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百大名将排行榜·上33—1位 中国古代名将排行榜

所谓将,不在勇,而在于用兵之道。武将与谋臣若可带兵,且常胜,是为将才!综合排名中国古代那些名垂千史之名将,一为回顾,二为倾敬仰之情!(排名因个人所见而各异,不合勿怪。因争议,蒙古将领未入列)

33 杨业(北宋):经典之战——雁门关大捷



(约932-986年),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他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由于杨业屡立战功,被称为“杨无敌”。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三月,辽为报满城兵败之仇,命西京大同府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率大军10万杀奔雁门关,再一次大举攻宋。宋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杨业,避其锐气,率数百精骑绕过辽军,在敌后迂回,出其不意,在雁门关北口痛击辽军。辽军攻关受挫,背后又被杨业打得措手不及,顿时溃乱。雁门关守军趁势开关掩杀过来,接应杨业,前后夹击,辽军大败溃逃。雁门关大捷以后,杨业威名远扬。辽兵一看到“杨”字旗号,就吓得不敢交锋。公元986年,杨业受命伐辽,后撤时因和监军意见不一,无奈接受监军王侁意见,后战败困于陈家峪,被辽军生擒,不肯降,绝食三天三夜牺牲,享年约59岁。

32 诸葛亮(三国·蜀):经典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史上赤壁之战有诸葛亮部分功劳,七擒孟获,成功防守魏国多次进攻是他一生戎马生涯的缩影。赤壁之战诸葛亮用非凡的口才令孙权打消疑虑,下定与魏作战决心,并大败曹操。诸葛亮六出祁山,虽未将魏覆灭,但是也巩固了蜀国与魏、吴鼎立的局面,病逝五丈原后,蜀国江山日益飘摇,终被魏灭。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宝鸡五丈原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31 檀道济(南朝·宋):经典之战——北伐后秦



(?----436),南朝宋将领。汉族,高平金乡(今金乡县卜集乡檀庄)人。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晋义熙十二年(416),刘裕北伐后秦,檀道济为冠军将军,与王镇恶同为先锋,引军沿淮水、淝水向许昌、洛阳进发。进攻新蔡(今属河南)时,遭到了后秦大将董遵的顽强扺抗。檀道济督军猛攻,破其城,杀董遵,继而攻克许昌,擒获后秦颍川太守姚垣及大将杨业。檀道济乘胜前进,拔阳城,克荥阳,直抵成皋(今河南荥阳)。姚泓派将姚益男领一万人马星夜赶赴往救。可援军尚未到达,檀道济已攻下成皋,并会同其它部队,四面环攻洛阳。姚洸孤军难守,只得开城门率四千兵卒出降。次年三月,刘裕让毛修之留镇洛阳,令檀道济率师继续西进。檀道济会同王镇恶合攻潼关。后秦太宰姚绍率军五万援救,开关出战。晋军奋击,杀伤秦军千余人。秦军受挫后退驻定城(今陜西华阴东),据险固守。数月后,王镇恶至渭桥登岸,破后秦军。姚泓出城投降,后秦灭亡。少帝继位后,北魏南进,夺取了宋大片领土,檀道济率军救援,阻止了北魏继续南下的势头。元嘉八年(公元431)攻魏,粮尽退兵,敌不敢追。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檀道济死后,北魏包围了宋都城,宋文帝叹道:“如果檀道济还在,难道会到此地步!”,但为时已晚。檀道济戎马倥偬,战绩卓著。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著作遗产,被载入史册。

30范蠡(春秋·楚):经典之战——助勾践灭夫差



(前536—前448)字少伯,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周敬王二十六年(西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无锡太湖马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劝勾践卧薪尝胆,陪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离间夫差和伍子胥,以美人计击败吴国,劝勾践杀了夫差,终使吴国灭亡,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29李广(西汉):经典之战——马邑之战



(?-前119),汉族,陇西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中央宫卫尉。李广箭无虚发,常和老虎搏斗终杀之,常年和匈奴作战,被匈奴敬称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但他很多情况下都是惨胜或者胜利后犯下错误,或者和张骞的配合失误,一直没被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封侯,也就有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28 耶律休哥(金):经典之战——高粱河之战、岐沟关之战



