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梅县

梅州地图

梅州市隶属中国广东省,1988年设立。东部与福建省交界,南部与广东省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相连。梅州是中国著名的四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客家之乡”,同时还享有“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美称,梅州同时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广东首个宜居城乡示范城市。

中文名称:梅州

外文名称:Meizhou

行政区类别:市

所属地区:中国中南

下辖地区:梅江区、兴宁市、梅县

政府驻地:梅江区

电话区号:0753

邮政区码:514021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北部

面积:1.5925万平方公里

人口:505.28万人(2008年)

方言:客家话、潮汕话(只限丰顺)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千佛塔、人境庐、雁南飞、雁鸣湖等

机场:梅县机场

火车站:梅州火车站

车牌代码:粤M

目录

简介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资源 行政区划 交通 人口 社会 政治 经济 2009年经济 2010年经济 特色经济 十二五经济建设 工业园区

文化艺术 客家文化 语言

教育 旅游 景点 饮食 注意事项

著名人物 城市荣誉

简介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资源

行政区划

交通

人口

社会

政治

经济 2009年经济

2010年经济

特色经济

十二五经济建设

工业园区

文化艺术 客家文化

语言

教育

旅游 景点

饮食

注意事项

著名人物

城市荣誉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梅州

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部与福建省交界,南部与广东省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相连。

经纬度:东经116度6分,北纬24度33分。

面积:1.5925万平方公里。

人口:505.28万。

电话区号:0753

邮编:514021

行政区划:梅州辖1区6县,代管1县级市。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

梅州市市花——梅花

梅花,是梅州市市花,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亦代表梅州客家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毅进取精

神。梅州标志性建筑——梅江桥及“一江两岸”。梅州标志性传统建筑—

—围龙屋,是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被尊为“世界客都”,具有浓郁的别有特色的客家风情。

环境状况

梅州

梅州处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辖梅县、蕉岭、五华、大埔、平远、丰顺、兴宁市和梅江区六县一市一区,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梅州市曾经举办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世界客家联谊会,成功在2009年10月承办2009年梅州世界客商首届大会。以后世界客商大会每隔两年在梅州举行。梅州是广东省规划建设的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梅州、汕头、湛江、韶关)之一。昔日的山区小镇正逐步被花园式、绿中城、城中水的中等城市所取代,全市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各县县城和农村小城镇为主体的城市架构基本形成。城建与水利成为新的亮点。梅城“一江两岸”工程被国家水利部誉为城市堤防建设“梅州模式”,被国家建设部授予2002年度“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被评为联合国人居环境项目“优秀范例奖”。梅州首创的城市公厕管理模式,被联合国国际能源与环境考察团誉 梅州东山教育基地

为“城市公厕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后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梅州又是广东省的重要电力基地之一,全市水火电装机容量达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80亿千瓦时。通信事业超前发展,建成了以公众通信网为主体、专用通信网为补充的现代化综合通信网络,实现了电话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和所有村通电话。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梅州地方一级的行政区划建置,始于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945)即后晋开运二年,升程乡为敬州,领程乡县。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熙宁六年(1073)废梅州复置程乡县,隶属潮州。元丰五年(1082)复置梅州,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属湖州。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为梅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隆为梅州,领程乡县,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尉使司。元贞元年(1295),梅州隶属潮州路,延祜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复置程乡县,属广东布政使司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格为直隶嘉应州,统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4县加上本属的程乡县称“嘉应五属”,直属广东省辖。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复名梅州。

民国3年(1914)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于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区政府设兴宁县,1950年1月26日,国务院发文成立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梅州

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1952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分为惠阳、汕头两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3月,原梅县所辖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后,梅县地区辖7县1市。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后,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

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3月正式挂牌),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1994年6月,兴宁县 梅州街道

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即辖6县1区,并代管兴宁市。

梅州别称

因行政得名:循州。1936年中华民国设广东第六行政督察区驻兴宁县,辖九县(有龙和连无丰),通称循州地区,1948年政府正式将此行政区定名为循州,为建国初设立的兴梅专区的前身。

梅州

义安与嘉应:梅州原名义安,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程乡县曾置义安郡,义安郡亦为潮州故名。1896年嘉应籍和大埔籍旅港工人组织“义安公社”,与之对应的是同为梅州籍商人组成的“嘉应商会”。因嘉应商会成员多为商号东家(老板),所以成员为职工阶层的义安公社就称为西家。

峤里:清代今梅州地域分属嘉应州和潮府大埔县、丰顺县。过去旅外人士以语缘团结同乡,嘉应与埔丰地理相接,通称峤里。取义,“峤”指五岭山脉,相当于现在说山区的意思;“里”指故里、家乡。【客都网百科】

梅江的别称:雍正《广东通志·水利志》载:韩江古名衍水,自汀称大东江(东来江),自程称小东江(东流江)。 历史沿革

梅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和近几年的文物普查统计,梅州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遗物点398处。秦始皇设揭阳戍于揭岭飞泉径下,汉元鼎六年升格为县。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析龙川县设兴宁县,治所在今五华,属东官郡。东晋义熙九年(413年)析海阳县设义招县,属义安郡。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析海阳县设程乡县,隋唐属潮阳郡。南汉乾和三年(945)即后晋开运二年,升程乡为敬州,领程乡县。

