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印象丽江”——2012年12月一个人的丽江旅行侧记 一个人去丽江怎么玩

2012年12月20日的下午,我坐在丽江大研古镇客栈的藤椅上享受在丽江的最后一个午后时光,腿上放着那本《丽江的柔软时光》,边阅读边在网上与好朋友分享这次丽江之行的感受:丽江,是一个让人着迷的地方,让人情愿抛开尘世喧嚣去享有那份超凡脱俗的生活;丽江,是一个可以留住人心灵的圣地,让人在寻求出行的解脱时很容易无意地痴恋上这里;丽江,也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天堂,有古镇的宁静,有雪山的巍峨神圣,亦有吸引都市人醉在这里的慢节拍。

原以为五天的时间,足够我扎下心来感受这个古朴的小镇,却不想这个下午望着阳光射进院子的方向,内心有无限的不舍。或许是厌倦了快节奏的忙碌,又或许是古镇把我从步履匆匆变得闲情慵懒,总之这个下午内心有种舍不得离去的悸动,难怪镇子里那么多外乡人,来了就真的不走了,有人在这里邂逅,有人在这里疗伤,有人在这里艳遇,有人在这里流浪。留下,是对丽江永恒的珍藏和膜拜!

一直在想如何完成这篇游记,是按照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后来一想,丽江既然有构成它世外桃源般独特的文化元素,为何不以这些元素作大纲,穿插自己旅行的感受呢?就这么写吧:古镇的气场、散散的影象、想想做些什么、茶马古道、泡吧的艺术、艳遇文化、发呆的错觉、萍水相逢、舌尖上的丽江、山水的报答、时光剪影……

古镇的气场

走进大研古镇,已是深夜,初到海拔2400多米的丽江,一时间总是有些不适应,带着略微难过的高原反应走在古巷里,微凉的空气中穿越一个个寂静的门庭,感受到的是那种电影中才有的清静气氛。习惯了在清晨特定的时间起床出行的人们,一定不会适应初到这里的感觉,每日上午十点钟之前,古镇里总是只有稀稀拉拉的人们和几只若无其事的狗儿,坐在客栈旁边的沙县小吃,听他们说起,丽江就是这样的,所有的店铺最早也要九点半以后才会开门做生意,因为这里就是一个慢节奏的地方。上午十点钟之后,古镇里开始热闹起来,店铺开始忙乎,游客就像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一样,有的拿着相机拍照,有的聚集在一起边嘻笑边吃逛着各种各样的小店。

大研古镇极具地标性的大水车广场上,三五成群地聚集着一拨拨的人们在绿荫下闲聊,或是在木椅上晒太阳,有当地古老的纳西族人,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四方街是大研古镇中又一个地标广场,相比大水车广场而言更具中心性,大概有1000平方米左右,是很久以前古镇里大批货品交易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天这里都有纳西族的老太太们穿着她们传统的服装手挽手有续地舞动民族舞蹈,我随着游客颇有兴致地加入到她们的行列中,尽管跟着舞动一曲后仍有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但在阳光下渗出的小汗珠已经将内心的热情燃烧起来,真要感叹来自古老民族传统气息的力量如此神奇。四方街的另一角聚集着一伙牵马放鹰的阿爹,他们多是当年马帮的后代,如今也已年过半百,古镇中常看到他们牵着马匹驮着游客观赏街景。我坐在马背上,像模像样的左肩扛着猎枪,右臂上擎着老鹰,异常激动地体验作为马帮人的感觉。

骑着马儿走在的巷子里,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木制房屋,如今都已成为略具田园风范的饭馆、客栈、小铺和各种吧。房屋多是四方围合的二层楼,有庭台、有楼阁、有天井,宅前有清澈见底的河流穿过,偶尔看到纳西族的女人们在河中洗菜、洗衣服,无不透露着那种天然的生活美。巷子里有百年的古树,也有未经雕琢的花花草草,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不同于苏杭的,如果说苏杭的秀美是园林艺术带来的气质,那么大研古镇的峻秀就是自然和纯净创造的芳华。这里无论是饭店还是书吧,无论是小铺还是客栈,都浸润在被时光磨圆的古石路与小桥之间,酒吧一条街门前的河流自雪山而来,每晚的门庭若市,人们都是踏着几块木板铺设的小桥走进酒吧,边坐在窗前喝酒听歌,边透过窗棱欣赏夜晚的美景,这样的景象弥散在大研古镇的各个角落。中心区域有几座像模像样的石拱桥,虽然只有十米左右长,但却刻画出它百年的沧桑,走累了坐在桥上歇一歇,我想这桥是发呆者悠哉的所在地,也是摄影爱好者们眼中的极美之品吧。

