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 扬州八怪

高考作文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

临难不辱真名士

尤物俗物本兄弟

嵇喜历史上那点儿有限的知名度,都是月亮跟着太阳走,借了弟弟嵇康的光了。但一点好光没沾着,反成了衬托弟弟英伟的参照物。嵇康跟吕安是老铁,“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 ‘鳯’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鳯字’,凡鸟也。”此即“凡鸟”一典的来历。其实说嵇喜凡鸟可以,指他俗的一面,但他绝非笨鸟。许慎《说文》:“鳯,神鸟也。从鸟,凡声。”拆开即“凡鸟”。这点小把戏,嵇秀才能看不出来吗?还“犹以为欣”,纯属埋汰人呢。凡鸟,主要是肉眼凡胎的凡,就是俗。张九龄有“凡鸟已相噪,凤凰安得知。”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确乎是个俗的典型,堪称俗的女王。嵇喜的俗,也就是薛宝钗劝贾宝玉的“读书仕进,经时济世”。而宝玉的佛心,基本与吕安及竹林七贤同道。

《晋书·阮籍传》讲:“籍又能为青自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常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悦,遂见青眼。”阮籍的绝活是“啸”,跟今天牧马人的呼哨相类,再一个技术就是青白眼了。鲁迅说他青眼能装得出,白眼却做不来。白眼大概要全然不见眸子的,须练习很久方可做得。他的朋友范爱农深谙此术,鲁迅说他:“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青眼就是“垂青”的意思,黄庭坚诗云:“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为美酒横。”木心有篇文章叫《眸子青青》,不看内容,一看题目就诱人。竹林七贤的时代,雅俗是青白分明的,嵇康阮籍是疾俗愤世的代表,阮喝酒都挑人的,王戎刚入他们圈子时,阮也跟对嵇喜差不多,白眼视之,骂他“俗物败兴”。后来,王受到阮的青睐,王来串门,阮只剩两斗酒,时刘公荣在座,阮说“王戎咱两喝咱两的,没刘的分儿。”他就这样“旷达不羁,不拘礼俗”,也就怨不得“礼法之士,嫉之若仇”了。阮籍青白眼的技术,至今尚在流传,李敖就“青山当户,白眼看人”,当然他对美女尤其年少的美女,是例外的。

嵇康确乎“岩岩若孤松之独立”,于群英之中,一打眼便知非常之器。山巨源夫人于帘后,偷窥其龙章凤姿,跟老山讲:“郎君才华肯定比不上了,惟器识还有一拼。”论气节,论文章,论才艺,嵇康实乃中国文人的第一尤物。跟弟弟一比,嵇喜就相形见俗了,加上“凡鸟”“青白眼”的段子一流传,简直成为俗物极品。其实,嵇喜绝非等闲之辈,《晋书》称喜“有当世才”,屡建赫赫军功。晋泰始十年,吴将孙遵、李承帅众寇骚扰江夏,太守嵇喜击破之;晋太康三年,吴故将莞恭、帛奉举兵反,攻害建邺令,遂围扬州,刺史嵇喜讨平之。他是晋齐王司马攸的红人。司马昭过世,司马攸因悲伤而绝食,左右劝阻皆不听。嵇喜时任司马,“躬自进食,攸不得已,为之强饭”。司马攸谓左右曰:“嵇司马将令我不忘居丧之节,得存区区之身耳。”嵇喜这些事功,也正是被讥“凡鸟”、遭“白眼”的由头。嵇康当然不愿意哥哥从政的,一口气写了十九首劝诗,占嵇康留下来诗作的三分之一。嵇康说: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必危。吉凶虽在己,世路多崄巇。“凌厉中原,顾盼生姿”,岂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兄弟怡怡,嵇喜非常感动,表达了不同政见:达人与物化,无俗不可安。都邑可优游,何必栖山原。孔父策良驷,不云世路难。嵇康只好叹“流俗难悟,逐物不还”。人各有志,嵇喜“结心浩素,终始不亏”。官做得不赖。其实,嵇喜所为也没什么,竹林七贤除了嵇康,不也当官去了嘛。嵇康一死,跟他打铁的哥们向秀就出山了,连酒蒙子刘伶都做了建威将军。嵇康的儿子,后来不也成了晋的头号忠臣吗?但嵇康有一句话说中了:身贵名贱。嵇喜当世荣华,只换得个身后“俗物”名儿。

二、素材运用

话题1:自我认识和别人的期待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世吗?是否忘了《与山涛(山巨源)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2004年高考重庆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节选)

话题2:心灵的选择

历来最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的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与死之间。

魏晋出英雄——历史学家如是说。

我不知道在别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从他的每一次选择中我断定:他是个英雄。

嵇康也许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过着白己田园隐士的生活。一代名将钟会,慕名往谒,结果被拒之门外。钟会在临走时,没忘记恨恨地瞪两眼。于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谋乱。行刑前,执刑官问他还有何话说,他抬起头,看着台下三千太学生稽首向着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司马昭也看着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马昭说一句恳求的话,往后则皆大欢喜。他的心在动,心在痛,屈服吗?不,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他说了句:“把琴拿来。”……他勇于赴死的从容给了历史一个隽永的背景,那已成绝响的《广陵散》余音绕耳,嵇康是在尊严与生命之间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择。

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的选择!(2002年高考山东《心在刃上选择》节选)

话题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沙漠上的狂风刮过古堡的废墟,书本中妄自描述着空中花园的美丽,人们希冀,希冀着听到消逝已久古乐的音律,时光带走了古文字的意义。历史的车轮缓缓轧了过去,轧碎了多少文明古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的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现。

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临刑之前叹息:“《广陵散》从此绝矣。”一部名曲就这样失传了。当真是“后不见来者”。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现代人就将再次听到这千古绝唱,嵇先生之记忆即是现代音乐家的曲谱。(1999北京市满分作文《重现文明再创辉煌》节选)

话题4:包容

嵇康的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于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山涛让他当官,是善意的,他却气得要死,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已,可就是这个山涛使他的儿子没成为孤儿:钟会非常崇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连正眼都不看一眼,这其实就是嵇康心胸狭隘的表现,不能像大山一样包罗万象,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

有人说,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执着。天性是什么?天性就是包容。而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统治者也没能容得下这样一一个知识分子,把他作为一个异己给消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话题5:家庭教育

凡人们的言论、思想、行为,倘若自己以为不错的,就愿意自己的朋友都这样做。但嵇康不这样,不愿意别人来模仿他。嵇康,一看他的《绝交书》就知道他的态度很骄傲的:但我们看他做给儿子看的《家诫》——当嵇康被杀时,其子方十岁,算来当他做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的儿子是未满十岁的——就觉得宛然是两个人。他在《家诫》中教他的儿子做人要小心,还有一条一条的教训:

一告后辈要立志,志之必坚。

二告后辈要“见义而作”,赈灾济贫。

三告后辈要慎言。

四告后辈要少欲,要宽容谦恭,要有涵养。

五告后辈不要打探他人隐私。他说:“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私。”

六告后辈不要受人之馈。他说:“匹帛之馈,车服之赠,肖深绝之”,因为“常人皆薄义而重利”,别人主动向你破财献礼,则必有所求,必图回报,这是“君子之所大恶也”。

我们就此看来,实在觉得很稀奇:嵇康是那样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庸碌。因此我们知道,稚康自己对于他自己的举动也是不满意的。只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

所以,后来被山涛推荐而做官的嵇绍,成了一个为皇帝忠诚保驾的驯臣。

有一次晋惠帝兵败被困,文武百官纷纷逃散,惟有嵇绍衣冠端正地以自己的身躯保护了皇帝,死得忠心耿耿。(《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节选)