(938?~998),字逊宁,辽代中期著名将领。契丹族,耶律倍、耶律德光族兄弟。隋国王耶律释鲁之孙,辽太祖族兄、南院夷离堇耶律绾思之子。世宗、穆宗族叔,景宗叔祖,圣宗同族曾祖。他作战时“智略宏远,料敌如神”,有勇有谋,胜多而败绝少;平日里“均戍兵,立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保境安民。是辽代文武双全的人才。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五月,宋太宗灭北汉后,不做修整、不行封赏,意图以破竹之势直下幽州,收复燕云十六州。在幽州北门外的高梁河耶律休哥的五千契丹铁骑大败赵光义,赵光义身中两箭,心胆俱裂,再也顾不上皇帝的威严,自己弃马乘驴车,在数十骑兵护卫下向南逃走。北宋雍熙三年(986),正月,宋太宗下诏三路大军北伐契丹。歧沟关之战则是这次北伐中的决战,在耶律休哥的正确指挥下,又一次大败北宋,最终结果却更甚于高梁河之败,基本上是血本无归,不但没有恢复一寸土地,还耗费了大量物资,损失了大批有生战斗力。此役之后,北宋只能转入战略防御。

27李勣(隋末唐初):经典之战——灭高句丽



即徐茂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功(亦作茂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善于审时度势,有很高的政治才能,早年破张须陀、王世充,后随李密降唐。曾破东突厥、高句丽,与李靖并称。后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高宗乾封元年(666),高宗任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征高句丽。乾封二年二月,李勣大军渡辽水,攻拨高句丽重城新城。李勣一路连捷,直抵平壤城南扎下大营,男建不断派兵迎战,皆大败而还。不久,城内人投降唐军为内应,大开城门,唐兵四面纵火,烧毁城门,男建窘急,自杀未死。平壤城最终被攻下,唐朝共获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七千户,至此高句丽国灭。自隋文帝以来,屡伐高句丽,无一成功。隋炀帝三次讨伐,终至灭国;唐太宗御驾亲征,也因天寒少粮无功而返;高宗继位,前后派兵部尚书任雅相、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左骁卫大将军契必何力多次征讨,皆无功而返。李绩老将出马,乘高句丽内乱,加之指挥有方,一举讨灭东边这个多年难拔的“钉子户”。李勣回国后不久,因征伐劳累而病重,总章二年十二月戊申(初三)日(669年12月31日)卒,年七十六。高宗亲为举哀,辍朝七日,赠太尉,谥曰贞武,陪葬昭陵。

26 李存孝(唐末·五代):经典之战——十八骑取长安



(?~894年),代州飞狐人(今山西灵丘),本姓安,名敬思。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天下无双,勇力绝人。史书记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人称飞虎将军。中国历史上排位第二的勇将,仅次于霸王项羽。李克用在代北掠地时遇到安敬思,因其勇敢有武艺,且是孤儿,遂收为义子,改姓名为李存孝。常跟随李克用担任骑将。野史中曾说李存孝引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虽说是夸张之词,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连第二名的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几合。 最后被李克用车裂而亡,李克用自己也后悔不已,时刻想念之,据说李克用的死也和这有关。

25 高颎(隋):经典之战——平尉迟炯



(541—607)一名敏,字昭玄。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战略家、谋臣,隋代名相,隋朝开国四名将之首。自称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高颎平定尉迟炯叛乱时,以“土狗”阻拦火筏,展现高人一等的军事才能。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隋朝以晋王广为元帅伐陈,高颎任元帅长史,指挥全军一举平南陈,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高颎入建康,晋王杨广遣使索要贵妃张丽华,高颎斩贵妃于青溪,遭杨广怨恨。完成南北统一后,功封齐国公。为隋朝宰相执政近20年,后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为民,不久后又免去齐国公爵位。隋炀帝时,被起用为太常卿。大业三年,见炀帝奢靡,甚为忧虑,有所议论,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时被杀害。

24 张良(汉):经典之战——十面埋伏



(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谋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降宛取蛲,佐策入关斗;谏主安民,智斗鸿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下邑奇谋,画箸阻封;劝都关中,谏封雍齿,当然最大的亮点当属在垓下的十面埋伏,张良可以说是刘邦得天下第一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以其无尽之谋略为汉帝国的成立建立大功,还有力劝刘邦迁都长安一事。后功成身退,在刽子手刘邦和吕后的手下得以保全性命。

23 王翦(战国·秦):经典之战——横扫六合



战国末期秦国著名战将,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侍奉秦始皇征战。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拔九城,夺取赵漳水流域。十八年又攻打赵国,历时一年,攻陷赵都,虏赵王迁,赵王降,赵成了秦的一个郡。次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王翦又代替将军李信,帮助秦王打败楚军。秦使王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王翦故作贪婪,使秦始皇对其放心,表现出来的对帝王心理的揣摩和对人情世故的领悟,绝对是战国时期名将之首。王翦虽然足智多谋,但不能助秦建德。是一生中最大的败笔。正是因为这样,王翦也只能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留芳后世,而称不上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

