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宠 蜥蜴 ぷ第一辑ぶ 爬宠

绿鬣蜥 Green Iguana

360doc

地鬣蜥

蜥蜴概述

绿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Iguana iguana)原产于中南美洲墨西哥至巴拉圭等国的热带雨林,性情温顺,体长一般在90~150厘米,最大体长可达2.2米。主体色为绿色,躯干偶尔会有不规则黄斑,体侧有黑色竖纹直至尾端。眼大。鼓膜裸露体表。背颈部生较多圆椎状鳞。从背部至尾部有一行梳状鬣鳞。喉下有大的喉扇,被刺激时张开。尾长可再生,同时也是它危险时自卫的武器。绿鬣蜥在树上生活,反应敏捷,奔跑速度相当快,在水里也可以游的很好。

绿鬣蜥被人们作为蜥蜴类宠物的首选是因为它的一些生物特性:易饲养,无臭味,病害少,体型大,观赏价值高。饲养绿鬣蜥一般采用封闭陆生树栖动物饲养箱,两侧用金属纱网封闭以便通风;采用水银射灯加温和取光,因为绿鬣蜥喜欢趴伏于植物上晒阳,所以水银射灯宜置于植物上方。饲养绿鬣蜥宜采用恒温方式,常年控温16℃~32℃之间(24℃~27℃最佳)。

在野外,绿鬣蜥主要是栖息于邻近溪流的森林树冠层,所以在饲养环境上,水盆是不可缺少的设备。外皮十分坚韧,不易受伤,但必须注意保温灯具的距离,经常发生烫伤的意外。另外最好能在箱中提供树枝,让绿鬣蜥可以攀爬,树枝要比绿鬣蜥的身体粗一点,将树枝在箱内沿对角线摆放。超长的尾巴在危急时也会自行断落以自保,所以,在把玩时要小心尾巴。虽然断落的尾巴会再生,不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但是新生的尾巴没有原来的长,也不如原来的漂亮。

绿鬣蜥是素食性动物,在自然情况下它们只吃植物的叶子和花。但是不幸的是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绿鬣蜥根本吃不到它们在自然界吃的食物。所以我们必须提供足够的和正确的食物给它们,以保证它们健康的成长而不会得病。在提供食物时一定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那样绿鬣蜥才能得到均衡的营养,如果长期喂食单一的食物,绿鬣蜥很容易由于营养失调而生病,例如缺钙。所以提供正确的食物在饲养中非常重要。在爬虫学中普遍认为幼年的绿鬣蜥和成年的绿鬣蜥吃同样的食物。

下面这种比例来饲养iguana很有效:30%~70%的固体蔬菜;30%~70%的叶类蔬菜;15%的水果;0~10%的谷类。问题的关键是哪些蔬菜才是有营养,实际上喂食不正确的食物是在饲养绿鬣蜥时的头号杀手。要切记要为你的绿鬣蜥有规律地提供尽量多种类的食物,以确保它们的健康(最好能提供10种不同的食物)。

雄性绿鬣蜥后腿内侧有股孔,颈部的肉垂远大于雌性,耳孔下方还有着一个特大的圆形鳞片也是远大于雌性。交配是在树上进行,怀孕的雌蜥会将卵产于地上挖出的洞穴中,掩盖覆土后就不会再理会卵窝,因此孵化的幼蜥从小就得自力更生。不过雌蜥有时会多掘几个洞穴以扰乱掠食者的注意。绿鬣蜥产卵数量很大,经常一窝可以产下30~50颗卵,经过75~90天可以孵化。初生幼蜥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成年。如果饲养正确,绿鬣蜥可以活10年以上。

地鬣蜥 Land Iguana

360doc

绿鬣蜥

海鬣蜥

蜥蜴概述

地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Conolophus subcristatus)原产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地栖型,通常在内陆地区掘穴栖居。以植物为食,尤喜食仙人掌,此外亦捕食昆虫或螃蟹。成年体长1.1米左右,与海鬣蜥相比,本种吻部较尖,尾部断面浑圆,并未侧扁。

海鬣蜥 Marine Iguana

360doc

地鬣蜥

海帆蜥

蜥蜴概述

海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Amblyrhynchus cristatus)原产于加拉帕戈斯群岛,是世界上唯一能适应海洋生活的鬣蜥。它们和鱼类一样,能在海里自由自在地游弋。它们喝海水,吃海藻及其它水生植物。成年雄性平均体长约为1.3米,成年雌性平均体长约为0.6米;体重在1.5~5公斤左右。头部上方长有瘤状突起。此外,尾部呈侧扁状,可适应海中游泳的需求。海鬣蜥有数个亚种,只有胡德岛的躯体上有红色斑纹。

海鬣蜥尾巴的长度几乎等于躯干的两倍,在游泳的时候,长长的尾巴能够给它足够的动力。海鬣蜥经常沿着海岛的海岸线寻找被海水冲上沙滩的海草、甲壳类动物。海边的礁石上附着的各种软体动物,也是海鬣蜥的美味。海鬣蜥还经常下海去捕食。海鬣蜥吃食海藻的时候会摄入超量的盐分,不过,海鬣蜥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海鬣蜥的鼻子里有一个特殊的部分叫作盐腺,它可以在咀嚼过程中,将嘴里食物中过量的盐分分离出来,然后排出体外。所以,有的时候,人们看到海鬣蜥在打喷嚏,喷出白色的晶体,实际上是在泌盐。

海鬣蜥还具有一些有趣的生理特点。例如,在它们的鼻子与眼睛之间有两个腺,这两个腺能够按一定周期把体内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但最有趣的是,这种爬行动物能自动调节心律。下潜时,心律减慢;升到水面时,心律加快。在预感到鲨鱼即将来临时,能立即停止心脏跳动,使敌人不易发现它们。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有趣的试验:在一只海鬣蜥身上安装一个微型遥控探测器,然后把它放进海里。当科学家从远方向它发出危险信号时,它立即停止心脏跳动,停跳时间竟长达45分钟。

海帆蜥 Helmeted Iguana

360doc



海鬣蜥

环颈蜥

蜥蜴概述

海帆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Corytophanes cristatus)又名丽冠蜥,分布于墨西哥至哥伦比亚之间,栖息于热带雨林,树栖性。在地面活动时用后肢行走。成体长35厘米左右,头顶部极为平滑,位于头部后方宛如头巾般的皮肤构造,可从头部延伸至背部正中央的鬃状突起。遭遇外敌时,会先将其上半身略为抬起,并低头张开头巾和鼓涨喉部,使身体因而膨胀,以达到恐吓的目的。

海帆蜥属于鬣蜥科的一员,与绿鬣蜥、犀牛鬣蜥、刺尾鬣蜥、斐济鬣蜥等同科,不但有一般鬣蜥所有的下巴肉垂和背脊上的鬣鳞外,其中最特别的就是头上的冠,很像船帆而且可以随意伸缩,这也是其它鬣蜥所没有的特征。尾巴是体长的两倍。海帆蜥也是典型的日行性树栖蜥蜴,平日多在直立的树干上或是灌木丛中活动,距离地面的高度并不高。在所有鬣蜥科成员中,海帆蜥算是比较温和文静的一种。

饲养的方式类似双冠蜥,只是海帆蜥不需要大量的水。食物以节肢动物、昆虫、小鼠、蚯蚓等为主,同时也需要添加维他命和钙粉。饮水盆必须准备,最好还要每天喷水2~3次以保持较高的湿度。雌雄辨别较容易,雌性的头冠比较小,股孔也较不明显。雌性每窝产下6~10颗蛋,大约60~75天可以孵化,不过海帆蜥的繁殖难度颇高,因此成功的繁殖记录非常稀少,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环颈蜥 Collared Lizard

