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杨德昌:《一一》

纪念杨德昌:《一一》
2007-07-1623:32:15

回家以后看报,才知道杨德昌已经过世了。

杨德昌是台湾的导演,他同时有着另外一个身份:蔡琴的前夫,媒体曾翻出他与蔡琴的“十年无性婚姻”来作为话题,后来又更正说,事实上应该是八年,在婚后的前两年,两人还很恩爱。

杨德昌说:“柠檬和牛奶,都是很好的东西,但放在一起就会结块。”

杨德昌一生拍过八部电影,我只看过其中一部:《一一》。

写《一一》的剧本杨德昌只用了两个星期,但却用了两年的时间来拍,这部片子于2000年公映。那一年,《花样年华》参加了第56届戛纳电影节,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可是当时杨德昌比王家卫更加引人注目,因为他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后来这部影片又获得了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电影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等奖项,法国《电影手册》更将其评选为当年十佳影片。

不好意思地说,我觉得《一一》是一部比较沉闷的影片。这部片子很长,接近三个小时,讲的都是生活琐事,故事性不是很强,进展也比较缓慢,好些事情同时铺开来讲。但是这部片子还是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开头一打字幕,我赫然发现主演的人竟然是吴念真。

你听过吴念真这个名字吗?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就在于这位男主角吴念真根本就不是演员,他的名字经常和王祯和等人放在一起出现,他是台湾本土出名的乡土作家,吴念真五十上下,其貌不扬,而杨德昌竟然会找他作主角,那我当然是非看完不可了。

我不仅看完了,而且看了两遍,这是因为第一次看时没有字幕,片中大量的台语都未能听懂,我看完后才发现其实是有字幕文件的,于是把字幕装上,又从头再看了一遍。

应该说,吴念真演得很好。片子始于婚礼,终于葬礼,之间平行展开了好些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片中不同年纪不同人物的身上。我只能讲其中的一小部分。

吴念真演的简南俊在参加小舅子的婚礼时意外与二十多年前的女友阿瑞重逢在电梯门口,她参加的是同一个酒店中的另一个商务聚会。女子依旧优雅,电梯前淡淡寒暄了几句后就分开,没过两分钟,阿瑞又急急折身回来问,当年那日明明已经约好了,你为什么不来?我一直等一直等……这时,另一个他们的老同学,同时也是简南俊现在的生意合伙人也过来了?两人只好转换话题,大家交换名片。

一直到后来,简南俊因为公司生意合并的事到了日本,阿瑞也从美国赶了过来。在逼问下他终于说出了当年离开的理由,却原来是认为她和他父母都希望他读台大电机系,认为念这个有前途,他上了,可是又不情愿,认为受了强迫,被别人安排了他的人生,所以他愤而和女友分手。可是,多年以后,他走的路完全与当年女友和父母期望他走的路完全一样。

片中简南俊曾对同事说,自己上班多年拼命工作从来没有开心过,因为做的都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世间有多少人能够有这个幸运,能够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更多的时候,工作不过是为了生存而已。

放弃这份感情,是一种赌气。在日本,简南俊对当年女友说,我此后再没有爱上过第二个人。

后来简南俊对妻子说:你不在的那段时间(他的妻子因为老母亲中风,如植物人般卧病在床,所以上山中寺庙去为老人祈福去了。),我有机会重新过一遍以前的青春。

如果青春再来一遍,会有什么不同么?此片的答案是:没有任何不同。在日本,美丽优雅的阿瑞黯然离去,没有一句留言。过去的便是过去了,难以回头。原来即使再有机会重回当初,我们的选择很可能还是会完全相同。

我前日在家中看报纸,才惊异地发现这故事中有着杨德昌自己的影子。他年轻时,父母也是想让他念电子,那时电子专业在台湾很热门。他不喜欢,可是为了尊重父母,还是念了。和片中简南俊不同的是,杨德昌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念完了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系硕士以后,他去了南加州大学学习他所喜欢的电影。这之后,他在美国做了七年电脑工程师,然后于1981年回台湾拍摄电影。

片中,简南俊的妻子对着丈夫痛哭,她每晚去和中风在床不能言语的母亲说话,可是却发现自己每天的生活原来几句话就可以说完,而且明天也不过就是今天的延续,相去无多。这种悲哀,应该是每个人常常都会遇到的。试想一下,你今日的生活,讲出来又能有多长?明日难道就不是重复?