22 乐毅(战国·赵):经典之战——五国伐齐


中国古代百大名将排行榜·上(33—1位) 中国古代名将排行榜

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生卒年不详,汉族,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后裔。乐毅出仕于燕国后,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乐毅在围困齐国最后两个城之一的即墨城时,田单使用离间计离间了燕王和乐毅,后来田单一举收复之前沦陷的城池。而后来燕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乐毅写信让他回来,乐毅婉言拒绝了燕王,并提出了“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观点,他与燕昭王在兴燕破齐的事业中建立的君臣情谊,为封建社会的贤人志士所向往。由于他伐齐所取得的不凡业绩,也常为后人敬仰,诸葛亮也常自比管仲、乐毅。

21 戚继光(明):经典之战——平定倭寇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创造独特的“鸳鸯阵”。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先后荡平三大倭巢,基本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

20 周瑜(三国·吴):经典之战——赤壁之战



(175-210),字公瑾,汉末东吴儒将,庐江舒县人,汉族。洛阳令周异之子,相貌英俊,温文尔雅,文韬武略,智勇双全,精通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拥数十万大军挥兵南征,孙权任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筹划战略,率领黄盖、韩当、吕蒙、凌统、甘宁、周泰、吕范等及三万士卒沿江而上,与刘备共同抗曹。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用火攻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建安十五年周瑜病逝,年仅36岁。唐代时礼仪使颜真卿曾经向皇室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关羽、张飞、张辽、吕蒙、陆逊、邓艾、陆抗而已。

19 田单(战国·齐):经典之战——即墨之战



妫姓,田氏,名单,汉族,临淄人,战国时田齐宗室远房的亲属,任齐都临淄的市掾(秘书)。后来到赵国作将相。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出兵攻占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最后只剩了莒城(今山东莒县)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随即集中兵力围攻仅存的莒和即墨,齐国危在旦夕。时齐愍王被杀,其子法章在莒被立为齐王,号召齐民抗燕。乐毅攻城一年不克,命燕军撤至两城外九里处设营筑垒,欲攻心取胜,形成相持局面。田单为除掉最难对付的敌手乐毅,派人入燕行离间计,诈称:乐毅名为攻齐,实欲称王齐国,故意缓攻即墨,若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本怨乐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计,派骑劫取代乐毅。乐毅投奔赵国。骑劫一反乐毅战法,改用强攻,仍不能下,企图用恐怖手段慑服齐军。田单将计就计,诱使燕军行暴,派人散布谣言,说害怕燕军把齐军俘虏的鼻子割掉,又担心燕军刨了齐人在城外的祖坟。 而骑劫听到谣言后果然照着做了。即墨城内的人斗志昂扬,誓与燕军决一死战。在增长了即墨人士气的同时,田单又假称即墨将降,麻痹燕军。田单见时机成熟,公元前289年,以火牛阵大破燕军,骑劫在混乱中被杀。田单率军乘胜追击,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尽复失地70余城。后田单受封安平君。在这场战争中,田单用心理战术救齐国于危难之中,避免了战国七雄过早编程六雄的场面,可以说是心理战的鼻祖。

18 韦睿(南朝·梁):经典之战——钟离之战



(公元442—520年),字怀文,南朝梁武帝时的名将,世人称之“韦虎”,太祖说他敢以数万敌百万,是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指挥果断,谋略过人。 汉族,原籍京兆杜陵(今西安东南)人,曾祖时迁至襄阳。他的家族是三辅地区有名的大姓。北魏于公元503年兼并南朝未果后,于公元506年再次发起战争,战争的重点集中于南朝梁的钟离。韦睿审时度势,将北魏名将王元英和杨大眼击退,俘敌数万,获得钟离之战的全胜,以一己之力阻止了南北统一。

