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结构与写法 表现手法有哪些

诗的结构与写法(1)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一节 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说明什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拼音中所谓韵母。所谓的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是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春眠不觉晓, (xiǎo)

处处闻啼鸟。 (niǎo)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shǎo)

从例中可看出晓、鸟、少字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ǎo”,而第二句中“声”字没有押韵。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第一句则可押可不押。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

古人的诗都是依照韵书来写的。但由于岁月久远,今古语音变化较大,再按古人的韵书来写诗,就变得不再合适了,而且弄不好,会造成别扭的感觉。所以我们今天写诗只要按照普通话的韵脚来使用就可以了。

第二节 四声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

声调,这是汉语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 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 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 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 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渐、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仍保存着入声。北方的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大多数已变为去声字,也有的变为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已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生动形象地把四声的高低形状描述出来。

第三节 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为什么要划分平仄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

平仄在诗词中的运用,可以用两句话概括: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的平仄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由上可看出,这句诗是仄起式首句不入韵。全诗平仄交替,并且对句平仄对立,完全符合平仄规则。

平仄规则是容易理解的,但至于怎样辩别平仄,则有点麻烦。因为年代久远的问题,再加上各地方言的不同。有的地方入声已经消失,有的古代读入声的字,今天可能读阴平和阳平,这就给辩别平仄带来困难。依我个人之见,今天我们写诗只要按普通话的四声来区分平仄就行了。因为实在没必要拘泥于形式,而阻碍写诗。

第四节 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对偶又是什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李商隐的《锦瑟》诗中的三四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生对望帝,晓梦对春心,迷对托,还有蝴蝶对杜鹃。不但平仄相对,词性也要相对。庄生、望帝是名词,托、迷是动词。晓梦和春心是名词。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习惯上把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是有规则的,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对联是从律诗中的对仗中演化而来的,所以也要符合上述两个标准。

第二章 诗律

第一节 诗的种类

诗一般分为古体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体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一、古体诗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诗的总称。古体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所束缚的,也就是说不受平仄的限制。我们可以说,凡是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诗,都是古体诗。

二、乐府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仿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

三、律诗

律诗出于在乐府诗后,起初也是用来配音乐,后来才从音乐中独立出来。律诗对于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才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只能押平声韵。

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三、四、五、六句必须对仗。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这种长律除尾联(或除首尾两联)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称排律。

四、绝句

绝句共四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律绝不但只能押平韵,而且也要依照平仄规则。

第二节 律诗的平仄

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

1、仄起式(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仄起式(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3、平起式(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4、平起式(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可以看作五言句式的增长。在五言律句前加与首节平仄相反的二字即成七律句了。

三、粘对

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对,就是平对平,仄对仄。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就是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就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格式了。

第三节 律诗的对仗

一、对仗的种类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 4、颜色词 5、方位词 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

同类的词相为对仗。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分为名词连绵字、形容词连绵词、动词连绵词。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是不能相对的。

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对仗

古人一般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颔联,第五、六两句叫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尾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现试举例如下: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第四节 绝句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入韵为常见。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第三章 诗词的章法

章法就是指篇章结构的方法。前人总结的经验很多,但归结起来一般不出“起”、“承”、“转”、“合”四字。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起)

贾生才调更无伦。 (承)

可怜夜半虚前席, (转)

不问苍生问鬼神。 (合)

《贾生》这首诗,首句交代事情的端由—汉文帝寻求贬逐在外的贤人,这是“起”;次句说,贾谊的才华是无与伦比的,因而被征召入京,这是“承”;接下去,诗篇却是“可怜”,文帝空自热心求贤求教,这是“转”;最后一句,说文帝问的不是治国安民的而鬼神之事,贾谊仍是空有才华,壮志难酬,这是“结”。
诗的结构与写法 表现手法有哪些

诗词格律,供参考~~

点击此处进入: http://linhp.myetang.com/gelu/gelu.htm

白香词谱 >> 白香词谱 清·舒梦兰

--------------------------------------------------------------------------------

白香词谱 清·舒梦兰

《白香词谱》是清朝嘉庆年间靖安人舒梦兰编选。词谱选

录了由唐朝到清朝的词作品共一百篇,凡一百调。这些调

式都是较为通用的,小令、中调、长调均有。为便于初学

者,每调还详细列注平仄韵读,成为真正的词谱。

《白香词谱》同时又是一本简明词选。所选的词都是比较

著名的或者艺术性较高的,好些是历久传诵不衰的名作。

它兼收并蓄,不主一家,既收婉约,也收豪放,是一本不

可多得的好选本,也是一本较佳的词学入门读物。

阿瑟

目 次

一 菩萨蛮 李白

二 忆秦娥 李白

三 调笑令 王建

四 长相思 白居易

五 更漏子 温庭筠

六 摊破浣溪沙 李【王景】(南唐中主)

七 忆江南 李煜 (南唐后主)

八 捣练子 李煜 (南唐后主)

九 相见欢 李煜 (南唐后主)

十 浪淘沙 李煜 (南唐后主)

十一 虞美人 李煜 (南唐后主)

十二 一斛珠 李煜 (南唐后主)

十三 谒金门 冯延巳

十四 踏莎行 寇准

十五 贺圣朝 叶清臣

十六 御街行 范仲淹

十七 渔家傲 范仲淹

十八 苏幕遮 范仲淹

十九 锦缠道 宋祈

二十 离亭燕 张升

二一 诉衷情 欧阳修

二二 阮郎归 欧阳修

二三 南歌子 欧阳修

二四 临江仙 欧阳修

二五 西江月 司马光

二六 桂枝香 王安石

二七 天仙子 张先

二八 昼夜乐 柳永

二九 雨淋铃 柳永

三十 卜算子 苏轼

三一 洞仙歌 苏轼

三二 蝶恋花 苏轼

三三 水调歌头 苏轼

三四 清平乐 黄庭坚

三五 画堂春 黄庭坚

三六 蓦山溪 黄庭坚

三七 忆王孙 秦观

三八 如梦令 秦观

三九 桃源忆故人 秦观

四十 鹊桥仙 秦观

四一 河传 秦观

四二 满庭芳 秦观

四三 清玉案 贺铸

四四 薄幸 贺铸

四五 惜分飞 毛滂

四六 河满子 孙洙

四七 烛影摇红 王诜

四八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四九 千秋岁 谢逸

五十 琐窗寒 周邦彦

五一 解语花 周邦彦

五二 过秦楼 周邦彦

五三 昭君怨 万俟雅言

五四 感皇恩 赵企

五五 好事近 蒋子云

五六 贺新郎 李玉

五七 潇湘夜雨 赵长卿

五八 祝英台近 辛弃疾

五九 南浦 程垓

六十 齐天乐 姜夔

六一 沁园春 陆游

六二 醉太平 刘过

六三 喜迁莺 吴礼之

六四 双双燕 史达祖

六五 换巢鸾凤 史达祖

六六 瑞鹤仙 史达祖

六七 风入松 吴文英

六八 一翦梅 蒋捷

六九 永遇乐 蒋捷

七十 瑶台聚八仙 张炎

七一 水龙吟 张炎

七二 绮罗香 张炎

七三 疏影 张炎

七四 采桑子 朱藻

七五 荆州亭 吴城小龙女

七六 醉花阴 李清照

七七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

七八 声声慢 李清照

七九 南乡子 孙道绚

八十 生查子 朱淑真

八一 鹧鸪天 聂胜琼

八二 人月圆 吴激

八三 望海潮 折元礼

八四 玉漏迟 元好问

八五 点绛唇 曾允元

八六 满江红 萨都拉

八七 念奴娇 萨都拉

八八 陌上花 张翥

八九 东风第一枝 张翥

九十 摸鱼儿 张翥

九一 多丽 张翥

九二 夺锦标 张【林下土】

九三 眼儿媚 刘基

九四 误佳期 汪懋麟

九五 柳梢青 朱彝尊

九六 解佩令 朱彝尊

九七 暗香 朱彝尊

九八 庆春泽 朱彝尊

九九 春风袅娜 朱彝尊

一百 翠楼吟 黄之隽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一、菩萨蛮·闺情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

⊙○⊙●○○▲

暝色入高楼,

⊙●⊙○△

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

⊙○○●▲

宿鸟归飞急。

⊙●⊙○▲

何处是归程,

⊙●●○△

长亭更短亭。

⊙○⊙●△

二、忆秦娥·思秋 李白

箫声咽,

○⊙▲

秦娥梦断秦楼月。

○○⊙●○○▲

秦楼月, (叠三字)

○○▲

年年柳色,

⊙○⊙●

灞陵伤别。

●○○▲

乐游原上清秋节,

⊙○⊙●○○▲

咸阳古道音尘绝。

⊙○⊙●○○▲

音尘绝, (叠三字)

○○▲

西风残照,

⊙○⊙●

汉家陵阙。

●○○▲

三、调笑令·宫词 王建

团扇,

○▲

团扇, (叠句)

○▲

美人并来遮面。

●⊙⊙○○▲

玉颜憔悴三年, (换平韵)

⊙○⊙●○△

谁复商量管弦。

⊙●○○●△

弦管, (上句末二字颠倒,换仄韵)

○▲

弦管, (叠句)

○▲

春草昭阳路断。

⊙●⊙○⊙▲

四、长相思·别情 白居易

汴水流,

●⊙△

泗水流,

●⊙△

流到瓜州古渡头,

⊙●○○⊙●△

吴山点点愁。

⊙○⊙●△

思悠悠,

●○△

恨悠悠,

●○△

恨到归时方始休,

⊙●○○⊙●△

月明人倚楼。

●○○●△

五、更漏子·本意 温庭筠

柳丝长,

●○○

春雨细,

○●▲

花外漏声迢递。

⊙●⊙○⊙▲

惊塞雁,

○●●

起城乌, (换平韵)

●○△

画屏金鹧鸪。

●○○●△

香雾薄, (换仄韵)

○⊙▲

透重幕,

⊙○▲

惆怅谢家池阁。

⊙●⊙○⊙▲

红烛背,

○●●

绣帘垂, (换平韵)

●○△

梦君君不知。

●○○●△

六、摊破浣溪沙·秋恨 李景 (南唐中主)

菡萏香销翠叶残,

⊙●○○●●△

西风愁起绿波间。

⊙○⊙●●○△

还与韶光共憔悴,

⊙●⊙○○●●

不堪看。

●○△

细雨梦回鸡塞远,

⊙●⊙○○●●

小楼吹彻玉笙寒。

⊙○⊙●●○△

多少泪珠何限恨,

⊙●⊙○○●●

倚阑干。

●○△

七、忆江南·怀旧 李煜 (南唐后主)

多少恨,

○⊙●

昨夜梦魂中。

⊙●●○△

还似旧时游上苑,

⊙●⊙○○●●

车如流水马如龙,

⊙○⊙●●○△

花月正春风。

⊙●●○△

八、捣练子·秋闺 李煜 (南唐后主)