木府,是丽江文化的大观园,也正是电视剧《木府风云》的拍摄地,这里讲述着纳西族首领木氏土司的家族故事、历史文化和统制传承。登高望远,站在木老爷府中的玉花园顶端,遥望大研古镇的气派美景,思想中跳跃出盛世华彩的映象,吸一吸新鲜的空气,抚摸一下翠绿的鲜竹,感受一下晌午的骄阳,再品品三道茶,听听纳西族姑娘们讲讲茶道,已经慢慢开始适应了这样慵懒的时光。

丽江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地,除了大研古镇,自然少不了束河古镇和白沙古镇的文化贡献。丽江和束河就像TWINS,前者繁盛,后者安宁,束河古镇作为纳西族的发源地具备了一种气场,更为宁静悠远,更能吸引一个人发着呆并向这个气场用呼吸倾诉心声。这里除了比不上大研的喧嚣,大研有的这里都有,但却比大研多了一种雅痞。束河,夹带着悠远的藏文化和最纯质的纳西文化,以及来自其它地方的东西混杂在一起。如果在大研的各种吧是坐拥着深窄的小河,依偎着木制的板桥而排列,那么在束河古镇,酒吧和咖啡吧则是抱着宽浅的河面,枕着木制栈道没日没夜地成眠,歌手露天的哼唱,让这里少了些大研里那些淘碟店释放出的音乐节奏,把这里的节奏显得更慢了许多。

白沙古镇像个内向的大孩子,尽管此次没有抵达,但给我的印象仍是这样的。这里特有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古壁画,只是没有像大研和束河古镇一样规模性地对外开放。内向的、大孩子一样的白沙古镇,自然像个问题少年,人们常说来丽江的人,有的是在沉淀,有的是来疗伤,但归在一起这些人全是疯子。疯子们奔着丽江来就是来治疯病,所以有了这种说法:大研古镇是精神病总院,束河古镇是分院,白沙古镇是重病区!

散散的影象

我仍住在大研古镇,因为来之前我在网上做足了功课,奔着丽江来的,也奔着住在里的客栈来。早有人和我说过,感受过丽江的,会发现昆明、大理等于白去了,浪费了时间。除了美景,感动人的还有这里的人们,散散的人们飘射出的气息颇具感染力,最多只要两天,就可以使一个在喧嚣都市中到来的人适应这种慢节奏。在大研,最不值钱的东西是什么?有人说是老人,可四方街上热爱民族舞蹈的老人们仍尽情地跳着,纳西古乐苑里的老人仍演绎着不易传承的古老乐章,伴随他们的还有墙上已逝纳西老乐人的相片。有人说是,可如果它不古老,没有保留历史的气质,又怎会像桃源一样吸引红尘中人?于是,最不值钱的就剩下了时间。对于居住在大研古镇的人们而言,似乎时钟只是他们的一种摆设,而非计时工具。每当看到天大亮了,各家各户就到了升火烧饭的时刻,丽江天黑的晚,结果一整日里人们都这样过着,仿佛城中的人们什么也不用做,只是过着散散的生活,所以满目全是散散的人。

大水车旁边的木廊架上,挂满了人们东巴风铃,这些许愿的风铃在纳西族人眼中是吉祥的饰物,就像夜晚河水中人们许愿的河灯一样,随流而去,捎带了人们美好的夙愿。白昼那么长久,天空总是放晴,广场、巷子口、门前、院子里,四处可以看到晒着太阳的人,有的晒着晒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仍是暖暖的。曾经有人问起过一个纳西老太太,为什么大把的时间就这样睡着啊,纳西老太太说:你忙忙碌碌活八十,我清清闲闲也活八十,你干嘛要急匆匆地去赶死呢?是啊,物欲横流的社会,已经让太多的人迷失了本真的东西,很多人的旅行本质上都是逃避眼前的压力,或许只有在丽江,才能忘却尘世的烦忧,难怪那么多人来了就不走了,丽江的散真是有它迷人的气质,迷着这些人留在丽江栖居,或是开店。街店的主人,悠然地打理自己的生意,陶醉在其中,不管生意如何,他们眼中都保留着致纯的眼神,偶尔放下手中的活计,琢磨会儿自己的一花一草,有时会看到主人坐在小椅上发呆,狗儿趴在主人的脚上晒太阳眯睡。

大研古镇的客栈现在有2000多家,虽然都是围合的半开放院落,但绝对可以用步移景异一词来褒奖。门前的翠竹或百年古树,未经雕琢,窗台的枯木上种着花花草草,散发自然的喜悦,每个院子里的都随处可见晒着太阳的游客,有的看书,有的上网,有的听音乐,有的品茶,一片乐哉景象。古镇里有很多手工艺人,有的做银器、有的做木雕、有的做皮具,还云集着出售宝石玉器、云南小豆咖啡、茶叶以及原创工艺品的商人,也有经营咖啡店、书吧、酒吧的老板,说起酒吧也不能忘记那些淘碟店,是那种有个夹缝就可以经营的小店,以非洲手鼓为标志的,出售丽江酒吧歌手原创音乐CD的地方,2012年这些店里最火的歌曲是丽江酒吧歌手小倩的《一瞬间》,如同先前侃侃的《嘀嗒嘀》一样。在这样五花八门的拼凑中享受散散的场景时,一转身,就可以看到远方的玉龙雪山,于是这儿便成了一个既可以安享生活,又可以随时朝拜的圣地,我想,只有在丽江,才会有这样的感触吧。

