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玄奘一样坚持记录人生
——《玄奘西游记》读后感
近日,我读了由当代著名学者钱文忠所写的《玄奘西游记》(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从中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唐三藏”,一个与《西游记》中家喻户晓的“唐僧”形象不同的“玄奘”新形象。
说是“全新”也有些夸大,《西游记》与《玄奘西游记》中的“唐三藏”都有极其高远的信仰和追求信仰的恒心,都有为实现心中的理想而百折不挠的精神。但是,除此之外,历史中的玄奘所具有的论辩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及大无畏的胆识、魄力等就都在《西游记》中得不到表现了。当有妖怪出现时,小说中的唐僧不是手足无措,就是真假不辨,离开了徒弟更是寸步难行。这实在是大大歪曲了“圣僧”应有的形象与光芒。特别是玄奘大师善于动笔记录旅途见闻、人生足迹的习惯,《西游记》中更是没有一丁点体现,这不能不让人引为憾事。
好在《玄奘西游记》一书给我们还原了一个历史的玄奘、真实的玄奘,让我们在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个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文学家的光辉形象。特别是玄奘的“文学家”称号,不仅仅来自于他的西行求法故事激发了文学巨著《西游记》的创作灵感,并为之提供了素材,而且是因为玄奘大师本人的著作《大唐西域记》就是历史上一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巨著。
《大唐西域记》是玄奘西行求法之旅的“副产品”。公元645年,玄奘在西行求法十九年后,满载而归,回到了唐都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在与玄奘会谈时详细询问了西去沿途的人情风俗,并提出了要求:佛国遐远,灵迹法教,前史不能委祥。师既亲睹,宜修一传,以示未闻。意思是让玄奘将当时书籍记载不详的西域及佛教诞生地印度的国情、风貌记录下来,让没有去过的人也了解一下这些情况。
于是,玄奘大师在繁重的译经工作之余,又写下了一部《大唐西域记》。书中详细描写了他西行路上所经过的几十个大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包括这些国家中的一些比较险要的地理状况。这本书详细到什么程度呢?即便是玄奘停留了只有一天的一个小国家——阿耆尼国(今新疆的焉耆回族自治县),他也将这个国家的大小、风俗、水文、地理、土特产等都记录了下来。特别是书中对当时印度的社会状况的记述、描写,更是对印度历史学的一大贡献。因为印度没有“信史”的传统,可靠的历史记载非常稀有。所以,印度不少学者都说,没有玄奘的记载,重建印度古代史是不可能的。
看看,养成勤于记录见闻感受的习惯是多么重要呀。像玄奘一样,不但记录了个人的足迹,还“拯救”了印度一国的历史学,其意义之重大,不可小觑。
然而,玄奘西行可不是专门去旅游的,他最主要的任务是修习佛法,而且他最主要的精力也放在了这上面。那么,他是如何把《大唐西域记》一书所需的素材积累下来的呢?《大唐西域记》是他回国之后才着手写作的,如果仅凭脑子记住本书所需素材,我觉得是不可能的。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他每天都要记录一些文字。而《大唐西域记》一书最后,玄奘也说自己“随游所至,略书梗概,举其闻见,记诸慕化。”只有这样,他在西行求法十九年后,除了精通佛法的收获外,还能收获一部《大唐西域记》。
而且,玄奘西行路上所遇磨难并不仅仅是“八十一难”所能概括的,他偷渡出境时差点被边兵射杀;他穿越大沙漠时不仅迷过路,还在迷路时失手打翻了水囊;他所经过的有些国家仇视佛教,他差点被放火驱逐;他还多次遇到强盗,险些丧命他乡……可磨难重重中,他信仰不改,并坚持记录见闻感受,最终成就了自身,光大了佛法,垂名于青史。
我一直想,对于历史巨人,我们有可能不能全面学习他们的优点,可如果我们选取他们的一点优点来学习的话,是可以做到并有所收获的。比如玄奘大师坚持不懈地学习精神与记录习惯,就是其中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