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王丽萍的故事 王丽萍编剧作品

孔明珠

说王丽萍是新上海人,王丽萍一定觉得对她太生分,“阿拉上个世纪就到上海来了啊”!真的,王丽萍早在1999年作为特殊人才从安徽举家移居上海,她的作家丈夫鲁书潮进入文广局,丽萍进入上海永乐电影电视公司。记得当时这项人才流动作为文艺界的大事,三番五次在报纸上宣传报道,广为人知。

王丽萍是特殊人才,特殊在哪里?她有多少才能,做了多少贡献,她兴师动众进入上海,对于上海电视文化的冲击和带动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探一探这个长得如明星般的美女,国家一级编剧的成长背景,看一看她貌似一帆风顺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努力和辛酸。因为,成功从来不简单。

王丽萍近影

好人家出好孩子

王丽萍出生于军人之家。他的父亲籍贯安徽,典型的北方男人性格,说一不二,在丽萍的眼中形象威严。父亲是抗美援朝的英雄,冲锋打仗,立下功劳。回来的时候胸前佩有很多军功章,是家里4个孩子仰慕的英雄。丽萍的母亲是小学校长,语文老师。和父亲不同,母亲是个极其温和的女人。就像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吕丽萍扮演的褚琴一样,当年,她的小知识分子妈妈就是这样被解放军父亲一眼看中,娶回家当做宝的。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父严母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结构方式。丽萍上面有大她9岁的哥哥,还有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大她4岁的二哥,父亲在46岁那年得了小女儿,乖巧的她从小受到父母宠爱。除了生活上的照顾,还给了她最良好的学校教育,天真大眼妹小丽萍小学和中学上的都是所在地名牌重点学校。小学是杭州南山二小,中学是杭州二中。

那时候,父亲已从部队里转业到了地方,当上了医院的院长。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文艺生活丰富了,爱好文学的母亲给孩子们订了《人民文学》、《人民戏剧》、《世界文学》杂志,父亲一有文艺演出的票子就带丽萍去看戏,带去看电影。艺术熏陶下,丽萍自然而然地喜欢写文章,而且和其他孩子不同,她的作文十分富有想象力,初中的时候写自己并不太明白的文革故事,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令老师惊异。到了高中,语文老师很看重丽萍,将她的作文《剥毛豆》送去参加评比,结果获得了浙江省中学生作文比赛二等奖,被编入书中。从此王丽萍之前朦胧的理想顿时清晰,将来她要成为一个作家。现在回头再看这篇获奖作文,小姑娘描写剥毛豆的过程相当灵动,刻画细腻,层层递进,从中可见现在丽萍那么多热播剧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细节描写,是有童子功打底的。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丽萍从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她小学里就当班干部,这个文艺委员做事认真,渴望被表扬,视撒谎为奇耻大辱,敬畏师长。至今还记得小学时,一次路遇平素仰慕的朱老师,被拉到身旁合影,小丽萍那个激动啊。之后,朱老师把照片放大了送给她,丽萍更是觉得那就是给好孩子的最好褒奖,自己一定要为老师,为父母好好争气。

丽萍出生于1963年,到上山下乡的年代,哥哥姐姐都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去外地下乡,眼看着有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必定有一门绝活,比如会吹拉弹唱能进宣传队。忧心忡忡的父母使出浑身解数让心爱女儿去学艺。小丽萍在16岁姐姐的带领和监督下,学过京剧,跳过芭蕾,去过杂技团,也学过越剧,乐器中,二胡、小提琴,连扬琴都学过。虽然听话的丽萍都乖乖地去为将来未雨绸缪,可是她心里一直不喜欢跳跳蹦蹦,她学得很累,翻跟斗摔下来,眼泪流成了河,跳芭蕾一个劲地压腿转圈,她觉得单调极了。只要有一丝空闲,她就捧起文学书看,连手抄本都不放过,只有沉浸在书海中,她才有欣喜感,有安全感。