想想做些什么

适应了这里的懒惰频率,并不担心每天要做些什么,上午可以在接近午餐的时间去沙县小吃或巷子口的树下吃早餐,中午可以走走附近的黑龙潭公园里,下午三点多钟疲累了,就回到客栈坐在藤椅上打个盹儿,或是和别的游客在院子里喝喝茶、聊聊天,晚上游荡在夜景的街巷里,或是窝在咖啡店里,来一杯香浓的卡布奇诺,听着歌手轻盈的演唱,再在书架上取三两本小书翻看,真正体会了歌曲中唱的那句“舒服窝在沙发里”是什么感觉。

一个适应了高原反应的中午,我徒步去了黑龙潭公园,这儿是电视剧《倾世皇妃》的拍摄地点之一,融纳了清澈的溪流、参天的古树、如席芳草,玉龙雪山在湖中倒立,想在这里留影,用手机自拍怕是无法将美景囊括其中。走在林间的石坡路上,看到一棵从没有见过的古树,树干粗壮,树皮厚重而呈现出龟裂的深印纹理,从没见过这样喜欢的大树,树干的分枝上系着路人朝圣的哈达。我抚摸着树干,不由自主地亲吻了它,后来知道它叫麻将树,因为树皮的样子像极了麻将牌,理应顾名思义。靠在湖边的长椅上,享受着中午的骄阳,摆弄着手机分享着微博和相册,舒服而无忧,畅怀的感觉似乎让时间驻足于此,又体会了一次“丽江最不值钱的就是时间”。

旅行,不急,我想尽管无法走遍丽江名胜,也要放慢脚步,用自然和归真的观念去体会这里的一草一木。想想再做些什么?最有水准的方式应该是随自己的心意。可以随时淘弄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玩意,比如诱人的糖果或是原创的饰品,这些艺术是生活的艺术,也是作者的修为,淘的眼光就是个人的品位,有时那些原创的背后藏着创作者的故事;可以泡泡吧,大白天的泡泡书吧,坐在临窗的位子上,坐累了靠一会儿,困了合眼休息会儿;可以在漫步途中拿起相机随时拍照,自恋地自拍,或是信步而至地街拍,主角可以是人、景或是街边的狗儿;可以涂雅,当然是要在书吧或咖啡吧的留言册子上,或是墙上的便笺纸上;可以骑自行车溜达,这更适合于户外运动爱好者,租一辆自行车骑到别的景点游玩,或是去泸沽湖这样需要两天才能来回的景点;可以围观,看看老字号是如何制作姜糖的,看看街边手工艺人如何打造银器,看看路边的画者如何绘制人像;可以围炉叙话,暖和的下午用不着炉火,叙话的也不一定非是客栈里的游客,的人们很热情,治安也好得不得了,认可来这儿的人们自然也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所以叙话交流可以无处不在。

总之,在这儿想做什么都行,除了在大研古镇溜达,我还跟了地团,去了茶马古道、拉市海、玉龙雪山、玉水寨、蓝月谷、镜潭湖、玉液湖和东巴古,呆的时间越久,越觉得与自然和古朴文化越亲切,以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茶马古道

云南盛产茶叶,这是众所周知的。以茶为名,以马帮为运输方式的茶马古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丽江的茶马古道又称滇藏茶马古道,云南大叶茶是这条茶马古道上最兴盛的货品。茶马古道不仅是世界最高的运输通道,也是民族迁徒及民族融合的走廊,更是佛教东传之路,融合世界的多元化文明之地。我骑着马儿,跟随带队的马夫走在这条古道上,伴着马铃儿随着蹄声有节奏的靓响,听着马夫赶马时唱起愉悦的号子,试着遥想在古老的茶马古道上,马帮走一个来回需要六七个月的时间,狭窄的栈道、陡峭的崖路、在那种文明过去若干年后的今天,马帮早已消失不在。马帮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运运输方式,从前的马帮人为了吃饱肚子才做这个行当,用现在的话讲这叫勇敢的民族精神,在行当与民族精神的演变过程中,铸就了茶马古道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骑在马背上,颠簸得腰酸背痛,不过沿途的风景自然是美不胜收。古道时而平缓,时而陡峭,时而蜿蜒,时而崎岖,沿途中的溪流清澈无比,马儿走得渴了会三两匹扎在一起喝溪流中的水来解渴。穿梭在古道的林中,有时青翠,有时墨绿,有时枯黄,有时明艳。途中走着走着,总是豁然开朗,时不时地出现一个驿站,聚集了几十匹骏马休息在此,旅者架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在拍摄途中美景。有时会在林中看到一处颜色渐变的沼泽,就此下马歇息,欣赏池景的同时不忘喂马、拍照。途中很有趣的是马夫,看上去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子,高原的烈日和干燥的气候让他比实际年龄憔悴许多,没想到的是他仍乐此不疲地为我讲述茶马古道上的故事,和他饲养的马儿的故事,比如马儿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前面就不敢前行,再比如马儿喜欢走泥泞的路而不喜欢走光滑的古板路,等等。讲到高兴之处马夫还会用方言“一二一”地喊着口号,指挥着头马带着其它马儿有序地小跑,或是自己边领着马队边尽兴地歌唱。总之,无论在马夫身上,还是马儿身上,都能看到这个地方透露出的淳朴气质,越接近自然的就越本真,越快乐。

