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子:红楼随笔续16
关于薛宝钗和香菱的命运,之前我是有过论述的。核心意思就是,八十回以后,贾宝玉婚后出家,薛宝钗独守空房,而香菱因为躲避夏金桂和薛蟠,薛宝钗出嫁时是和莺儿一起跟了过来的。关于这些分析,很有些不同意见,以为不可能。之前的那些论述和论据就不再重复,但在第四十八回,我又看到了关于薛宝钗和香菱,尤其是香菱命运的暗示性描写。请看,在薛蟠出去做生意之后:
宝钗道:“妈妈既有这些人作伴,不如叫菱姐姐和我作伴去。我们园里又空,夜长了,我每夜做活,越多一个人,岂不越好?”薛姨妈笑道:“正是我忘了,原该叫他和你去才是。我前日还和你哥哥说:文杏又小,到三不着两的;莺儿一个人,不够伏侍的。还要买一个丫头来你使。”宝钗道:“买的不知底里,倘或走了眼,花了钱事小,没的淘气。倒是慢慢打听着,有知道来历的,买个还罢了。”一面说,一面命香菱收拾了衾褥妆奁,命一个老嬷嬷并臻儿送至蘅芜院去,然后宝钗和香菱才同回园中来。
我们必须注意到上述这段描写里面几处很暧昧的地方:
1.薛宝钗在大观园的境况,其实已经很凄凉。因为她毕竟不像贾宝玉、林黛玉、贾迎春、贾探春和贾惜春,是在家里,丫鬟成群,薛宝钗是寄居在贾府,丫鬟都是自己带来的,只有两个丫鬟,一个莺儿,一个文杏,薛宝钗即便在那个时候已经觉得长夜难熬了。更何况贾宝玉出家之后呢?我以为这是一个暗示性描写,决定了薛宝钗在贾府的境况从一开始就是孤独的、寂寞的和难熬的,而且她从来只能向娘家求救。
2.由此就带出了香菱的境况:
香菱是在薛蟠“去了”之后被薛宝钗带走的,古语的“去”,一般理解为“离开”,也就是说,香菱是在薛蟠离开之后被薛宝钗要走的。这里的离开是指薛蟠出去做生意,短暂离开。但第八十回的离开,却是真正的离开。还记得吗?薛蟠受夏金桂的挑唆,痛打香菱,为此与薛姨妈和薛宝钗争吵,其后薛姨妈气得“命人来卖香菱”,请记住,所谓卖香菱,就是斩断薛蟠和香菱的“夫妾关系”的一种表示。而薛宝钗则是这样解决问题的:
宝钗笑道:“他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他到前头去。从此断绝了他那里,也和卖了的一样。”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跟前,痛哭哀求,不愿出去,情愿跟姑娘。薛姨妈只得罢了。自此,后来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自断绝。
这样的描写,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薛蟠和香菱是“离”了的,已经解除“夫妾关系”了,正如薛宝钗所言“从此断绝了他(指薛蟠)那里”,也就是香菱从此和薛蟠一刀两断了。而香菱呢,则是苦苦哀求“情愿跟姑娘(指薛宝钗)”。至于曹雪芹,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写“后来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自断绝。”
“后来”指什么?就是指从此以后呀。也就是说从此以后,香菱就重新以丫鬟的身份跟随服侍宝钗了。而所谓“前面路径”即指与薛蟠的关系,被香菱“竟自断绝”了。
种种迹象表明,无论薛姨妈、还是薛宝钗还是香菱本人都承认和接受了香菱与薛蟠断绝夫妾关系的事实了。而从此,香菱就像莺儿一样跟着宝钗了。
3.薛宝钗这样做,一是因为香菱确实值得同情,二是因为宝钗也喜欢香菱,三是因为宝钗确实也需要人手,四是宝钗从维护薛家的名誉出发,五是宝钗可以保护香菱。
所以,凡此种种,不管是第四十八回薛蟠出去做生意宝钗带香菱到大观园居住,还是八十回香菱跟了薛宝钗,都已经很明确告诉我们,八十回以后,当薛宝钗出嫁的时候,香菱也是和莺儿一样,陪嫁到了贾府的。
而在贾府被抄、贾宝玉出家之后,薛宝钗为保护母亲,也为排解痛苦寂寞,是回到了薛家的,这样香菱又回到了薛家,从此,和薛宝钗一到,遭到了夏金桂的进一步凌辱和折磨,直到死去,应验第五回的判词。
林黛玉为啥教香菱写诗?
毫无疑问,第四十八回,林黛玉教香菱写诗一节,最是温馨动人的,但也是歧义最少的。可是,这一次,我却读出了另外一些意思。
曹雪芹在这里很详细的写林黛玉教香菱写诗,除了表现林黛玉和香菱的才学以及相知之外,到底还有什么含义呢?
想着想着,突然就明白了。林黛玉教香菱写诗,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在间接的表现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姐妹之情”。
之前,拙文《薛宝钗为何护黛玉而贬宝玉?》和《林黛玉和薛宝钗到底是什么关系?》说过,从薛宝钗审问林黛玉开始,到交心谈话,再到林黛玉贫嘴求饶,林黛玉和薛宝钗早已经由情敌变为姐妹变为知己了。因此,香菱求黛玉教她写诗,黛玉不觉得烦,香菱不觉得唐突,就是宝钗也觉得自然。
首先,我们来看林黛玉对待香菱的态度。
“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住,自是欢喜。”
林黛玉这个人,素来是“喜散不喜聚”的,可是,此番见了香菱,却是喜欢的。这说明黛玉是相当待见香菱的。这里,除了黛玉和香菱两人的惺惺相惜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黛玉和宝钗的关系的实质性转变,这才是基础。我甚至觉得,黛玉和宝钗关系的改善,对于黛玉而言,影响至深,已经在逐渐改变黛玉那种悲观的人生观了。
其次,我们来看教诗歌的过程中黛玉和宝钗的交流,而这种交流,是通过香菱来传达的。
香菱学诗,黛玉主动要求“你就拜我作师”,一点也不客气,也不征求宝钗的意见,一来见出黛玉对宝钗的了解,二来见出了黛玉和宝钗的感情已经相当自然,非同一般了。
香菱学诗,宝钗十分配合。大家别忘了,宝钗要香菱进来,原是要香菱服侍自己的,可是,这只是借口,我们看香菱学诗,那里干了半点活计,而宝钗呢,一点不埋怨,不仅不埋怨,而且十分理解和关心。随便举一例: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院中,诸事不管,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香菱学诗,宝钗其实也有参与。香菱做了一首诗,准备拿给黛玉看,宝钗是这样说的:“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而香菱再作一首,宝钗是这样评价的:“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像是月色。也罢,原是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
一次香菱学诗的过程,其实就是黛玉和宝钗姐妹俩默契配合的过程,一个主教,一个支持,一个开导,一个鼓励,其中透露的却是黛玉和宝钗的和谐,这难道不就是“钗黛合一”的典型案例吗?
《红楼梦》之平儿的爱恨交加
严格说来,名如其人,平儿是个很平和的人,很少发火。可是,在四十八回,我们却难得的见到平儿发火了,而且,用词是出乎意料的狠毒尖刻。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贾赦看中了一个叫石呆子的人收藏的扇子了,叫贾琏去买过来,可是石呆子不买,贾琏无法。而贾雨村却很有办法,为了巴结贾赦,“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了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爷问着二爷说:'人家怎么弄了来了?’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为!’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因此这是第一件大的。这几日还有几件小的,我也记不清,所以都凑在一处,就打起来了。也没拉倒用板子棍子,就站着,不知他拿什么东西打了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我们听见姨太太这里有一种药上棒疮的,姑娘寻一丸给我呢。”
贾琏为这事被混账父亲贾赦一顿暴打,于是,平儿便把所有的无名火,都一股脑的发泄在了贾雨村身上:
“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
这句话,可是够狠的。好一句“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够厉害的。平心而论,贾雨村虽然混账,但贾赦才是罪魁祸首,做官没有做官的样,做人没有做人的样,做父亲没有做父亲的样,而且,打人的也是贾赦呀。因此,平儿这话,是有些着三不着两的。
但是,我们反过来一想,就明白了。贾赦毕竟是贾琏的父亲,在那个时候,父亲总有不是,纵打儿子,也是可以的,而且贾赦毕竟是主子呀。平儿再怎么生气,也不敢、也不能骂贾赦。平儿算是贾琏的妾,贾赦也算是平儿的公公了,所以,平儿当然只能拿贾雨村出气咯。
平儿这样狠的骂人,倒真的很少见。由此,我们也看出了平儿的爱恨交加。恨贾雨村,是因为爱贾琏,而对贾雨村之恨,正可以见出对贾琏的爱来。这爱恨交加,原来只为的对贾琏的爱呐。这不,一边痛骂贾雨村,一边给贾琏找药来了。听听这口气,不是心疼自己的男人是什么?那深刻的爱,却是从恶毒的话语中表现出来的,端的是爱意无限呐。
之前拙文《平儿为何敢摔王熙凤的帘子?》曾经论述过平儿对贾琏的爱,因为王熙凤的缘故,不便表露。这次,就通过这样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了。有趣。
贾琏此人,有王熙凤和平儿这样的女人爱着,也算是造化了,可惜,不惜福,或者说生在福中不知福。
薛宝钗大爱香菱
之前,一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其实保护香菱最多的,不是别人,正是薛宝钗,这个被我们称为人冷心冷的姑娘。
薛宝钗对香菱的关爱和保护,实在太多了。
第一,薛蟠出去做生意,正是薛宝钗提出来带香菱进大观园的,由此开始了香菱人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而香菱学诗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
第二,薛蟠婚后受夏金桂的挑唆,折磨香菱,关键时刻,还是薛宝钗站出来拯救了香菱。不然,香菱真的被薛姨妈一气之下卖了也说不准。
远的就不说了,就说说曹雪芹花了大笔墨所写的香菱学诗吧。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香菱之所以能够学诗,最根本的是薛宝钗的默许和支持,不然,香菱怎么可能像一位大小姐一样的自由平等的向黛玉学诗,跟宝玉和大观园的众姐妹自由自在的学诗呢?
其次,我们来具体看看薛宝钗是怎样对待香菱学诗的。
1.薛宝钗之所以要了香菱跟自己来大观园居住,不是要了来使唤香菱的,而是为了遂了香菱喜欢大观园,喜欢和众姐妹相聚的心:
宝钗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不是一日两日了,只是没个空儿。就每日来一趟,慌慌张张的,也没趣儿,所以趁着机会,越性住上一年,我也多个作伴的,你也遂了心。”
2.香菱学诗,薛宝钗虽不愿意教,但也绝没有反对。香菱拜黛玉为师之后,一门心思学诗,那里顾的上半点家务事,和之前宝钗跟薛姨妈说的要香菱来服侍自己简直就是背道而驰的,可是,宝钗并没有责怪香菱,反而是关心有加。
3.就让我们来看看宝钗对香菱的关心吧。
其一,“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这那里有主仆之别,分明是姐妹情深,宝钗作为主子小姐,反而关心香菱,劝她睡觉呢。
其二,不仅是关心,其实宝钗也在间接的帮助香菱,鼓励香菱:
香菱听了, 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 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
其三,不仅鼓励,后来其实也开始只点起香菱来了。香菱做了一首诗,自以为不错,宝钗看了:
笑道:“不象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
不仅有批评,更有鼓励,多么的循循善诱呀。
其四,当然,最见真情的,还是宝钗对香菱着魔一般学诗的关怀和关注。
香菱苦苦思索诗句:
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 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
这样的话,表面是抱怨,其实饱含的是关切。香菱夜间如此闹腾,换了个主子,还得了?可是宝钗不是,宝钗是把香菱当妹妹看的。
香菱什么也不顾的学诗,宝钗是这样埋怨黛玉的:“可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这难道不像一个大姐姐在保护自己的小妹妹吗?
而对于香菱的闹腾,宝钗也没有埋怨,只有关切、关注和包容:
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
好一个“又是可叹,又是可笑”,把宝钗对香菱的既爱怜又无奈的心境写得活灵活现了。这那里是一对主子,就是一对知心的姐妹呀。
所以,当香菱成为大观园诗社一位杰出的诗人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感谢黛玉,更需要感谢宝钗,正是宝钗对香菱的大爱,造就了这一切。
而由此,我们对于薛宝钗是否也应该有了更新的认识呢?