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熙宁六年(1073)废梅州复置程乡县,隶属潮州。元丰五年(1082)复置梅州,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属湖州。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为梅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隆为梅州,领程乡县,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尉使司。元贞元年(1295),梅州隶属潮州路,延祜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复置程乡县,属广东布政使司潮州府。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格为直隶嘉应州,统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4县加上本属的程乡县称"嘉应五属",直属广东省辖。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复名梅州。民国3年(1914)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于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1月26日,国务院发文成立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1952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分为惠阳、汕头两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

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3月,原梅县所辖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后,梅县地区辖7县1市。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后,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

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3月正式挂牌),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1994年6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即辖6县1区,并代管兴宁市。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梅州市总人口3802186人;梅江区 313821人、梅县 516761人、大埔县 352013人、丰顺县 449769 人、五华县 879286人、平远县 215856人、蕉岭县 203173人、兴宁市 871507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梅州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5个街道、161个镇,2089个村委会、236个居委会。

截至2003年5月16日,全市共有4个街道、154个镇,共有179个居委会、2082个村委会,33779个村民小组。

截止2011年底,梅州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6个街道、104个镇。

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梅江风情

梅州市,东北邻福建的武平、上杭、永定、平和四县,西北接江西寻乌,西面连河源的龙川、紫金县,西南、南面与汕尾的陆河、揭阳的揭东、揭西相接,东南面和潮州的潮安、饶平相连。全境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5°18 ′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最大的盆地是兴宁盆地,面积约350平方公里。梅州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全市85%左右的面积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土地肥沃,含钾丰富。

编辑本段资源

梅州地下资源丰富

矿藏点多面广,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的有煤、铁、铜、锰、铅、锌、银、锑、稀土、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48种,530多处矿床。其中煤储量2.7亿吨,占全省第二位;锰、 铁储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30%。梅县的铜、蕉岭的石灰石、大埔的瓷土、兴宁的煤、平远的铁,以其储量丰富、品位高而颇负盛名。但由于2005年8月7日,在兴宁市黄槐镇一煤矿发生"8.7矿难",造成至少123名矿工遇难,广东的全部煤矿已经被封闭。也给当地经济造成一定损失,特别是兴宁市。

水资源丰富
梅州 梅县

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250.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7亿立方米,产水量259.7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发电量77.5万千瓦,地下温泉多(特别是丰顺县)、水温高、水量大,还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

动物资源

梅州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兽类和鸟类有200多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100种以上。

植物资源

梅州境内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已被记载的有1084种,隶属于182科,598属。这些植物中,有材用、药用、油脂、芳香、蜜源、淀粉、果类、鞣料植物等,极富科研、实用和观赏等价值。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梅州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梅州市 面积15899.6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05.28万人(2008年),其中非农人口132.07万人,常住人口约424万人。

梅江区 面积 29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2万(常住40万)。邮政编码514000。区人民政府驻金山街道。

兴宁市 面积2105平方千米,人口118万。邮政编码514500。市人民政府驻兴田街道。

梅县 面积2755平方千米, 人口61万。邮政编码514733。县人民政府驻扶大镇。

大埔县 面积2470平方千米,人口59万。邮政编码514200。县人民政府驻湖寮镇。

丰顺县 面积2710平方千米,人口68万。邮政编码514300。县人民政府驻汤坑镇。

五华县 面积3226平方千米,人口128万。邮政编码514400。县人民政府驻水寨镇。

平远县 面积138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514600。县人民政府驻大柘镇。

蕉岭县 面积 960平方千米,人口23万。邮政编码514100。县人民政府驻蕉城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8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至2008年底。*

梅州市行政区划表

填报单位:梅州市民政局

县别镇政府名称街道办镇街道办居委会居民小组村委会村民小组自然村数

梅江区三角

城北

长沙江南

金山

西郊33392375476755

兴宁市合水

龙田

黄槐

黄陂

宁中

永和

径南

水口

新圩

坭陂

刁坊

新陂

叶塘

大坪

罗岗

罗浮

石马 兴田

福兴

宁新17335623455113532813

梅 县程江

丙村

雁洋

石扇

城东

松口

南口

白渡

大坪

梅西

隆文

石坑

畲江

水车

西阳

梅南

松源新城1813619938246332373

平远县大柘

仁居

差干

八尺

河头

中行

上举

泗水

东石

长田

热柘

石正  12 74113614481890

蕉岭县蕉城

长潭

蓝坊

南礤

广福

三圳

文福

新铺  8 1096971502147

大埔县湖寮

青溪

银江

洲瑞

大东

高陂

茶阳

大麻

三河

西河

枫朗

百侯

桃源

光德 14 1010524440381686

丰顺县汤坑

汤西

汤南

埔寨

北斗

丰良

建桥

龙岗

潘田

黄金

留隍

潭江

小胜

砂田

八乡山

大龙华  16 1810726133172191

五华县水寨

华城

岐岭

潭下

转水

河东

双华

郭田

横陂

长布

周江

华阳

安流

棉洋

梅林

龙村  16 3453541173842000

合 计  1047189194320403444213155

备注:1999年11月15日经市政府同意,梅县程江镇、扶大镇各割出一部分成立新城街道办事处,未经省政府批准。

编辑本段交通

梅州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区内交通四通八达。到200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544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2公里,一级公路22公里,二级公路1816.89公里,三级公路和等级路8848.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75.66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和公路密度均居全省山区市前列。梅揭、梅河、天汕、环城高速城东-扶大-三角段、兴畲等高速公路全线相继建成通车,使梅州山区融入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快车道,由梅州至深圳只需3个多 盘古步行街晨景