360doc

海帆蜥

锥头蜥

蜥蜴概述

环颈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Crotaphytus collaris)分布于美国西南至墨西哥之间,栖息于长有灌木,多岩石且干燥的向阳地。地栖性。成体长20~35厘米,分为5个亚种。头部具有黑白两色的项圈纹饰。彼此之间的体色均略有差异。唯雄性成体的喉部下方至腹部间会呈现出明显的蓝或橙色光泽。怀孕中的雌性体侧会出现橙色斑点或细幅横纹。此外,口腔内部为暗色状。以昆虫和它种蜥蜴为食。在7~8月间产卵1~12枚。

锥头蜥 Casquehead Iguana

360doc

环颈蜥

安乐蜥

蜥蜴概述

锥头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Crotaphytus collaris)又名玉米蜥,分布于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墨西哥,栖息于热带雨林。树栖。成体长60~70厘米,本种所具有的细长体型,四肢和尾部等特征,均为适应树栖生活所致。头后部长有类似鸟帽的细长状突起。因周围有锯齿状的大型鳞片,使其外缘显得较为不平整。成体体色以鲜绿色为主,但幼体体色相对较暗淡。以昆虫为食。卵生。

安乐蜥 Green Anole

360doc

锥头蜥

双冠蜥

蜥蜴概述

安乐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Anolis carolinensis)生活在南、北美洲温暖的地区,其中在加勒比海地区为最多,是一种大型树蜥,约有250种组成一个安乐蜥属。安乐蜥的样子跟常见的壁虎差不多,有着尖锐的爪子,宽大的趾。在它们的趾垫上长着很多细小的钩子,这使它们能够在非常光滑的物体表面爬行自如。安乐蜥的身体长度在12~45厘米左右,雄性安乐蜥带有粉色的喉扇,而雌性则没有。安乐蜥的身体像变色龙一样可以改变颜色,但它们没有变色龙变得那么棒。因此,人们管它们叫作“假变色龙”。

双冠蜥 Plumed Basilisk

360doc



安乐蜥

褐冠蜥

蜥蜴概述

双冠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Basiliscus plumifrons)又名羽毛蜥蜴、蛇怪蜥蜴、耶稣蜥蜴,分布于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栖息于热带雨林,树栖。卵生。以昆虫或蜥蜴等小型动物及少量植物为食。这种鲜绿色的蜥蜴身上通常有浅蓝色或黄色的斑点。在头上有两个鸡冠状突起。背上及尾巴有3个由骨质棘支撑的脊突,只有雄性背上才长有帆状背鳍。眼睛内有亮橙色的虹膜,尾巴很长,可在爬树时或奔跑时平衡,脚趾很长,可用后肢站立快速行走。

双冠蜥是标准的热带雨林动物,需要高温多湿的环境,由于它们多栖息在濒河的树木上,因此环境的湿度非常高,可以达到75%~100%,在人工环境中饲养,湿度控制就成为最重要的关键。虽然只要条件适合,双冠蜥的饲养难度并不高,不过因为它们生性比较胆怯,容易受惊吓,与饲主的互动程度也比较低,所以并不适合喜欢把玩宠物的人饲养。

双冠蜥喜欢栖息在河岸的树木上,遇到威胁可以立刻跳进水中水遁,它们在地面上多以后肢奔跑,由于体重轻,后肢粗壮发达,后脚掌不但特大,而且脚底有特殊的鳞片可以发挥滑水板的作用,使得双冠蜥可以在水面上奔跑很长的距离,然后才沉入水中快速游离危险,所以在饲养环境上应该尽量符合这个特点。与水龙的饲养环境很类似。

双冠蜥是典型的日行性树栖型蜥蜴,饲养缸以高度为主,设置枝干和绿色盆栽,底部可以放置较大的水盆,底材可用树皮屑或无菌土,UVB加温灯也是必需的设备。由于雄性的领域性颇强,不能有两只雄性共处一缸。在食性上属于虫食性,可以喂食蟋蟀、面包虫、小鼠、小鱼。在野外双冠蜥有时是会捕食鱼类的。

成体在雌雄的辨别上并不困难,雄性体型较大,又拥有头冠和背鳍尾鳍,不过在繁殖上难度比较高,最主要就是在于湿度的控制上,其他如日照时间和温度也都要配合得当。像棕双冠蜥就需要更高的湿度。将雄性和雌性分开饲养一段时间可以增加成功交配的机率。在成功交配后约4~6周,雌性会在地面掘洞产卵,每窝可产15~17颗软壳蛋,每季可以产卵4~5次之多,可以算是多产蜥蜴。

孵化温度应保持在28℃~29℃,约8~10周可以孵化,孵化后的幼体最好留在孵蛋器中直到卵囊吸收后才移到个别饲养缸中。幼蜥在一年半到两年之间可以成熟,不过雄性在六个月左右就会出现争斗,最好分开饲养。幼蜥还有一种独特的避敌绝技,就是装死,这在其它蜥蜴并不多见。如果饲养得当,双冠蜥可以活上15~20年之久。

褐冠蜥 Common Basilisk

360doc

双冠蜥

芒腹冠蜥

蜥蜴概述

褐冠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Basiliscus basiliscus)分布于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等,栖息于热带雨林,尤以河川附近区域居多。树栖型。成体长80厘米左右,腹部鳞片未呈芒状。雄性成体的头上长有鸡冠状突起,背部中央位置亦有鬃状帆背。以昆虫或蜥蜴等小型动物为食。

芒腹冠蜥 Brown Basilisk

360doc

褐冠蜥

角蟾蜥

蜥蜴概述

芒腹冠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Basiliscus vittatus)原产于中美洲的热带雨林,树栖型。全长60~70厘米,雄性成体头上的鸡冠状突起十分发达,多半会比褐冠蜥大。成体体色以暗茶色为主,体侧上有一条明亮的纵向条纹。以昆虫或蜥蜴等小型动物为食。

角蟾蜥 Horned Lizard

360doc

芒腹冠蜥

岩针蜥

蜥蜴概述

角蟾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Phrynosoma coronatum)又名海岸角蜥、冠角蜥、冠状角蜥、短角蜥,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在分布地内有6个亚种。地栖性,栖息于多岩石的沙漠。成体长7~13厘米,外表似乎很粗糙,但其实是光滑的。其头部、背部及两侧都有尖棘。当受到骚扰时,它们可以从眼睛喷出血液作为抵御。

饲养时可选用较阔而矮的饲养箱,因为它们不太喜欢向上爬 (例如:订制木柜,玻璃饲养箱)。垫底物砂砾,幼沙 (例如:爬虫沙,钙沙)因为它们喜欢掘洞,所以垫底物的厚度应该最小5~10厘米。日行性,12~14小时直接阳光照射,或紫外光照明设备 (例如:紫外光管 5.0,强力紫外光灯)。湿度30%~40%。躲藏处可采用人工洞穴 (例如:树洞,发热洞穴)等。虫食性,主食蚂蚁。

岩针蜥 Crevice Spiny Lizard

360doc

角蟾蜥

孔雀针蜥

蜥蜴概述

岩针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Sceloporus poinsetti)又名黑领强棱蜥,分布于美国南部,栖息于干燥岩石区。日行性,地栖。成体长21~28厘米,体型较大,鳞甲粗糙,有一个明显的“领圈”,周围镶以白边,尾部有清晰的暗黑色横纹。体色褐橄榄色至微红色。喉部和腹部缀有蓝色的碎片,但雌性没有。幼体和雌体有更多清晰的横纹。卵胎生,于六月至七月间,产下7~11只幼体。岩针蜥躲入石块和岩缝时动作很快,它们捕食昆虫,偶尔也会吃被风吹落的花叶。

