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略考-卑姓-姓氏渊源 姓氏考略

0567 姓氏略考-卑姓-姓氏渊源

分类:第06册_0501~0600 | 标签: 姓氏略考-卑姓

2011-12-22 22:50 阅读(8)评论(0)编辑删除

0567 卑[卑、?,读音作bì(ㄅㄧˋ)]←“卑”的古体汉字“?”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方正超大汉字集库》或《扩展A、B二级汉字库》。

一.姓氏用字:



二.姓氏渊源:
姓氏略考-卑姓-姓氏渊源 姓氏考略

第一个渊源:源于任姓,出自远古黄帝轩辕氏之子禺阳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

禺阳,传说是黄帝与四妃母嫫所生的儿子,受赐任姓,封任地,建有最早的任国(今山东济宁)。

任国在古代一直是泗上十二诸侯之一,夏王朝时期是中原王朝联系东方的桥梁,“太康失国”后,少康随母亲逃到了娘家任国,长大后就以任国为根据地,借用任国的军队夺回了王位,实现了“少康中兴”。此后,任国一度强盛,直至被商汤灭国。

任禺阳的后裔子孙分封有十国,后分衍有:谢氏、章氏、舒氏、洛氏、昌氏、刻氏(亥氏、契氏)、终氏、泉氏、卑氏、禺氏,其中的卑氏是最古早的姓氏之一。

任姓卑氏族人皆尊奉任禺阳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曹姓,出自春秋时期邾国大夫卑徐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有邾、娄、驺、绎、倪、小邾、根牟等诸侯国,皆曹姓。

其中的邾国分衍有:朱氏、侏氏、邾氏、娄氏、儿氏、倪氏、郳氏、夷氏、仪氏、夏父氏、捷氏、庚氏、籧氏、绎氏、颜氏、邹氏、驺氏、藰氏(留氏)、翼氏、挟氏、邾娄氏、倪黎氏、无娄氏、庶其氏、玃且氏、鉏从氏、茅成氏、茅夷氏、卑徐氏、茅地氏等,而根牟国被鲁国吞灭之后,分衍有牟氏、侔氏、根牟氏、牟孙氏。

其中的曹卑徐的后裔子孙中,分别以先祖名字“卑、徐”为姓氏,称卑氏、徐氏,皆世代相传至今,也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

曹姓卑氏族人皆尊奉曹卑徐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卑谌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东周列传》记载,春秋时期的郑国有大夫卑谌,姬姓,公族子弟,时司仓官之职,也就是掌管国库。其后裔子孙中有人分以祖上名字“卑、谌”为姓氏,称卑氏、谌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这在史籍《风俗通》中也有记载:“卑氏,郑大夫卑谌之后,汉有卑躬,为北平郡太守。”

姬姓卑氏族人大多尊奉姬卑谌为得姓始祖。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四君子之一信陵君之后卑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的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方,封魏,后分晋为诸侯至王假,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时人号曰王家;或言魏至昭王彤,生无忌,封信陵君,信陵君生间忧,间忧生卑子。秦灭魏,卑子逃于泰山,汉高帝召为中涓,封兰陵侯,时人以王族也,号为王家。”

卑子,即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首,他的历史故事有很多。

在信陵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人以祖上为“王家”之“王”为姓氏者,称王氏;有以祖上爵位“兰陵侯”之号为姓氏者,后简称兰氏;也有以先祖名号“卑子”为姓氏者,称卑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一部份姬姓卑氏族人尊奉姬卑子为得姓始祖。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明朝时期将领鲜卑·仲吉之后,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据典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的记载:“卑氏为卑耳国之人后,或云鲜卑种族。”

按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神农氏第十七世孙姜器的后代,分衍有潞氏、路中氏、露氏、甲氏、榆氏、留吁氏等。

其潞氏一族分衍的支派有隗氏、狄氏、落氏、落皋氏、戎氏、戎子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乌护氏、纥骨氏、壹利吐氏、异其斤氏等。

而纥骨氏的支派中,分衍有回纥氏、仆固氏、浑氏、拔曳固氏、即拔野古氏、同罗氏、思结氏、栔苾氏、阿思布氏、骨仑氏等。

在戎子氏的支派中,传衍有高车十二族,分别是乞伏利氏、咤卢氏、乙旃氏、大连氏、窟贺伏氏、达卢干氏、阿仑氏、莫允氏、俟分氏、副伏罗氏、乞表氏、布收沛氏。

戎子氏族人一直遁居朔野,其后裔中有一名叫葛乌释的人,其家族世代统领鲜卑一族,其族人按族称和官职称谓,又分衍有鲜卑氏、俟斤氏、俟汾氏、沦汾氏、嗣汾氏、俟畿氏等,其中的俟汾氏一派后来又分衍有宇文氏、俟豆氏、库莫奚氏、费也头氏(费乜头氏)、阿会氏、莫贺弗氏、李氏、宇氏、普氏等。

