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风格城市设计 屋顶坡度

李伦亮

  [摘要]公共空间既是城市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城市各功能的重要纽带。对比欧洲城市在公共空间的历史文化氛围塑造、系统化建设、空间尺度友人性化设计等方面所进行的努力,我国城市应重点加强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公共空间历史文化氛围的传承与塑造,公共空间的合理尺度研究及人性化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公共空间;文化氛围;空间特色;系统化建设

1.引言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供公众使用,供公众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城市形体空间由建筑物、道路、树木等实体构成,而由这些实体组成的外部空间即为城市空间。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城市街道、广场、绿化带、公园、水景等城市开放空间、城市干道和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构成城市总体框架、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特色由城市的外在表现和城市的内涵两部分组成,外在表现是指城市的体型环境特征.而城市内涵则包括城市的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等。借助城市设计的手段和方法来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色已成为当今各城市塑造特色、控制城市开发和进行引导的重要内容,但就当前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实施效果看,城市空间的外在表现和内涵并没有真正地统一起来,塑造城市特色时往往将重点集中在构筑壮丽的城市轴线图和制定宏伟的经济发展目标上,典型的“巴洛克式”设计手法已从大城市渗透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而人们对于什么是“巴洛克”及“巴洛克”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却一无所知。因此,我们有必要以历史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欧洲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共空间建设,从历史城市与现代城市的公共空间建设中发现问题.寻找当今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外在表现与内涵相统一的途径。

2、欧洲传统城市公共空间的总体特征

2.1街道空间

欧洲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古罗马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开始建设城市,维罗那在公元—世纪开始建设.很多城市都是在古罗马营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城市经历了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个历史文化阶段,不同时期的城市街道空间在城市发展中均有所体现,历史建筑的延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罗马的街道空间有由古罗马时期共和广场和帝国广场围合形成的自由街道和封闭式广场的遗迹,有中世纪形成的自由式布局的街巷,也有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形成的轴线街道景观;威尼斯城市则以其中世纪形成的不规则街巷和水街一体的形象而著称于世;巴黎既有中世纪的自由式街巷,也有19世纪中叶欧斯曼城市改造后所形成的轴线街景,而真正成为巴黎城市风格的则是欧斯曼时期形成的具有典型巴洛克风格的壮观的城市轴线景观及沿街建筑整齐划一的特色。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所体现的体型环境特征与其内涵始终是统一的。即使是在不同的时期,这些城市的街道景观控制也呈现出相同的特征:

  (l)严格控制城市历史街区的建筑立面风格、高度、尺度和色彩。为确保城市沿街立面的统一,各城市均对不同历史时明形成街区的建筑风格、高度、色彩和尺度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和控制。例如,巴黎对沿街建筑的控制基本沿用了欧斯曼城市改造时期所确定的三段立面处理手法,十分注重沿街建筑物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将建筑物的建造约束在严格的框架之内;对沿街建筑物的高度、后退道路距离及建筑体量均作了十分严格的规定,并在实线中不断进行调整,尤其注重新建筑与原有建筑立面风格的协调,根据城市道路尺度及视觉要求合理确定两侧建筑的轮廓线和高度主,十分强调街景的整体效果。这与我国规划控制中对沿街建筑普遍采用“一刀切”式后退道路红线或仅凭主观判断来进行开发控制的做法显然不同。西方城市为创造良好的城市街景而制定了特别城市设计导则,并通过区划法规进行开发控制。例如,纽约区划决议用途区及其规则第6章《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是为了在街道层面强化新开发区与现状建筑物之间的关系,通过维持新开发区的视觉连续性、强化居住邻里的视觉特乏、减少行人与车辆交通之间的矛盾等手段提高街景的质量。因此,针对指定地区内的开发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包括加强街道在视觉和用途方面的水平连续性、限制路缘坡的位置和数量、限制垃圾存储区域等威尼斯的城市建设则注重维持中世纪传统的自由街巷体系和低矮的红瓦坡项建筑,以突出教堂等公共建筑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佛罗伦萨、罗马、维罗那等历史城市则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达到维持传统街区历史特征的目的,对城市街道空间建设的有效控制对形成与延续这些城市的街道空间特色具有重要作用。