小时,至广州只需4个多小时。

公路方面,梅揭、梅河、天汕高速城东-广福段、环城高速城东-城北-扶大-江南段、兴畲高速公路等全线相继建成通车,使梅州融入珠三角的经济快车道,由梅州至广州、深圳只需3-3.5个小时。同时,梅龙(梅州-龙岩)高速(梅大高速及其东延线·)已开工建设;梅赣(梅州-江西赣州)、梅漳(梅州-福建漳州)高速公路已获国家立项即将开工建设。五华华阳-梅县畲江,环城高速三角-城东段,梅平(梅州-平远)正在争取获得广东省的立项。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山区市前列。全市基本实现市到县1小时交通圈、县到镇通三级以上水泥路、行政村村址基本实现通水泥路、300人以上自然村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梅州市2006-2030年公路网规划通过市政府审批。梅州被列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

航运方面,航道建设和管理维护、港口码头建设也得到重视和加强,梅江、汀江航道整治工程全面推进,韩江干流三河坝以下航道整治工作立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

梅州风貌(19张)

铁路方面,继广梅汕铁路(广州-梅州-汕头)和梅坎铁路(梅州-福建坎市)建成通车并开通了货运和客运后,杭广铁路梅州段(梅州-杭州)、梅瑞(梅州-瑞金)高速铁路也已通过了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有助于推动梅州加快连接海西经济区和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目前,广东省城际轨道项目梅州-惠州高速铁路被提上议事日程,争取在2012-2013年内动工建设。

航空方面,境内有可起降波音737飞机的梅县机场,目前正在进行扩建。扩建后将开通至国内40多个城市的航班,包括梅州-高雄的直航包机,预计2012年底建成通航。

编辑本段人口

据抽样调查推算,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02‰,死亡率为5.58‰,自然增长率为5.44‰。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年末户籍人口为507.36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25.17万人。全市常住人口(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424013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8020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38130人,增长11.52%。年平均增长为1.10%。

编辑本段社会

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9个。当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12.75亿元,其中污染源治理投资总额5.01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厂9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7.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1.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0.0%,烟尘排放达标率96.1%,全市空气质量均达到一级标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6.6%。“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15877万元。

全市设立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1个,面积17.56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79平方米。

全市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3257人,其中131间敬老院入院人数2667人。全年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各级政府救济人数24.8万人次。目前,全市大部分乡镇初步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

编辑本段政治

梅州市委书记 朱泽君

梅州市代市长 谭君铁

梅州市副市长 叶胜坤 陈建青 陈丽霞 李远青 史明锋 杜敏琪

市委

梅州市委书记 朱泽君

梅州市委副书记 谭君铁

梅州市委常委 黄伟闻 李纯德 翁永卫 彭耀新 管林海 叶胜坤 周章新 张丽霞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梅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嘉

梅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林碧红 邓建华 胡国和 钟勇生 黎健平 韩小林

梅州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刁东平

市人民政府

梅州市代市长 谭君铁

梅州市副市长 叶胜坤 陈建青 陈丽霞 李远青 史明锋 杜敏琪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梅州市委员会

梅州市政协主席 李金元

梅州市政协副主席 张光明 邹浩元 雷近芳 温纯青 叶解春 李忠良 彭广福

梅州市政协秘书长 肖平

中国共产党梅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梅州市纪委书记 李纯德

梅州市纪委副书记 曾小华周秋明谢志云

友好城市

·维多利亚(塞舌尔)

·鸠比市(毛里求斯)

编辑本段经济

2009年经济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500亿,达到510亿元,增长9.8%,增速预计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12327元,增长9.4%;来源于梅州的财政总收入接近百亿,达97.7亿元,增长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亿,达30.8亿元,增长13.5%。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再次高分竞得5亿元扶持资金,全省“双转移”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 ●2009’梅州·世界客商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成为全球客属商界精英汇聚的盛会,世界客属地区合作发展的盛会。 ●客家博物馆成功升格为中国客家博物馆。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得到国家专家组充分肯定,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通过省考核鉴定。