走下茶马古道,乘船在拉市海上荡漾,在没有海的高原上,一个湖泊就可以称之为海。摇船的小伙子说拉市海最深的地方水深有八九米,尽管河水清澈如明镜,但长满了水草,看不到底,也看不到鱼儿。有幸在上岸品茶之后,走进纳西族农家院子,品尝到纳西族大娘亲手烹制的地方佳肴,有梅菜土豆片、梅菜扣肉、油炸拉市海的小鱼,还有高原上蒸不透亮的米饭。拉市海的苹果倒是好吃得很,因为种植地和浇灌的水质不同,其貌不扬的绿苹果味道最香甜,只可惜在离开丽江的时候没有找以水果摊子,不能空运带给家人品尝,很是遗憾。

泡吧的艺术

大研古镇里的吧最多,有酒吧、咖啡吧还有书吧,这里吧多,泡吧的人也多。泡吧在丽江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我是一个不太喜欢酒吧这种嘈杂环境的人,但既然来了,就要感受一下这里特有的酒吧文化。在丽江大研,红透半边天的酒吧有很多,我选择了班布,就是满大街淘碟店都放着的《一瞬间》这首歌的演唱者小倩所在的酒吧。班布酒吧不在酒吧一条街,不临河,位置隐蔽宁静,晚上九点进去要了一杯鸡尾酒坐在角落里玩着手机。歌手在唱歌,一杯酒下肚,没有看到小倩登台,我想压轴的都要等到夜场火爆的时间吧。想离开的时候抬起头,发现来的时候空空的场里坐满了酒客,七零后、八零后还有九零后,音乐声似乎太大了,人声也鼎沸了,我准备离开了。

真的适应不了酒吧的环境,不过我还是体会了,这种体会不是在班布酒吧的晚上,而是在之后的白天或夜晚走在酒吧一条街上感受到的。酒吧一条街上,所有的酒吧都有各自的看点,因为古镇里的建筑没有窗户,透过窗棱就能感受到里面的气氛,听到歌手的歌声,灯红酒绿镜像在河水中,衬托丽江酒吧特有的气质。在这里有一家名叫樱花屋的酒吧,中国男人老牟和韩国女人金在丽江相遇相爱,老牟从大理追到丽江,成功。樱花屋的一楼是酒吧,二楼是老牟和金的家,一中一韩的组合很国际化,但生存艰难,两人既当老板又当厨师,路人甲游客乙背包丙也会帮点忙,才有了今天的樱花屋,才有了丽江爱情故事进入创业篇的展开。所以,在樱花屋的外面就能感受到老牟和金为来泡吧的人营造出的与众不同的氛围,例如他们打出的白旗上分别写着:艳遇的权利属于想要艳遇的人,艳遇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是溪流中的小拐弯、它是动物园偶尔奔跑的小麋鹿,(什么叫回归自然)人性多了兽性就少了、兽性多了人性就少了,人不泡我我不泡人、人若泡我我必泡人,对于某些女性我们要保持警惕、要分清香花毒草、避免中毒,和别人泡妞其乐无穷、泡别人的妞其乐无穷、被别人的妞泡其乐无穷……

走过酒吧,还有咖啡吧和书吧,一动一静的差异,我更喜欢咖啡吧的氛围。仍然是班布咖啡吧,香浓、安静、怡淡、淘醉,一杯咖啡一本书,能让我在这里窝上三个小时不动坑,一个人,也真是舒服。在班布咖啡的书架上顺手拿来翻看的《丽江的柔软时光》让我着了迷,开篇没几页有则名为《干杯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小故事我很喜欢,结尾有段话讲得漂亮: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或许是我过于密集地经历了一些不愿面对的痛苦和挫折,看到这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突然感到战胜自己的内心也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于是,买下这本书,一路随我同行。

艳遇文化

丽江,号称“艳遇之都”,然而这个词汇似乎被现代人扭曲了含义。最初的“艳遇”,指的是异乡客在丽江相识相知相爱,像樱花屋的老牟和金那种,喜结连理的才称之为艳遇。来丽江之前,好多朋友打趣地问我不会是去找艳遇的吧,来了之后才知道这里真的叫“艳遇之都”。同住一家客栈的驴友们一起聊天,说起这里的艳遇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在网络上搜索周边的人,加之,礼貌问之,如拒之,则礼貌退之,如受之,则礼貌见之,顺其自然之;第二种是在巧合的情况下偶遇的那种,比较投缘,顺其自然之;第三种是被以艳遇为名的酒托托之。