17 徐达(明):经典之战——灭陈友谅、攻克大都、北征沙漠



(1332~1385年),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往归之。从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拔攻城取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徐达与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在九华山下设伏,俘斩陈军万余。又从朱元璋设伏应天城下,大败陈友谅军,俘7000余人。二十三年,败张士诚部将吕珍,在鄱阳湖之战中,冲锋陷阵,败陈友谅军前锋,杀1500人,二十五年,率师东向,进攻张士诚,克泰州。次年克高邮、淮安、兴化(今均属江苏)等地,悉平淮东。同年八月,以大将军率舟师20万,由太湖进围湖州(今属浙江),数败张士诚军,迫守将李伯升、张天骐以城降。二十七年九月,率将士破城,俘张士诚。师还,封信国公。十月,徐达奉命以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率师25万,北伐元军,连战皆捷,迫元济南守将朵儿只降,占领山东全境。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进军河南,以计收降元将左君弼、竹昌,取汴梁(今河南开封)。继在塔儿湾(在今河南偃师境)大败元兵5万,迫元梁王阿鲁温以城降,河南平。旋分兵克潼关,西取华州(今陕西华县)。五月,趁朱元璋抵汴梁督战,奏请乘势直捣元都。八月初二,督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三年,率师败扩廓于定西(今属甘肃),俘元王公及手下将领8.6万余人,六年,率诸将出征,败北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还军北平,戍守边防。被传功高盖主,被朱元璋送鹅所害。追封中山王。

16 班超(东汉):经典之战——平定西域



(32年—102年),字仲升,汉族,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曾出使西域,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班超弃笔从戎,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两次出使西域,凭借智勇,已先后使鄯善、于阗、疏勒三个王国恢复了与汉朝的友好关系。后西域各国群起反叛,班超不辱使命,西进平定了反叛,至此,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都归附了汉王朝,班超终于实现了立功异域的理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即出自班超之口。

15 陈庆之(南朝·梁):经典之战——直取洛阳



(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南北朝第一名将。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大通二年(528年),北魏发生内乱,元颢以本朝大乱为由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助其称帝。萧衍以元颢为魏王,并以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兵7000人护送元颢北归上洛阳称帝。陈庆之带领自己直属的区区七千部队,开始了神话一般的北伐之旅。中大通元年(529年)四月,陈庆之领兵乘北魏征讨邢杲起义军之际,乘虚攻占荥城(今河南商丘东),进逼梁国(今河南商丘)。在睢阳,陈庆之以七千对敌七万之众,陈庆之一上午就攻陷了其中三座,丘大千完全失去了斗志,于是举众投降。元晖业率领近卫部队两万人占据考城阻挡陈庆之,考城四面环水,易守难攻。陈庆之“浮水筑垒”,攻下考城,生擒元晖业,“获租车七千八百辆”。胜利之后,陈庆之继续进军洛阳。五月,魏帝元子攸分派部众扼守荥阳(今属河南)、虎牢(今荥阳西北汜水镇)等地,以保卫京都洛阳。魏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等率羽林军7万守荥阳,以拒梁军。魏军共计30万人,对梁军进行合围。没想到包围圈刚刚形成,还没来得及进攻,陈庆之已经攻下了七万守军的荥阳。不久,元天穆等引20万援兵围城,陈庆之遂率3000精骑背城而战。大破之,三千对二十万,双方大部是骑兵。陈庆之三千人全歼北魏二十万援军,鲁安于阵前投降。陈庆之带着这三千人顺便进军虎牢关,有一万精锐、踞雄关险要的虎牢守将尔朱世隆不敢战,弃城而逃,梁军俘魏东中郎将辛纂,魏孝庄帝元子攸被迫撤至长子(今山西长子西)。此时,陈庆之距离洛阳只有一步,洛阳守将元乂、元延明直接投降了。元颢遂入洛阳,魏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率百官迎元颢入宫。元颢改元大赦,然后开始学习其他君主,花天酒地。又加封陈庆之一堆官职以陈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增邑万户。不久,上党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兵4万攻克大梁,并分遣王老生、费穆进据虎牢,刁宣、刁双入梁、宋。陈庆之闻后,率军掩袭,魏军皆降。元天穆率十余骑北渡黄河而逃,费穆攻遂降于陈庆之。陈庆之又进击大梁、梁国,皆克之。陈庆之又以7000之众,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前。其用兵之神,可见一番。

14 岳飞(南宋):经典之战——朱仙镇大捷、郾城大捷、洞庭湖之战、颍昌府大决战



(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建立岳家军,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收复建康,平定内乱,四次北伐无一败绩,兀术被爆得脑浆不剩。诗词见长,尊为华夏杰出先烈。他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胜率最高的将领之一,在中华军事史上有极崇高的地位。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国撕毁和议,兀术等分四道来攻。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士,向敌阵突击,用“铁浮图”和“拐子马”战术大破金军,把金兀术打得大败。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河南府、汝州等十余座州郡(中原之地基本被岳家军所收复。),并且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就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战斗,至此被迫中断。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高宗下令赐岳飞死于临安大理寺内,时年三十九岁。其一生中有“还我河山”和“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