苏东坡也曾对他与爱妾朝云生的儿子写过一首诗,也是教儿子别走他的老路:“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聪明的爹,却希望生一个“哈宝崽”,是真的这么想吗?这里,东坡先生既有对自己儿子的祝福,更多的是自嘲,牢骚成分多于祝福的。而嵇康不像是发牢骚,似乎是出自内心的,对孩子语重心长的教导,他教育孩子不要再当嵇康第二,要去服从统治者,去服务统治者,从而换取安稳的生活,过上幸福的日子,最少不会像他一样被当朝所不容。

我并不怀疑,嵇康对自己所坚守的人格有所动摇;我不怀疑,嵇康对自己认定的信仰有所改悔,我相信的是,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大爱,.几乎每个父亲,在儿子的幸福面前,都有可能向现实低头,向生活投降,向自己痛恨的丑恶投诚,而他本人呢,不,坚决不!他本人说不,而且坚决说不,却让儿子说是,千万说是,这就是父亲对子女的爱!这里呈现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苍凉气象与割喉滴血的悲壮情怀。

话题6:自虐

自虐,实际上是精神的流亡,是精神苦闷的象征。魏晋士大夫的一个倾向是服药、喝酒、身上多虱,这与其说是隐逸、潇洒,倒不如说是这些部含有自虐的成分。他们追求精神自由,追求高古的人格,不愿与当时的社会达成妥协: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生命的能量只能向内转,通过自虐式的感官刺激来获得暂时的宣泄和解脱。嵇康作为一位与时代相悖的人,他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压迫与打击,他别无他法,只有把常常饮酒、服药、装疯等自虐形式作为自我拯救的方式。在精神苦闷之际,用药酒等刺激感官,借酒杯来浇心中块垒。这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方式。

话题7:坚持自我

其实嵇康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所以山涛就推荐他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愿意接受的,于是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为嵇康当初说“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

自己认为最好的朋友,就因为这样就结束了来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极其重要的,不容他人干涉。嵇康的行为不是因为按照什么现成的规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所有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体现。

话题8:路

嵇康啊嵇康,愤世嫉俗,绝望了这社会的一切而毁坏礼教者是你,“非汤武而薄周孔”者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让司马氏安于枕席?你的一腔忠愤却无人知,只好寄托于手中的铁锤——第一锤,砸平世间不平事;又一锤,大泄胸中之悲郁;再一锤,以警醒生前身后千年万年所有的炎黄子孙:看一看,我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纪?“砰砰”锤声中,钟会来了,你并不理睬,只抛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于是你抛锤仰天大笑:“哈哈……吾非汤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权柄!”这一笑,惊掉了司马昭手中的玉杯,杀机顿生。

人说你毁坏礼教,不事孝道。“冤哉!”一千七百年前那没有发出的呼喊,就让我替你喊出吧!或许,这有悖于你不屈的性格,但那是在路人皆知司马心的时代,这是称那个“冤”字己完全被世人理解的时代。我知道你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是激愤于挂羊头卖狗肉者之流(如司马懿)的胡作非为,激愤之极而转为不言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礼教!其实啊!司马懿何尝是孝子?可司马氏就是以不孝为名杀了你。悲哉!“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屈子几百年前的这一悲吟,不幸却又应验在了你的身上。(《哭嵇康》节选)

话题9:交友

冤哉!嵇康!

再不见你纵酒之豪情,再不闻你打铁的锤声。一壶酒,浇铸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锤,锻造了你铁样的个性。如此本色,如此个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

你“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在你的眼中,这世界应如你杯中之清酒,无尘渣毫粒,无腐臭之气,而是清冽如流玉之晶莹,甜香赛芝兰之悠长。可遗憾的是,翻遍一卷《中国古代史》,你的名字却印在了最昏晦的那一页:满眼是野蛮的屠戮,满耳是大众的悲鸣。其时,有明哲保身者,更有持“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陋志者。你“常谓之知言”的山涛,此时便弃你而去,留你一人痛饮苦酒:“美酒今以之驱愁,良友兮不可不慎求。人之相知兮,贵识天性,曲者不以为桷兮,诚不欲以枉其天才。”面对山涛的诱荐,你嬉笑怒骂,接舆狂歌。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阻断了后路,更逞了淋漓之快意,成就了后人敬仰之声名。(《哭嵇康》节选)

三、成品展示

远去的骑士

走进魏晋的历史,最引人注目的大概要数嵇康了,这位“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着一袭粗衣,或抱琴行吟,或醉卧竹林,“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成了那个时代的特殊的这“一个”。

这“一个”,适逢曹魏末年。其时,魏势日衰,而司马氏日兴,王朝的更迭已成为定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动荡,迫使许多的士人开始人生指向的重新选择,这种选择充满了心灵的匍匐与站立的痛苦的挣扎。于是,随波逐流者有之,激流勇进者有之,虚以委蛇者有之,敛迹避祸者有之。即使是阮籍这般的名流,也“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而嵇康则如一匹桀骜不驯的麋鹿,“狂顾顿缨”,悲则哭,怒则骂,以一种生的放恣,成为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于是,他的存在,无疑成了对当时的一种可怕的侵犯。司马氏当然不会听之任之。他左手托着官爵和厚禄,右手则举着滴血的屠刀。

先是由钟会带着随从去察看嵇康的动静。钟会亦为当时的名士,也曾名噪一时。依附司马氏后,很快成为司马集团里的重臣。当钟会昂昂乎来到嵇康的茅屋前,一贫如洗的嵇康正在家门前的老柳树下大铁。种会等了好久好久,等到的只是“叮叮当当”的铁锤声和“呼。啦呼啦”的风箱声。这些声响,充溢着一种鄙视的轻慢。在这些声响中,嵇康的脸上飞扬着串串的汗水,钟会的额上也不由自主地渗出滴滴的汗珠。钟会再也不能忍受这些声响,他只好无趣地走开。这时候,嵇康才放下铁锤,从他嘴里逸出的是“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的奚落,钟会只得自嘲地回答:“有所闻而来,有所见而去。”说完,便讪讪地辚辚绝尘而去。

司马氏并未就此罢休,他需要嵇康这样的特殊人物,充当他的幌子,扩大他的影响,从而达到他的政治目的。于是司马氏又一次派山涛去说服嵇康。山涛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只是司马氏的残酷地杀戮异己,让他心悸;而司马氏功名利禄的拉拢,又使他心动。人性的弱点促使他投靠了司马氏政权,并成为一代王朝的佐命大臣。当然,他也成了司马氏最佳说客的人选。

我无法揣测,山涛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态去说服嵇康的:也不知,他是如何地摇唇鼓舌,卖弄他自己的人生哲学的。然而,正是因为有了山涛的此行,才引出了嵇康的鸿文巨制《与山巨源绝交书》。这封洋洋大观的公开信,完完全全地、坦坦然然地再现了一个不驯的嵇康,一个真真实实的嵇康,一个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嵇康。就是这样的一封信,烛照出司马氏篡位夺权的狼子野心,也表示了嵇康自己坚决不合作的态度,“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文章尖刻泼辣,嬉笑怒骂,一股填膺的义愤在笔端化成飓风,化为激流,冲击着他自己心中的郁闷,也冲击着天下人心中的块垒,真是痛快淋漓。它说出了许多士人敢想而不敢说,甚而连想也不敢想的话。这种直爽的宣言,这种公开的睥睨,无疑是一种挑战,是于无声处的“惊雷”。

