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名字的来历 中国名字来历
本文作者袁纪录先生曾任邮电部邮政总局副局长,分管邮票发行管理工作,参与了该项调整,许多工作细节至今历历在目,记忆扰新。应本报编辑部之邀,哀纪录先生特撰文以飨读者。
邮票铭记要符合万国邮联“邮票及交付邮资标记应当用拉丁字母标明原寄国国名”的规定
1992年对邮票铭记、志号进行调整有多种原因。
首先,这是邮票发行主管部门及邮票生产部门的要求。当时邮政资费刚作调整,此前平信8分钱的资费几十年未变,这几乎成为国家物价稳定的象征,1992年好不容易经国务院批准邮资调整为20分。新的资费体系急需要发行新的包括各种面值的普通邮票。另外我国纪、特邮票发行一直采用J、T累计连续编号方式。这种方式虽为传统集邮者所习惯并接受,但给新的集邮者带来不便,也给邮票的生产发行带来困难,缺号、跳号生产和发行销售的情况时有发生,如T55“西双版纳风光”邮票,本应在1980年发行,实为1981年销售,“中国电信”邮票发行销售也是一再推迟。
其次,我国的邮票铭记及票幅规格不符合万国邮政联盟的有关规定。1989年万国邮政联盟华盛顿大会通过的《万国邮政公约实施细则》中第195条明确指出“邮票及交付邮资标记应当用拉丁字母标明原寄国国名和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邮资值”,我国邮票票面文字、志号不符合这一要求。为贯彻万国邮联规定,适应我国与世界各国日益扩大的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应对此进行调整。
第三,广大集邮爱好者和有关方面人士提出了相关意见。如1990年3月北京市政协委员曾有要求执行万国邮联规定、缩小邮票票幅规格的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邮电部邮政总局和邮票发行局提出了调整邮票票面文字、志号的建议。
简称"中国邮政"与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立场一致。
此次调整邮票票面文字和志号,是属于邮政业务管理和邮票票面的技术处理问题。
根据万国邮联的规定和国际上的惯例,邮票上用本国文字印本国国名或其简称,并加“邮政”字样,一些不是以拉丁字母为文字的国家还加印世界上惯用的英文国名。所以这次调整邮票票面文字,在中国国名之后加“邮政”,即“中国邮政”。“中国邮政”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的简称,同“中国民航”、“中国海关”、“中国税务”等是一样的。简称“中国邮政”与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立场是一致的。此项工作只是邮政业务管理范畴,是邮票票面上的技术处理和重新规定的问题。历史沿革说明,调整邮票票面文字、志号是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的。
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华人民邮政”到“中国人民邮政”,邮票志号经历了从纪特到“文”字、编号、JT四次大调整。
1950年初,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次邮政会议曾明确提出:我国国名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为“中国”。为区别旧中国的“中华邮政”,经大会决议统称“中国人民邮政”。1950年3月1日邮政总局为开国纪念邮票铭记用“中华人民邮政”、还是用“中国人民邮政”事项请示邮电部。邮电部经请示政务院核定,以用“中国人民邮政”为宜,自此我国邮票上开始使用“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此前曾发行3套印有“中华人民邮政”的邮票。
上述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为“中国”是从发行开国纪念邮票开始的。
在邮票志号方面,从1949年至1967年以“纪”和“特”为邮票票种标志,发行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从1967年至1970年,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发行无志号邮票,又称“文”字邮票。从1970年至1974年发行不分类别、套别,而采用统一编号形式的邮票,简称编号邮票。从1974年至1991年所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取两词汉语拼音的首位字母“J”和“T”字为邮票票种标志。
以上事实说明,邮票票面文字、志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当时情况都有所调整,只是1992年这次调整更全面,更慎重,影响更大。
这次铭记调整国家很重视,有的文字最后确定是国家最高层领导决定的。
