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咨询,你了解多少? 了解女人的心理
中国心理咨询业的潘多拉魔盒
[摘要] 中国心理咨询业的乱象背后,是一个新生行业的日趋商业与市场化。
CFP 供图 许文婕 制图
光线昏暗的房间内,一名青年男子平躺在椅上,他闭着双眼,旁边坐着一个女人。他正向这位女性心理咨询师描述自己在梦境中遇到的场景—这是港片《无间道》中陈永仁在心理诊所中经历的经典场景,让不少影迷们至今记忆犹新。
无数影视作品里呈现的心理咨询师,往往正是这样神通广大的心灵使者,他们都是俊男美女,让人信赖,往往一眼就能看透你的内心。他们能为你催眠,为你思考,甚至帮助你找回内心的失落和困惑。
然而,当下中国真实的心理咨询业并非如此“不食人间烟火”,中国心理咨询业的乱象背后,是一个新生行业的日趋商业与市场化。
本报记者 马欢 发自广州
25岁的胡小华(女,化名)最近比较烦,她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
工作进展拖拉,对周边事物毫不关心,人际交往不够主动,与父母的关系更是糟糕透顶。
自行阅读了一些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后,胡小华认定自己得了抑郁症;再一一对号入座,她认为已经找到了自己如今所面临的所有工作、生活问题的根源:幼年时家庭不幸、父母对自己不管不问。
胡小华开始四处咨询朋友,其中一位推荐她去找上海的某位心理咨询师聊聊。电话联系后,胡小华被那位心理咨询师告知,自己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最好还是尽快选择一位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当面治疗。另外,还“必须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这个“长期”可能需要一年甚至以上的治疗时间。
听了上海这位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后,胡小华更加坚定地认为自己“心理确实有病”了。如今,她正忙着到处托人打听,希望能够在广州当地找到一位能帮助自己解决当下困境的专业心理咨询师。
上世纪80年代,心理咨询业开始进入中国,但中国人普遍对此讳莫如深—和心理咨询师这份职业紧密相连的,仍是“精神病”这样充满社会歧视的用语。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心理咨询业开始进入加速度发展时期。
潜在的巨大需求量
2014年5月9日,上海召开世界心理治疗大会。与会专家公布调查结果:我国抑郁症患者已高达3000万人,但目前仅有10%的人正在接受正规治疗。
这样的数字无疑显示出中国心理咨询业潜在的巨大需求量。来自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调查认为,到2015年,我国至少需要约86万名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人员—这一数据还是以保守方式统计出来的。
总体来说,中国女性的心理问题比男性严重。“我可以给你一个数据,以抑郁症来论,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总的来说,女性的心理问题发病率和去寻求咨询的人要比男性多一些。”知乎ID为“动机在杭州”的著名心理咨询师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
“动机在杭州”,应用心理学博士出身,知乎网站上的“心理学红人”,经常免费科普和解答各类心理学方面的问题。目前,他本人在杭州某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另一方面,深具中国特色的是,和如此庞大的需求量相比,“除了有限的几个著名心理咨询师之外,国内的心理咨询行业目前还是彻底的买方市场。首诊客户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即便是大一点的机构,也只能靠百度竞价排名和客服轰炸等方法,用巨额成本换来初次预约。”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兼职心理咨询师李松蔚给出了一线观察后得出的结论。和西方文化不同,含蓄内敛的中国人向来没有对着陌生人吐露心声以求获得深度心理治疗的习惯—更何况还要交钱。
和精神病医生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病人症状不同的是,心理咨询师面向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群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工作为人们预防精神疾病修筑了一道有效的防护栏。
