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Melisa。 2012-01-07 14:11:50
前有《女巫布莱尔》后有《灵动:鬼影实录》中间夹着《死亡录像》,还外带营销策略大放异彩的《科洛弗档案》,这部电影果然显得蹩脚多了.先说本片采用的伪访谈手法,根本就不适合根据时间切成一段一段的方式----因为真正的访谈绝对不是这样.(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硬要根据时间切成一段一段的,倒不如换成警察侦破案件的方式,那样代入感才会比较强.)再说演员,特别是被女主采访......... 6/9有用 1回复
“伪纪录片”风格泛滥了啊
devastator 2012-01-08 11:01:23
如果你喜欢《苜蓿地》或者《死亡录像》那种“伪纪录片”风格的影片,那么这部来自澳大利亚的《灵异隧道实录》一定符合你的口味,该片采用了“伪纪录片”+“伪新闻访谈”的方式,通过几个幸存者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废弃隧道的“鬼影实录”。 ...... 1/1有用
这部伪纪实电影拍得太纪实了
Syncloop 2011-08-28 20:02:26
编剧想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引导观众,希望观众能猜到片中的“东西”是什么。但是怪物只在夜视低档DV中露了半张脸,纪实的效果是出来了,但影响了艺术效果,有些美中不足。但真实感,THE TUNNEL较《苜蓿地》来说做得到位很多(苜蓿地里的DV太拽了,全景、高清、超长待机时间、抗摔,磁带超级耐高温......额滴神呀!!!)。如果观影时抱着看清怪物的样子的目的,那这部片子......... 5/10有用 4回复

不可意淫的真实
kratos 2011-05-22 13:02:36
《The Tunnel》采用的纪录片式的风格来拍摄的,首先要肯定的是,片子的构思不错,隧道本身的未知性和延展性给了恐怖元素绝佳的发挥环境,比如狮门的《午夜食人列车》以及伊藤润二的《隧道奇谭》都以隧道为背景,最终的效果都颇为理想。《TT》一上来以一段求救电话开始,不得不说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然后提出水循环计划,涉及使用旧的隧道,驱逐流浪汉,youtube小......... 3/6有用 11回复
生不逢时
雷霆阿尼 2012-04-04 13:48:58
虽然同属伪纪录阵营,但是本片却远没有鬼影实录等片幸运,虽然缺点很明显,但是依然不失为一部不错的电影,无论是气氛营造上还是地点选材上,其实看来个人觉得引人入胜的方面比鬼影实录更胜一筹。 不过对于如今已被伪纪录片喂饱的观众来说,观影要求也相应提高,也更加挑剔。 那么除了感叹观众诉求越来越高,也该叹息一下既生瑜何生亮了。...... 2/4有用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 更多影评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