这个女子,爱着贾宝玉,却因为爱而选择退出;忍受着林黛玉的讥讽,忘我的关心着黛玉;甚至就连香菱,也得到了她的保护和关爱。这样的胸襟,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所以,我说,薛宝钗是“女中丈夫”。
薛宝钗大爱香菱说明了啥?
我一直在想,曹雪芹浓墨重彩写薛宝钗对香菱的爱,是不是还有其它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承认以下事实,就会发现点别的什么。
1.香菱和林黛玉长得很像。小说了写了,香菱的美貌,是兼具秦可卿和林黛玉之品格的。这说明,香菱其实和林黛玉长得很像。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巧合,在《红楼梦》里,有好几个出色的女孩都与林黛玉长得很像,晴雯、香菱、龄官、柳五儿,还有秦可卿。曹雪芹这样写,绝不是没有意思的。
2.香菱和林黛玉一样孤苦伶仃,是个孤儿。香菱是自小被拐卖的,流离失所,失去了父母的依傍;林黛玉虽没那么惨,但小小的就父母双亡,无兄弟姐妹,也是差不多的身世。
3.香菱和林黛玉,算得上是老乡。香菱是苏州人氏,林黛玉呢,祖籍也是苏州,而且自小就生活在在苏州。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不得不认为,薛宝钗之大爱香菱,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在间接的表明,薛宝钗同样在保护着林黛玉,同样大爱着林黛玉。当然,这个大爱的时间,发生在两人误解消除之后。来看一下:
1.薛宝钗经历过之前的入宫待选的落选、想嫁给贾宝玉、参与金玉良缘阴谋、主动靠近贾宝玉、和林黛玉拈酸吃醋、面对贾母的反对、宝玉被打听到梦话的一怔、海棠诗、菊花诗以及螃蟹诗和行酒令的内心挣扎,终于走出了她与宝玉、黛玉的情感小圈子,选择了退出;
2.紧接着,就是全心全意的对黛玉的好,审问林黛玉说漏了《西厢记》和《牡丹亭》的诗词,关心林黛玉的病情,劝解林黛玉别作司马牛之叹,以及面对林黛玉撒娇时的疼爱,还有曹雪芹的回目“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提示,都表明,薛宝钗和林黛玉已经成为“义结金兰”的姐妹了。之后,更有,说服母亲薛姨妈要主动为林黛玉和贾宝玉说媒,以及在贾母等人国孝守制期间让母亲薛姨妈主动过来照顾林黛玉等等,都说明,不仅是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关系,就是薛姨妈与林黛玉的关系都已经变了,变为姐妹和母女了。而这一切,都要仰仗薛宝钗的功劳。薛宝钗以一己之力,在竭力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婚姻创造条件、改善氛围。
3.我几乎相信,有贾母的坚持和薛宝钗的支持,如果不是贾府发生了一系列变故,不是贾元春难产而死、贾母暴死,那么,贾宝玉和林黛玉肯定是能够结合的。而薛宝钗与贾宝玉的结合,是王夫人在贾母死后的坚持,导致林黛玉自缢身亡之后,别无选择的选择,那个时候,林黛玉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们不能怪薛宝钗什么,反而要钦佩薛宝钗的顾全大局、忍耐和富有牺牲精神。
4.所以,八十回以后其实林黛玉和薛宝钗根本不存在什么竞争了,因为早在前八十回,薛宝钗与林黛玉心结已解,矛盾不再,两人早已经心照不宣,是好姐妹了。
这,就是薛宝钗对林黛玉的大爱。
而与此相对的,就在薛宝钗和林黛玉和好的时候,发生了薛宝钗对香菱的一系列保护行为:
1.薛蟠出去经商,宝钗要香菱到大观园住,开启了香菱的快乐时光;
2.薛蟠暴打香菱,薛姨妈要卖香菱,是薛宝钗再一次保护了香菱;
3.八十回以后,薛宝钗要了香菱跟自己嫁到贾府,继续保护香菱;
4.宝玉出家,薛宝钗为保护母亲薛姨妈,再度回到薛家,共同面对夏金桂的折磨。
这就是薛宝钗对香菱的大爱。
而结合香菱和林黛玉的某种程度上的“互为文本”,我以为恰好就是“钗黛合一”的绝妙写照。
我们看薛宝钗的一生,充满了保护,保护薛家,保护母亲,保护黛玉,保护香菱,却没有谁来保护她,一个没有人理解和爱怜的姑娘,她的一生,是为别人活着的。
《红楼梦》之“钗黛合一”带来大观园鼎盛
说了也许大家不信,曹雪芹在第四十八回、四十九回的叙述方式,是颇有意味的。他实际上在传达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钗黛合一”带来了大观园的鼎盛。
之前,我曾经在拙文《《红楼梦》中何谓“钗黛合一”?》、《薛宝钗为何护黛玉而贬宝玉?》中论述了薛宝钗与林黛玉的和好,而又在《林黛玉和薛宝钗到底是什么关系?》和《林黛玉为啥教香菱写诗?》论述了黛玉教香菱学诗,其实就是“钗黛合一”的杰作。由于已经论述,不再重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这里要说的是,至第四十八回结尾,在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通力合作之下,在香菱的勤学苦学之下,香菱做成了一首好诗,标着着诗人香菱的诞生,其实也标志着“钗黛合一”的成功。而就在此时,曹雪芹笔锋一转,开始写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的到来。我们不妨来仔细体味:
话说香菱见众人正说笑,他便迎上去笑道:“你们看这一首。若使得。我便还学,若还不好,我就死了这作诗的心了。”说着,把诗递与黛玉及众人看时,只见写道是: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众人看了笑道:“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社里一定请你了。”香菱听了心下不信,料着是他们瞒哄自己的话,还只管问黛玉宝钗等。
正说之间,只见几个小丫头并老婆子忙忙的走来,都笑道:“来了好些姑娘奶奶们,,我们都不认得,奶奶姑娘们快认亲去。”
就是这么笔锋一转,在香菱学成之际,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来了。至此,大观园进入鼎盛时期。也就是说,大观园诗社,不仅增加了香菱这位诗人,而且一下子增加了其他四位诗人,正如探春所言:
“咱们的诗社可兴旺了。”宝玉笑道:“正是呢。这是你一高兴起诗社,所以鬼使神差来了这些人。但只一件,不知他们可学过作诗不曾?”探春道:“我才都问了他们,虽是他们自谦,看其光景,没有不会的。便是不会也没难处,你看香菱就知道了。”
这鬼使神差的不是别人,正是曹雪芹。在曹雪芹看来,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冰释前嫌,和好,以及终于捋清楚与贾宝玉的情感纠葛,乃是大观园之幸事也。从此,大观园走入到它最鼎盛时期,而这一年时间,也是公认的“大观园神话“最美好最和谐的时期。
在我看来,这就是曹雪芹在第四十八回和四十九回起承转合之中,貌似随意,实则深意无限的真谛所在了。
《红楼梦》之贾母认薛宝琴图个啥?
第四十九回,一下子来了一大帮美女,邢岫烟、李纹、李绮以及薛宝琴。这里大家注意,从贾宝玉、晴雯的评价来看,四个都是美女,应该说难分高下。
贾宝玉的话是:“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而晴雯的话是:“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象一把子四根水葱儿。”
从贾宝玉的话里来看的话,似乎他是觉得李纹李绮比薛宝琴更要绝色一些的。而从晴雯的话看,她是觉得四个人都漂亮,不分伯仲。
但是,接下来发生了两件事情很奇怪。
第一件,还没有见到薛宝琴、邢岫烟和李绮李纹的袭人竟然这样问见过这些人的贾探春:“他们说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着怎么样?”探春道:“果然的话。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袭人听了,又是诧异,又笑道:“这也奇了,还从那里再好的去呢?我倒要瞧瞧去。”
从之前的描述看,我们并没得出薛宝琴更出色的信息来,袭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而且,她为什么偏偏只关注薛宝琴呢?
我以为,原因只有一个,对于薛宝钗,袭人早已经是看好的了,她最佩服的也就是薛宝钗,所以,这四个美女来,袭人天然的只会拿薛宝琴和薛宝钗两姐妹比,而且,由于和薛宝钗的亲密关系,认定薛宝琴是最出色的,但听了贾探春的评价后,又不相信薛宝琴竟然比薛宝钗还要好。
当然,袭人这样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接下来贾母的态度,就更加奇怪了。
探春道:“老太太一见了,喜欢的无可不可,已经逼着太太认了干女儿了。老太太要养活,才刚已经定了。”
紧接着:
果然王夫人已认了宝琴作干女儿,贾母欢喜非常,连园中也不命住,晚上跟着贾母一处安寝。
贾母态度之奇怪,在于:
1.应该说四个女孩都是绝色的,贾母为何独独垂爱于薛宝琴呢?
2.大家注意,那个时候,贾母还不知道薛宝琴已经与梅翰林之子定亲呢。
如此一来,就有朋友认定,这是贾母喜新怨旧,看见漂亮的薛宝琴,立马忘记了林黛玉,想把薛宝琴许配给贾宝玉呢。是这样吗?
我以为,恰恰相反。在贾母欢天喜地的外表下面,这位老人是有着一颗高度戒备的心的。正如我们所说,贾母当时还不知道薛宝琴是已经许了人家的,所以,贾母对于薛宝琴的偏爱,是有着非常复杂而深刻的原因的。因为:
1.之前,薛宝钗的到来,已经带来了贾母早已经设定好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姻的危机;
2.之前,贾母的一系列反击行为已经使得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基本稳定,而且,薛宝钗已经选择退出。
3.大家想,在这个时候,突然又冒出来一个比薛宝钗还要绝色的薛家的女子,请注意,薛家,这个薛家的薛姨妈与王夫人是亲姐妹,这是王夫人力挺薛宝钗的主要原因。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你说,贾母能不紧张能不戒备吗?
4.而这种紧张和戒备以及本能的捍卫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未来的心理促使贾母立即对薛宝琴采取了“封杀”政策。怎么封杀呢?
其一,贾母见到薛宝琴是反应是“喜欢的无可无不可”以及“欢喜非常”。贾母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见了个美女,如此反应,是不是夸张了些?其实是贾母掩饰紧张和戒备心理的反应。
其二,是立即让王夫人认薛宝琴做“干女儿”,大家注意,而且是“逼”着,说明态度之强悍,容不得半点商量。
这样一来,贾母就悄无声息的“封杀”了薛宝琴。王夫人认薛宝琴做干女儿,也就是贾宝玉的什么人了?是干妹妹了。从来没有听说过,兄妹可以成亲的。一般人家不可以,更何况贾府这样的官宦人家。所以贾母此招,表面上亲热的不得了,但实际,是对薛宝琴画地为牢。这样一来,贾宝玉和林黛玉虽亲,却不是真正道德意义上的“兄妹”,而贾宝玉和薛宝琴虽不亲,却是道德意义上的“兄妹”。
大家试想,贾母如果真的很喜欢薛宝琴,要让她做贾宝玉的未来妻子,何必多此一举呢?先稳住了慢慢打探试探就可以了呀。所以:
其三,贾母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索性就喜欢到底,留薛宝琴和自己睡,让所有人都察觉不到什么。
其四,而且,最搞笑的是,贾母和薛宝琴同床睡,竟然还是不知道薛宝琴已经许了人家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没旁人的时候,贾母对薛宝琴是漠不关心的,是没有嘘寒问暖的,否则,如果真喜欢真中意,言谈询问之中就可以知道。我甚至可以想象到,没有旁人时贾母卸下假装喜欢宝琴的面具,可亲但疏远的态度。
所以,后来贾母决定给薛宝琴说亲,绝对不是给贾宝玉说亲,这点,我是可以肯定的(见拙文《贾母为薛宝琴说亲对象是贾宝玉吗》、《贾母谓我家四个女孩包括林黛玉吗》)。
如此看来,袭人和贾母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只是袭人想要维护的是薛宝钗,而贾母想要维护的是林黛玉而已。《红楼梦》里的人物,上至贾母下至袭人,是不是个个聪明得紧?