深院静,

○●●

小庭空,

●○△

断续寒砧断续风。

⊙●○○⊙●△

无奈夜长人不寐,

⊙●⊙○○●●

数声和月到帘栊。

●○⊙●●○△

九、相见欢·秋闺 李煜 (南唐后主)

无言独上西楼,

⊙○⊙●○△

月如钩,

●○△

寂寞梧桐、

⊙●⊙○

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 (换仄韵)

●⊙▲

理还乱,

⊙○▲

是离愁。 (换前平韵)

●○△

别是一番、

⊙●⊙○

滋味在心头。

○●●○△

十、浪淘沙·怀旧 李煜 (南唐后主)

帘外雨潺潺,

⊙●●○△

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

⊙●●○△

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十一、虞美人·感旧 李煜 (南唐后主)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 (换平韵)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 (换仄韵)

⊙○⊙●○○▲

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换平韵)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十二、一斛珠·香口 李煜 (南唐后主)

晚妆初过,

⊙○⊙▲

沉檀轻注些儿个。

⊙○⊙●○○▲

向人微露丁香颗,

⊙○⊙●○○▲

一曲清歌,

⊙●○○

暂引樱桃破。

⊙●○○▲

罗袖□残殷色可,

⊙●⊙○○●▲

杯深旋被香醪□。

⊙○⊙●○○▲

绣床斜凭娇无那,

⊙○⊙●○○▲

烂嚼红绒,

⊙●○○

笑向檀郎唾。

⊙●○○▲

十三、谒金门·春闺 冯延巳

风乍起,

○⊙▲

吹皱一池春水。

⊙●⊙○○▲

闲引鸳鸯芳径里,

⊙●⊙○○●▲

手□红杏蕊。

⊙○○●▲

斗鸭阑干独倚,

⊙●⊙○⊙▲

碧玉搔头斜坠。

⊙●⊙○○▲

终日望君君不至,

⊙●⊙○○●▲

举头闻鹊喜。

⊙○○●▲

十四、踏莎行·春暮 寇准

春色将阑,

⊙●○○

莺声渐老,

⊙○●▲

红英落尽青梅小。

⊙○⊙●○○▲

画堂人静雨蒙蒙,

⊙○⊙●●○○

屏山半掩余香袅。

⊙○⊙●○○▲

密约沉沉,

⊙●○○

离情杳杳,

⊙○●▲

菱花尘满慵将照。

⊙○⊙●○○▲

倚楼无语欲销魂,

⊙○⊙●●○○

长空黯淡连芳草。

⊙○⊙●○○▲

十五、贺圣朝·留别 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

⊙○⊙●○○▲

莫匆匆归去。

●○○○▲

三分春色二分愁,

⊙○⊙●●○○

更一分风雨。

●⊙○○▲

花开花谢,

⊙○⊙●

都来几许。

⊙○⊙▲

且高歌休诉。

●○○○●

不知来岁牡丹时,

⊙○⊙●●○○

再相逢何处。

●⊙○○▲

十六、御街行·离怀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

⊙○⊙●○○▲

夜寂静、

●●●

寒声碎。

○○▲

真珠帘卷玉楼空,

⊙○⊙●●○○

天淡银河垂地。

⊙●⊙○○▲

年年今夜,

⊙○⊙●

月华如练,

⊙○⊙●

长是人千里。

⊙●○○▲

愁肠已断无由醉,

⊙○⊙●○○▲

酒未到、

●●●

先成泪。

○○▲

残灯明灭枕头欹,

⊙○⊙●●○○

谙尽孤眠滋味。

⊙●⊙○○▲

都来此事,

⊙○⊙●

眉间心上,

⊙○⊙●

无计相回避。

⊙●○○▲

十七、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障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

十八、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

●○○

黄叶地,

○●▲

秋色连波、

⊙●○○

波上寒烟翠。

⊙●○○▲

山映斜阳天接水,

⊙●○○○●▲

芳草无情、

⊙●○○

更在斜阳外。

⊙●○○▲

黯乡魂,

●○○

追旅思,

○●▲

夜夜除非、

⊙●○○

好梦留人睡。

⊙●○○▲

明月楼高休独倚,

⊙●○○○●▲

酒入愁肠、

⊙●○○

化作相思泪。

⊙●○○▲

十九、锦缠道·春游 宋祈

燕子呢喃,

●●○○

景色乍长春昼。

⊙●●○○▲

睹园林、

●○○

万花如绣,

⊙○○▲

海棠经雨胭脂透。

⊙○⊙●○○▲

柳展宫眉,

⊙●○○

翠拂行人首。

⊙●○○▲

向郊原踏青,

●○○●○

恣歌携手。

⊙○○▲

醉醺醺、

●○○

尚寻芳酒。

⊙○○▲

问牧童、

●⊙○

遥指孤村道,

⊙●○○⊙

杏花深处,

●○○●

那里人家有。

⊙●○○▲

二十、离亭燕·怀古 张升

一带江山如画,

⊙●⊙○○▲

风物向秋潇洒。

⊙●⊙○○▲

水浸碧天何处断,

⊙●⊙○○●●

霁色冷光相射。

●●⊙○○▲

蓼屿荻花洲,

⊙●●○○

掩映竹篱茅舍。

⊙●⊙○○▲

云际客帆高挂,

⊙●⊙○○▲

烟外酒旗低亚。

⊙●⊙○○▲

多少六朝兴废事,

⊙●⊙○○●●

尽入渔樵闲话。

●●⊙○○▲

怅望倚层楼,

⊙●●○○

寒日无言西下。

⊙●⊙○○▲

二一、诉衷情·眉意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

⊙○⊙●●○△

呵手试梅妆。

⊙●●○△

都缘自有离恨,

⊙○⊙●○⊙

故画作、

⊙●●

远山长。

●○△

思往事,

○●●

惜流光,

●○△

易成伤。

●○△

未歌先敛,

●○○●

欲笑还颦,

●●○○

最断人肠。

⊙●○△

二二、阮郎归·踏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

⊙○⊙●●○△

风和闻马嘶。

⊙○○●△

清梅如豆柳如眉,

⊙○⊙●●○△

日长蝴蝶飞。

●○○●△

花露重,

○●●

草烟低,

●○○

人家帘幕垂。

⊙○○●△

秋千慵困解罗衣,

⊙○⊙●●○△

画堂双燕归。

●○○●△

如何写好诗词

以下内容仅做学习资料收藏,方便于我方便于人,权不做评论,何况不才之我辈,不懂诗,不明律,难敢妄论!更请懂诗词高手、诗圣、诗才,于此莫商榷、争议。谢谢合作!(以下第一人称:“我”均为原作者)

古人作诗严格遵循韵律是给官府看的,现代我们要不要再严格遵循呢,争议很大,或说压韵就行,或说有意境则行。令很多喜欢初学者也莫衷一是。下面转载一篇老前辈的文章,此篇大部分人认可其说法,仅做学习参考:

(对韵律这东西,不懂不行,太死板更不行,学习它,应能钻进去爬出来方可。韵律只是一种手段,工具而已,诗言志方是目的,如被条条框框吓的连笔都不敢动了,不如没条条框框。)

诗词和音乐的渊源决定了诗词也是韵律艺术,严格地说没有韵律的诗词是不能称其为诗的。诗歌的最大特性是宜于诵读和歌唱,所以它必须能够与音乐合拍。尤其是汉语,由于它特有丰富的声调,所以即使是我们平常说话和写文章,如果词句组合不当也会造成拗口而缺乏美感,更何况用汉语做诗,那就更需要掌握其韵律。在古代汉语和文言文时代,在语言基础理论方面有音韵学,学习诗词有专门的诗韵和词汇方面的训练,做诗时要符合格律和词曲牌。这样创作出来的诗词言简意赅,诗句顿挫合拍,流畅而不失音乐之美感,可诵可唱,读得顺、听得懂,能让人充分领境。

写诗主要掌握好“意”、“景”、“情”。意境,也称“意象”、“境界”。它是诗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事物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情景交融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象,是意境在艺术表现和艺术成果上的主要特征。意境是主客、观的有机统一体,它是真景真情真实的感受,是具体的、生动的、真实的完整的感受。用字、词力永平稳、清晰,切忌生搬更套,少用泠僻字去追求华丽。好诗百读不厌,是以意境取胜的。如马致远的:

《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苍茫的暮色中,枯藤垂挂在古树枝上,刚从天边归束的鸟鸦正绕着古树寻找窝巢.小桥下潺潺流着溪水,溪桥旁几户人家的屋顶上垂起傍晚的炊咽.荒凉的古道上,夕阳残照,西风泠冷的刮着,一个孤单无家可归的游子,骑着一片瘦马,低垂着头慢慢地朝着运远的天边行走。这是一幅深秋傍晚天涯游子凄凉的旅行图.这图展现在我们在我们脑中,是多么悲凉凄惨,具体真切,牵动人肠。读后,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尝其悲,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美的感受。诗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天涯”、“人”等都有是客观景物,但一旦与带有主观色彩的“断肠”两个字连贯起来,使主客合一,便成了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形象,这就是通常讲的“情化了的物,物化了的情”。

(1).什么叫形象?

形象是指根据社会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感情和审美价值的具体、生动、真实的生活画面。它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等。

什么是形象思维?其特征有哪些?

形象思维是创作者在整个创作过程上所进行的不脱离形象、凭借想象、伴随情感和审美评价的主要思维活动方式。

形象思维的特征:

一是思维是全过程始终不离开形象。创作中的思维过程是:“物象——直感印象——审美意象——艺术形象”这样一个形象思维过程。用画竹来概括就是:“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笔下之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画家的思维始终没有离开“竹”这个形象。

二是创造性的艺术想象起着特别突出的作用。艺术形象是艺术想象的产物。(1)、创造性的艺术想象使客观事物的感性特征(包括微小的细节)再现在知觉表象中,使作者从直观点中把握事物本质。(2)、艺术想象可以补充直接经验的不足,使作者突破直接经验的局限,从更广阔的领域里去组合、创造。如《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并没有到过岳阳楼,然而他通过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写出了千古名文。(3)、通过艺术想象,可综合改选素材、集中突出地显现事物的本质和个性特征。

三是形象思维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感情的波动,情感渗透于想象之中。情感波动表现为“进入”和“跳出”。进入,即指作者不能一味沉浸于对象的体验之中,必须跳出来,站在一定高度审视自己的情感体验。

为什么说“诗要用形象思维”?

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为什么“诗要用形象思维”呢?