实际上,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迟毓凯表示,普通的心理问题,找知心朋友或者亲人就可以解决,只有在心理问题影响到正常生活的时候,才需要寻找专业人士。“对于心理求助的建议顺序是:街道大妈→高校咨询中心→医院心理科→社会咨询机构”—他在自己的专栏里面写道。
“动机在杭州”也强调,心理咨询的确不是万能的。严重的抑郁症有其生理基础,用药的效果会比较好,一旦不用药,生化水平下降,抑郁症将再次复发。对确诊为抑郁症或者躁狂症等精神疾病的患者来说,专业的心理咨询起的仅仅是辅助治疗作用—随后,这在抑郁症患者王小姐的口述中得到了证实。
“我们通常理解上的抑郁症可能只是抑郁情绪、心情较低落,但真正患了抑郁症还是应该去治疗”,“动机在杭州”介绍,“最好能和心理咨询相结合,心理咨询对抑郁症患者起的作用主要是改变想法和认知,包括疏导情绪。真正到了患抑郁症的地步,就很难通过心理调节来缓解。”
混乱的考级系统
今年6月,知乎网站出现了一篇名为《接触人性阴暗面最多的是哪种职业?》的帖子,一位名为“猫不群”的网友声称自己“目睹”了中国心理咨询界的种种“黑暗事实”,并揭发中国心理咨询从业者中有太多精神控制的高手、商业操纵的天才:一次心理咨询动辄收费四五千;不顾职业道德和女患者发展暧昧关系;财色双收之间,从业三五年就能在北上广轻松买房……
尽管此帖最终被不少专业人士质疑其真实性,但仍在某种程度上揭开了中国心理咨询界的潘多拉魔盖。
首先被抨击的就是混乱的中国心理咨询师考级制度。
据目前国家劳动部对心理咨询分级的规定:三级是心理咨询员,理论上要在心理咨询师的监督下咨询;二级是心理咨询师,可以单独执业;一级是心理督导师、督导。换种说法则是:大学生可以直接报考三级咨询师证;研究生或大学毕业从事咨询相关工作2年后可以考二级咨询师证—中国目前只有三级和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证资格,要考一级的,只有去国外。
实际上,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分析专业博士陈灿锐撰文表示,目前中国绝大多数职业心理咨询师,均是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的认证考试之后上岗执业的—原先并非学习相关心理专业出身。陈灿锐透露:“本人从2009年至今,在广州培训了8届的三级、二级咨询师,深知,一个二级咨询师的诞生,总学习的时间不超过半个月就可完成,并获得从业资格。”
关键是,急需获得心理咨询的社会人士往往并不清楚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之间的区别,“在非专业的人看来,目前代表心理咨询师最高等级的就是二级咨询师了。比如新浪微博的认证,一个二级咨询师就可以加V,似乎很权威。当然,也有连二级都不是的乐嘉之类的大红大紫的大有人在”。陈灿锐说。在他看来,在中国,不少非心理专业背景的人,混得比具有专业背景的心理咨询师好得多。
问题是:专业人士都去哪儿了?
据陈灿锐介绍,一般来说,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博士都会选择进高校做老师,硕士则通常会到某家咨询中心做咨询,本科生的出路是去中小学做老师,也有部分到外面的心理咨询机构做助理或跑业务的。
江湖派VS学院派
大批心理学博士选择高校就业,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心理咨询机构的两大分类:存在于大学内部的学院派,较有名气的如北大的雪绒花、北大的燕园博思等,北师大和北京林业大学也都有机构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另外则是一批私人挂牌、自负盈亏的心理咨询公司。
对渴望得到心理咨询的患者来说,学院派和江湖派之间的咨询质量与专业度之间是否存在较大差别?“动机在杭州”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抛开出身不谈,单用诚信和欺骗,专业和蒙混的角度进行区别并不合理。实际上,用是否自律来衡量这两种粗疏的划分,可能反而更有建设性。”
“我自己应该说是学院派的,但不是学术派,因为其实还是比较注重实践性。我觉得这种现象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样的,我并不觉得学院派是一个褒义词,因为这也并不意味着学院派心理咨询师就受过很多训练、知识就很丰富、就应该挣很多钱。说到底,还是应该看来访者的口碑,看是否能给来访者以帮助—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客观看待心理咨询中的江湖派?“动机在杭州”认为首先不必带有偏见:“有一部分江湖派也许有一些自己的智慧,这也是合理的。但也有一部分可能会使用不当的营销手段,比如通过夸大效果,夸大对自己的宣传,或者做一些虚假的简历等,这种是不合理的。有些江湖派心理咨询人士的简历上还可能列有国际催眠认证之类的信息,很唬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含金量。这一部分人的问题在于:都把脑筋放在如何包装和营销上了。”
