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俗

温岭石塘小人节

石塘小人节是分布于温岭石塘镇的石塘、箬山一带,除信仰基督教的家庭外,在七夕当日向七娘妈为未满16岁的儿童祈愿的节日。300多年前,石塘、箬山一带的居民从福建、惠安、泉州等地迁入,将当时在闽南盛行的七夕供奉玩偶的习俗也带到了这一地区。因该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这一习俗至今仍被民众完好保留。在2006年,“石塘小人节”被列入第一批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七夕最初为曝衣、曝书的岁时性节日,西汉时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渗透其中,逐渐形成为以穿针乞巧、守夜祈愿为主要内容的民俗节日。北宋期间佛教中摩喉罗六岁出家成佛的故事亦融入其中,七夕节供奉摩喉罗偶像逐渐流行开来。南宋建都临安后,该习俗在南方得到扩布。后,摩喉罗在佛教中的信仰光环逐渐退去,变成纯粹的玩偶,并被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人物形象所取代。石塘小人节彩亭中的玩偶即从此发展而来。闽南民间称织女为七娘妈,认为是小孩的保护神。七夕为七娘妈生日,家家户户需祭拜她。石塘、箬山先民从闽南迁入之时,把这一习俗带入石塘一带。现石塘小人节设彩亭、彩轿、祭七娘妈、祈愿儿童成长,表现了七夕节日内容的延续性。

石塘小人节程序为,农历七月初一到初七,每天清晨需点7支香,祭七女神。初七清晨,在门口设供桌,摆放彩亭或彩轿,点香烛,放七个酒盅,香蕉、葡萄、西瓜、木耳、香菇等时鲜果蔬,以及糖龟(音jiu,为当地的一种面食,用模子压出,一般为砖块大小)、刀肉、鱼干、鸡蛋、粽子等祭品。一般由女性长辈主祭,祈求七女神保佑小孩聪明、健康。祭拜仪式结束时,燃放鞭炮,焚化彩亭或彩轿以献给七娘妈。从凌晨一直到上午九点钟这个时段,整个渔区小镇是香烟妖娆、鞭炮声不绝耳,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春节。

现在石塘小人节大体可以分为前期准备与七夕当日祭祀两个部分。

一、前期准备工作

主要是指祭祀器物的准备。石塘过“小人节”祭品中必须有玲珑剔透、五彩缤纷的彩亭(彩轿),民间简单称为“纸亭”。它们通常以五彩纸和竹子为主原料,扎成精美绝伦的立体二、三层楼台,每一层又如民间的抬阁,有做工精致的民间戏文舞台场景。内容多取自民间戏曲故事人物,如《七仙女》、《八仙过海》、《西游记》等,个个栩栩如生,色彩绚丽。其中的人物长约10公分,头部为立体泥塑,身体用竹签为骨,外饰各色绢纸,栩栩如生。两翼除古装戏故事中的人物外,有些也用彩纸和绢做成的假山、凉亭、石桌等装饰。彩亭大小高度不等,一般为50—100公分,按需制作,价格不等。部分彩亭的亭联为“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横额为“虫二”二字,即风月无边的意思。当地16周岁男孩的“纸亭”,因习俗以为他们即将转为大人,是最后一次享受,所以制作异常精美。一般均为三层,在底层戏剧人物场景外,正中位置加一个身背包袱、手拿雨伞外出赶考的男青年。楼台最高层屋脊两端,也加上冲天的金色鱼龙尾,暗示金榜题名。整个“纸亭”金碧辉煌,当地也称为“满金亭”。为女孩制作的“纸亭”,过去没有楼台样式,而是传统的花轿样子,又叫“彩轿”。现在女孩也有用彩亭的。七夕前夕,当地居民(除基督教徒外)都要为自家未满16岁的孩子购置彩亭或彩轿。另还需购置鞭炮、香烛、供品等物,供品中还不能少“七色线”或“七色花”,山上采摘七种颜色的野花。

二、“小人节”祭祀程序

1、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到初六,每天清晨需点7支香,祭七女神。不设供桌。

2、初七(小人节当天)清晨,在自家门口场地上设供桌,陈列供品。在供桌中间摆放彩亭或彩轿,或简单地只陈列七娘妈纸人。在彩亭或彩轿前,点上香烛,摆放七个酒盅,香蕉、桃子、葡萄、西瓜、木耳、香菇等时鲜果蔬,以及糖龟(音jiu,为当地的一种面食,用模子压出,一般为砖块大小)、刀肉、鱼干、鸡蛋、粽子等祭品,其丰盛程度视家庭情况而定,