第一,形象是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手段和形式,也是文学创作的手段和形式。文学是通过具体、生动、可感的生活画面的描绘,把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形象地表现出来的。作家是用形象思维“艺术地掌握世界”,反映社会生活;而科学家认识世界是用抽象思维“理论地掌握世界”,用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例如:同是毛泽东、同是写长征,在《长征的意义》一文中,毛泽东同志运用的是概念、是判断、推理、论证的抽象思维方法论述反映长征的。而在《七律;长征》一诗中,是通过“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具体、生动、感人的画面来描绘长征的历程,是用形象来反映长征的。

第二,象思维是诗歌创作中必备的思维活动方式。是把抽象变为形象,将无形变为有形的形唯一方法。风力无形,画家将风赋形于树枝。花香无状,画家将花香赋状开马蹄和蜜蜂(如画家要表达“踏春归来马蹄香”的“香气”,便在马蹄后面画几只蜜蜂跟着飞)。“愁”是抽象的、无形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但通过诗人形象化的描写,就成发有形的、具体的东西了。如李白的“以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秦观词:“无边丝雨细如愁”,“愁”就有了具体的形状(流水不断,细雨如丝)。李颀诗:“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愁”有了深度。李清照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了重量。赵嘏诗:“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愁”有了倍数。李煜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有了体积和长度。贺铸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愁”有了时间和空间概念。

第三,形象思维是把客观与主观融为一体的最佳方式。如前面(什么是意境?)所举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诗的例子。

总之,诗词作品必须用形象思维的特殊的方法进行创作,反映社会生活,才能使作品读起来感到具体、生动、感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美的享受。

(2).什么是诗兴?

诗兴是做诗的最初动力和情绪。唐诗人贾岛说过:“闻说又寻南山去,无端诗思忽然生”。诗兴是现实生活中人物、事件、景观激起诗人进行创作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它是导致进入创作的第一个台阶。写诗必缘发于诗兴,没有诗兴,断然写不出诗,勉强写出来的也只是“无病呻吟”。诗兴从诗人对生活强烈感受中和深切体验中来,生活是诗兴的源泉。

(3).什么是灵感?怎样才会有灵感?

创作中的灵感是作者因偶然而引起的创作力高度发挥的一种精神状态。思如涌泉,情如狂涛,想象飞腾,下笔如行云流水,一挥而就,这就是灵感爆发的表现。

灵感是与长期的生活积累,艰苦的艺术探索,紧张的构思劳动分不开的。灵感虽然具有偶然性、爆发性,但必须有长期的生活积累、思想积累、感情积累和对美的执着追求作基础。正如黑格尔说:“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周恩来也说过“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可见,有积累,有追求,才会有灵感。

(4).什么叫触发?

所谓触发,是指作者在素材积累过程中,在对生活进行反复观察、体验、分析、研究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人物、事件、环境)的强烈吸引或同于心灵的内在因素(情与境,意与形)的偶合、暗合、领悟或发现了生活中的某种意义、价值和美,产生了一种要予以艺术表现的念头或强烈的冲动,这种精神状态,就是触发,或称之为形象的受胎。

(5).什么叫古体诗?

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和近体诗相对,产生唐以前之古代,故称古体诗。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用韵也比较自由。

(6).什么叫近体诗?

近体诗即广议的律诗,与古诗相对的格律诗,亦称“今体诗”“唐诗”。是唐代形成的五、七言律诗和五、七言绝免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押韵和平仄的位置都有极严格的规定。

(7).么叫五言诗?

五言诗,诗体名。即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志于汉代、历魏晋六朝,至唐宋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

(8).什么七言诗?

七言诗,诗体名,即由七字句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民间歌谣。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中的主要形式。

(9).什么叫律诗?

“律诗”,诗体名。近体格律诗之一类。格律严密,故名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永明体”),成熟于唐初。每首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皆押平声韵,一韵到底。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每首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两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两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两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两句)称“尾联”。每联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要求对仗外,中间句数无论多少都在并相对偶,句与句的联接在合乎粘对法,周而复始,一贯到底。排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偶有七言排律。

(10).什么叫“绝句”?

“绝句”,亦称“截句”、近体格律诗之一类。截、绝都有短截之义。每首诗仅有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钽不多见。平仄的安排与五、七言律诗的前四句相同,亦有正、偏格之分。押韵上,五言,二、四唏或一、二、四句押韵;七言,二、四句或一、二、四句押韵。结构上,有起、承、转、合关系,但对仗关系。

(11).什么叫“押韵”?

“押韵”,亦称“压韵”,作诗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不论绝句、律诗、排律,都必须用平声韵,且一韵到底,除首句可用邻韵外,其余不许邻韵通押。古体诗的韵较宽,可转韵或邻韵通押;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押仄声韵中,要区别上、去、入声,不同音调一般不相押,只有上声韵和去声韵偶然可以相押,入声韵则独押。

(12).什么叫“通韵”?

“通韵”,诗韵术语,也叫“邻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近的韵都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诗时,通韵可以互押。如“平水韵”中“一东”与“二冬”;“四支”与“五微”;“十四寒”与“十五删”等可通押。古体诗通韵较宽,近体诗则受严格的限制。

(13).什么叫“换韵”?

“换韵”,亦称“转韵”。诗韵术语。除绝句、律诗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转韵时往往在换韵那一联的出句先转,接着联末韵脚跟着转,但必须四句以上才可转韵。

(14).什么叫“平仄”?

“平仄”,声律专名。古代汉语志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声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现代汉语中阴阳上去四声用符号表示是“-/∨”,“-”“/”相当于古汉语声调节器中的平声;“∨”相当于古汉语声调中的仄声。现代汉语将一些古“入”声字派入阴平、阳平中者仍作仄声字用。

(15).近体诗音韵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它的格律要求,可以概括为12个字:限篇幅、讲音韵、论平仄、用对句。

关于近体诗的字数篇幅,相信大家都很能理解,如五律为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共四十字;七律为每句七字,每首八句,共五十六字;七绝为每句七字,每首四句,共二十八字;五绝为每句五字,每首四句,共二十字等等。

在此额外说一下,近体诗中除上述四种常见体式,还有六言律诗、三韵小律和排律三种特殊格式。其中六律为六字八句;三韵小律每首六句,有五言的,也有七言的;排律则是五律、七律的延长,每首至少十句,多的有几十句乃至上百句。

这里,我们先从近体诗的音韵部分说起。

(一)、 什么是“韵”

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几乎可以说,没有韵,就不能称其为诗歌。

所谓“韵”,是指一个字音的收声,大致就是我们拼音中韵母发的那个音。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同韵字”。诗人在他的诗作中使用同韵字就叫做“押韵”。诗词中押的韵字,均放在句末,所以又被称为“韵脚”。

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韵脚即为“寻”、“森”、“音”、“心”、“襟”,也许有人会说,它们的韵母分别是un、en、in,怎么能说为同韵呢?那是因为这是按照现代语音来读了,在唐代,这五个字音的韵母是完全相同的,《平水韵》中,它们同在下平声“十二侵”韵部。

(二)、 近体诗押韵的规则

近体诗在押韵上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其规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

其一、韵脚的位置是固定的。

无论律诗或绝句,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必须押韵。至于首句是否用韵可由作者自定,,一般七律、七绝首句用韵的居多,算为正体,不用韵的为变体。五律、五绝却以首句不用韵的为正体,用韵的为变体。

其二、一般用平韵,且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律诗或绝句的韵脚,都必须用同一韵部的字。作诗押错了韵,叫做“出韵”,这是近体诗中绝对不允许的。不过,首句的用韵,倒是可以通押邻部的韵,称为“借韵”。如东韵和冬韵通押,青、蒸、庚三韵通押等等,都不算换韵。

如欧阳修的《田家》:绿桑高中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其中首句末字“川”,属“一先”韵部,而“喧”、“繁”却属“十三元”韵部,这也是邻部通押,合律。

其三、不能凑韵、叠韵或同义相押。

所谓“凑韵”,是指为了押韵,所选的字与全句不能自然贯通,而是勉强凑合。所谓“叠韵”,即“重韵”,是指一首诗里某个字做两次韵脚。凑韵和叠韵,都是作近体诗的大忌。

所谓“同义相押”,指同韵而又同义的字,在一首诗里同时做韵脚。如“忧”和“愁”、“芳”和“香”、“花”和“葩”等,这类字如果同押,即使在诗中含义不同,也尽量应当避免。

还有,一首律诗或绝句,只短短几十字,除非特殊需要,通常要避免重字。而所谓“重字”,是指一首近体诗里,出现相同的字和词。

(三)、 古代的诗韵

古时候没有汉语拼音,为了方便了解哪些是同韵字,人们就根据当时的语音,编撰了“韵书”。所谓“韵书”,就是将同韵的字分别编成若干部属的字典,作诗时用来翻阅。韵书中,同韵字集在一起的若干部,叫“韵部”,每一韵部取一字作代表,叫做“韵目”。

例如:天、迁、先、边等字同为ian韵,就编到一部中,取“先”为代表,“先”就是该部的“韵目”到今世所最为通用的一本韵书,名为《平水韵》,是南宋时江北平水人刘渊所编撰的。由于平水韵是由唐韵所产生的,所以后世按平水韵写的诗,其实用的就是唐韵。

编入诗韵的字,通常只是作诗词用得到的字,当然为数有限,各部字数多少也不等,以字多的韵部作诗,相对更容易,反之则难度增加。习惯上,把字多的韵部叫做“宽韵”,字少的韵部叫做“窄韵”,字少而又不常用的韵部叫做“险韵”。

(四)、 诗的和韵

传统诗词有“和韵”一说。和、即一唱一和的意思。诗人们彼此赠寄酬答,或对前人的诗篇再作一首,或自唱自和。这样的作品称为和韵诗。

和韵诗又有次韵、用韵、依韵、叠韵等分类。

次韵(又称步韵):是指不仅用前诗的原韵字,而且韵脚的先后次序也不改变。

用韵:限用前诗的韵字,但韵字的先后次序可以变动。

依韵:依照前诗所用的韵部来押韵,但不一定采用相同的韵字。

叠韵:依照自己前诗用过的韵字及其次序,再作一首或数首,即自唱自和。

不过此种诗作,与回文诗、鹤顶诗等一样属于文字游戏,不能用来当作衡量诗词水平的标准。现代的诗词作者,为炫耀自己的学识,追求步韵者极多。须知若自由创作尚没有佳作,况步韵乎?无异于舍本逐末!至于不懂格律的人写步韵诗词,更是东施效颦了!