话虽如此,心理咨询业中的江湖派仍然承担了如下同样显得极其混乱的指责:混淆专业心理咨询与灵修的界限,使用“旁门左道”如谭崔、催眠、塔罗占星等手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乐嘉,其所谓的性格色彩学实则毫无心理学根据。
“动机在杭州”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相反,他欣赏“有才能”的乐嘉对自己的包装,“但乐嘉其实不能算是心理咨询行业里的,他做的是一些心理培训。他的原理比较简单,有点类似于星座”。
“动机在杭州”另外强调,催眠在心理咨询里其实是“非常正规的流派和方法”:“但现在有很多人误解了这种方法,觉得很神秘,所以有时候会被用于江湖骗术。这并不是说催眠本身不好,而是关于其用途的问题。我自己本身也学过、做过催眠。总之,不应该混淆治疗里的催眠和表演性的催眠。”
和使用催眠、星座等手段相比,和自己的女病人发展暧昧关系,是江湖派心理咨询师所承担的另外一项性质颇为严重的道德谴责。
“睡遍女患者的没见过,江湖大忽悠却的确很多。”李松蔚坦承。
陈灿锐更加直接,在自己的博客中,他提及了“好几个跟之前的咨询师发生性关系的”的女患者。陈灿锐分析说,“进行心理咨询的患者,原本就有很多心理问题来自早年爱的缺乏或当下的精神空虚。精神分析称把早年重要他人的情感投射至咨询师身上的情况为移情。移情是咨询自然而然的过程,也是治疗的关键,比如最难的边缘型人格障碍(BPD)就需要通过移情来澄清。霍尼、荣格、克莱因、罗杰斯这些大师们,与来访者的绯闻中,也有很多涉及色情移情,这是深度治疗 所避免不了的现象。这也是对咨询师职业道德的严峻考验,所以国外有很多法律和职业规范来限制,但是国内几乎可以随心所欲!”
早在2009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全国1000名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结果发现:37.1%和32.3%的被调查者回答:会特别喜欢某些来访者或者被来访者所吸引;1l%和9.8%的被调查者会被来访者性吸引和产生性幻想;3.7%的被调查者与来访者“超出治疗关系程度,但未发生性关系”,0.8%发生过性关系;约10%的被调查者认为从业过程中对来访者的性吸引或性幻想符合职业伦理。
从考级到收费:浑水摸鱼型商业模式
[摘要] 在中国,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如何顺利通过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心理咨询师的月收入一般是多少?能否养活自己?
2014年5月11日,福建省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一名抑郁症患者在走廊等待。 CFP 供图
本报记者 马欢 实习生 陈嘉玮 发自广州
“吃过早饭,坐着公交车晃晃悠悠地去工作室。以前第一个来访者要到中午才来(现在十点就开始了,没那么逍遥了),于是可以在休息室里坐一上午。某江湖大佬一般用这种时间上网玩三国杀之类,我当然不会那么堕落啦,所以会掏出IPAD玩游戏……直到第一个时段开始。心理咨询都是准点开始,准点结束的。每次50分钟。有经验的咨询师都可以掌握住这个节奏感。到点就进屋。有时候来访者会迟到,这就很赚,可以趁机多玩两局游戏,但还是准点结束。做完咨询一般会留出一些休息时间,可以出门买个饮料,散散步什么的。其实咨询完成后需要做记录,但我通常会拖到一天结束时再写,反正印象深刻,也不可能忘掉什么。中午晚上在附近找地方吃饭,这个比较头疼,因为吃来吃去老是那么几个地方,如果有新开的馆子就会兴奋好几个星期。一般会做到晚上8点或9点,错过晚高峰再坐着公交车晃晃悠悠地回家。反正大老远来一趟,不多做几场就对不起路上花的时间。而且通常晚上才是黄金时段,因为有空的来访者最多。并不累,有时会觉得经历了一天世事变幻,有点微醺的感觉。”
这是北大心理学博士、兼职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在知乎上描述的“一个心理咨询师的一天”。在这样“微醺”的描述里,心理咨询师这份工作简直轻松得令人羡慕。但羡慕背后,问题多多:在中国,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如何顺利通过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心理咨询师的月收入一般是多少?能否养活自己?