3、点燃香烛,开始正式祭拜,一般由女性长辈主祭。祈求七女神保佑小孩聪明、健康,也求家庭平安。

4、香燃尽时,全家再次揖拜,燃放鞭炮。

5、最后将彩亭和彩轿焚烧献给七女神,焚烧前,孩子们经常争先恐后扯下纸亭中的戏剧人物把玩。

小人节当日,孩子们身穿新衣,挂上银项圈,戴小香袋。每家每户浸米做圆,送圆并宴请亲朋好友。

小人节的准备和祭祀内容环环相扣,隆重而又庄严肃穆。小人节的流传范围较广,涉及到的几乎是家家户户,所以很难认定哪一家为主要传承人。目前,渔民过小人节大多不亲自制作彩亭、彩轿,所以在传承人的认定上,采用以制作彩亭、彩轿为基本脉络。



糖龟(音jiu),小人节祭祀食品之一陈列的供品



家人为孩子庆祝小人节小人节,天后宫门口把玩绢人的孩子



满金亭上的小人女孩子(未满十六岁)用的是七仙女纸牌和供品



16岁的小人节庆典俗称“满金亭”,被赋予了神秘而神圣的内涵,是当地男女青少年儿童进入成人文化的一条分界线。因此,16岁过小人节有许多特殊之处,年满16岁时,就要有一个手拿雨伞的小纸人的“满金亭”,喻示这孩了从此长大成人。在其他年份,七盅酒可以是半盅,到16岁时,一定要用满盅的酒,以示圆满。在彩亭的底下左右两边,要用两个糖龟。糯米水圆,平常年份,只要一碗就可以了,16岁这一年,一定要用两碗糯米水圆。连炮仗(爆竹)、小炮仗(鞭炮)也有讲究,要求必须是两盒炮仗、三串小炮仗。



十六岁的满金轿中装饰的绢人也有雨伞且有七彩的长命缕丝线。

最后一年的小人节还有许多讲究,七月七这一天,家人都要穿上新衣新裤新鞋,连毛巾、牙刷、牙罐全部都要换上新的,还要求衬衫必须是长袖的。满金亭上,还挂有七色线和一挂金锁。上香,也一样要上三次香,擎香祈祝后,将7枝香插在彩亭前,上香完毕,将七色线和状元锁挂在孩子脖子上,然后,将彩亭在铁镬上焚烧掉,在去燃放了爆竹、鞭炮。而这些之后,就是客人大快朵颐的时候了,富有渔家特色的美味佳肴摆满桌子,家家户户喝酒声此起彼伏,单是一大盆的正宗箬山“绿豆面”,里面炒进鱼鲞鳗鲞等各种渔产品,其美味会让客人啧啧称奇。因此有人戏称,七月七小人节不仅是当地孩子们的“儿童节”,同样还是大人们的“美食节”。在一切仪式告毕后,此后他们成为成年人便不再过小人节,不再享受小人节的荣誉和祝福。这样,小人节又有“成人节”的内涵。

石塘小人节在节日习俗和仪式上有其鲜明的地方性特征,这种鲜明的地方性特征使其拥有独特的节日表现形态和历史文化价值。石塘是中国至今惟一保留着“小人节”的地方。这对我们认识七夕文化生命的演变,传统节日的传承途径和方法,及今天的文化传播和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舞龙

舞龙是温岭人们表达良好祝愿、祈求人寿年丰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更是手舞长“龙”,宣泄着欢快的情绪。

该项活动早在解放以前就很盛行,一般都是在农历正月初四舞到正月十六夜结束。松门最早舞龙的是乐家和张家,该两家是于乾隆20年入迁松门的,两家每逢过年闹元宵都要舞龙,尤其是解放后庆祝胜利舞龙特盛,在大跃进期间乐家的龙舞出名气,到公社化时停舞。1980年,由村人乐纯建、乐纯更、乐可平、张一飞等人率先制作出布龙在乡间舞,到“东海明珠”创建时,即1996年该村舞龙达到顶盛,至今不衰。