故而,鲜卑民族之中的鲜卑氏复姓和单姓卑氏,皆为源出神农氏一族姜姓后裔。

在上古时期,在今辽东半岛、蒙古高原地区有一支过着游牧生活的少数民族,史称鲜卑族。在东汉王朝末年,鲜卑族逐渐强盛起来,至南北朝时期曾建立有北魏,北齐、北周等政权。

随着鲜卑民族的不断强大,大批鲜卑族人逐渐南迁,其中有一支族人定居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附近山区,当地居民称其为鲜卑家族,就连他们居住地的山区也被称为鲜卑山。久而久之,这支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便以自己民族的名称作为家族的姓氏,称鲜卑氏,在鲜卑山生活得很平静。

二百年后,鲜卑氏的一支北迁至中山地区(今河北定州),到了后晋时期,这个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又迁至滦州万石山下,后聚族而成村落,称卑家店,其地理位置在今河北省的唐山市古冶区。

到了元朝时期,该支鲜卑氏家族出了一位非常显赫的人物,名叫鲜卑·仲吉。

鲜卑·仲吉,公元1188~1244年,他的大半生为元帝国统一天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鲜卑·仲吉出生在滦州义丰三百户营村,还在年幼时,就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其父鲜卑·彦明“孝养,尚气节,好给施”,经常接近劳苦人民,这深刻影响到鲜卑·仲吉从小就能体恤百姓、悲悯民生。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六年(金宣宗完颜·珣贞祐元年,大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八年,公元1213年),三百户营村一带遇灾荒,而且瘟疫流行,鲜卑氏全家也靠野菜充饥,但鲜卑·仲吉虽生计艰难,但凡遇乡邻借贷,即“忍饥食,倾与之”。

鲜卑·仲吉身材魁伟,精通武艺,加上他颇孚众望,因此在州官选丁加入蒙古军队时,任命其为副统领,统领地方士卒。

南宋嘉定十年(金贞祐五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二年,公元1217年),鲜卑·仲吉率蒙古军屡败金国军队,功绩卓著,深得信任,被委任为滦州节度使,兼内观察使。这时的鲜卑·仲吉虽身为州官,仍持家勤俭,不忘劳动,公余仍勤耕于田野,妻女在家也勤于蚕桑纺织。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一州人“争务勤本”,辖境内生产发展,民风淳朴清正,社会安定,至南宋理宗赵昀宝庆三年(金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四年,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鲜卑·仲吉晋升为金吾卫上将军。

鲜卑·仲吉一生爱护兵民,从不擅杀无辜。南宋绍定三年(金正大八年,大蒙古汗国木亦坚汗孛儿只斤·窝阔台三年,公元1231年),鲜卑·仲吉因积战功屡次擢升,历任南征右副元帅、河北诸路汉军兵马都元帅、后加封金吾卫上将军、兴平路都元帅、右监军,随主将孛儿只斤·速鲁忽继续南征。其时,有金国大名府守将苏椿先降后又反叛,平定叛乱之后,主将下令要“尽杀叛兵”,鲜卑·仲吉则严正质问主将道:“苏椿叛乱,与兵丁何干?”由于他的力争,众多俘兵得以幸免于难。不久,鲜卑·仲吉随蒙古木亦坚汗南征,在一次战役中又俘获甚多,木亦坚汗命将战俘尽数诛杀,鲜卑·仲吉则冒死进谏,终使木亦坚汗收回了成命,保全了众多战俘。次年,他随军攻邳州(今江苏邳县西南),守军出隆。主将欲尽城中军民,他又极力阻止,使城中数万军民得到保全。

南宋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蒙古木亦坚汗六年,公元1234年),蒙古联合南宋灭金国,之后鲜卑·仲吉担任永安州节度使兼滦州管内观察使,提举常平仓事,治理滦、燕之地长达十年,位至开国侯。他任职期间边防安定,百姓乐业,生产发展,官民称颂。

南宋淳祐四年(蒙古乃马真皇后称制三年,公元1244年)秋季,鲜卑·仲吉病逝,葬于家乡三百户营村,终年五十六岁,墓前立神道碑,详叙其生平业绩,其事迹《滦州志》及《滦县志》均有记载。

鲜卑·仲吉一生正直,为百姓的利益敢于冒死进谏,为民请命,深受爱戴,其家乡原名三百户营,因鲜卑·仲吉出生于此并德业显著,因此改称为卑氏庄;后又因鲜卑·仲吉死于此葬于此,立碑于此,又改为碑(卑)家店。二易其名,均为称颂鲜卑仲吉。