●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公众安全感调查中,梅州以92.7分的成绩名列榜首。

●与梅州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省直部门、省属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达到43个,对外合作取得新的进展。 ●在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政府年度整体绩效评价中,我市排名全省第9,居粤东西北12市首位。 一年来,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2009年坚持把投资拉动作为实现“保增长”的重要手段,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增长14.2%。列入考核的50项续建及新开工项目,共完成投资8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5%,完成投资比例创历史新高。梅大高速动工建设,西环高速进度加快,客都大道完成路基工程,梅县机场扩建工程正式启动,电网建设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荷树园电厂三期已进入国家发改委核准程序,鹰梅、浦梅铁路开展预可研,五华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争取新增中央投资项目167项、总投资15.4亿元,创历史新高。 ——重点产业实力增强。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实施办法》,专门安排1.63亿元用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增资扩产等。电力、建材、烟草、矿业、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0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一是全市电力总装机达到303万千瓦,电力总产值达81.5亿元,增长17.6%。二是以塔牌为龙头的全省水泥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宁江150万吨旋窑水泥建成投产,油坑150万吨熟料项目动工建设,全市建材产值达50亿元,增长14%。三是电子信息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产值44.3亿元,增长16.3%。博敏电子二期竣工投产,国威电子整体迁入顺利实施,梅雁铜箔二期、辉胜达投影机项目全面建成,梅州成为 “广东省电声器材产业基地”,丰顺成为我市首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四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初具规模,广汽集团与强华公司合作的广汽强华电机项目实现投产,云山汽车试产成功,卡莱轮胎、BPW 车轴三期等扩建项目全面完成。五是烟草产业在受国家消费税政策调整冲击的情况下,“五叶神”香烟产量实现29.54万大箱,增长11%。六是积极应对国际矿产市场的变化,加快矿业重点项目建设,平远钕铁硼项目动工兴建,五华钼矿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兴宁霞岚钒钛磁铁矿完成有关试验工作。七是制药、酿酒等潜力产业发展加快。华银医药自主研发生产的流感病毒诊断试剂等4个产品通过国家审批,成为国内首批获得国家药监局产品注册证的产品,在全国抗击甲流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康奇力年产6000吨生产线、长乐烧新增2500吨产能项目竣工投产。同时,与省科技厅的战略合作扎实推进,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6亿元。丰顺县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超宇起重、新马陶瓷等5个品牌成为省著名商标。

2009年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扎实推进。以再次竞得省5亿元产业转移扶持资金为新的动力,按照“生态园区、工业新城”的发展定位,全面加快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园区首期开发基本完成,首批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企业服务中心等项目建成使用。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了山区市首家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团省委、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合作共建“广东青年(梅州)创业园”。积极完善市县共建共享机制,先后组团到香港、台湾、东南亚及珠三角等地举办了13场专题招商推介会,园区新引进企业37家、合同投资总额达18.8亿元;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619万美元,新增外商投资企业43家。梅州经济开发区、蕉华工业园、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园实现产值27亿,税收1.2亿元。

农村改革发展步伐加快

积极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全市财政涉农支出达30.8亿元,增长53%,农业总产值实现175.6亿元,增长6.4%。一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新种油茶11.4万亩、优质水果2万亩、南药2.5万亩、名贵树木1.4万亩,新建特色渔业基地1万亩,新增万头猪场2个,完成粮食总产123万吨,粮食应急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20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达24个。我市被确立为“广东省韩江上游油茶、茶叶产业带”,并获得国家和省财政三年共1.7亿元的支持,兴宁被评为“中国油茶之乡”。二是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5390元,增长7%。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要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老区建设资金投入增长2倍多,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近2亿元。三是农村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认真实施15个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和28个农田水利建设人大议案项目,新增耕地4.3万亩,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开发补充耕地任务。专门编制《梅州市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3平方公里。农业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土地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梅县、蕉岭被确定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平远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与此同时,全力应对秋冬旱灾影响,成功抗击了“6·14”和“6·22”局部地区特大洪涝灾害。 ——旅游、金融等服务业蓬勃发展。一是旅游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按照旅游先锋产业的定位,加快推进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雁南飞通过国家5A级评估,兴宁神光山、丰顺龙鲸河、蕉岭长潭等5家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基本建成。积极实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叶剑英纪念园、泮坑公园等22个旅游景点、休闲公园免费开放。成功举办第三届精彩客都自驾旅游周、“重走客家迁徙古道”等系列活动,梅州成为广东“最受车友欢迎目的地”,梅县被评为“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平远入选“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埔县城获得“中国十大最美小城”称号。

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55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4.5亿元,分别增长20%和17%。二是金融业发展步伐加快。我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在全省率先组建了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达16家。超华科技成功上市,上市企业总数达到7家,在全省地级以上市中排名第5。三大投融资平台公司新增融资担保额近16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00亿元,增长17%;贷款余额273亿元,增长32%。三是以房地产为重点的消费市场更加活跃。制定出台了 《关于促进梅州市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梅州城区购房落户办法》等政策措施,积极拉动住房消费,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增长40%和45%。与省供销社合作共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发放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补贴3802万元,居全省第一。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3.4亿元,增长19.9%。同时,外贸出口增长16%,进出口总值增长3.5%,增幅居全省前列。 2010年经济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98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205.92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97.61亿元,增长11.9%。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2009年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为20.6∶41.8∶37.6,对比 “十五”期末的2005年,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2.3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3.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276.45亿元,增长9.7%。人均生产总值12321元,增长9.3%。2009年全市税收收入82.56亿元,比上年增长3.8%。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方式与结构调整矛盾仍较突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小;工业基础仍较薄弱;县域经济实力不强,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