其他就不用再累及,可在《香山词谱》中去查首句仄起不入韵或等等。

多读、多练、多思、多想。勿求华丽,表达意、境、情,上口即是一首好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诗要锤炼,古人有“一诗百改方觉始”之说,何况我辈。





谁改变了世界知识改变命运心灵的呼唤屁无色却有“味”音乐歌曲之导航健康来源于食物的平衡配搭慧眼看世界电脑知识大全善言妙语之导航空间美化之导航 时尚杂志随你看







诗的结构与写法(2)

一、 明“诗体”

古典诗词,按其起源、体式、语言、结构等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诗、词、曲三大类。

从格律上,诗又可划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泛指唐代以前出现的各种诗体。唐及之后的人们模仿这类诗体所写的诗,也称之为古体诗。

古体诗按其每句的字数可以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有些书籍把杂言诗并不单列,而是划归到七言古诗中。所谓杂言诗就是每句的字数不定,可以任意自由发挥。杂言诗多以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为主,偶然也用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所谓四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四个字构成的诗,五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五个字构成的诗,七言诗每句都是七个字,其它类推。四言诗在唐以后就比较少见了,唐以后的诗多以五言或七言为主,六言诗、杂言诗也有一些,但不是很多。五言古体诗又简称为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为七古。四句的五言或七言古体诗人们一般习惯称它们为绝句(古绝)。

需要指出的是:唐代及以后有一些人写了一些入律的古风,虽然这些作品平仄大致符合近体诗的规定,但由于或用韵或粘对或对仗等方面并不符合近体诗要求,因此也只当是古体诗看待。

近体诗是在唐代完成的一种讲究音律、平仄、粘对、对仗的严谨格律的新式诗体,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它以五、七言律诗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律绝和排律。所谓近体诗或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其实就现在来说已经既不“今”也不“近”了, 只是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继续沿用这个名称而已。唐之后模仿这种近体诗体式所写的诗,也称为近体诗。

近体诗从句子的字数上来说,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无论什么形式的近体诗,都由偶数的句子构成。

四句构成的近体诗也称绝句。为了与古绝有所区分,人们又习惯称它为律绝。律绝,对于每句用字的平仄有相对严格的规定,用韵也比之古绝严谨。由于近体绝句类似于截取了律诗的其中四句而成,所以有的人也把它称之为截句。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又简称为五绝,四句二十字;七言绝句又简称为七绝,四句二十八字。

每首由八句构成的近体诗称为律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十六字。五律和七律,不仅每句有严格的平仄、用韵要求,而且还对句子的对仗有一定要求。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长律,也叫排律。排律与五、七言律诗一样,不仅有平仄、用韵等严格要求,而且对粘对、对仗等也有严格规定。排律的句数也只能是偶数。

还有一种六句的律诗,古人称为小律。由于作品比较少,就不多说了。现在,对于小律的诗,一般情况下被划归入律的古风了。

律诗每两句(一韵,首句入韵时不算)称为一联。五律和七律的第一联(一、二两句)称为首联;第二联(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三联(五、六两句)叫做颈联,也称腹联;第四联(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律诗,除了声韵、字数等方面以外,一般还要求必须有对仗。五律和七律的对仗,一般都是用在颔联和颈联。首联也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首联用了对仗,一般情况下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若颔联不对而只是首、颈两联对仗的,有一个雅号叫做“偷春格”。律诗的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因为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但尾联用对仗的例子也是有的。

格律严谨的律诗,通常对仗一般不会少于两联,但也有些古人的作品只有一联对仗,这种情况大多都是把对仗用在颈联。

排律,除了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

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即既可以首联对尾联不对,也可以尾联对而首联不对,还可以两联都对或都不对,总之没有严格的限定。

古体诗对于对仗也没有严格的限定,对仗的形式也比近体诗自由,可以不用考虑平仄相对。

词、曲中有时也用对仗,但词曲就对仗一般没有严格规定。然而因为某些词牌的有些句子(如《满江红》上下片的各两个七字句)很容易形成对仗,词人们就在这些地方使用对仗以提高作品的整齐和美感,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惯例。习惯归习惯,惯例归惯例,总之不是硬性规定,所以在这些地方用不用对仗完全看写词人的喜好和安排了。个人看法:虽然是惯例,但若能对仗还是尽量使用对仗,以增加整齐的美感。

词,一般认为是起源于隋唐时期的燕乐,是从乐词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特殊诗歌形式,又有诗余、长短句、乐府(注意与汉乐府的区别)、曲子、曲子词、雅词等多种称呼。词是一种合乐的文学,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诗又有所不同。由于这种体裁在形式上“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是倚谱填词,因此写词一般不称为“作词”而是说“填词”或“倚声”。尽管最早的诗也是合乐的,但那是先有诗而后配乐,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另外,每首词一般都有一个固定的曲调名称,以相互区别,这种以示区分的曲调名称人们就叫它为“词牌”。每个词牌代表着不同的曲调,不同曲调的词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方面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有了各自的体式要求。同一词牌的词可能有另外不同的名称,同一名称也可能不是同一个词牌,同一词牌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别体。词由于是配合音乐的,所以有些词是分段落的,一个段落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人们给词的这种“段落”也起了个名字,叫“叠”或“片”。只有一段的词,叫“单调”。两段构成的词,称“双调”,其上下段落称为上片与下片,也叫上阕和下阕。由三个段落或四个段落构成的词,就叫三叠或四叠。此外,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有人规定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但这种分法的科学性还有可商榷的地方。

词发展到后来,随着乐谱的逐渐佚失,渐渐地也就脱离了音乐。后人填词多是依照前人遗留的文字作品来揣度、确定原来的词每个地方的用字声调、韵律等确定出来的文字词谱,最终词也就着着实实地成为了一种讲究声韵、格律的独特的诗。从广义上说,词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格律诗。

曲,是元时兴起的一种合乐文学。从曲的乐词结构形式来看,比较接近于词,但它与词又有很多的不同。曲有散曲与套曲之分,有北曲与南曲之别。这里主要是介绍诗词的格律,关于曲就不多说了。

二、 知“用韵”

人们喜欢旧体诗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短小精悍、顺口易记。为什么顺口易记?道理很简单:旧体诗词都是押韵的。有韵自然顺口,顺口便容易记忆。

那么什么是韵呢?诗词格律中所谓的韵,简单说来就是字的尾声,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比如,“长”和“方”的尾声,按普通话它们的韵母都是“ang”,这个韵母就是这两个字的“韵”,且它们属于同一个韵部。那什么又是韵部呢?韵母相同或接近的字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一个个的韵部。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这种同韵部字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可以构成了声音的回环,使作品声韵谐和,也方便记忆。押韵所押的“韵字”通常都是放在句子的尾端,所以又称韵脚。比如: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中韵脚“枝”、“思”两字便属同韵字押韵,它们隔句在同位置上重复出现从而造成一种和谐和回环的音韵之美,使得作品读来朗朗上口。

关于押韵,现在有很多观点,但主要的是押韵从宽从严、用旧韵还是用新韵的问题。新韵的韵书有很多版本,但若你普通话说得很好,这些韵书也就没什么必要,顶多备本新华字典什么的就可以了。现在写旧体诗词,大多数人还是采用旧韵。旧韵的韵书也不少,但基本都是从《切韵》承继而来的。目前使用的旧韵韵书,被普遍认同的是:写诗用《平水韵》,填词依据《词林正韵》。个人看法,对于初学者最好不要贪图便捷,还是从旧韵入手比较好。因为写格律诗词,有个继承问题。学习旧韵,对更好地理解、把握前人的作品及其作品的音律、节奏等变化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不至于闹出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不押韵”的笑话来。

最早的《平水韵》韵书,现在已经难见到了。清代以后人们写诗时所用的韵书主要是依据《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这些韵书都是在《平水韵》基础上重新编纂颁布的,都属于“平水韵”类,因此人们习惯上依旧把它们称作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106个韵部,其中: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韵书中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这只是因为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与现代汉语里的阴平声、阳平声不是一个概念,这点应该注意。

在今天看来是同韵的一些字,在旧韵中可能属于不同的韵部。比如“东”、“冬”二字,在旧韵中就分属两个韵部,前者属于“上平一东”,后者属于“上平二冬”。再比如“因”、“音”二字,前者属“上平十一真”,后者属于“下平十二侵”。至于这些字在旧韵中其读音上有何分别,我们现在不需要过多的去追究它。只须知道:它们在最初的时候读音是有区别的,只是后来随着语言的变化混而为一而已。

韵有宽有窄,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宽韵字多,写诗挑选韵字就比较容易些;窄韵字少,选字就比较困难,窄韵的律诗也就比宽韵的律诗少见。

近体诗的押韵规则是:

1)除首句有时需要押韵外,其它都是逢偶相押,隔句相押,即在偶数句子的末尾字押韵,奇数位子上的句子不用韵。

2)一般只押平声韵,且要求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也不允许通韵,当然也就不允许出韵了。

3)韵不能重出,即不许“重韵”。也就是说只能用同韵部的不同韵字,不能重复用同一个韵字。

此外,每首诗的首句尾字作平声时,首句也须押韵。但由于首句本可不入韵(仄声字收尾时),所以首句的押韵比其它位置的押韵,其要求相对宽松些,既可以使用本韵,也可以用邻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律以首句入韵为常见。

至于什么是平声字、什么是仄声字,放在下一日再谈。这里先说说邻韵。

所谓邻韵,不是说韵书上邻近的韵部就是邻韵,而是指读音上比较相近的那些韵部的字。“相近”不以上平声、下平声的界限而有所间隔。

邻韵,若按中古音划分,大致情况是:

a)东冬两韵为一类;

b)江阳两韵为一类(注意在古音中江阳不邻近,江更接近于东冬,是为特例);

c)支微齐三韵为一类;

d)鱼虞两韵为一类;

e)佳灰两韵为一类;

f)佳麻两韵为一类(特例);

g)真文与元(部分)三韵为一类;

h)寒删先三韵为一类;

i)删先与元(部分)三韵为一类;

j)萧肴豪三韵部为一类;

k)庚青蒸三韵为一类;

l)蒸侵两韵为一类(特例);

m)覃盐咸三韵为一类。

关于近体诗的用韵,前面说了“不允许通韵”,但情况往往也有例外。古人写诗也有通韵的,并且还找了些理由冠以漂亮的名字,什么“孤雁出群”、“只鸟单飞”、“辘轳体”、“葫芦体”、“进退格”等等,这些都是格律粗通之后的事,这里就先不说了。

古体诗的用韵比近体诗要宽松,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既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间换韵,有时也允许通韵和重韵,但每次换韵前不得少于两韵。

词的用韵比诗更为宽松,不仅平水韵中的邻韵可以通押,上去声也可以通押,而且古人的作品中还有不少是以方音押韵的,这主要是唐宋人填词多倚口语押韵的缘故。清代时戈氏根据唐宋人词作品的大多数情况,在平水韵基础上编纂了一部《词林正韵》。由于这部韵书是以“平水韵”作为基础的,只是把其中一些读音比较邻近的韵部进行了归并、拆解或重新组合,符合诗人们的用韵习惯,所以逐渐为词人们所接受,词人们填词也就渐渐依据这部韵书押韵。《词林正韵》共分十九个韵部,除了十五到十九五个入声韵部单列外,其他十四个韵部都平仄另列。

词的用韵比较复杂,不同的词调对韵有不同的规定,有押平韵的,也有押仄韵的,还有平仄互押的;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总之,词是倚照词谱来填,哪里需要押韵,哪里不需要,是用仄韵还是用平韵,是一韵到底还是中间换韵,词谱中都有规定,只需依照词谱安排押韵就可以了。

