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慎独”二字的出处
过去的读书人或修行人经常将“慎独”两个字贴在墙壁上,或放在床头案边,以警示自己。
“慎独”这两个字出自何处呢?出自儒家的《大学》与《中庸》。《大学》中在讲到“意诚”时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在同一段文字中又说:“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二、什么是“慎独”呢?
“慎”就是谨慎、小心翼翼的意思;这里,“独”是指我们内心生起的种种“思想、念头”。“慎独”就是对自己心中生起的思想要小心谨慎,唯恐其出错;对的才允许生起,错的就要坚决去除。此外,生起之前,要仔细观察其后果,不能马虎了事。
三、为什么将心中的思想称为“独”呢?
第一个原因:因为思想独立于外境之故,所以将思想称为“独”。思想独立于外境,可以在两个层次上来理解:
1)思想是可以独立于外境的。对于什么样的外境,用什么样的思想对待,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习惯。例如,面对吃亏的事情,有人很欢喜,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吃亏积累福报;而有些人,则会很恼火,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吃亏了。对于别人的批评,有人很高兴,认为别人是帮助自己改正错误;而有些人则会反唇相讥,与批评自己的人斗争,因为他觉得别人是在损害自己。总之,人的思想与外境是可以独立的。
2)思想在本质上就是独立于外境的。当我们面对外境生起思想时,外境不会因为我们的思想而有半点动摇。例如,我们喜欢一朵鲜花,鲜花不会因为我们的喜欢而高兴;也不会因为我们的不喜欢而不高兴。外境就是外境,其实永远独立于当下的思想而存在。古人说:“万境自闲,心自闹之。”思想在心中生起时,就会形成一种心理感受,我们常常自作多情地将这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强加给外境,认为外境也具有这种属性。其实,思想与外境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永远没有交汇点——思想就是思想,外境就是外境,面对外境所起的思想,永远不会成为外境;外境也永远不会成为对它所起的思想。
将思想称为“独”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思想在一个人心中生起之后,就唯一定义了这个人当下的生命体验,这种定义是“独一无二的,只有这个人自己才能体验这种定义,其他任何人无法与此人分享这个思想所定义的这种生命体验。”例如,仇恨的思想在一个人心中生起,就会让此人体验仇恨的滋味,这种滋味也只有生起仇恨者才能体验,其他人无法同时分享。慈爱的思想在心中生起,就会让此人体验慈爱的滋味,这种滋味也只有当事人能体验,其他人无法同时分享。总之,心中的任何一个念头生起时,所制造的生命体验,只有生起者能体验,其他人无法体验。
总之,因为我们心中生起的思想,“独立于外境之故,独自体验之故”,将其称为“独”。
四、为什么要“慎独”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思想或念头生起之后,唯一定义了你自己的生命体验,这种体验完全是个体的,他人是不能分享的。
所以,每一个真正爱惜自己生命的人,应当尽量让美好的思想在自己的心中生起,不要让糟糕的思想在心中生起。
生命的成功与失败,不取决于外境的优劣,而唯一决定于自心的体验。为了让生命的体验更加美好与精彩,所以要“慎独”。
五、思想可以选择吗?
可以的,因为思想独立于外境之故。思想生起的时候,外境不会有任何“感受”的。境就是境,境本自闲,人“自作多情”而已。你恨外境的石头,外境的石头不会有任何感受;你爱外境的石头,外境的石头也不会体验你的爱。外境的石头在那里不会有任何爱与恨,只是你自己的心在爱、在恨而已。
人们常常用同一种念头对待同一种外境,这样长期串习之后,就形成了习惯。习惯巩固之后,人们就将思想与外境进行了必然性的关联,并认为有这种外境必定会有某种思想,而忘了最初人们根本没有这样的习惯。
习惯可以一点一点地培养起来,也可以一点一点地瓦解掉。培养有利的思想习惯,瓦解错误的思想习惯,这就是修心的全部内涵。
六、将“慎独”贯彻到底
对圣人的教言哪怕就是理解一个字也有无量的功德。“慎独”就只有两个字,但这两个字是无价的,因为这两个字已经将古今一切圣贤修心的奥秘和盘托出。贯彻这两个字,我们的生命就会熠熠生辉,很多痛苦与灾难不用花费任何代价就会自动消失与远离。古代医书中说:下等人等生了病,才去医治;上等人平时就消除病因,根本不让病有产生的机会。同样,愚者等自己遭受灾难与痛苦的时候,才想到要去消除与防范痛苦与灾难;而智者呢,平时就通过“慎独”,去除了一切痛苦因,累积了一切安乐因。
对“慎独”这两个字的奥义听闻与思维之后,我们应当用无限的恭敬心、虔诚心,并筹备无量的鲜花作上妙供养;然后,再用“依教奉行”作最无上的法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