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朝代 中国历史朝代表
夏 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商 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
周
前11世纪-前256
西周 前11世纪-前771
东周
前770-前256
春秋 前770-前476
战国 前476-前221
秦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汉
前202-220
西汉前202-9
新9-23
(玄汉 23-25)
东汉25-220
三国
220-280
魏
220-266
蜀汉
221-263
吴
229-280
晋
266-420
西晋266-316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
420-589
宋
420-479
北魏
386-534
齐
479-502
梁
502-557
西魏
535-557
东魏
534-550
陈
557-589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
隋581-619
唐618-907
(武周 690-705)
五代十国907-979
(契丹)
辽
916-1125
宋
960-1279
北宋
960-1127
西夏
1038-1227
南宋
1127-1279
金
1115-1234
(大蒙古国 1206-1271)
元1271-1368
(北元 1368-1402)
明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后金 1616-1636)
清1636-1912
中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至今
朝代
年代
开国都城
同时期中国大地主要国家势力(不能称为朝代)
国名 年代
开国都城
夏
约前2070-前1600
阳城
商
约前1600-1046
商丘
周
西周
前1046-771
西安1
东周
前770-256
洛阳1
秦
前221-207
咸阳
汉
汉
西汉
前202-8
西安2
南越
前203-前111
广州1
东汉
25-220
洛阳2
新
9-23
西安3
三国
魏 220-265 洛阳3
汉·蜀汉 221-263 成都1
吴 222-280 南京1
晋及十六国 两晋·晋
十六国(短蹙的起义势力不算)
西晋
265-316
洛阳4
16
国
成汉
304-347
成都2
东晋
317-420
建康
前赵·汉赵
304-329
临汾
后赵
319-351
邢台
前凉
320-376
民勤
前燕
337-390
棘城
北燕
409-436
龙城
夏·大夏
407-431
靖边
前秦
351-394
西安
后燕
384-409
定县
西凉
400-421
酒泉
后秦
384-417
富平
西秦
385-431
榆中
后凉
386-403
武威
南凉
397-414
乐都
北凉
401-439
张掖
南燕
398-410
益都
非
16
国
西燕
384-394
长子
冉魏
350-352
临漳
西蜀
405-413
成都
代国
338-376
和林格尔
段部鲜卑 310-338 令支
前仇池 296-371
百顷
后仇池 385-457 百顷
翟魏 386-391 滑台
桓楚 404-405 江陵 高句骊 前37-668 丸都城
南北朝
南朝
宋
420-479
南京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朝
北魏 386-534
大同
东魏
534-550
临漳
西魏
535-556
西安
北齐
550-577
临漳
北周 557-581
西安
隋
581-618
西安
燕(王须拔)
615-616
唐代
大唐 618-690
西安
夏(窦建德)
618-623
永年
凉(李轨)
618-620
武威
西秦(薛举)
617-618
天水
定杨(刘武周)
617-619
朔州
梁(梁师都)
617-628
梁(萧铣)
618-621
岳阳
郑(王世充)
619
洛阳
燕(高开道)
618-620,621-624
吴(李子通)
619-621
江都
宋(辅公祏)
623-624
南京
705-907
吐蕃
7~9世纪
拉萨
大燕(安姓)
756-763
邺城
南诏
738-937
大理
武周 690-705
洛阳
渤海国
698-926
宁安
五代十国
五代
十国
后梁
907-923
开封
吴国
892-937
扬州
南唐
937-975
南京
后唐
923-936
洛阳
前蜀
891-925
成都
后蜀
925-965
后晋
936-947
开封
闽国
893-945
福州
楚
896-951
长沙
后汉
947-950
南汉
905-971
广州
北汉
951-979
太原
后周
951-960
南平
907-963
荆州
吴越
893-978
杭州
辽宋金
两宋
北宋
960-1127
开封
大理 937-1094
大理
1095-1254
大中
1094-1095
南宋
1127-1279
杭州
西夏
1038-1227
银川
辽
907-1125
巴林左旗
金
1115-1234
哈尔滨
元
1206-1368
北京
天完政权
1351-1360
浠水
宋(韩林儿)
1351-1365
亳州
周(张士诚)
1353-1367 高邮
汉(陈友谅)
1360-1363
武昌
夏(明玉珍)
1360-1366
重庆
明
1368-1644
南京
北元
1370-1402
大西
1643-1646
武昌
大顺
1644-1646
西安
后金(后改清)
1616-1636
新宾
清
1636-1911
北京
南明
1644-1661
南京
周(吴三桂)
1678-1681
衡南
太平天国
1851—1864
金田
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
满洲国
1931-1945
长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1-1937 瑞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至今
北京
编辑本段朝代口诀
七言口诀
唐尧虞舜夏商周 晋十六国时期—空间坐标图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五言口诀
唐尧虞舜禹
夏商与西周 中国朝代歌
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编辑本段朝代简述
夏
夏禹
(夏朝 约前2070-1600年 华夏族)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禹传位启,启传位太康,后历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商