贾母这位老人,表面上嘻嘻哈哈,其实心机之深,无人能及矣。这就是贾母之所以能够在贾府生存数十年的真谛所在了。
大家记住,贾母之所以选择林黛玉做贾宝玉的妻子,林黛玉的优秀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林黛玉与贾母的血缘关系。正如王夫人之所以选择薛宝钗,优秀固然重要,但重要的是薛宝钗与王夫人的血缘关系是一样的。
这就是贾府内部女人的斗争,以血缘为基础为纽带的利益斗争,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贾宝玉其实对薛宝琴不来电
第五十回,由于有薛姨妈曾经误解贾母要把薛宝琴许配给贾宝玉的描述,加之贾母对薛宝琴超乎寻常的喜爱,于是,有人得出了贾母有意做成贾宝玉与薛宝琴之事的判断。关于这个问题,拙文《红楼梦之贾母认薛宝琴图个啥?》已经论述过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贾宝玉对薛宝琴又是如何呢?是如见到林黛玉那般“这位妹妹我曾见过”的一见钟情的感觉呢?还是如面对薛宝钗时的想摸那雪白的膀子的“肉欲的冲动”呢?
然而,通过第四十九回的描述当可看到,贾宝玉面对薛宝琴的时候,是异常淡定的。
首先,在贾宝玉看来,薛宝琴固然美丽,但不是最美丽的,别说与林黛玉、薛宝钗相比了,就是和李纹李绮相比,也还是有些差距的。这里有他的话为证:
“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其次,面对贾母的强逼王夫人认薛宝琴做干女儿,贾宝玉也是很高兴的。态度和贾母是颇为一致的。而关于贾母对于薛宝琴的态度,之前已经说过,贾母是借喜爱之名来杜绝王夫人的要把薛家女(先是薛宝钗后是薛宝琴)嫁给贾宝玉的企图。如果从这点来看,表明贾宝玉也是赞同贾母的做法的,和贾母的态度是一样的,那就是,会选择毫不犹疑的和林黛玉站在一起。请看贾宝玉的表现:
探春道:“老太太一见了,喜欢的无可不可,已经逼着太太认了干女儿了。老太太要养活,才刚已经定了。”宝玉喜的忙问:“这果然的?”探春道:“我几时说过谎!”又笑道:“有了这个好孙女儿,就忘了这孙子了。”宝玉笑道:“这倒不妨,原该多疼女儿些才是正理。明儿十六,咱们可该起社了。”
大家看,听到贾母强迫母亲王夫人认薛宝琴做干女儿,贾宝玉是“喜的忙问”。我完全可以想见,在贾母之前费尽心力击退了王夫人、薛姨妈关于薛宝钗和贾宝玉的金玉良缘阴谋之后,突然又冒出来个薛宝琴,贾宝玉和贾母一样,是心里一个激灵,生怕王夫人和薛姨妈再惹出些什么是非来,折磨林黛玉和自己。一听说贾母已经出招了,摆平了,贾宝玉那个爽呀,真可是喜形于色。不仅如此,上述文字还表现出:
第三,贾宝玉对于起诗社的兴趣远远大过于对薛宝琴的兴趣。不是吗?才一听说,有可能成为他和林黛玉障碍的薛宝琴已经不成其为障碍了,一颗石头落地,根本不在乎贾母是否喜欢薛宝琴,而是马上张罗起关心起诗社来了。
这说明,贾宝玉与薛宝琴并不来电,即使薛宝琴没定亲,贾宝玉也不会弃林黛玉而移情薛宝琴的。
《红楼梦》之贾探春为何盛赞薛宝琴?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在第四十九回,贾宝玉、晴雯、袭人以及贾探春对于初到贾府的薛宝琴、邢岫烟、李绮李纹的评价,给予薛宝琴最高评价的是贾探春。袭人虽然因为与薛宝钗的关系,主观的觉得薛宝琴很出色,但她绝对不相信薛宝琴会比薛宝钗好。可是,贾探春就不一样了,与见过四位美女的贾宝玉和晴雯的评价都不同,贾探春是盛赞薛宝琴。请看:
袭人笑道:“他们说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着怎么样?”探春道:“果然的话。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袭人听了,又是诧异,又笑道:“这也奇了,还从那里再好的去呢?我倒要瞧瞧去。”
好一个“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也就是说,薛宝琴把薛宝钗、邢岫烟、李纹李绮都给比下去了。我们知道,薛宝钗从外表来看,公认的虽然是以丰满著称,和林黛玉不同,但薛林二人虽美的风格迥异,在美丽的程度上是难分高下的。如果按照贾探春的评价,岂不把林黛玉也给比下去了。那么,薛宝琴真的是大观园第一美女了。
但是,果真如此吗?
首先,贾宝玉和晴雯之前的评价就和贾探春的评价出入很大;
其次,据此,我以为,和贾母见到薛宝琴夸张的“喜爱”一样,贾探春的盛赞也是言过其实了,至少是太夸张了。
第三,而且,贾探春的盛赞和贾母的假装超级喜欢一样,是别有用意的。只不过,贾母是为了维护林黛玉,而贾探春则是为了帮助王夫人。
大家也许还记得,拙文《从周瑞家的串门看红楼梦王派势力》早就已经说过,贾探春是王夫人的人。关于这点,我还想再说两句。贾探春作为贾政的庶出女儿,母亲是赵姨娘,为了生存,她极力疏远亲生母亲和兄弟,而处处讨王夫人的好。表现如下:
1.公开声明,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不是自己的舅舅,自己的舅舅是王夫人的兄弟刚升了九省都检点的王子腾;
2.公开表白,自己视贾宝玉和贾环是一样的亲兄弟,自己爱跟谁好就跟谁好,别人管不着;
3.当王夫人因为贾赦欲纳鸳鸯为妾遭到贾母的斥责时,是贾探春勇敢的站出来,为王夫人辩护;
4.从王熙凤等人的话来看,王夫人也很拿不是自己亲生的贾探春当回事,颇为倚重。后来贾探春管理大观园就是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
种种迹象表明,为了摆脱自己庶出的尴尬出身,贾探春是铁了心站在王夫人这边的,而王夫人也是把贾探春视为自己人的。如此一来,答案就几乎浮出水面了。
如果贾探春是王夫人的人,那么,她力赞薛宝琴就可以理解了。
其一,王夫人为了掌握贾宝玉的婚姻,与薛姨妈一起设计金玉良缘,想把薛宝钗许配给贾宝玉的想法,聪慧的贾探春不可能不知道,而这个计划遭到了贾母的致命摧毁,薛宝钗已经退出,薛姨妈已经放弃,而王夫人还不死心,贾探春肯定也知道;
其二,这个时候,另一位薛家的绝色美女薛宝琴的到来,说不定就会燃起王夫人的再度试图控制贾宝玉婚姻的雄心,贾探春肯定猜得出,而且,贾母的极为高明的“假喜欢”(见拙文《红楼梦之贾母认薛宝琴图个啥?》)也蒙蔽了贾探春,于是,贾探春决定在这个时候,貌似随意的帮王夫人一把,于是盛赞薛宝琴。
在我看来,这就是贾探春盛赞薛宝琴的真实意图。
这样一来,关于贾探春,就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1.如果说贾探春是王夫人的人,那么,她后来又为何敢于扇遵照王夫人之命查抄大观园的王善保家的耳光,并说出那么惊心动魄的话来呢?
2.贾探春是王夫人的人,贾母难道不清楚?贾母难道会容忍贾探春的趟浑水吗?我想告诉大家,贾探春之后的命运,和这个问题密切相关。
3.贾探春为什么会站在王夫人而不是贾母这边呢?
上述三个问题,容我慢慢道来吧。
《红楼梦》之探春为何亲王夫人而疏贾母
既然说到贾探春,就有好几个问题需要搞清楚。今天就先说说贾探春为何会亲近王夫人而疏远贾母?
首先,我们要知道,贾探春对于自己的半是高贵(贾政之女)半是卑贱(赵姨娘之女)的出身是很在意的,所以贾探春的一生,一直在回避自己那一半卑微的血统,夸大另一半高贵的血统。
其次,贾探春在贾母没有半点优势。
大家都知道,贾母最疼爱的,就是贾宝玉。而在林黛玉来之后,作为孙女,迎、探、惜都靠后了。所以,在贾母那里,贾探春知道,自己也就这样了。
第三,而贾探春在王夫人那里就不一样了。
1.王夫人嫡生的二子一女,长子贾珠早夭,长女贾元春嫁入深宫,难得一见,实际身边嫡亲的只有贾宝玉。而贾宝玉又是儿子,和母亲并不贴心。作为王夫人来讲,是很需要一个贴心的女儿的,而贾探春是贾政的女儿,王夫人是贾探春名义上的大妈。因此,只要贾探春上心,是很容易打动王夫人的,事实上,贾探春也做到了。
2.王夫人出生高贵,刚好可以抵消贾探春那种强烈的出身卑贱的自卑感,所以她才会公开宣称自己的亲舅舅赵国基不过是贾府的奴才,而王子腾才是自己的亲舅舅。贾探春的出身对于贾探春来说,是心里永远的一道伤痕和伤痛。
3.最重要的,王夫人此人,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也是好人,她对于没有威胁到自己利益的人,还是很好的。贾探春作为贾政的女儿,是不会对王夫人的地位、对贾宝玉的地位产生任何威胁的。而且,说难听点,回应贾探春的示好,把贾探春拉过来,还能很好的打击赵姨娘(见拙文《谁是贾宝玉和王夫人最危险敌人?》),分化赵姨娘的势力,瓦解赵姨娘的力量,损坏赵姨娘的声誉。让大家看到,赵姨娘竟然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拢不住,说明人品多坏呀,而王夫人作为大妈,虽然不是亲生,但依然把探春当做亲生女儿看待,说明我王夫人的人品胜过赵姨娘十倍。
也因此,我怀疑,赵姨娘对王夫人和贾宝玉的仇恨,除了与王夫人在贾政那里争宠、儿子贾环与贾宝玉较劲以外,还有一点,就是赵姨娘把女儿贾探春对自己的疏远的帐也记在了王夫人的挑拨离间上了。失去女儿的仇恨,焉能不报!?
这就是贾探春亲近王夫人,而王夫人也接纳,疏远贾母,而贾母也理解,而赵姨娘不甘心,怀恨王夫人的真实原因。但是,我要说一句,贾母虽然理解贾探春的选择,但并不会忽略这种选择,当她一旦意识到这种选择会壮大王夫人的势力、危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利益甚至威胁到贾探春的未来时,贾母就会周密部署,给贾探春一个“交代”了。这种“交代”,对于贾探春来说,未尝不是一种爱。
贾宝玉的“雀金呢”与薛宝琴的“凫靥裘”
虽然说贾母对薛宝琴的喜欢是“假”的,但也不能说贾母就一丁点儿也不喜欢薛宝琴。这不,就在第四十九回,贾母就给了薛宝琴一件儿很漂亮的斗篷:
正说着,只见宝琴来了,披着一领斗篷,金翠辉煌,不知何物。宝钗忙问:“这是那里的?”宝琴笑道:“因下雪珠儿,老太太找了这一件给我的。”香菱上来瞧道:“怪道这么好看,原来是孔雀毛织的。”湘云道:“那里是孔雀毛,就是野鸭子头上的毛作的。可见老太太疼你了,这样疼宝玉,也没给他穿。”
但是,就因此而认定贾母是真的喜欢薛宝琴,也是不充分的。
首先,这斗篷,看起来金碧辉煌的,但其实是野鸭毛做的。
其次,很有意思,香菱因为它的漂亮而认定是孔雀毛做的,被湘云否定了,湘云毕竟是大户人家的孩子,见过世面。然而,更有趣的是:
第三,湘云由此认定的贾母很疼薛宝琴,甚至比疼贾宝玉还要厉害的判断,不幸被曹雪芹否定了。第五十二回,仿佛是要驳斥湘云的判断一样,贾母就真的给了贾宝玉一件孔雀毛做的斗篷:
贾母便命鸳鸯来:“把昨儿那一件乌云豹的氅衣给他罢。”鸳鸯答应了,走去果取了一件来。宝玉看时,金翠辉煌,碧彩闪灼,又不似宝琴所披之凫靥裘。只听贾母笑道:“这叫作'雀金呢’,这是哦啰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前儿把那一件野鸭子的给了你小妹妹,这件给你罢。”宝玉磕了一个头,便披在身上。
就仿佛应验了一般,贾母果然给了贾宝玉一件用孔雀毛做的斗篷,而这样一来:
1.贾母给薛宝琴的斗篷和给贾宝玉的斗篷的贵贱立马就分别出来了,野鸭毛做的和孔雀毛做的斗篷自然不一样咯。即便从效果来看也是不一样的。薛宝琴的斗篷是“金翠辉煌”,而贾宝玉的确实“金翠辉煌,碧彩闪灼”。
2.相应的,贾母对贾宝玉非同一般的爱也就表现出来了,那不是对薛宝琴的爱可以比的。
3.而最重要的是,贾母给薛宝琴和贾宝玉的斗篷的区别就说明了,贾母根本没有把两人婚配的意思,如何见得呢?