旧时一般在正月初四至正月十六夜之间舞。如果要想正月初一开舞,必须在年前的十二月三十夜龙队到四门的庙里参拜过菩萨后方可,如今不作兴这套。但正月初一要舞的话,镇政府大院是必到之处。传统的形式在龙队有两人用秤杆挑着大铜锣敲十三记锣开道,以显示黄龙的神圣壮严。观众大铜锣基本不用了。

龙随鼓点起舞,有参拜祝福、盘龙磕首、游龙翻滚等一系列动作,其中舞龙头者有3人轮换,第二节和龙尾者各有2人轮换。舞时有牌灯一对,鱼虾蟹灯二对。舞龙的特点是场面大,热闹。打击乐器有中鼓、大锣、月锣、小锣、大钹、中钹、小钹及叫锣等。乐曲主题是二焕及普通狮子锣鼓。

目前松门有东城、松东、东升等村都建有舞龙队,每支龙队都有近40人,还有东升村还专门组建训练了一支少年舞龙队,发展状况良好。旧时一般仅以正月初四至正月十六夜舞,平时不能舞。如今只要有大型的活动都能舞,如一些商铺开或庆祝喜事等都可以进行。



温岭装饰城开张舞龙

扛台阁

温岭石塘扛台阁,又名扛火镬,是温岭石塘渔区传统的闹元宵庆丰收习俗,流传至今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扛台阁时,由一个村发起,其他响应的村要将本村的台阁扛到该村,待全部到齐后,再按照发起、响应的先后顺序游街穿巷,待每条街巷、村子巡游完毕才结束,如此一直持续八九天。扛台阁是每三年举行一次,而且要连续扛三年。

作为渔乡箬山的传统闹元宵活动,扛台阁在箬山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一个人,如果小时候扮过台阁,他们及其家庭都是非常引以为傲的。台阁中一般由童男童女扮成《穆桂英挂帅》、《五女拜寿》、《打金枝》、《白蛇传》等古今戏曲故事人物等,现在发展到一些流行的电视剧中的故事人物,如有一年,《宫锁珠帘》较流行,就扮《宫锁珠帘》,今年记者发现还有扮《母仪天下》这样的电视剧故事的。现在的扛台阁也有了一些变化,原来都是由人力扛的,现在台阁下安装了滑轮,可以省一些力,有人戏称是“推台阁”了。不过石塘民居依山而建,村道高高低低,颇为难行,很多时候还得人扛。但扛台阁的人,虽然累得满身是汗,却不显倦怠。相反,他们精神抖擞,在哨声指挥下,在激越的锣鼓声中,走过一村又一村。



以前石塘镇的台阁都由竹木等材料制成,但随着时代变迁,近年来都是用不锈钢管扎成,周围再装上日光灯管,装饰亮丽。

扛台阁是温岭渔区元宵文艺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元宵节的“抓财神”、“抓打生”、“拜茅坑姑娘”等活动不一样,这些活动仅在正月十五进行,而扛台阁这一活动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几甚至是二月初。

跨火盆

温岭石塘的除夕夜,当一家人团圆聚宴后,父母便引着孩子到天井“跨火盆”。这跨火盆是取出“廿四掸篷壅”后保存着的竹枝竹须,在屋前烧起,大人小孩都从火上跳过,大孩子跳来跨去,常不肯停下,小孩子则是由大人从腋下抓住胳膊,从火上晃来荡去。这跨火盆表示燀去去年的晦气,迎来新年的光明和好运。跨火盆竹枝将烧尽时,大人便急忙将竹枝钳入灶中作火种,烧隔年饭预支示年年有余。

