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大声呵斥孩子吗? 大声呵斥
凌晨:女儿大哭起来,嘴了呜咽着:爸爸变成了灰太郎!呜呜
妻子抱着女儿哄了一会儿,她们都睡着了,而我却再也没有睡意,翻来覆去,最后爬起来,坐在电脑旁,在网上找了一些文章看,才知道过去这几个月自己犯的错误,对孩子造成伤害,女儿不是第一次做恶梦了!
常常看到孩子站在家长面前,家长或站着、或推着车子,大声训斥孩子;孩子呢,低头不语,满脸委屈,或者泪雨滂沱。常常能够听到隔壁或者是前后楼家长呵斥孩子的声音:"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你的作业怎么还没有完成呢?"等等。现在,请停止呵斥。即便是批评,也要换一种方式。
时代发展到现在了,我们都懂得对孩子要爱护,要尊重。与老师交流,老师也告诉家长,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不是打骂出来的,对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云云。可是,我们作为家长的,道理比谁都懂得多,但是一到事情来了,这些道理全都抛在脑后,凭着自己的心情,任由自己脾气发泄,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我们都知道,孩子心灵的非常稚嫩的,根本经不起狂风暴雨般的打击。哪个孩子不调皮?哪个孩子没有惹过祸?哪个孩子不犯错误?不要说孩子,就是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不也是浑身都是毛病吗?惰性、懒散等等。这些习惯不但会传染给孩子,而且孩子学得更快。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我们不能一味指责孩子这样那样,而是一定要现把火气压下来,想想这些错误是否很严重?是否是原则问题?是否会影响到成长?
更严重更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仅仅是我们对孩子的表现和做法不满意,劈头盖脸一通,不管孩子能否接受,只要我心里舒畅了就行。这样做,是不是很自私呢?前一阶段买了一本书,叫做《最伤害孩子的十句话》,我看了之后,觉得自己尽管平时已经很注意了,也犯下了几条大错误。我常与老婆探讨此事,也谆谆教导老婆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说孩子,毕竟孩子就是孩子,她只是孩子,既没有家长知道得多,也没有家长自觉性高,不能指望她小小年纪就如何如何,很不现实,很不客观,也不可能。所以,这之间肯定会与期望值有差距。家长不能因为有了这些差距就对孩子怎样,这是野蛮之举,是不负责任的。更不应该的是,打着"这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做这些不理智的事情。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样的效果一定不会好,孩子一定没有听进去,下次一样再犯。
面对孩子有了错误,或者是磨蹭啊不专心什么的,我们第一不能着急,第二在提醒孩子的时候要语言文明、语气温柔、语速放慢,甚至,我想,如果我们半开玩笑一样的指出他的问题,象朋友一样说出来,孩子是会听进去的,他也愿意改正。如果,他有一点点进步和提高,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多多表扬和鼓励。
所以,请停止呵斥孩子。最伤人心的是语言上的伤害!
今天,爸爸在检查女儿珠心算作业时,发现错了好几条,说教的分贝明显的提高了好几级。
事后,夫妻之间对此做了一此讨论,认为在小孩做错作业时大声呵斥,其实是弊大于利。
1,容易伤害小孩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的会慢慢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2,容易让小孩产生对作业的恐惧感,这就是很多孩子怕做作业的最原始的根源。
3,容量降低小孩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了小孩对新事物的兴趣,渐渐的就变得"笨"起来。
4,容易让小孩丧失对父母的亲近感、信任感。后果是孩子越长越大,与父母的沟通却越来越少,最终形成了"代沟"
在平时的教育中,大人们都需要站在小孩的立场去思维(就是所谓的"换位思考"),不能想当然的说应该是什么就该是什么,要知道那些看似简单的东西是大人们脑海里沉淀了几十年形成的条件反射。在大人眼里再简单的东西,对小孩而言都是新的事物,都有一个学习、接受、巩固的过程。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
耐心引导&善于发掘&乐于赞美,我想这该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三大法宝。
先生这几天心情很不好,不,应该说,当他陪孩子做数学作业时,心情常常是极坏的。当我回家的时候,他总要抱怨说儿子如何如何粗心的话,然后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向我告状,说我先生辅导孩子时总是咆哮,缺少耐心,毫不掩饰他们对孙子的心疼、对女婿的不满。
今天晚上,他又在陪儿子作业,书房里不时传出的呵斥声,也搅得我心疼和心烦。
我不声不响地走进去,有意无意地"挤"走了他,我陪儿子作业,孩子算一步我看一步,儿子细心地耐心地做着,一边用笔计算,一边念念有词……答案是0.925,糟糕,他抄上去的答案是9……,好,他自己发现了,赶紧用修正带进行修改了……我还接着看,1.25×8,他没有做草稿,略作思考写上了10,我轻轻地问:"你拿得准吗?""拿得准。""再用笔演算一下,好吗?"他很听话地开始演算……
就这样,他慢慢地抄题目,抄好了还对一下,然后耐心的认真地做……
3.45×260+34.5×17+345×0.6
他卡壳了,"妈妈,有规律吗?""有的,儿子,要仔细看哦,看看有没有哪些数字是相似的啊。"他又看了一会儿,说:"妈妈,我发现了。"……
就这样,儿子把最难的一道题目也解决了。
我看着他做了十几道题目,一道都没有错。
……
当然,我看着的时候他没有做错,有他爸爸警告在先的功劳,但为什么爸爸在警告的时候孩子还会出错呢?我以为大声呵斥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思维,不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我儿子本来就怕他爸爸,他往孩子身边一站,孩子已经很紧张了,再加之大声呵斥,能不连连出错吗?我们以为很简单的知识,对于初学的孩子来说还是有难度的,所以笔者以为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要有耐心,要能设身处地为孩子作想,大声呵斥只是发泄了你自己心中的郁闷,对提高孩子的能力不仅没有帮助,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思维。
受邀去一位老友家作客,老友与儿孙住在一起,子孝媳贤孙乖巧婆明里,是难得三代同堂乐融融的典范家庭,但我在住了四天后,就力拒老友一家人的极力挽留"逃"回家去。
当然"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家狗窝"是因素之一,另一最大原因就是他家实在"太热闹"了,每个人都是大嗓门,说起话来都像在跟对山人赛山歌般,不仅嗓门提得老高声音也大得震瓦。而我不知道是因为年纪大了还是其它原因,越来越不能适应吵杂的环境,尤其惧怕旁人用大嗓门说话。
记得在老友家时,我才对扯着大嗓门跟她妈妈"喊"话的小娃说:
"说话要学习像淑女一样小小声声的讲。"
然后正要灌输她放低声量更可以把话说得清楚的观念呢,她的娘就走了过来,用雷打的声音大喊她的名字。
小女娃纹风不动的连眉毛都没抬一下,我却被吓得心脏几乎从口里给嘣出来从座椅上摔下来。
小娃妈看到她的大嗓门把我给吓着了,很不好意思的说:
"这孩子老是叫不理说不听的,只好用吼的。"
叫不理说不听就用吼的真的会有效吗?