(2)注重城市街道的景观效果与活力。欧洲城市十分注重沿街景观设计,受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城市街区改造总是试图创造丰富的街道景观,如教皇西克斯图五世在改造罗马大道的时候,每条道路均设有具有重要意义的起点和终点。主要的街道连接主要的标志,在标志的位置处形成节点,或在节点处设立标志,以形成对景。在巴黎的东西向主轴线改造中,则有意识地将卢浮宫、协和广场、凯旋门和德方斯新区等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组织起来,形成一系列对景,以创造丰富的街道景观。中世纪曲折的街道,则可以通过更多的建筑细部,并结合街心雕塑、喷泉等,形成连续而有意义的空间,使街道空间深远而富有趣味和层次。沿街建筑除了形成完整的界面及丰富的景观外,还布设了大量的雕塑、小品、绿化及露天咖啡座等。值得一提的是,露天餐饮设施的布置是在城市规划的统一控制之下有条理地进行的,这不仅改变了传统街道空间的单一功能及形象.还形成了有活力的、人性化的室外空间。例如,《美国纽约区划决议总则》第4章专门设有适用于全市范围的人行道咖啡馆规则,用于鼓励在适当的地方设立人行道咖啡馆.并禁止在不适当的地方设立人行道咖啡馆。该规则包含对人行道咖啡馆位置和面积的规定,以及必须满足的结构、残疾人入口。招牌、音频设备等要求。这些开发控制手段表明西方城市在城市特色塑造方面已将视野城市的宏观层面扩大到城市建设的具体细节方面,顺应市民需求层次变化而向多元人性化的空间塑造方向努力这正是我国城市在公共空间塑造方面所缺乏的。如何避免生硬的“一刀切”式控制,塑造多元化、有活力的街区是我国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我国某城市为塑造“理想”的城市街景而规定沿街建筑三长不得超过60m、高层建筑禁止“裙子”及建设“无摊城市”的做法十分令人但忧。

2.2广场空间

欧洲城市非常注重对城市广场空间的塑造,城市广场通常由教堂、博物馆、市政厅等重要的文化、办公建筑等围合而成,广场的形成往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广场的重要特征就是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以及借助雕塑、喷泉、建筑等要素而形成的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广场的空间形态几何形为主,空间尺度宜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巴黎的主要广场有协和广场、旺道姆广场、卢浮宫及德方斯门前广场等:罗马以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市政广场、威尼斯广场、波波罗广场及古罗马共和广场、帝国广场遗迹而著名;佛罗伦萨则以西格诺利亚广场群而著称;威尼斯最有名的广场有圣马可广场。可以看出这些广场的形成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1)广场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城市广场内教堂、总督府、市政厅、博物馆等重要历史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教堂本身就是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在广场二得到了统一、和谐,城市的历史及雕塑、喷泉、绘画艺术在广场建筑空间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广场历史文化内涵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挖掘与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对塑造城市广场空间的历灵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广场的建筑空间与尺度处理。

每个广场通过对空间尺度的处理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空间形态,如巴黎协和广场开敞的视觉空间,卢浮宫入口广场玻璃金字塔强烈的视觉冲击,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椭圆形与梯形空间的完美结合,市政广场梯形空间与卡比多山地形的和谐效果,佛罗伦萨西格诺利亚广场建筑和雕塑组成的丰富空间效果,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统一及3个梯形广场的有机衔接、极其完美的空间构图等,都给人留下了完美的空间印象。就广场本身而言,可以将其理解为对街道空间的放大,既具有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的作用,又是城市中最有灵魂的地方。理想的城市广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步行区域,既要有宜人的尺度,四周又要有朝向它的建筑,以提供休息、娱乐等服务。另外,体现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也是广场的功能之一。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城市广场,其建设一直是我国城市建设关注的焦点,不少城市在广场建设中片面强调所谓的“城市经营”理念,把建设广场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拉动经济的手段,却忽视了广场的基本功能、交通、社会文化内涵及人性化设计要求,这样建造出来三勺广场虽令人激动却无法使人满意。

2.3步行空间

  步行空间是为满足人们在连续的空间内步行的需求,并隔离喧嚣的汽车噪音而形成的步行街道。巴黎有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步行空间,如丢勒里花园与卢浮宫连接的步行空间、德方斯新区连续的两层步行广场及塞纳河右岸利用原有仓储区建造的步行购物街等。德方斯新区以其独特的人车分流系统及连续的两层步行街道而著称,步行街逐级上升,与街道两侧的建筑有机衔接,步行空间与雕塑、小品、喷泉、绿化有机结合,突出了步行街道的视觉空间效果,这既是一条体现法国文化和历史特征的街道,同时又是个富有节奏变化和韵味的休闲娱乐场所。法国梧桐、常青藤,以及不同造型的水体、喷泉成为激活空间的点缀和视觉焦点,较矮的植物平行排列.与两边大楼相协调,植被、地面铺装和照明设施形成统一风格。塞纳河右岸的贝尔西公园项目是巴黎城市更新的又一成功案例该地区在原有仓储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结合新建的影剧院、城市公园、商店街等形成了完整的富有人情味的步行街区。威尼斯的水城特色使其城内街道成为了天然的步行区,在传统街巷内行走,街道曲折。步移景异,步行空间与广场空间有机结合,空间变换丰富;佛罗伦萨则利用轴线空间连接安农阿齐广场、西格诺利亚广场、乌菲齐大街和金银桥等,取得了丰富的步行空间效果。