渔民们点起火盆,扛起台阁,为的是期盼来年风调雨顺,红红火火,尤其是出海捕鱼能有个好收成。

三月三庙会

据旧版《泽国镇志·民俗》·《三月三》记载,“旧时三月三,泽国要举行迎神会。迎神会原在农历三月廿八,是日为东岳庙寿诞,村人间岁或数岁奉神出游,称为迎赛。以后为纪念周、章两名书生投井救民的献身精神,改为每年三月初三。”“初三为迎神出巡之日,市民早起,穿戴一新,齐集丹崖山麓雄镇庙前,迎周、章两神出巡。神像前,纱灯前导,鸣锣开道,鼓炮齐鸣,由小巡风领先,各保队伍持有头牌、大纛、文武彩旗、彩伞。牌上写着‘奉天出巡’、‘肃静’、‘回避’等。每支队伍都有铙钹鼓乐,有梗杠(吊梗)、平梗(台阁)、千秋杠、踏地、高跷;有排街、洒尺、莲花;有闹浮船(也写作闹湖船)、打花鼓、打花棍;有抛瓶、舞刀叉等,缓行表演。一路上,围观男女老幼踮脚或攀高,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清代泽国籍学者、进士戚学标在其《回头再想》卷二中也有记载:“里(泽国)东岳神会之盛,不下路桥。以三月二十八日为神诞,村人间岁或数岁奉神出游,谓之迎赛。”则三月三原来应当是三月廿八的东岳庙会。“赛社轰传三月三,十年冷落亦何堪。甲兵洗后人康乐,旧事今年好再谈。”“旌旗十里彩云连,大纛周章帅字先;镇日灵风吹不断,龙蛇天半恣蜿蜒。”“热闹无如锣鼓声,咚咚锵锵两争鸣;年来怕听刀枪鸣,锣鼓声高耳倍明。”这是民国路桥人任重作的《温岭县泽国镇三月三日迎会竹枝词十二首》中的几首,在1949年前,因为抗日战争,三月三庙会曾经中断10年后恢复。此后,到1957年举办了一次后又中断51年。2008年农历三月三,泽国镇恢复了中断51年的三月三传统庙会。这次规模大,有台阁、吊梗9只、舞龙4条、舞狮6只,还有其他民间艺术项目。这一年举办北京奥运会,因此,三月三巡游活动中还结合了一些把迎奥运的主题元素。

据《大溪镇志》等书记载,四月廿三为大溪街镇东庙(现称镇东宫)庙主宋九尚书寿日,每逢四月廿三,由大溪、水仓、后岸、宜桥四个村举办庙会。“白天抬着庙主神像游行,晚上演戏、放烟火、家家吃拭饼,小商贩借机云集,热闹非凡。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改庙会为物资交流。80年代复兴,吃拭饼之俗由大溪街兴至农村。”(《大溪镇志·社会·岁时习俗》)

据有关记载,镇东庙由南宋名臣王居安的祖父王聚厚所立,王聚厚从黄岩迁居今温岭大溪地,将原来族人信仰的宋九尚书信仰也带到大溪,自此代代相传,形成了大溪独特的四月廿三庙会风俗传统。四月廿三庙会巡游活动一般都在四月廿二日这一天举行,轮到值年的村,负责巡游仪仗和演戏安排。巡游队伍由宋九尚书神像先导,其后是舞龙舞狮腰鼓闹湖船等各种民间艺术,长兴百叶龙、箬山大奏鼓、道感堂莲花等一些特色的非遗项目也曾应邀参加巡游踩街活动。

递(赶)贼神

“递(赶)贼神”,是解放前新河民间的一种习俗。“贼神”,是指贼走后在人们心头留下的阴影。其实,这是人们心理作怪所致。

虽然,小偷已经逃走,但贼的影子一直在我们心里挥之不去,特别是小孩子晚上更是心惊胆战,总觉得贼还在家里晃悠,大人们也心有余悸,夜里睡不好觉。

按照“递贼神”风俗,要事先制作了一个象征“贼神”的稻草人。将稻草人的头部包上一层白纸,画上眉毛、眼睛、鼻子和嘴巴,并将其捆绑在上间前的廊柱上。然后再请来七八位男性邻居到家,由一人扛起“贼神”飞快往外逃跑;再由一人敲响大铜锣高喊“拔(抓)贼神呀!拔贼神呀!”众人在后面紧紧追赶,及到把“贼神”抓获。最后,大家围拢来狠狠踩踏“贼神”,并点火烧毁将草灰丢入河中。

温岭人过中秋节女婿携妻带子到老丈人家拜节

台州的中秋节,过的是八月十六,这是人所共知的。而庆祝中秋,最大的活动就是一家子围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但在温岭却有所不同。像城南、石桥头、箬横、松门等地,有的家庭就喜欢以吃西瓜、女婿上门拜节为庆祝。这在《嘉靖太平县志食货篇》中有所佐证,取月圆之意。