孔雀针蜥 Emerald Swift

360doc





岩针蜥

斐济鬣蜥

蜥蜴概述

孔雀针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Sceloporus malachiticus)分布于中美洲,栖息于森林或湿原岩区。日行性,地栖。成体长19~26厘米,头部两侧具有项圈状斑纹。体色会随身体状况而变化。雌蜥以茶色为主,雄性呈绿金属光泽。以昆虫,花果为食。卵胎生,交尾后经3~4个月怀孕期产下3~5只幼体。

斐济鬣蜥 Fiji Banded Iguana

360doc

孔雀针蜥

刺尾鬣蜥

蜥蜴概述

斐济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Brachylophus fasciatus)原产于斐济和东加群岛,栖息于海岸及低地雨林区。体长58~61厘米。由于数量十分稀少濒临绝种的边缘,因此被列为CITES I的保育类。共有两个种类,一种是数量较多分布也较广的斐济带纹鬣蜥(B.fasciatus),另一种则是只分布在斐济群岛主岛西部小区域的斐济大鬣蜥Fiji Crested Iguana(B. vitiensis)。

斐济带纹鬣蜥和斐济大鬣蜥的区别主要在于条纹的宽窄,前者的条纹很宽且颜色为灰蓝色;后者的条纹很细颜色为白色。同时斐济带纹鬣蜥体型比较小,背上的鳞鬣也比较细小,斐济大鬣蜥体型至少要大上10厘米,背上的鳞鬣呈现黑色而且比较粗大。此外,斐济带纹鬣蜥雌雄异色,雄性才具有带纹,雌性并没有;而斐济大鬣蜥则是雌雄同色,雌雄只能依赖股孔来判别。两个种类都具有类似守宫的变色能力。在宠物市场上斐济鬣蜥属于能见度最低的蜥蜴,不过印尼的爬虫繁殖场已经着手进行商业化的繁殖,不久的将来这种梦幻鬣蜥应该会逐步出现在市场上。

斐济鬣蜥属于日行性的树栖型蜥蜴,适温25~33℃,习性与绿鬣蜥十分类似,但是更倾向以果实为主食,以各种昆虫类为辅食。它们不太饮用静止的水,主要以叶片上的露水解渴,所以保持高湿度的环境对它们来说是很重要的。饲养箱需要以高度为主,由于它们不适合群居,因此在幼蜥阶段以单独饲养较好,成蜥则成对饲养较好。雌性每窝可产3~7颗卵,大约需要五个月的时间才能孵化。幼蜥的饲养难度不高,以类似成蜥的方式饲养就可以养得很好。

欧洲最大的爬店---著名的COLD BLOODED,斐济斑带鬣蜥伉俪。













斐济鬣蜥,为数不多产于澳洲的美洲鬣蜥科蜥蜴,原产南太平洋的斐济群岛以及东加群岛,体长60厘米左右,生活于原始丛林之中。分为斐济斑带鬣蜥和斐济大鬣蜥,二者不难区别:斑带鬣蜥体型较小,雄性斑纹是蓝色,而且粗。大鬣蜥体型较大,斑纹是白色,而且细。由于已是濒危物种,列在CITES 1保育类中,是能见度最低的蜥蜴,所以也一直是国际爬界的骄子、宠儿,就连俄首富阿布也难抵诱惑取而得之。虽然它有着体型适中、颜色艳丽等众多优点,但由于价格太高(一对成体需7000英镑,约合近10万人民币。),而且能见度太低,即使在欧美日爬虫业发达的国家也是可遇不可求,往往有钱也难以寻觅,所以并不能迎合大众成为普及的蜥蜴。不过近几年来由于德国与英国均设立了斐济鬣蜥繁育基地,已成功培育了不少幼体,三年内价格下降了30%,以后有希望渐渐出现在市场上。

斐济斑带鬣蜥只有雄性才有粗粗的蓝色斑纹,而斐济大鬣蜥则无论雌雄都有较细的白色斑纹,只能通过股孔来辨别。二者皆有一定的变色能力,表层色素细胞较为活跃丰富。

斐济鬣蜥属于典型的日行性蜥蜴,野生斐济鬣蜥喜欢大早上趴在树干上晒太阳,正午时分大量摄食,傍晚潜入树洞或其他隐秘处休息。这就需要12小时的UVB5.0或8.0以及BASKING LAMP的照射,保持25到33摄氏度的高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对水盆中静止的水不太敏感,所以应每天喷水或使用爬虫瀑布、滴水器来供应。由于是雨林蜥蜴,湿度必须达到80%以上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平时可以喂饲水果及蔬菜,它们尤其喜爱各类水果。

还有一件趣事就是它们雌雄两性之间的“爱情”。在原生地往往可以看到一对儿成体如胶似漆、相伴相依。雌体怀孕期间,雄体甚至会为它取来果实进餐,这一点近似哺乳动物的行为使许多科学家们深入研究。曾经有饲养者无意中踩死了一只雌鬣蜥,最后雄鬣蜥绝食而亡的记录!

它们并没有固定的繁殖日期,通常“随性而发”。但必须要两者“对上眼”才有交尾的可能,这就需要多只尝试。雌鬣蜥每窝只能产下3到8颗卵,而且要5个月才能孵化,所以有一定的繁殖难度,但幼体出生后并不难养,这又是以后能够逐渐普及的原因之一。

刺尾鬣蜥 Spiny-tailed Iguana

360doc

斐济鬣蜥

犀牛鬣蜥

蜥蜴概述

刺尾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Ctenosaura similis)又名黑鬣蜥,分布于中美洲(墨西哥至巴拿马间),栖息于多岩区域,日行性,地栖型,亦擅长攀木。体长1米左右,成体是以灰色为底色,具有黑色横纹。在幼体阶段时,体色则以绿色为主。此外,尾部覆有棘状大型鳞片,鳞列间另有至少1列以上的小鳞片。本种为草食倾向较强的杂食性鬣蜥,唯幼体的食饵中,反以肉食的比例较高。

Ctenosaura属的鬣蜥共有十四种之多,几乎全部分布在中美洲各国,尤其以墨西哥分布最多种类。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长满棘刺的尾巴。其中以C.similis在宠物市场最为常见,因为在原产地已经有大规模的商业繁殖。而刺尾鬣蜥本身也有两个亚种C.s.similis和C.s.multipunctata,但是一般在市场上并未加以区分。

刺尾鬣蜥比绿鬣蜥更具攻击性,需要比较长时间的驯养,所以比较不适合新手或是有幼童的家庭饲养。由幼体驯养比较容易。幼年期偏向虫食性,也比较倾向在树上活动,成体则转变为草食性,也比较倾向地栖性。所以在饲养时最好铺设较厚的底材供它们挖掘,同时也要布置枯枝给它们攀爬。水盆是不可少的。刺尾鬣蜥基本上很容易饲养,只是空间要足够。它们晒太阳的时间很长,因此UV灯光也不能少。随着成长,体色转趋黯淡,有些个体甚至通体漆黑,因此刺尾鬣蜥也叫黑鬣蜥。由于雌性和雄性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所以它们是以单独饲养最为理想。

雌雄辨别与绿鬣蜥相同,雄性大腿内侧会出现较凸出的股孔,下颚的肉垂也比较大。雌性每次可产卵20~30颗,算是多产的蜥蜴,经过大约90天蛋便孵化。初生幼体全长约在15厘米左右,可以面包虫、蟋蟀、小鼠喂食,绿鬣蜥或巨蜥饲料营养比较均衡。