(商朝(也称殷) 约前1600-1046年 华夏族 亳(后迁都殷)) 夏桀无道,部落首领汤反。建立商王朝。 商汤
一开始定都亳(念:bó。今河南商丘。),后盘庚在位时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仍有殷墟文化遗址)。所以,商朝亦叫殷商。汤之后有: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澶(没有水字旁的)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乙(文丁)、帝乙、帝辛。帝辛即纣,商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周
西周简述:(西周 前1046-771年 华夏族 丰京(文王时)、镐京(武王时),今都在西安市) 商末,文王姬昌反。文王死后,其子武王继续反商,纣王自尽,发取而代之,国号为周,幽王无道,烽火戏诸侯而失信天下,最后亡国。
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史称东周,武王姬发朝为西周。
东周简述 (东周 前770-256年 华夏族 洛邑)
东周后,国势衰危,后分为两段,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前256年,周郝王59年,秦国(当时一诸侯国)灭周朝。
秦
(秦朝 前221-207年 华夏族 咸阳)
秦朝疆域
秦朝结束了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社会。
秦朝建都咸阳(今西安)。
从周郝王59年(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后,经昭襄王蠃则、孝文王蠃柱、庄襄王蠃子楚三代,史家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史家仍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开始,称始皇帝。
秦朝重法,苛政酷刑。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始皇死后,天下大乱,经二世胡亥、子婴,不久亡国。
汉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汉族长安
新朝 9-23年 汉族 长安 汉武帝 刘彻
东汉25-220年 汉族 洛阳
汉分两段,西汉、东汉。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东汉定都洛阳。
西汉
(前206年-公元25年)
秦暴政,天下乱。刘邦斩白蛇起义。
亡秦后,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垓下。
刘邦定都长安,国号为汉。
高祖刘邦死后,经惠帝刘盈,刘邦后吕稚专权,文帝刘恒,景帝刘启。
武帝刘彻,北击匈奴,南定南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武帝后经:
昭帝刘费陵、宣帝刘询、元帝刘爽、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kan)。
公元6年,王莽摄政,8年,篡政,改国号新。
东汉
(25年-220年)
光武帝刘秀灭王莽。迁都洛阳。
光武帝后经:
明 三国地图
帝刘庄、章帝刘炟(da′)、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灵帝刘宏、少帝刘辩、献帝刘协。
三国220-280
魏 220-265 汉族 洛阳
蜀 221-263 汉族 成都
吴 222-280 汉族 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晋265-420
西晋 265-316 汉族 洛阳
东晋 317-420 汉族 建康(在今江苏南京市,原名金陵,秦置县,名秣陵)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 304-439 汉族和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南北朝420-589
宋 420-479 汉族 建康
齐 479-502 汉族 建康
梁 502-557 汉族 建康
陈 557-589 汉族 建康
北魏 386-534 鲜卑(后来和汉族融合为汉族) 平城(今山西大同) 洛阳
东魏 534-550 鲜卑 邺城(古邺城漳水之北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三台村迤东一带。漳水之南在今河南安阳县境内,所以安阳有‘邺下’之称)
西魏 535-556 鲜卑 长安
北齐 550-577 鲜卑 邺城
北周 557-581 鲜卑 长安
隋朝581-618
汉族 长安
大隋太祖武元皇帝 隋太祖 杨忠【隋高祖追崇】
大隋高祖文皇帝 隋文帝杨坚 年号:开皇、仁寿(581-605)
大隋世祖明皇帝 隋炀帝杨广年号:大业(604-617)
大隋世宗成皇帝 隋成帝 杨昭【隋恭帝追崇】
大隋世宗恭皇帝 隋恭帝杨侑 年号:义宁(617-618)
皇泰帝 杨侗年号:皇泰(617)
秦王帝 杨浩年号:大业(沿用)(618)
唐朝618-907
汉族 长安
一、李渊
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高祖
在位:618——626(8年) 生卒:566——635(70岁)
皇考(宋代以前一般尊称亡父为皇考):北周唐国公李虎子李昺
年号:武德(618——626)
陵墓:献陵(今陕西省三原县城东25公里之土原上)
二、李世民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唐太宗 李世民
庙号:太宗
在位:626——649(23年) 生卒:598——649(52岁)
皇考:高祖(李世民为高祖次子)
生母:窦氏
年号:贞观(627——649)
陵墓:昭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
三、李治
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庙号:高宗
在位:649——683(34年) 生卒:628——683(56岁)
皇考:太宗(李治为太宗第九子)
生母:长孙皇后
年号:永徽(650——655)显庆(656——661)龙朔(661——663)麟德(664——665)乾封(666——668)总章(668——670)咸亨(670——674)上元(674——676)仪凤(676——679)调露(679——680)永隆(680——681)开耀(681——682)永淳(682——683)弘道(683)
陵墓:乾陵(今陕西省乾县西北梁山上,和武则天合葬)
四、李显(又名李哲)
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庙号:中宗