据石桥头籍人蒋秋梅老先生传述,明洪武年间,为防倭乱,朝廷专在温岭新河、松门、石桥头、城南等地设立卫所或烽台。但在连年的防御战上,许多男丁或被征或死于战场。而中秋属阴节,是从祭祀月神中衍生而来的。所以,当时的人们就以西瓜为寓,一则讲求月圆人更圆,二则即是借瓜中之囊多子多福。其形式主要是先登到山顶楼阁等高处,边赏月边吃团饼;待到八分,再一家子合力切瓜,共分共食。

渐渐的,中秋吃西瓜的风俗被传承了下来。另据箬横海防村江梅友传述,在他很小的时候,先辈每每在中秋节上会讲这样的故事。说在明末清初,台州作为南明小王朝的前线地带常遭战火。因为担忧亲人的安危,人们趁着中秋夜色携月饼上门去探望。久而久之,中秋走亲习俗诞生。

而在历代以来,中秋下聘、联姻一直都是人们所渴望的,图个圆满之意。因此,在温岭便出现了中秋女婿携妻带子到老丈人家拜节的习俗。

像箬横等地方,更把女婿拜节与吃西瓜结合起来,形成了中秋女婿上门带西瓜的常规。只不过,这些年来,这种现象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淡忘了。

此外,温岭中秋节还有“八月十六好吃鸭”之说,也就是鸭煨芋头,一家子围着吃。这在温西、大溪、泽国一带较多。这也与女性有关的。因为在古代人们心中,鸭子多产蛋,可以繁衍生息。与芋头结合起来,在吴语中成了“煨”,所以,至今温岭还有“芋奶”或“喂奶”之说。

但温岭的某些地方,像松门北咸田村一带,也有在中秋节吃拭饼的,还有一些地方的人们还喜欢在当天到祖坟上祭扫,以求祝福的。总之,一个中秋节,好几个庆祝的方式。总体讲,都是想全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啊!

关门铳、开门铳

传说明朝时,我们台州六县到处受到倭寇骚扰,害得万民百姓不得安生。这时候,有一位大将叫戚继光,为了使万民百姓过年欢乐安宁,他就叫百姓买几铳炮仗,三十夜黄昏临困之前,先放几铳炮仗,再关门去睡觉。

十二月三十夜黄昏,一团漆黑,倭寇又来骚扰,这时,炮仗突然响起,这边响,那边响,户户都响。接着遍地杀声喧天。他们听到这炮仗声和杀声,以为是军民联合攻打他们,个个吓得不得了,很快逃光。

这样一来,十二月三十夜打关门铳就流传到如今。

因此,除夕和大年初一凌晨,温岭人要分别打“关门铳”和“开门铳”,过去一般打三响就可以了。

按传统的说法,开门铳要在涨潮时候打,是为图个吉利,让财源如潮水一样滚滚而来。而三十夜的“关门铳”倒是没什么讲究。

贴春联

春联在温岭叫“联对”,有红联对、白联对、蓝联对,后两者是丧家用。一般是第一年要贴白联对,第二年贴蓝联对,但是现在有些人也不贴了。

以前过年,除了家里有人去世的外,其他人家都要贴大红春联,图个吉利。现在有些人家春节时不贴春联了,就是挂几个灯笼,或者挂红的绸布在门口装饰一下,可能是怕贴联用的糨糊会在墙上留下痕迹不美观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5156.html

更多阅读

湘西苗族的风俗习惯

湘西苗族的风俗习惯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图腾、节庆、婚嫁、饮食、教育、禁忌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一、服 饰苗族的服饰款式多样,工艺独特,其款式 多达130

每天了解点56个民族风俗习惯

56个民族 56种风俗 56套服饰 56张邮票56幅图腾 56首歌曲 56个故事全面解读中华56个民族中华56个兄弟姐妹的民族,56个民族 、56种风俗、56套服饰、56张邮票、56幅图腾、56首歌曲、56个故事 风采各异。“全面解读中华56个民族”发扬民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苗族)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回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呢

首先,要告诉你我们回族有的是信仰,不是风俗习惯!1、信仰:中国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2、饮食:禁食猪肉,动物血,自死物等一切不洁物。3、礼拜:每天五番拜,每周有周五的主麻聚礼。4、节日:开斋节等。有人说:回民不吃猪肉,不喝酒是一种“风俗习惯”

声明:《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俗》为网友花残满地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