族:

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有121357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达斡尔族长期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大部分人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鄂温克语。"达斡尔"是达斡尔族自称,"达斡尔"之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传说以及达斡尔族的语言、地理分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族有渊源关系。



朝鲜族 :

有1920597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其余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些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 朝鲜族的先民, 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最早迁入定居的一批,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关于朝鲜语的系属问题,中国学术界尚未定论,但多数倾向属阿尔泰语系。



拉祜族 :

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拉祜族源于古代氐羌系统。清代文献中被称为"倮黑"。自称拉祜,意为用火烤吃老虎肉,反映出拉祜族历史上曾是一个狩猎民族。苦聪人是拉祜族的一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拉祜族。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 语和傣语。部分拉祜族普遍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后来,在原有的字母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推广使用。



高山族:

现有人口40万,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其余3000多人,散居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许多支系,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赛夏人。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 。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



哈萨克族:

有人口1111718 人。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甘肃、青海等部分地区。哈萨克族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的“乌孙”。“哈萨克”这一族称最早见于15世纪中叶,是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突厥语的一些游牧部落。“哈萨克”这一族称一直沿用至今。据民间传说,意为“战士”,或“白色天鹅”。哈萨克族信仰***教,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现行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



哈尼族 :

现有人口1253952 人。绝大部分集中聚居于滇南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自称很多,有“哈尼”、“卡多”、“(亻爱)尼”、“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20世纪50 年代为其创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但尚未普及。



珞巴族:

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珞巴族。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珞巴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保留着刻木结绳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



赫哲族:

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4245 人,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饶河、抚远两县,聚居在街津口、四排、八岔3 个民族乡。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 "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有不少语汇与满语相同。现在4 0 多岁以下的赫哲族人已不会说民族语,通用汉语。赫哲族没有文字,通用汉文。过去曾信仰过萨满教。



基诺族:

现有人口18021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 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民族乡,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基诺”是民族自称, 过去汉语多音译为“攸乐”, 意为“跟在舅舅后边”,加以引伸即为“尊崇舅舅的民族”。1979年经民族确认,成为中国的第55个民族。由于多种原因,基诺族的社会发展较为迟缓,直到50年代初期,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是其传统的耕作方式。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祖先,相信万物有灵。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无文字,过去多*刻竹木记事。典型的民族服饰是砍刀布和尖顶帽。



满族 :

现有人口9821180 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 2 0 0 0 多年前的肃慎人。辽、宋、元、明几个朝代则称 "女真"。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1 6 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满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旗袍是满族的典型服饰也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盛誉。旗袍是从满族古老的服装演变而来的。旗袍,满语称"衣介"。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苛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



门巴族 :

现有7 4 7 5人。主要 聚居在西藏墨脱县和错那县。门巴族先民很早就聚居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东南,13世纪错那以南的门隅地区作为西藏的一部分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在**、经济、文化、宗教上与藏族有着密切联系,长期使用藏历、藏币。门巴,原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门巴族。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无本民族文字 ,通用藏语、藏文。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纳西族:

有人口278009人。主要聚居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散布于维西、中甸、德钦、宁蒗、永胜等县。曾经被称为“摩沙”、“磨些”、“么些”、“摩梭”。“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定名为纳西族。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与汉族来往密切,自元、明以后,纳西族主要使用汉语文。至于古老的象形文字,主要由巫师"东巴"用来书写经典,故又称"东巴文"。另有一种音节文字叫"哥巴文",使用范围很小,写成的经书也不多。



傣族 :

人口1025128。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边境的弧形地带, 西双版纳傣族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元江、新平等自治县。傣族历史悠久。在汉代,傣族先民称为“滇越”,清代多称“摆夷”,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 。   

  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文都从印度字母脱化而来。长期以来,聪明智慧的傣家人用这些文字,记载着傣族深渊的文化和历史。傣族有“旱傣”、“水傣”、“花腰傣”之分,不同的装饰代表着其支系的服饰文化。



徳昻族 :

现有人口15462。 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是德昂族的先民。新中国成立后称崩龙族,1 9 8 5 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其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基本与傣族相同。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昂语支。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



东乡族族:

现有人口373872。 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乡族,历史上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等。泛指古代中亚一带的穆斯林。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东乡族。东乡族语基本上同蒙古语相同,同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文字。通晓汉语、汉文。



侗族 :

现有人口2514014 ,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的黔东、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县。侗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特产糯谷,以香禾糯最享盛名。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后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侗水语支。原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侗文。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



俄罗斯族 :