其一,大家想想,孔雀毛和野鸭毛、孔雀和野鸭,是不是两类并不般配的饰物和动物?
其二,而这样的赠与,又是贾母作出的。
因此,我可以肯定,贾母此举,已经昭示出她压根儿就没有要把薛宝琴许配贾宝玉的意思,甚至,她压根儿就是反对的(见拙文《红楼梦之贾母认薛宝琴图个啥?》)。
《红楼梦》之王夫人给探春的回报
本来是顺着读,但关于贾探春的事情,应朋友们的要求,还真得集中说一下。
之前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贾探春的种种亲近王夫人的做法,比如不认自己的亲舅舅赵国基而认王子腾,比如声明视贾宝玉和贾环为同等的兄弟,亲谁疏谁是她的事情,而实际她是亲宝玉而疏远贾环的,比如当王夫人遭到贾母的无端斥责时贾探春敢于挺身而出,为王夫人叫屈。如此等等,这些行为,固然可以以礼教来解释,但更重要的,我以为,表现的还是贾探春对王夫人的主动靠近。不然,即便有礼教束缚,假使贾探春不乐意亲近王夫人,其实她只要做做样子就好了,大可不必这么卖力气,所以,礼教使然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也是不能给出合理答案的。
从另一方面讲,假使贾探春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王夫人没反应,那么,也还说得过去。可是,不是这样的,贾探春的一系列亲近行为,王夫人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王夫人是有反应,有回报的。而最直接的回报,就在第五十五回:
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凤姐儿自恃强壮,,虽不出门,然筹画计算,想起什么事来,便命平儿去回王夫人,任人谏劝,他只不听。王夫人便觉失了膀臂,一人能有许多的精神?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只说过了一月,凤姐将息好了,仍交与他。谁知凤姐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平生争强斗智,心力更亏,故虽系小月,竟着实亏虚下来,一月之后, 复添了下红之症。他虽不肯说出来,众人看他面目黄瘦,便知失于调养。王夫人只令他好生服药调养,不令他操心。他自己也怕成了大症,遗笑于人,便想偷空调养,恨不得一时复旧如常。谁知一直服药调养到八九月间,才渐渐的起复过来,下红也渐渐止了。此是后话。
如今且说目今王夫人见他如此,探春与李纨暂难谢事,园中人多,又恐失于照管,因又特请了宝钗来,托他各处小心:“老婆子们不中用,得空儿吃酒斗牌,白日里睡觉,夜里斗牌,,我都知道的。凤丫头在外头,他们还有个惧怕,如今他们又该取便了。好孩子,你还是个妥当人,你兄弟姊妹们又小,我又没工夫,你替我辛苦两天,照看照看。凡有想不到的事,你来告诉我,别等老太太问出来,我没话回,那些人不好了,你只管说。他们不听,你来回我。别弄出大事来才好。”宝钗听说只得答应了。
这一段,说的就是在王熙凤小产的时候,王夫人怎样委李纨、探春和宝钗以大任的。说实话,至于李纨,她是和王熙凤一样的当家少奶奶,又是王夫人的儿媳,自然难以推脱。但王夫人第二个就想到了贾探春,却足以表现出王夫人对贾探春的信任、放心和倚重。至于,薛宝钗,那是她相中的未来的儿媳妇,自然也可以理解。于是,这样的选择已经表现出了王夫人的亲疏。在荣国府内部,王夫人视贾探春为自己信赖的女儿,在外部,视薛宝钗为自己最可信赖的人。我们说,未出阁的女孩在娘家当家,即便是暂时的,也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就是这种罕见,正说明王夫人视贾探春为己出。这里,有王熙凤和平儿的一段对话为证。王熙凤赞叹贾探春的管理家务的精明与果敢,感叹探春“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平儿反驳说:“他便不是太太养的,难道谁敢小看他,不与别的一样看了?”
这一番对话,已经解释了贾探春的得宠了,而得宠的根源就在于王夫人,因为贾探春的背后是王夫人在撑腰呢。
怪不得,只要明白这个道理的,即便如王熙凤和平儿,对于贾探春的任何决定甚至批评,也是恭恭敬敬的接受的。如果大家不信,去看看第五十五回和五十六回,王熙凤和平儿的反应就知道了。
当然,还是探春自己说得最透彻:“太太满心里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务。”
这,就是王夫人给予贾探春的回报,那就是,她贾探春不仅是小姐,而且可以是做得了主的主子呢。这,可不是贾迎春和贾惜春可以享受到的待遇。
《红楼梦》之贾探春背叛了谁?
我一直在疑心,以曹雪芹对林黛玉的偏爱,如果薛宝钗和贾探春一直是处于林黛玉的对立面,她们在金陵十二钗的地位是否还是那么高。我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贾探春和薛宝钗一样,经历过亲近甚至支持王夫人,到最后淡出或者背叛王夫人的过程。薛宝钗就不用说了,关于她的情感历程我说得太多太多,我以为从对贾宝玉和林黛玉感情的理解,到决定退出并和林黛玉成为“义结金兰”的好姐妹,再到查抄大观园时薛宝钗主动搬出大观园,其实表现的就是薛宝钗从最初的亲近王夫人、渴望成为贾宝玉的妻子并参与金玉良缘的阴谋之后的巨大的“炼狱般”的蜕变,她最终选择了回避和放弃。关于这样的判断,可以参见我之前的很多文章。
那么贾探春呢?她的对于王夫人的态度的转变,其实也是从查抄大观园开始的。不过,她的表现更为激烈,是从打了奉王夫人之命前来查抄大观园的王善保家的开始的。
大家可还记得这个情节,第七十四回,正是在那时,贾探春流着泪说出那段预示贾府之败的著名的语言来的:
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众人来了,探春故问何事。凤姐笑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 倒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 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平儿丰儿等忙着替待书等关的关,收的收。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 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凤姐只看着众媳妇们。周瑞家的便道:“既是女孩子的东西全在这里,奶奶且请到别处去罢,也让姑娘好安寝.。”凤姐便起身告辞。探春道:“可细细的搜明白了?若明日再来,我就不依了。”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探春又问众人:“你们也都搜明白了不曾?”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翻明白了。”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素日虽闻探春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 那里一个姑娘家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况别个。今见探春如此,他只当是探春认真单恼凤姐,与他们无干。他便要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 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凤姐见他这样,忙说:“妈妈走罢,别疯疯颠颠的。”一语未了,只听“拍”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时大怒, 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说着,便亲自解衣卸裙,拉着凤姐儿细细的翻。又说:“省得叫奴才来翻我身上。”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说:“妈妈吃两口酒就疯疯颠颠起来。前儿把太太也冲撞了。快出去,不要提起了。”又劝探春休得生气.。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不然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 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陪礼,该怎么,我就领。”
我们知道,查抄大观园,拍板的就是王夫人,而王熙凤、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不过是执行者。但是,贾探春对王熙凤冷言冷语,并且打了王善保家的,这说明什么?说明贾探春是对查抄大观园极为反感的。也就是在这一点上,导致了贾探春对王夫人的背叛。
请注意贾探春的行为和风采,此时我读贾探春,很有些“关云长的大义凌然侠肝义胆的味道”。
其一,对于查抄大观园的事情,贾探春一开始就是蔑视的。所谓“引出这等丑态来”,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在贾探春看来,查抄大观园就是一出丑剧、闹剧。
其二,看探春面对查抄时的风采,那是“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就是这一句,让我感受到了探春的大义凌然和侠肝义胆,大家可还记得?关公也是这等气度。
其三,贾探春对查抄极尽反讽之能事。戏称“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以及“我原比众人歹毒”等话,都实际上是在讽刺王夫人等人的“草木皆兵”和“怀疑一切”。
其四,贾探春此时表现出来的保护弱小者——自己的丫鬟的胆识来,这就更像极了关云长。
其五,贾探春流着眼泪说出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话来,实际已经在预示着贾府的衰败,揭示了贾府的衰败之象了。这是对王夫人此举的“败家之象”的最猛烈、最尖锐的批判。
其六,贾探春掌打王善保家的,其实不仅仅是向幕后的指挥王夫人、邢夫人宣战,而且也是为晴雯的被陷害而鸣不平!大家知道,晴雯被撵走,王善保家的陷害作用不小,客观上迎合了王夫人撵走晴雯的心理。
其七,而且,更为难得的是,贾探春并不是一时冲动,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临了,她这样毅然决然的说:“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陪礼,该怎么,我就领。”这其实已经暗示着贾探春和王夫人的决裂和不屈服了。
我以为,正是这一出,导致了贾探春在对查抄大观园极为反感的基础上的和王夫人的背道而驰。其实,王夫人的所作所为使得原本亲近她的宝钗和探春产生反感和背离,已经预示着贾府的内乱和衰败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得贾探春从最初的投靠王夫人到最终的背叛王夫人呢?我将在下一篇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红楼梦》之贾探春为何背叛?
其实贾探春的背板,是对于王夫人而言的。对于我们而言,应该是贾探春的“涅槃”。贾探春这个奇女子,从为了自身的尊严而奋斗到为了贾府的生存而抗争,屡实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蜕变。由此,贾探春完成了自己的升华。很巧的是,查抄大观园时,薛宝钗的退出和贾探春的愤怒,都是某种抗议和呐喊。此时,这两个女子的精神获得了实质性的升华。
那么,贾探春为何会走上背叛王夫人之路的呢?
首先,贾探春的背叛源于对贾府的挚爱。
别看贾探春是个女子,而且是庶出。可是她对贾府的那份挚爱和担当,却是一般人不能比拟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贾探春为何极端看重她来自于贾政的那一半血统,我以为就是源于贾探春对贾府的挚爱,对自己生于这样的门第和家庭的骄傲,或者说一种荣誉感吧。而也正是从她对自己来自于赵姨娘的另一半卑贱血统的极端敏感和回避中,我们看到的是,贾探春对贾府贵族血统的维护。
其次,由此,可以看出,贾探春的背叛也源于对于贾府即将毁灭的可怕预感。
贾探春那段著名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衰败必先从内部杀起来的预言,不仅源于对贾府的挚爱呀,也源于对贾府表现出来的“互相残杀互相迫害”的恨,源于贾府衰败的可怕预感。请记住贾探春说完这番话是的表现,是“不觉流下泪来”。这泪,正是心痛到极致的泪啊。
第三,贾探春的背叛源于她建立大观园神话的努力。
所谓大观园神话,是对于黛玉宝钗和解之后、薛宝琴等人到来之后将近一年时间众姐妹居住于大观园那段美好时光的一种溢美之词和神话学分析。我们知道,贾探春对大观园神话的建立是居功至伟的。而主要的功绩,就是诗社是贾探春率先发起的,而大观园神话的集中载体,就是诗社。请看第四十九回贾宝玉的话,就表达了他对于探春的肯定和评价:
一语未了,只见探春也笑着进来找宝玉,因说道:“咱们的诗社可兴旺了。”宝玉笑道:“正是呢。这是你一高兴起诗社,所以鬼使神差来了这些人。但只一件,不知他们可学过作诗不曾?”探春道:“我才都问了他们,虽是他们自谦,看其光景,没有不会的。便是不会也没难处。你看香菱就知道了。”
好一句“这是你一高兴起诗社,所以鬼使神差来了这些人。”贾探春的功绩已经不言自明了。我以为大观园神话的建立,主要得益于三点:
1.钗黛合一;
2.贾探春对于建立诗社的不懈努力;
3.香菱、史湘云、薛宝琴、李纹、李绮和邢岫烟的到来。
第四,由此,可以看出,贾探春的背叛源于大观园神话的毁灭。
无疑,查抄大观园,就是大观园神话破灭伊始,对于自己付出的心血,贾探春焉能不痛?不恨?