诗有韵,就如同屋有柱子;柱不稳,则屋必倾。韵不稳,则诗必劣。所以押韵方面有些情况当有所戒,尤其对初学者来说不可不知:

1)凑韵:俗称也叫挂韵,就是说所押韵字,与全句意思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上一个韵字。

2)落韵:也就是俗称的出韵。

3)重韵: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中重复出现,哪怕是一字两义而并押之,也算重韵。重韵在近体诗中是不允许的,但在古体诗中允许重韵。

4)倒韵:也就是说将二字颠倒以就合韵脚而押韵。这种情况在某些词语颠倒后对于词的理解无多大影响情况下也可以。

5)哑韵:作诗当选择声音响亮的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若用哑韵则非但诗句不挺,也会使全诗因之萎弱。

6)僻韵:又名险韵,指那些僻字或单字只义的字。

7)同义韵:用同义字重复押韵,如花葩、芳香、忧愁等,分别意义相同,一诗并押未免重复可厌。

8)同字义异韵:同一个字,往往有多义,不可勉强借义凑押。如属于“四支韵”的思字,不可作情思之思押,这方面初学最宜审慎。

无论是写诗还是填词,“唱和”是经常遇到的情况。唱和不一定要和韵,但有人喜欢显示自己的才能,唱和时不仅和意,而且还“和韵”。和韵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次韵: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2)用韵:即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原来的次序。

3)依韵: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三、 辨“四声”,调“平仄”

汉语语音通常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构成,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其中以高低、升降为主要的因素。汉语有声调,是其一大显著特点。比如同一个音qing,按现代普通话,就可以读出“清、晴、请、箐”四个声调来。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与现代汉语的四个声调有所不同。格律诗词正是利用了汉语的这个四声特点,让不同声调的文字搭配,从而构筑生出一种音乐般的美感。

四声,就是汉语的四个声调。但需要指出的是,古典诗词中的四声,并不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的四声,而是指古代汉语的四声(关于按即现代普通话写格律诗词是否恰当,仍处争论中,这里不想多谈)。

汉语在其历史发展与沿革过程中,音、声都是不断变化着的。音韵学家们把汉语的读音分为四个时期:上古音(涵盖范围为周秦及两汉)、中古音(自魏晋南北朝,以迄于唐宋)、近古音(元明至清末甚至包括民国初)、现代音(民国至现在)。

我们现在所说的依据古代汉语区分四声,主要指的是中古音系统的四声(北曲除外,北曲按近古音)。

中古音系统以《切韵》为代表,我们现在使用的“平水韵”就属于《切韵》体系的。这方面在第二天谈韵时已经做了一些说明。《切韵》系统的中古音,把汉语的声调分为四个,即:

(1)平声:到后代逐渐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个声调。

(2)上声: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了去声。

(3)去声:到后代仍作去声。

(4)入声:这是一个短促的调子,在现代汉语中已派入了平、上、去三个声调中。

入声在目前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了,派入了其它几个声调之中。在有些地方,比如在广东、四川、江浙等地的方音中,部分入声读音依旧存在。

关于古代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到底是怎样的,现在已不能详细知道了。依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关于四声,古人有一首歌诀,可以大致说明其高低升降的状况。这个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也是学习诗词格律的难点。不能很好的辨别四声,对于写出符合格律的诗词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现在许多人学诗词格律觉得困难,原因之一就是与入声的掌握上比较困难有关。呵呵,那既然要学习,还是多下点工夫吧(关于入声有一些规律可循,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

知道了四声,平仄就很容易懂了。平仄只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至于为何这样划分,古人就是这么定的,我们现在写诗填词可以不去管它,知道哪是平声、哪是仄声,知道平仄如何搭配使用就足够了。如果非要知道为什么,按王力《诗词格律》里讲,是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它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如此便形成了两大类型。

在诗词中,不同平仄声调(有些词还要区分四声)的文字交错配置,那就能使句子的声调丰富起来和多样化,不至显得单调,构成一种错落的节奏与平仄谐和,形成一种音乐般的美质。

平仄在诗词中交错搭配,可以概括为如下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错落规则在格律诗中表现尤为明显。比如杨万里《霰》中的两句:

寒声带雨山难白,

冷气侵人火失红。

其平仄错落搭配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本句中双音平仄交错,对句中平仄对立。

最后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对于诗:平、上、去、入是互不通押的;对于词:上去声可以通押,但与入声一般情况下(某些特殊规定的词谱除外)是不能混押的。有些词规定必须押入声韵,还有些词对于某些地方的用字不仅要区分平仄而且要区分上、去声,因此学习古典旧体诗词不仅仅是能够辨别平仄就可以的,对于四声的辨别也应该明晰。

四、 能“粘对”

四声、平仄都学过了,韵也学了,现在就可以开始学习如何安排近体诗的声韵了。“粘对”,是近体诗格律的一项基本原则,古体诗是不讲粘对的,甚至有些诗人还故意安排避免出现粘对。另外,古体诗对于平仄的安排,除了韵脚要一致外,并无其他必须遵守的规定,是相对自由的。即使有某些说法,比如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什么的,也只是供安排声韵作参考,不是必须遵守的。所以下面谈的格律格式,主要是针对近体诗的。

也许有人会说:一首诗,这里平平仄仄,那里仄仄平平的,格式太过复杂,看得脑袋都大了也没弄明白,好难懂,真难学。其实,这是因为没掌握其中的诀窍,没能避繁就简。知道了什么是平仄和该怎样押韵后,其实学近体诗格律格式,学平仄搭配,只要弄懂两个字——粘、对,和一个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一切都变得非常简单。

什么?不相信?不信咱们就试试!

在试试之前,先介绍两个概念——对和粘。

先说““对”。所谓对,就是对立。诗词格式中所说的“对”,就是使一联(格律诗每两句构成一联)的上下句平仄相互对立。对,实际上也是平仄交错的原则(平仄交错主要是体现在一个句子内的平仄隔双交错对立搭配)。

再说“粘”。粘,也就是贴上去。诗词中就是平粘平,仄粘仄,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跟上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再细点说,就是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类推。

明白了什么是对粘,再记住“平平仄仄平平仄”这个句式,那么近体诗的格律格式就可以推导出来了。

第一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我们把这个句式不妨给它个代号叫做①句式。根据“对”原则,那么下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②句式。第三句呢?粘!即粘住第二句,它仄开头,我也仄开头,但又不能违反遇单句尾仄,所以把粘仄的倒数第三字与粘平的尾字调换位置,由此构成:仄仄平平平仄仄(③句式)。第四句再“对”,成:平平仄仄仄平平(④句式)。如此,平起(以第二字论)仄收(以尾字论)不入韵的七绝标准格式就有了:

平起仄收式七绝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①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②句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③句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④句式)

七绝有了,七律和七排只要照方拈药,粘对下去就可以了。

以上只是介绍了“平起仄收”这一种格式,那么其他格式呢?好办,只要取上面推导出来的四个句式中任何一个作为首句,然后按“对粘”原则对粘下去就都有了。不过,在粘对时,还应把握住如下两点:

1)若非在首句,奇数句尾字必仄。粘对中遇到奇数句尾字平时,将尾字与倒数第三字平仄调换。

2)因为需要押韵,所以逢偶句尾字必平。粘对过程中遇到偶句仄时,将尾字与倒数第三字平仄调换。也正因为如此,故取②、④两种句式作首句时,对句的尾字要与倒数第三字调换,对句分别应为:④句式和②句式。

如此,七绝和七律的标准格式便为:

七绝:

a)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①②③④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b)平起平收,首句入韵: ④②③④ (只是把a格式的首句换成了④句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c)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③④①② (相当于把a格式的前两句与后两句调换位置)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d)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②④①② (只是把c格式的首句换成了②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

a)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①②③④①②③④ (相当于两首a格式七绝的叠加)

b)平起平收,首句入韵: ④②③④①②③④ (只是把a格式的首句换成了④句式)

c)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③④①②③④①② (相当于两首c格式七绝的叠加)

d)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②④①②③④①② (只是把c格式的首句换成了②句式)

七言格律诗的格式有了,要知道五言格律诗的格式就很简单了,只须把七言格律诗各个格式中每个句子的首二字去掉,就是五绝、五律和五排的格式了。五言格律诗的格式,就不在此罗列了。

除了上面介绍的四种句式以外,还有一种特殊句式:五言为“平平仄平仄”,七言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句式实际上是一种后面要说的拗句,但诗人们用的比较多,也就成为固定的一种形式了。这个句式主要是偶尔作为③句式的替代品。

以上是格律诗的标准格式,实际上古人的作品中完全吻合这些格式的并不多,那又是为什么呢?这就牵扯到声韵位置的重要性问题了(与拗救也有关,后面单独说)。一般来说,在声律表现上,后面比前面重要,前松后紧,前轻后重,具体来说就是:

1)同一联中后句比前句重要,后句比前句要求严格。

2)一个句子以连续两音为一节,尾字单独为一节,则同一个句子中后面的字节比前面的重要,每句的最后一字最重要,要求也最严格,平仄不可更换。然后是倒数第二音节(五言第3、4字,七言第5、6字),偶尔可以变化,若特拗句式“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等。依次类推。

3)一个句子中,除句子的尾字因为单独构成一个音阶外,其他的字,偶位上的字比奇位上的字重要、严格。除尾字外,偶位上的字是构成节奏的关键。

4)同一个双字构成的音节中,后一个字比前一个字重要,要求严格。因为双音字节,重音主要落在后一个字上。

鉴于以上3、4两条,前人总结出一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这个口诀,也就是说五言句子逢一、三位置上,七言句子逢一、三、五位置上的字(五言的“五”位置上的字是不能更换的)平仄可以不论,而五言二、四位置上、七言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其平仄必须明确、严格,不可含糊。如此,除每句的尾字外,逢单位置上的字,其平仄就有了变通,这也是格律诗的严格之下的一种自由。这个口诀对于初学格律的人来说,是有一定作用的,因为它简单明了。

但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口诀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容易对初学者造成误导。这个口诀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是相对比较正确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不一定适当。有时“一、三、五”不能不论,某些情况下“二、四、六”也不见得就“分明”。比如: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孤平可是近体诗的大忌。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古人作品中偶尔能见到不论的);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再如,对于“平平”脚的句子即“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仄平平”来说,前者第三字,后者第五字也不能不论,否则会出现“三平调”,即句子的结尾是连续的三个平声字,这同孤平一样,也是近体诗之大忌,必须避免。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不是完全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是关于拗救的,后面再说)。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上面提到了“三平调”和“孤平”是诗家近体诗之大忌,应该避免。那么出现了“三平调”和“孤平”怎么办呢?假若写诗时出现“三平调”,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该用仄声却用了平声的那个字改回仄声,否则就是出律,犯了近体诗避忌。