犀牛鬣蜥 Rhinoceros Iguana

360doc



刺尾鬣蜥

古巴鬣蜥

蜥蜴概述

犀牛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Cyclura cornuta)分布于西印度群岛,栖息于干燥多岩灌木林区,日行性,地栖。因其鼻子上的三只角类似犀牛角而得名。成体长1米左右,成体以灰色为底色,具有黑色横纹。在幼年阶段,体色则以绿色为主。此外,尾部覆盖有棘状大型鳞片。鳞列间另有至少1列以上的小型鳞片。擅长攀木。敌人靠近时,会立刻钻入岩石中躲藏。若无处可躲时,会以猛冲的方式逃开。本种为草食性较强的杂食性鬣蜥。在幼体的饲养中以肉食为主。

犀牛鬣蜥是很聪明又很容易驯养的鬣蜥,不会像绿鬣蜥一样难以捉摸。可以80%植物与20%水果饲养。适温20~30℃。底材以粗砂或树皮为主,需要大量日照,维他命与钙粉的补充也很重要。犀牛鬣蜥的繁殖季节配合雨季开始,大约是在每年的四月份,繁殖期只有2~3周,怀孕的雌性会挖掘长达一公尺的洞穴将卵产于洞穴底部,再将它们掩埋。每窝可产5~20颗蛋,通常是在6~8月间产卵。卵的孵化温度约在28.5~31℃之间,约160~185天可以孵化。初生幼体就有15~18厘米长,也很活泼,体格强健,不容易拒食。

古巴鬣蜥 Cuban Rock Iguana

360doc

犀牛鬣蜥

蓝岩鬣蜥

蜥蜴概述

古巴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Cyclura nubila nubila)

蓝岩鬣蜥 Cayman Blue Iguana

360doc











古巴鬣蜥

沙漠鬣蜥

蜥蜴概述

蓝岩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Cyclura nubila lewisi)原产于开曼群岛,栖息于干燥多岩灌木林区。体长130~150厘米,开曼群岛的特有种,古巴鬣蜥C.n.nubila的亚种之一,另一个亚种就是体型较小的开曼鬣蜥C.n.caymanensis。目前市面上的蓝岩鬣蜥绝大多数是蓝岩鬣蜥与开曼鬣蜥的杂交种或是古巴鬣蜥,因此价格也比较低。纯种的蓝岩鬣蜥都已经全数交由复育单位繁殖并建立基因库了。

由于鬣蜥科的蜥蜴生活习性都大致相同,因此都可以用饲养绿鬣蜥的方式来饲养蓝岩鬣蜥,难度不高,只是岩鬣蜥属都是属于地栖性,与绿鬣蜥的树栖性不同而已。在食性上都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在幼体阶段可以偶尔喂食昆虫等动物性食饵,随成长而逐渐转变为全素食蜥蜴。但是最新的研究显示,鬣蜥科的蜥蜴都可以完全不需要动物性蛋白质,百分之百依赖植物和水果维生。不过蓝岩鬣蜥体型壮硕,成长缓慢,幼体成长到成体需要5~9年的时间,当然寿命也就相对很长,通常都可以达到40~50年甚至更久。

蓝岩鬣蜥栖息地接近赤道,阳光一年四季都很强烈,使得它们对紫外线的需求很高,每天日照的时间也十分长,所以在人工饲养时,最好养在室外才能提供直射的自然阳光,在室内饲养时,就必须使用大量的UVB灯光。但是蓝岩鬣蜥的温度适应力很高,可以忍受高达49℃低达10℃的气温。它们虽然性情比较温和,但是彼此间争斗难免,所以最好是单独饲养,只有到繁殖期时才混养。整体来说,蓝岩鬣蜥比犀牛鬣蜥甚至是绿鬣蜥都更容易驯养。雌雄的辨别也与绿鬣蜥差不多,雄性棘刺和肉垂都比较大,体色泛蓝,雌性通常为棕色。雌性每窝可以产下12~20颗蛋不等,依体型大小而定,雌性会长期看守产卵的窝。

总括来说,岩鬣蜥属各亚种应该算是所有蜥蜴类中最稀少也最濒临绝种威胁的一属,正如同恐龙一样,如果没有人类的复育协助,可能在五年内所有的岩鬣蜥野生族群都将灭绝。所幸目前市场上的蓝岩鬣蜥都是美国业者所繁殖出的幼体,对国际保育并不至于产生影响。

沙漠鬣蜥 Desert Iguana

360doc

蓝岩鬣蜥

沙巴变色蜥

蜥蜴概述

沙漠鬣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Dipsosaurus dorsalis)分布于北美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栖息于长有矮木或多岩草稀的沙漠地带。地栖性,多生活在地表洞穴附近。日行性,体温偏高。虽以草食为主,偶尔也会捕食昆虫。体长30~40厘米,4~5月间交尾,此时,成体的腹侧部会呈现出粉红色光泽。6~8月产卵,每胎可产3~8颗卵,8~9月即可孵化。依产地不同,分为3个亚种。

由于它们体内的水份循环很缓慢,所以可以承受很高的温度和很干燥的环境,行动迅速敏捷,是很机警的蜥蜴,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刻躲避。在饲养上要把握干燥与高温的原则,底材以爬虫沙最适合,以PVC管或是石块堆出地洞供它们栖息,照明和温度以UVB灯来提供最为适合,灯下温度可以高达45~50℃,平均缸温可以保持在28~32℃之间,水盆可以不要,但是必须注意它们进食状况,没有进食的个体很容易脱水,所以偶尔喷喷水也是比较保险的做法。沙漠鬣蜥属于杂食性,但是偏向素食为主,日常食物以一般绿色叶菜为主,花朵种子等也可以供应,幼体也可以每周固定喂食面包虫或蟋蟀1~2次,成体喂食虫类的次数可以减少。

虽然沙漠鬣蜥可以群养,但是雄性的地域性还是很强,特别是在3~6月之间的繁殖期,雄性间的争斗难以避免,虽不至于造成死亡,但是因为它们的尾巴长达身体的1.5倍,被咬断的情形还是很常见,最好是只养一只雄性。

雄性沙漠鬣蜥的尾巴根部较粗大,也会出现很明显的股孔,它们会用股孔的分泌物来标示领土范围及显示身份,雌性就没有这种构造。通常沙漠鬣蜥在三月间由冬眠中苏醒后就会进行交配,雌性通常在五月间产卵,每次产下2~9颗蛋,在27.5~29.5℃之间大约6~8周可以孵化。幼体可以喂食与成体相同的食物,当然食物体积要小一点。经过3~5年的养成就可以繁殖。

沙巴变色蜥 Saban Anole Lizard

360doc

沙漠鬣蜥

古巴变色蜥

蜥蜴概述

沙巴变色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Anolis sabanus)分布于沙巴岛(小安地列斯群岛),栖息于干燥岩区,树栖型,日行性。全长12厘米,背部以灰白为底色,具有黑色水滴状斑纹。喉部呈淡黄色,背部中央并无鬃状鳞列。以昆虫为食。

古巴变色蜥 Cuban Knight Anole

360doc

沙巴变色蜥

牙买加变色蜥

蜥蜴概述

古巴变色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Anolis sabanus)原产于古巴,栖息于森林或果树园中,树栖型,日行性。全长30~50厘米,以大型昆虫或其他树栖型蜥蜴为食。是此属中体形最大的种类,因头呈骨质化现象,看起来十分生硬。口鼻细长成梭型,喉垂处呈粉红色,眼睛下方以及肩部有黄白色条纹,身上有小粒状鳞列,尾部略为侧扁,体为亮绿色,又会转变为毫无光泽的灰褐色。