司马氏绝不能容忍嵇康如此的挑战,终于寻了嵇康的一个不是,把他投进了大牢。而那个钟会不忘前隙,他在司马氏前不停地谗言,说嵇康“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所不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还危言耸听:“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钟会的这种落井下石,促使了司马氏除掉嵇康的决心。当消息一传出,举国上下一片哗然。京师太学生三千余人联名上书,吁请赦免嵇康,但终究未能奏效。

公元263年的一个令人揪心的日子,嵇康缓缓地走向刑场,夕阳的余辉映照在他苍白的脸上,他眯着他那双早已习惯了黑暗的眼睛,看着远山那轮亘古的日影,提出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个要求:拿琴来。琴拿来了,他轻抚着琴,开始拨弄那一根根的琴弦,琴弦流淌出的只有他知道的旋律——《广陵散》。一曲弹完,他站了起来,面如闲云,掷琴一声:“《广陵散》于今绝矣!”于是,他化作啼鹃,融入了那如血的夕阳中。

其实,嵇康完全可以作另外一种选择,譬如像他生前的挚友阮籍,虽然充当了司马氏手下的什么官,却百事不问,混日子聊天;有譬如像他死后的向秀、刘伶、阮咸,终日狂饮烂醉,妙参玄理,以寻求精神的解脱。然而嵇康偏偏要说“不”,明明“知以直道不容于时”,却偏偏仗义执言。嵇康一阵风似地凛凛而去,绝了的是那鲜为人知的《广陵散》,不绝的是他那黄钟大吕般的人格气韵,他成为一种时代的风骨,一种人文的精神,跨越了17多个世纪1700多年昂昂而来。

正义的选择

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个遥远的年代。夕阳西下,那个坐在地上,对着夕阳弹琴的影子,赫然印人我的心扉。他的琴声低沉而又高亢,快乐而又悲凉,流露出无限的孤寂。他,一个孤高绝伦的隐士,一个丝毫未被遗忘的才子,在这夕阳下深深地体味人生……

他内心的焦灼与热烈在这恬淡的竹林中丝毫没有消散,反而在这时起时落的琴声中得到完整的体现。他静静地聆听着自己的琴声,感到无比的欣慰。

那是一曲几成绝响的妙曲:一个年轻的侠客,为报杀父之仇,一剑刺死了仇人——那个不可一世的国王,自己也毁容自刎。听吧,高亢代表着刺客矢志不渝的决心,雄浑流露出毅然赴敌的沉勇,激荡显示了拼死战斗的壮烈,委婉透露出一丝的悲凉与赞叹。这就是嵇康的《广陵散》,那绝世的《广陵散》。

嵇康是隐者,但他又是不甘沉沦,不屈地与司马集团斗争的战士。他像一只卓尔不群、傲立鸡群的野鹤,又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夕阳的余辉,把他的心照得如同明镜:欲隐而不能隐,欲退又不能退的境遇,使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他本可以选择退而自全,但文人的良知告诉他不能违背正义。他蔑视权贵,带着一丝嘲讽的口吻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为了这种正义,他可以抛去一切:名与利,甚至于生命和友谊。那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不是最好的证明吗?尽管人生短暂,他不知何时能看到司马氏的没落,然而,他还是义不容辞地卷入了朋友吕安的风波。他本来想什么事都不问,只打他的铁,种他的菜,可是却有人用卑鄙的手法来从他身边夺走帮他种菜的人,他再也不能沉默了,于是他选择了正义,站在了被告一边,自己也成了被告。

刑场上,他最后一次弹响了《广陵散》,无数的人被他的琴声所感动。而你可知道向秀的思念?夕阳西下,他的小车经过你旧时的小屋,一切如旧,竹子依旧翠绿,夕阳依旧把它的余辉洒满整个庭院,只有那个对着夕阳弹琴的影子,却为何不见?那首感人至深的绝响为何不闻?向秀的孤寂,更向何人说?只有那晚来的凉风夹带着辽远的笛声,吹过残败的墙垣,呜呜作响,似乎在回答他的心语。

嵇康的影子终于在风中找到……一步与一生

十根指头,是院外的败竹,一节一节在五弦上开花,一点一点痛在人们灵魂深处。嵇康向前一步,用一生撑起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题记

车声辚辚,烈马萧萧。钟会来访。

嵇康头也不抬,在熊熊炉火前自顾自的打铁,一个略带谄媚的声音在耳畔盅惑响起。

“久闻叔夜大名,愿请赐教,荣华富贵,一世不尽。”

嵇康抬起头,清亮的眸子霎时弥漫起千年不散的大雾,铮铮而立,然退后一步,沉重后退的足音,一下一下,象是来自天上那个遥远的世界。

轻移蜀桐,款抚吴丝。江娥啼竹,素女哀愁。一个个音符在五弦上开花,毕剥绽放,次第划过历史苍白的面容和无数班驳的蓦碑,整个世界,春暖花开。

在此刻,嵇康的目光定是投向了他朝思暮想的山林吧,那里承载了他一生的梦想和骄傲:柴扉推开,流水淙淙,暮色沉沉。剑声与低吟声交融,劳作声与琴声飞旋,天地大彻大悟。

“行刑时间到!”一个嘶哑的声音划破空气。残阳凝血!

嵇康向前一步,昂昂而立。即使在死神狰狞张开的黑色羽翼下,仍嘴角上扬。我们知道,嵇康的这一步,就是他一生信仰的完美阐释!在嵇康渐行渐远的背影中,整个魏晋短暂的华丽,轰然倒塌。

嵇康向前一步,后退一步,在这一步步进退中,工笔着自己的一生,吞吐着整个世界。一步一步,拒绝着荣华笑面着死亡;一步一步,向往着山林鄙视着权贵;一步一步,用自己的一生,撑起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那倾圮的先烈,浩荡乎若大风乍起,飘飘乎若悲歌般终止,嵇康用一步成就的一生,我们只能在昏黄杂乱的史册中淼淼感受,感受他淡若止水的心境,感受那铮铮弥散的清亮琴音,穿越千年的时光,再次为你泪流满面。

手挥五弦,自逐清流真气节, 目送归鸿,经天纬地大诗篇。

体味嵇康

当历史的车轮辗进魏晋时,停住了脚步,化作一片舞台,上演着魏晋人士的风流戏剧。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汉末纷争,三国逐鹿,混乱的中国在腥风血雨中缓步前行。最终,曹操和他的继任者收拾乱局――魏国统一。然而,魏国国运不长,政权被司马氏夺之。司马家族南征北战,最后统一中国,是为晋朝。魏晋风度肇始于此。动荡的局势酿造了超拔的人才,也酿造了超拔的精神。乱世中的统治者为了争雄夺霸,纷纷招揽人才,人才由此大盛;而乱世,恰恰也注定了魏晋士人的悲惨命运。嵇康便是代表。面对嵇康,除了体味,我几乎无可言说。

嵇康该是幸运儿吧?虽然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后来娶了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成为皇室宗亲。不料,这也为他悲剧的人生埋下了伏笔。司马昭当了皇帝,深知只有拉拢士人方能获得拥戴,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嵇康。嵇康,“竹林七贤”的领军人物,如果将他纳于股肱,天下士人岂不俯首称臣?但嵇康倾向皇室一边,不只因为他是皇室宗亲,更因为他反对司马氏的残酷与杀戮。他对司马政权所持有的不合作态度,使得祸根深种。