在位:683——684(1年)705——710(5年) 生卒:656——710(55岁)
皇考:高宗(李显为高宗第七子)
生母:武瞾
年号:嗣圣(684)神龙(705——707)景龙(707——710)
陵墓: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龙泉山上)
五、李旦
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庙号:睿宗
在位:684——690(6年)710——712(2年) 生卒:662——716(55岁)
皇考:高宗(第九子)
生母:武曌
年号:文明(684)光宅(684)垂拱(685——688)永昌(689)载初(689——690)景云(710——712)太极(712)延和(712)
陵墓:桥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之丰山)
六、武曌
谥号:则天顺圣皇后
庙号:无 ,自立为“武周皇帝”
在位:690——705(15年) 生卒:624——705(82岁)
国号:改“唐”为“周”,史称“武周”或“南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
皇考:武士彟
生母:杨氏
年号:天授(690——692)如意(692)长寿(692——694)延载(694)证圣(695)天册万岁(695)万岁登封(695——696)万岁通天(696——697)神功(697)圣历(698——700)久视(700——701)大足(701)长安 唐朝疆域
(701——704)神龙(705)
陵墓:与高宗合葬乾陵(今陕西省乾县西北梁山上)
七、李重茂
谥号:少帝
庙号:无
在位:710(十天)
皇考:中宗
年号:唐隆(710)唐元(710)
八、李隆基
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庙号:玄宗
在位:712——756(44年) 生卒:685——762(78岁)
皇考:睿宗(第三子)
生母:窦氏
年号:先天(712——713)开元(713——741)天宝(742——756)
陵墓:泰陵(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北金粟山)
九、李亨
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庙号:肃宗
在位:756——762(6年) 生卒:711——762(52岁)
皇考:玄宗(第三子)
生母:杨氏
年号:至德(756——758)乾元(758——760)上元(760——762)宝应(762)
陵墓: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之武将山上)
十、李豫
谥号:睿文孝武皇帝
庙号:代宗
在位:762——779(17年)
生卒:726——779(54岁)
皇考:肃宗(长子)
生母:吴氏
年号:宝应(762——763)广德(763——764)永泰(765——766)大历(766——779)
陵墓: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檀山上)
十一、李适
谥号:神武圣文皇帝
庙号:德宗
在位:779——805(26年)
生卒:742——805(64岁)
皇考:代宗(长子)
生母:沈氏
年号:建中(780——783)兴元(784)贞元(785——805)
陵墓:崇陵(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嵯峨山)
十二、李诵
谥号: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庙号:顺宗
在位:805(1年)
生卒:761——806(46岁)
皇考:德宗(长子)
生母:王氏
年号:永贞(805)
陵墓:丰陵(今陕西省富平县东瓮金山)
十三、李纯
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庙号:宪宗
在位:805——820(15年)
生卒:778——820(43岁)
皇考:顺宗(长子)
生母:王氏
年号:元和(806——820)
陵墓:景陵(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北金帜山)
十四、李恒
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
庙号:穆宗
在位:820——824(4年)
生卒:795——824(30岁)
皇考:宪宗(第三子)
生母:郭氏
年号:长庆(821——824)
陵墓:光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尧山)
十五、李湛
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
庙号:敬宗
在位:824——826(2年)
生卒:809——826(18岁)
皇考:穆宗(长子)
生母:王氏
年号:宝历(825——826)
陵墓:庄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
十六、李昂
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
庙号:文宗
在位:826——840(14年)
生卒:809——840(32岁)
皇考:穆宗(第二子)
生母:萧氏
年号:大和(827——835)开成(836——840)
陵墓:章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天乳山)
十七、李炎
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
庙号:武宗
在位:840——846(6年)
生卒:814——846(33岁)
皇考:穆宗(第五子)
生母:韦氏
年号:会昌(841——846)
陵墓:端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
十八、李怡
谥号: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庙号:宣宗
在位:846——859(13年)
生卒:810——859(50岁)
皇考:宪宗(第十三子)
生母:郑氏
年号:大中(847——860)
陵墓:贞陵(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
十九、李漼
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
庙号:懿宗
在位:859——873(14年)
生卒:833——873(41岁)
皇考:宣宗(长子)
生母:晁氏
年号:咸通(860——873)
陵墓:简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
二十、李儇