孤平是近体诗的另一个平仄搭配大忌,所以诗人们写近体诗的时候,都非常注意避免。据格律大家王力老先生统计,全唐诗中只有两首近体诗有犯孤平。根据我个人就全唐诗格律的对验,有犯孤平的例子可能比两首要稍微多些,但总之是很少很少的,在数万首诗中,就出现这么寥寥数首,应该说是几乎可以粗略不计了。当词、曲中用到类似句子的时候,词人们也非常注意避免孤平。

关于孤平的定义,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就是我下面要讲的,持这种观点的以王力老先生为代表;另一种说法是“顾名思义”,认为只要是两仄夹一平就算孤平,也叫“夹平”,持此观点的以启功老先生为代表。个人相对倾向于第一种观点,所以这里只就第一种观点进行说解。

所谓孤平,就是在“仄平”脚的句子中,即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个句型中,该用平声的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用了仄声,如此除了韵脚尾字之外便只有一个平声字了(七言的首字原本就可平可仄,因此即使七言首字是平声也不计算在内),如此就称它是孤平。

注意:孤平只出现在“仄平”脚的句式中,即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个句型中,其他句型中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或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能算是孤平,最多算是拗句的一种,有些情况甚至是符合标准格律的。比如“我宿五松下”只有“松”字一个平声字,其他都是仄声字,但这只能算拗句,不是孤平;再如“未解忆长安”,除了韵脚“安”字外就只有一个“长”字是平声了,但这却是一个标准的律句,即前面所讲的五言“④句式”——仄仄仄平平。

其实孤平,也只是拗句的一种形式,只不过从音律上这种形式属于最不谐和的一类,所以古人就特别的有意避免它,久之就成为诗家共同避忌的规则了。

如果在“仄平”脚句子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怎么办?另有一种补救办法,后面谈“拗救”时再细说。

还有一个“三仄尾”,即五言的“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用了仄声,则句子的尾巴就连续三个仄声字“仄仄仄”,成为“三连仄”,这叫“三仄尾”。“三仄尾”在近体诗中也是避忌的,但因为仄声字发音比较短,对音律的谐和影响小些,且在近体诗中都是出现在一联的上句,所以避忌的程度没有“三平调”高,偶尔在近体诗中出现是允许的,但不宜多的使用,能避开时还是应该尽量去避开。

在“仄仄平平仄”和“平平仄仄平平仄”中,若倒数的两个平声字(五言的三、四字,七言的五、六字)都用了仄声,则会出现“五连仄”或“四连仄”,这种情况属于大拗句,必须在对句中进行补救。补救办法见《第五天 通“拗救”》部分。

孤平、三平调都是近体诗大忌,也正因为它是近体诗大忌,句子音律拗,不顺,不谐和,所以往往被诗家多的采用到古体诗(古风)中,有不少诗家还在古体诗中着意安排使用孤平和三平调。三仄尾也是古体诗(古风)经常采用的一种平仄搭配。

五、 通“拗救”

要是严格按标准格式定平仄写诗,确实难度很大,恐怕也就没有那么多好诗了。为了解决难度问题,不至于使一些好诗荒废掉,同时又要保证音律、韵律的谐和,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如此的,再提醒一遍)外,古人们还鼓捣出了一个叫“拗救”的东东,作为近体诗格式的灵活使用原则。

什么是“拗救”呢?所谓拗救,其实包括了两个方面,即拗和救。拗了,然后想办法去救。注意,“拗救”原则只适用于近体诗。古体诗平仄本来就自由,谈不上什么拗救不拗救的;词,平仄都是固定的,出律了就是出律了,也没有拗救一说。

那什么又是“拗”呢?“拗”就是不顺,用于诗中,简单说来就是以常格看句子的某个字出律,平仄不合常规。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在第四日所提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实际上就是拗句的一种,只是因为这种格式被常用到那样高的频率,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成了一种特定的合律句式了。

拗句在近体诗中是经常出现和存在的,但应注意:若出现了拗,通常是需要跟上“救”(也有可以不救的情况)。前面一字用了拗,后面就要在适当位置进行“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救,一般只能救前面的拗,不能救后面的拗,即救前不救后。此外,若前面该用仄声的地方而用了平声,就一般情形来说,是没办法救的,即只能平救仄而不能仄救平(特拗律体除外)。

下列三种拗救情况相对也比较常见:

(a)本句自救:在仄平脚句式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如果没用平声,那么就会犯孤平。孤平可是近体诗大忌,要不得的。但为了不影响意境和诗的整体形象,或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平声字替代,那个地方非得用个仄声字,怎么办呢?若遇这种情况,可以在句子的倒数第三字,即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补偿一个平声字来救。具体来说就是: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则在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如此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种情况也叫“孤平自救”。

关于“孤平自救”,目前流行一种说法,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若用了仄声,而第一字用了平声,就不算是孤平,或者说是用第一字的平声救了。我个人不太赞成这种说法,原因有:

1)音律是前轻后重、前松后严的,即后面的音节比前面的音节重要。从声律上,前面的救不起后面的拗。拗救只能是后救前。

2)七言的第一字原本就是可平可仄、平仄任意的,只所以“任意”,就是因为这个字在声律上作用最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其平仄对于声律构成几乎没什么影响。

3)虽然首字用了平声字,避免了除韵脚外只一个平声的情况,但第四字依旧为“夹平”拗,声律依旧不够谐和。

前面提到的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实际上也属于本句自救的一种,即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了仄声,分别在第四字和第六字换用平声字作为补偿,即“救”。

(b)对句相救:本句没办法救,那就在对句救。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倒数第二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倒数第二、三字)都用了仄声,则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偿。这样本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或“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或“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种情况下,五言对句第一字、七言对句第三字,允许为仄声字。

(c)半拗可救可不救: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倒数第二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倒数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在该用“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五字(倒数第三字)用了仄声而第六字(倒数第二字)依旧保持平声。这种情况可救可不救,与(a)(b)两种情况的严格性稍有不同。若救,救法跟(b)相同,也是分别在对句的“倒数第三字”即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换用一个平声字。

一种经常出现的情形是:诗人们在运用(a)种拗救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或(c)。这样就既构成了本句自救,同时又构成对句相救。

举出几个拗救的例子:

本句自救(孤平自救):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对句为避免孤平本句自救,首字“恐”拗,在第三字换一个平声字“天”救)

本句自救(特定格式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出句是特定格式句,即出句的“在”拗,“歧”救)

对句相救(出句倒数第二字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出句“不”字拗,对句“吹”字救)

对句相救(出句倒数第二、三字都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登乐游塬》

(出句“意”和“不”都拗,对句“登”字救)

半拗未救的(出句倒数第三字拗):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

(出句“一”字拗,对句未救)

半拗救了的(出句倒数第三字拗):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李白《送友人》

(出句“自”拗,对句“斑”救)

既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对句的“无”字既救了本句的“寂”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五”字)

流水如有意,莫禽相与还。——王维《归嵩山作》

(对句的“相”字既救了本句的“莫”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有”字)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李白《自遣》

(对句的“盈”字既救了本句的“落”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不觉”二字)

六、 会“对仗”

“对仗”的“对”也是对立的意思,但与“对粘”的对有所区别的是:这里所说的“对”不仅包括声律,也包括字面。

对仗,就是修辞学上所说的对偶,说白了,也就是做对联,俗话叫做对子。诗人们习惯把诗词中的对偶叫作对仗。所谓对仗,就是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

诗词中的对偶,一般是指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比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句与2句、3句与4句就各自形成对偶,即对仗。它们不仅声律相对,而且字面也是相对的。比如“黄河”对“白日”就是名词对名词,其中“黄”“白”还构成颜色相对。

对仗是律诗(包括排律)中所必须的,绝句、古风、词曲中有时也用对仗。但在古风、词曲中的对仗,平仄不一定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有可能是一致的。

在诗词中使用对偶可以形成一种整齐的美。那么对仗怎么对,有何讲究,原则要求与避忌是什么,种类又是怎样的?

关于对仗的原则与避忌,简单说来,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

1)近体诗中的对仗要求最为严格,声律、字面都应是相对的。律诗的中间两联要求对仗,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若颔联不对而是首、颈两联对的,是谓“偷春格”;绝句两联均可对可不对;排律除首尾两联外都必须对仗,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古体诗中用不用对仗没有具体规定,用对仗时也只要求字面相对即可,半对半不对也可,不必考虑声律相对。词曲中对对仗基本上没有严格规定,但有些词牌、曲牌的某些句子,词人们习惯使用对仗,并以形成惯例,如《鹧鸪天》上片的后两句和下片的两个三字句,《浣溪沙》下片开头两句,《西江月》上下片的头两个六字句、《满江红》上下片的各两个七字句等等。词曲的对仗其声律根据词谱和曲谱规定,不一定平仄相对,字面要求相对也比近体诗的对仗宽松。

2)同类词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连词对连词,数目词对数目词,颜色词对颜色词、时令对时令、人事对人事等。此外,专用名词只能对专用名词,连绵词只能跟连绵词对,方位词只能跟方位词对,双声可以跟叠韵相对。

3)句法与结构应相对:如单字对单字,双字对双字,词组对词组等。在结构上,只取表面结构形式相对即可,不必追求内在结构。

4)近体诗的对仗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近体诗对于在一首诗中字重出都是避忌的,对仗中两句间字重出自然就更应该避忌了,可以说近体诗对仗中同字重出是不允许的(句中自对除外)。古体诗和词、曲的对仗,不仅可以平仄不用对,字重出也是允许的。

5)避忌“合掌”:合掌是诗家大忌,应着力避免。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有时上下两句的某个实词意义太过接近,也看作是小合掌,也应该避免。

6)上下两联对仗结构完全相同:即紧挨的两联对仗,上一联与下一联对仗方式完全一致。这种情况容易使律诗显得呆板,应尽力避免。

近体诗对仗的种类有很多,历来也众说纷纭,无一定之标准。只《文镜秘府论》就列出了二十九种之多。但归结起来,比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工对: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相对算工对。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也是工对。一联之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应该看作是工对。邻对虽然比纯工对略逊一筹,但也可以看作是比较工整的对仗了。工对与邻对又包含很多的门类,如天文门、时令门、器物门、人事门、方位对、数目对、连绵对、天文与时令、文具与文学等。

2)宽对:宽对是相对于工对而言,是一种不完全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

3)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或多个意义,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借古代“寻常”为尺度单位与数目字“七十”相对。借对,不仅可以借义,也可以借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皇”为“黄”、“沧”为“苍”、“清”为“青”、“珠”为“朱”等。

4)流水对: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其实上下两句是一个整体,单独拿出出句没什幺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种对仗叫流水对。如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是。

5)当句对:也称句中自对,即句中有字或词形成本句内对。如白居易“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中的“东涧水”与“西涧水”、“南山云”与“北山云”分别形成句中自对。句中自对是允许重字的。

6)扇面对:又叫隔句对,即上下两联互为对仗,联内不再自对。如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7)错综对:又称蹉对、交股对,即对应词位置不同,参差为对。如李群玉“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8)交互对:即将一组重字于两句中交互使用,互易其位形成对仗。如“青衫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