逐步职业化的中国心理咨询业
某个刚上小学的学生,平时上课注意力总是没法集中,家长带着孩子来找心理咨询师;一位女孩正在谈恋爱,常常与男朋友吵架,来找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分析原因;一位私企的员工,因为平时工作压力很大,心情一直非常抑郁,晚上经常失眠,最后也选择去心理咨询师那里寻求疏导方法……
这是某位专业心理咨询师描述的当下中国心理求询者的真实场景,小到一年级的小学生,大至80多岁的老人,都开始和心理咨询师这一行业发生联系。求询者咨询的范围也很广泛,恋爱、婚姻、家庭、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学习障碍……包罗万象。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家开始制定相关标准。2002年,“心理咨询师”被写进 《国家职业大典》,正式成为一门新的职业。
200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开始组织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按照国家规定,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以三级为起点,共分为三个级别: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不过,在目前国内,二级就已经是最高等级,一级心理咨询师还没有开通统一考试系统。
国家规定,三级咨询师属于心理咨询员,只能接受较轻问题的来访者,一般在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从事咨询室工作,高校或者以上的心理咨询机构需要二级咨询师的资格认证,而且也只有二级咨询师才具备开诊所资格,还必须在当地民政局申请、登记。
从2003-2009年底,已经有16.4万人通过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心理咨询师考试,获得了正式的心理咨询师证书,但真正的从业人员数目尚无法确切获得。来自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评估认为,估计获得咨询师证书的人员中有1/3即共有5.3万人正在从事该方面的相关工作。
尽管如此,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而言,现有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数量仍旧太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教研室的肖泽萍教授认为,中国至少需要数量达200万的专业心理咨询从业人员。
漏洞百出的“心理咨询师资质考试”
只要稍加打听就会发现,目前,“心理咨询师资质考试”已经成为很多培训机构的热门备考项目。
李英,结婚有孩,来自上海,去年12月萌生了自己学习心理学的念头。行动力特强的她,马上报名参加了某个“心理咨询师资质考试”班,希望借此既能找到使自己心理平衡的办法,在将来对孩子的教育有所帮助,又能顺便考取一项实用技能证书,为将来可能发生的就业问题做好准备。
李英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她所报的培训班,价格不菲,整个培训费用为8000元左右,上课时间为半年。据李英介绍,她报名的机构在当地还算是规模比较大的,讲授课程的老师也是在上海当地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形式上比较正规。与此同时,她也考虑过网上相关的在线培训班,课程一样,但价格要低很多,“至少便宜一半”。但最终,李英还是选择了信赖度相对较高的实体培训班。
和李英所交纳的高达8000元的培训费用相比,心理咨询师的报考费用未免低得令人吃惊:二级心理咨询师的报考费用为131元,三级心理咨询师的报考费用为91元—前提是,据我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明确规定,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含三级)以上的报考者,首先应该具备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这三个专业中的任何一个大专以上学历,或是具有其他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如果是非心理学、医学、教育学本科学历的考生参加开始,则需要在考前参加院校的正规培训,或由正规机构协助报考(培训费一般在3000以上)。除培训费用之外,在现场审核过程中,这些非专业考生还需要交纳鉴定费和考务费—根据各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要求,费用不尽相同。
但往往规定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时代周报记者的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各大培训机构各自使招,中国的心理咨询师资质考试基本不设专业门槛。“心理咨询师资质考试原则上是有门槛要求的,要求考生必须是相关专业背景。但实际上,这个门槛比较低,因为来考证、参加培训,就意味着机构挣钱、劳动部挣钱,那为什么还要去卡呢?这个门槛是人为地放低了的。”“动机在杭州”表示。