客栈里偶尔会听说某某人带着艳遇泡吧后归来,但在丽江,艳遇给人的感觉并不奢靡。真的很开眼界,艳遇现如今已经是丽江的一种文化,每个人对艳遇的理解和态度也不同,难怪《丽江的柔软时光》一书中写道这样的一些话:

“这是一个猜单双的地方,单的会变双,双的会变单。

我不是随便的花朵。

我不知道对方身份下发生的爱情至少比现实社会准则下的爱情更纯粹、更可爱一些。

不可以一朝风月,而味却万古常空。不可以万古常空,而不明一朝风月。

艳遇是活在当下,没有以前也没有将来。

艳遇的至高境界是不怀艳遇。没有善恶、得失,随缘即是福,不可持一物。

当心通明透亮,那可遇的艳,又怎会错失?那不可遇的艳,又怎会强求?

哎,不就是个艳遇吗,神神叨叨的。”

发呆的错觉

一个玩户外的驴友对我们说:凡是孤身一个来到丽江散心的人,一定是心里装着些事情或是有一些纠结。他说的是对的,前台聊着天喝着热水的那个男孩是和妈妈闹别扭出来的,拼团里的那位显然是工作忙碌休了假出来找艳遇的。我也一个人,我想沉淀,想到一个偏远的小镇,看看我自己,在空旷的时光里。不知还有多少人来到丽江,是一个人,是带着心事而来的。然而只要是一个能够与自己独处的人,就能够享受孤独,就会发呆,就会产生错觉。特别是在丽江这个气场中,发呆是一种街景,也是一种习惯。有的人会被风景迷住发一会儿呆,有的人会被店铺中的货品迷住发一会儿呆,有的人会被发呆的人迷住发一会儿呆,而多数人会在晒着太阳的石桥上坐着发呆、在巷子口的木椅上发呆、在静吧的窗口发呆,其中以坐在所住客栈院子里的藤椅上发呆的人最多。

我最喜欢坐在客栈的藤椅上,晒太阳,读书,喝点饮料,听听音乐,说不定看到书中的哪句话就联想到过去的哪些回忆,或是欢快的或是忧伤的,或是想到旅途中的某段见闻和叙话,升发出一些什么想法,静静地提炼或思考,眼睛盯着蓝得要命的天,发一会儿呆,想明白了就停止发呆,没想明白停一会儿再接着发呆。在丽江的每个角落里,只要发呆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错觉,只要和丽江的感觉沾上一点儿边儿就容易产生错觉,就像此刻已回到家中敲打这些文字,又让我产生了错觉,以为还坐在丽江的院子里发呆进行时,口喝了,颈椎累了,一闪念才提醒我闪出丽江这个发呆的怪圈。

丽江就是一朵纯净无毒的罂粟花,无毒的那种,让很多人不自觉地望着一个地方发呆并产生错觉,有的不能自拔,有的不想自拔。

萍水相逢

丽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呆久了会知道这里藏龙卧虎,不显山不露水的人太多。这里没有城市里喧闹的噪音,即使酒吧一条街上歌舞升平,也影响不到深巷里客栈一丝一毫的宁静。这里难以看到一辆好车,贫富贵贱的人都在用脚走路,连街上的狗儿也和城市的不一样,随同主人的秉性,不怕人、不咬人、不扰人,不卑不亢地在石路上溜达着。

旅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朋友,年长的或是年轻的。来到丽江认识的第一个人就是旅行社的杜丫头,一个在校实习的大学生,超越她年龄的稳重,交流中看得出她是一个注重自己仕途的女孩子,很投缘也很细心,尽管我是个对日程安排很有谱的人,但还是在我每次即将出发的前一刻接到她的电话或短信,提醒和叮嘱我这个时间该如何如何,很感激她的温馨提示,我们分享了很多,直到我离开丽江的那天她送我去机场,合影,还真有点儿舍不得。

同住在一家客栈里有个其貌不扬的老男人带着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一起玩户外,总是坐在角落里低调地吸烟喝茶,估计很多人以为他们是客栈的锅炉工。偶然的交谈,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受益匪浅,他分享着自己在征服自然界和完成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所见所闻,包括他见闻到最原始的人类质朴的生活起居和让他感动得落泪的朝圣仪式,等等。后来旅行社的杜丫头说,这老男人开了好几间茶楼,一两个月的在外面玩户外,到了藏区给藏民们散财都是成千成千地散,前两天离开时说是回去尽快再挣一笔钱,然后再接着户外,继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评价他,是已经升华到分配自己剩余价值的阶段了。

又是同住一家客栈的两对情侣,欢快得很,新疆人,家族里种棉花的,他们四个人辗转了好几个地方游玩,恰好与我在丽江相遇。年轻人的欢乐是掩饰不了的,新疆人的热情也是无法掩盖的,他们邀我一起品茶,坐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聊,一笑就是整个下午,还教会了我新疆人卖羊肉串时嘴里发出的那一串声音。在一起共享快乐的人总是分别得太快,临别时我们愉快地摆各种POSS合影,加为QQ和微信好友,我感受着她们带给我的喜悦之情,也共享着我的沿途风景,不禁感叹,年轻真好!