第五,贾探春的背叛源于自身长久以来修炼成的正义感。
我们说,贾探春是很有正义感的人物。她疏远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其实是因为赵姨娘和贾环实在是干出了很多令人不齿的事情来。同样,当她看到王夫人也做出查抄大观园的“丑态”时,自然也会令她极端反感。
凡此种种,都表明,正是贾探春对贾府的爱、对大观园的爱、以及自身强烈的正义感,在她看到王夫人做出的残害“家里人”的事情来之后,导致了她的毅然决然的反叛和抗争!
《红楼梦》之探春的背叛意味着啥
对于贾探春的命运,查抄大观园时给王善保家的一巴掌绝对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而这个转折,使得贾探春在王夫人那里极度得宠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
我们应该知道,反对王夫人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的。更何况是贾探春,她原本并非王夫人亲生,又是庶出,她的亲生母亲赵姨娘和亲兄弟贾环又是王夫人和贾宝玉的死敌。那么,这种背叛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贾探春一旦从王夫人那里得不到支持,那么立即可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首先,王夫人不再支持她。
其次,贾母顾不上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未来耗费了贾母太多的精力。
第三,赵姨娘和贾环那里,贾探春是不愿意靠拢的。因为在贾探春看来,赵姨娘、贾环和王夫人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毁坏贾府导致贾府衰败的行径,这不符合贾探春的性格。
所以,我想说,虽然小说没有明写,或者说前八十回还没有来得及写,但贾探春在贾府的地位其实已经岌岌可危,几乎是无立足之地了。
但是,《红楼梦》如果都是顺着我们的分析来的,就不是《红楼梦》了。很快,我就看到了出乎意料之处。其实有一个人,是在暗中帮助贾探春的。
而这个人就是睿智的贾母。这位老太太,她对贾探春的爱和欣赏其实是有加的。只是,被她对宝玉黛玉的爱掩盖了而已。
我欣喜的看到,早在贾探春为贾迎春被欺负抱屈、掌击王善保家的之前,贾母就已经在设计贾探春的未来了。也许,早在事件发生之前,贾母就已经预料到,以贾探春的性格,与王夫人迟早要崩。这不得不让人佩服贾母的睿智和远见。
至于贾母是如何设计贾探春的未来的,她为何要设计贾探春的未来,我们下回再说。
《红楼梦》之贾母咋设计探春的未来
抛开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贾母其实对贾府的孙女还是蛮疼爱的。贾迎春是贾赦的庶出的女儿,贾母对贾赦其实并不感冒;贾探春是贾政庶出的女儿;贾惜春呢,是贾珍的胞妹,也就是贾母的侄孙女。这些女孩,贾母都是要过来,统一居住,统一调教的。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贾母的精力有限。
然而,就是在这三个女孩子当中,贾母最关注的还是贾探春。我们也许还记得,当贾迎春定亲的时候,贾政、王夫人觉得不妥,来求贾母,贾母是有些搪塞的,至少是知难而退。而对于贾探春就不一样了。至少在前八十回,我是看到了贾母关于贾探春的未来婚姻的设计的。
第七十一回,贾母做寿,南安太妃亲自过来祝寿,和贾母有一段对话:
南安太妃因问宝玉,贾母笑道:“今日几处庙里念'保安延寿经’,他跪经去了。”又问众小姐们,贾母笑道:“他们姊妹们病的病,弱的弱,见人腼腆,所以叫他们给我看屋子去了。有的是小戏子,传了一班在那边厅上陪着他姨娘家姊妹们也看戏呢。”南安太妃笑道:“既这样,叫人请来。”贾母回头命凤姐儿去把史、薛、林带来,“再只叫你三妹妹陪着来罢。”凤姐答应了,来至贾母这边,只见他姊妹们正吃果子看戏,宝玉也才从庙里跪经回来。凤姐儿说了话。宝钗姊妹与黛玉探春湘云五人来至园中,大家见了,不过请安问好让坐等事。众人中也有见过的,还有一两家不曾见过的,都齐声夸赞不绝。其中湘云最熟,南安太妃因笑道:“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只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帐。”因一手拉着探春,一手拉着宝钗,问几岁了,又连声夸赞。因又松了他两个,又拉着黛玉宝琴,也着实细看,极夸一回。又笑道:“都是好的,你不知叫我夸那一个的是.。”早有人将备用礼物打点出五分来:金玉戒指各五个,腕香珠五串。南安太妃笑道:“你们姊妹们别笑话,留着赏丫头们罢。”五人忙拜谢过。
这一段描写,貌似平常,其实却很可玩味。
其一,南安太妃问的是“众小姐们”。这里的众小姐,应该主要是指贾氏一族的小姐,而非贾府亲戚的小姐。但是:
其二,贾母的回答很玄妙。一是说小姐们有的在“给我看屋子”,有的“在那边厅上陪着他姨娘家姊妹们也看戏呢”。如果说陪人看戏还说的过去,给贾母看房子就说不过去了,大白青天的,还有丫鬟,用得着小姐看房子吗?二是,从后来来的人可以看出来,贾迎春和贾惜春是被贾母给“被看房子”了,而贾探春是被贾母给“被陪看戏”了。三是从后面“他姊妹们正吃果子看戏”看出,贾母的所谓“给我看屋子”纯属在撒谎,是托词,其实当时贾迎春、贾惜春都是和大家一起在看戏呢,一个也不少。那么,不过是见个面而已,贾母为何要大费周折呢?当然,只是为了让贾氏宗族的小姐中只贾探春一个人出来而已,贾母亲自对王熙凤说“再只叫你三妹妹陪着来罢。”,什么叫“再只叫你三妹妹”?很奇怪的说话方式呀。那么,贾母为什么只想让贾探春一人来呢?这就必须进一步追问了:
其三,南安太妃为什么要看看贾府的“众小姐们”呢?
我们从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薛宝琴、贾探春来了以后南安太妃看的情形来看,是很有些“相看”的味道的,也是很有些“相亲”的味道的。
其四,从贾母安排出场的人员来看,很有些“充数”的味道。
首先,她自己就靠托词筛选了一道了,把贾迎春和贾惜春淘汰了,如果是一般的见面,何必呢?以贾母喜欢热闹的性格,全来了岂不更好?
其次,即使来的5个人中,史湘云和薛宝琴只是凑数的了。为什么?史湘云本来就是与南安太妃熟识的,而且是已经定了亲的;薛宝琴呢?也是定了亲的,第五十回的时候薛姨妈已经给贾母说过了。
第三,那么,就只剩下薛宝钗、林黛玉和贾探春了。而之前贾母又有一句话“他们姊妹们病的病,弱的弱,”这句话表面是说的被叫去看房子的贾迎春和贾惜春,但我们知道,这两位其实身子不弱,也不多病。这些人里面,大家都知道,最弱最多病的是林黛玉。于是,我以为,贾母这里“病的病,弱的弱”是在向南安太妃暗示自己的外孙女林黛玉,为什么?因为1.贾母是早就把林黛玉配给了贾宝玉的;2.贾母知道南安太妃是来相亲的;3.贾母更知道王室大户人家挑选媳妇,是很看重体质和健康的;3. 而林黛玉的“先天不足之症”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还记得吗?林黛玉才来贾府众人就看出来了。因此贾母料定南安太妃看得出林黛玉的“先天不足之症”,也看不中林黛玉。
第四,这样一来,贾母真正想推出去的人其实只有两个,一个就是贾探春,另一个就是薛宝钗。而从南安太妃相看的顺序来看,果然,她最看中的就是贾探春和薛宝钗。这样一来,贾母的意图就非常明显了。为什么呢?
第五,大家还记得吗?我曾经说过,至第七十四回贾探春打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公开反对查抄大观园之前,贾探春和薛宝钗都是王夫人很信任的人(见拙文《《红楼梦》之王夫人给探春的回报》)。如此一来,真相明矣。贾母重点推荐的贾探春和薛宝钗,谁被南安太妃相中,都是削弱了王夫人的势力,如果是相中的薛宝钗,就彻底击败了王夫人,保护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了;如果相中的是贾探春,既是削弱了王夫人的力量,也给贾探春安排了一个不错的未来。
第六,可是,从南安太妃相看的顺序来看,我们可以猜出,南安太妃看中的是贾探春。1.大家注意,5个人中,只相看了薛宝钗、林黛玉、贾探春和薛宝琴,意思史湘云是被排除的;2.相看的顺序,先看的贾探春和薛宝钗,看了很久,才松手看的林黛玉和薛宝琴;3.而相看贾探春和薛宝钗时是“一手拉着探春,一手拉着宝钗,”。这里同样有一个先后,先是贾探春,然后是薛宝钗。4.还有一点,从贾府和贾母的声势来看,鼎盛之极,贾母的寿辰,居然如此多的王妃来祝贺。世交只是一面,其实根源全在于皇贵妃贾元春的得势(见拙文《红楼梦中贾府为何位列郡王之上?》)。因此,南安太妃此次相亲,重点选拔对象也只是贾氏小姐,毕竟跟贾元春关系更近,更是一家人,对于王室来说,相看媳妇,看的不仅是对象本身,还有对象的身世,这也很关键。这样一来,答案就出来了,南安太妃相中的是贾探春了。
这就是贾母为贾探春其实还有薛宝钗设计的未来。只不过是南安太妃相中的是贾探春而已。这样的推论,小说中同样是有暗示的。至于是什么暗示?以及南安太妃相中贾探春意味着什么?我们下回再说。
《红楼梦》之贾探春原本要嫁给谁?
拙文《《红楼梦》之贾母咋设计探春未来》说到,第七十一回,在贾母的安排下,南安太妃看中了贾探春。那么,贾探春到底是要嫁给谁呢?是后四十回高鹗续书里面说的成为王妃的义女,远嫁番邦的吗?
其实,不是。
贾母给贾探春设计的未来,原本是非常美好的。甚至好过林黛玉。那就是成为南安郡王的妃子,成为王妃。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和亲是后来的突发事件,不可能预见,所以,皇帝也不可能事先交代南安太妃,然后南安太妃还四平八稳的到处相看。
其次,从南安太妃的相看的重视程度和喜悦程度来看,极有可能是为自己的儿子相亲。
第三,我们来看小说的叙述,第七十一回:
宁府中本日只有北静王,南安郡王,永昌驸马,乐善郡王并几个世交公侯应袭,荣府中南安王太妃,北静王妃并几位世交公侯诰命。贾母等皆是按品大妆迎接。
很显然,这里的南安郡王对应的就是南安太妃。所谓太妃,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南安太妃是老南安郡王的妻子,也就是说她是南安郡王的母亲。其次,按照一般的礼仪,如果南安郡王已经成亲有了妃子,那么,这样出来为贾母祝寿的,一般就应该是南安郡王和王妃,而不是南安郡王和母亲南安太妃了,现成的例子,和北静王一起来的就是北静王妃,而不是北静太妃。再次,而南安太妃的相看贾府小姐的行为又是那么的暧昧。种种迹象表明:
1.南安郡王尚未婚配;
2.南安太妃就是来为自己的儿子南安郡王相亲的。
联系南安郡王家和贾府的世交关系,以及贾府目前仰仗皇贵妃贾元春的得宠而鼎盛一时的情形,我几乎可以肯定,原本,南安太妃是来为自己的儿子南安郡王相亲的,而贾探春,原本是要嫁给南安郡王的。
这就对应了第七十回结尾处贾探春放风筝的那另一支凤凰风筝了: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象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众人拍手哄然一笑,说:“倒有趣,可不知那喜字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
两个凤凰风筝,其实就象征着年轻的南安郡王和贾探春,而且,很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呢。如果两人结合,那应该是一桩美满的婚姻。而且,大家注意,是另一个凤凰主动靠近的,恰好预证了南安太妃的相亲和南安郡王的有意。
可是,接下来的问题是,那么,那个巨大的喜字风筝又指的是谁呢?