除了放低相关专业背景的要求,只要交费,培训时间也可以人为大幅度缩减。此前有媒体报道,在我国,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一般需要长达半年的教学时间,但是如果不想花太多时间,则可以考虑参加一个仅包含三个课次的“精英速成班”,只是价格比正规班昂贵得多。业内人士介绍,所谓的“精英速成班”,原本针对的是从心理学专业毕业但尚未取得资格证的人士,三次课程的安排也基本就是考前串讲。实际状况是,只要交钱,不符合报名要求的学员也可以在“特殊安排”下顺理成章地经历考前串讲,进入考场。
更耸人听闻的是有关买卖心理咨询师资质证书的传闻。“2012年以前,一张证书,1000元到2000元不等。2012年以后国家控制严格起来,价格涨到了3000元,并且还要跑到内蒙古去考。现在都涨到5000元了。”
面对网上如此传闻,专业人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普遍否认。“对于买证之说,三级资格证有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但也是极个别的—就像现在的驾照也可以用钱买,但也还是极少数。买证这事没有到泛滥的地步,大部分人还是考的。”
但中国的心理咨询师资质考试极易通过是不争的事实。“国内劳动部的心理咨询资格认证特别好拿,已经成了劳动部的一个牟利项目了。这样就有大量的人去培训,而培训是需要向劳动部交钱的。这是一个很糟糕的现象,业界里的口碑也变得越来越差。但是没办法,因为目前只有这一个获得职业资格的途径。”“动机在杭州”表示。
极易通过的资格认证引起的连锁反应可以想见。“当下心理咨询师准入门槛较低,造成了心理咨询从业人员能力与社会实际要求有较大距离。拿到证后有了从业资质,但资质并不等于能力。”新疆心理学会秘书长贾德梅说。
徘徊在普及和权威之间的“注册心理师”
“心理咨询业中,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大有区别。一名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要接受严格的专业教育和训练,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应具备这种职业行为所必需的个性品质以及其他方面的个人要求,正如卡可夫所言‘咨询是生命的流露’。”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痛心疾首。
鉴于当前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考试漏洞百出的状况,以钱铭怡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心理学人希望能够另起炉灶,成立一个独立于劳动部和卫生部之外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评定系统,以增加心理学人在中国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话语权。
2007年2月,中国心理学会批准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建立—这成为“中国注册心理师系统”的缘起。
“目前,注册心理师系统仍在推广、筹备和完善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普及和权威之间的平衡。它不能难到只有圈里的少数人玩,大家都不认同,也不能容易到像现有的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那么滥。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也只好拭目以待了。”身为专业人士,“动机在杭州”如此看待“中国注册心理师系统”。
与劳动部负责的心理咨询师资质考试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注册心理师系统”中,对心理咨询师的评定不再以金钱和考分为标准,而是细化到了心理咨询师的硬件指标:包括人员资质的制度标准、场地设施标准、服务累计标准、技术成果和机构形象等。
要获得“中国注册心理师系统”的认证,国内任何一家心理服务机构都必须首先在其网站上的“机构认证”一栏注册、自主录入信息,并上传相关证件、资料。随后,认证部门会按照上述标准进行审核、认证,再报协会秘书长签署批准
最终的认证结果将在网站的“认证心理机构名录”一栏发布,并可被公开搜索查询。不仅如此,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官网每年还会做一次例行的更新审核,协会认证部也可以根据认证机构的申请进行随时更新—超过一年不做更新的机构,将被无情地移入“待审核”名单。
来自广州的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介绍说,这一认证过程非常严格。到现在为止,被“中国注册心理师系统”承认的全国注册心理师,不超过200人。
两极化的收费标准与灰色收入
究竟每小时收取多少费用才算合理,是中国心理咨询师和求询者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