我的“印象丽江”——2012年12月一个人的丽江旅行侧记 一个人去丽江怎么玩

行途中还遇到过很多人,五湖四海的,形形色色的,有做咖啡豆生意的,有街边的商贩,有同一个缆车登上玉龙雪山的队友,有相互拍照的大学生妹妹,有带团的小潘导游,有纳西族的舞者乐者,有摩梭人,还有那些擦肩而过的路人。每一个见过的,交流过的,有印象的人,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有的代表一个地域的特色,有的代表一个行业的特色,但到了丽江都融到了这独有的风景中,具备了同样的特色。

舌尖上的丽江

大研古镇里人多,吃东西的地方也多,临河的小吃一条街上林立了各种特色小吃,有鸡豆凉粉、吹猪肝、丽江粑粑、臭豆腐、秘制豆皮、酸梅汤、紫香米烤饵块、野生菌竹筒饭、天然螺旋果、纳西大刀肉。五天的时间,我真的是吃不遍这些小吃,于是选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品尝。

过桥米线,一碗热透了的汤汁,一盘米线和若干配菜,下到汤汁里,搅一搅立马就都熟了。原味的米香,汤汁的鸡骨香,肉片的薄滑和着配菜的甘脆,配着古香古色的桌椅器具,坐在河边慢慢品尝,顺着河水延伸的方向看庭台楼阁,赏百花百草,观诸人百态,闻着外面飘进来的小吃香味,这副景象哪是城市中能够见到的,不禁让这碗过桥米线增味百倍。

纳西火锅,与东北的炭火锅不同,纳西火锅指的是用纳西族的铜锅煮制食品而得名。和旅行社的杜丫头一起吃了个鲫鱼火锅,汤汁里加了很多当地的调味品,汤是黄色的,好喝极了,从雪山上下来,猫在饭馆的二楼,喝两碗火锅汤,真暖和。

水性杨花,在泸沽湖中生长的一种花,花朵漂浮在水面上,其余部分潜在水中,这种花在没有阳光的时候也会潜在水中,因此得名水性杨花。听人说,这种花只在干净的水中才会生长。素炒水性杨花,非常清香,连着吃了两天也没吃够,就着炒饭一起下肚,胃里好满足。

米灌肠,是用猪血、米饭和香料灌入肠衣制成的,是丽江最有名的小吃,过去家家户户过年的时候都会制作,过年的时候切成圆片用油炸了吃。我对盘中作为配菜的油炸绿叶很感兴趣,虽经油炸却没变一点样子,而且清脆可口,后来才知道这便是薄荷叶,难怪如此搭配,定是用来解腻的,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薄荷长什么样子。

铁板豆腐,我以为只有家乡的豆腐最好吃,丽江的豆腐切成薄片,配着辣椒味的酱料做成铁板豆腐,作为在丽江最后一次晚餐的菜肴,又一次让我找到酒足饭饱的感觉。

还有太多没有品尝过的美食,三文鱼、腊排骨等等,我想,缺撼美也是来舌尖上的丽江让我体验的一种美。

山水的报答

在这个世界上本真的东西越来越少,天地间的山与水却永远保留着它们的自然情怀。丽江的玉龙雪山永远在那儿,永远在人的视野里,无论是走在大研里,逛在黑龙潭公园中,还是在体验东巴谷这样古老民俗的圣地,一抬头总能望见玉龙雪山的身影伫立眼前,随时在心中朝拜它的神圣。是的,玉龙册对于纳西人而言永远是他们的神,难怪走到哪里都会觉得纳西人眼神中透露的那种凡事不用担心的气质那么跩,因为纳西人无论何时何地在做什么,玉龙雪山都在注视他们,为他们庇佑。有慈爱安详的玉龙母亲在,世世代代的纳西子孙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那个清晨,我们朝着玉龙雪中的怀中扑去,驻足于海拔3356的高度仰望雪山,又感受到它就像慈父般的严肃博爱,巍峨气派,让人那么想去被他抱拥。

