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下来,认真预习《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作者简介】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解题】本文选自《河东先生集》。写于元和八年(813),是作者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元和十四年(819)进士。未中进士时,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后来柳宗元不断地对他进行帮助。这封回信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论师道,一个是论写作。它是柳宗元文学理论的代表作,在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书,一种写作格式,书信
【题解】韦中立,是唐代谭州刺史韦彪之孙,元和十四年(819)进士及第。元和八年(813),韦中立曾经从长安来到永州,向柳宗元求教,返回京城后,又写信给柳宗元,要求拜师,并向他请教如何写作文章。柳宗元于是写了这封著名的书信,加以详细的解答。
书信的篇幅较长,共6个自然段落,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针对韦中立拜师的要求,明确答复说自己“不敢为人师”。接着举了两个例子,陈述不敢、也不愿为人师的理由。第二部分(第6自然段),比较系统地阐明了柳宗元的写作观点和写作主张。作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介绍了他的治学与写作经验,着重阐明了“文以明道”的主张,强调写文章不能片面追求词藻、声韵等形式上的华丽动听,而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端正写作态度,绝不能掉以轻心;同时,还要加强写作技巧的锻炼,广泛参考前代作家的成功经验。文章末尾的几句,再次告诉韦中立:“取其实而去其名”,既是为文的要求,也是做人的准则;既与文章的开头互相照应,又是点睛之笔,令人回味无穷。
【正文】
①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1],仆道不笃[2],业甚浅近,环顾其中[3],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4],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5],乃幸见取[6]。仆自卜固无取[7],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8],况敢为吾子师乎?
(第②段要求背诵)②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9]。”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10],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11]。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12],而增与为言辞[13]。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14],又挈挈而东[15],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16]。”仆往闻庸蜀之南[17],恒雨少日[18],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19],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踰岭被南越中数州[20],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21],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22]?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衒怪于群目[23],以召闹取怒乎[24]?
③仆自谪过以来[25],益少志虑[26]。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渐不喜闹,岂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骚吾心[27]?则固僵仆烦愦[28],愈不可过矣。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29],独欠为人师耳。
④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30],将以责成人之道[31],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庭[32],荐笏言于卿士曰[33]:“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34]。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35]。曰:“何预我耶[36]?”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37],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
⑤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38],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39],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40]。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41],其为不敢也决矣[42]。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于子[43],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何如也[44]。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45],直见爱甚故然耳[46]。
