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书法全集(31卷)》欣赏
杭州高伟
周二( 6月28日)我去杭州图书馆看书,发现由故宫博物院、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政府、紫禁城出版社(2010-12出版)煌煌31卷《米芾书法全集》摆在书架上,因为定价¥16000元,我想这种大部头的书只要图书馆拥有就行了,我能翻一下就行了,如果自己买了,家里实在没有摆放的空间,而且这种书只能偶然在大空间里翻阅欣赏,是不能用来临摹的。书中绝大部“法书”我都看到过,不过这次是彩色精印,还是值得仔细品赏的。
据编者说,《米芾书法全集(共31卷)》在原版印刷的思想指导下,囊括了海内外几乎全部的墨迹碑帖杰作,共收录文物125件,其长篇巨制者,如《吴江舟中诗》、《虹县诗》、《苕溪诗》等,莫不位列其中。而宋拓碑帖,如《方圆庵记》、《英光堂帖》、《群玉堂米帖》、《绍兴米帖》,几无一遗漏,而其中《宝晋斎帖》更是宋拓孤本。收录的作品不仅艺术品位与文物价值极高,更多的是“藏在深宫人未知”的善拓珍品,可谓兼收并蓄、巨细无遗,其必将嘉惠艺林,裨益学界,真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米芾书法全集(共31卷)》规模之大,印制之精,在历代书法名家全集的出版中,堪称空前绝后之作。《米芾书法全集(共31卷)》计有《法书》六卷,《碑刻》四卷,《法帖》十七卷,《综览》四卷。全部原版彩色精印,故而原作风神毕现,米氏笔法泄露无遗。睹此盖无毫发遗憾,亦知前人所谓“清新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笔”绝非虚语。如是若得此《全集》,无论是欣赏、学习,还是研究、收藏米芾书作,堪称大全矣。
米芾(1051~1107),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海岳外史、鬻熊后人、火正后人、溪堂鹿门居士、淮阳外史等。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勋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为武职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辅,官至武卫将年。其母阎氏,曾为宋英宗赵曙皇后高氏的乳娘。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米芾性好洁,世号“水淫”;违世异俗,每与物迕,人又名“米颠”。善属文,作韵语不蹈袭一字。他不仅擅长书法,而且工绘画,又精于鉴裁,酷爱收藏。书法上由于积学博通,娴熟古人用笔,而又善于变化,所以为继晋唐而独树一帜的大家。笔力道劲,意态活泼,骏快跌宕,猛厉奇伟。尤其中年以后出入规矩,深得意外之旨。曾自谓,“善书者只得一笔,而我独有四面笔”。苏轼评论说:“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书林藻鉴》)黄庭坚称赞其书法“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
崇宁间,四方承平,百揆时序,典章礼乐,灿然一新,独以书画未有杰然超出前古者,独膺简在。遂除书画两学博士,颇厌士论,芾亦欣然就职,自以为已任。又诏作《黄庭》、小楷《千文》以进。旋加褒美。大抵书效羲之,诗追李白,篆宗史籀,隶法师宜官。方芾书时,其寸纸数字,人争售之,以为珍玩。至于请求碑榜,而户外之屦常满。家藏古帖由晋以来甚富,乃名其所藏为“宝晋斋”。好事簪缨之流,出其所有奇字,以求跋语,增重其书。而芾或喜之,即为作古纸临仿,便与真书无辨。兼喜作画,尝为《楚山清晓图》,曾非俗师所能到也。当时名世之流评其人物,以谓:“文则清雄绝俗,气则迈往凌云,字则超妙入神。”人以为知言。仍伟岸不羁,口无俗语,颀然束带一古君子,故赠其诗者,有“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也。然异议者谓其字“神锋太峻,有如强弩射三十里;又如仲由未见孔子时风气。”其为论或如此。且类多行书,世亦罕及。有《山林集》一百卷藏予家。今御府所藏行书二。(《宣和书谱》)
米芾书法自称:“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海岳名言》)。可以讲他浸淫晋、唐,得王献之笔意。著有《书史》、《画史》及《海岳名言》。他的作品有《蜀素帖》、《苕溪诗》、《珊瑚帖》、《虹县诗》、《多景楼诗》、《大行皇后挽词》、《群玉堂米帖》、《吴江舟中诗》等。米字行笔中侧并施,跳跃跌宕,所谓“八面出锋”,劲健爽利,其结字俊丽错落,欹斜为正,振迅天真最得风流倜傥之妙。其子米友仁亦工书,风格近乃父,人称“大小米”。苏、黄、米三家,总的来说,苏轼得书之韵,黄庭坚得书之劲,米芾得书之意。
米芾的书法在继承“二王”书法传统上下过苦功,能够登堂入室。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而尤以行草书见长。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他自称“刷字”,是指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追求“刷”的韵味、气魄、力量,追求自然。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快刀利剑的气势。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米芾的功力是最深厚的,由唐人而上溯魏晋、更上溯战国,形成他独特的精彩生动、跳跃逸宕的笔法,将其为人的性情与写字时的感受发挥无遗。米芾用笔如画竹,喜“八面出锋”,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结字也俯仰斜正,变化极大,并以欹侧为主,表现了动态的美感。米芾代表作《论草书帖》、《苕溪诗卷》、《蜀素帖》、《珊瑚帖》、《拜中岳命诗》、《虹县诗帖》等。
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山,富有创造性。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著《山林集》,已佚。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
本人少年学书之时,曾浸淫米书多时,初时觉米书沉着痛快,入手很易,渐渐发现米书变化多端,八面出锋,不同时期风格不同,实在非吾辈谨严规矩之人所能学,只能高山仰止,弃而废之。当今书坛多有以学米为看家本领者,如骆恒光、曹宝麟、黄惇、米闹等,但是终究没有米芾书法的跳跃逸宕的颠狂之态,笔法失之单调和单薄,这也是一件遗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