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大型设备基础、高层建筑箱基底板等超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

2施工准备

2.1 原材料的要求

2.1.1水泥: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告。

2.1.2 砂:优先选用中砂或粗砂,为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含泥量严格控制在 2% 以内。

2.1.3 石子:选用自然连续级配的卵石或碎石,粒径5~40mm,为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含泥量严格控制在 1% 以内。

2.1.4 水:宜采用饮用水。如采用其它水,其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一89)的规定。

2.1.5 外加剂:其掺量应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及应用技术》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2.2 主要工机具

2.2.1 混凝土上料搅拌设备:

混凝土自动计量设备、混凝土搅拌机、装载机、水箱、水泵。

2.2.2 混凝土运输设备:

混凝土搅拌罐车、混凝土泵车、布料机、机动翻斗、手推车、串筒、溜槽。

2.2.3 混凝土振捣设备:

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动器。

2.2.4 混凝土测温设备:

电阻型测温仪、热电偶测温仪、玻璃温度计、湿度仪。

2.3作业条件

2.3.1 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制定施工指示图表,确定流水分段划分、浇筑程序、原材料运输、混凝土配料、输送、浇筑、捣固方法以及设备移动、施工平面布置等。

2.3.2 准备好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机具设备,并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安装就位和试运转,施工需要工具亦按数量做好准备,放在规定地点备用。

2.3.3 基础钢筋已绑扎完毕,并已经过验收;内外模板已支设好,并支撑牢固;板缝已堵严,并涂刷隔离剂;在模板上已弹好混凝土浇筑标高线。

2.3.4 配置混凝土用的水泥、砂、石及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经检验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准备足够数量,能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需要;试验室已按实际材料提供混凝土配合比。

2.3.5 根据混凝土浇筑方案,搭设好进入基坑的脚手马道和浇灌脚手平台。

2.3.6检查复核基础轴线、标高,大面积浇筑的基础,每隔3m左右钉上水平桩。

2.4作业人员

2.4.1 主要作业人员:机械操作人员、混凝土工。

2.4.2 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安全和技术培训,并接受了专项施工技术交底。

3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混凝土测温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配置

        

3.2 操作工艺

3.2.1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

3.2.1.1选用中低热水泥,掺加粉煤灰,掺加高效缓凝型减水剂,均可以延迟水化热释放速度,降低热峰值。

3.2.1.2 掺入适量的U型混凝土膨胀剂,防止或减少混凝土收缩开裂,并使混凝土致密化,使混凝土抗渗型提高。在满足混凝土泵送的条件下,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尽量降低砂率,一般宜控制在42-45%之间。

3.2.1.3 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循环低温水降温。

3.2.1.4 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冬季在不冻结的前提下,采用冷骨料、冷水搅拌混凝土。夏季如当时气温较高,还应对砂石进行保温,砂石料场设简易遮阳装置,必要时向骨料喷冷水。

3.2.2大体积混凝土搅拌、运输操作工艺:

3.2.2.1 混凝土搅拌要按配合比严格计量,要求车车过磅;装料顺序:石子→水泥→砂子;如有添加剂时,应与水泥一并加入;粉沫状的外加剂同水泥一并加入,液体状的与水同时加入。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90秒钟,当冬季施工或加有添加剂时,应延长30秒钟。

3.2.2.2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的“离析”,水泥浆流失、塌落度变化和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有发生应立即报告技术部门采取措施。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规范》规定的时间。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罐车或装载机,垂直运输采用混凝土泵车。

3.2.2.3 泵送混凝土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能连续工作,如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已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洗净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3.2.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3.2.3.1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分三种类型:(1)全面分层法(2)分段分层法(3)斜面分层法。3.2.3.2 斜面分层法: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定点,循序推进、一个坡度、一次到顶”的方法­——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了上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一次连续完成。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端部模板时,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即从顶端往回浇筑。

3.2.3.3 分段分层法: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分段进行时,每段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25倍,最大不得超过500mm。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掌握控制下灰厚度、混凝土振捣时间,浇筑分为若干单元,每个浇筑单元间隔时间不超过3小时。