3.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色分析

3.1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轴线系统

对街道、广场、园林等运用轴线空间的处理手法,使重要的建筑与广场空间通过轴线空间的连接形成完整而富有张力的空间系统,使街道空间变得深远而富有意义,如巴黎的轴线空间系统、佛罗伦萨及罗马的轴线空间系统等。空间系统的建立可能与过去存在的纪念物或建筑有着精神上的联系,用能量的渠道或力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的理念,不仅可以创造出自然形态美学设计的统—体,而且还可以在各种独立功能分布杂乱无章的情况下形成一种结构关系完整的张力结构系统有助于人们建立有关城市的完整意象。好的城市意象的形成与城市的节点、路径、区域、边界和标志的形成及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关。巴黎轴线系统连接的卢浮宫、丢勒里花园、协和广场、凯旋门、德方斯和埃菲尔铁塔等,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城市意象空间;佛罗伦萨轴线系统连接的安农阿齐广场、西格诺利亚广场、乌菲齐大街、金银桥、皮蒂宫、圣马利亚教堂等也产生了同样的效果;而威尼斯的不规则轴线系统则连接了许多富有趣味和层次的街道空间,形成了连续的、可感受的空间系统。

3.2公共空间的历史文化氛围及合理尺度

  西方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共空间是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的重要场所。城市广场通常由教堂、宫殿、府邸、博物馆、市政厅等重要的文化建筑组成,建筑之间的围合与广场上精致的雕塑、喷泉相结合,使得空间层次感极强,艺术氛围极其浓厚。广场上的建筑本身就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城市历史文化及艺术魅力不仅通过广场本身来体现,而且还通过重要建筑内丰富的展品来体现,这是现代广场很难做到的。城市公共空间应有合理的尺度,而不是越大越好,应根据建筑高度及空间围合程度来决定其合理的尺度,尤其应注意街道和广场的尺度。

3.3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既是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集中展示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尽可能地考虑人的多种需求,如巴黎丢勒里花园尽管空间尺度巨大,但每一个细部空间仍充分考虑了旅游者及市民休息停留的需求。体现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方面是旅游标识系统,在国际旅游环境中,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关于旅游地图、旅游信息中心、公共厕所、地铁站、公交车站、旅游服务设施等都应该有十分明确的提示,使人们的各种出行需求在城市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得到满足,欧洲城市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另外,公共空间设计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设置残疾人专用通道、残疾人升降梯、道路无障碍通道等,以充分体现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的人性化特征。

3.4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城市功能极其复杂且用地十分有限.完全依靠地上空间来满足人们对各种公共空间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因此应十分重视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如巴黎、罗马地铁站的地下换乘系统,对卢浮宫金字塔地下空间及对德方斯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等。巴黎德方斯新区中心换乘系统有意识地将交通换乘、购物、休闲和娱乐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体,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价值,同时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也释放了更多的地上空间,为塑造城市环境创造了条件。

4.城市公共空间塑造的规划途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特色的塑造不仅关注大尺度的城市空间及日常生活的街道空间的体型环境特征,而且还关注不同尺度公共空间的历史文化内涵、社会需求及人性化内涵。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方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4.1城市多层次公共空间的规划控制与引导

 与西方城市相比,我国城市对公共空间的规划控制往往只重视重要的街道和广场,而忽视对日常生活的街道及社区中心的控制在规划管理手段上重控制轻引导。街道空间的立面效果、尺度及风格往往缺乏统一的控制。对公共空间的总体轮廓线缺乏相应的考虑沿街建筑与道路宽度的比例失调、新旧建筑立面风格缺少统一性与连续性、广场失去尺度感、城市轮廓线混乱等问题普遍存在。对历史上形成的街道空间尺度、风格的改造过分强调现代化的要求,新拓宽的道路与传统街道的建筑风格及尺度不相协调,街道、广场空间的宽度和面积并没有考虑与周边建筑的统一、协调。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控制手段,城市高层建筑的建设对原有城市公共空间轮廓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如合肥市近年来因对环城公园缺乏有效的控制而导致大量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严重破坏了环城公园原有的景观效果,影响了城市的整体设计效果。因此,我国城市规划控制应充分借鉴西方“区划法规”中有关城市公共空间开发控制的手段和方法,如沿街建筑尺度(包括建筑的高度及曝光面)、轮廓线、沿街建筑小品及人行道咖啡馆设置等一系列的控制和引导手段,应改革我国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生硬的控制指标,制定与城市公共空间多样化发展相适应的城市设计导则,控制和引导城市公共空间健康有序发展。