其它还有很多,若“双声对”、“叠韵对”、“虚实对”、“逆挽对”、“连珠对”、“联绵对”、“截句对”等不复赘述。

七、 明“词体”, 知“词律”

诗过于整齐,句式变化少,用字也庄重,显得不够灵活,有些人不喜欢,而更愿意学习句式变化多、篇幅有长有短,谴词用字也相对更接近口语,更适合表达缠绵委婉感情的词。那好,最后这一天再专门说说词律。关于词律,其实前几日已经穿插介绍了一些,但为了有一个整体感,也方便专好填词者学习,有些东西这里就又罗嗦了一遍,所以篇幅可能比前几天的要长些。

(一)词的体制

第一天就作过介绍,词最早是一种合乐文学,又有曲子词、曲子、诗余、长短句、乐府(注意与汉乐府的区别)、雅词等多种称谓。由于它原来要求密切配合音乐,因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格律。

从体制上来说,与诗比较,词的句子是长短不齐的,由参差不一的“长短句”构成,句法上也比诗灵活多样。大多数的词是分段的,而且每首词都至少有一个固定的名称(词牌)。字声配合严密,组织变化也比诗多,有些词调不仅要区分平仄,而且还须分辨四声阴阳。词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其一定的固定格式,韵位依据曲度。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

虽然说诗也有长短句的,如杂言诗,但由于体制和风味上的限制,杂言诗基本上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词则不同,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常常是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选择了一些不同的句式混和构成,大量采用参差不一的长短句。另外,词句的句法也比诗丰富的多,节奏变化也多。因此,从总的情况说,诗的句式没有词来得更为丰富。近体诗更不允许有长短句掺杂。

词,如果按每个词调字数的多少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类。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及以上为长调。词的这种按字数来严格区分的做法,未免过于绝对化了些,但大概的情况基本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按词的音乐特点、来源、曲子种类和唱法等的不同,还可以把词分为令、引、近、慢、犯调、摘遍、三台、序子等;如果按词的体段和句子布置来划分,词又可以分为无换头、重头、换头、双拽头等几类。

中调和长调的词,通常都是分段的。有的分为两段,有的分为三段,还有的分为四段。小令的字数相对比较少,有些是分段的,有些是不分段的。分段的词,以分为两段最为多见。不分段的词也叫单调,如《十六字令》、《忆王孙》等;分为两段的词叫双调,如《清平乐》、《念奴娇》等;分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如《兰陵王》、《莺啼序》等。

词的一段称为“阕”或“片”,表示音乐奏过了一遍。双调词的上段和下段,称为上阕和下阕,也叫上片和下片。三、四叠的词其分段不称“阕”,而是改称“叠”,称为一叠、二叠、三叠、四叠等,或者依旧称“段”。

小令不仅字数少,通常用韵也比较稠密;而长调正好相反,除了字数多以外,通常用韵也比较疏。

写词一般不说成“作词”,而是说“填词”或“倚声”。填词所依据的曲调叫“词调”,每个“词调”都至少有一个以示区分的名子叫“词牌”,填词所依据的体式与声韵谱叫“词谱”。

有些词调只有一个体式,如《十六字令》、《减兰》等;有些词调却有多种体式,甚至十几种、二十几种。如《钦定词谱中》就罗列了《水龙吟》25体,《河传》更达27体。

词牌是词调或曲调的名称,每个词牌代表着一个曲调。不同曲调的词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方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关于词调和词牌的关系,有三点应加以注意:一是有些词调,名同实异。也就是说同一名称的词牌也可能是代表着不同的曲调,如《浪淘沙》和《谢池春》的别名都叫《卖花声》,但两调之间的体式、调式却是完全不同的。

二是有些词调,名异实同。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个词牌往往有其它别名的关系,另方面是有些不同的词牌,在结构体式上真的是很接近甚至相同。

本来一个词调只须一个牌名就足够了,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词调除本名以外还另有别名,也就是说同一词牌可能有另外一个或几个不同的别名,如《贺新郎》就又名《贺新凉》、《金缕曲》、《金缕衣》、《金缕词》《乳燕飞》、《貂裘换酒》、《风敲竹》等。

有些词调,词牌名字是不一样的,但它们在体式上又很接近甚至相同。比如《欸乃曲》、《渭城曲》、《采莲子》、《杨柳枝》、《八拍蛮》等调,词牌有别,但字数句式都几乎相同,都是七言四句。当然它们的平仄声韵及用途等方面还是略有差异。

再一个应该注意的就是,同一词牌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别体。这个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比如《水龙吟》有25体,《河传》有27体等。

所谓词谱,也就是每一词牌的体式格式,是写词时用于作对照的一件样品,是为填词提供方便和依据的东东。写词需要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句数、字数、平仄、韵脚等格式去写,所以叫“填词”而不是跟写诗一样说“作词”。“填”,说白了,就是依样画葫芦,依着谱的规定去填写。

起先,词人们填词基本是直接依据乐调填词的,这也是一个词牌有不同体式的原因之一。因为根据音乐,某些句子可以增减一些字而不影响歌唱。后来填词所依据的那些乐调都失传了,词人们只得依照前人遗留的文字作品的篇幅、句式、平仄、韵脚等来定声、定韵、定句、定字去填写。为了给大家提供填词便利,有些人就把各个词调的词,归纳整理,用文字或符号加以说明,形成各种不同的固定格式,并附上前人例作,汇编成册,从而形成了“词谱”。目前词人们填词所用词谱,较为著名的有:清康熙年间王奕清等人根据朝廷颁令编纂的《钦定词谱》、清代万树编著的《词律》、清代舒梦兰编著的《白香词谱》以及当代倚声专家龙榆声先生编著的《唐宋词格律》等。

(二)词格律

学习了诗律后,再学习词的格律那就很容易了。

1、词律的构成

清代学者宋荦说过:词,“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这句话就词律而言,虽然不是很全面,但大致可以说明词律所包含的主要要素。词律的构成主要包括:

1)调:词是以调为单位,每调有自己的特定格律规范,不同的词调对于格律的要求是有区别的

2)字数:不同的词调或同一词调的不同体式,字数往往是不同的。词的字数依调而定,短者如《十六字令》仅十六字,长者如《莺啼序》有二百四十字。当然也有字数相同的词,但他们在其他方面往往又有所区别,比如句读、韵脚等。

3)句:词之句式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各式,不同词调句式所包括的种类、数量往往是不同的。句数最少的只三句(如《渔父引》。七言两句的《竹枝》因中间有和声,也可以看作是四句甚至八句),句数多的达数十句。词中的句,尤其是一些中长调,还往往使用“领字”或称为“衬逗虚字”,以领起后面的一句或几句而构成一个整体,是为诗中所罕见。

4)片:关于片,介绍词的体制时已做了说明,不再赘述。

5)字声:词的每调字声平仄各有定格,有些字其字声是可平可仄的,但有些字却不可平仄更替,是固定的。有些词调,不仅要区分平仄,还要区分上去阴阳,凡此皆应按词谱规定。这里提醒一点的是:词是不存在什么“拗救”原则的,平仄都是定式,作词时不可随意更改,因为句中平仄是由词调的音乐决定的。

6)韵:词韵大致分三类,即平声韵、上去声韵和入声韵。上去声在词中属于一个韵部,可以通押。至于每个词调押该平声韵还是押仄声韵,韵脚在什么位置,每个词调皆有规定。有些押仄声韵的词调,规定必须押入声,而不能押上去声韵。

由此可以看出:词律的构成虽然与诗有类似的地方,但它与诗又有明显的不同,平仄律更为严谨缜密。填词时应尽最大努力去严格遵守。既是律,那就是规则、法则,自然不可随意改动。

2、词的用韵

1)词韵沿革与韵书

唐宋时期,人们填词用韵是相对比较自由的,主要是依据当时的语音入韵,也有以方音入韵的。虽然据考证当时可能有为填词使用的韵书,但由于当时的人们对于词韵韵书,就象我们今天会讲普通话的人们抱着一本“新韵韵书”差不多,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何况填词还可以使用方言入韵,自然作用就更小了,于是久而久之,那些韵书也就渐渐的亡佚了。

宋之后,人们填词基本上还是沿用唐宋音作为填词用韵的标准,也有沿用方音入韵习惯的,但一直没有通用的词韵韵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才有了第一部专为填词所用的韵书,即沈谦编纂的《词韵》。后来,相继又有几部词韵韵书出现。由于词不象诗一样是科举考试的科目,所以这些韵书并不具“官颁”性质,缺乏“法定性”,故而词人们填词也就没有象遵守平水韵类的诗用韵书那样严格。总之,词的用韵没有近体诗规范,与近体诗相比要相对自由一些。

现在填词所通行的《词林正韵》,是清中叶道光年间由戈载编纂的。这部韵书实际上与唐宋人作品的用韵情况有不小的出入,但由于这部韵书大致是建立在平水韵基础上,所以也就逐渐为词人们所接受,一直延用至今。

《词林正韵》共分19个韵部,其中舒声部(平、上、去)14部,入声部5部。舒声部中又各分平和上去两部分。原为《集韵》韵目,为方便使用,现在已换为平水韵目。

2)词的押韵方式及状况

词与诗类,也需要押韵。但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而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由音乐上的停顿决定。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因此每个词调也就各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押韵格式。每个词调哪里需要押韵,需要押什么声调的韵,是押平声还是押仄声,是平仄互押还是一韵到底,词谱里都有具体规定和说明,只需按词谱规定去押韵就可以了。

词的押韵,从大的方面讲,无外乎如下两类,即 “通首一韵”和“一首多韵”。

a)通首一韵:一首词,整篇只押一个韵部,且一韵到底,或押平声韵,或押仄声韵,中间不换韵,也不平仄通押。

b)一首多韵:“一首多韵”大致又包括了“同韵部平、仄韵互押”、“平仄换韵”和“数部韵交押”等几个情形。

“同韵部平、仄韵互押”实际为同一个韵部的平韵与上去韵的互押。如《西江月》上下片先是同韵部平声相押,而在上下片的尾韵换成同一个韵部的仄韵。

“平仄换韵”即改换韵部,使平仄韵交替出现。当然这种换韵也是固定的,不是想哪里换就哪里换。如《菩萨蛮》,先二仄韵,接着换成二平韵,再换二仄韵,然后又二平韵。关于平仄换韵,允许使用属于同一部词韵的平仄韵换韵。

“数部韵交押”与“平仄换韵”的情形有点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这种“交押”往往不是平仄韵换,而多为仄声韵间交叉换韵,或上去部与入声部间的换韵。如陆游那首有名的《钗头凤(红酥手)》。