古巴变色蜥喜好日阴处,行动并不敏捷,被敌人追赶时会逃至树冠,尤其是遇到蛇等天敌太靠近它时,它会采取防御状态,撑起喉垂张口还击。饲养时多栽植些宽叶植物,定时用喷雾器淋水,它可以饮用叶片上的水,白天温度25~30℃,晚上20℃。活动慢,捕捉时可以抓头,但有强壮的下颚及尖利的牙齿。夏季为繁殖期,幼体头部浑圆,配上大眼睛,看起来不似此种,所以常被误认。

牙买加变色蜥 Jamaican Giant Anole

360doc

古巴变色蜥

纹面弹簧蜥

蜥蜴概述

牙买加变色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Anolis garmani)栖息于森林中,树栖型,日行性,行动极为敏捷,个性较为粗暴,一旦接近就会立即张口威赫或咬人。以昆虫为食。全长20~25厘米,背部中央覆有鬃状鳞列。体色可由祖母绿转变为黑色,有时身上会出现斜纹或斑点。

纹面弹簧蜥 Jewelled Curly-tailed Lizard

360doc

牙买加变色蜥

海地弹簧蜥

蜥蜴概述

纹面弹簧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Leiocephalus personatus)又名珠宝卷尾蜥,分布于西印度群岛。栖息于森林边缘、草地、海岸,地栖,日行性。处于兴奋状态或奔逃时,尾部如弹簧般卷曲,并高举于身体上方,因此得名。全长15~27厘米,雄蜥的眼部上具有黑色条纹,四肢呈绿色。背部以红色为底色,并布有许多白色斑点,雌蜥的体色则以褐色为主。以昆虫为食,卵生。

海地弹簧蜥 Haitian Curly-tailed Lizard

360doc

纹面弹簧蜥

鬃狮蜥

蜥蜴概述

海地弹簧蜥(美洲鬣蜥科,拉丁学名:Leiocephalus personatus scalaris)又名海地卷尾蜥,分布在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全长约25厘米。

鬃狮蜥 Bearded Dragon

360doc













海地弹簧蜥

王者蜥

蜥蜴概述

鬃狮蜥(飞蜥科,拉丁学名:Pogona vitticeps)分布于澳洲中、东部内陆,栖息于干燥森林及沙漠,半树栖型,日行性。全长约30~55厘米,体型粗壮且相当扁平,头部大呈三角形,外耳孔明显,头部后面、颈部背面和喉部有大型棘刺状鳞片,体侧有一列规则排列的圆锥状的棘刺状突起。身体背部为黄褐色、黄色或红褐色,上有两列深褐色不规则的斑纹。当遭受威胁时,这种蜥蜴会以张开嘴及将带刺的咽喉膨大作展示动作,故其中文名即由此而来。

鬃狮蜥在世界各地都是最具知名度的宠物蜥蜴之一,其普及度几乎和绿鬣蜥一样。然而在狭小的居家空间中,有的人会觉得绿鬣蜥体型过大,鬃狮蜥不仅体型适中,个性温和,不象绿鬣蜥那么难以捉摸,加上容易适应人工的饲养环境,所以鬃狮蜥成为了都市人与初学者最佳的入门宠物。一只体质强健且适应与人相处的鬃狮蜥进食行为积极,很能接受人类的拥抱及抚摸,抓出来之后往往会攀附在饲主的手上或肩膀上,所以如果常常与它接触、把玩的话,鬃狮蜥会成为相当温驯的最佳爬虫宠物,不过,人工饲养下的鬃狮蜥往往会因为喂食频繁与营养的过剩,就会出现肥胖的情形,此外,因为是居住在干燥的草原或沙漠中,所以环境也必须保持在较高温低湿度的环境。

鬃狮蜥的食性属于杂食性,不过比较偏向于肉食性,一些蜥蜴万能饲料如蟋蟀、面包虫、超级麦皮虫、蚱蜢等等昆虫它都照单全收,肉食比重在日常摄取量占了三分之二,当然也会摄取一些蔬菜水果,占日常摄取量的三分之一;幼体喂食的频度要比较高些,约每天2~3次,成体两天喂一次即可,可以喂食两次蟋蟀之后,第三次喂食蔬菜,也有人在饲养时以肉食为主,但这样会造成营养摄取的不均衡。

在底材的选用方面,以爬虫钙沙、爬虫沙或爬虫沙混合无菌土最佳,木屑或树皮屑等底材最好不要使用。鬃狮蜥有很强的领域性,所以饲养成蜥的话空间就必须大些,而且一个空间不要养两只以上的雄蜥,另外,在群养时体型相互不要相差太悬殊,不然较小的个体可能因为抢食不过优势个体而产生压力,最后导致死亡。鬃狮蜥不太会去喝水盆内的水,所以水盆可以不用摆放,但必须每天喷水在饲养箱内以供其饮用。平时须有似沙漠之高温环境,加温石选择可调整超过45℃以上之种类,另选用含高瓦数UVA之聚热灯,定点之温度达40℃以上甚至超过45℃亦可。鬃狮蜥为杂食性但较偏肉食的蜥蜴,故其排泄物味道颇重,底部垫材宜选用排水性与吸臭性最佳之核桃木碎屑,如此您的鬃狮蜥食欲与活动力会增加,再配合大量维他命、维他命D3与钙粉等等,相信鬃狮蜥会活的很健康。鬃狮蜥算是蛮长寿的蜥蜴,如果饲养的好,它们可以活到十年以上。

许多蜥蜴在幼体时的性别辨认上是相当困难的,鬃狮蜥也是一样,幼体会在约一年以后达到性成熟;某些雄性的鬃狮蜥成体在繁殖期时下巴会变成黑色的,不过也并非所有的个体都是如此,所以最好是看尾巴的根部来辨认比较准确,雄性尾巴较粗大,且根部两旁各有一块突起物,而雌性个体的尾巴较细,而且根部的中间只有一块突起,成体雌雄的辨认难度还算简单。

繁殖鬃狮蜥对于稍有饲养两栖爬虫基础的人可说较容易,可同时数对以上混养亦可选择1只雄鬃狮蜥搭配4~5只雌鬃狮蜥混养。饲养8个月大后个体即可开始繁殖,首先注意调整日照时间为10小时,温度为24℃~27℃;夜间14小时,温度16℃ 左右即可(因为鬃狮蜥有独特的体温控制机制,所以它们能忍受到10℃之低温),此调整期为鬃狮蜥冬眠条件。12月初至2月中旬左右,亦可于10月中旬至1月中旬,降温期间尽量减少或不要喂食,繁殖前3~4星期调整正常日照加温与食物供给,然后会渐渐出现繁殖前的行为举止,包括雄鬃狮蜥互相侵略打斗而雌鬃狮蜥展现交配前之温柔平顺,不久即会开始配对交配。此时对于雌鬃狮蜥的喂食应尽量丰富与营养,直到夏季未怀孕的雌鬃狮蜥是较丰腴。行为较明显处为鬃狮蜥常挖掘数个洞穴以选择其中之一为下蛋之处所,建议在笼舍内放置微湿的无菌沙土,供其掘蛋穴,切忌使用硬的基质否则可能导致生产失败。下蛋时间多约在凌晨1:00~6:00,此时雌鬃狮蜥几乎都在洞内直到完全下完蛋,才会出来洞外,可视其腹部了解是否已完成下蛋,取蛋时必须特别小心拨开沙土一个一个取出,放入装满潮湿蛭石的盒子内,1/3蛋体露出蛭石2/3埋其中,之后就不可再移动蛋了,最后放入温度调整为29℃之爬虫专用孵蛋器,进行45~80天不等之孵化期,视品种不同,例如Pogona barbata约70~80天,Pogona henrylawsoni约45~55天,Pogona vitticeps约 55~75天。几乎每窝蛋在第一只鬃狮蜥孵出后,24小时内会全部孵化完成,但亦有少数长达4~5天的例子,可能会有约15%~25%的蛋不会孵化,最主要原因为初期取蛋与置蛋的工作疏失。雌鬃狮蜥大约有三年的高生产率,以后即会逐年下降直至衰竭死亡。

