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古文化街建筑特色 天津古文化街













建筑风格

整体建筑是仿清代民间建筑风格,在宫南和宫北两边,各有一座彩绘牌坊,分别是“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四字,街内的近百家店铺均为清式建筑,门窗上多饰有彩绘图案,内容以历史、神话、人物、花鸟为主,形式有透雕、浮雕、圆雕等。

古文化街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如文房四宝、名人字画、文物古玩、工艺品等,最有名的有杨柳青画社、泥人张彩塑工艺品经营部等。此外,古文化街还有老字号的小吃铺,如石头门坎饭庄等。









南北牌楼

整修后的古文化街,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建筑风貌和基本线型,其建筑风格为仿明清小式建筑,层高均为一、二层;街区走向自然曲直,错落有韵;外檐建筑尺度适中,商店铺面长短有序,呈现出鳞次栉比的古街效果。古文化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味、文化味、中国味和天津味。 在古文化街南、北两入口处各建有牌楼一座,其彩绘的形式是“烟琢墨石撵玉”式。其南口牌楼坊心上的文字是“津门故里”(面朝南)和“晴雪”(面朝北);其北口牌楼坊心上的文字是“沽上艺苑”(面朝北)和“金鳌”(面朝南)。

“津门故里”解释:“津门”是天津的别称,“故里”是老地方的意思,“津门故里”就是天津卫的老地方,有天津卫的发祥地之意。

“晴雪”解释:“晴”是天气好的意思,“雪”有“洗”的含义。“晴雪”是刚刚下完雪后的景色,晴空万里的天空,游人如织的街面,比喻人的心情非常纯真,仿佛被洗涤了一样,到这里为天后娘娘进香,为今后的好日子祝福。

“沽上艺苑”解释:天津地处九河下梢,自古以来水源丰富、水网密集,天津又素有“津沽”、“直沽”、“沽上”之称,天津卫地域内有“七十二沽”。“沽上艺苑”就是天津卫的文化发祥地的意思。

“金鳌”解释:“金”即金子、贵重之意,黄金为最值钱的金属;“鳌”:即最大的鱼在跳过龙门以后称为“鳌”,是龙的化身。“金鳌”比喻将最好的和最高级、最高贵的东西聚集在一起。我国的成语有“独占鳌头”一词,意为:领先,并占有最好的位置和东西的意思。









仿古彩绘
天津古文化街建筑特色 天津古文化街

在古文化商贸区的建设中,天津市房产总公司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文化街进行了整修。整修后的古文化街,在注重提高防火、抗震等级的同时,增添了供暖、制冷、通讯、公共卫生设备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整个街区总体配套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为了提高街区的文化品位,天津市房产总公司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聘请多家专业设计单位,进行严格筛选,好中选优,并对街区地面铺装、小品雕塑、灯饰点缀、门窗造型等实施了统一布局和精心设计。为了延续天津历史文脉,展示天津民俗,保留百年民居通庆里、拥有600年历史的古建筑玉皇阁和中西合璧式民居建筑刘家大院;位于街区两端的牌楼得到了重新修复,“旋子大点金”式的彩绘,使南口的“津门故里”、“晴雪”和北口的“沽上艺苑”、“金鳌”十二个大字又泛出了金光;坐落在街北入口处的“天津古文化街”石碑,源自天津蓟县上亿年的古化石上,镌刻着李瑞环同志的题字,与整修后的古文化街街景更加协调。最为别具特色的当属古文化街仿古彩绘了。宫前广场展示的是以天津民俗为内容的彩绘画面,描绘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市井民俗;从街南到街北依次展开的仿古彩绘,其西侧以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为题材,东侧则以中国历史故事、古代传说以及戏剧名作为题材,并依照汉、唐、宋、元、明、清的历史顺序逐一展开,使广大游客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8680.html

更多阅读

不莱梅圣彼得大教堂(不莱梅系列篇之八) 圣彼得大教堂

不莱梅圣彼得大教堂(St.Petri.Dom)是一座新教教堂,位于市政厅之东,集市广场(即市政厅广场)的东北角。公元789年,大教堂由维勒哈德主教首建,并以耶稣门徒圣彼得的名字命名。大教堂首建时为木制教堂。公元853年,木制大教堂被毁。后来,大主教安

中山仙沐园温泉度假村介绍 中山泉眼温泉度假村

大学生旅游联盟咨询号码:13415363127 649191 黄同学(中山学院)QQ:611724131落于中山市三乡镇罗三妹山南麓的仙沐园,是一座具有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风景秀丽、令人流连忘返的大型园林式露天温泉。仙沐园位于名闻遐迩的中山温泉内,毗邻港

浅析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北京四合院特色餐厅

四合院,就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其历史之悠久,分布之广泛,在中国民居中占据首位,堪称我国汉族居民传统住宅的正宗典型。北京的四合院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营建方式,成为中国北方四合式民居

北京九十九顶毡房 九十九顶毡房跟西贝

北京九十九顶毡房完全依照蒙古毡房的建筑特色和草原建设,将蒙古建筑和饮食与北京人的喜好和口味有机结合,就是美丽的西贝九十九顶毡房。她座落在海淀区东升乡马坊村永泰北路9号(这个地址让人看了很糊涂,就是在北五环外,林翠桥下往北走,第3

天津古文化街建筑特色 天津古文化街

建筑风格整体建筑是仿清代民间建筑风格,在宫南和宫北两边,各有一座彩绘牌坊,分别是“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四字,街内的近百家店铺均为清式建筑,门窗上多饰有彩绘图案,内容以历史、神话、人物、花鸟为主,形式有透雕、浮雕、圆雕等。古文

声明:《天津古文化街建筑特色 天津古文化街》为网友阳光下的承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