梅州各县风光(6张)

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179.38亿元, 增长6.4%。其中种植业产值105.82亿元,增长8.1%;林业产值4.26亿元,增长8.0%;牧业产值57.99亿元,增长3.3%;渔业产值7.44亿元,增长8.0%。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134.93亿元,增长8.1%。其中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124.6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六大支柱产业中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矿业加工分别增长2.0%、16.1%、13.8%、24.1%、8.0%和4.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9%;集体企业增加值减少9.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3.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5.5%;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1.1%。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工业产品销售率98.4%。全年全部工业用电量38.6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9%。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5.6亿元(含小部分跨区域投资),比上年增长14.6%。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42亿元,增长17.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5.38亿元,减少2.3%;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17亿元,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25亿元,比上年减少21.2%;第二产业投资55.18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投资102.15亿元,增长19.3%。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04.33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6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243.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5%。

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进出口总额7.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出口总额6.71亿美元,增长16.0%,其中 “三资”企业出口3.36亿美元,增长10.3%,私营企业出口3.24亿美元,增长19.3%。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5.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占出口总额的78.5%。

全年合同利用外资项目43个,金额2.12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9.5%,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0.8亿美元(按国家商务部确认口径),比上年减少37.7%。

据抽样调查测算,全市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国内外旅客55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国内旅游者54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8%。旅游总收入54.56亿元(含旅游外汇收入折本币收入、销售旅游商品收入以及旅游服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7.0%。全市共有4A级旅游景点4个。

金融和保险业

全市金融业增加值13.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700.08亿元,比年初增长17.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6.90亿元,比年初增长14.1%。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73.40亿元,比年初增长32.4%。全年现金净回笼51.49亿元。

财产、人寿保险费收入13.79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减少6.5%,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3.6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已决赔款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人寿保险费收入10.14亿元,比上年减少10.1%。 特色经济

伴随着招商引资工作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加快,各县(市、区)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努力培育壮大特色经济。

兴宁

重点扶持机电制造业,特别是广东明珠、南丰电气、鹏鑫科技三家企业全部实现预定目标后,兴宁机电制造业的总产值将超过10亿元;服务好总投资45亿元、总装机容量87万千瓦的兴达电厂,总投资2.5亿元的宁江建材日产2500吨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项目等,力争用几年时间把资源型工业打造成年产值超30亿元的产业;充分发挥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提升壮大工艺纺织这个传统产业,筹建集漂染、织造、整理、加工为一体的纺织工业村。

梅县、梅江

着力培育新型工业、生物医药型工业、高新技术型工业“三大支柱”产业,打造电力、电子通讯、建材、汽车配件、工艺、医药化工“六大基地”。

丰顺

主要是依托产业优势,重点做大做强电声行业。目前电声行业已经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成为招商引资的热点行业,该县也成为全国较大的电声产品基地。今年1—4月,丰顺县的电声企业产值就达2.4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47%。大埔县坚持以瓷工富县为核心,重点抓好陶瓷、电力两大支柱。其中仅陶瓷方面,该县去年以来就新办陶瓷企业58家。而梅江区则立足地处区域中心城市的实际,在大力发展工业项目的同时,认真做好经营城市文章,积极引进、鼓励、支持民营资本投资第三产业,构建物流配送基地,大力发展连锁超市,打造特色商品街,提升餐饮服务业。今年第一季度该区的第三产业产值7831万元,同比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商品销售总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和18%。

此外,平远的稀土、林木深加工,五华的机电工业,蕉岭的水泥工业等特色产业也在加快县域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壮大,一批优势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并成为各县(市、区)的产业品牌。 十二五经济建设

2011年,全市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突出“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这一核心和围绕“三年大提速、五年上台阶、十年大跨越”的发展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全市经济发展提速增效,“十二五”开局良好。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733.18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97亿元,同比增长5.9%,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07.58亿元,同比增长20.4%,拉动GDP增长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247.44亿元,同比增长18.9%,拉动GDP增长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77.63亿元,同比增长12.6%,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

随着我市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市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分别从2005年的41.1%和35.8%,上升到2011年的41.9%和37.9%,比重分别比2005年上升了0.8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5年的23.1:41.1:35.8,调整至2011年的20.2:41.9:37.9,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经济结构趋向合理。

2、农业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特色精致高效农业逐步成为主导农业向纵深发展的新的动力。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加,使近年我市农业持续在较高的速度发展。据快报统计,2011年农业增加值147.97亿元,增长5.9%,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

3、工业主导作用明显。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0.86亿元,同比增长21.1%,增速由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在总计中,轻工业同比增长18.8%,重工业同比增长22.0%,大中型工业同比增长15.2%。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57.08亿元,同比增长19.1%。

工业效益提高。1-11月,规模以上工业效益上升,利税总额增加。据统计,全市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为247.16%,比去年同期上升21.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58家, 企业亏损额3.21亿元;累计利税总额50.86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累计利润总额29.21亿元,同比增长10.3%。