高考失利去参军

丽萍家境好,长得漂亮,学习优秀,性格开朗,很受男孩的欢迎,可她那不知道遮掩的高调劲儿始终很受人忌妒,尤其是在女生中间,她也不知道是怎么了?高中时,成长开始不顺利,入个团千难万难,总有人给她提意见,一是娇二是骄,怎么改都是通不过。这使丽萍开始思考人生和人性,她虽然不怀疑自己的坦诚,自己的努力,但还是不得不对世俗人性有些许妥协。终于在几个批次之后加入了共青团。

紧跟着就是中学毕业,要高考了。丽萍还是年轻,不懂得什么是最重要的,不知道高考这座独木桥有多窄。上中学后她一直偏科,偏得很厉害,理科成绩很不如人意。对于她不喜欢的东西再怎样想努力,还是有困难,而她喜爱的文科,根本不用人催和抓,成绩遥遥领先。高考讲究总分,偏科绝对吃亏,尽管丽萍父母不想伤女儿的自尊心,严酷的现实却给了王丽萍狠狠的一击——高考落榜了。

心高气傲的王丽萍顿时蔫了下来,她哭啊哭啊,不肯出门见人。脑海中一切浪漫的场景瞬间灰飞烟灭,她不知今后将何去何从。

这时候……讲到这里,王丽萍眼眶湿润了。丽萍跌倒了,小花萎靡了,平时很严肃的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中,他出门去找老战友,老关系,老着脸皮,拎着礼品,一一拜见平时关系并不是很熟的部队首长,去求人,看人家的脸色。父亲要送丽萍去参军,只有这一条路才能让女儿振作起来。丽萍看到哥哥陪着爸爸四处奔走,听到哥哥形容硬汉父亲求人的样子,她的心都要碎了。丽萍内疚,久久地。她知道了,人生每一个关键之处都不可以大意,方向盘在自己的手中,稳稳地掌握好是多么重要。

几经曲折,父亲的努力奏效了,王丽萍得到一个参军的名额。虽然是要远离杭州去安徽,全家人还是都感到了欣慰,当军人一定有前途。小女儿就要放飞了,母亲疼爱的目光像粘在了丽萍的身上,不舍得她。同样,丽萍也不舍得离开妈妈啊,但是有什么办法?

丽萍要去的部队在皖南山区。尽管在父亲的教育下,她已经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但是下了火车,被军用卡车送到山区,在一个简陋的大仓库前放下来,她还是吓了一跳。那么偏僻的地方,放眼望去,光秃秃的山包上没有人烟。几十个新兵们挤在大仓库中睡下,没有时间思考,随即45天严格的新兵训练就开始了。

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尤其是城里来的,谁吃过那么大的苦。超强度的户外训练,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让王丽萍震惊,她咬牙又咬牙,坚持又坚持,暗暗对自己说,绝不服输,我要坚强。可是当有机会写家信的时候,她忍不住把类似10个人用一盆热水,食物难以下咽,怎么跑步怎么跳跃,睡在地铺上骨头如何酸痛等等细节描写给父母看,宣泄后她才感到舒服一点。

几天后,盼到父亲的来信。打开一看,丽萍愣住了。整封信完全是模糊的,根本看不清字迹,是泪水,一定是父亲的泪水,爸爸他一边写一边在哭啊。透过那一片模糊,丽萍看到父亲用惯的天蓝墨水,他的笔迹,不用读出字句来了,丽萍知道,她在心里大声说,我知道了,我知道您要说的一切!您放心吧!

