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构建法则》
建构首先源自于建筑。在一座宏伟大厦的建筑的全过程中,设计阶段只是定义了功能、规模和外观,但在实际的建筑过程却可能会遭遇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会有一些关乎成败的困难。所以关键就是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资源和认知,通过不断模拟和尝试,借鉴已有的体系,最终达成目标。这和个人的终身学习过程也是一样的,我在这里要表达的就是个人终身学习的知识体系建构。
建构:大厦的每个建筑单元都是从一个脚手架开始,学习者也是一样,不断利用自身的和外界的脚手架,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建构自己的知识大厦。
学习就是建构活动
高层次的认知是一种垂直构建。现在,学习的过程不再只是认知获知积累更多的知识,而在于更高层次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当然,学习还是一个选择过程,学习者在儿童阶段就会选择是否接受新知识,也会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把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融合,每次融合都是对世界的一次重新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吸收”(Assimilation)和“采纳”(Accomodation)是两个关键的环节,正是这两个环节自始至终发挥作用,让学习者建构从简单到复杂的个人观念,这些观念构成了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模式和解释方式,更进一步形成了丰富的高级思维结构,也就是“隐性知识”。但是,这个过程是混沌的,创造可能在某个时候发生,但是关键是创造一在你大脑的元神经中存在。
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最终引发了其内部的一次建构过程,让学习者获得了更高阶的思维能力。但是正如前面所说,学习者对知识丰度的积累绝对不是学习的本质,行为主义(Behaviorism)所发现的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射很适合于布卢姆的低层次认知(例如知识、解释和应用)。但是这种水平的建构在今天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垂直建构,也就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高阶思维(分析、评价和创造)。学习应当是一个递归的分层积累。
高级思维的建构过程
学习其实就是工作记忆(容量很小、保存时间也很短)不断发生的重演过程,新的信息在工作记忆中被处理后,会通过编码与长期记忆中的已有信息进行整合并存储下来(长期记忆的存储是海量的)。
当人们学习到新知后,如果他/她到了真实情景中,应当具备根据条件重新检索这些知识的能力。而在所有的重演、编码、检索过程中,元认知(Metacognition)都在发挥着协调和监控的作用,元认知也是管理内部学习过程的自我约束机制
学习的建构法则
今天的终身学习者需要更多的学习技能,也要充分理解学习中所包含的规律和法则,学习的建构法则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纪律”地学习。让纷纭复杂的外部信息融合到你的已有知识体系中,建立独一无二的个人知识大厦。
丰富的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可或缺,除了在“做中学”,还要在“体验中学”(Learning ByExperience)、“创造中学”(Learning By Inventing)、“教中学”(Learning ByTeaching),去获得不同方式的学习体验,让你的头脑中建立更加丰富的知识结构。
关注新技术:不要忽视了外部工具对建构过程的加速作用,无论对改进已有知识的组成,还是对大脑的外延都有实际意义。Blog/Wiki等新型建构学习工具,对个人的学习过程将产生更有价值的反思和重整,都会成为未来几年重要的个体/协作学习工具。
尊重多样性:
总结:体验 选择 生理和情感需求 吸收采纳外界的学习网络
“吸收”(Assimilation)和“采纳”(Accomodation)是两个关键的环节,正是这两个环节自始至终发挥作用,让学习者建构从简单到复杂的个人观念,这些观念构成了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模式和解释方式,更进一步形成了丰富的高级思维结构,也就是“隐性知识”。尽管如此,我们也许很难判断某时某刻发生并完成了这些过程,因为这些过程是在混沌的法则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甚至睡眠也是学习活动的一部分)。在自主的情况下,学习者的好奇心会驱使他按照最接近的发展区域去探索可能的新事物,这就形成了最本质的学习动机。而如果此时学习者的动机得到外界的鼓励、支持,学习的效能就会有显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