另外,词的用韵中还有“叠韵”与“句中韵”两说。不过,这两种情形跟上述几种押韵状况相比,并不占主导地位,用的相对较少一些。

叠韵,即同一个韵字在词中连续作为韵脚使用。有些是词调限定的,如《钗头凤》上下片的三个叠韵;有些是词人故意安排的,并非词调所必须,如《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中的首两个韵脚“流”字。

句中韵,即在某句子中某个位置的字需要跟韵脚相协,要协韵。这在某些词调中有要求,但这类词调不是很多。

如果细读古人作品,不难发现,在古人的词作中还有“四声通押”的例子,如辛稼轩《贺新郎》词“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及《定风波》词“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其中的“绿”、“热”二字皆是以入声协押上、去声,以入声作上、去用。词中四声通押,敦煌曲子词中已有,但最多见的还是在金、元人的词中。

总之,词的押韵不及诗韵严格,尤其与近体诗相比较。词中用韵不仅可以平仄互押、平仄通押,而且可以“重韵”(专指“叠韵”,其他“重韵”也不允许)、按方言音押韵,甚至可以“四声通协”。

但是,词韵也有其严格的一面,比如有些既可押平韵,又可押仄韵的词调,若押仄韵则宜用或必须使用入声押韵,而不宜或不可押上、去声。这类词调如《忆秦娥》、《庆春宫》、《江城子》、《柳梢青》、《声声慢》、《望梅花》、《南歌子》、《解连环》、《看花回》、《西湖月》、《雨霖铃》、《凄凉犯》、《淡黄柳》、《好事近》、《翠楼吟》、《满江红》、《霜天晓角》、《应长天慢》等等。

3、词的四声、平仄与句式

与近体诗相比,词在四声、平仄和句式方面主要有如下几点存在异同:

第一, 词的平仄相对来说要比诗严格,不仅规定必平或必仄,而且有时要区分仄声中的上、去、入三声,甚至有时还要区分阴阳(入声也有阴阳)。如《永遇乐》结尾四字句的前二字必为“去平”。

以辛弃疾《永遇乐》五首存词的尾句为例,“这回稳步”、“片云斗暗”、“记余戏语”、“尚能饭否”、“更邀素月”前二字就均作“去平”。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于格律上本不特别严格,尚且如此遵守,可见四声分辨对于词的重要性。

词中四声分辨相对比较严格的地方,大多是处在词的煞尾、一字逗、规定的拗句和词中某个节拍的结煞处。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那就是若按词调要求,某字应作某声,但在某声字中,找不到恰当的字,有些词人就采用另一声调的字而注明读作“某声”。这种做法近似自欺欺人,不值得提倡,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词对四声要求的严格。

第二,对于近体诗,有时候若某个位置的字不合平仄要求,可以通过合理运用“拗救”原则使之合律,但词却没有这个方便之门。词的平仄是根据曲调的高低升降确定的,平仄不可变更,也没有“拗救”。

第三,近体诗基本上是以平仄相间的律句为主,词也大量采用律句。但除此之外,词的体式中还相当多的采用叠平叠仄的拗句(相对于二、四、六节奏点而言),如“平仄平仄”“仄平平仄”等,而近体诗中是不会出现“平仄平仄”这样的格式的。此外,词中还有大量如“仄仄仄”、“仄仄仄仄”等这样的纯仄声“三连仄”、“四连仄”句子,甚至“五连仄”都有。

注意:词中“拗句”往往成为定格,成为一种不是近体诗律句的“律句”。这样“律化的拗句”在格律派词人手中,更是不但讲究平仄,而且往往还要分辨四声。

第四,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字句,而词则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全有。

一字句相对比较罕见,一般来说,只有《十六字令》的起韵可以算作严格意义上的一字句。其它如《钗头凤》上下阕末句的三叠韵“仄、仄、仄”,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为一种一字句。注意词中的“一字逗”与“一字句”有所不同,“一字逗”不是独立的句子,其作用是领起一句或几句,是为词所特有,常是动词或虚词,声调多去声。如张孝祥《六州歌头》“念腰中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中的“念”字,即是领起后面的四个三字句,单独不成句子和意义。

二字句就比较多见了,平仄格式作“平平”、“平仄”、“仄平”、“仄仄”的均有,如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知否”,即为“平仄”搭配的二字句。

三字句至七字句,在词中使用最多,其平仄搭配多是取五、七言律句的部分或整句,但也有不少是作拗句的情况。比如四字句的平仄一般是作: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但也有拗作“仄平平仄”、“平仄仄平”的,有的词调甚至拗作四连仄即“仄仄仄仄”。

八字句往往是作上三下五句法。若第三字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往往用平声;相反,如果第三字用平声,则第五字往往用仄声。下五字通常都用律句。

九字句往往作上三下六,或上六下三,或上四下五。通常是用两个律句组合而成,至少下六字或下五字是律句。如“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十字句比较罕见,《摸鱼儿》的上下阕各有一个十字句。格式为三字豆加七字律句: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十一字句往往作上四下七,或上六下五。下五字通常为律句。

第五,词句的句法节奏比近体诗要丰富变化的多。比如七字句作上三下四,在诗中就比较少见。特别的是,在词中,大量使用“领字”,以领起下面一句或几句等,更是诗中所罕有的,为词所特有句法。

“领字”,某些著作中也称为“衬字”或“衬逗虚字”。词中“领字”与曲中“衬字”有些类似,但又有很多不同。领字,不仅仅只可以是一个字,领字也可以由二字或三字构成。

下面简单说一下“以入代平”的问题。

如果仔细阅读前人词作,就会发现有作品中,某些该用平声的地方,词人用了“入声”甚至“上声”代替平声。这是为什么呢?估计的原因大概有两个:

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大概当时的北方语言中已开始有某些入声字渐渐派入了三声(这也可能就是前面谈词韵时说道某些词人的作品以入声通押上去声的原因之一),自然也有派入平声的。词人们填词时一遇缺乏,或平、上、去声字面不妥,无可奈何之际得一入声字,而这个字却又正好按北方语音已或读作平、或读作上、或读作去,便通融打诨过去。而南方人不太清楚,以为所有入声都可以作去、作上、作平,就也跟着打诨起来。是故,入声代平、代上、代去就泛滥开来。关于这一点,前面提到的某些词人的作品“四声通协”,以入声代上、去声协韵,是不是也有这个缘故呢?待考。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入声的读音是分阴阳的,所以有些入声字的读音接近平声,词人填词时找不到合适的平声字,而某个符合字面意思的入声字读音正好接近平声,便以此入声字替代通融了。上声代平与这类似,因为上声的读音本来就接近于平声。

“以入代平”、“以上代平”在古人作品中确实存在,但这是在不得已情况下的采取的补救办法,并非常规,何况当时词的乐调还在,词人可以根据曲子的演唱知道这个字代用后是否合适。今天我们填词,个人看法:还是尽量避免“以入代平”、“以上代平”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是现在“入派三声”的字与当时存在很大的差别,二是词的乐调现在大都已经亡佚,即使遗存几个乐谱也已经没人会唱了,难于通过演唱了解这个代用字是否恰当。

4、词的对仗

对仗,不是词律所必须的,词中可以没有对仗。但因为对仗是古典诗词的重要修辞手段之一,所以词人们填词时也经常使用这种艺术手法,所以这里把词的对仗特点也附带说一下。

词的对仗,有点类似散文中的对偶,与近体诗的对仗相比,有以下几个异同或特点:

1)近体诗的对仗,要求相当严格。例如律诗颔、颈两联必须使用对仗,对仗的两句各字的平仄要相反(大略的说法),词性和意义要大致相类,并且要避免字的重复等。而词的对仗就没有近体诗那么严格了,相对比较自由,哪里需要用对仗也没那么固定。因为词调有近千种,各调的句式、结构各不同。单就某一个词调,用不用对仗,哪里用对仗可以有所限定,而就整个词体来说,却难有可能做出什么一致的规定。

2)单就某个词调来说,一般的情况是关于对仗也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尽管如此,某些词调的对仗还是有一定的习惯的。如《西江月》、《浣溪沙》、《满江红》等词牌,在一定位置上都有使用对仗的习惯,这些位置以使用对仗为常见。当然“惯用”归“惯用”,“惯例”也只是“惯例”而已,不是硬性的要求。

3)词为长短句,只要字数相同且相连的句子都可使用对仗。通常,若上下阙起首两句字数相同,大多惯用对仗。一首词中,上下阙相同的位置,可以用对仗,也可以上阙用、下阙不用,或反之,当然也可以都不用。一首词中,若相连的上下两拍句读一致,也可以采用扇面对。词中由一字逗领起的几句往往也用对仗,还往往也可以形成扇面对(一字逗领起形成扇面对,指的是后两句与前两句相对,比如一字豆领四句,则一对三,二对四)。

4)近体诗对仗是避忌同字相对的,而词的对仗则不然,允许使用同一个字作对仗。比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

5)近体诗的对仗要求平仄相对,而词则不然,可以平仄不拘,甚至平仄可以完全相同。从平仄来说,词的对仗大致有两种,一种如律诗对仗,即平仄相对;一种是非律诗式的对仗,即平仄不完全相对,甚至相同。这方面与古体诗的对仗要求有些类似。

6)词的对仗中还存在“同韵相对”和“叠韵相对”。如“汴水流,泗水流”即是“叠韵相对”;再如上片“堂阜远,江桥晚”,下片“旗影转,鼙声断”,上下片的韵脚“远”“"晚”“"转”“断”同韵相对。

总之,词律就对仗并没有严格的限定,用不用对仗,完全看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及作者喜好。但是,有一种现象特别值得细心品味,那就是:在读前人作品时,若发现凡是没要求用对仗的句子而使用了对仗,或者在惯用对仗的地方某词没有使用对仗时,这里往往就是作者刻意琢磨,别具匠心之处。



谁改变了世界知识改变命运心灵的呼唤屁无色却有“味”音乐歌曲之导航健康来源于食物的平衡配搭慧眼看世界电脑知识大全善言妙语之导航空间美化之导航 时尚杂志随你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9204.html

更多阅读

也论山水诗的继承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作文

也论山水诗的继承与创新——兼析传统山水诗的特色及文化意蕴王志成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且自古以农业立国,故国人对山水大地无不卓有深情。因而就连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商务谈判的策略与技巧 谈判策略有哪些

第七章 商务谈判的策略与技巧◆学习目的和要求商务谈判策略主要是指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行为和方法,主要是服务于目的的一些人为可以调动的行为和方法。在商务谈判中因为对手可能是不同背景的商人,甚至可能是外方,因此在进行商务谈判

碧玺的功效与作用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呢? 红碧玺的功效与作用

碧玺的功效与作用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呢?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珠宝首饰属于碧玺,碧玺的色彩艳丽,人们戴起来非常漂亮,不论是从碧玺的雕刻还是精致的工艺都非常受人们欢迎。人们喜欢它不但有凝聚能量的特性,更有强力治疗功效。那么碧玺的功效

声明:《诗的结构与写法 表现手法有哪些》为网友狂战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