丽萍擦干眼泪,从此以后再写信,她再也不诉苦了,她只报喜。为了有喜可报,她要立功。在严酷的条件下,王丽萍很快成长起来,积极表现,当上了新兵连训练副班长。训练结束,王丽萍被分配去部队医院政治部工作,第一年就立下三等功,第二年优秀团员,第三年加入了共产党。

考入军校谈恋爱

王丽萍在部队大熔炉中,迅速健康地成长起来。她工作积极认真,无论是在政治部当广播员还是上台当主持人,去图书馆当管理员,她都能在岗位上做到最好。特别是当电影放映员的经历,给她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王丽萍所在的部队是野战医院,作为解放军常常要去为山区人民服务,电影放映员要扛着很沉重的器材,爬山越岭去村庄。记得头一次跟着老兵去放电影,那个前辈把胶片挂上去后,这样、那样一说就走开让王丽萍一个人对付了。吓得王丽萍紧张得不得了,那么大的场面,满山满谷的人啊,都仰着头在看电影,出了差错该怎么办呢?幸亏丽萍聪明又机灵,关键时刻,一盘一盘的片子都顺利接上了,观众都沉浸在电影情节中,没有人知道放映机后面是个新兵伢子,而且还是个女的。

图书馆、广播台、电影放映的工作都是丽萍从内心喜欢干的事情,她整天工作得快快乐乐的。一面工作,一面学习,始终没有放弃文学爱好,隐隐地,她就觉得自己的将来会和文字打交道。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来了。1984年,南京政治学院在部队里招收学生,全军第一届新闻系学员将在那里诞生。

王丽萍复习应考,以全军战士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这几乎完全遂了她多年以前的心愿,丽萍就是喜欢采访喜欢写作,她是为此而投生人间的呀。不用说,丽萍在南政读书依然是一贯的认真风格,是个好学生。大学校园给了她更好的读书环境,她如饥似渴地游弋在知识的海洋中。学习考试加上实习,忙碌而充实。

这里不得不插播王丽萍的恋爱故事了。丽萍和鲁书潮的相识恋爱与文学有关。当时,王丽萍还在部队工作,她将习作投稿到安徽《希望》杂志,那是一本当时相当有名文学杂志,由合肥省文联主办。《希望》杂志有一名安徽大学中文系来实习的年轻人看到了王丽萍的小说(散文)稿子,清新流利的文字赏心悦目,心想,那可是文学好苗子。鲁书潮提笔就给这位女兵回信,可以想见王丽萍收信后的激动,她在偏僻的大山,寂寞的文化生活中多么渴望有人和她聊聊文学。这一来一去,突然有一天,鲁书潮就站到了丽萍的眼前,编辑看作者来了!

当年,浪漫的爱情往往和文学有关。丽萍如今回忆起来还是满眼的纯净,她说,和爱人鲁书潮恋爱、结婚直到如今一直是共同成长,相互支持的感觉。鲁书潮是个非常内秀的读书人,他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二批考入大学的历届生,认识王丽萍的时候已经是出版了两本书的作家了。书潮喜欢单纯的朝气蓬勃的丽萍,丽萍爱上书潮的儒雅和温良,对书潮满肚子的知识非常崇拜,她说,书潮就像一本万宝全书,没有他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如果有,他也会马上去查,立即告诉丽萍。就这样,他们之间沟通得相当好,互补到近乎完美。每次鲁书潮不远百里来找丽萍,脸带羞涩地站在阳光下,丽萍心头就会涌上一股暖流。当得知书潮的父亲就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鲁彦周的时候,丽萍一点也不惊奇,书潮是该出身于书香门第。

之后,鲁书潮毕业进入安徽文艺出版社工作,而王丽萍也很快从大学毕业去了北京《解放军报》担任见习记者。1986年到1988年这三年丽萍在北京,世面见大了,眼界更开阔了,她爱文学的心依然,除了通讯报道,常常有短小的文学散文见报,她一直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酝酿她今后的大作品。
编剧王丽萍的故事 王丽萍编剧作品

嫁入安徽写电影

到了1988年,王丽萍和鲁书潮之间三年鸿书传情结束,爱情很自然地瓜熟蒂落,丽萍嫁到婆家所在的合肥,工作换到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当上宣传处的王干事。生孩子过日子一切按部就班。