《红楼梦》之贾探春的婚姻巨变
前面拙文《《红楼梦》之贾母咋设计探春未来》和《《红楼梦》之贾母咋设计探春未来》已经说过,在贾母的安排下,南安太妃基本相中了贾探春,欲许配给自己的儿子南安郡王。这本是天大的喜事。可是,如果是这样,就和第五回判词中贾探春远嫁的预兆不合了。也就是说,贾探春此后的婚姻之路,肯定是发生了变迁的。那么,发生了什么的变迁呢?
我以为,要弄清楚这一点,第七十回贾探春放风筝的情节那只巨大的喜字风筝是大关键。请看原文: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象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
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众人拍手哄然一笑,说:“倒有趣,可不知那喜字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
这里说的是贾探春和大观园众姐妹一起放风筝的趣事。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这些不起眼的趣事,其实隐含着大秘密。不光是贾探春的,还有林黛玉的。这里先说贾探春。
首先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叫千里姻缘一线牵,我以为贾探春放风筝这一节,是最生动最含蓄的写照。贾探春此番用县牵动的风筝,其实就是自己今后的婚姻和命运。其实贾探春判词配画里也有两个人放风筝的画面。这两个人应该就是南安郡王和贾探春。
其次,请大家注意,这个情节发生在第七十回结尾,而在第七十一回紧接着就应验了,南安太妃来相亲了,而且相中了贾探春,也就是说,贾探春是未来的南安郡王妃了。
第三,但是,就在象征着南安郡王和贾探春的两个凤凰风筝刚刚相遇之后,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
请注意这里的描写,很奇怪:
1.这个风筝很大,居然是门扇大,也就是说有一扇门那么大,这说明这个风筝的主人或者说风筝暗示的人权力和力量更加强大。试问,比南安郡王还要大的是谁呀?应该就是当今皇上或者说代表着皇帝的旨意。
2.这个风筝很威风,居然“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声势很大,这就更加坚定上面的判断,这种能够凌驾于南安郡王以及贾府之上的力量,肯定就是皇帝的力量。
3.这个风筝代表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一个“喜”字。也就是说,这个风筝是来做媒的,是来撮合的。那么,是来为贾探春和南安郡王做媒的吗?不是。因为其一,南安郡王和贾探春的媒妁南安太妃和贾母已经做了;其二,两凤凰风筝“绞”在一起的状态也说明,应该是即将定亲了;其三,这样的婚姻,已经不需要谁来撮合了。而:
4.从喜字风筝的表现来看,明显是横插一杠子,来捣乱的,来拆散两个凤凰风筝的,而且,目的也达到了,“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这就预示着贾探春后来的远嫁和飘零了。
5.对于喜字风筝行为,众人的评价是不高的,是“忒促狭了些”,就是坏人家好事,太不地道了。
6.由此一来,真相大白矣。八十回以后,应该有这样的内容,就在贾府与南安郡王府商议给南安郡王和贾探春定亲的时候,皇帝突然下令要贾府贾政之女贾探春远嫁和亲,于是,贾探春的命运陡变成为悲剧。
至于皇帝怎么点名要贾探春和亲,我想,应该和贾府的敌人忠顺亲王有关。眼看贾府与南安郡王府即将结成亲家,这是一直以来试图扳倒贾府的忠顺亲王所不愿意见到的,而以忠顺亲王与皇帝的亲密近亲关系,是很可以在刚好朝廷有和亲需要、皇帝愁眉不展的时候提出来的。由当今皇贵妃贾元春之妹贾探春作为和亲人选,那是何等的恰当,而只要皇帝一点头,贾元春也罢、贾政也罢、南安郡王也罢、南安太妃也罢,谁还敢多言,只能默默承受了。而其中最难以承受的,就是贾探春。
这就是贾探春的婚姻巨变。不错,贾探春还是王妃,身份没变。可此王妃已非彼王妃,其中苦痛,唯有贾探春知道。因为这痛苦,既是和自己中意的爱人南安郡王分离,也是和贾府的分离。
《红楼梦》之贾母的良苦用心
本来是细读的,但读到第五十二回,关于贾探春的话题,却不得不一说再说。这样也好,贾探春的人物关系及其命运脉络,已经基本算是捋清了。今天,想说的是贾母这个人。此人老是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深邃的智慧,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第七十一回南安太妃相看贾府小姐一回,贾母的智慧再次显露无疑。表面看,她是随随便便叫出这么几个人来,但是,贾母其实是有很深的用心的,向南安太妃推荐的人选,只有两个,一个是本家的小姐贾探春,一个就是亲戚家的小姐薛宝钗。
这两个人,无论哪个被选中,对于贾母、对于贾府来说,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再来捋捋:
1.我们知道,关于贾宝玉的婚姻,贾母是早就有选择的,那就是她的嫡亲外孙女林黛玉。对于贾母来说,这几乎就是不二的人选。
2.我们当然也知道,关于贾宝玉的婚姻,王夫人也是很有主见的,她选择的是自己的侄女薛宝钗。而王夫人也是很执着的。为此,甚至不惜炮制金玉良缘的计划来阻挠贾母的计划,来否定林黛玉。
3.贾宝玉和林黛玉被金玉良缘的传言搞得心烦意乱、伤心苦恼,屡屡为此发生矛盾、吵架,弄得全家鸡飞狗跳。而由此,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关系也陷入到一个相对的“冷战时期”。这让贾母十分不爽,甚至被气哭了,说出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首,她这个老冤家命里怎么偏遇着两个小冤家的话来,此举表明,贾母虽然烦恼,但选择林黛玉的心绝没有变,不然何来一个老冤家和两个小冤家之说,那是相当到位的说法了。
4.为此,贾母在清虚观打醮一节,不惜精心筹划,一举粉碎了金玉良言计划,之后,更是屡屡采用各种办法,否定、瓦解王夫人的企图,甚至无故向王夫人发飙、摆平贾元春、批评薛宝钗的生活情趣等等。致使王夫人这边的势力集团暂时发生了瓦解。薛姨妈选择了放弃、薛宝钗选择了理解(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退出(王夫人的金玉良缘计划)甚至是主动和解(和林黛玉成为义结金兰的好姐妹)和成全(贾宝玉和林黛玉真挚的爱情)。
5.这样看起来,贾母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但是,如果说贾母如此就安心了不管了,我们就小看贾母了。贾母深知,毕竟王夫人还没有放弃,还不甘心,还在等待时机,而王夫人是贾宝玉的母亲,操心此事天经地义。而薛宝钗也还生活在贾府。只要王夫人一天不死心,薛宝钗一天还在,林黛玉的威胁就依然存在。
6.所以,在向南安太妃推荐人选的时候,贾母推荐的是两个,一个贾探春,贾政的庶出的女儿,也是王夫人极为倚重(至少在查抄大观园之前)视为亲生的女儿,这个女孩,关键时刻是敢于为王夫人说话的,之前,贾母借邢夫人为贾赦欲纳鸳鸯为妾一事试探性的向王夫人发飙,所有人不敢啃声,包括王夫人自己,只有贾探春敢于出来说话,此女的胆识,贾母非常欣赏,还夸赞了她,但其实贾母是很忧虑的,毕竟,贾探春也是她的孙女,这个孙女,敢于向她叫板,贾府之内,此一人也。所以,南安太妃即便选择了贾探春,也很好,一来为贾探春谋划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二来,也消除了将来贾探春为了王夫人有可能向奶奶贾母发难的可能。另一个,就是薛宝钗。一个是贾府正宗的小姐,一个是贾府外戚中很优秀的小姐。这样的推荐,是很全面,也是很负责的。说到薛宝钗,还有一点需要补充。还记得薛家初上京城来做什么吗?“待选”的呀,就是准备待选入宫的。这说明,无论薛家也好,薛宝钗也好,都是希望与皇室与王室建立姻亲关系的。所以,贾母推荐薛宝钗,也没有问题,也可以深深打动薛家。而如果薛宝钗被选中,那么,王夫人就彻底失败,林黛玉就彻底安全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姻就彻底无障碍了。(题外话:由此,我们也可以反证出贾母为啥不同意贾宝玉和薛宝钗。薛家原本无意贾府贾宝玉,是事实,只是退而求其次的想法,这是骄傲的贾母所无法接受的。)
这就是贾母的良苦用心。这种用心,本意是调和的,是善良的。无论对谁。而这,也是贾母和王夫人的最大区别。贾母即便为了保护贾宝玉和林黛玉,也是用善良的方法来处理。而王夫人呢?不是,是一味的打压和折磨林黛玉,迫害晴雯,甚至逼死金钏,撵走芳官藕官。
这是人格信仰和人生境界的区别。王夫人,没法比的。贾母的智慧和胸怀,让我肃然起敬。而由此,我也理解到,贾母对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是那种深邃到骨髓的没法改变的爱!再一次对那种认为贾母后来放弃了林黛玉的说法表示蔑视,只要真正理解了贾母,就知道,这不是这个老人的风格!
史湘云和薛宝钗的特殊看法
关于贾探春的话题,终于可以告一段落。我可以继续“细读”了。还是回到第四十九回来吧。大家赞美贾母送给薛宝琴的野鸭毛做的斗篷之后,心直口快的史湘云同志,对初来乍到的薛宝琴同志,进行了一番训导。这番训导,实在是很特别:
湘云道:“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顽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
注意,史湘云说这话的时候,主子丫鬟一大堆,人很多的。而史湘云敢于这样“一刀切”的对王夫人房里的丫鬟做这样的评价,可真是非同寻常呀。说明在史湘云看来,她和王夫人房里丫鬟的关系交恶,已经用不着掩饰了,这是一种何等强烈的敌意呀。而更奇怪的是,一贯老成持重的薛宝钗也同意这种看法,只是不赞成史湘云如此直率的说出来:
宝钗笑道:“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
那么,为什么史湘云和薛宝钗都一致认定王夫人房里的丫鬟很坏,而且一门心思的要害她们呢?这话,真的值得好好思量。
大家一定还记得,我曾经说过贾府各房丫鬟的出路问题。像贾珍、贾琏、贾宝玉、贾环、贾蓉这样的男性主子的丫鬟,是可以巴望着好好服侍主子,像平儿、袭人一样得到个通房大丫环的待遇,甚至后来就从了主子,生个一儿半女成为妾成为姨娘的,比如赵姨娘便是。而像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这样的女性主子的丫鬟,出路就颇为堪忧了。因为主子不是男性,所以,日后肯定是要打发了配小子的。而王夫人又是贾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贾宝玉的亲生母亲。贾宝玉可是很多女孩子或者说女性丫鬟一门心思想要巴结、靠近和伺候的主子的,比如小红、比如柳五儿,都是曾经一门心思想服侍贾宝玉的。
这样一来,就很明显了。作为王夫人房里的丫鬟,由于贾宝玉是王夫人的儿子,于是她们天然的认为自己应该与贾宝玉具有某种亲密的或者说可靠的联系,因为她们是王夫人的人,而贾宝玉是王夫人的儿子。甚至,很多丫鬟还妄想着将来的那一天,王夫人把她们作为妾赐给贾宝玉呢,那不是出人头地了吗?秋桐不就是贾赦赏赐给贾琏做妾的吗?
