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黄唇鱼(金钱鳘鱼胶)收藏价值
黄唇鱼(学名:Bahaba taipingensis),又称为黄鳘鱼、大澳鱼、金钱鳘等。是极危(IUCN3.1)[1]国际二级保护物种,最长达2米,最重达100公斤左右,是世界上石首鱼科物种中体型最大的。第一次被在西方科学界描述是于1930年,它的分布狭窄,局限于中国南部沿海和美国及墨西哥东南部沿海江河出海口,且十分罕见。黄唇鱼是在世界自然基金会挑选的“海洋十宝”中其中一员,是当中最濒危,但被关注程度却最低的十宝之一。黄唇鱼的鱼鳔十分珍贵,常被富贵人家视为救命稻草的家传之宝。黄唇鱼属硬骨鱼纲鲈形同石首鱼科,体长、侧扁,尾柄细长。近海暖温性稀有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水深50~60米海区的屿石缝隙中,幼鱼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离大陆架10公里左右的半咸半淡水质。为肉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和虾、蟹等大型甲壳类为食,幼鱼则以虾类为食。黄唇鱼听觉极其敏锐,游走速度极快,故极难猎捕,通常在每年3至6月会游到海面繁殖才能捕获,通常捕获黄唇鱼是在繁殖期或病老将死才被抓到,好多渔民三代人都难以遇到或看到,故金钱鳘鱼被渔民誉为神鱼,要修来八辈子的福份才能拥有金钱鳘鱼胶,被视为上等滋补品,甚为珍贵,素有“贵过黄金”之说。2010年在收藏界一个一市斤重量每克一万元人民币争相收藏,美国故金山产的金钱鳘两条须比中国东南沿海出产的大常称为大须金钱鳘一个一市斤收藏价也达到五千元人民币,2012年在上海拍卖一个达到二百万元就是美国金钱鳘胶、国产濒临灭绝多为历史库存品,改革开放经济繁荣才从海外收藏家流入国内藏家。url美国一家媒体公布了9种全球最贵食物,其中金钱鳘鱼便位列其中,每磅鱼肉达714美元。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黄唇鱼是上等大补品,尤其是鱼鳔晒制而成的鱼肚(俗称鳘鱼胶)甚为珍贵,有“贵过黄金”之说。具有滋补身体、补血止血、抗老防衰、增加免疫功能、防癌抗癌、活血壮阳的特殊功效,是生命延长的神灵药。用于老弱病残的补品和妇女产后出血的止血脱虚别具效验。尤其是白血病、肺癌、胃癌等有神奇的功效。
地处东海、南海交汇处的汕头港,原来黄唇鱼资源较为丰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这里的近海和内湾渔民时而捕获这种鱼或发现其死鱼浮身。但由于后来幼鱼栖息的江河下游、河口和生长海域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为的过度捕捞,使黄唇鱼处于濒临灭绝的地步。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每年捕捞的黄唇鱼不但屈指可数,而且鱼体逐年细小。1984年4月9日,南澳县后宅镇山顶村渔民曾捕到长1.8米、体重达86公斤的黄唇鱼,为南海区捕捞史上所罕见。但近10余年,别说体重20公斤左右的黄唇鱼不见踪影,就是体重10公斤以下的黄唇鱼也难得一见。 近年来美国和墨西哥东南沿海捕获的金钱鳘也日渐稀少,虽然禁捕二十多年有所繁殖,但由于现代捕鱼技术先进,采用水上飞船及鱼群探测仪,黄唇鱼面临沉重的捕渔压力,由于黄唇鱼的鱼鳔价格高昂,引致过度采捕问题严重,鱼获产量不断下降,体型也不断缩小。滥捕令能生长至成熟阶段的黄唇鱼减少,捕获的黄唇鱼很多也未成年,没有商业价值。而捕鱼科技愈加先进,回声探测器和炸药捕鱼等科技,也大大加剧过度采捕问题。在极为有限的黄唇鱼生长区域轰炸式地捕获,很快就濒临灭绝。金钱鳘胶是上天赐予人类不可多得的奇珍异宝,极具收藏价值,其品质有如陈年老酒越陈功效越好,适合古董收藏。黄唇鱼亦于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
黄唇鱼至今仍未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中。在香港,只有占全港水域2%的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作禁捕区提供保护,但仍没有管制禁捕黄唇鱼,在本港水域捕杀黄唇鱼并非违法。这加速了金钱鳘鱼濒临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