别看王丽萍说话干脆办事利索,就以为她管理家庭也很能干,错了。新婚的丽萍几乎不会干家务,书潮也同样如此,没有离开过家乡和家庭,生活上也是弱智一个,但是他脾气好。知子莫如母,婆婆给小俩口的大礼居然是——陪嫁老保姆!丽萍不禁心花怒放,这可比什么都实用呀,做好老婆好媳妇好母亲这下不成问题了。

常人眼里,丽萍的婚姻正如人们所羡慕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只有丽萍自己知道,她不是一个贪图钱财贪图安逸的女人,如果是,部队里有大把的高官贵人可以嫁,干嘛要找个相对清贫的知识分子啊?而与爱人那一路上的“志同道合”四个字才是丽萍最看重的。

结婚生孩子以后,丽萍潜心创作,出手不凡,1991年头一次就直接写作电影剧本《青春作证》,由中央电视台和潇湘电影制片厂拍摄,饰演男主角的是李亚鹏,《青春作证》是这位如今大明星的处女作。紧接着,夫妻俩携手合作,将鲁书潮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曲终人未散》,投稿给潇湘电影制片厂。虽未拍摄,但是剧本发表在《电影作品》杂志上。

1994年,王丽萍从部队转业到安徽日报,她的能量还在积聚,同时,她创作上的才能被更需要外来新鲜血液注入的上海文艺界发现,1999年,她作为特殊人才被从安徽引进上海,调入上海永乐电影电视公司,2002年并到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特殊人才王丽萍调到上海的消息仿佛往上海这个温吞水一样的文学潭子里扔了一颗炸弹,一些大话连篇占了茅坑不拉屎的人斜着眼睛,就想看这个外来的和尚有什么本事,能折腾出啥动静来。王丽萍性格中的刚烈隐隐地显露出来了,她决心用作品说话,不该低调的不低调,该宣传的不示弱。

高调的王丽萍被暴露在人们的光圈底下,报纸的文化新闻中常常见到她的名字,摄影机、摄像机、话筒喇叭都对准了她,素以冷和嘲闻名的上海男女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她一部新戏连着一部新戏创作出来,代表作《婆婆、媳妇、小姑》、《错爱一生》、《叫一声妈妈》、《保姆》、《谁懂我的心》……收视率节节攀升,王丽萍人气越来越高,她去签售自己的新书,有那么多粉丝过来排队、献花,欲一睹真人面容;她上电视《心灵花园》节目,会有那么多阿姨妈妈边看边点头,夸她是所有嘉宾中讲得最在理的;王丽萍得奖了,她出国了,连她博客更新了,都有那么多人为之欣喜。

王丽萍已然上海滩一个大明星。

真、善、美的女人

王丽萍作品很多,业绩很高,我不想在这里一一细说,有作品目录摆在那里,她的创作思考,有专门的附录来表述,作为常年追踪王丽萍足迹,也是她刚到上海就结识的女友,我要着重写写王丽萍这个人,因为她身上焕发出来的真、善、美的女性特质,在如今这个人与人之间缺乏诚意,道德感退化,日益物质化的社会,实在是一抹稀有阳光,太可贵了。

正如文章开篇讲到,王丽萍是典型的好人家出来的好孩子,这个好人家并不是说大富大贵的人家,皇亲国戚,而是指家庭教养。和王丽萍接触打交道,除非你是铁石心肠,一般你都会受她的笑容感染,被她的诚意打动。王丽萍待人接物有礼貌,她尊重人,从不用重话来伤人。王丽萍搞写作,观察人相当细致,她当然懂得谁是谁非,谁真谁假但是她一般表达不同意见时都很婉转,她善于发掘人身上的优点,不惜动一点脑筋来褒扬对方。每次和她聊天回家,仿佛喝过心灵鸡汤,喜洋洋的。