承继了自己父母教子习惯以往总爱对女儿"狮吼"的angelaqf妈妈,在我的博客上留下了她的感想-
我发现自打近几日我改变 "不再狮吼"后,管理女儿依然有效,而且女儿变得更乖巧了,呵呵,我真高兴。
跟台湾的"故事妈妈"到上海的一个小学讲故事时,也有个经验很值得跟大家分享。
在要进教室前,班主任就向"故事妈妈"提警告:
"我们这班听课秩序很不好,小朋友常会吵吵嚷嚷的不安静听课,所以你必须要把嗓门放大点儿才行。"
我听了替"故事妈妈"着急,心想连有着打雷一样大嗓门的班主任都"震"不住的小朋友,说话温煦的"故事妈妈"怎能"镇"得住这些小猴子呢?
谁知"故事妈妈"一上台既没大吼也没小叫,脸上挂着笑容闭着嘴,用安安静静的眼睛慢慢扫过台下的每个孩子。
一分钟,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安静了下来。
两分钟,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也闭上嘴。
不到三分钟,就好像在玩"一、二、三木头人"游戏一样,所有原本在吵嚷的、在座位上蠢动不停的孩子,都被"故事妈妈"的静默不言给"定"住了,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椅子上。
"故事妈妈"开始用跟班主任宏钟般的音量比,只能称作是小铃铛的音量说:
"老师没法用大嗓门说话,所以如果大家想要听精采故事的话,就得把小嘴巴闭起来,小耳朵竖起来专心听才能听得到哟。"
小朋友真的"多"很安静的听完了整个故事,当然说故事期间仍不免会有"屁股是尖的"、"管不住话会从嘴巴里跑出来"的孩子会发出干扰的声音,"故事妈妈"不会因此而提高自己的声浪,反而就此闭嘴不语,其它想听故事的同学就自会充任"纠察员"去予以管束。
从这些文章中我学到了很多,我也想对女儿说:对不起,我错了,我以后一定改正自己的教育方法,让宝宝快乐成长!
更多阅读
高度近视会遗传给孩子吗? 后天高度近视会遗传吗
高度近视会遗传给孩子吗?在我国一般人群中,约有15是近视眼基因的携带者。 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有关近视的一对基因都是本病的致病基因才发病。若是只是他的中一个基因是致病的,而另一个基因是正常的,则不发病,只是致病
转载 宣化上人开示:你想知道鬼是什么吗?
原文地址:宣化上人开示:你想知道鬼是什么吗?作者:湖心亭看雪客宣化上人开示:你想知道鬼是什么吗?鬼的种类很多。一般人皆以为鬼是狰狞可怖、青面獠牙,其实这不一定。有时鬼能化作人身。乍看之下,以为是个人,其实是鬼。若你是开了五眼的人,鬼
黎耀辉,你还记得何宝荣吗?~ 黎耀辉 何宝荣
看到一段话,一个女荣迷在一次梁朝伟在内地演出的时候,守在必经的路口,等他们走出来的时候,在梁朝伟的身后哭着高喊:“黎耀辉,你还记得何宝荣吗?”,当时梁朝伟楞了一下,回过头对她点了一下头,就匆匆的走掉了。相信看到这段话的人,无不动容。只
你知道哪些花是在春天开放的吗? 什么花春天开放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你知道哪些花是在春天开放的吗??让我告诉你:春天开的--花很多:梅花、水仙、迎春、报春、瑞香、山茶、白玉兰、紫玉兰、琼花、君子兰、海棠、牡丹、芍药、丁香、杜鹃、西洋杜鹃、樱花、含笑、玫瑰、紫荆、棣棠、锦
连续转载之大结局—《原来你还在这里—辛夷坞》 辛夷坞晨昏结局
第二十二章 兜兜转转,原来你还在这里 http://book.sina.com.cn/nzt/youth/lit/ylnhzzl/179.shtml激情过后,两人静静相拥,直到汗水慢慢消散,苏韵锦才说:“程铮,你睡了吗?我们能不能说说话。” 程铮含糊地“嗯”了一声。 两个人,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