所以,这样一来,她们就会对贾宝玉亲近的人或者说亲近贾宝玉的人怀有一种强烈的嫉妒和仇恨的心情,认为是在威胁她们的未来。因为,即便她们后来最好的命运就是成为贾宝玉的妾,那么,她们天然的也会和后来的成为贾宝玉妻子的人产生一种“天然的敌意”。这是很可以理解的。
所以,她们的不经意间流露的敌意,作为贾宝玉十分亲近的人尤其是外来人甚至是有可能的未婚妻,史湘云和薛宝钗感受是最强烈的,可谓感同身受。而这些人中,还得加上一个,那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作为贾宝玉的挚爱、贾母内定的贾宝玉妻子人选,我相信受到的来自于王夫人房中丫鬟的敌意并不会比史湘云和薛宝钗少。这就是林黛玉每每担心贾府的下人说闲话,感叹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原因。而且,林黛玉比史湘云和薛宝钗更加不堪,因为除了丫鬟,就连主子王夫人也是不待见她的。尽管,这种不待见是隐在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贾府的人心险恶和世道凶险,由此可见一斑。
由此,也让我突然想到了薛宝钗对另外一个人的态度,如果加入这一层因素,就更加好理解了。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
林黛玉和薛宝钗亲如姐妹的证据
之前已经说了很多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怎样由情敌变为姐妹的事情。我以为至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是林黛玉和薛宝钗情感关系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至此之后,我们看待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感情,就不能再拘泥于对立了,此时已经没有对立,只有统一,那就是“钗黛合一”。
至第四十九回,这种钗黛合一的状态得到进一步确证:
湘云因笑道:“宝姐姐,你这话虽是顽话,恰有人真心是这样想呢。”琥珀笑道:“真心恼的再没别人,就只是他。”口里说,手指着宝玉。宝钗湘云都笑道:“他倒不是这样人。”琥珀又笑道:“不是他,就是他。”说着又指着黛玉。湘云便不则声。宝钗忙笑道:“更不是了。我的妹妹和他的妹妹一样。他喜欢的比我还疼呢,那里还恼?你信口儿混说。他的那嘴有什么实据。”宝玉素习深知黛玉有些小性儿,,且尚不知近日黛玉和宝钗之事,正恐贾母疼宝琴他心中不自在,今见湘云如此说了,宝钗又如此答,再审度黛玉声色亦不似往时,果然与宝钗之说相符,心中闷闷不乐。因想:“他两个素日不是这样的好,今看来竟更比他人好十倍。”一时林黛玉又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直是亲姊妹一般。那宝琴年轻心热,且本性聪敏,自幼读书识字,今在贾府住了两日,大概人物已知。又见诸姊妹都不是那轻薄脂粉,且又和姐姐皆和契,故也不肯怠慢,其中又见林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黛玉亲敬异常。宝玉看着只是暗暗的纳罕。
这段话,说的是贾母疼爱薛宝琴,薛宝钗假装吃醋。大家说起这事,都认为林黛玉会吃醋。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先是薛宝钗很肯定的反驳这种说法,说“更不是了。我的妹妹和他的妹妹一样。他喜欢的比我还疼呢,那里还恼?”而林黛玉呢,不仅不恼,反而对薛宝琴异常的好,“一时林黛玉又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直是亲姊妹一般。”
这说明,林黛玉和薛宝钗,已经心心相印了。他们之间,再没有猜疑和妒忌,有的只是相知与相惜。林黛玉对宝琴的亲,其实是对薛宝钗的亲。难怪,连知黛玉如斯者贾宝玉,也要更要“暗暗的纳罕”了,因为她实在搞不懂“他两个素日不是这样的好,今看来竟更比他人好十倍。”
这就是“钗黛合一”。
贾宝玉吃醋
拈酸吃醋,一般是女孩子的事情。在第四十五回以前,我们在《红楼梦》里,是很可以看到吃醋的景象的。林黛玉因为在乎贾宝玉、因为金玉良缘的巨大阴谋,屡屡吃醋,和贾宝玉吵得个不亦乐乎。可是,我们欣喜的看到,在第四十五回之后,由于薛宝钗对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重新理解、决定退出以及与林黛玉的“义结金兰”,林黛玉不吃醋了。这下,却轮到贾宝玉吃醋了,呵呵,有趣。
前文《林黛玉和薛宝钗亲如姐妹的证据》说到,在大家一致认为贾母疼爱薛宝琴,林黛玉一定会不高兴的时候,大家都错了。首先是薛宝钗为林黛玉正名,其次是林黛玉非但不在意,而且对薛宝琴异常亲昵。种种迹象,令大家都很吃惊,而最吃惊的,当然是林黛玉的爱人贾宝玉。请看:
林黛玉回房歇着。宝玉便找了黛玉来,笑道:“我虽看了<<西厢记>>,也曾有明白的几句,说了取笑,你曾恼过。如今想来,竟有一句不解,我念出来你讲讲我听。”黛玉听了,便知有文章,因笑道:“你念出来我听听。”宝玉笑道:“那<<闹简>>上有一句说得最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句最妙。'孟光接了梁鸿案’这五个字,不过是现成的典,难为他这'是几时’三个虚字问的有趣。是几时接了?你说说我听听。”黛玉
听了,禁不住也笑起来,因笑道:“这原问的好。他也问的好,你也问的好。”宝玉道:“先时你只疑我,如今你也没的说,我反落了单。”黛玉笑道:“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因把说错了酒令起,连送燕窝病中所谈之事,,细细告诉了宝玉。宝玉方知缘故,因笑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
先说段题外话。世间的情侣,能够像贾宝玉和林黛玉这样的,确实不多。就是吃个醋,也是那般的美妙,那种措辞,那种相知,那种失落,不是爱到深处,旁人怎么体会得来!?
好了,言归正传。却原来,就是贾宝玉也依然认为薛宝钗和林黛玉还是那种紧张的情敌关系。可是,前面说到的薛林异常相知相惜的表现却令贾宝玉疑惑,而且失落。于是,在众人散去后,贾宝玉来林黛玉那里刨根问底“兴师问罪”了。当然,以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怕”,我们知道,这种“兴师问罪”其实是异常温柔的。
第一,贾宝玉借用的话题是《西厢记》。这是一出什么戏?是表现张生和崔莺莺爱情的戏。贾宝玉这样做,其意非常明显,那就是借此告诉林黛玉,我们是什么关系呀。我们是《西厢记》里两个少男少女的关系哟。这是为下面的发问做铺垫。潜台词就是,任你再和什么人好,也不应该比和我更好呀。已经很酸了,呵呵。
第二,紧接着,贾宝玉就点题了。说“我虽看了<<西厢记>>,也曾有明白的几句,说了取笑,你曾恼过。”这句话是有典故的。大家可还记得,之前贾宝玉曾经借《西厢记》里的话说林黛玉是倾国倾城的貌,自己是多愁多病的身,气得林黛玉说要去告诉贾政,自己被欺负了。贾宝玉这样说的意思就是,我们俩那么好,可以说已经是心心相印了。可是:
第三,为什么我不知道你和薛宝钗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要好的呢?这就是所谓“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而且贾宝玉进一步说,你和薛宝钗好成这样(孟光接了梁鸿案),我已经看到了,也不怀疑了,但是,我在意的“是几时”,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要好的呢?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是那种容不得丝毫隐瞒的爱,所以,一旦觉得哪一件关系到林黛玉的事情自己没份,就觉得很失落,所以:
第四,贾宝玉很委屈的说:“先时你只疑我,如今你也没的说,我反落了单。” 好一句“我反落了单。”把贾宝玉的那种失落那种委屈,甚至有点小邀宠的心理表现得活灵活现。
第五,而这,分明就是吃醋。一个男人吃两个女人的醋,呵呵,好有趣。而且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贾宝玉吃醋。
第六,在林黛玉详细的向贾宝玉交代了她和薛宝钗感情的变化之后,贾宝玉才释然。笑称,却原来,薛林二人的和好,是从说错酒令也就是“小孩儿口没遮拦”时候开始的。这实际上是帮助大家理清了薛林二人感情发生变化的一个过程。
当然,如果我们仅仅理解到这个层面还是不够的。从这段贾宝玉吃醋的描写还可以看出:
1.贾宝玉最在乎的人是林黛玉无疑,最在乎的感情是林黛玉的感情无疑;
2.在贾宝玉内心深处,对薛宝钗是有距离的,所以才会吃醋,这也说明,贾宝玉从来没有爱过薛宝钗;
3.贾宝玉表面上嘻嘻哈哈,对所有人都好,而实则正如他告诉林黛玉的一样,是有亲疏的,而很明显,最亲的就是林黛玉。包括薛宝钗在内的所有人都要靠后。这也就是八十回以后,林黛玉死后,即使与薛宝钗结婚,贾宝玉依然会不弃林黛玉,依然会出家的一个最坚实、最重要的心理基础和行为基础。
4.因此,说来说去,这段描写,曹雪芹要表现的,依然是贾宝玉对林黛玉那种细如毫发体贴入微的爱情。而真正的爱情,是有排他性的,即便对象是一个女人。
曹雪芹,情场老手也。我在想,非经过那般煎熬,如何写得出来?
薛宝钗对金钏的真实态度及其它
之前曾经撰文(《《红楼梦》金钏之死怎样成奇谈》)说过薛宝钗在面对金钏之死时表现出来的罕见的冷酷。说实话,这也是我所不能接受的。即使薛宝钗是“屁股指挥脑袋”,站在维护姨妈的立场去劝解王夫人,但其间,对金钏之死毫不心动毫无怜悯之心却是很明显可以看出来的。就是这一点,让我对薛宝钗的冷酷有所领教。
但是,就在第四十九回,史湘云对薛宝琴说的那番话,让我似乎找到了薛宝钗为何对金钏之死相当冷淡的原因。因为史湘云说“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薛宝钗是很赞同的,她说:“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
这样一来,薛宝钗对金钏之死表现冷淡甚至冷酷似乎就不仅仅是维护王夫人了,可能还有其他更为深刻的原因。
第一,金钏就是王夫人房里的人,而且是大丫环,是代表。
第二,我们必须看到,金钏和贾宝玉是很暧昧的,甚至金钏是经常公开挑逗贾宝玉的,例如当众问贾宝玉吃不吃她嘴上新抹的胭脂等等。就是在假装睡着的王夫人面前,金钏不也是和贾宝玉说出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早晚是你的话吗?贾宝玉不也说刚脆向王夫人讨要金钏到他屋里的吗?这些表现,再一次印证了之前拙文《为何那么多女孩喜欢贾宝玉?》、《金钏为何要与贾宝玉调情?》分析的王夫人房里的丫鬟的一种典型性心理,那就是希望将来被王夫人赐给贾宝玉做妾。
第三,这就扯出了我在拙文《史湘云和薛宝钗的特殊看法》里所说的,王夫人房里的人,也就是这些丫鬟对亲近贾宝玉的人和贾宝玉亲近的人,包括薛宝钗、史湘云、林黛玉等人的戒备、提防和敌意。这就是史湘云说的“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的所指。
第四,也许有的朋友会说,王夫人房里的丫鬟,即使被赐给宝玉,充其量也就是个妾,对立面是袭人和晴雯等人,犯不着去跟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对峙呀,因为这三个人无论谁和宝玉结婚,都是正室妻子,和妾是没有直接对立的。这样的理解表面看起来很合理,但是真的是如此吗:
1.如果大家认为妻和妾没有冲突就大错特错了。现成的例子摆在那里,王夫人和赵姨娘,其实王夫人是吃了亏的,没有冲突吗?冲突大了,甚至很生死。
2.王夫人房里的那些丫鬟,金钏等人,都是聪明人,看得到,难道不会想到?难道不会因此想到自己的未来?肯定会的。
3.更重要的是,王夫人房里的丫鬟很清楚,曾经先后都可能做贾宝玉妻子的史湘云、薛宝钗和林黛玉,和贾宝玉感情是很好的,是发小,是青梅竹马,基础是很牢靠的。她们更知道,以贾宝玉的性格,和这三个人中无论哪一个成婚,都是会恩爱无比亲密无间的,那么,作为有可能成为妾的她们,还有什么竞争优势呢?所以,从她们的角度而言,她们更希望贾宝玉娶一个从未谋面的外面人家的小姐,那样的话,从亲疏上从了解程度上,她们就占尽优势了,那样的话,她们和将来的正室妻子较量的话,仗着和贾宝玉的更深的了解和感情,就几乎可以不落下风了。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这就是王夫人房里这些丫鬟们的心底最隐秘的想法。这种心思,其实袭人对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有过。
4.所以,薛宝钗或许暗地里受到了金钏等人的多少议论多少嘲笑和多少诽谤也不可知呢,当然还有史湘云和林黛玉。
第五,关于上述我的分析,我以为还是可以找到证据的:
1.一方面,我们看到金钏经常肆无忌惮的公开和贾宝玉调情,诱惑贾宝玉,却从来没见到金钏和史湘云、薛宝钗和林黛玉有过任何的交往,哪怕是一句对话。
2.另一反面,我们更要看到,对于金钏如此嚣张的和贾宝玉交往,不惟王夫人不干(金钏的悲剧就在于她以为自己作为王夫人贴身大丫环将来早晚是贾宝玉的,王夫人不会反对她和贾宝玉交往,她想得太简单了),就是史湘云、薛宝钗和林黛玉看着也不爽呀,因此,她们对金钏等人的反感也就更加强烈了。
3.冷淡加上反感,你说史湘云、薛宝钗和林黛玉对于金钏会有什么好感呢?还会是好姐妹吗?肯定不会了。
4.关于上述分析,还可以找到另一个例证。金钏死后,我们从玉钏的反应来看,其实玉钏对贾宝玉和姐姐金钏一样,也是有暧昧的,玉钏也是王夫人房里人。而且,我们发现,几乎和姐姐金钏一样,我们找不到玉钏与史薛林交往哪怕是说一句话的描写,这说明,王夫人房里的另一个大丫环玉钏,和史薛林的关系也是很冷淡的。不仅如此,我们只要仔细体味,会发现王夫人房里的丫鬟没有一个和史薛林关系好的。
如此一来,我们就立刻清楚了薛宝钗之所以能够冷漠对待金钏之死的另外一个深刻而重要的原因了,因为,薛宝钗甚至史湘云和林黛玉,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她们从王夫人房里的丫鬟那里得到的不是亲切而是冷漠,不是理解而是敌意。难怪,薛宝钗要认为金钏是个“糊涂人”,死不足惜了。
还有一点,有朋友认为史湘云这里所说的王夫人房里人,应该指赵姨娘。这是不对的。赵姨娘作为姨娘,作为妾,因为生有子嗣,是分开过的,不能理解为王夫人的房里人。而且,赵姨娘恨的是王夫人和贾宝玉,其实对于薛宝钗、史湘云和林黛玉,她倒是很喜欢巴结的。还有的朋友认为赵姨娘是王夫人嫁过来时的陪房丫鬟,是类似于平儿的通房大丫环,那样的理解也不对。为什么?