嵇康的朋友吕安有个哥哥叫吕巽,人面兽心,用酒把吕安的妻子灌醉后奸污了。吕安之妻羞愧难当,自缢而亡。吕安从仆妇口中得知情况后,虽极其痛恨吕巽的禽兽行为,但碍于情面,只好忍气吞声,仅将此事告诉了嵇康。那吕巽做贼心虚,总觉得有把柄在吕安的手里,于自己不利。于是就恶人先告状,向司马昭诬告吕安,说他对母亲不孝。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司马昭,自然要杀一儆百。他下令将吕安抓起来。吕安不服,把吕巽的丑事揭发出来,并引嵇康为证。嵇康义不负心,证明此事。司马昭不听吕安的辩解,判处他徒刑,流放到边远地区。后来吕安在流放途中写给嵇康的书信被截获。司马昭以信中有不满之词为由,又将吕安收拘,同时下令逮捕嵇康。监狱里的嵇康思绪万千,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了《幽愤诗》。

司马昭的宠臣钟会曾受嵇康蔑视之耻,一直心怀嫉恨,立意报复嵇康。他对司马昭说:“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康为虑耳。”司马昭听信谗言,下令判处嵇康死刑。在“时不我与”之时,嫉人才情的皇帝、进献谗言的小人,终于合力将不肯屈己之志的嵇康送上了刑场。临刑前,太学生三千人请求赦免,场面蔚然壮观。嵇康抬头看看时辰未到,求哥哥嵇喜奉琴一张,弹奏一曲《广陵散》。乐音慷慨悲壮,哀恸人心。“《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从容赴死。玄风散尽,琴音空落――嵇康的悲壮凝固了一段历史,也将他的生命凝固成几张泛黄的故纸……嵇康死了,一腔热血点绽成梅,飘香九天。于是广陵散已成绝响,让后人臆想成痴。

留给明天

明天是推开窗即将面对的满眼风景,明天是暴风雨急切盼望的七色彩虹,明天是由个个音符组成将要连贯演奏的动人乐景,明天是阴暗森林里透过枝叶的那一抹光亮,告诉我们,明媚的阳光就在不远处。

别怕耕耘,收获留给明天;别怕汗水,充实留给明天;别怕眼泪,欢笑留给明天。没有今天的积淀,就没有明天的飞跃。把痛苦与失落在今天品尝,把期待与憧憬留给明天。

嵇康把他的《广陵散》留给了明天。悠久的故事曾让多少人扼腕叹息,为临刑的嵇康,为绝响的乐曲。其实,嵇康早已将《广陵散》留下了,留给了后人,留给了明天。它只是随风飘散了,飞入每个人的心间。当你拥有寂静与平和时,《广陵散》就渐渐响起了,优雅、纯粹,从心田缓缓流出,流向明天……

海伦·凯勒把她的光明留给了明天。哪怕全聋全哑,但她可以依靠触觉,去感觉淙淙的流水,逗弄娇嫩的花蕊,亲吻真爱她的人的脸颊。她把孤独留在了今天,把最真挚的爱与最殷切的期望留给了明天。她嘴角翘起,泛起微笑,等待明天那一片光明照入心间。

徐志摩把他的浪漫留给了明天。年仅三十五岁的生命随飞机坠毁而消失在天际,其实不必伤感,作为一位诗人,以这种方式离开人世,一如他想飞的冲动,一如他追寻天边的渴望,尽管他来不及说什么,但他将浪漫的情怀留给了明天,他化作了“天空中的一片云”,“投影在你的波心”投影在无数追寻明天的人的波心。

不必为明天准备太多。只需你平日里用最真诚的言语诉说生活,用最严谨的态度对待问题,用最热情的方式迎接挑战。琴者将不息旋律留给明天,盲者将无限的光明留给明天,诗人将炽烈的诗篇留给明天,你我将美好的憧憬与感动留给明天。

你可以循着森林里茂密枝叶透出的光亮找寻方向;你可以在河畔等那横跨天际的彩虹;你要将双手轻放在琴键上,准备弹奏昨天谱好的乐曲;当你准备推开窗的时候,记得深呼吸,缓缓睁开眼去迎接窗外的晴天。

无限,留给明天!

“四娘”与韩少VS嵇康与阮籍

“美少男”作家郭敬明主编的小说《小时代^^^》一出街就成销售榜第一,去豆瓣网,随便一搜,只有大把对该书的恶毒谩骂以及对郭敬明同学的人身攻击。

(比如,宣传语称本书采用全新的叙述笔调——哦,看来他最近找到了和以往写作风格不一样的作家的书哦)

(比如,一个侏儒,靠LV维持自信和尊严……)

就如同《无极》,被骂得之惨烈,但并不阻碍人家拥有高票房。郭敬明本人,踩着足以踏平一座城市的尖叫和谩骂就腾云驾雾了,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

这其中的悬疑是——同样是偶像派美少男作家,人家韩寒,长得比他高,模样比他帅,开车技术比他牛,博客点击率比他高,人品比他光明磊落(这个不说了,抄袭门外星人都知道)

——但,书却卖不过他,赚的钱没他多!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因为,郭敬明才是真聪明,懂大众心理,懂商业操作,懂自我营销……

跟他相比,韩寒就是一个真性情的傻文青。

郭敬明最擅长的就是,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巧妙利用自身微薄的资源,开发最大商业利益,同时赢得主流群体的认可。人家抄了文章还能进作协呢!好玩的是,万千网友才不管郭敬明和韩寒有什么瑜亮之争,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是断袖情结嘛。

咳咳……言归正传,话说这晋朝时也有这么“一对”——就是竹林七贤中:嵇康与阮籍~

读一下《世说新语》和《晋书》,让人难免要怀疑,这郭敬明和韩寒,分明是阮籍和嵇康双双穿越到现代来的。

先扒拉一下嵇康,当然嵇康比韩寒拽多了。

单论相貌,人家可是国民花美男,“风姿特秀”的他,身高1.87米,长得有范儿,史书上说他是“伟容色,美形仪”。他的好友山涛形容得更夸张,说他“站时如孤松独立,醉时似玉山将崩”。

啧^啧……瞧瞧人家,连醉个酒都醉得如此拉风,简直是帅绝人寰。

要命的是,只是帅还罢了,人家玄学、书法、写作、医学无一不通,还是创作性流行歌手——想想看,有个人,他有金城武的外貌、易中天的口才、周杰伦的流行音乐才赋、李云迪的钢琴造诣、钱钟书的才学,这,还让不让其他人活了?

作为当朝顶级偶像明星,嵇康擅长耍帅,打个铁,磕点药,写点诗、出点书、喝喝酒、撒撒娇,如写《与山巨源绝交书》那哪里是讨伐,根本就是撒娇,真绝交了当红组合竹林七贤一解散,娱乐圈不就乱套了??