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
庙号:僖宗
在位:873——888(15年)
生卒:862——888(27岁)
皇考:懿宗(第五子)
生母:王氏
年号:乾符(874——879)广明(880——881)中和(881——885)光启(885——888)文德(888)
陵墓:靖陵(今陕西省乾县东北)
二十一、李晔
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
庙号:昭宗
在位:888——904(16年)
生卒:867——904(38岁)
皇考:懿宗(第七子)
生母:王氏
年号:龙纪(889)大顺(890——891)景福(892——893)乾宁(894——898)光化(898——901)天复(901——904)天祐(904)
陵墓:和陵(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太平山)
二十二、李柷
谥号:昭宣光烈孝皇帝
庙号:后唐时议庙号为景宗
在位:904——907(3年)
生卒:892——908(17岁)
皇考:昭宗(第九子)
生母:何氏
年 五代十国
号:天祐(904——907)
陵墓:温陵(今山东省定陶县)
唐哀帝即位时,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唐天佑四年(907年),朱温见废帝灭唐时机已到,便先将唐朝朝臣全部杀死,接著又废哀帝为济阴王,自己做皇帝,建国号“大梁”,史称“后梁”。至此,立国290年、传20帝的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979
后梁 907-923 汉族 开封
后唐 923-936 汉族 洛阳
后晋 936-947 汉族 开封
后汉 947-950 汉族 开封
后周 951-960 汉族 开封
十国 907-979 汉族
宋960-1279
北宋 960-1127 汉族 汴京(东京汴梁,即现在的开封市) 宋太宗
南宋 1127-1279 汉族 临安(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辽西夏金907-1234
辽(契丹)907-1125 契丹族上京(今蒙古巴林左旗)
大理(南诏国)937-1254 白族大理
渤海(北昭国)(698~926年)靺鞨 旧国(今吉林敦化)
西夏 1032-1227 党项族兴庆府
金 1115-1234 女真族(后融入汉族,非满族)会宁(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后迁都燕京,即今北京)
元明清1206-1911
元朝(前期是蒙古帝国) 1206-1368 蒙古族大都(今北京) 清朝疆域
明朝 1368-1644 汉族 南京(后迁都北京)
清朝(前期称后金国) 1616-1911 满族北京
其他
其他中华王国:吐蕃、西域各国、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琉球王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回鹘、古代越南王国、吐谷浑等等。
编辑本段名称来历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甲骨文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封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中国各朝代名称的来历:
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魏太祖 曹操
蜀: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唐高祖 李渊
辽: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西夏: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 明太祖 朱元璋
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而为之。
更多阅读
中国历史年代表之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历史深处的民国 共和
中国历史年代表之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年)共和时期:(公元1912~1915年)公元1912年:壬子,民国元年,蒙古国额真汗哲布尊丹巴·呼图
中国朝代顺序表,朝代歌,中国朝代更替表,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中国历史朝代歌 完整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朝代 起讫年代 都城 今地 开国皇帝 详细介绍夏 约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县 禹 查看夏朝>>商① 约前1675-1029年 亳 河南商丘 汤 查看商朝>>周 西周 约前1029-771年②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文王姬发 查看西周>>东
转载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儿歌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原文地址: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儿歌作者:wisdom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夏商西周和东周,东周前期为春秋,后期战国七雄起,秦朝统一列国休,两汉之后干
中国历史朝代歌共七版 — Windows Live 中国历史朝代歌菊花台
中国历史朝代歌(共七版)标准教材版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香港版本]第一首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
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简介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表及皇帝
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夏朝约前2146-1675年安邑山西夏县禹商朝约前1675-1029年亳河南商丘周西周约前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