2011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增长。其中,卷烟产量171.1亿支,同比增长4.4%;水泥产量1348.3万吨,同比增长6.2%;发电量127.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

4、投资拉力强劲。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57亿元,同比增长36.2%,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6个百分点,在五个山区市中排名第一。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75.85亿元,同比增长36.9%,农村投资完成22.72亿元,同比增长31.0%。

5、消费保持旺盛。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79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城镇消费市场266.47亿元,同比增长18.4%;乡村消费市场106.32亿元,增长18.0%。批发、零售贸易业344.35亿元,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28.44亿元,同比增长18.9%。房地产交易市场仍较活跃,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8%和46.3%。

6、财政收入增长较快。2011年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收入46.89亿元,同比增长26.4%,增速排全省第9位。实现财政总收入150.07亿元,增长31.1%,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7个百分点。从分地区看,各县(市、区)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均超过18%,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平远、梅县和丰顺,分别增长50.3%、41.0%和26.9%。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53.71亿元,同比增长30.6%。

7、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据抽样调查统计,2011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元,同比增长13.8%(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1-9月农村居民现金收入6229元,同比增长19.7%,受益于各项惠农政策,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农产品价格提高和农民进城务工的影响,预计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8、贸易出口和利用外资平稳增长。2011年我市贸易出口总额10.94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

9、物价高位回落。2011年1-12月我市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8%,同比上涨4.8%,涨幅比1-9月(105.1%)回落0.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4.3%,同比上涨4.3%,涨幅比1-9月回落0.4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5.0%,同比上涨5.0%,涨幅比1-9月回落0.8个百分点。

10、金融运行态势平稳。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46.24亿元,比年初增长12.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5.74亿元,比年初增长14.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89.97亿元,比年初增长17.7%,其中,短期贷款87.51亿元,比年初增长27.2%,中长期贷款301.19亿元,比年初增长16.0%。特别是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存款增长幅度,初步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市贷款需求不足,存贷差扩大,资金外流的状况,说明我市经济发展趋于活跃,资金需求水平显著提高。[1] 工业园区

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区。

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开发建设梅州高新区,是梅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四个梅州”和“绿色经济崛起”的发展战略,拓展市本级发展空间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保持梅州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推进梅州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

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园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

产业园分南北两区。按照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环境优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围绕建设“生态型、环保型、效益型”的现代特色工业基地,打造特色专业性产业转移园。在产业布局上,北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配件,南区以机电装备、“三新”产业为主,兼顾其他行业的发展。

编辑本段文化艺术

客家文化



中国客家博物馆(12张)

“世界客都·文化梅州”品牌基本形成。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长足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建设,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走向和谐与协调。目前,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高考录取率多年来均保持在80%以上。叶剑英纪念馆和客家公园、东山教育基地已建成投入使用,江南东改工程中的归读公园和梅水路已经建成,两个安置小区正兴·水榭云台和正兴·归读一品正在施工建设当中。广东客家博物馆成功升级为“世界客家博物馆”。2005年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估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此殊荣。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梅城的形象和魅力得到了新的跃升。

亮胜客家艺术中心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且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梅州市有七个省级艺术之乡。即梅县客家山歌艺术之乡、大埔县茶阳镇花环龙艺术之乡、平远县船灯舞艺术之乡、丰顺县埔寨镇火龙艺术之乡、五华县新桥镇竹马艺术之乡(新桥镇已并入华城镇)、兴宁市杯花舞艺术之乡、大埔县广东汉乐艺术之乡。其中有3个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即梅县客家山歌艺术之乡、大埔县茶阳镇花环龙艺术之乡、丰顺县埔寨镇火龙艺术之乡。此外,山歌大师汤明哲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师”。

梅州客家围龙屋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梅州客家公园(8张)

同时,梅州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梅州的文化是典型的客家文化。在区内有很多古朴的客家民居,包括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最有特色和最为著名。而当地的特产也以客家文化为特色,包括有炮弹芋头、金柚、梅菜干、盐焗鸡、客家娘酒、酿豆腐、麦芽糖等。

客家山歌是梅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来传达客家男女情爱、劳动之乐。广东汉剧是客家文化结合广东文化的产物,也称为“外江戏”、“兴梅汉戏”,在梅县地区较为流行。 语言

梅州市为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客家话为主要语言。境内除丰顺县的汤坑、汤南、留隍、东留等4个镇约11万人使用潮汕方言外,绝大部分人都使用客家方言。

编辑本段教育

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自然和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73181人。全市获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37项,其中省级2项。全市我市专利申请量485件 (其中发明73件,实用新型133件,外观设计279件),比上年增长48.8%;专利授权量277件(其中发明17件,实用新型76件,外观设计184件),比上年增长33.8%,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均创历史新高。

普通高等教育当年实际招生人数6826人,在校学生19282人,毕业生2904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当年实际招生人数19352人,在校学生49201人,毕业生11944人;普通高中实际招生人数41293人,在校学生114898人,毕业生35371人;普通初中招生89256人,在校学生266363人,毕业生84712人;普通小学招生49404人,在校学生347443人,毕业生86762人;技工学校招生5954人,在校学生15506人,毕业生3303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46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91008人。小学人口入学率100%,初中人口入学率99.9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3.96%,高中毕业生升学率74.8%。