随便摆摆POSE,就让粉丝们呼天抢地头晕目眩。

据说,当时有个名叫赵至的康粉堪比杨丽娟,跟嵇康见了一面便惊为天人,相思成灾,竟多次离家,“数数狂走五里三里”,要去追寻嵇康。家人苦劝严防没用,救医扎针也治不了,一时成了《洛阳都市报》娱乐头条。

嵇康看粉丝太疯狂,反思一下,于是就向媒体自爆十天半月脸不洗、头不梳,不觉得闷痒的话,连澡都不洗,甚至懒到每天早上务必膀胱快爆炸了才起床。本意是要暴露本我,减少粉丝们对他的骚扰,结果粉丝们一看偶像这么真性情,更癫狂了,组成“晋朝最爱康康联盟”。

嵇康因为自己金刚怒目似的个性,对高官钟会的拜访不理不睬、动不动就要“越名教而任自然”,发表些抨击当权者的言论,被司马昭判了死罪,三千儒生为他求情,无数王公贵族因为爱他成痴,也自愿随他入狱,这么一来,司马昭忌惮他的势力,更是非杀他不可。临刑前,嵇康耍了最后一次帅,把刑场当成大型演唱会,甩甩头发,弹一曲《广陵散》,连RAP也不唱。

再来扒拉一下阮籍……
竹林七贤 扬州八怪

话说这个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的阮籍,却是个酒鬼+暴露狂+high药团体的主打成员,要说不红,那也是骗人。人家这组合风头之劲,绝对盖过最巅峰时期的F4。但嵇康的魅力实在太大,大到让阮籍每天自卑1万次。

他会的嵇康都会,他不会的,嵇康也会。何况,他的长相,最多不过是“容貌瑰杰”,离国民偶像的距离还差得远,怎么才能博出位,阮籍花了九九八十一天,总算思考出了一套充满创意的自我营销方案。

长得不够花样男子,造型上肯定要另类点,阮籍对着镜子练就了一身青白眼绝技,看到喜欢的人就青眼相加,不喜欢的人就白眼相向。

既然没太多帅可耍,就干脆耍酷。

阮籍“发言玄远”,从不评论他人好坏,喜怒不形于色。

这一招猛啊,阮籍连续4年当选名士风尚大典最佳造型奖,连续3年获“你最想看他笑的冷面帅哥”票选第一名。

由于五音不全,阮籍对于登台演唱甚至卡拉OK都不甚在行,所以只好另辟蹊径,学习吹口哨,把口哨吹出摇滚味、庞克味,搞得隐士孙登因为阮籍口哨吹得太好差点回到红尘,和他双宿双栖。二人吹口哨合鸣的视频多次打入热门视频下载榜。

为打破阮籍是GAY的传闻,阮籍刻意制造了轰动一时的晋朝“艳照门”。阮籍隔壁有一酒吧,酒吧老板娘颇有姿色,阮籍经常去喝酒,喝醉了,就在美女身边睡着了,摆好角度,故意为狗仔队偷拍制造机会。

“艳照门”事件之后,大家都惊叹阮籍好率性,好坦荡啊,阮籍一时还成了熟女杀手。

阮籍最绝的是,不仅把自己炒红了,还懂得明哲保身,不至于像傻文青嵇康一样锋芒毕露,招来杀身之祸。他选择的方法,就是跟最高领导人搞暧昧。

都说嵇康和阮籍是官配,殊不知阮籍和司马昭才有一腿。

每次阮籍犯什么事,司马昭就跳出来说,都是你们不了解他啊,他的真心只有我最懂,然后就没事了。

嵇康一出什么事就直接砍了,为什么要区别对待?不就是看到比自己帅的人和心上人在一起不顺眼嘛。

即使司马昭和阮籍是清白的,但阮籍赢得了司马昭的欣赏这是符合史实的。

阮籍成天和嵇康厮混,写些崇尚老庄的评论,搞些与当时正统礼教相违背的行为艺术,比如听到母亲的死讯还继续和人下期,有不认识的美少女死了就跑去哭灵,就连参加司马昭组织的狂欢PARTY,他都敢随便架起二郎腿,喝酒啸歌,旁若无人。

不过,阮籍的狂放不羁实际上是有原则的,绝不卷入时局,绝不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

嵇康作为曹魏王室姻亲,不当晋朝的官,而阮籍不敢这么彻底,骑了一头小毛驴去东平当官,连一张工作方案的草稿都没有,但到那里没几天,他就大刀阔斧地搞改革,很快出了政绩。他搞的改革,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拆墙办公”,他做得可真绝!逼不得已的时候,他也为司马昭作“劝进表”,还写得辞清气壮,文采飞扬。

司马昭要和阮籍结为亲家,借此拉拢以阮籍为代表那个群体,阮籍不情愿,又不敢不给面子,就成天喝得烂醉,赖了两个多月,司马昭看看拿他没办法,只好作罢。

阮籍终日佯狂酣醉,总算得以善终。

倘若现在是乱世,韩寒同学多半也像嵇康,扮演时代斗士,发表些忤逆权贵的言论,小性命咔嚓一声就没了。而郭敬明呢,则轻启他抹了香奈尔口红的朱唇,唱着那首感人肺腑的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去抢劫,在我们携款潜逃中,你不幸被捕,宁死不招,锒铛入狱,留下我黯然神伤,挥金如土度过余生。

高考作文素材:竹林七贤之阮籍

哭一路坎坷,啸终生困囚

阮籍的“现场办公”与“拆墙办公”

又譬如他到东平做官,离开洛阳的时候,只骑了一头小毛驴,两手空空,连一张工作方案的草稿都没有,但到那里没几天,他就大刀阔斧地搞改革,很快出了政绩。他搞的改革,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拆墙办公”,他做得可真绝!

话说当年曹操的身边,有一个深受信用的书记官,名叫阮王禹。这阮王禹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儿子就是阮籍。

曹操去世的时候,阮籍正好10岁。当时正值乱世,到处可见鲜血和头颅,阮籍就有了避世的思想,对当官不感兴趣。但他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从学问到人品都非常出众,这就引起了官场的注意,朝廷非让他当官不可。

阮籍当官,完全是抱着一种游戏的心态,他的举动让人深感意外和新鲜。

第一个把他往政坛上引的人,是曹爽。阮籍推辞道:我身体不好,还是隐居乡间为好。一年后,曹爽倒台,他重用的几个文人跟着倒霉,而阮籍没受到牵连,逃过一劫。

司马昭斗败曹爽后,把持朝政,他想与名士阮籍联姻,让阮籍的女儿做儿媳,就托媒人来敲阮籍的门。但每次来,媒人都看到阮籍喝得酩酊大醉,一直醉了60天,联姻的事儿也就搁浅了。

一次,阮籍无意中说:我曾去过山东的东平,那里的风土人情很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司马昭就让阮籍去东平做官。阮籍想:反正东平那地方好玩,去就去,骑着驴就去了。到了东平之后,他发现官衙办公是一人一屋,官员们商量公务时,还得到对方的办公室寒暄半天,很不方便,也影响办公效率。

他立即“现场办公”,下令把墙壁都拆掉。框架结构的房屋,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这样一拆,房屋之间一下子就通透了,敞亮得很,既便于大家沟通,又便于相互监督,官员们不得不认真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这是了不起的改革,采用这种高度透明的办公方式,哪个官员想接受别人的贿赂,已经不太可能了。

最令人叫绝的是,阮籍办完这件事后,觉得好玩的已经玩过了,不屑于邀功请赏,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就骑着驴回洛阳了。前后算起来,他这次当官,仅仅10天时间。

潇洒,真潇洒!唐代大诗人李白提起阮籍当官的举动,钦佩至极,写了一首诗:“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清风。”李白是何等潇洒之人,竟还佩服阮籍的潇洒,可见阮籍是真潇洒了。

有了前面的政绩,朝廷又要阮籍做官,允许他在一定范围内任选一职。阮籍歪头一想,说:我就担任北军的步兵校尉吧。

行!就让你当个步兵校尉。于是,阮籍就有了“阮步兵”的称谓了。大家都以为他还会像上次那样有所作为,再创辉煌,谁料,阮籍来到这个地方后,终日饮酒,不理政事。

原来,他是冲着酒来的!他打听到这个兵营里有一个厨师特别会酿酒,库里还保存着300斛酒!哈哈!有酒喝,他就来了!