鲜卑·仲吉的儿子叫鲜卑·准,充管军千户,曾率军跟从札台火儿赤东征高丽。南宋景定元年(大蒙古汗国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鲜卑·准得赐金符,扈驾征孛儿只斤·阿里不哥,以功受上赏。南宋景定三年(蒙古薛禅汗三年,公元1262年),鲜卑·准从征反叛蒙古的山东淮南楚州行省平章政事李璮(字松寿,公元?~1262年待考)。南宋度宗赵禥咸淳九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鲜卑·准得授侍卫亲军千户、昭武大将军、大都屯田万户,佩虎符。

鲜卑·仲吉的孙子叫鲜卑·诚,承袭父亲鲜卑·准之爵位,后授宣武将军、高邮上万户府副万户,佩虎符,不久改授怀远大将军、佥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鲜卑·诚曾领兵远征爪哇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一带),攻略八百媳妇国(今泰国清迈一带),后为广东按察使,克勤于役。

鲜卑·仲吉的重孙叫鲜卑·忽笃土,承袭其父亲鲜卑·诚之爵位。

到了二百多年后的明世宗朱厚熜执政时期(公元1522~1566年在位),有鲜卑·仲吉的一位后代被明世宗御封为将军,带兵看守皇家栗园(今河北迁安),时人称其为鲜卑将军。有一年大旱,皇家栗园周围的百姓粮食绝收,这位鲜卑将军为了帮百姓度荒,就擅自作主把皇家栗园当年收获的板栗全部分给了百姓充饥。明世宗得知此事后大怒,便下令将鲜卑将军一家满门抄斩。鲜卑将军提前得知这一消息,便化装成平民百姓,连夜用柳筐挑着两个未成年的儿子逃离了家门。

父子三人逃到今河北省唐山市的丰润县一带,鲜卑将军生了重病,又饥又渴,生命垂危。他临死前叮嘱两个儿子:“为了安全,你俩将鲜卑姓氏中的‘鲜’字去掉,今后就姓‘卑’吧,证明你们曾是鲜卑氏家族的后代!”由此,诞生一支卑氏。

鲜卑将军不久病逝,而这兄弟二人也在流亡中失散了。哥哥叫卑仲金,后来在丰润县城东部的刘庄子落户,逐渐形成了刘庄子卑氏一族。而弟弟叫卑仲银,当时年幼,吃尽了苦头,后来被丰润县西南四十里杨神坨兴云寺的僧人智慧好心收留,得以活命。

卑仲银长大后,先后在羊山坨、杨庄子生活了数十年,于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也定居在今唐山市丰润区燕子河乡东潲头村,逐渐形成了今东潲头村的卑氏一族。卑仲银后来发达了,为了报答兴云寺僧人的养育之恩,便捐资重新修缮了兴云寺。新修的兴云寺落成后,卑仲银组织了唱大戏庆贺,卑仲金、卑仲银兄弟竟然在戏台前得以重逢,此时均已是白发苍苍的花甲老人了。

今河北省的唐山市丰润县卑氏家族前七代没有正式修谱,从第八代开始修谱,到如今已经衍传了二十二代,四百余年了。

该支卑氏族人尊奉鲜卑·仲吉为得姓始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7509.html

更多阅读

北京小吃-旅游攻略 北京美食攻略小吃

你吃过北京的小吃吗?爆肚、茶汤、炒肝、豆汁、灌肠、焦圈、三鲜烧麦、馓子……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这些北京传统的名小吃已经不那么撩人胃口了,但是仍有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北京小吃-旅游攻略——◎烤鸭 全聚德烤鸭,以其皮层香

转载 0683 姓氏略考-丨姓-姓氏渊源 姓氏渊源

原文地址:0683 姓氏略考-丨姓-姓氏渊源作者:sinosurname0683 丨[丨,读音作gùn(ㄍㄨㄣˋ),亦可读作xìn(ㄒㄧㄣˋ)或guāng(ㄍㄨㄤ)]←相关的满文、蒙文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圆点满文印刷体字库》和《蒙文标准字库》。一.姓氏用字:二.

山东回族姓氏及家谱考略 中华姓氏家谱编辑软件

山东回族姓氏及家谱考略——济南及山东回族张姓家谱考张姓在我国是一大姓,张姓据说在全国姓氏中的人口约占全国第三位,(李、王、张)这主要指汉族。而回族张姓,在我国回族族群中人数却很少,但分布颇广,北自东北、河北,而河南、山东,南至江苏、

澹台姓源流 姓氏源流

来自:网文澹台姓,拼音:tán tái xìng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20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澹字,很多人读成zhan(詹),包括一些教师,甚至电视台播音员。这是错误的。澹字是一个多音字,但作为复姓澹台只能读tantai(谭台)。澹

声明:《姓氏略考-卑姓-姓氏渊源 姓氏考略》为网友风与蓝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