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61块,其中金牌14块,银牌29块,铜牌18块。全市各级组织举办县级及以上各种运动竞赛会18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0.66万人次。

嘉应学院

嘉应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本科大学,是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梅州市区。广东梅州是全世界客家人居住最集中的地方,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也是“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十大城市之一。因梅州在清朝时称为嘉应州,并于1924~1927年期间兴办了广东第一所地方大学---嘉应大学,学校故名嘉应学院。学校设江北校区、江南校区、梅州师范分院校区和医学院校区。

编辑本段旅游

景点

梅州市内酒店、宾馆、商厦林立,梅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梅州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著名的景点有:梅城的千佛塔、人境庐、归读公园、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国家4A级景区)、泮坑风景区、中国客家博物馆,梅县的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国家5A级景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国家4A级景区)、阴那山省级风景区(国家4A级景区)、叶剑英纪念园(国家4A级景区)、联芳楼、洞天湖旅游度假区,平远县的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3A级景区),世界第一天然卧佛——南台山天然卧佛(石正镇),明、清时期粤赣闽著名“盐道”要冲,广东平远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粤东最佳矿、物质浴疗保健温泉热柘温泉;丰顺县的丰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龙鲸河漂流、龙归寨瀑布,蕉岭县的长潭旅游度假区(4A),五华县的汤湖热矿泥山庄(国家3A级景区),兴宁市的合水旅游区、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石马镇民国开国元老何子渊故居——光裕庐,大埔县的客家土围楼-花萼楼,大埔三河镇旅游景区等。其中,大埔三河镇在2008年9月被确认为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饮食文化:在梅州,可以吃到有很多客家美食,如: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客家红焖肉、客家烧鲤、客家娘酒鸡、客家娘酒、梅州腌面、梅州盐焗鸡爪、客家盐锔鸡、客家猪肚包鸡、客家鱼丸、客家牛肉丸、五华长乐烧酒、梅县麦芽糖、平远慈橙、青榄、梅干菜、米粄、黄粄、鸡颈板、珍珠红酒、菊花糕、三及第汤、客家盐卤鸭掌、大田果合柿饼、棉洋桃驳李、大埔豆腐干、百侯芒果、大田果合柿饼等等。

客家公园·中国客家博物馆



梅州客天下旅游基地(19张)

为挖掘、整理、开发客家文化,丰富客家文化的内涵,提升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和声誉,推进“文化梅州”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梅州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梅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客家公园内建设中国客家博物馆和黄遵宪纪念馆,并经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

客家公园位于梅州城区东山小溪唇,规划用地面积163.2亩,总投资约1.5亿元,计划于2007年底全面建成。其中,中国客家博物馆将通过收藏、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物史料,逐步发展成为客家文化研究和传播的中心。黄遵宪纪念馆主要是对黄遵宪的书斋“人境庐”、故居“荣禄第”和古民居建筑“恩元第”进行整合,展示其生平事迹和当年的生活风貌。

客家公园建成,将成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集中展示客家文化之大成之地。公园设计浓缩客家文化精髓,其整体构思以客家文化为体系,以中国客家博物馆为核心,通过迁徙、教育、伦理、民俗、农耕等多个不同内涵的主题景区,集中展现客家文化之大成。规划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客都文化广场、中国客家博物馆、黄遵宪纪念馆、客家风情游览活动场、客家民俗文化展览等30多个景点。

客家公园从2010年3月20日全面对外游客免费开放。 饮食

在梅州,可以吃到有很多客家美食,如: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客家红焖肉、客家烧鲤、客家娘酒鸡、客家娘酒、梅州腌面、梅州盐焗鸡爪、客家盐锔鸡、客家猪肚包鸡、客家鱼丸、客家牛肉丸、五华长乐烧酒、梅县麦芽糖、平远慈橙、青榄、梅干菜、米粄、黄粄、鸡颈板、珍珠红酒、菊花糕、三及第汤、客家盐卤鸭掌、大田果合柿饼、棉洋桃驳李、大埔豆腐干、百侯芒果、大田果合柿饼等等。

梅州:客家酿豆腐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称,中原人“衣冠南迁”到这里,不但带来了读书皆上品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黄色,把猪肉鱼肉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进葱花,香油,盛在鸡汤瓦煲内焖着,直到香气四溢。想来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时无麦可包饺子,才创出如此美味。据说客家酿豆腐,是由五华长乐镇(现华城镇)的一对兄妹首创,故客家酿豆腐原名也叫做“长乐酿豆腐”。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是传统的客家名菜,在各个客家地区都可以品尝。“梅菜扣肉”精选横沥土桥梅菜芯,在清水中浸泡至爽口、淡口,把梅菜切成若干段备用,选五花肉,将五花肉皮刮干净,上汤锅煮透捞出,趁热在皮上上一层老抽,皮向下,入烧热的花生油锅里炸,炸上色捞出,放净水盆内泡软,然后切成三至四毫米厚的大五花肉