丽萍是个孝顺的女儿,2000年父亲因病去世对她的打击很大,父亲一身的豪气,满腔的正气,严格要求女儿,在世时就盼她成长成才。妈妈也同样,是丽萍一生的老师,直到如今78岁高龄,还是紧紧地盯着女儿的一举一动。丽萍心里面对自己的父母除了挚爱,还有一些敬畏,她每写一个剧本,脑后都仿佛有两双眼睛在监督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丽萍的母亲一辈子当语文老师,文学鉴赏水平很高,女儿小时候妈妈影响她,女儿大了,成剧作家了,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像朋友,剧作提纲定稿之前,丽萍必定要打长途电话到杭州,用很长时间在电话里对妈妈讲述故事,而妈妈像一个挑剔的读者,不断地质问她,这个人为什么那样做,那个人为什么离婚,如果不这样安排会怎样?等等等等,王丽萍接受那样严厉的当堂评审,额头冒汗,但是她的思维被母亲不断激活,一个个新的想法咕噜噜冒出来,两个人比同辈的知己还要知己。

丽萍再忙,每逢父亲祭日她必定要去杭州父亲的墓地扫墓,轻轻地对父亲汇报自己的成绩,讲一讲家庭大事,她虽然不是家族里传统意义上传承烟火的男性,但她知道父亲对她的看重,她要为家族争光。母亲只要身体一有病痛,女儿便心如刀割,这种血脉亲情,在敏感的丽萍身上体现得尤为浓烈。写完一部大戏她就像虚脱了一样,赶紧跑到妈妈身边,给母亲抚慰的同时,为自己疗伤。

讲到女儿莎莎,王丽萍总是笑得那样甜美,她很得意自己长得年轻,会使人误以为和女儿是姐妹,生活里,她真的是和女儿处得像朋友,女儿什么知心话都愿意讲给她听。莎莎已经在读大学了,这个孩子一点不让人操心,主动去实习,去当义工,丽萍和她互以为荣,互相激励,真是模范母女。

王丽萍是个很好强的女人,她远远超出妇联主张的“自立自强自爱”之外很多,但她又不喜欢人家视她为女强人,她那温婉的外表,糯糯的声音也一直给人以小女人的错觉。从年轻时开始直到如今,追求她的男人前脚踏后跟。她开玩笑似的说,有一次去北京,坐在宾馆大堂里,就看见一个男人手捧着很夸张的大捧鲜花东张西望,她一慌,心里暗暗叫道,不是找我的不是找我的。可偏偏这个男人看见她了,眼睛一亮朝她走来……

和王丽萍交朋友很愉快。她性格大气、宽容,很肯自己吃亏,喜欢将好东西送给朋友分享,吃饭喜欢为朋友买单。要说她有什么势利之处的话,那就是,只和成功者交朋友。我很同意她的看法,说是势利,其实是提高人生效率。人一生总共只能活多久?如果你常年累月和倒霉人打交道,让人往你身上倾倒精神垃圾,让损友讽刺打击你的积极性,用消极情绪影响你,做事扯皮,浪费口水的话,哪里还有时间和精神去创新、发展?

王丽萍善良,她孝顺公婆,每年要和老公回安徽过年探亲,她总是给所有的亲戚准备好最恰当的礼物,一一奉上。视家里的保姆为亲人,能帮的尽力去帮。她还私下资助了两位外来上海的困难孩子,给他们缴学费甚至过生日……

惜福是美德。丽萍显然很懂得惜福,她口口声声说自己运气好,这几年写电视剧碰到了很多好的团队,自己之所以不停地、大踏步地向前发展,之所以会不断地让人们惊喜,是因为经常遇见贵人。其实我们都有所闻,国内电视剧圈子远不如人意,坑蒙拐骗是家常便饭,王丽萍说,吃亏当然有过,我不说,我不是天真。正因为世事远不如意,所以我们要创造美好,我要尽我自己所能,给观众希望,让老百姓看到人性美,坚定美的憧憬,坚定向善之心。