13 曹操(东汉):经典之战——官渡之战



(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 、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逐鹿中原,远征乌桓,平定凉州,相争汉中,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建安五年二月,袁绍大将颜良等人围攻白马,拉开了官渡之战的序幕。四月,曹操亲自率兵北上解白马之围,颜良被关羽斩首,袁军大败,白马之围遂解。曹操救出白马军民,沿黄河西撤。袁绍闻知,立即命文丑、刘备渡河追赶曹操。曹操率领仅有的骑兵突然杀出,大破追兵,阵斩文丑。袁军大震。曹操初战得胜,主动撤军,继续扼守官渡。八月,袁绍大军连营而进,东西数十里,依沙堆为屯,进逼官渡。曹操分兵坚守营垒,伺机而动。袁军向曹营发动猛攻,先是作高橹、起土山,由上向曹营中射箭,接着又挖地道,欲从地下袭击曹营,皆被曹操以设投石机、挖掘沟壑之法破解。两军一攻一守,相持近二个月。十月,曹操偷袭乌巢,尽焚袁绍粮草,袁军溃散。袁绍弃军逃回黄河以北。曹军大获全胜,斩首七万余级。官渡之战,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官渡之战也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操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12 郭子仪(唐):经典之战——平安史之乱、平仆固怀恩之乱



(697-781),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六尺有余,也就是现在的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勇武不凡。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任副元帅率唐军及回纥等援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叛变,屡引回纥、吐蕃攻唐。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将吐蕃战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11 韩信(西汉):经典之战——暗度陈仓、井径之战、垓下之战



(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战功。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相传是象棋和风筝的创始人。胯下之辱,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背水一战等等典故的主角,和项羽的捉对厮杀更是在现在看来也热血沸腾。汉元年(前206年)八月,楚汉战争爆发。韩信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之后又陆续平定四国,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楚军屡战不胜,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十万军队被全歼,项羽逃至东城自刭而死。韩信为刘邦成就霸业立下第一大功,可刘邦畏惧其能,遭到疑忌,最后以谋反罪处死。

10 孙膑(战国·齐):经典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战国时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汉族,孙膑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公元前354年,魏将军庞涓发兵8万,以突袭的办法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赵国抵挡不住,意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援赵。孙膑提出应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之机,发兵直取魏都大梁,迫使魏军弃赵回救。这一战略思想,将避免齐军长途奔袭的疲劳,而致魏军于奔波被动之中,立即为田忌采纳,率领齐军杀往大梁。 魏军好不容易将邯郸攻陷,却传来齐军压境,魏都城大梁告急的消息。庞涓忙率大军驰援大梁。没料到,行至桂陵陷入齐军包围,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连主将庞涓也被活捉。魏国只好同齐国议和,乖乖地归还了邯郸。公元前342年,庞涓又带领10万大军、1000辆兵车,分3路进攻韩国。韩国接连派出使臣,向齐国求救。一年后,当魏韩两军交战更为激烈,双方实力已大大削弱的时候,齐威王才决定派兵出战,仍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孙膑与庞涓又一次相逢在战场。开始孙膑用减灶的方法,示弱,诱敌深入,庞涓中计,紧追齐军不舍。孙膑在马陵道设下埋伏,并在大树上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领兵到此,看见树干上的字,知道中了埋伏,急令魏军后退,但已晚了。埋伏在山林中的齐军,万箭齐发,猝不及防的魏军死伤无数,乱成一团。庞涓身负重伤,知道败局已定,拔出佩剑自杀。齐军乘胜追杀,将魏军的后续部队一气打垮,连魏太子都给俘虏了。孙膑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孙膑著有《孙膑兵法》,残卷传世。

9项羽(秦):经典之战——巨鹿之战、彭城之战、垓下之战



(前232—前202),项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以破釜沉舟之决心大破秦军主力,百二秦关终属楚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四月,刘邦即以项羽杀害楚怀王为口实,在洛阳聚集各路诸侯联军56万,分路进攻彭城并顺利攻下彭城。当时项羽正在攻打齐、赵,项羽闻讯,留部将继续攻齐,自率精兵3万由鲁(今山东曲阜)迅速南下,出胡陵占领萧县,切断联军退路,随后,由西向东反攻。晨时开始进攻,中午即大破联军,将刘邦所部挤压于谷水、泅水(位于今江苏徐州市西)之地。联军自相践踏,被楚军斩杀10余万人,余部向西南山地溃退。楚军追至灵壁(今安徽濉溪西南)的睢水再歼联军10余万汉军逼入睢水,并围困刘邦,意图生擒。值大风骤起,飞沙走石,刘邦率数十骑乘机逃走。此战,刘邦遭到严重挫折,诸侯纷纷背汉向楚。项羽以三万兵力大败刘邦五十六万,将骑兵的功效发挥的淋漓尽致,也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即使最后的垓下决战,也捞了一大笔垫背的。作为一名武将几乎无可挑剔之处,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但是其政治上的幼稚和用人上的失败使其不能成就霸业,输于刘邦。