除了喝酒,阮籍一件公务也没管过。历史上,像他这样因酒而做官的人,实在太少了,实在太出奇了。

现实点击

海南市民周先生有事到三亚市综合执法局找局长。但当他走出6楼电梯时,看到电梯门口左边的通道上,不知什么时候安装了一道玻璃门。工作人员告诉他,要在旁边按键处输入正确密码后,玻璃门才能自动打开。周先生问密码是多少,该工作人员却说:“只有在该层楼办公的领导才有密码。其他人不知道密码是进不去的。”周先生说,尽管他说有急事找领导,可工作人员却对他说,他们是局里负责接待群众来访的,有什么事可以向他们反映,他们受理后再向领导汇报,没必要什么事都找领导。尽管他向那位工作人员表示,有非常重要的事找领导帮忙,可那位工作人员就是不开门。

阮籍对封建礼教不屑一顾

阮籍醉酒后,爱躺在一个美女脚边呼呼大睡,他的这种举动,曾引起许多人的非议。

按当时的礼教,男女之间防范很严,叔嫂之间不可以说话;男子对于邻里女子,也不能直视。

于是,所谓的君子都标榜自己不近女色。而阮籍我行我素,从来不把这些规矩当回事。一次,嫂子回娘家,阮籍大大方方地和她说话,与她告别,完全不理会叔嫂之间不能对话的规矩。

阮籍别嫂。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眠邻妇侧。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阮籍家隔壁有一酒坊,酒坊里有个小媳妇,长得漂亮,阮籍就经常过去喝酒,喝醉了,就在人家的脚边睡着了,根本不避嫌。

痛哭兵家女。这样看来,阮籍完全是性情中人,干什么都自自然然的,不做作。他听说有个女孩出身于军人家庭,极有才华,又非常美丽,可是没出嫁就死了。阮籍与这家人根本不认识,更没见过这个女孩,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急急忙忙赶去吊唁,在灵堂上大哭一场,对女孩的夭折,悲伤同情;对生命的脆弱,深感惋惜。

他哀悼完了,倾诉完了,觉得心里畅快了,就旁若无人地走了。他的眼泪,不是为了亲情,不是为了爱情,只是为了悼念一个美好的生命。这看起来似乎很荒唐,但崇高与纯洁,也就深藏其中了。一个男人能这样哭,确实是心底无私了。

写作应用

一个年轻的生命夭折了,就像一朵花还没有绽放就凋谢了,难道不值得为她悲痛吗?

阮籍不仅是为这个女孩哭,他是为所有的美丽都会暗淡而哭,为所有的繁华都会憔悴而哭,为所有的生命都会凋零而哭!

在阮籍大放悲声的那一刻,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矫揉造作。只有阮籍在痛哭中体会到的生命的悲凉和孤独是真实的。

这不是小情小调,这是大悲大恸。

这不是怨天尤人,这是悲天悯人!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有男尊女卑的传统。女性地位很低,关于男女的一套礼法教条中,几乎都包含着对女性的轻视,甚至歧视,至少没有给予和男人同样的尊重。而在阮籍心目中,女性却是值得亲近的,值得尊敬的,甚至是值得崇拜的。他的这种看似放浪的行为背后,其实包含着对礼教纲常的反叛,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呵护。

从这个角度上说,阮籍简直是那些处于弱势的女性的“护花使者”。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真正把女性放在“人”的地位上加以表现和赞美的莫过于《红楼梦》。贾宝玉的形象看似有几分愚痴,却可以说是女性的知音。晴雯死了,他哭;金钏儿死了,他哭;鸳鸯死了,他哭。你看,贾宝玉的形象不是和阮籍一脉相承吗?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正是阮籍的“隔代粉丝”,他给自己取字“梦阮”,足见对阮籍的喜爱。

谁的眼泪在飞?无情男子何必垂泪?

因为爱,只有爱。

不是男女之爱,而是人间大爱!

千年之后,如果我们还不能理解阮籍,那不是阮籍的无奈,恰是我们的悲哀!

阮籍母丧。魏晋时期最讲究“孝”,统治阶级常常利用“孝顺不孝顺”为标准,给人定罪甚至杀人。尽孝的方式非常繁琐,父母死后,做儿子的要三年服丧,三年素食,三年寡欲。更有甚者,还得在父母的墓旁搭个茅棚,守墓三年。

这种礼教对“孝子”是一种折磨和摧残。阮籍对此很反感。他母亲去世时,他正在下围棋。噩耗传来,对手不下了,阮籍却铁青着脸不肯歇手,非要决个输赢。下完棋,他才从别人手中夺过酒杯,饮酒两斗,然后放声大哭,口吐鲜血。

他,在大悲大痛之前,做了一个停顿,这个停顿就是继续下棋。这个停顿,等于把封建孝道,冷冷地搁在那儿了!他是故意这样做的。但他的内心是很孝顺的,以至于在母亲下葬后,他因悲伤过度而急剧消瘦了。

阮籍的青眼和白眼

阮籍不经常说话,却常常用眼睛当道具,用“白眼”、“青眼”看人。经他这么一折腾,也就慢慢地有了“青睐”、“垂青”这样的词汇。

细究一下,这里的青色,是指黑色。因为瞳仁是黑的,正眼瞧人的时候,瞳仁在眼睛中间,看起来黑得多,就叫青眼;斜眼看人的时候,眼白多,就是白眼了。我们现在常说的“遭人白眼”,就是这个意思。其实,阮籍这样做,是表明他对人对事的态度,是显示一种立场罢了。

他的母亲下葬前,有不少名士前来吊唁。其中一人名叫嵇喜,此人的官位和名气都不小,但阮籍不喜欢人家,就拿白眼看嵇喜。嵇喜在灵堂哭拜的时候,按理说阮籍应该陪着哭,但他却披散着头发坐着,不站起来也不哭拜,只是两眼发直,表情木然。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阮籍完全不守礼法,完全不委屈自己的心态。他讨厌的人,即使是来向自己表示友好的,也给白眼,不搭理人家。但若是自己喜欢的人,就给青眼,很欢迎。嵇喜的弟弟嵇康来吊唁时,阮籍就很欢迎,马上迎了上去,“青眼相看”,因为嵇康和他一样,也是不拘礼法之人。

他活得是真实的!

由此看来,阮籍冲破“孝”的条条框框,来践行真正的“孝”,只是想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表达一种爱憎,他只想活得真实、自在。

他的青眼与白眼,他对封建礼教的叛逆,除了表现在行动上之外,还蕴含在他的诗文里。他在《咏怀诗八十二首》中,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与社会的黑暗,流露了自己的愤懑和痛苦。他还通过《大人先生传》,塑造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先生”的旷达、潇洒和自由自在,对于能拥有自由的生活和心态,表示了热切的向往。

但是,阮籍毕竟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社会:宫廷内部刀光剑影,权力之争异常惨烈;门阀士族相互争斗,名士们一批又一批被送上刑场。何晏、嵇康、张华、潘岳、郭璞、刘琨、谢灵运、范晔……这些当时一流的诗人、作家、哲学家,这些如今还活跃在中学、大学课本里的人物,一个个地,或被公开行刑于洛阳街头,或被秘密地杀害于黑夜之中。

这是何等残酷的现实!难怪何晏会说“常畏大网罗,忧祸一旦并”;难怪嵇康会说“心之忧矣,永啸长吟”;难怪阮籍会感叹“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这些知识分子,一方面有“忧生之嗟”,一方面又找不到出路。于是,阮籍就一个人驾着一辆木车往前走,往前走,他要寻找出路。