“总的来说,现在国内的心理咨询主要分为三块。第一块是社会机构的心理咨询,主要面对社会人群,这一块是独立执业的,完全靠咨询费用来支撑收入;第二个是在医院里。在医院做心理咨询,跟费用的关系不大,主要是医生的出诊费,还有一些药的收入;第三部分就是学校里的。学校的心理咨询也跟咨询费的关系不大,咨询师领取的主要还是学校开的工资,差不多就是学校的平均薪酬吧。”本人就在高校的“动机在杭州”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社会机构的心理咨询收费无疑是其中最高的。据来自广州的心理咨询师何老师透露,在广州,“目前心理咨询的收费一般都在每小时200元-1000元这一区间上下。每小时1000元也有,都是已经成名的心理咨询师的收费标准。总之,每小时200元就是刚起步的心理咨询师的收费标准”。
在广州知名心理机构“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实习咨询师的收费是200元每小时,资深咨询师的收费达到800元每小时甚至更高。何老师本人在广州市某医院精神病科工作,平时私下也会兼职,做一些有偿的心理咨询。因为具备医学专业背景,她的收费为600元/小时。
相对而言,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收费相当低廉。李松蔚自述,刚入门时,他在高校做免费咨询师,由学校发放报酬,为每小时60元:“没钱还是小事,更惨的是没法积累经验,会担心永远摆脱不了现在的阶段,除非以免费或者超低价吸引客户。”
入门5年时,李松蔚仍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做免费咨询,随后进入社会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李松蔚亲身体验了两者巨大的收入差异:“根据后来我在社会机构中从业的经验,从业5年左右,正常积累经验的话,一小时收费300元-400元是很可能的,一周能稳定地工作20-30个时段也是很可能的,如果不是自己开业,跟机构分成后,本人能得到其中的30%-60%。取平均值的话,每月收入差不多是1.5万-2万,但不会再有额外的收入了。
目前,李松蔚在心理咨询业已从业7年,他给自己算了一笔账:“我现在一直是兼职状态。如果转成全职的话,每周最大的工作时间大概是40小时(除个体咨询外,也包括培训和带团体),估算收入可以达到每月4-5万。一年工作10个月算,可以达到40万-50万的年收入。”
“我觉得目前中国心理咨询的收费水平并不低,甚至还有一点偏高。国外资深心理咨询师收费差不多也是每小时100-200美金。对中国的经济状况来说,每小时400-500元还好,如果是再高一点比如说一小时700-800元甚至是1000元,就稍微有点高了。实际上,每小时400-500元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也有一点高的。”“动机在杭州”表示。
武志红本人也认为当下中国心理咨询费用存在虚高现象:“北京一哥们收费5000元一小时,但年咨询仅十余小时,就蒙那些将收费和水平画等号的。某大师也收费5000元,给我免费治过十分钟,我自感无效,但大师说有效。正常的咨询师,再资深,都要咨询多次甚至长程,收费太高只有富豪能支付吧。个人建议,不必找收费超2000元的,除非你指望一次解决问题。”
除一对一的咨询收入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开始尝试着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员工减压,如李松蔚所说,培训和带团队的收入正在成为不少心理咨询师的主要收入来源。
“咨询师做培训,主要分三块。第一块是针对想考心理咨询培训的人。这种考证培训的市场已经很大、很饱和了,培训师的收费也并不高,一天是1000-3000元。第二块是针对有特定心理需要的人做的培训,比如说孩子的教养问题,或者是关于内向、自卑的这些问题。这种直接针对问题、有需要改变的人的培训,收费就比较难说了。还有一块关于企业的,比如说eap、心理解压、心理资本和幸福力提升的这一类培训。这一类培训是完全要看咨询师的个人品牌的。一般来说价格会从一天3000-20000元不等。”“动机在杭州”本人正在帮助一些企业做与工作相关的心理培训,他表示,如果是个人咨询的话, 他的收费是400元-500元/小时;针对企业培训的话,不会低于5000元一天。武志红工作室每年定期推出《自我疗愈工作坊》的课程,为期三天的自我提升课程纯学费为4800元,食宿费自理。
患者自述:“心理治疗只能起辅助作用”
[摘要] 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有些人可能是单纯地心理有问题,但像我这种情况必须要服药。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心理咨询起到的是辅助作用。
口述 王小姐(27岁,抑郁症患者)
我是一个曾经进行过心理咨询的人。几年前,我出现了抑郁的症状,后来还被诊断出有幻听(注:幻听是一种歪曲或奇特的听觉,并没有相应的外部声刺激作用于听觉器官,但病人有时会听到有人在喊救命,实际上这种声音在现实的外部声场中并未存在。幻听是出现于听觉器官的虚幻的知觉,是精神病人常见症状之—。尤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但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精神方面有问题的人。我一直是比较有信仰的,但当时家庭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大,又要抚养小孩,各方面都让我比较烦躁,所以开始沉迷于迷信,产生幻听,总觉得有鬼神在跟我讲话。
