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熹平石经》。
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蔡邕哭董卓,并非是书呆子气发作。那么他为什么要哭呢?他其实是在赌博。蔡邕的官儿是董卓给他的,董卓倒台,他的官位可就有那么点儿危险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必须去跟王允套近乎。可是他又不能直接去拍人家马屁,谁都知道他是董卓提拔的,这会儿董卓倒台了,他若是当墙头草,大臣们肯定都会瞧他不起。怎么办呢,蔡邕艺高人胆大,决定作一场秀,冒个险。大家都对董卓恨的是咬牙切齿,偏偏蔡大人却跑去哭,这肯定会引起所有人的好奇心,也肯定会引起新贵王允的注意。面对王允的怒斥,蔡邕的理由是:我知道董卓是王八蛋,可是他对我有恩,我不能没良心。这意思就是说,他蔡邕看董卓,是一分为二的,罪过是罪过,恩情是恩情,他不会因为董卓倒台了就当墙头草,他是个讲良心的人。蔡邕话里有话,他这是在告诉王允,他这么做不仅不能说明他行为不端,反而说明他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道德高尚的君子。
蔡邕还提到自己自己正在修汉史,恳求王允毁他容也好,砍他脚也好,千万要留下他一条命,让他去把书写完。看起来蔡邕的这个理由相当有力量,实际上,他这是在要挟王允。蔡邕知道,王允也是个读书人,他拿出这么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后,如果王允还想杀他,肯定会害怕背上诛贤的罪名。而且,他自己先把“黥首刖足”四个字说出来,王允如果再毁他容砍他脚,便显得太没有气度了。所以,蔡邕的全部潜台词就是:“我知道董卓是反贼,我哭董卓不是因为我跟他是同党,而是因为我的道德水平比你们高了一个层次。而且我正在修史书呢,你们不能杀我,也不能对我用刑,否则舆论是不会放过你们的!”
要是换个人,可能蔡邕也就蒙混过关了,可是这回他失了策。王允连连环计都想得出来,蔡邕这点小伎俩他能看不破?于是王允大手一挥,就把蔡邕给杀了。
博主链接(一)
一声叹息,人头落地
《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段情节:王允、吕布、貂蝉合谋杀死董卓,正饮宴庆祝的时候,来人报告说,有人伏在董卓的尸体上大哭。王允命令将此人抓来,结果大家大吃一惊,原来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德高望重的侍中蔡邕。王允厉声叱问,而蔡邕请罪说,我虽然不才,但不会跟董卓同流合污。只是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希望您原谅我的罪过,哪怕黥首刖足,只要续成汉史,将功赎罪。大家惋惜蔡邕的才能,都为他说好话希图挽救他。但王允说,汉武帝没有杀死司马迁,让他修史,致使谤书流于后世。现在不能让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我等遭受他的诽谤议论。于是命将蔡邕下狱中缢死。
其实,这是演义故事。真实的历史,蔡邕比这还无辜。《后汉书》的记载是:董卓被杀后,蔡邕正好在司徒王允的座上,听到董卓死讯,他也不过叹息一声,流露出不快的神情。王允立即勃然作色,严厉斥责。后面的就与《三国演义》一样了。
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写法,蔡邕当然有些头脑发昏,在那兵荒马乱、军阀厮杀的岁月不知自保不知轻重;但事实上他不过轻轻叹息一声。谁知叹息也是死罪啊。
论理来说,蔡邕哪怕真的伏尸而哭,也说不到死罪。而蔡邕的叹息,也没有包藏什么祸心。蔡邕是东汉末年最有名的学问家、文艺家,名望极高。董卓掌控东汉政权后,对蔡邕非常器重,三天之间,三次加官。蔡邕先是用逃避不就的办法对付,但后来还是接受了任命。董卓为什么这么器重蔡邕,或许是为了给自己操纵的政权贴金,但也不排除这个军阀确实敬重文豪这种可能。即使蔡邕感动于董卓的知遇之恩,在他死后掉几滴眼泪以示哀悼,也算不上附逆;而事实上王允本人同样给董卓当差卖力,不止半斤八两呢,为什么不治他的罪呢﹖
王允杀蔡邕的理由是如果让他活着,一定会像司马迁那样写一部史书,让王允他们的丑行传留后世。这显然是王允十分恐惧的地方。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了算了。看来,王允比起董卓,实在没有好到哪里去。不过他有一块匡扶汉室的旗子做遮羞布,在《三国演义》上是一个忠臣的形象,没有被涂上白鼻子而已。
不管他是什么形象,他怕历史留下他真实的形象,于是,他要掌控历史。掌控历史的办法就是掌控甚至杀掉不服从的史官。可见,在专横的权力面前,修史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文天祥在其著名的《正气歌》中说:“在晋董狐笔,在齐太史简。”对于春秋时期两位史官给予崇高的评价,而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不怕死而秉笔直书的好史官,数来也就这么几位。春秋时期,晋国灵公昏庸无道,几次要杀死赵盾,赵盾和他的儿子赵朔被迫逃往国外。赵穿杀死了晋灵公后赵盾才返回赵国。晋国的太史董狐就记录说,“赵盾弑其君”,并在朝廷宣示。赵盾虽然不高兴,也无可奈何。至于齐国的太史,其命运就没有董狐那么好。齐臣崔杼杀了庄公后,秉笔直书记录历史的史官被杀了,他的两个弟弟继续如实记录,也被杀死了。接手的一个弟弟仍然如实记录,而且后面还有更多冒死前来准备接手被杀史官未竟事业,秉笔直书的史官,崔杼只好放下了屠刀。