王者蜥 Spiny-tailed Lizard

360doc

王者蜥 Spiny-tailed Lizard

360doc

王者蜥 Spiny-tailed Lizard

360doc

鬃狮蜥

360docimg_100_中国水龙

蜥蜴概述

王者蜥(飞蜥科,拉丁学名:Uromastyx)主要分布于印度西北部经过阿拉伯半岛直到北非之间的广大区域中,所以在体型和体色的变化上差异很大。由于王者蜥主要栖息于高温干燥的沙漠地区,在饲养环境上自然要配合这种条件,底材以沙质为主,另外布置一些枯木与大量岩块供躲藏与攀爬。王者蜥特别喜欢躲在十分狭窄的岩缝中栖息,再以尾巴堵住岩缝洞口,这就是它们尾巴长满棘刺的原因。

王者蜥的智商可能是爬虫中最高的,它们会主动与饲主接近,也会认人,每次它们歪着头看着饲主的表情,可以看得出它们是有思想的。王者蜥体型适中,体色华丽,外貌又没有一般蜥蜴的狰狞感,个性温和。但是不可讳言的是,饲养和繁殖难度较高,死亡率也比一般蜥蜴高,特别是尼日王者蜥。王者蜥多数平常都很温和,不过在繁殖期的斗争却很激烈,会造成严重外伤,必须注意。

王者蜥属于日行性地栖型爬虫,所以饲养箱不需要太高。最重要的是日照,王者蜥需要大量的日照,所以室外饲养最佳,在室内养就必须准备较强的UVB聚光灯,环境气温应保持在32~38℃间王者蜥才能正常活动,可以算是最需要高温的蜥蜴。夜间则需要让温度降到25~28℃比较能够充分休息。

360docimg_101_

360docimg_102_

360docimg_103_

360docimg_104_

360docimg_105_

360docimg_106_

360docimg_107_

360docimg_108_

王者蜥是很有魅力的品种,有16种加上5个亚种共计21种:

(下述品种没有进口过的就没有中文名称)

U. acanthinura 中文:突尼西亚王者蜥

U. acanthinura nigerrimus 中文:摩洛哥王者蜥 (有红黄两个色系)

U. acanthinura cf. flavifasciata 中文:横带王者蜥

U. aegyptia 中文:埃及王者蜥

U. aegyptia microlepis 中文:叙利亚埃及王者蜥 (有少量进口过)

U. dispar (有进口过但中文名跟摩洛哥王者蜥重叠)

U. dispar maliensis 中文:马里王者蜥

U. ornata 中文:华丽王者蜥

U. ornata phibyi (没进口过)

U. geyri 中文:尼日王者蜥 (2001年被独立出来--共有红黄两个色系)

U. benti 中文:宾士王者蜥 (有另一种山地型彩虹宾士王者蜥)

U. macfadyeni 中文:索马里王者蜥

U. ocellata ocellata 中文:孔雀王者蜥

U. hardwickii 中文;印度王者蜥

U. thomasi 中文:汤马氏王者蜥 (少量进口过)

U. alfredschmidti 中文:黑王者蜥 (少量进口过)

U. princeps (没有进口过)

U. asmussi (没有进口过)

U. loricata (没有进口过)

U. occidentalis (没有进口过)

U. leptieni (没有进口过)

中国水龙 Chinese Water Dragon

360doc

360docimg_110_王者蜥

360docimg_111_澳洲水龙

蜥蜴概述

中国水龙(飞蜥科,拉丁学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又名绿水龙、印尼水龙,分布于中国南部、泰国东部、越南、柬埔寨、印度,栖息于潮湿的热带和温暖的森林。树栖性,半水栖。全长60~90厘米,成年的中国水龙拥有深至浅绿色,腹部呈现白或浅黄色。雄性头部较为大而阔,背鳍较长。寿命10~20年,性格十分温驯,若能给与适当的照顾,可健康地成长。如果喜欢饲养温驯和爱游泳的蜥蜴,中国水龙是理想的选择。

爬虫市场上所见到的水龙主要有两种:中国水龙P.cocincinus和澳洲水龙P.lesueurii两种,虽然同属还有其它1~2种水龙,但是并未出现在市场上。以水龙而言,中国水龙受欢迎的程度高于澳洲水龙,或许是颜色较讨喜的关系。两种水龙的分布地区不同,中国水龙分布在中国和中南半岛,澳洲水龙则分布于澳洲东部,所以也被称为东部水龙(Eastern Water dargon),但是习性和食性却仍然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承受温度的范围大为不同,澳洲水龙可以承受0度以下的低温,但无法长期忍受28度以上的高温,个性比较稳重;而中国水龙则对20度以下的低温很敏感,高温的承受力却很好,个性上比较胆怯。

饲养环境以保持湿度为主要原则,以热带雨林的模式布置,水龙都是日行性半水栖的爬虫,底材可以树皮屑混合无菌土铺成,湿度保持80%以上,每天必须喷水2次以上才能保持高湿度,UVB也是必须的。另外不能或缺的当然就是一个大水盆,水龙很喜欢静静的坐在水中泡水。只要饲养箱够大,水龙是可以多只雄性共养的。在食性上一样是以昆虫为主,蟋蟀、面包虫和小鱼都是不错的主食,蔬菜水果也可以喂食,成体还可以喂食乳鼠,维他命和钙粉必须定期添加。

雌雄的辨别在成体来说并不困难,雄性水龙的背上鬣棘发达,体型也比雌性大很多,股孔更加明显,雄性中国水龙的胸部会出现橘色到黄色色泽,而雌性的斑纹一般都比较黯淡模糊。只要环境适合,水龙的繁殖并不困难,但是至少要两岁或60厘米以上的个体比较适合繁殖。通常水龙不用经历低温期也能交配产卵,但是给它们两个月左右的20~23℃低温期和每周一次的喂食,日照时间降至10小时以下,两个月之后当温度恢复正常时,雄性便会展开求偶行为。交配之后约两个月雌性会在地面挖洞产卵,通常每次产卵约10颗左右。将卵放入孵蛋器中保持28~30℃,约55~70天可以孵化。幼体可以喂食蚂蚁蟋蟀和小面包虫。只要环境合宜,水龙可以轻易活上10年以上。
爬宠 蜥蜴 ぷ第一辑ぶ 爬宠

澳洲水龙 Australian Water Dragon

360doc

360docimg_113_中国水龙

360docimg_114_伞蜥

蜥蜴概述

澳洲水龙(飞蜥科,拉丁学名:Physignathus lesueurii)分布于澳洲东部沿海区域,因此也被称为东部水龙(Eastern Water dargon)。栖息于河流沿岸的树林,日行性。全长70厘米左右,鬃状鳞列没有绿水龙长,但雄性仍很发达,呈鸡冠状。具有喉垂。在眼部后方位置上,有黑色带状条纹。在躯体至尾部间也有黑色带纹。喉部下方至腹部间多呈橙红色。以昆虫、青蛙等小型动物或果实为食。卵生。