但是,他一次次地失望了,崎岖不平的道路,把木车颠簸得像跳现代舞一样,但那节奏,却是最封建的音符,一声声使阮籍绝望。于是他大哭,无路可走的时候,他哭!这是史书上说的;有路可走的时候,他还哭!这是我现在推测的——因为从阮籍驾着木车上路之时,他就已经知道,条条道路,都是死路!逼得一个名士束手无策,只有痛哭。  阮籍找不到出路,就大哭;刘伶找不到出路,就喝酒!看,他提着一壶酒,身后跟着一个人,拿着铁锨。他扭头对那人说:“死便埋我!”于是,他拼命地喝着酒,走出了洛阳城。

阮籍谨慎

提起阮籍,人们多半会想到他的张狂奇悖,那个仙姿风雅的隐士,嗜酒越礼的狂人,我行我素的乱世贤者。然而这位竹林七贤之一,又与孔融、嵇康等人不同。相对于他们的刚硬,阮籍则是圆润的——狂放的外表下,是极为谨慎的心思。

阮籍是个众所周知的酒徒,他主动提出担任步兵校尉一职,竟也只因打听到那里有个厨师是酿酒好手,并且,有三百斛酒的库存。生平有大醉60天的记录,然而也就是这60天,使司马昭欲与其联姻的意图泡汤,酒在阮籍手里,更像一件人生工具。醉翁之意不在酒,虽放浪形骸于外,内心却综艺在冷眼旁观中清楚明了,就像醉拳,形醉而神不醉。只是身逢乱世,正直的社会价值观荡然无存,朝野的你争我斗直如一个大泥坑,这坑,自然是不能跳的,然而世界却又不是想回避就回避得了。当权者对名士的穷追不舍,让人不合污易,不同流却难。阮籍则巧妙地即在方内,又在方外,张狂处世,谨慎做人。

孔融、嵇康的死就多因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终为小人所害。而阮籍却善于借酒避忌,让人怎么也抓不到自己的小辫子。喜怒从不形于色,从不揭别人的短,更不批评时局,这一点,即使七贤中的其他淡泊之士,也做不到。向来货从口出,有影响力的人,更是称为当权者的“眼中盯”,他们的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都被予以超乎寻常的关注,更何况那些愤世嫉俗的言辞。在乱世,尤其是那个大批文人名士被杀戮乱世,想存活下来相当不易。连司马昭

也说:“天下最谨慎的人要算阮籍了,和他谈话,听到的一定都是些深远的哲理,他绝口不提时事,更不论人是非。”

阮籍做过这样一个比喻,说跳蚤在兜档里筑巢,饿了即吸食人血,三餐无虑,安全可靠,却怎么也不会跳出兜档。当时所谓君子者,与跳蚤何异?而几千年后,有个女子在上海滩的灯红酒绿中,也幽幽长叹一句:生命是一件华丽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二、精彩范文

人与路

想到路,眼前挥之不去的,只有阮籍。

是他,驾着破旧的牛车,一坛酒,独自驶向城郊。路旁,奇花异草,奇峰怪石,他视而不见,投以白眼。上方,落单的飞雁凄凉鸣叫。此时,牛车停了,老牛回过头来,仿佛在说:“没有路了,该往哪里走?”他无奈,只有无奈地答道:“路在哪儿,我怎知道?”说罢,取瓢捧起浊酒,喝罢,继而大呼,继而大号,最终一把辛酸泪,沿原路而回。此所谓,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只不过没有路罢了,为何痛哭?他哭的不是眼前的穷途,而是人生的穷途。

这条路上,笼罩的是东晋司马集团的阴影;这条路上,洒下了多少眼泪!为慈母,慈母身亡,他号哭,即使吐血数升;为好友嵇康,嵇康被斩,为正义而被斩,他开始是沉默,当行刑前,嵇康弹起空前绝后的《广陵散》,他只好大哭,用泪,用心泪为友人送行;为陌生的兵家女孩,女孩美丽而具才情,未及出嫁,染病身亡,他冒冒失失地奔向灵堂,用泪为美好的生命饯行。

这条路,满是眼泪。

泪流尽了,路上只有沉默,沉默得有些吓人。当名士裴楷前来拜访,他只报以白眼。裴楷明白,阮籍的人生之路早已超越了礼义的范畴,而他本人仍在礼义之内,所以裴楷只好,也只能按礼义之数,向阮籍作揖三次,然后离开。是的,阮籍人生之路上的亲人,旅伴,还有那些美好的生命,都已消逝。他只能将沉默这件外衣披上,抵御寒风,来自人世的寒风。接着,踽踽独行,移向自己的路的尽头。

这条路,我们难以体味,只能用“猖狂”将他形容,形容成一个远离尘嚣远离人世的繁杂的陌路人。世人用冷眼审视着他,看他一个人在路上表演。然而,我们怎能知道,这出表演包含了多少眼泪,多少辛酸!在他身后的路上,抛下的是世俗的指责,世俗的猜疑……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希望能坐上他的牛车,同他一道奔向城郊。还是在青草杂生处,我会跳下,为他拔除野草,拔除他路上所有的杂草。然后,打一下牛背,让牛载着他在自己的路上继续前进。而我,在这条路上,会望着他的身影,面向夕阳,诚恳地弯下九十度。

为他,也为这条路。

两把钥匙一扇门

天似镜,风如纱,竹涛阵阵,流水综综(淙淙)。正是个好日子,李白与阮籍同到神的脚下寻找快乐幸福之门。

神睁大眼睛看这两个人:李白,腰挂酒葫芦,身着白青纱,胯下小毛驴,顶上飘飘发,不时用手抚一下那长长的山羊须;阮籍,坐在只眼老牛的破车上,酒瓶东倒西歪,头发凌乱如草,衣服半只扣子也没有,用一支树枝挂住,潦倒非常。

神引他们进了一个房间,各给他们一只破耳壶,壶中装有半壶酒。阮籍摇一摇又往壶里看一眼,叹气道:“神怕是偏心这西域浪子,我只有半壶酒罢,他却有一壶吧!”李白笑了笑:“神看来是对我们很好呢,我有大半壶仙酒,喝,味道一定美极了!”

神饶有兴趣地看了两人一阵子,微微一笑,把他们带到一个分叉路口,让他们各自走去。

李白的路不好走。赖棘刺丛生漫路,泥淖的山石路让小毛驴弄伤了脚,他从驴身上落到了泥水中,青白衫顿时一片黄一片黑,鸟儿从树丛中惊飞。他哈哈一笑:“这回酒可醒了,可以好好走路,再说,八只脚总比四只跑得快。”他又呷了一口酒。走了不久去碰到断崖,无路可走了。他吟了一句:“无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小毛驴,你可不必受我压迫了,有缘再会”!说罢动手往山下攀爬。

阮籍也不如意。正当他看着那半壶仙酒叹气时,一只猴子抢走了他用来遮风挡雨的破帽子,他想抢回来,却打翻了大多半的酒,人也倒在路旁,棘刺刮破了皮肉,鲜血直流。他又叹:“唉!天不助我呀!”爬上车走未几刻,断崖在眼前出现了。他顿时悲从中来,忆起伤心往事,哭天抢地地喊了起来:“叫我如何是好,如何是好……”眼前一黑,他晕倒在车上。

李白历遍艰辛,终于爬到了山下,眼前是一片从未见过的美好境地;金色的树枝,宝石的果子,银白的叶片,云雾缭绕,花影丛丛,神正笑着对阮籍说些什么,他跑了过去。

神于是宣判他们寻找的结果。点了点他们的酒壶,一阵红光闪过,两人手中多了一把钥匙,一把刻着“悲观”,另一把刻着“乐观”,李白成功地打开了门,而阮籍,无语叹息。

神笑着说:“乐观就是劈(披)荆斩刺的一把刀,悲欢则是阻道的石。你们也看到了各自的结果,乐观,则幸福快乐,悲观,则无所事成。”

顿时,两人心中,风清气爽,豁然开朗。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而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也有灰尘和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幻想的自由和权利。我们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阮籍目睹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一曲《广陵散》成为绝响。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由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和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这是梦和现实完美的结合,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吧!