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市等地,其余的散居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等省区。中国的俄罗斯族已有将近 2 0 0 年的历史。他们最初是 在1 8 世纪末叶由沙皇俄国迁来的。进入1 9 世纪,又不断有俄罗斯人迁入新疆等地定居,当时他们被称作" 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并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权力,正式改称为俄罗斯族。俄罗斯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在社会上,他们都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中,在与本民族人交往时,他们也讲俄语,使用俄文 。俄罗斯族人的服饰丰富多彩,男的穿制服、马裤、 皮靴或皮鞋,女的穿连衣裙(俗名布拉祺)。俄罗斯族多信仰东正教。



鄂温克族: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 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族生活的地区,处于大兴安岭支脉的丘陵山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 们"。过去是因居住地不同,鄂温克族曾分别被称为" 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统称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多信萨满教,牧区居民同时信藏传佛教。 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 语支。 牧区通用蒙古文,农区和山区通用汉文。



鄂伦春族 :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 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 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嘉荫县和黑河市。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鄂伦春族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有自己的语言 ,无文字。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 斯语支。



柯尔克孜族:

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 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 斯、昭苏、额敏等县。柯尔克孜族世代过着以游牧为主,兼事农耕的 济生活。柯尔克孜族,清代,沿用蒙古准噶尔语,称之为"布鲁特",意即"高山上的居民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实厥语族 。自历史上全民信仰***教后,开始创制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在各民族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许多柯尔克孜族人已兼通维吾尔语文和哈萨克语文。



毛南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县,毛南族以农业为主,以饲养业和副业为辅,主要种 植杂粮、少数地区种植水稻。毛南族自称"阿南",意为"当地人",说明他们是该地区的土著居民。 毛南族有自己的民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民族文字,曾用汉字音义拼记过毛南语的民歌等,称"土俗字"。毛南人多通壮语及汉语,现通用汉文。



怒族:

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人口27123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与傈僳族长期共处,怒族人民普遍会讲傈僳语。


苗族 :

主要分布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

  苗族自称"牡"、"蒙"、"摸"、"毛",建国后统称为苗族。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 0 世纪5 0 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仫佬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 部山区,9 0 %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多自称"木冷",即"伶人",清代有"姆佬"之名。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仫佬人民的意愿,统称仫佬族。以信奉道教为主。也信佛教。仫佬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普米族 :

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北高原 的兰坪老君山和宁蒗的牦牛山麓。少数分布于丽江、永胜、 维西、中甸以及四川的盐源、木里等地,与当地民族杂居。普米族自称"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 "白人")之意。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 。许多普米人 还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少数人还信仰道教和藏传佛教。



撒拉族:

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州县。撒拉族,早在元朝时,其先民--中亚撒玛尔罕人经新疆长途跋涉迁徙循化,后与周围的藏、回、汉、蒙 古等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撒拉族。撒拉族自称"撒拉尔" "撒拉回"等是汉人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撒拉族。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 语支的乌古斯组。由于和邻近的汉、回、藏等族交往, 也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的词汇。无文字,通汉文。撒拉族信仰***教,其生活习俗大体与回族相似 。



独龙族:

现有人口5817。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 独龙河两岸的河谷地带。   

  过去,独龙人没有统一的族称,往往以其居住的地区或河流作为自己的名称, 如“独龙”、“迪麻”等。“俅人”、“俅曲”、“曲人” 是汉族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独龙族。   

  千百年来,独龙河谷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的封闭状态,保留着较浓厚的原始社会末期特征。独龙人从事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采集和狩猎在家庭副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一个独立语支,部分通晓汉语。



布朗族:

现有人口82280,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和西定、巴达、打洛山区,其余的散居在临沧、思茅等地。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 时称“蒲蛮”, 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 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 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无文字。布朗人兼■汉语、傣语和佤语,部分人通晓汉文和傣文。



瑶族 :

现有2134013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等省区。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如:盘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篮瑶、白裤瑶、红头瑶等,多达20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瑶族成了他们的统称。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数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



仡佬族 :

现有437997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 多种杂粮, 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仡僚”、“葛僚”、“仡佬 ” 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未定论。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目前也只有少数老年人通仡佬语。



畲族:

现有6 3 0 3 7 8 人,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其余分布在江西、广东和安徽省境内。其聚居点多为数十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寨,因而形成典型的散居与杂居特点。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山里的客人”。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畲族。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大部人讲当地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文。



土族:

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乡”,土族191624口人大都居住在这儿。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土族之乡便是互助县。关于土族的先祖,学术界尚无定论,大多数倾向于吐谷浑说。吐谷浑是辽东鲜卑族,在4 世纪初迁牧今青海省南部和甘肃南部,后逐渐建立吐谷浑王国,公元663 年,吐蕃攻占吐谷浑全境,吐谷浑王诺曷钵避走凉州(今甘肃武威),后又迁居今宁夏,其部属之一部分散居祁连山之南也就是今天的互助县一带。后来经过与其它民族融合,在元末明初时形成土族,史书上称之为“土人”,互助土族则自称“蒙古尔”、“察汗蒙古尔”。土族具有十分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故事众多,歌谣丰富。