正如我之前预想的一样,在这个海拔高度已经会有轻微的不适,但玉龙雪山的神圣和魅力是我无法拒绝的,我想去亲近它,也想给自己一个新的高度,海拔的高度,或是心灵的高度。坐着缆车欣赏沿途风景,更近距离地感受紫外线照射,感受强风中缆车的走走停停,看天上少有的几朵云在那儿变幻姿态地云卷云舒,更急切地盼望快点到达海拔4506米的高度,缆车里的队友开始兴奋起来,不停地拍摄照像,当然也忘不了吸氧,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空气中的氧气越来越稀薄。海拔4506米处,我觉得自己的步伐变得沉重起来,看上去只有20多米的室内栈道,只要走过去就可以到达4506的观景台,我却走得异常艰难,胸闷、气短、心跳、眼花、作呕,什么感觉都来了。心里的那股要强劲儿又泛滥了,我想高原反应再大,也不足以成为放弃的理由,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当脚踏上观景台的那一刻,我在想:玉龙父亲,我来了!俯看群山,不禁想起杜甫的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玉龙雪山的怀中才知道什么叫做“一览众山小”,海拔1532米的泰山此刻恐怕也在仰望玉龙雪山所在的方向吧!

我的目标只是海拔4506米,我挑战了自己想挑战的高度,海拔的或是心灵的。尽管还有很多人的目标是海拔4680米,我没有去到达,但对我而言,我遂愿了。缆车下山,海拔下降,高原反应让我疲惫得没有力气,昏睡中醒来已经回到海拔3356米处,舒服了,因身体可以适应这个高度而舒服,也因心灵的满载而舒服。对于非物质主义者而言,精神食粮多数时间会带来更大的快乐,而玉龙雪山所给予的精神愉悦是最高层次的,挑战一个自我,战胜一个自我,给自己一个新的灵魂高度。

山脚下,玉水寨、蓝月谷、镜潭湖、玉液湖,水如铜绣般的碧绿,树似古玉般的青翠,景像海一样的伟岸,这儿的景色像画一样美,但是再美的画面,在相机定格的一瞬间,也都没有离开过玉龙雪山的峰峦。一张照片中,总是有山、有水、有石、有人、有耗牛、还有远处巍峨矗立的玉龙雪山。在这儿总会发现,越接近自然的环境,人们脸上的笑容越本真。想一想,原本来到丽江就是为了沉淀,找回自己,放声笑,放声哭,追求没有杂念的安然,拥抱自然。丽江给了我这些,古镇提炼了精髓,然而玉龙雪山给予我的却是这种情感上的升华。是的,大自然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这便是山与水给予人们的报答。

时光剪影

愰如隔世,这个词汇在这儿用来形容东巴谷,合适吗?或许用来形容在丽江的只音片影更为恰当。东巴谷,这个讲述摩梭人古老文化的地方,又岂是用愰如隔世可以诠释的?应该说是时光剪影的真实投射才对。

云南的摩梭族人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实际上是元代蒙古军南征时留在这一代居住的蒙古人,他们是中国现存的唯一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走婚,是摩梭人特有的婚姻方式,男子趁着夜色摸索着从女子闺房的窗户进入,趁天亮前再偷偷缩回自己的住处,所以摩梭人也叫摸缩人。在东巴谷能看到上刀山踩烙铁的巫师,能看到诵经念佛的法师,能看到制作纳西粑粑的家婆,还有制作酒水、粮食和储存肉制品的传统工艺。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古朴,石磨、柴垛、门庭、神像,都像历经了千年的风吹日晒仍旧以砌石为神的精神信仰一般,散发着无限的神秘感,这是一种掠影,对历史和时光的鉴证。

辗转又回到驻地大研古镇里,傍晚时分这里仍然是阳光普照,石桥上、巷子口、四方街,四处都有来自各地的饮食男女身着纳西人的服饰拍着写真。听人说过,在丽江的里拍写真,拍出来会连他们自己也不敢相信,原来可以这么真。也有的避开了民族服饰,身着诸如小清新、重口味、文艺范、先锋系之类的行头,但依旧在里的角角落落里写着属于他们的真,既标榜了另类又不特立独行。对生活的感恩、对信仰的崇拜、对理想的追求,无论身心背负着怎样的负赘,只要是在丽江,定格在照片上的剪影,笑容一定真切得淳朴,眼神一定闪烁着平和,全身一定透射出无限能量。这就是一种文化留给我们的时光定格,也是一个时刻被记忆珍藏的剪影。

留在我记忆中的时光剪影,仍然还有那山、那水、那桥、那树、那阳光、那风、那花、那草、那人、那屋、那香,还有那象征吉祥如意的河灯与东巴吉祥风铃,铃声清清脆脆地响啊响!