(第⑥段要求背诵)⑥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47]、务彩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于道不远矣。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48],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49],惧其昧没而杂也[50];未尝敢以矜气作之[51],惧其偃蹇而骄也[52]。抑之欲其奥[53],扬之欲其明[54],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55],激而发之欲其清[56],固而存之欲其重[57],此吾所以羽翼乎道也[58]。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参之穀梁氏以厉其气[59],参之《孟》、《荀》以畅其支[60],参之《庄》、《老》以肆其端[61],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62],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63],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⑦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余,以告焉。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而为外廷所笑,则幸矣。宗元复白。
【注释】
[1]辱书:自谦的说法,承蒙对方写书信来。
[2]仆道不笃:我的道德修养还不深厚。
[3]环顾其中:衡量胸中各个方面。
[4]甚不自是:很不敢自以为是。
[5]蛮夷间:指作者当时被贬的所在地永州。永州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故说“蛮夷间”。
[6]见取:被认为有可取之处。
[7]自卜:自忖。卜:估量,揣度。
[8]众人:普通的人。
[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语出《孟子•离楼上》,意思是说:人的毛病在于不谦虚,喜欢以教人者自居。
[10]犯:冒犯、冒着。
[11]抗颜:态度严正不屈。
[12]指目牵引:在背后指指点点。
[13]增与为言辞:在韩愈的身上加以诽谤的言论。
[14]炊不暇熟:饭还没有来得及煮熟,夸张的说法。
[15]挈挈:匆忙急迫的样子。东:由长安东去洛阳。
[16]吠所怪也:吠叫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
[17]往:以前。庸蜀:庸,古代的国名,在今湖北省竹山县东南;蜀,指四川。这里指四川一带。
[18]恒雨少日:雨天多,晴天少。
[19]过言:言过其实。
[20]踰:越过。岭:指五岭(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在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边境。被:覆盖。南越:泛指广东、广西一带。
[21]苍黄:同“仓皇”,惊慌失措的样子。噬(sì):咬。累:连续多日。
[22]以:同“已”,甚。病:困。
[23]衒怪于群目:指行为突出而招人注目。衒(xuàn):炫烂。
[24]召闹取怒:招来吵闹(指耳根不清静),使人恼怒。
[25]谪过:指贬官。
[26]益少志虑:更加缺少雄心壮志。
[27]呶呶(náo):喧哗不止的样子。咈(fú):干扰。骚:扰乱。
[28]僵仆:形容处境困顿。烦愦:烦恼昏乱。
[29]望外:意料之外。齿舌:口舌,指被人议论。
[30]冠礼: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即举行加冠仪式。
[31]责成人之道:用成年人的道理来要求被加冠的人。
[32]造朝:上朝。外廷:指群臣等候朝见和办公议事的地方。
[33]荐笏:把笏板插在衣带上。荐:插。笏:古代臣下朝见皇上时所执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可记事。
[34] 咸:都。怃(wǔ)然:茫然若失的样子。
[35]京兆尹:官名。汉以后各朝都以京城所在的州为京兆,京兆尹就是京城所在的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怫(fú)然:发怒的样子。曳:拖。却立:后退而立。
[36]何预我耶:与我有什么相干呢?
[37]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不以郑叔则的话为错误,却拿孙昌胤的行冠礼来取笑。
[38]恢恢然:宏大的样子。
[39]假而:假如。年先吾子:年龄比您大。
[40]悉陈中所得者:把我的心得体会全部告诉您。中:心中。
[41]前所陈者:指上文所说的“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的话。
[42]决:坚定。
[43]耀明于子:在您面前炫耀高明。
[44]气色:脸上的神色。诚好恶何如:究竟好恶何在,喜欢哪些和厌恶哪些。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想从您脸色的反应上,看看您对我文章的兴趣如何。
[45]佞誉诬谀:指花言巧语,阿谀奉承。
[46]直:只不过。故然:所以才这样。
[47]不苟为:不随便写作。炳炳(bǐng)烺烺(lǎng):明亮美好。
[48]以轻心掉之:即掉以轻心。
[49]昏气:头脑懵懂。
[50]昧没而杂:辞意模糊混杂。
[51]矜(jīn):自高自大。
[52]偃(yǎn):停滞。蹇(jiǎn):不通顺。
[53]抑之欲其奥:抑制压缩作品的文字,使其内容深微奥妙。
[54]扬之欲其明:阐扬舒展文字使其内容明晰。
[55]廉之欲其节:省俭文字以使文章简洁。
[56]激而发之欲其清:激发文思而使作品清越鲜活。
[57]固而存之欲其重:凝结保存文气以使文章凝重沉郁。
[58]羽翼乎道:指用文章阐扬“道”。
[59]谷梁氏:即《谷梁传》,《春秋三传》之一。厉其气:激励文章的清气。
[60]支:通“枝”。畅其枝:使文章枝条舒畅。《孟子》、《荀子》文章均博辞纵横,说理通畅充分,如树木的枝叶繁茂舒展。
[61]端:端绪。肆:放纵。《老子》、《庄子》的思想深宏博远,似无端崖。[62]趣:趣味。博其趣:扩展文章的趣味。
[62]幽:情志抑郁,文词幽雅深沉。
[63]《太史公》:指司马迁,这里代《史记》。洁:指《史记》的文章净练,很少浮华文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