穷途之哭——阮籍

“夜中不能寐,坐起弹鸣琴”,辗转反侧的夜晚,总有那么一些事情萦绕不去,索性坐将起来,用琴音为自己的思绪伴奏。别人听到的是琴声的旷达幽静,而阮籍听到的,却是“孤鸿号野外,朔鸟鸣北林”。别人看得到的月白风清他看不到,别人听得到的鸟语虫鸣也与他无关。他在这乱世的罅隙徘徊而不知何往,唯有那一缕琴音,一壶浊酒,让他在这样一个离乱动荡的世界得以安身立命。

“(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这就是王勃《滕王阁序》中所谓“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来历。猖狂吗?阮籍,当一个人独自驾着车,走着自己喜欢的路,忽然在某一天发现路的尽头没有路了,那应当是如何的绝望?游玩散步的路,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可以退回来重新选择方向,可是人生的路呢?走到尽头的时候没有办法再回头。“朝为媚少年,夕暮成老丑”,当他踏上那条路途的时候还是某个早晨一个意气奋发的俊美少年,然而在某一个暮色四合的傍晚,路的尽头,忽然就看见自己早已老态龙钟步履蹒跚。阮籍的猖狂和他的绝望大概是成正比例的。他用自己歇斯底里的疯狂掩饰着对于这个世界的仓皇与绝望。

阮籍经常一个人驾着车出门,也不走大路,任凭车马狂奔,跑到哪里是哪里。一直走到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时候,才把车马停下来,然后对着天地、山野,扯开喉咙,放声恸哭!哭得是排山倒海、酣畅淋漓!哭完了,尽兴了,这才调转车头,打道回府。好笑吗?一点也不!

我敢说,如果我们真能听到阮籍那不顾一切的哭声,那撕心裂肺的哭声,那如丧考妣的哭声,我们不仅笑不出来,反而会和他一起哭!

孟子曾说过一句话:“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可是对阮籍而言,“正路”在哪里?

这个故事简直就是一个时代的寓言,正好印证了阮籍在那样一个乱世无路可走的悲剧性命运。

阮籍的“穷途之哭”,远比杨朱的“歧路之哭”更深刻、更痛苦、更绝望。杨朱只是为道路太多,可能误入歧途而痛哭。阮籍是已经走在歧途之上,而且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也许,还有一条路是可走的,那就是死亡。但是,阮籍又是一个特别珍爱生命的人,特别追求自然的人。在他看来,人的生命本于自然,保护生命的完整就是顺应自然之道。

——活得苦,活得累,又不能死,不愿死,这就是阮籍一生的悲剧所在。

“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大概当一个人备受关注的时候,他的喜怒哀乐就不再是自己的了。怯于应付世俗的这些人,始终也不知道世俗中的人会以什么样的手段来对付他们,这个世界没有安全感。甚至连哭,都要有一个适当的理由。有才色未嫁而死的少女,也许素不相识,但是这不正是自己吗?空有满腹才学,却永远没有施展的地方,或许最后就如同那个少女一样“未嫁而死”了?阮籍哭那个少女,更是哭他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陷阱,到处都有算计,他那么久了都是“喜怒不形于色”、“口不臧否人物”。谁没有少年冲动的情怀呢?可是他却必须要压抑自己、面无表情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个“兵家女”的死,让他看到了自己的后来,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

八十二首《咏怀》诗,他跟着自己的意识流动在书写着一些东西,却必须要在意识的自由流淌过程中强制性地删减掉一部分有可能给他带来杀身之祸的内容。司马懿父子负魏明帝“忍死托孤”的厚恩而夺了魏氏天下,而阮籍只是一个普通的文人,他不能像伯夷叔齐一般“登彼西山,采其薇矣”。既不能如先贤般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又不能勉强自己做这样一个领导者的臣子。命运恰好把他放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生不逢时。

于是,酒便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阮籍的生命里,替阮籍挡住那些来者不善的阴谋。钟会“数以时事问之”,而阮籍“皆以酣醉获免”。甚至可以为了喝酒去做步兵尉,这样的人,或者更多的是可爱吧?然而试想,一个人把路走到只能用醉酒来保护自己,能不让人感慨伤身?当“性至孝”的阮籍,在对弈中惊闻母亲去世,“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就如同我们被砍掉了手指头,看不见的时候感觉不到疼痛,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会失去那么重要的东西。阮籍亦是如此,听到母亲去世的时候仿佛只是一个消息,他听见了,仅此而已。而当下完棋他意识到从此永远失去了母亲的时候,“举声一号,吐血数升”,这样的打击是致命的。本身这个世界对于阮籍而言就已经无所依靠了,这样一个至亲的人都走了,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儿。

“竹林七贤”,这样的称呼不免让凡人心向往之,然而没有身临其境并不能体会他们的苦闷。江山易主,自己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怀旧之人,借酒消愁,抒忧愤之情。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是一种境界,一种像王维那样出生于大唐盛世的半官半隐“诗佛”才具有的情调。而“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那是出生在魏晋罅隙中挣扎求生的文人身临绝境悲不自禁的无奈。王维的豁达与禅性,却是阮籍穷其一生也消费不起的。然而,在阮籍很多诗歌的字里行间,我们总能看出来,某些追求,某些执著,夺路而出,与我们撞个满怀。让我们忽然就心有所触,于是,潸然泪下。

竹林七贤另外还有年纪最大的山涛,后人称之为“一盆摇摇晃晃的温水”;还有年纪最小后期变化最大的“卧在算盘上的隐士”王戎;还有精通音律的阮咸;人称“酒仙”的刘伶,还有“清悟书生”向秀。他们至情至性,知心相交。虽身处乱世,却总不失了那片“竹林”净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9656.html

更多阅读

魏晋风度 竹林七贤

魏 晋 风 度提要魏晋是门阀士族社会。“正始明道”,魏晋时期,玄学盛行。玄学是道家思想的魏晋版,道家推崇“自然”,玄学盛行,是对两汉儒学的深刻反思,这,便发育了任诞、脱俗的“魏晋风度。”《世说新语》是“名士教科书”(鲁迅语),读此书,我

中国十八怪大全 云南十八怪顺口溜

重庆十八怪房如积木顺山盖,三伏火锅逗人爱坐车没得走路快,空调蒲扇同时卖背起棒棒满街站,女士喜欢露膝盖龟儿老子随口带,不吃小面不自在光着膀子逛大街,街边打望好愉快办报如同种白菜,崽儿打赌显豪迈矮小伙高姑娘爱,摊开麻将把客待公交车上

竹林七贤为什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为什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李恒昌不是隐士,不是神浑然坐忘与山林间如一块突出的石头——王家新《山水人物》他们是一个非常特立独行的群体,为历代所罕见。用现代说法,他们建立

湖南麻阳十八怪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西北部,地处麻阳河流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09°24′-110°06′、北纬27°32′-28°01′。湖南麻阳----冰糖橙之乡冰糖橙,椪柑,冰糖柑等都很多,价格有优势。上下大辽村也有,隆家堡乡黄溪村的柑橘很好

扬州八怪郑燮作品欣赏 郑燮竹石图欣赏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他是江苏兴化人。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郑板桥生于16

声明:《竹林七贤 扬州八怪》为网友人字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