8卫青(西汉):经典之战——龙城大捷、收复河朔、漠北大捷



(?~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伊稚斜单于主力,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威信很高,位极人臣,但从不养士。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迎击匈奴。从此,卫青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卫青虽是首次出征,但他果敢冷静,出其不意的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近千人,取得胜利。龙城的胜利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秋,卫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首虏数千人。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卫青领四万大军从云中出发,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两王见势不好,仓惶率兵逃走。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领三万骑兵出高阙,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1.5万余人,牲畜达千几百万头。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夏,卫青为大将军两次领十万骑兵扫荡漠南伊稚斜单于大本营。歼敌过万。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春,汉武帝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授与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兵分两路,跨漠长征出击匈奴。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与以逸待劳的匈奴单于主力遭遇。面对以弱对强、少对多的逆境,卫青命部队用武刚车(铁甲兵车)迅速环结成阵,而后派5000骑兵配合军阵向敌阵冲锋。激战到黄昏时,刮起暴风,尘土滚滚,沙砾扑面,两方军队互相不能见。卫青抓住战机,派出两支生力军,从左右两翼迂回到单于背后,包围了单于的大营。伊稚斜单于见势不妙,乘六匹骡马与数百随从突围逃跑,群龙无首的匈奴军也随之溃散逃命。卫青大军乘夜挺进。天亮时,汉军掩杀阵斩万余人,追袭二百余里,一直前进到真颜山赵信城(今蒙古乌兰巴托市西)。漠北之战被列入‘中国历史十大战役’,也是卫青以弱胜强,正奇兼善的代表之作元封五年,长平侯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茂陵东北。谥号为‘烈’。

7李牧(战国·赵):经典之战——大破匈奴、连破秦军



(?-前229),嬴姓,李氏,名牧。汉族,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人(今邢台隆尧),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战功显赫,生平未尝一败仗。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并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平生未尝一场败仗,和其他战国时期武将不同,他的最辉煌成绩乃是和北方侵略者的战斗,其抗击匈奴所取得的成绩,后世之卫青霍去病也不及。一战打败单于主力,杀死十余万匈奴骑兵,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十几年都不敢靠近赵国。后来和秦军作战,两次击溃秦军,连王翦都不能在他手上占到任何便宜。公元前309年,赵惠文王便派李牧带兵独当北部戍边之责。李牧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在匈奴来路埋下奇兵,两翼包抄的一万三千名赵军骑兵仿佛两把锋利砍刀,轻松的撕开匈奴人看似不可一世的军阵,在转瞬间扼住10万匈奴骑兵命运的咽喉。一整天的会战很快演变成一场对匈奴的追歼屠杀。十万匈奴骑兵全军覆没,匈奴单于仅带了少量亲随仓皇逃窜。李牧大败匈奴之后,又趁胜利之势收拾了在赵北部的匈奴属国,灭襜褴、破东胡,收降林胡,迫使单于向遥远的北方逃去,完全清除了北方的忧患。在这次取得辉煌胜利的战役以后,慑于赵军之威,过了十几年,匈奴兵还不敢来入侵赵的边境。李牧也因此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的最重要的将领。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3个月后赵国即灭亡。

