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 康熙预言过清朝灭亡
概要
姓名 爱新觉罗·皇太极
庙号 清太宗
谥号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
宽温仁圣睿孝敬敏
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陵墓 昭陵
政权 清朝
在世 1592年-1643年 (50岁)
在位 1626年-1643年
年号 天聪、崇德
清太宗(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满洲爱新觉罗氏,名皇太极(满语:hong taiji ,亦作皇太子、洪太极、黄台吉),军事家、政治家。满洲族,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
1.生平
皇太极于明万历二十年十月廿五出生。尊称后金天聪帝爱新觉罗?皇太极,也称清太宗崇德(文)皇帝皇太极。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攻而未克,皇太极亲临战场,目睹了八旗军最惨痛的一败。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毒疽发作而死,皇太极继承汗位。
1627年,皇太极亲率大军发起宁锦之战,再次大败。他决定绕过关宁锦防线在明朝北方开辟第二战线。自1629年起多次入塞南侵。在第一次南侵中,他诱使明思宗处死袁崇焕,又仿制红衣(夷)大炮,并建立现代化炮兵部队——重军。皇太极在世时期,将都城沈阳改名“盛京”。1636年皇太极控制漠南蒙古后改国号为“大清”,改名元崇德,是大清帝国的实际建立者和开国皇帝。
崇德六年即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带病急援松锦之战,史载“上行急,鼻衄不止,承以碗”,马不停蹄,昼夜兼行五百余里。在松山大败明军,生俘洪承畴,《清太宗实录》记载:“是役也,计斩杀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骆驼六十六、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副。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此役为后来清朝灭明征服天下立下基础。《清史稿·太宗本纪》评价:“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他打败林丹汗后,漠南蒙古称他为博格达汗。
皇太极脑中风病逝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晚十时入关前夕,年五十二岁。后葬于沈阳昭陵(今沈阳市北陵公园北)。由于死前未立继承人,其弟睿亲王多尔衮与长子豪格争位不下,彼此陈兵示威。最终多尔衮独排众议,拥立孝庄文皇后的七岁儿子福临,是为清世祖。他多次强调国语骑射,是防止满洲人受到汉人风化的熏染,“服汉人衣冠,尽忘本国语言”,(《清太宗实录》 卷三四 崇德二年四月丁酉)危及满洲民族政权的长远存在,为此,皇太极反复告戒满洲贵族,应恪受满洲衣冠和善于骑射的风俗习惯云云,-还多次下“上谕”强调这一点。
1.1皇太极的本名
关于皇太极的本名有几种说法,一说是叫阿巴海(又作阿渤海),一说是叫黑还勃烈。“皇太极”只是一个称号,意思可能只是“黄”台吉。而“台吉”则是瓦喇、鞑靼贵族在明代常用的头衔,从汉语“太子”演变而来,但意思最接近“王子”或“汗王”。[1]在清初汉语典籍中,皇太极的名字常被记载为“黄台吉”。后在清高宗朝,才钦定为“皇太极”。但是,皇太极直接从“皇太子”头衔演变来的说法欠根据。后金统治者没有采用“皇太子”头衔的惯例,更无可能作为初生子嗣的本名。开始用“黄”多于“皇”也可以看出本来没有僭越“皇”的意思。第二,说本名为“阿巴海”又欠根据。因为最初把该名判断为“本名”的是西方史作,很可能把皇太极的年号Abkai Sure误解为本名。所以黑还勃烈一名最有可能,因为“黑还”不过是“黄”这个汉语名字的音异,而“勃烈”而则是蒙语名“苍狼”的意思。因此皇太极的名字本来就叫“黄·勃烈”,当他被承认为“台吉”的时候,人们就不呼全名,而用简化的本名,加上头衔,称之为“黄·台吉”,而这也是清太宗名字在乾隆之前在汉字文典里最常用的形式。也就是说“皇”字和“极”字是后世追改的。还有说法是,“勃烈”也不是他本名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贝勒”的一个音异而已。皇太极的本名就叫“黑还”,也就是汉语“黄”的意思。小时是“黄贝勒”,青年是“黄台吉”,符合逻辑。日本人认为皇太极即是天鹅台吉。
2.皇太极继位之谜
努尔哈赤死时,身后有代善、阿拜、汤古代、莽古尔泰、塔拜、阿巴泰、皇太极、巴布泰、德格类、阿济格、巴布海、赖慕布、多尔衮、多铎、费扬果共十五个儿子(长子褚英已遭处死)。皇太极是努尔哈赤八子,为何能继承皇位,有不同的说法。
3.四大贝勒时期
皇太极继承大汗位置后与其他三位亲王一同主持朝政,被称为四大贝勒时期。大贝勒礼亲王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统称为四大贝勒。
礼亲王代善
舒尔哈齐子阿敏
三贝勒莽古尔泰
大汗皇太极
4.后妃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所有博尔济吉特氏都是蒙古科尔沁部人),名哲哲。正宫皇后。生三女,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生一子,顺治帝。女三,下嫁弼尔塔哈尔、色布腾、铿吉尔格。
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生一子,二岁而殇。
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生一子,博穆博果尔。一女,下嫁噶尔玛索诺木。
康惠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
元妃,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的女儿。生一子,洛博会。
继妃,乌拉纳喇氏。生二子,豪格、洛格。一女,下嫁旺第。