1.如果赵姨娘真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丫鬟和通房丫鬟,那么,王夫人肯定会精挑细选的,如同王熙凤选中平儿一样,肯定是王夫人心腹,即便赵姨娘生子得势,也只会壮大王夫人的势力,不会成为敌对。我们看看王夫人真正陪房周瑞家的,那种忠心,非同小可。而从赵姨娘那里,是看不到这样的一丁点影子的。
2.由此,我以为,赵姨娘不是王夫人的陪房丫鬟,也不是通房丫鬟,而是贾政自己看上,没经过王夫人同意,就霸王硬上弓,搞大了肚子搞出了孩子造成既成事实,王夫人和贾母不得不承认的人。也因此,赵姨娘才会遭到了王夫人甚至贾母乃至阖府上下的打心底里的蔑视。试想,如果赵姨娘之前是平儿这样的,后来做了妾生了子,只会更加受到重视才是,怎么会适得其反呢?
史湘云为何送戒指给金钏?
感谢有这么细心的读者,有这么熟悉《红楼梦》的朋友,拙文《薛宝钗对金钏的真实态度及其它》才一出来,就有朋友立即尖锐的指出,你这话不对,史湘云在第三十一回不是还送戒指给金钏儿的吗?是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原文吧:
湘云笑道:“袭人姐姐好?”宝玉道:“多谢你记挂。”湘云道:“我给他带了好东西来了。”说着,拿出手帕子来,挽着一个疙瘩。宝玉道:“什么好的?你倒不如把前儿送来的那种绛纹石的戒指儿带两个给他。”湘云笑道:“这是什么?”说着便打开。众人看时,果然就是上次送来的那绛纹戒指,一包四个。林黛玉笑道:“你
们瞧瞧他这主意。前儿一般的打发人给我们送了来,你就把他的带来岂不省事?今儿巴巴的自己带了来,我当又是什么新奇东西,原来还是他。真真你是糊涂人。”史湘云笑道:“你才糊涂呢!我把这理说出来,大家评一评谁糊涂。给你们送东西,就是使来的不用说话,拿进来一看,自然就知是送姑娘们的了,若带他们的东西,这得我先告诉来人,这是那一个丫头的,那是那一个丫头的,那使来的人明白还好,再糊涂些,丫头的名字他也不记得,混闹胡说的,反连你们的东西都搅糊涂了。若是打发个女人素日知道的还罢了,偏生前儿又打发小子来,可怎么说丫头们的
名字呢?横竖我来给他们带来,岂不清白."说着,把四个戒指放下,说道:“袭人姐姐一个, 鸳鸯姐姐一个,金钏儿姐姐一个,平儿姐姐一个:这倒是四个人的,难道小子们也记得这们清白? ”众人听了都笑道:“果然明白。”
这就是史湘云送戒指的来由。由此可以看出:
1.这戒指先是送了贾府的几位小姐姑娘的,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林黛玉、薛宝钗,而且每个人送的不止一个,从贾宝玉的话以及薛宝钗送了一个给袭人可以判断,至少是两个以上;
2.这样的话,没送王熙凤、贾宝玉、贾母以及王夫人,就意味着她们的大丫环平儿、袭人、鸳鸯以及金钏是不可能得到的,而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大丫环们司棋、待书、入画以及紫鹃和莺儿,应该是有的了,因为姑娘们戴不完,肯定是会给的。薛宝钗连袭人都给了,会不给莺儿?
3.所以,史湘云才又亲自带了四个戒指来,给上次无缘得到戒指的人:平儿、袭人、鸳鸯和金钏。而且:
4.我们从其后描写看出,史湘云主要是要送给袭人的,因为她自小寄养在贾府,当时是袭人服侍她的,所以很有感情。但是,袭人虽然是贾宝玉的大丫环,地位很高,但是如果戒指只送给袭人也是不妥的,那样就看出亲疏和区别来了,那样是要得罪人的,所以,史湘云送的,大家看,都是贾府里头最有脸面最有势力最得宠信的丫鬟,平儿是王熙凤的贴身大丫环,鸳鸯是贾母的贴身大丫环,金钏呢,则是王夫人的贴身大丫环,加上袭人,这都是贾府最有实力和潜力的丫鬟了,她们是主子都要礼让三分或者疼爱三分的人物呀。
5.由此可以看出,说史湘云莽撞,也不妥当,史湘云自有她的精明与精细的地方。
6.即便要说感情,那史湘云也是和袭人和平儿和鸳鸯要更深一些,为什么?因为史湘云自小在贾府长大,贾母调教的,鸳鸯和袭人当时都是贾母的丫鬟,肯定照顾过她,至于平儿呢,小说中她和史湘云等一块玩耍的时候太多太多了,所以这三个人感情好是可以理解的。甚至紫鹃,原来也是贾母的丫鬟,应该也照顾过史湘云,而且史湘云后来贾府就住在林黛玉那里,紫鹃肯定也照顾过她的,唯独没有史湘云和金钏交往的描写,这说明,史湘云和金钏并不会有多少感情,甚至比不上她没直接送(实际是间接送的,送林黛玉等于送了紫鹃)的紫鹃。
从这样的分析来看,史湘云送戒指,也是一门学问,几乎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考虑到了。所以,她送戒指给金钏,并不能说明她就跟金钏好,而是因为金钏当时的身份特殊,其实金钏在贾府的势力,小说中有很多描写,就连周瑞家的尚且惧她三分呢。而且,我们更要明白,史湘云说王夫人房里人心坏要害咱们的话,是在金钏死了以后说的,这是不是也能让我们玩味出一丝意思来呢?
对了,还要感谢另外一位朋友一步之遥,他在关于赵姨娘是不是王夫人陪房丫鬟出身的讨论中一针见血的指出,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也是贾府的奴才来看,赵姨娘肯定不是王夫人的陪房。很对很精辟,击中了要害,我就怎么没想起来呢?呵呵,谢谢。
林黛玉、史湘云和薛宝琴的着装比较
前面说过,贾母曾经赠送给薛宝琴一件凫魇裘,博得了大家的赞叹,尤其是史湘云的话,更是夸张。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
一、薛宝琴的凫魇裘其实就是用野鸭子头顶上的毛做的斗篷;
二、但是,我们来看看贾母赠给史湘云的斗篷:
一时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 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
和贾母赠与薛宝琴的凫魇裘相比,史湘云这人说话有多么不靠谱就可以知道了。看看,贾母赠给她的斗篷是什么做的?是貂皮做的呀,比薛宝琴的野鸭子毛尽管是头顶上的不知道要高级多少倍了。
三、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林黛玉的着装:
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林黛玉的斗篷呢?有描写了,外面是鹤的羽毛、里面是狐狸皮的斗篷,这个斗篷就更高级了。不仅比薛宝琴的高级,就是比史湘云的也高级,因为鹤氅几乎就是可以和贾母赠给贾宝玉的“孔雀裘”不相上下的。一个是孔雀毛,一个鹤毛。无论从物件的稀有程度还是物件的附加文化价值都是如此。当然,还必须弄清楚一点:
四、林黛玉的鹤氅是贾母赠送的吗?还是她从家里带来的?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其一,我们知道林黛玉到贾府的时候就是六七岁的光景,而到了第四十五回林黛玉自己说的“我长了今年十五岁”,从林黛玉进京到第四十五回已经十五岁了,而她身披鹤氅是第四十九回的事情,也就是说林黛玉此时在贾府已经生活了八九年了,由此判断,这鹤氅不大可能是六七岁的林黛玉从林家带来的,也不大可能是林如海死的时候跟随贾琏回去安葬父亲从林家带来的(因为那时候林黛玉已经在贾府、贾敏已经死了,林如海不可能为不在身边的林黛玉预备这种东西),而我们从林黛玉着装看,是很新的,由此判断,这鹤氅就是贾府给她配备的;
其二,那么给林黛玉配备鹤氅的会是谁呢?很显然,非贾母莫属了。
所以,只要把薛宝琴、史湘云和林黛玉穿戴的斗篷比一下就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薛宝琴在贾母心中的地位,还不及史湘云,怎么好和林黛玉比呢?
更多阅读
今世咏:朱镕基之子炮轰医改——无知还是推销私有化?
朱镕基之子炮轰医改——无知还是推销私有化?2014-06-1915:29:04来源:红歌会网作者:今世咏 有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晋惠帝司马衷时期,有一年,国家发生了荒乱,百姓无粮可吃,饿死了好多人。司马衷问大臣:“那些人怎么会饿死”?大臣回奏说:“
帕加尼风之子干掉法拉利599XX成为最速量产跑车之王 帕加尼风之子图片
文/病毒淫枭帕加尼(Pagani)的名声或许不像法拉利(Ferrari)拥有超高人气,不过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两家车厂同样位于意大利超级跑车故乡蒙大纳(Modena)。Pagani不像一些只是昙花一现的跑车厂商,因为它财力雄厚,而且全手工打造的超级跑车,其完工
帕加尼风之子S跑车限量版_车夫Dc 帕加尼风之子视频
帕加尼风之子S跑车限量版帕加尼风之子S跑车限量版,全世界只有40辆。这一辆风之子SRoasdter算得上是最好的。一直是原厂保存着,最近才得到一些改良:·风之子F碳/陶瓷制动器·风之子F完整的车轮·风之子F内饰·风之
风之子:红楼随笔续24
王熙凤弄死尤二姐很过分吗?在很多人看来,王熙凤弄死尤二姐,是件很过分的事情。这样,我先不说到底过分不过分,而是站在王熙凤的角度出发,看看,如果我们是王熙凤,面对当时的形势,应该怎么做吧?首先,当时的形势是任何一个与贾琏有染的女子,都盼着凤
风之子:红楼随笔续36
811、林黛玉家是《红楼梦》最幸福的家庭前段时间集中说邢夫人及其相关事件,再次被冠与“阴谋论”的帽子。这个帽子其实我早戴过了,我论述贾母和王夫人关于宝黛钗婚姻争斗的时候,分析金玉良缘阴谋的时候就荣幸的获得过这一称号。那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