6郭侃(元):经典之战——横扫中亚、攻陷巴格达、大破十字军



(?~西元1277年?),字仲和,华州(今陕西省渭南县)出身。是中国向西最远的将领。1253年他随后跟从宗王旭烈兀西征,其足迹越过喀什米尔。1256年渡过阿姆河。侵入波斯领土的第一个关口鸾城阿拉莫德,此地乃是在一百六十年间席卷全西亚的回教伊斯玛伊教派暗杀教团的根据地。直到巴格达的攻防战为止,他总共攻陷落了一百二十八座城池。他有时利用骑兵的机动力展开奇袭,有时则布下伏兵,被称为不费一兵一卒即可陷城的常胜将军。1257年十二月,郭侃随旭烈兀进攻黑衣大食国首都巴格达,破其兵七万,屠西城,又破其东城,哈里发木思塔辛上船逃跑,见到河上有浮桥阻拦,就自缚投降。这座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都城巴格达在决死的防卫战中陷落,有503年历史的黑衣大食王朝至此灭亡,结束了回教教主政权。其将纣答儿逃走,郭侃追击,于暴雨中斩纣答儿,又陷三百余城。在攻陷了巴格达后,夫拉可汗并没有停止西进。又西行3000里,到天房(即沙特),其将住石来偷袭,郭侃大败之,巴儿苏丹降,下185城。1260年,旭烈兀命郭侃渡海,收富浪(即Frank,法兰克人,阿拉伯人对欧洲人的总称。此处指的应该是当时由基督教骑士团控制的塞浦路斯),这时的西方世界正是处于十字军东征的时代。郭侃一共攻陷了一百二十座左右的富浪城池,在地中海岸策马,然后北上侵人了小亚细亚半岛。郭侃劝降富浪的首长兀都算滩、加叶算滩、阿必定算滩等人,到石罗子,敌军前来抵抗,郭侃直出掠阵,一鼓就击败敌军,换斯干阿答毕算滩降。到宾铁,郭侃以奇兵袭击,大败敌军,加叶算滩降,又破兀林游兵四万,阿必丁算滩大惊,前来归降,得城120。向西南走到乞里弯,忽都马丁算滩来归降。郭侃回到了夫拉可汗的阵前。为其征服之地的人们所畏惧,乃至对手惊呼“东天将军,神人也”。郭侃有勇有谋,擅长使用火炮。郭侃入史主要是他作为一个汉人远征阿拉伯地区并且百战百胜的传奇式经历。郭侃一生攻下了约七百座城,其中有中国式的城、伊斯兰式的城和西欧式的城(叙利亚的十字军小国),郭侃行军有纪律,常于野外露宿,暴风雨时也不入民舍,军队所至皆兴课农,吏民畏服。除了向即位的元世祖献策建国号与置国都之外,也曾进言制压南宋之事。累积战功而达万户之位,并因制压江南之功而被任命为海宁知州,于在职一年余之后去世。

5 司马穰苴(春秋·齐):经典之战——击退晋、燕联军



即田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田完(陈完)的苗裔,齐田氏家族的支庶。司马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大夫晏婴向景公推荐穰苴,景公即委任穰苴为将军,率兵去抵御燕、晋之师。第一天他就杀了监军庄贾树立威信,三军战士皆振栗。奇迹的是,晋燕两军看到司马穰苴的军队来之后,从两个方向迅速撤退,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家最高境界,解除了齐国的危机。司马穰苴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司马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司马迁赞曰:“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其实孙子的某些见解,就源于田穰苴的军事思想。如“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即出自田穰苴之口。孙子将这句话写进了《孙子兵法》,遂使之成为军事格言而妇孺皆知。

4 吴起(战国·卫): 经典之战——灭陈亡蔡



(约前440年—约前381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通晓兵家、法家、儒家诸家思想。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齐攻鲁,相传吴起杀妻 (齐人)求将,大破齐兵。然终被鲁穆公猜疑,闻魏文侯下诏求贤,遂奔魏任将,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劲之师。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材士以明法。甘与士卒同劳共苦,衣食与俱,相传亲为士卒吮疽,深得军心。后遭魏大夫王错的谗害,被迫离魏,楚悼王久闻其声名,任之为宛(今河南南阳)守,一年后擢升令尹,主持变法图强。尔后率军南攻百越,进至洞庭、苍梧(今广西梧州)一带,北胜魏,西却秦,使楚之兵威盛于一时。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周安王二十一年,楚悼王死,变法因过于仓促、根基不固而夭折,吴起亦于同年被楚贵族射杀并车裂。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历史上和孙武孙膑齐名。但其贪而好色,以及杀妻给自己的形象打了折扣。

3 白起(战国·秦):经典之战——长平之战



(?—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春秋时期楚君僭称王,大夫、县令僭称公,白起为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白起号称“人屠”,“死神”,在他手上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约占但是全国人口的10%,虽然不及后世的耿弇(大约屠了全国30%),但是其作战风格高于后者。光是长平之战的40万冤魂,后世没有一次屠杀能够赶上。也是他,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伟业的基础。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素以深通韬略著称,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次年,由左庶长迁左更,出兵攻韩、魏,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获首级二十四万,俘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参见伊阙之战)。因功晋升为国尉。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十五年,再升大良造,领兵攻陷魏国,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十六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靳联合攻下垣城。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占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邓等五座城池。次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毁夷陵(今湖北宜昌),向东进兵至竟陵,楚王逃离都城,避难于陈。三十四年,白起率军攻赵魏联军以救韩,华阳之战中,大破联军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魏将芒卯败逃,掳获韩赵魏(韩赵魏又称三晋)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四十三年,白起攻韩之陉城,即径城之战,攻陷五城,斩首五万。四十五年,攻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四十六年,秦攻下韩国缑氏、蔺两地。楚襄王六年,秦国以白起为将攻韩伊阙(又名龙门,在今河南洛阳市南),斩杀韩军24万。楚襄王二十年,白起攻占楚鄢(今湖北宜城东南)、西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北)。二十一年,白起攻占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襄王二十一年,秦攻占楚国巫、黔中郡。经过秦国一连串的打击后,楚国一蹶不振,直到最后被秦灭亡。公元前262年,秦赵长平之战爆发,白起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将赵括率领的赵军截成三段,赵兵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兵投降。白起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从此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长平之战后,白起被秦王猜忌,赐死而亡。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白起被后世誉为“战神”。