伞蜥 Frill-necked Lizard

360doc

360docimg_116_澳洲水龙

360docimg_117_飞蜥

蜥蜴概述

伞蜥(飞蜥科,拉丁学名:Chlamydosaurus kingii)又名澳洲斗篷蜥、褶伞蜥,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几内亚南部的干燥草原、灌木丛及树林中。全长60~90厘米,长长细细的尾巴占了身长的2/3,颈部四周长有舌骨所支撑的伞状领圈皮膜,其色泽带有令人炫目的亮彩,遇到外敌时会瞬间张开独特的颈伞,并张大嘴巴,威慑力十足。幼体的领圈较小,随成长而变大。属中大型蜥蜴,体色由茶色到棕色到灰色甚至黑色都有,多半是区域性的变化。

伞蜥不但容易饲养,个性也十分温和而且活泼,是蜥蜴中少数最适合做为宠物的种类。不过同种间还是会有争斗,所以混养时要注意体形,不可相差太多。属于日行性的树栖型,因此饲养箱要以高度为主,底材可用书皮碎屑,多放置枯枝干以供攀爬。UVB灯和水盆都是必须的设施。其在地面活动时,大多只利用后肢站立行走,有别于一般的蜥蜴。伞蜥通常是在遭到威胁或是惊吓的情况下才会张开伞,因此一般驯养的伞蜥张伞的机会就会比较少见。其食量很大,食物则以昆虫为主,蟋蟀、面包虫、蟑螂、甚至小老鼠都是不错的食物,多数个体也会吃青菜、豆类、水果、鱼肉、虾仁等。

在雌雄的判别上不是很容易,特别是在幼体阶段,大致来说,成体的雄性体形比雌性大很多,头部和颈伞也比较大,尾巴较细长,泄殖腔下方又会有凸起,体色比较鲜明。伞蜥卵生,在一年左右就会繁殖,不过最好养到两年以上再繁殖比较安全,以免雌性体形过小造成卡蛋致死。在繁殖过程中让它们经历一段低温干燥的期间,可以促进交配行为,交配通常在地面进行,在自然环境中,雌性会将卵产在树灌或树洞中,而在人工繁殖时,需要事先准备供雌性产卵的土堆,每次产下10~13颗卵,孵化温度最好控制在27~29℃之间,不要超过30℃,否则有可能造成胚胎死亡,约一个半月幼蜥会孵化出来。在正常的饲养状态下,伞蜥的寿命是15年。

飞蜥 Common Gliding Lizard

360doc

360docimg_119_伞蜥

360docimg_120_棘蜥

蜥蜴概述

飞蜥(飞蜥科,拉丁学名:Draco volans)已知约16种,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中国产裸耳飞蜥和斑飞蜥两种,分布于中国云南、西藏、广西和海南。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海拔700~1500米的森林中,常在树上活动,很少下到地面。

飞蜥体侧有由5~7对延长的肋骨支持的翼膜。具发达的喉囊和三角形颈侧囊。体长150毫米以下,尾长约为体长的1.5倍。在树上爬行觅食时,翼膜像扇子一样折向体侧背方;在林间滑翔时,翼膜向外展开。滑翔可改变方向,但不能由低处飞向高处。以昆虫为食。卵生,在地洞或树洞内产卵,每产2~5枚。

棘蜥 Thorny Devil

360doc

360docimg_122_飞蜥

360docimg_123_丽棘蜥

蜥蜴概述

棘蜥(飞蜥科,拉丁学名:Moloch horridus)又名魔蜥、澳洲魔蜥、澳洲刺角蜥,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中部和南部,栖居在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区。属于小型日行性蜥蜴,全长15~20厘米,全身布满又硬又长的棘刺,看上去很危险,但实际上完全无害。最特别的是它的颈部有一个肉瘤,同样长满棘刺,遇到掠食者攻击时,棘蜥会将头部低下包于前脚之中,这时位于颈部的肉瘤就十分突出类似是头部,引诱掠食者攻击错误的部位再伺机逃脱,这种欺敌方式是蜥蜴类中独一无二的。

棘蜥个性十分温驯,行动迟缓,日间在沙漠地带寻找蚁冢以捕食蚂蚁,这是它们唯一的食物,棘蜥进食的时间很长,因为它只吃蚂蚁,而且一次只用舌头卷起一只蚂蚁放入嘴里,它能在一分钟内卷食30~45只蚂蚁,一餐可以吃1000~5000只,饲养起来是很不容易的。

棘蜥的水份需求一般是由食物中获得,但是棘蜥全身布满十分细微的纹路,全部汇集到嘴部,所以它只要站在潮湿的地面就可以经由虹吸作用将水份引入口中,在身上凝结的露水也可以同样方式进入口中,这也就是棘蜥在沙漠中赖以维生的独门绝技。另外棘蜥可以随环境变化体色,同时它们的行走方式非常类似变色龙,前后摇摆,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僵住,这又是欺敌的另一绝招。即使如此,澳洲魔蜥还是经常成为澳洲各种巨蜥和鹰隼的食物。

繁殖棘蜥的难度也不高,但在雌雄的判别上不是很容易,特别是在幼体阶段,成体的雌性体型比雄性大很多。交配是以一般蜥蜴的交尾方式进行。雌性一年只产卵一次,每次产下3~10颗卵,一般都是8颗,以它们小巧的体型来说是很多产的。棘蜥的卵大约有2.5厘米长,1厘米宽,这对于本身只有15厘米长的棘蜥来说,已经是相当大了。卵的孵化期约为90~130天,平均是120天。初生的棘蜥头尾长6.5厘米左右,只要饲养得当,棘蜥可以活上十年至二十年。

丽棘蜥 Mountain Horned Dragon

360doc

360docimg_125_棘蜥

360docimg_126_火冠蜥

蜥蜴概述

丽棘蜥(飞蜥科,拉丁学名:Acanthosaura lepidogaster)又名丽眦蜥、十字领蜥,分布于越南、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东、福建、贵州、海南、广西、江西等地,主要生活于400~1200米山区林下以及活动于路旁、溪边、灌丛下及林下落叶处。主要以昆虫为食。

丽棘蜥成体长20厘米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一倍半。躯干侧扁;背鳞大小不一,间有大鳞。腹鳞大于背鳞,每一腹鳞具强棱;后肢较长,贴体前伸达吻眼之间。眼后棘短,其长约为眼径的一半。体背具黑褐色斑纹,四肢亦具黑褐色横纹,尾背有黑色横斑。卵生,每次产卵6~8枚,卵径8×6mm左右。

火冠蜥 Great Angle Head Lizard

360doc

360docimg_128_丽棘蜥

360docimg_129_斑帆蜥

蜥蜴概述

火冠蜥(飞蜥科,拉丁学名:Gonocephalus grandis)原产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栖息于濒水雨林区。全长25~55厘米,火冠蜥是冠蜥属中体型最大、攻击性最强的一种,所以只能单独一对饲养。

火冠蜥通常栖息在河岸边的大树上或是树丛中,在饲养时要以高度为主的树栖环境,布置较粗的枝干供它们攀爬。底材可以单独使用无菌土、枯叶、树皮屑或是混合使用。湿度要保持在50%以上。虽说市面上大部份是野生个体,但是在人工环境中适应期比较短,体格也很强健,比较不会有拒食的问题。火冠蜥属于虫食性,一般昆虫如蟋蟀、飞蛾、蚱蜢、面包虫甚至乳鼠等都可以做为主食。需要含紫外线的灯光,饮水也要供应充足。

火冠蜥的雌雄辨别容易,雄性脊鬣和喉垂都较大,体色是蓝色和绿色为主;雌性脊鬣和喉垂则较小,体色以棕色为主。多数的冠蜥都是雌雄异色,所以在分辨上都不困难。交配后雌性通常产下2~6颗软质蛋掩埋在枝干下的土中,孵育温度以22~25℃较理想,大约75~90天就可以孵化。幼体长8~10厘米,最好单独饲养,以小蟋蟀为主食。对于喜欢中小型树栖蜥蜴的人来说,火冠蜥的互动性若经过适当驯养可以有很好的表现,而喜欢绿鬣蜥却又顾忌它们体型的人来说,火冠蜥正好兼具鬣蜥的特征又没有体型过大的隐忧,也是一种理想的替代种。