简南俊有一个七八岁大的儿子,名叫洋洋,洋洋是一个有趣的孩子,邻居看见他在走廊里拿着相机拍照,问他照什么?他说照蚊子,拿给大人看看,好证明确实有蚊子。

洋洋问:“我们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呢?”他拍了很多照片,全部是不同人的后脑勺,他说要让人们看到自己看不到的东西。

片末,婆婆(就是吴念真演的简南俊卧病在床的岳母)去世了,葬礼上,洋洋问父母,他可不可以和婆婆说几句话,大人说可以。孩子出人意料地拿出了一张写好的讲稿,开始把写在纸上的信一句一句念给婆婆听,言辞单纯感人,这真是很好的收笔。

洋洋说,他不知道婆婆去了哪里,他到处都找不到婆婆,他猜婆婆是去了一个大家都找不到的地方;他很想婆婆;看到出生不久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他突然明白了婆婆为什么总说自己老了,他觉得他也老了。

为什么会起《一一》这样一个名字?有人说,这来自老子所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有人说,这指的是把事情一一道来,这正是此片的叙事风格。还有人说,此片英文名称是:aone and a two,这是爵士乐手在唱歌前所念的节拍,这预示着整部影片将像爵士乐一样,冗长而丰富。

《一一》是我看过的杨德昌导演的唯一作品,我不能说自己很喜欢这部作品,但是这部影片确实拍得不错。

谨以此文纪念已过世的杨德昌先生。

雅虎评论:

Benking:

好巧,同时看到一个朋友的博客里写《一一》影评,另一个朋友博客里写《一一》观后感。有机会一定好好欣赏下这片儿。

2007-07-18 21:48:27

薇薇:

看了你的评论还真想看看《一一》,可惜现在没有人传了,最近也很少电影的。不过看了你的评论还是蛮有收获的!

2007-07-19 19:14:58

比糖果还甜蜜:

“如果青春再来一遍,会有什么不同么?此片的答案是:没有任何不同。”人生的答案也应该是:没有任何不同。
纪念杨德昌:《一一》
最近突然发现周围人都爱讲“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错的时间遇到的人……如何如何怎样怎样”,我觉得这都是人给自己找的出口,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遇到的人那就是你应该在那个时候遇到的,多一分少一分都会是擦肩而过……

2009-08-05 14:00:59

“发现自己每天的生活原来几句话就可以说完,而且明天也不过就是今天的延续,相去无多。这种悲哀,应该是每个人常常都会遇到的。试想一下,你今日的生活,讲出来又能有多长?明日难道就不是重复?”………………这个,又要让我迷茫下了,呔~!人为什么活着?总是为了这个问题纠结。我很弱……

2009-08-05 14:07:37

乡愁:

糖糖妈,我也是觉得,哪有什么对的时间错的时间,哪有什么对的人错的人,我们有的,只不过是眼前,只不过是手中或短或长的缘分而已。
性格就是命运,其实很对。我们的性格,决定了我们面对抉择时的走向。
“为什么活着?”这样的问题,可能是没法深想的。
这两日在看特蕾莎修女的传记,深受感动。如果问特蕾莎修女我们个人生存于世的意义,我想她一定会说,那是为了替耶稣传达对人类的爱,我们,只是耶稣小小的工具而已。
毕竟,有信仰是有好处的。至少,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答案。

2009-08-05 16:34:4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6922.html

更多阅读

松下幸之助:《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

松下幸之助:《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70多年前写的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首次在美国发表的时候,引起全美国轰动效应,成千上万的读者把它抄下来当作座右铭收藏,许多中老年人把它作为安排后半生的精神支柱。美

转载 高一学年期末议论文阅读与写作训练:《拿来主义》等

原文地址:高一学年期末议论文阅读与写作训练:《拿来主义》等作者:吴泓工作室《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解与训练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作者精辟阐述了马克思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领导共产主义运动方面的巨大贡献,热情地

佳片U约 电影:《英雄》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电影:《英雄》[影片海报][热诚推荐]不知道<英雄>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骂.

郑愁予:《错误》

中国大学生在线 ->>化成天下 ->>采桑诗苑 ->>赏析郑愁予:《错误》来源:水清浅的博客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4-16 08:36:13 编辑:陈绪元 点击次数:12846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声明:《纪念杨德昌:《一一》》为网友胡子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