侧妃,叶赫那拉氏。生一子,硕塞。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生两女,一女固伦公主下嫁誇扎,一女下嫁哈尚。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2]。
庶妃,纳喇氏。生一子,高塞。二女,下嫁辉塞、拉哈。
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生一女,下嫁吴应熊。
庶妃,颜扎氏。生一子,叶布舒。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生一子,常舒。
庶妃,生一子,韬塞。
庶妃,生一女,下嫁班第。
5.子女
皇太极生有11子14女。
5.1子
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洛格,早殇
洛博会,早殇。
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八子,早殇。
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韬塞,十子,辅国公。
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
5.2女
长女:敖汉固伦公主,母继妃乌喇那拉氏,嫁蒙古敖汉部郡王班第。
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名马喀塔,母孝端文皇后,先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再嫁额哲弟阿布奈。
三女:固伦靖端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奇塔特。
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名雅图,母孝庄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弼尔塔哈尔。
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名阿图,母孝庄文皇后,先嫁正黄满洲旗人索尔哈,再嫁蒙古巴林部色布腾。
六女:固伦公主,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满洲旗旗人夸札。
七女:固伦淑哲长公主,母孝庄文皇后,嫁镶黄满洲旗旗人喇玛思。
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巴雅斯护朗。
九女: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博尔济吉特氏哈尚。
十女:县君,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辉塞。
十一女:固伦端顺长公主,母懿靖大贵妃,嫁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
十二女:乡君品级,母氏阙,嫁博尔济吉特氏班第。
十三女: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哈拉。
十四女:和硕建宁长公主,母庶妃察哈尔奇垒氏,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
显示▼隐藏▲ 查•论•编
清朝君主
世系 · 玉玺 · 皇宫(盛京→北京) · 后宫(皇后) · 三山五园、避暑山庄 · 皇陵(盛京、东陵、西陵) · 实录、圣训
追尊皇帝 始祖→ 肇祖→ 纯帝→ 兴帝→ 正帝→ 兴祖→ 景祖→ 显祖
成宗(被剥夺资格)
后金可汗 太祖(天命汗)→ 太宗(天聪汗)
大清皇帝 太宗(崇德帝)→ 世祖(顺治帝)→ 圣祖(康熙帝)→ 世宗(雍正帝)→ 高宗(乾隆帝)→ 仁宗(嘉庆帝)→ 宣宗(道光帝)→ 文宗(咸丰帝)→ 穆宗(同治帝)→ 德宗(光绪帝)→ 末帝(宣统帝)
丁巳复辟 末帝(宣统帝)
三皇五帝→ 夏→ 商→ 周→ 秦→ 汉→ 三国→ 晋/ 十六国→ 南朝/ 元魏- 北齐- 北周→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 西夏/ 辽- 金→ 元→ 明→ 清→ 民国- 共和国
更多阅读
康熙皇帝益寿秘方;四磨五汁饮;清朝皇帝养生的秘密 康熙预言过清朝灭亡
康熙皇帝益寿秘方在清代历史上,康熙是比较长寿的一个皇帝.他享年68岁,仅次于乾隆.康熙能活到年近古稀,与他中年(40岁)以后按一张处方进补有关.史书载:康熙32年某日,大臣王某上朝奏事,康熙见王某鹤发童颜,步履稳健,便问:“卿服食何
《独步天下》之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生死恋 海兰珠和皇太极的肉肉
最近脑袋里面几乎全部都是皇太极和海兰珠,总是挥之不去,起初接触到皇太极和海兰珠是因为看了电视剧《山河恋之美人无泪》,虽然电视剧里面的主角不是重点描述他们的爱情,但仅仅是这样,也让我被皇太极和海兰珠至死不渝的爱情深深的打动与吸
海兰珠 海兰珠和皇太极的小说
海兰珠(1609年-1641年),姓博尔济吉特氏,谥号敏惠恭和元妃,清太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19世孙女。天聪八年(1634年),时年二十六岁的海兰珠入宫。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
谁挑战了皇太极的权威 挑战权威的例子
打仗亲兄弟皇太极即位之后,体现出了极大的胆识和谋略,并迅速树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然而,有这么一个人却偏偏不管那一套。多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与阿济格、多尔衮为同母兄弟。他在清王朝建立
皇太极的后宫故事 皇太极的皇后是谁
皇太极的后宫故事皇太极是清朝一位有作为的开国皇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位十七年,绥服蒙古,臣服朝鲜,改“女真”为“满族”,改“金国”为“大清”,变“汗王”为皇帝。他开始了与明朝的真正对抗,取得了辽西地区的胜利,为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