3.2.4大体积混凝土振捣和泌水处理:

3.2.4.1 每浇筑一层混凝土都应及时均匀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混凝土振捣采用赶浆法,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接茬部位结合良好,防止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约50毫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槎。平板振动器移动的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范围,以振实振动部位的周边。

3.2.4.2 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适当的时间内给与两次振捣,可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两次振捣时间间隔宜控制在2小时左右。

3.2.4.3 混凝土应连续浇筑,特殊情况下如需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一层混凝土凝固以前将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按水泥的品种及混凝土的凝固条件而定,一般超过2小时就应按“施工缝”处理。

3.2.4.4 施工缝处理:混凝土的强度不小于1.2Mpa,才能浇筑下层混凝土;在继续浇混凝土之前,应将界面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浇一遍高标号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且振捣密实,使新老混凝土紧密结合。

3.2.4.5 混凝土的泌水处理:斜面分层法浇筑混凝土采用泵送时,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将顺坡向集中在坡面下,应在侧模适宜部位留设排水孔,使大量泌水顺利排出。采取全面分层法时,每层浇筑,都须将泌水逐渐往前赶,在模板处开设排水孔使泌水排出或将泌水排至施工缝处,设水泵将水抽走,至整个层次浇筑完。

3.2.5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和测温:

3.2.5.1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采用保湿法和保温法。保湿法,即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用蓄水、洒水或喷水养生;保温法是在混凝土成型后,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养护或采用薄膜养生液养护。

3.2.5.2 在混凝土结构内部有代表性的部位部置测温点,测温点布置应在边缘与中间,按十字交叉布置,间距为3-5m,沿浇筑高度应布置在底部中间和表面,测点距离底板四周边缘要大于1米。通过测温全面掌握混凝土养护期间其内部的温度分布状况及温度梯度变化情况,以便定量、定性地指导控制降温速率。

3.2.5.3 测温可以采用信息化预埋传感器先进测温方法,也可以采用埋设测温管、玻璃棒温度计测温方法。每日测量不少于4次(早晨、中午、傍晚、半夜)。

3.2.6 冬期施工:

3.2.6.1 冬期浇筑的混凝土掺负温复合外加剂时,应根据温度情况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负温外加剂。且在使用前必须经专门试验及有关单位技术鉴定。冬期施工前应制定冬期施工方案,对原材料的加热、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进行热工计算,并应据此施工。

3.2.6.2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污垢。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用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运输浇筑过程中,温度应符合热工计算所确定的数据、如不符时,应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采用加热养护时,混凝土养护前的温度不得低于2℃。

3.2.6.3 整体式结构加热养护时,浇筑程序和施工缝位置,应能防止发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如加热温度超过40℃时,应征求设计单位意见后确定。混凝土升、降温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3.2.6.4 混凝土试块除正常规定组数制作外,还应增设二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用以检验转入常温养护28d 的强度。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原材料

4.1.1.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1.1.2 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1.1.3 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

4.1.2 混凝土搅拌及浇灌

4.1.2.1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4.1.2.2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4.1.2.3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

±2%

粗、细骨料

±3%

水、外加剂

±2%

4.1.3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2 一般项目

4.2.1 原材料

4.2.1.1 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4.2.1.2 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注: 1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2 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4.2.1.3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4.2.2 混凝土施工

4.2.2.1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2.2.2 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2.2.3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 1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2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3 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4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4.2.3 允许偏差项目

混凝土基础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15

钢尺检查

独立基础

10

2

垂直度

层高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m

10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3

标高

±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

基础截面尺寸

+8,—5

钢尺检查

5

表面平整度

8

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6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10

钢尺检查

预埋螺栓

5

预埋管

5

7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5

钢尺检查

4.3 特殊工艺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特殊工艺或关键控制点的控制

序号

关键控制点

主 要 控 制 措 施

1

混凝土浇筑

为便于沿水平逐层上升并便于检查,应在基础内模板上每隔一定距离,测上标高,画上分层线,使之便与观测和控制;同时应注意使各浇灌区浇筑、下灰,进度应大体均衡,以避免各区层次不一,高低不平,造成较大高差,而使模板走动;或振动低处,使高处已振实的混凝土受侧振而松塌