斑帆蜥 Salifin Lizard

360doc

360docimg_131_火冠蜥

360docimg_132_琴头蜥

蜥蜴概述

斑帆蜥(飞蜥科,拉丁学名:Hydrosaurus pustulatus)又名菲律宾海蜥、菲律宾长蜥、帆龙,分布于菲律宾,栖居在河流与小溪沿岸的森林中。半水栖性,栖息在淡水水域。体长约80~100厘米,全身灰色,以其隆起且似帆状物的大尾巴而著称,其尾巴由隆起的脊椎骨突起所支撑,成体的帆状尾远比幼体来的更大更高。其背部中间有一列膨大的棘状突起。斑帆蜥是飞蜥科成员中体型最大的蜥蜴。性情害羞且较容易紧张,一遇到骚扰就会马上从树上跳入水中,是相当出色的游泳高手,甚至也可以用后脚站立在水面上快速奔跑。本种属杂食性,在野外会摄食水果、青蛙、昆虫与鱼类,其寿命可达10年以上。

斑帆蜥体型可以长到很大,加上属于半水栖的品种,而且其性情胆小而敏感,容易紧张,所以对于入门者来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对于玩家或有空间饲养的朋友来说,斑帆蜥虽然体色普通,但是雄性那种大而高的帆状突起,加上可达一公尺的体型,在外型上感觉相当有气势,也是一种很具魅力的蜥蜴。

宠物市场上的斑帆蜥都是野生个体,需要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太小的箱子容易因紧张冲撞而伤到吻端,这样常常导致吻部伤口腐烂与寄生虫的产生;一只成体的斑帆蜥至少需要 宽150cm×深100cm×高150cm 的空间,里面必须设置一个至少可以让它能够将整个身子浸入的水池,并放置大型栖木供攀爬,很多欧美国家的饲主采用庭园式的环境饲养,当然这是最适合的,但是如果以都市空间来说,几乎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一般市面上贩售的饲养箱也无法饲养斑帆蜥成体,所以如果有预算,最好是特别订制一个专属的饲养箱。

斑帆蜥在水里的时间很长,入水的次数也很频繁,需要很干净的水质,所以如果无法常常换水,最好设置一个水族专用的过滤系统,环境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正常状态下的斑帆蜥很喜欢在空间内四处跑跳,过小或设计不良的空间容易使蜥蜴造成紧迫而拒食,这也是很多斑帆蜥常常在饲养环境中死亡的原因之一;以蜥蜴来说,斑帆蜥几乎是完全不适合当作豢养宠物的品种,但是只要环境适合,还是可以养的很好,对于一些玩家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饲养斑帆蜥的底材选择来说比较广泛,木屑、无菌底床、碎报纸、树皮屑、人工草皮等都可以,主要以自己方便清理为主,如果以造景为主,可以选用无菌底床(无菌土)或树皮屑,这类的无论材质与颜色上都很自然。

在温度方面,饲养斑帆蜥的环境温度白天需维持在24℃~ 31℃左右,晚上则降低到21℃~24℃左右,冬天可以利用加温灯或保温石来调整温度,不过它们有时会趴在岩石上以获得体温,所以在使用加温石的时候必须注意烫伤的可能性,搭配温控开关使用会是比较好的方法;此外,它们也很需要UVB的补充,市面上所贩售 ZooMed 的 Power Sun 加温灯是最佳的选择(不过并不便宜)。

湿度方面,因为斑帆蜥靠水生活,是栖息在雨林中的品种,所以当然要设定比较高,虽然设置的水池可以将湿度维持在一定的程度,但是也必须每天在箱子内洒上三四次的水,最好常时的维持在80%以上的环境湿度,注意太低的湿度会使它们皮肤过度干燥,甚至会造成断趾的情况。

斑帆蜥是杂食性的蜥蜴,所以在饵料的供应上需比较多样化,在幼体时,荤素的比例是30%素食,70%荤食,成体的斑帆蜥则是荤素各半。以食物的取得难易度来说,荤食方面可以提供蟋蟀、超级卖皮虫、大肚鱼或朱文锦,它们也会猎食其它小蜥蜴,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到野外采集一些非保育类的攀蜥与草蜥给它们吃,有的人驯化过让班帆蜥接受鸡肉或猪肉条,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试看。在素食方面,可接受的种类也很高,可以比照绿鬣蜥的方式提供食材,包括绿色的叶菜类植物,甘藷、胡瓜、小黄瓜、莴苣、高丽菜、胡萝卜等,水果可提供苹果、葡萄、草莓、哈密瓜与甜瓜等等,也有人以面包喂食斑帆蜥,不妨以多样化的观念多多尝试。

斑帆蜥在性别的辨识上算是相当简单的,成年雄性的外型当然就是那又高又大的帆状突起,其球状的吻端与股孔也比较大,幼体的性别在外型上就很难辨识,只能用性别探测棒来探查。斑帆蜥的繁殖季在春季末期的前后几个月,而且每年只有一次,雌性的斑帆蜥在交配后会产下8~12枚卵,孵化期约二个月,在孵卵的时候温度应维持在28℃~30℃左右。

琴头蜥 Hump-nosed Lizard

360doc

360docimg_134_斑帆蜥

360docimg_135_蝴蝶蜥

蜥蜴概述

琴头蜥(飞蜥科,拉丁学名:Lyriocephalus scutatus)分布于斯里兰卡的森林中。体长约30厘米左右,成体吻部呈瘤状,由吻部至头部有两条稜脊,背部有鬃毛状鳞片,体色呈亮绿色,亦可转成褐色,雄性个体的鬃毛状鳞片发达,且具有黄色咽垂。

琴头蜥栖息在地面,但由于生活于森林内,所以常会爬到树上,因此饲育箱内最好用树枝做成立体状,箱内宜保持高湿度,并将温度调整为25~28℃。饵料以昆虫为主,不过可偶尔供给切碎的蔬菜以及综合营养剂,当然不可忘了进行日光浴。

360docimg_136_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4106.html

更多阅读

爬宠 蜥蜴 ぷ第二辑ぶ 爬宠店

蝴蝶蜥 Butterfly Lizard360doc琴头蜥丽纹龙蜥蜥蜴概述蝴蝶蜥(飞蜥科,拉丁学名:Leiolepis belliana)又名蜡皮蜥,国内分布于广东、澳门、海南、广西,国外分布于泰国、缅甸、印尼、马来西亚及越南等地。栖息于沿海沙岸地带,经常在稍有坡度的

抄转《职责》陈浩——《时文选粹》第一辑 时文选粹精选

如果没有女娲补天,也许现在还是混沌的寥廓;如果没有井冈星火,也许已不是今天的中国;从陈胜的起义到孙文的求索,从荆柯的壮举到普罗米修斯的传说……太多了,英雄的神话;太多了,神话了的英雄。于是,人们学会了——黑夜里翘盼启明的星座,严寒

史客第一辑《东方特工在行动》付梓 电视剧特工在行动

“董健吾的夫人郑兰芳,负责运送武器。郑兰芳运送武器时,路遇巡捕“抄靶子”,郑急中生智,提着箱子进了当铺,说是要当东西但又没带钥匙,先把箱子存这儿。出去转了几圈,等巡捕走了,又进当铺说不当了,提着箱子就走。”-- 摘自老拙《最后的特科》

声明:《爬宠 蜥蜴 ぷ第一辑ぶ 爬宠》为网友柠萌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