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课堂: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教案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教案

执教者:胡晓明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训练,培养学生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能力,提高学生应对高考材料作文的写作水平。

执教班级:高三复读班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了高考试题作文的拟制原则是直接触及社会现实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关注政治、关注自然、关注文化、关注民生、关注人文精神、关注伦理道德、关注自身成长。

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我们会清晰地发现: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集中表现在“理想”“道德”“情感”“意志”“法纪”五大主题上。这五大主题虽不一定直接以热点问题作为作文题目,但往往都会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反映出来。例如2012年北京卷的作文题:

根据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20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立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评:北京高考作文题采用叙事性材料,比“抽象”、“概括”的材料更贴近社会,贴近人生,贴近考生。材料中的老计的工作心态与现代人喧嚣浮躁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感受清贫寂寞,忠于本职工作,这不就是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所追寻的吗?考生如果从这个立意上进行考虑,会比较保险。当然,在具体的写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材料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说理要契合主题。这样的作文不容易跑题,但要写出彩也很不容易。

(唐朝的白居易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对学生而言,“为时而著”就意味着关注社会现实,用心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和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只有“为时而著”,学生写出的文章才能直击心灵的最深处。贴近热点、关注现实,自然也就成了高考作文试题拟制的一大趋势,而且是不变的趋势。

什么是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分类

材料作文可分为传统的材料作文和新材料作文两大类:

⑴传统的材料作文是要求考生必须整体把握材料,抓住材料的核心内涵,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多角度立意,要求往往是“请根据上述材料,自行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就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等等。

⑵新材料作文往往是在材料中提供可以立意的点很多,考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角度,发表见解,要求往往是“上述几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上面几种说法各有其道理,你是怎样认为的”等等。

下面从几个角度简单谈谈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技巧1:关键词句入手法。

对题目中关键词句的寓意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审题立意。命题作文,所命之题就是审题的关键,立意的关键。材料作文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句(重要的词语、开头句、对话句、结语句等),抓住这些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题目1:

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的一身纯白、漂亮的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的这个弱点,在它的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就束手就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技巧】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到材料的最后一句话:“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就是“守护”,表现了白貂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操守,联系到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不为外物所动的品行,那么立意时,就可以从“坚守”这方面分析。

题目2:

比尔教授应邀来中国演讲,在发现最前排无人入座的原因是怕被提问时,微笑地鼓励大家坐第一排,他说:“亮出自己,给自己自信,创造机会才能被人赏识。”请理解领悟材料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和个人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技巧】“亮出自己,给自己自信”便是该材料的关键句,这一关键句就是告诉人们要给自己以自信,敢于亮出自己,从而获得被人赏识的机会,并取得成功。抓住这些语句就很容易立意了。

题目3: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审题技巧】读诗的前三行我们了解到,珍珠在蚌壳里熬过了无数的黑夜,受了无数的磨难,摆脱了无数的苦闷与忧伤,这是理解这首诗的基础。而下面的两句“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则是关键,因为读了这两句,我们就会深深领悟到,生命离不开磨难,只有经历了磨难,战胜了磨难,才能赢得生命的辉煌。所以,我们可以从“磨难与成功”这方面立意。

技巧2:因果分析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对材料的有关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来确定立意。

题目1:

猩猩喜欢喝酒。村里人摆上甜酒,用大小杯子装着。猩猩见了,知道是诱惑。但其中一个对大家说:“何不尝一点点呢?不吃多了就行!”于是大家先喝小杯,不久又取大杯喝。它们实在抵制不住甜酒的诱惑,大饮而醉。村人趁机追捕,猩猩无一幸免。

【审题技巧】从因为“抵制不住甜酒的诱惑”,结果“大饮而醉”被“村人趁机追捕,猩猩无一幸免”中就可以立意。即应该经受住诱惑,不要贪婪。

题目2:

朋友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说,他总能找到座位。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审题技巧】材料的结果是“他总能找到座位”,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原因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所以可以确定以下立意:与耐心同行,执著(坚持、锲而不舍)成就未来。如果写成“细节决定成败”或“人生有得必有失”属于跑题,写成“学会变通”或“善于发现美”属于偏题。

技巧3:联系实际法。

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思想、观点、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比喻、故事、寓言、漫画等形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思路往往由物及人(社会)。

题目1:

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你对材料一定有自己的感受,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审题技巧】上述材料的主旨是赞美执着而坚韧的蜘蛛。从蜘蛛的方面可这样立意: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织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由蜘蛛联想到人,联系现实生活,对人生做理性的思考,可这样立意: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着者创造的。

技巧4:多角度分析法。

对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文章的立意。如:

有个鲁国人,很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夫妻俩想到越国居住,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的。”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会不穷呢?”

【审题技巧】

(1)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

(2)鲁人到越国去不一定会穷。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才大有市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3)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从而得出“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技巧5:求同存异法。

看下面材料,审题立意:

①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审题技巧】5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意,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意: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技巧6: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看下面材料,审题立意:

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审题技巧】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生活的自理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技巧7:提炼中心法。

看下面材料,审题立意: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审题技巧】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

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并作文: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主要描写了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

(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

乌鸦的行为: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行为:对乌鸦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说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的行为:也是对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鸟。

(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它的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

(4)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

因为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它却盲目(机械)地模仿、照搬,这是造成它被抓住的本质原因。

(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

牧羊人:否定。否定的是乌鸦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模仿的行为。

孩子:肯定。肯定的是乌鸦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

(1)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

(2)要有自知之明

(3)摆正自己的位置

(4)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

(5)要敢于尝试新事物,努力追求理想

阅读下面材料并作文:

一头驴子和一匹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结果,驴被选中,马遭淘汰。一年以后,这匹马被伯乐相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千里马。磨坊的主人闻讯以后,后悔不迭地跑去对千里马说:“你如此能干,当初我居然没有聘用你,我真是有眼无珠呀!”“幸亏当初没被你聘用。”千里马说,“不然,我现在就不会成为千里马,而是变成一头推磨驴了!”

要求:阅读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驴子、马、磨房主人、伯乐。

(2)他们都有哪些行为?

驴子和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结果,驴被选中,马遭淘汰。

马后来被伯乐相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千里马。

磨坊主人闻讯以后,后悔不迭。

马为伯乐相中成为千里马感到庆幸。

(3)驴被选中,马遭淘汰的结果表明了什么?

驴是适合推磨的。

马尽管能干,主人也有对它不公正的时候。

(4)磨坊主人后悔不迭的原因是什么?千里马感到庆幸的原因是什么?

错失了一匹能干的千里马。

找到了能施展才能的地方。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多角度确定立意:

(1)莫将人才放错了位置

(2)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认清自己,找准位置

(4)莫让人才空埋没

高考课堂: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教案

(5)机遇成就梦想

(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7)错过也许意味着新生

(8)要正确地面对挫折

(9)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老子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三则材料各表述了哪几个意思?

自知者更圣明,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强大。

不知道自己有不懂得的东西会有祸患。

人们要懂得自知自爱。

(2)这三则材料有什么共同点?

就是人要有——自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多角度确定立意:

(1)人要懂得自知

(2)自知者更圣明

(3)战胜自己

(4)不要不懂装懂

(5)无知会有祸患

(6)要学会自知自爱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写作关键在于分析材料,提取内涵,联系现实,确定立意,表达观点。这重要的关键抓住了,学生选择论据,对事情进行分析,用论据证明论点,做出结论是不会有大的差错和问题的。