当然,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自由岁月,那时统治者还不够独裁,而且还有尊重史官如实记录历史的风尚,一度还有国君不得查看史官的历史记录这样的规矩。所以,即使是残酷的崔杼,并没有将屠杀进行到底。
写过《1984》的伟大作家奥维尔说过,“掌握现在就掌握了过去,而掌握了过去就掌握了未来”。这实在是处于权力之巅的统治者对待历史的最言简意赅的总结。权力在手的人一定要争夺对历史的话语权、叙述权和解释权,甚至一定要不惜代价,用政治用强力去争夺这种权力;而一旦掌握了这种权力,也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叙述和解释历史,也就为将来绘就了合法性的蓝图。春秋战国以降,历史越是向前,权力拥有者对于这一心法的掌握就越是纯熟自如。秦始皇统一中国,焚烧历史资料,为的是不让人知道真实的历史。此后的统治者,对于历史著述的控制不断加强,唐宋以后的历史都是官修的历史,到了清朝,围绕着民间人士著述明史而掀起过数次株连广大、杀人众多的文字狱。像王允一样,掌控权力的人因而掌握历史话语权的人,对于历史真相的可能被揭露,都怀有深刻的恐惧乃至神经过敏。(梁发芾)
博主链接(二)
蔡邕《九势》
蔡邕书法“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古今”(唐·张怀瓘)。南朝梁武帝亦称其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其书论特别是传世之《笔论》,着重阐述了为书者应有的精神状态。《九势》或作《九势八字诀》则首先提出了“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的重要思想,揭示了书法美的哲学根据,并继而阐述了八种用笔规则,在中国书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此文中,对“自然”、“阴阳”的理解学术界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种认为“自然”是指自然界,自然事物,是一种物象。认为书法的初始是模拟自然界的象形而来,如“日”“月”等;另一种观点认为,蔡邕此处之“自然”实是“一”(“道生一”之“一”)的另一种表述方式。那么,欲明“一”必须先来了解什么是“道”?一般来讲,有三种含义:一是指客观的不生不灭的物质。又称“无极”、“混极”、“易”等。它是宇宙的本根,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涯无际,遍布整个宇宙,可以衍化出“一”这个物质层次,进而化生宇宙万物。如《道德经》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是泛指宇宙间无形的物质层次。如《易·系辞》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三是与“术”相对,也称“大道”。古人指高层次、高目标的修炼方法。一般有较系统的理论。主张修心养性,涵养道德,身心相合或练虚空之气等,以认识、掌握与运用自然规律,了脱生死,天人合一为终极目的。
我们再来解释“道生一”的“一”,在先秦,它的主要内涵亦有三: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概念。指宇宙中的一个物质层次,为“道”所化生,又称作“太极”、“太一”、“元气”等;二是指宇宙中不同层次的物质混化形成的整体状态;三是指内在的精神活动,即“自我”,如:“不拔一于情”。
由以上分析可知,如果将蔡邕这段话放在东汉盛行用阴阳来解释天地事物之变的大背景下来考虑的话,我们认为蔡邕所说之“自然”应该是指“宇宙中的一个物质层次”,为道所化生,由一而生二,即阴阳的出现。
对于“阴阳”的理解,理论界无太大分歧,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阴阳二气。古人称之为“二”、“两仪”。是一种无形之气的特殊物态。属阳的气,其性动而流行;属阴的气,其性静而凝聚。两者不仅互为依附,而且相互转化;二是指有形之物的两种相对属性。阴泛指事物的阴暗、寒冷、静止、下降、偶数等;阳泛指事物的光明、运动、上升、刚强等。如天地、昼夜、寒暑等皆体现了阴和阳的属性。
因此,蔡邕所说之阴阳,应指阴阳二气。王充在《论衡》中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所以,书法之阴阳进一步体现在“开合”、“刚柔”、“动静”之中,书法之“形势”亦展现其间。当然,对诸如“自然”、“道”等问题的理解必须建立在“体”察而非一般的思辨之上,才有可能真正领会“道”、“阴阳”的实在性。
原文: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涩势,在于紧驮战行之法。
横鳞,竖勒之规。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