……

在丽江五天的停留,我用了整整九天的时间,因为还有四天消耗在往返的路途中。过去我想着,要么辞职深度旅行,要么来点浓缩体验,赶巧了,放下工作后到丽江深度体验了一次浓缩旅行,就在这五天的时光里。临行前一个下午,我坐在院子里最后享受一次丽江的午后阳光,和家里的朋友网聊道:我真的很舍不得离开丽江,以前总是出差,却从没有一个地方让我这样不舍,时间这么宝贵,我不要浪费在休息中,我生怕自己一回去就淡忘了此时此刻的感觉……说这话的那一刻,我的眼里就快产生出那么一滴泪光,被美丽的阳光照到就蒸发掉了,泪光是丽江馈赠于我临行前的感动,阳光是丽江这个气场赋予我的能量。

丽江,慢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慢走、慢读、慢品,慢食、慢饮、慢奏、慢舞;

丽江,懒是一种回归,一种性格。懒散、慵惰、不紧、不急、不焦、不燥、心无杂念;

丽江,随意是一种品质,一种美德。随意写、随意画、随意拍、随意爱、随意相遇;

丽江,茶与马是一种缘,一种文明。茶之都、茶为媒、马之帮、马为介、长河、走廊、历史;

丽江,泡吧是一种艺术,一种修为。泡吧、泡你、泡我、泡他、被人泡、一起泡;

丽江,艳遇是一种文化,一种缘份。遇人、遇景、遇事、遇心、遇缘、遇债;

丽江,发呆是一种错觉,一种秀逗。呆坐、呆卧、呆看、呆说、呆听、呆想、呆子;

丽江,朋友是一种相逢,一种巧合。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男女、长幼、良朋、知己;

丽江,美食是一种奢侈,一种魔力。酸、甜、苦、辣、咸、回味、无尽、着迷、遗憾;

丽江,风景是一种信仰,一种风度。雪山、古镇、玉水、古树、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丽江,时光是一种剪影,一种回忆。人像的定格、风景的定格、人与风景的定格、时光的定格……

在丽江,随时能逮到个逃学者、逃婚者、不愿工作者、诗人、画匠、歌手、户外驴友、手工艺人、参禅修道者、失魂失意者,非正常人类。所以,丽江是避世的好地方,是逃避的好地方,是隐居的好地方。

来到丽江之前,杂乱无章的状态貌似整理得有条不紊,但内心丧失了很多活力,头脑缺少了灵感,一种固有的、常规的状态让我感觉非常不爽。一个女人,有时非逼得自己像个男人一样独立坚强,多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散心,住上几天,沉淀下自己,顺便看看真实的自己,为自己照照镜子,找回点儿本真的东西或是别的什么。丽江,我算是来对地方了,要的就是我想有的那些,所有的感觉一一对位,有些是刻意去体验的,有些是偶然的碰触。曾经反复地鼓励自己,建立强大的内心和自信,然而直到要离开丽江的时候,我才觉得这里让我的胸怀又宽广了一大片,自信又增长了一截,视野放宽了20度,是的,我的心灵已满载而归!

看别人的风景,写下自己的心,记录并未老去的年华,用丽江这段美好的记忆,承载我的梦,送给未来的自己!

我奢望,若干年后的,

有人对我说:

亲爱的,我带你去丽江!

最后,引用《丽江的柔软时光》一书中末尾的标题作为“我的‘印象丽江’”之结束语:

向雪山、古镇、风、水、人,磕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6709.html

更多阅读

《安徽工人日报》2014年12月11日发表:那个总想让你好的人

那个总想让你好的人《安徽工人日报》(2014年12月11日02版)文/刘世河11岁那年,我从村上的小学毕业后,升入离家几公里外的镇上读初中。刚开学不久,就开始上晚自习,所以放学后再步行回到家,一般都已是晚上10点多了。 从镇上到我们村,中间必须

原创:《中国电视报》2012年01月12日第2期中的错别字

原创:《中国电视报》2012年01月12日第2期中的错别字说明:1.粗体字是有差异的部分,请重点关注。2.括号里面的一般为正确和规范的读音、用字或用词。A3版(责编:徐凯旋)《龙腾盛世》一文中,“今年的戏曲春晚梨园名家汇聚(会聚)一堂”一句中,应

2012年12月云南芒市瑞丽腾冲昆明7日游记 昆明腾冲瑞丽芒市

2012年12月云南芒市瑞丽腾冲昆明7日游记 终于又等到了旅行的机会,于是找来中国地图细细研究,确定了去彩云之南——美丽的腾冲。于是,开始认真的做功课,看地图,啃游记,找信誉比较好的司机和客栈的号码。本人心特软,不好意思问旅行社太多的

2012年12月12号要爱日表白短信,双十二爱情祝福语 祝福语短信

1.要爱就得爱你,因为你是我生命的女神;要爱就得很爱你,因为你是我快乐的源泉;要爱就得更爱你,因为你是我幸福的所在。2012.12.12,让我的爱大声说出来:要爱你此生不渝!要爱你一生一世!要爱你地老天荒!2.爱花爱草爱自然的味道,爱说爱笑爱自由的奔

2012年12月日历 星座

桌面壁纸 > 电脑壁纸 > 节日壁纸 > 月历壁纸 > 2012年12月日历 数字每一个创意的作品总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给了我们创意的灵感,让我们去成就创意的日历壁纸,给大家带来全新的12月日历!再这个2012年的最后这个月,朋友们加油

声明:《我的“印象丽江”——2012年12月一个人的丽江旅行侧记 一个人去丽江怎么玩》为网友落墨青丝如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