附:学生考场习作——

做人要自知

何卓恩

什么是自知,自知就是自己对自身能力的了解,掌握自己的情况,不过于浮夸自我,懂得收敛自我。自知在古代被圣人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老子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就是了解别人的人聪明,而了解自我的人圣明。后者在层次上显然高过前者,对应着后者能给人的帮助也是大于前者的,自知的人明白事理,不狂妄自大,不奢望一手遮天,以自身的实际能力去脚踏实地地办事,显得小心谨慎,不在错误的方向上做错误的选择。而不懂得自知的人却往往忽视自身能力的限制,嚣张霸道的处世态度,更容易使人迷茫,陷入迷途,在错误的方向上做出错误的决定,继而一错再错。

做人要有自知,我们在社会上立足也要学会自知,在社会秩序稳定的今天,仍有许许多多令人发指的不良风气的存在,污染着人们的心灵,扰乱社会安定,我们要在对待社会中做到自知,正确地分辨出不良的社会风气,远离污染,做到洁身自好,不要被一时的欲望蒙蔽双眼,不要让私念占领自己的心头,不要让利益驱使自己的行为,在社会中失去自知,就会被社会所遗弃。在当今物质金钱横流的社会里,失去自知,便失去自我,失去立足于社会的能力,终究会失去社会,失去世界。

做到自知不仅体现在对待社会上,也体现在对待自然上。今天的人类,滥用地球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以及生态的破坏。温室效应、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一不在提醒我们人类,我们对大自然的破坏大自然也以灾难的形式反馈于我们人类,全球化的灾难趋势是不容忽视的。人类应该觉醒了,身为地球的主人,如果继续这样无节制地使用资源和污染环境,那人类离毁灭也就不远了。我们要在对待自然中做到自知,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拥有使用资源的权力,但更拥有保护资源的义务。我们应该保护地球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恢复自然秩序,停止无节制地开采资源。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延续下去的基础,做到自知,做到人与自然相互平衡,和谐发展。

做到自知。是我们为人处世,对待社会,对待自然的基础准则;做到自知,是我们升华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动力源泉;做到自知,更是我们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

高考作文有别于一般情况下的写作。它要求考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快速成文,而且阅卷教师也在极短的时间里给学生一个分数。因此,作为考生要紧紧围绕命题人所提供的信息,悟透材料要义,有意描述、展示材料的重要信息以显示主旨至为关键,这也是高考作文的“样式”。明了这一点,按“式”索骥,这文就会写有所值,不至于下笔千言,离要求万里了。这样说来,审好题,立好意,润好色,时刻牢记凸显原材料,有着严密的思辨推理应是上乘之作的前提。

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三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满满地抓了一大把的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都不想放弃,手又抽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20岁的托尼看中一个装得最满的大筐,费了半天劲也没搬动,他喘了喘气,重选了一个小筐,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

【审题技巧】面对两则材料,有的同学选择“知足常乐”、“乐观人生”来立意如像也符合材料的意思,其实在审题上出现了偏差。这类作文,首先要仔细认真地阅读,关键要准确“破译”材料的内涵,揭示本意,然后再据此来立意。两则材料都在提醒我们放弃才能得到,或者能舍才能得。再进一步即放弃是另一种收获,放弃也是一种智慧,舍得人生等。这样才算真正把握住了出题人的用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4851.html

更多阅读

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ppt

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源自 高考作文博苑【目标略语】命题作文,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出示的题目进行作文。包括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两种形式。审题立意,就是对给定的文题进行审视、理解和揣摩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

导入:认识关系型话题作文2003年全国高考用“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命制了一道关系型话题作文,从此,关系型话题作文在高考作文命题中享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04年有“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全国卷Ⅰ)、“遭遇挫折和放大痛

旧材料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 新材料作文拟题

旧材料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命意作文、后话题作文),作文提供材料或图画,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

2015江西高考材料作文题点评 2016成人高考作文题

2015江西高考材料作文题点评今年的江西高考材料作文题(全国卷新课标1):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韋。(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

声明:《高考课堂: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教案》为网友几年离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