佤族:

现有人口351974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等县。佤族自称“阿佤”,是周秦时期“百濮”的一支。清代有“嘎刺”、“哈瓦”、“卡佤”等不同之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过去长期用木刻和实物记事。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佤族文字。佤族能歌善舞。常见的舞蹈有“圆圈舞”、“舂碓”等。“圆圈舞”不分男女老少,舞者手拉手,边唱边跳,气氛十分热烈。



彝族: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人口有6572173 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彝语支,有6种方言。彝文是一种音节文字,至今使用花包头是彝族的典型服饰。



裕固族:

现有人口10569 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裕固族,源于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9 世纪中叶,其中一支迁徙到今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张掖、武威一带,史称河西回纥。他们与邻近各族交往相处,逐渐形成为一个单一民族。裕固族自称“尧乎尔”。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裕固族。裕固族现使用三种语言,裕固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汉语、汉文是裕固族共同交际的工具。裕固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信奉喇嘛教。在风俗习惯上近似藏族。



壮族:

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有人口15489630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地。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曼”、“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傣语支。古文字是“模仿”汉字《六书》的造字法而创造的一种与壮语语音一致的“方块壮字”。2 0 世纪5 0 年代,根据壮族人民的要求,创制了一种全民族能够接受以拼音字母为基础的壮字。目前仍在推广使用。



汉族 :

汉族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等。



羌族:

主要聚居区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县。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羌族以农业为主,以畜牧业为副,以狩猎和多种副业为辅助。 羌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另一说为藏语支 )。分南、北两种方言。许多人懂汉语。没有文字,长期通用汉文。羌族的祖先党项羌曾创造使用过西夏文。



乌孜别克族:

现有人口12453, 分散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和北部,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和睦相处。乌孜别克族源于14世纪蒙古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居住在撤马尔罕、花刺子漠、安集延、布哈拉等地区的乌孜别克商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经新疆到内地经商,往来频繁,络绎不绝,其中一部分商人逐渐在新疆一些城镇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形成了中国的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乌孜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通晓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乌孜别克族信仰***教。他们的舞蹈,优美轻快。



锡伯族 :

现有人口83629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 吉林等省。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 18世纪中叶,清说什么为巩固 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锡伯族以勇武骑射著称。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塔吉克族:

有人口3 3 5 3 8 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早在公元前的先秦时代,塔吉克族先民就已经是祖国西陲帕米尔高原这块土地上的主人。从公元前二世纪起,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开通,这里便成了东西丝路的孔道。数千年来,塔吉克人不断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了自己颇具特色的历史与文明。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普遍使用维吾尔文,信仰***教。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



回族:

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 其先民主要是1 3 世纪蒙古人3 次西征后大批东迁的" 回回"人,以及远在唐宋时期侨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汉语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 ,回族保留了一些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 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 妇女多戴盖头, 回族人信仰***教。***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塔塔尔族 :

现有人口4127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当数散居在布尔津、奇台和南疆的主要城市。塔塔尔族史称"达旦"、"鞑靼"、"达怛"等。2 0 世纪初起,该族部分人迁入新疆,遂成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塔塔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由于长期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共处,因而这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字 也逐渐成为塔塔尔族的日常用语和通用文字。 塔塔尔族信仰***教。



傈傈族 :

人口有574856人, 云南北部努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四县,是 傈僳族的主要聚居区。傈僳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结构不完整的文字,经1 9 5 7 年的创制,形成了现在通用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阿昌族:

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和梁河县。 阿昌族自古以擅种水 稻而闻名。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汉文史籍曾记载的"峨昌"、"娥昌"、"莪昌"或" 阿昌"、"萼昌"等,都是对阿昌族不同时期的称谓。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 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长期和汉、傣等民族交错杂居 ,所以阿昌人一般又能讲汉语、傣语。



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民族自称。史籍记载: 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 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 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牧民。由于受部落间战争的影响, 各个部落的分支逐渐迁徙西域 (今新疆),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信仰***教。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2615.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目录第一章 中国文化漫谈——序第一章 中国文化漫谈——我之态度      第一章 中国文化漫谈——我之眼光      第一章 中国文化漫谈——关于文化(1)      第一章 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讲义十转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讲义十(转)第十讲 中国传统婚姻文化(下)四、中国传统婚姻类型  婚姻类型,指的是男女双方选择配偶到嫁娶成婚等一系列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其中包括了很多制度、地方习俗、伦理准则及审美取向。中国历史悠久,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到底是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到底是什么?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蕴涵着优秀的传统,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民族立场上的统一意识。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内诸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 节日活动策划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傅蔚箭(本文由作者署名发表于2012年第5期《中国酒店》)中国是个多节日文化的民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如今已经演变成了大大小小的节日。气氛较浓的当属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

声明:《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 7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大全》为网友棺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