2

施工缝处理

对于混凝土全面分层带来的水平施工缝应在下层混凝土未硬化前,在混凝土表面插上短的钢筋头,以加强与上层混凝土的连接,钢筋长度20cm,采用Ф8或Ф10,每平方米一根

3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初期,应努力提高混凝土养护环境温度,其内外温差控制在20℃以内,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升峰值出现之前,混凝土具有一定抗拉强度。

4.4质量记录

4.4.1 水泥出厂质量证明书及进场复试报告

4.4.2 石子试验报告

4.4.3 砂试验报告

4.4.4 掺合料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试验报告

4.4.5 外加剂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试验报告、产品说明书

4.4.6 混凝土试配记录

4.4.7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4.4.8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

4.4.9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4.10 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4.11 混凝土施工日志(含冬期施工记录)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降温收缩裂缝:

采用水化热低的材料。在保证混凝土不出现施工缝的前提下,尽量延缓上层覆盖下层表面的时间,使混凝土内部热量得以充分散发。浇筑时,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时则必须采用下串筒等措施。

5.2 表面温度裂缝:

基础混凝土终凝前进行表面二次抹压,以消除其早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表面硬化收缩裂缝。

5.3 蜂窝:

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按相关规范执行。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

5.4 缝隙夹层: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应予清除。在浇筑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或与混凝土相同的减石子砂浆一层。

6 成品保护

6.0.1 安装模板和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不得攀踩钢筋。

6.0.2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不小于50mm.其钢筋垫块不得遗漏。

6.0.3 冬期施工应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冻。

6.0.4 拆模时应避免重撬、硬砸,以免损伤混凝土和钢模板。

6.0.5 冬期施工在已浇的模板上覆盖时,要在铺的脚手板上操作,尽量不踏脚印。

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7.1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及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控 制 措 施

1

搭设、拆除脚手架

高处坠落

安全技术逐级交底,持证人员负责架设;穿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不准穿凉鞋,拖鞋;脚手板不得有探头板,应绑钉牢固可靠

2

机械设备操作

机械伤害

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方可操作;施工机具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机具运转时,施工人员严禁靠近触摸,防止伤人;雨、雪天施工时,应注意对带电施工机具的保护。防止受潮、短路,必要时应搭设防雨棚等

3

施工用电

触电

施工用电,要认真执行三相五线用电制,每台用电设备,要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的保护原则,严禁“一闸多用”;作业时应按规定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及其它防护用品;现场施工用电要定期进行检查,检查主要包括施工用电缆、闸箱等,防止电缆老化、脱皮、闸箱漏雨、开关破损等安全隐患的存在,对有问题的电缆配电箱、开关等应及时进行更换和维护

4

混凝土振捣

触电

使用前检查电缆,电缆延长线采用具有漏电开关的电缆盘;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5

冬季施工

火灾

配置现场灭火器,指定专人管理;对每位施工人员进行三懂三会的教育;确认周围有否易燃物,采取隔离措施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7.2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控 制 措 施

1

砂石料进场

垃圾出场

扬尘

砂石运输车辆表面覆盖;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表面覆盖;每天清洁路面泥土

2

混凝土搅拌

污水的排放

设沉淀池,清污分流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3

袋装水泥使用

固体废物

设置分类垃圾箱及时清运建筑垃圾

4

混凝土振捣

噪声

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8075.html

更多阅读

大课间跳绳活动方案 阳光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运动目标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3、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

脚手架施工方案 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

邯郸市第一医院病房楼A座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河北建设集团天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邯郸第一医院项目经理部2011年3月28日目 录1. 编制依据... 32. 工程概况及脚手架设计... 32.1工程概况... 32.2脚手架设计... 33. 施工组织机构... 4

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砌体工程施工工艺

6.1 总则6.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采用普通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筑填充墙砌体工程。6.1.2 参考标准与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2)《砌体工程施工质

声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为网友听风细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