4.2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内涵的塑造

 在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不够,对原有历史建筑及历史街道缺乏应有的保护,盲目地照搬西方建筑及广场空间形式,不顾使用功能要求盲目建设大草坪等问题普遍存在,其结果是很难在城市中形成有自身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内涵的体现不仅需要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的积累,包括对历史街道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对周边建筑与空间文化内涵的丰富,以及城市雕塑、喷泉、绘画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结合等,更重要的还是要满足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及社会文化需求,不能一味地追求空间的形式。我国城市普通存在的大拆大建、破坏历史文物、盲目追求城市现代化的做法导致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空间特征的丧失,这是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例如,合肥宿州路商业街的改造虽然提高了城市地区的商业价,但宿州路上的古桥及重要的历史标志

等均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导致空间商业氛围浓厚而文化氛围缺乏。与之相反,在公共空间建设的过程中,欧洲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却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4.3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

 对我国的许多城市而言,缺少的不是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遗产,而是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及风景园林之间的有机衔接,即缺少系统化处理,景点过于分散。系统整体大于要素之和,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有助于将原本独立分散的城市公共空主有机地连接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增强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性。西方城市利用轴线系统来连接街区和重要景点的做法是成功的虽然我国城市未必要采用西方城市的设计手法来达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化的目的.但我们可以利用中国传统中轴空间序列、古城墙环形景观体系(如西安、合肥)等组成中国独特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及需求层次的提高,人们对空间的需求不仅仅局限在小区的院落或某一个城市公园内,而是希望在由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组成的完整系统中分享不同层次空间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来促进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系统化建设,将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与地域文化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城市开敞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和发展,强调的不仅仅是物质空间形态的系统性,而且还包括建立系统的运行机制,因为健康、完善的运行机制是创造良好物质空间形态的有力保障。

4.4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水平

 我国的许多城市街道、广场建设暴露出来的最显著问题是失去了人所能感受的合理尺度,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另外,高层建筑现已成为城市广场建筑空间组织的主体。因此,一方面在设计控制与引导上要注重总体的合理尺度与人们的视觉感受.同时更要注重近人尺度上(建筑一至四层)人们的视觉感受。街道广场硬地有余而绿地不足,缺乏满是人们休息的空间及设施,为残疾人旅行提供方便的旅游服务设施(如残疾人专用坡道)等明显不足,为旅游者服务的城市旅游信息系统极不完善(如旅游信息交通系统、旅游服务指示系统、旅游交通指示系统等)。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是旅游城市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种类极其丰富的地球上,人们不可能为旅游而学会每一种语言,因此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及标识系统十分重要。

5.结语

 公共空间既是城市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城市各功能区、实现社会文化交往的重要纽带。通过对欧洲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色分析可以看出,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中不仅要尊重原有城市空间的历史文化特征,延续城市原有的文化内涵,构筑完整的公共空间系统,同时还要注重公共空间的合理尺度与人性化设计。当前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仍然集中在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公共空间的系统化程度不高、人性化设计与规划控制管理不足等几个方面,欧洲历史文化名城在公共空间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佐.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张恺.巴黎城市规划的新举措——地方城市发展规划[J].国外城市规划,2004,(5):53—57.

[3]杨军.美国若干大城市现行区划法规内容的比较研究[D].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5.

[4]陈伟新.以空间演绎历史——巴黎都市轴线的延续[J].规划师,2002,(7):49—50.

[5]埃德蒙.N.培根著,黄宫厢,朱琪译.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39.

[6]张京祥,李志刚.开敞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欧洲城市的演变与新要求[J].国外城市规划,2004,[I]:24—27.

巴洛克风格城市设计 屋顶坡度

[7]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33

[作者简介]

李伦亮,硕士,注册规划师,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市规划系讲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7745.html

更多阅读

巴洛克建筑和巴洛克音乐 德国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和巴洛克音乐巴洛克是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欧洲艺术中居统治地位的风格和流派。“巴洛克”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英语为baroque),原义是不规则的、有缺陷的珍珠。后作为术语进入艺

转载:意大利建筑风格:哥特拜占庭罗马式巴洛克式

意大利建筑风格 简介 哥特 拜占庭 罗马式 巴洛克式(一)哥特式建筑(GothicArchitecture)简介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

巴洛克艺术Baroque Art baroque art

巴洛克艺术是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巴洛克有很多不同的说法:(1) 巴洛克(Baroque)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

巴洛克艺术与洛可可艺术的区别 洛可可艺术的特点

巴洛克比较华丽,宏伟,热情奔放;洛可可艺术比较小巧纤雅。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是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

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

声明:《巴洛克风格城市设计 屋顶坡度》为网友勵志的胖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