让我们期待王丽萍美好系列第一部《媳妇的美好时代》(30多集)开拍,期待之后的《保姆的美好生活》以及更多。你和我,我们,都会在王丽萍这个美好使者的感召下,越来越美好的。

2008-10-2

资料链接:

王丽萍影视作品目录:

1995年,20集电视剧《我们的世界》编剧之一。导演:石晓华

1996年,22集电视剧《婆婆媳妇小姑》编剧。导演:江海洋

1997年,20集电视剧《女子公寓》编剧。导演:郑大圣

1997年,20集电视剧《岁月如歌》编剧。导演:唐洪根

1998年,20集电视剧《夫妻冤家》编剧。导演:唐洪根

1999年,20集电视剧《2000年我们结婚》编剧。导演:巴特尔

2000年,电视电影《兄弟》编剧。导演:张戈

2001年,20集电视剧《我要结婚》编剧。导演:梁山

2002年,23集电视剧《女人不麻烦》编剧。导演:包福民

2002年,电视电影《爱情是蓝色的》编剧。导演:胡雪杨

2003年,20集电视剧《擦肩而过》编剧之一。导演:武珍年

2003年,22集电视剧《从台北到上海》编剧之一。导演:孔刚

2004年,20集电视剧《不要问我从哪里来》编剧之一。导演:孔刚

2004年,电视电影《麦子》编剧。导演:胡雪杨

2005年,20集电视剧《错爱一生》编剧。导演:梁山

2005年,电视电影《天使的翅膀》编剧。导演:阿朱

2006年,28集电视剧《叫一声妈妈》编剧。导演:张晓光

2007年,22集电视剧《保姆》编剧。导演:刘新

2008年,33集电视剧《谁懂我的心》编剧。导演:澄丰,林龙

2008年,30集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编剧,即拍。

王丽萍得奖情况:

22集电视剧《婆婆媳妇小姑》获大众电视“金鹰奖”;

电视电影《爱情是蓝色的》获第二届电视电影“百合奖”评委会奖;

20集《擦肩而过》获安徽省“灰喜鹊奖”优秀电视剧奖;

22集电视剧《保姆》获上海国际电视剧节最佳编剧提名。

《保姆》获由上海电视节组委会新闻委员会和长三角地区18家广播电视报联手推出的‘魅力荧屏,电视连续剧类’大型人气票选活动,王丽萍获最佳编剧奖。

2007年-2008年东方电影频道“最受欢迎编剧奖”。

王丽萍著作目录:

《戏·颜》(散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

《谁懂我的心》(小说)上海辞书出版社

《 最好的时光》(散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当我遇见你》(散文集)文汇出版社

《岁月如歌》(长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夫妻冤家》(长篇小说)江苏文艺出版社

《女子公寓》(长篇小说)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0年我们结婚》(长篇小说)安徽文艺出版社

(王美女照片我去寻寻看哦,等等再来看)

分享到:

最后修改于 2009-06-19 20:52 阅读(2618)评论(1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9652.html

更多阅读

《俄狄浦斯王》研究综述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

关于《俄狄浦斯王》研究综述010810213 文秘2班 侯焰摘要:《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它叙述了一个杀父娶母的骇人听闻的故事,在希腊悲剧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一直以来,都有不少关于该小说的研究性文章,大致上可分

《狼王梦》故事梗概——郑怡萱 狼王梦的故事画

《狼王梦》故事梗概——郑怡萱在暑假期间,我看了一本叫《狼王梦》的小说。这本书是著名的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写的。主要讲述了一只母狼和她孩子之间的故事。母狼的名子叫紫岚,它要生孩子时是冬天,因为没有食物它只能去猎人的猪圈里去

声明:《编剧王丽萍的故事 王丽萍编剧作品》为网友過分驕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