肉片,洗干净锅注入花生油,下葱、姜、蒜、八角未炒出味后,放了五花肉炒片刻,然后再下汤、白酒、盐、生抽、白糖,待汤开后,挪到小火上去,一直焖烂为止。然后把烧好的五花肉拿出来,遂件将内(有皮的在底)平整地放了碗里,上面铺上一层梅菜段,再倒入原汤,上笼蒸透。走菜时滗出原汤,把肉反转扣在盘中,原汤尝好味烧开,用水淀粉勾芡,浇在肉上即可。这道菜的特点是:肉烂味香,吃起来咸中略带甜味,肥而不腻。

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区,客家菜以口味醇重、火候老到著称,与潮州菜、广州菜一起,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

具代表性的盐焗鸡、酿豆腐和梅菜扣肉,被称为传统的客家三大菜肴

客家酿豆腐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称,中原人“衣冠南迁”到这里,不但带来了读书皆上品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黄色,把猪肉鱼肉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进葱花,香油,盛在鸡汤瓦煲内焖着,直到香气四溢。想来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时无麦可包饺子,才创出如此美味。据说客家酿豆腐,是由五华长乐镇(现华城镇)的一对兄妹首创,故客家酿豆腐原名也叫做“长乐酿豆腐”。 注意事项

梅州最佳旅游时间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内陆地区,由于受亚热带季风影响,这里冬暖夏热、雨量充沛,降水多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气温为21℃左右。来梅州旅游因该注意避开雨季,台风等热带风暴容易引起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出行前应该关注天气变化,多做准备。

编辑本段著名人物

梅州由于是侨乡,在海内外拥有众多的著名乡贤。其中较为著名的如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岭南第一才子宋湘、抗日保台丘逢甲、中国葡萄酒之父张弼士、辛亥革命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中国抗日远征军司令罗卓英、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亚洲球王李惠堂、武状元李威光、探花罗孟郊、榜眼曾琼琲、中国现代军医之父徐华清、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雕塑泰斗李金发、中国现代言情小说开山祖师张资平、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人林风眠、潮汕铁路兴建者张鸿南兄弟、兰芳共和国创始人罗芳伯、戴燕国王吴元盛、泰国前总理他信、泰国现任总理英拉、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现任总理李显龙、圭亚那国父钟亚瑟、杰出富商爱国慈善家领带大王曾宪梓、化工大王田家炳、钢铁大王何侨生,汕头南生公司创始人李柏恒、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原广东省省长叶选平,原广东省省长、现任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华华、广东省政协主席黄龙云、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广东省副省长刘志庚等。还有清末至现在100年间梅州孕育出545位将军、25位两院院士、227位梅州籍大学校长。详细情况参见梅州市名人

*备注:之前的名人介绍篇幅过长,整理至“梅州市名人”词条

编辑本段城市荣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双拥模范城

中国十大最休闲的城市

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

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

中国金融生态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联合国人居环境项目优秀范例奖(梅城一江两岸)

广东省文明城市

广东省卫生城市

广东省宜居城乡示范城市

广东省双拥模范城

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梅州风貌(19张)



梅州各县风光(6张)



中国客家博物馆(12张)



梅州客家公园(8张)



梅州客天下旅游基地(19张)



词条图片(11张)



隐藏 旅游信息

百度旅游-目的地指南

http://lvyou.baidu.com/scene/view/746293d2d06f5707715ad2f7

广东省行政区划

副省级市? 广州市 ? 深圳市

地级市? 珠海市 ? 汕头市 ? 佛山市 ? 韶关市 ? 湛江市 ? 肇庆市

? 江门市 ? 茂名市 ? 惠州市 ? 梅州市 ? 汕尾市 ? 河源市

? 阳江市 ? 清远市 ? 东莞市 ? 中山市 ? 潮州市 ? 揭阳市

? 云浮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8353.html

更多阅读

梅州 金柚飘香正当时 梅州蜜柚金柚

  梅州是金柚之乡,每到这个时节,沙田柚正是成熟的季节,看着挂在枝头的柚子,口水四溢。而我也是第一次见到柚子树,挂在枝头的柚子,就好似小时候家里种的瓢。  梅州之行的最后一天,来到处于开放式盆地的雁鸣湖景区,这里是国家级的森林公

梅州客天下景区 评论 广东梅州客天下景区

2014-07-29好评服务:5(很好)便捷:5(很好)优惠:5(很好)梅州客天下2014.07.27中午吃饱过去的,太阳好猛,带着孩子不是特别方便,现场买是90块钱,同程购一人便宜5块钱,客家小镇可以看表演,圣人谷有锣鼓合照,一张15块,买不买随你,拍婚纱的人比较多,那些

松口古镇元魁塔 梅州松口古镇主要景点

梅州元魁塔,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以东八里之铜盘村,梅江河北岸,为明末翰林学士、东宫侍讲李士淳(家名李二何,明崇祯元年中第18名会魁,人称"岭南夫子")倡修,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历时10年,崇祯二年(1629年)落成。古塔结构为楼阁

声明:《梅州 梅县》为网友举套问天我操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