邮电部领导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充分使用行政资源,正确果断进行决策,是这次邮票调整取得成功的关健。邮电部有关部门多次开会研究,并以邮电部正式公文向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港台办公室、外交部等多部门征求意见,几次组织邀请相关部委人员座谈,他们也确实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有的文字最后确定是国家最高层领导决定的。
各方面为什么如此重视对邮票铭记的调整呢?这只能从邮政及邮票的重要性来说明。当今世界邮政虽在管理体制上有所变化,但它的基本特征仍然保持:国家经营或通过控股经营,官办民享,官民皆用;实行统一的均一资费;由国家发行邮票,作为预付资费。邮票不仅是邮政资费的凭证、有价证券,它更是“国家的名片”,是国与国信息交换的标识,代表国家面孔;邮票也是知识载体、宣传工具、具有艺术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世界上最受人们欢迎、雅俗共赏的收藏品。
“中国人民邮政”中“人民”两字要还是不要,曾有过激烈争论。
邮票是方寸之地,其上主要表现内容是图案,加上中文标识、拉丁字母这些文字必须精炼,否则票面太拥挤,影响主图,对这个原则大家在这次铭记调整中认识较好统一。关键问题是“中国人民邮政”中,“人民”两字要还是不要,争论激烈。
“中国邮政”是个非常规范的名称。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如再出现人民两字显然内容重复。但人民邮政、人民邮电是伴随着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故争、解放战争,在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大家对这个名字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同志,起初强烈表示“人民”两字不可去掉。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邮电”,又一直是新中国邮电事业的指导方针,人民邮电为人民也是长期以来的服务宗旨。
经过几次深入讨论,最后仍协调统一了绝大多数人的意见,就是采用“中国邮政”,这四个字实质上包涵了“人民”二字。“人民”二字简化了,但邮政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不能丢,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精神不能丢。当时讨论中的这些肺腑之言,至今仍在耳边回响。
“CHINA”在世界上比“ZHONGGUO”更通用。
这次铭记调整在用拉丁字母标明国家名称一时,是用“CHINA”还是用“ZHONGGUO”也争论激烈,意见分歧严重。特别是中国汉语文字专家,强烈表示采用“ZHONGGUO”,并以日本为例,日本邮票国名标识为“NIPPON”,是本国语言的拉丁字母拼音,而不是选择世界通用的“JAPAN”。虽然世界上多数国家并非像日本一样,但这确是一种标国名的选择。最后经中央和国务院的协调,决定标识采用“CHINA”。 “china”在英文词汇里是瓷器的意思,但长期以来在国际交往中,已公认“China”代表中国。名称是为便于经济、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交流,采用“ZHONGGUO”对交流相对不利。这样就统一了多数人的认识,采用了世界上通用的名称。
邮票票面的调整,实质上是邮票发行工作的规范化或标准化,以行政规定形式颁布,关系到今后发行的每枚邮票。新的邮票铭记、志号调整贯彻执行后,邮票发行工作者、邮票生产者及广大的集邮爱好者都有积极反响,邮票的图稿设计、制版印刷提高了效率。国外经营中国邮票者和收藏中国邮票者都反映新的邮票铭记、志号较过去更容易识别。
中国邮政及其发行的邮票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更需要自身的努力。中国邮政会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大潮中,加快步伐,走向世界,走向成功。
更多阅读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
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 上元、 清明、 立夏、 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 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与习俗
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与习俗——儿童节的来历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
日本国旗的来历 朝鲜国旗的来历
日本那面“太阳旗”,给中国人的印象最深刻。抗日故事电影、电视剧,日本皇军扛着“太阳旗”横行霸道的画面,深深地刺激者千千万万中国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中国人,对日本国那面“太阳旗”绝对没有好感。前些日子,网上有传:日本原本没有国
转载 中国各朝代名称的来历 中国历史朝代名称
原文地址:中国各朝代名称的来历作者:巴谷山历代中国疆域图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