因为我们家信仰佛教,所以家人一开始也没有觉得问题很严重。但时间长了之后,家人开始发现我不吃不喝,我又因为一直有人跟我说话而睡不着,精神状态很差。父母认为我很不正常,开始建议我去看一下心理医生。
但最开始去的是精神病院。父母没有提前跟我说明,就强制地把我带了过去。当时我整个人很恍惚。医生问了我一些问题,确诊是精神上出现了问题,又强制性把我押到病房里住院。那时还没有让心理医生来引导我,仅仅是靠吃药使我安静下来。我是和那些精神病人关在一起的,精神病人半夜里会醒过来大叫;即使你不想吃饭,也会被强制进食。每天有固定的洗澡时间。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母亲很心疼我,觉得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再这样下去,就算是没病也要逼出病来。
父母于是把我转到另一家医院,这里提供的是心理治疗。这家医院没有把我和精神病人关押在一起,我住单独的房间。刚开始,医生来确认了我的病情,诊断结果是不算严重,完全可以控制。住院一个月左右,医生通过药物把我的病情控制住了,服药以后,我的精神状态恢复正常。出院后继续服药,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心理测试,看是否要减药量。整个治疗持续了两年的时间。
住院的时候,每周四,医院都会有心理医生前来提供心理疏导,几个病人聚在一起聊天。在这个环境下,我完全不觉得自己精神上有问题,大家的反应都很正常,而且有些话现在想起来很出人意料—当时和我一起聊天的都是比较聪明的人。
出院后,大概每个月我都要到医院了解一次病情,医生觉得我很正常,一直在帮我减药量。我自己也在不断反省导致幻听的病因。我服用的药是奥氮平,药价比较贵,大概135元一盒。刚开始服用的时候,一天要吃两粒,每个月的花销确实有点大。但随着药量不断地减少,到后来一个月也只需要吃一盒,直到最后完全不吃。
其实,服药期间我已经没有幻听症状了,停药之后也没有再幻听。停药是需要有勇气的,我很担心停药之后会回到以前的状态。但是要摆脱怀疑自己是否患有精神病的状态,只能不断地尝试不吃药。而且药物是有副作用的,会抑制脑活力。服药的过程中,人的反应很慢,很迟钝,而且健忘,没有太多的思考。整个人昏昏沉沉地,一直想睡觉。
我犯病之前很爱干净,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开始服药之后,我完全没有心思做家务。停药之后,我发现记忆力慢慢地恢复了,思考问题越来越多,反应速度越来越快。
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有些人可能是单纯地心理有问题,但像我这种情况必须要服药。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心理咨询起到的是辅助作用。
我知道有一个女生得了先天性精神病,但她完全不需要心理疏导,因为没有用,她是必须完全依靠药物治疗的。她听不懂别人说话,也没有自理能力。试想一下,如果别人用看她一样的眼光来看待我,对我来说,刺激会很大,因为我们的病症是由外在的压力造成的,而不是先天性的。
我给那些和我出了一样问题的人的建议是:必须承认自己患病的事实。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愿意承认而导致病情加重。现在生活正常了,过去的事情我不会再提,我的家人也是。
本报记者 马欢 实习生 陈嘉玮 整理
更多阅读
常见的海鱼你认识多少? 常见的海鱼图片和名称
常见的海鱼你认识多少?——简介海鱼的种类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海鱼给大家,看看大家认不认识。常见的海鱼你认识多少?——方法/步骤常见的海鱼你认识多少? 1、潮汕地区叫它为:迪仔它的大名叫:绿鳍马面鲀有人叫它:剥皮鱼,面包鱼主要汛
关于课堂纪律,你怎么看? 课堂纪律
【教学研讨】(原创)关于课堂纪律,你怎么看?什么是纪律?这句话如果是对军人来说,回答很简单。什么是课堂纪律?解释起来似乎也不是很难。但是,课堂纪律却是我们教育教学最直接的承接基础,他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成果。那么,到底
西餐礼仪,你知道哪些? 西餐礼仪ppt
【节日宴会中的西餐礼仪,你知道哪些?】近期无论是圣诞节、新年元旦、还是春节都不可避免的要大家聚聚,在餐桌上我们对于筷子再熟悉不过,可是对于洋玩意的就餐礼仪,我们又知道多少呐?是的,也许一知半解
金丝楠木鉴别7要点,你知道多少? 阴沉金丝楠木手串鉴别
金丝楠木鉴别7要点,你知道多少?——简介 对于喜欢收藏礼品的朋友,“金丝楠木”这个词应该是一个重量级的词啦,金丝楠木树梢至树根基本是一样粗细的,少树结,木材部分一般为黄色、金黄色,具清淡的香味,质地细腻、坚硬、耐磨,刨面有隐约的亮丝、
对心理咨询,你了解多少? 了解女人的心理
2014-8-12 08:16来自: 时代周刊 中国心理咨询业的潘多拉魔盒[摘要] 中国心理咨询业的乱象背后,是一个新生行业的日趋商业与市场化。CFP 供图 许文婕 制图光线昏暗的房间内,一名青年男子平躺在椅上,他闭着双眼,旁边坐着一个女人。他正向