2 李靖(隋末唐初):经典之战——平萧铣、平江南、灭东突厥、反击吐谷浑



(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风尘三侠之一,唐肃宗把他列于历史十大名将之一。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祖父李崇义在北魏时期担任过殷州(治所位于今河北省隆尧县)刺史。兄李端,字药王,隋将(按照李氏族谱,李端为唐代中期名将李晟、李诉之祖);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很多载入史册的教科书战役都是出自他之手。武德元年(618年),李靖随从秦王东进,平定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以他那超人的胆识和谋略,取得了唐平萧铣之战的胜利。武德六年(623年)七月,原投降唐皇朝的农民起义军将领辅公祏举兵反唐。高祖命李孝恭为帅,李靖为副帅,率李绩等七总管东下讨伐。李靖运筹帷幄,判断准确,很快地平定了辅公祏的反叛。贞观三年(629年)八月,唐太宗接受了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建议,决定出击东突厥,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张公瑾为副,发起了强大的军事攻势。李靖率军一路攻至阴山,灭亡东突厥。自隋朝以来,突厥是西北的强国。李靖等灭了东突厥,不仅解除了唐朝西北边境的祸患,而且也洗刷了唐高祖与太宗向突厥屈尊的耻辱,并间接导致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贞观八年(634年),吐谷浑进犯凉州的事件,朝廷决定兴兵反击。老将李靖主动请缨,率军经过了两个月的浴血奋战,平定了吐谷浑,并向京师告捷。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情恶化,唐太宗亲临病榻慰问。他见李靖病危,涕泪俱下,十分难过地对李靖说:“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忧之。”这年四月二十三日(7月2日),李靖溘然逝去。享年七十九岁。唐太宗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曰景武。

1 孙武(春秋·齐):经典之战——西破强楚



(约公元前535-?),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或说广饶)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3万打败60万楚国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孙武到了吴国,被伍子胥引荐给吴王阖闾,通过斩姬练兵,取得了吴王的赏识。在伍子胥,孙武的治理下,吴国的内政和军事都大有起色。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吴王准备攻楚,孙武认为“民劳,未可。”请再等待。伍子胥则提出疲楚的战略,建议把部队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击楚国的边境,“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用这种“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误之”的战法来疲惫楚军,消耗楚的实力。阖闾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大举攻楚创造了条件。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条件已经成熟,孙武与伍子胥佐阖闾大举攻楚,直捣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孙武等人协助阖闾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即是从淮河逆流西上,然后在淮汭(今河南潢川西北)舍舟登陆,再乘楚军北部边境守备薄弱的空隙,从著名的义阳三关,即武阳关、九里关、平靖关,直插汉水。吴军按照这一进军路线,顺利地达到汉水,进抵楚国腹地。楚军沿汉水组织防御,同吴军隔水对阵。由于楚军主帅令尹子常擅自改变预定的夹击吴军的作战计划,为了争功,单独率军渡过汉水进攻吴军,结果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战败。吴军乘胜追击,5战5胜,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孙武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5639.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在阳台上种菜1 家庭种菜 精 家庭阳台种菜箱

如何在阳台上种菜[1]家庭种菜 精——简介随着都市绿色运动的蓬勃发展,阳台、天台和楼顶等成为了都市家庭种菜的主要空间,越来越多的家庭投入到蔬菜自给运动中。阳台种菜不但能部分满足家庭蔬菜供给,享受绿色有机食品,还能绿化美化生活空

才上小学1个月,孩子就说不要去上学了 今天要不要上学

现在的孩子呀,实在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有个朋友来求助我,说自己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才上了1个多月学,就说自己讨厌上学,再也不想去学校了。家长们好说歹说,每天用小利益诱惑她,她才肯去上学,但是利诱的办法过一阵子就失效了。总有一些

声明:《中国古代百大名将排行榜·上33—1位 中国古代名将排行榜》为网友男神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