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身边——《幸福在心》读后感
提起幸福,人们的脸上都会洋溢出灿烂的笑容,明眸里都会泛起激动的泪花。幸福,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字眼,更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一千个人说幸福会有一千种理解。有人说幸福是腰缠万贯、锦衣玉食;有人说幸福是久旱无雨时的甘露,是独在异乡遇到故友的激动;有人说幸福是金榜题名时的喜悦之情;也有人说幸福是阴霾中的一抹阳光,风雨后的一道彩虹……我认为,幸福就像书中所说的“聪明的人从不认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而会把周遭的一切培育成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假期,在校长的感召下,利用闲暇之余,阅读了我国著名青年教育家高峰的《幸福在心》一书,虽然外面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心里却始终感到暖融融的,这是一本催人励志、获得幸福的好书,细细读来的确启发心智。翻开总序部分“教育家可以年轻”就让我感受颇深,文章充分说明了这个时代需要更年轻的教育力量、需要更年轻的教育学者,年轻不再被归为学识浅薄,而是拥有更充沛精力更年轻的教育理念的引领者。
“教育需要幸福”,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真正的目的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与幸福。“这本书,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校园是孩子们的一所幸福乐园、精神家园,在这所乐园和家园里,所有鲜活的生命除了学习还应该有游戏,有歌声,有笑声,有亲情的滋养,有真正的体育和玩耍,有他们怡情悦性的环境、气氛、活动,甚至有益健康的一切。既然是孩子,就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有了一点缺点和错误,就让他们在指责、呵斥和处分下永无休止地忍受煎熬,那只能证明我们当代教育的短视、尴尬和无能,无论它以多么严谨的管理来自我标榜。既然教育需要幸福,需要教育者发自心底的一种爱:关心学生的学业,也关心他们的生活,也关心他们的精神自由与幸福感,这种关心就也是对孩子的尊重,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话语权。
教育需要幸福,这是不争的事实。好人生来自好的教育,人的幸福观的形成更是以优质教育为依托,优质教育不仅让学生学会体验幸福、感受幸福,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学会在创造的过程中追求幸福,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感知幸福。高峰校长一篇篇感人、励志、鲜活的事例,让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准备’,孩子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是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智慧型的文明事业,它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身体、认知、情感方面的发展,使他能更好地感受并创造幸福,我觉得,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应是帮助受教育者成长和获得幸福。
书中关于幸福课堂的讲述我也很感兴趣,课堂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书中的学校要激励教师追求具有现代特性、符合学生特点、高效而快乐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在自我发展中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感受来自探究与创造的幸福。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教育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全体学生负责,能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一视同仁地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成绩、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籍贯、不同亲属关系的学生;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生重要的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也是教育打下烙印较深的阶段。一个孩子长大以后,他可以改变已有的观点,但却很难改变自己观察、分析、思考的方式。因而,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幸福品质,提高学生追求幸福的能力,形成对事业成功充满信心的优势心理,成为创造未来的人,是基础教育的神圣使命,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